登陆注册
1428100000016

第16章 拓展:己意与平心的诠释之路(7)

对于孟子倡导的这种心理解释方法论,朱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有力的发展。他强调:“‘以意逆志’,此句最好”;“此教人读书之法。”并进而提出:“读书须是以自家之心体验圣人之心。”朱熹的读书法提出了一系列的经典解释方法步骤与技艺,这种方法不仅成为朱熹《诗经》诠释、《孟子》诠释的方法,而且成为中国古典诠释学极其重要的传统。

更进一步看,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诠释更显示出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文本理解现象提问与解答的独特视野——诠释伦理视野。

以意逆志读书法是从修身的视野中呈现的论题。以意逆志读书的对象是圣人之书。一方面,“圣人之言,即圣人之心;圣人之心,即天下之理”;另一方面,“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因此,读书有特殊的意义。

须是存心与读书为一事,方得。

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横渠有言:“书所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其何可废。”

某要得人只就书上体认义理。日间常读书,则此心不走作;或只去事物中衮,则此心易得汩没。知得如此,便就读书上体认义理,便可唤转来。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是不惟读书之法,是乃操心之要,尤始学者之不可不知也。

读书是格物方式,也是存心途径。正如朱熹所强调:“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朱熹认同人人皆圣人,但主张从内修外入同时开始。他所说的读书法不仅是理解经典的方法,而且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二者是一体之两面;换言之,理解与实践在此交织在一起。

又问:“如孟子言‘勿忘,勿助长’,却简易。而今要细碎做去,怕不能贯通?”曰:“孟子言‘勿忘,勿助长’处,自是言养气。试取孟子说处子细看,便见。大凡为学,最切要处在吾身心,其次便是做事,此是的实紧切处。学者须是把圣人之言来穷究,见得身心要如此,做事要如此。天下自有一个道理在,若大路然。圣人之言,便是一个引路底。”

读书是悟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梯,“古昔贤圣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朱子读书法中所强调的“虚心涵泳”、“退一步”、“以意逆志”、“以书观书”等方法,亦不仅仅是对一己的先入之见的悬搁,更是个人主体修行、变化气质的一种方式。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朱子读书法之精髓,则非“敬”字莫属:“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敬字。”“尊经”、“贵精熟”、“虚心涵泳”、“平心徐看”、“耐心”、“静心”、“专心”、“退一步”云云皆与“敬”字有关。

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建立其读者与作者的伦理关系。“迎”、“迎取”所显示的不是一种读者与文辞、书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读者处理文辞、书本的理解方法;而是读者与作者的交往方式,处理读者与作者交往的伦理规范。也就是说,“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处理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更主要的是自我内在的人伦修养问题。当然,这种关系在朱熹视野中是自我与圣人、私欲与圣心的关系。

“孟子说以意逆志者,以自家之意逆圣人之志。如人去路头迎接那人相似,或今日接着不定,明日接着不定,或那人来也不定,不来也不定,或更迟数日来也不定,如此方谓之以意逆志。”朱熹的描述是等待,这种等待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求知方法,更是一种读书活动中的伦理规范。是否等待,怎样等待,正如朱熹所言“从来不曾如此做工夫,后亦自难说”,都是从内在的伦理认同的角度才能看到。从诠释思想的角度看,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建构的读书法,具有修身意义的伦理精神而非方法论的科学精神。以意逆志读书显示不等于现代意义上的方法,而是一种操心之要、玩心工夫;不是等同现代寻求文本作者本义的诠释方法,而是等待圣人本义、获取恒常义理的修身途径。其对理解的处理重视理解圣人,以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建构了诠释伦理视野。

问:“如先生所言,推求经义,将来到底还别有见处否?”曰:“若说如释氏之言有他心通,则无也。但只见得合如此尔。”再问:“所说‘寻求义理,仍须虚心观之’不知如何是虚心?”曰:“须退一步思量。”次日又问退一步思量之旨。曰:“从来不曾如此做工夫,后亦自难说。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推广得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须得退步者,不要自作意思,只虚此心将古人语言放前面,看他意思倒杀向何处去。如此玩心,方可得古人意,有长进处。且如孟子说《诗》,要‘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逆者,等待之谓也。如前途等待一人,未来时且须耐心等待,将来自有来时候。他未来,其心急切,又要进前寻求,却不是以意逆志。是以意捉志也。如此只是牵率古人言语,入做自家意中来,终无进益。”

在诠释方法上主张圣人伦理是儒学特色的表现,以意逆志读书是传统学术背景中儒学建构的方法标志。“朱子这里论及的读书活动也远远超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单纯阅读这一环节。它牵涉到阅读行为之前的心态调整(闭门端坐、涵养本原、平心)、阅读过程中的身体姿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以及阅读过程之后的体证、体行(蒙头去做)。这阅读过程的‘前’、‘中’、‘后’三个环节一起才构成了朱子所谓的‘读书’活动。如此,读书活动不只是理解活动,亦同时牵涉到‘实践之志’,是一种‘存养之功。’”

作为孟子以意逆志命题背景的尚友求善视野,在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中凸现出来。与赵岐诠释相比,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完成了诠释伦理视野的建构。其在私意与公意的论域中诠释以意逆志命题,建构了理解的主体间性,完成心的形而上建构。可以说,朱熹在时代语境与知识谱系中对理解问题的应对,呈现了孟子之学的特色。“理学是将儒家伦理学说概括、升华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儒学。”

从孟子以心求心诠释视野看,朱熹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诠释显示了儒学诠释伦理的完成。从经学诠释思想的角度看,朱熹以意逆志诠释完成了儒家诠释思想的建构;从对理解问题的解决看,朱熹以意逆志诠释建构的诠释伦理视野,是中国古典诠释伦理建构的关节点。

朱子的释义学之所以是积极的释义学,不仅在于他主张批判的阐释而非仅为使文本能为人读懂的疏通字句,而更在于他的释义学归根结底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操作,而是一个实践过程,在这点上它倒是与哲学释义学的精神颇为相近。朱熹始终认为:“圣门之学,下学之序,始于格物以致知。不离乎日用事物之间,别其是非,究其可否,所是精义入神,以致其用。”(《朱文公续集》卷六)“圣人将那广大底收拾向实处来,教人从实处做将去。”(《朱子语类》卷六十四)因此,“读书须是晓得文义了,便思量圣贤意指是如何?要将作何用?”(《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解经并非为了单纯知识的增进,而更是生命实践的一种方式,即使人生禀得天地之理。而“禀得此理”不是纯粹为了与一己生命无关的求知或求真,而是为了“力行”:“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既听得了,去做,如此方是道问学。”(《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朱子释义学的实践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子的释义学更近于西方的哲学释义学,而不是古典释义学。

论者强调朱熹释义学与哲学诠释学精神相近,突出其实践性特质;但进一步看,朱熹诠释观念显示的这种实践性是一种道德实践,不是以理解圣人为最终目标,而是以修养自我为最高追求。平心以待显示了以意逆志读书指向圣人的角度是虚心以待,指向自我的是平心体察。不仅在目标上确定伦理,把一切关系视为人际关系,而且在方法上追求伦理性。平心以待包括虚心与切己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虚心等待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内在平心的体证;虚心涵泳与切己体察统一在平心以待的理解观念之中。

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显示了其追求诠释有效性的保障不在方法的外在共同性,而在内在伦理的认同性。清人论文学诠释的伦理认同方法是其回响,“余以为说诗者,譬如出户而迎远客,……故必知其所由之道,然后从而迎之,则宾主怀然把臂,欣然促膝矣,此以意逆志之说也”。现代新儒家徐复观认同迎接的以意逆志方法观念,其强调读者境界提升,凸现追体验的诠释思想,正是朱熹以意逆志诠释所完成的诠释伦理视野之现代回响。徐复观论文学阅读提出:“读者不仅是多知道了什么,而是以诗人的人生境界,提高、洗练了读者的人生境界。”“我们对一个伟大诗人的成功作品,最初成立的解释,若不怀成见,而肯再反复读下去,便会感到有所不足,即是越读越感到作品对自己所呈现出的气氛、情调,不断地溢出于自己原来所作的解释之外、之上,在不断地体会、欣赏中,作品会把我们导入向更深的意境里面去,这便是读者与作者,在立体世界中的距离不断地缩小,最后可能站在与作者相同的水平,相同的情境,以创作此诗时的心读它,此之谓‘追体验’。在‘追体验’中所作的解释,才是能把握住诗之所以为诗的解释。或者,没有一个读者真能做到‘追体验’,但破除一时知解的成见,不断地作‘追体验’的努力,总是解释诗、欣赏诗的一条道路。”同时,徐复观诠释以意逆志命题凸现“迎接”的追体验方法:“由所得到的这种气氛、感动,以迎接出(逆)诗人作此诗之动机与指向,使读者由读诗所得之意,‘追体认’到作者作诗时的志,这才真正读懂了,才可以说《诗》。”

以命题诠释与思想建构相统一的方式,朱熹在新的论题中拓展以意逆志命题的意义空间。其“以自己之意迎取圣人之志”内涵阐释建构了以意逆志读书法,凸现诠释伦理视野的儒学特色,以应对佛禅之学。

可以说,文化价值的向内转变与成圣意志的高涨,使得朱熹提出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来总结经典诠释的传统经验,解决经典诠释的现实问题,开拓经典诠释的儒学新局面。其诠释伦理视野建构是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中重要的关节点,其扩展方式与扩展过程具有丰富的文论学术史意义。

$小结

汉宋论者扩展以意逆志命题的适用范围、语义,并出现不同意义指向的诠释。

从时代语境与知识谱系来看,在孟子圣人化、《孟子》经典化与总结《诗经》诠释经验的背景中形成的经学诠释学主题,使得以意逆志命题被接受、认同;同时,经学诠释学的内在问题使得诠释者在不同知识谱系中对以意逆志命题作出不同意义指向的诠释,使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具有己意以求与平心而待(经汉学与经宋学)的不同诠释方法思想观念特色。

从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角度看,汉宋诠释者共同呈现命题运用与语义扩展的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阶段。其诠释不仅是注释命题本身的学术形式,还是讨论命题所提问题的思想陈述。

从中国诠释学建构角度看,其己意以求与平心而待的诠释观念呈现不同理解技艺,但共同建构理解本体与诠释伦理论域、视野。整体上看,汉宋论者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具有运用以意逆志方法,解决其面临的语言之蔽、主体之蔽,建构诠释伦理视野的文学思想意义,同时具有命题运用、语义拓展为特色的文论学术意义。

同类推荐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热门推荐
  • 寻龙密码

    寻龙密码

    从死人堆中爬出的扬州小混混,却成了神州道派的唯一传人。为了寻找已经散开的神州龙脉,他从过去来到了现代,为得是能将龙脉重新聚合。嘻笑怒骂也好,恩怨情仇也罢,他义无返顾的踏上了漫漫的寻龙之路。
  •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企业的用人问题最重要的是对职员做出公正、合理的考核,并通过薪酬来激励职员的工作热情。本书系统介绍了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方法与技巧。对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各个环节都做了具体的介绍,并在各章都附了一定的案例。理论介绍的同时,注重从实际操作角度讲各种常用的考核与激励技术。
  • 爱你,只是妄想

    爱你,只是妄想

    她想有朝一日他会爱上她,但这一切,都只是妄想。这是一个神经病男与高冷女的故事,偏温暖向,不会大虐。谁都有些缺点,当缺点成为性格,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嫡女三嫁鬼王爷

    嫡女三嫁鬼王爷

    一对一洛紫风知道自己现在唯一的解药就是‘男人’,虽然眼前这个男人可恶了点、阴险了点、还有那么一点点让自己害怕,可是此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那个谁——,你过来!”某女开始上下齐手。某男很淡定的看着这双在自己身上游弋的小手:“你不是打探过我吗,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我——‘不能行人事’,你不知道吗?”“这你就不用操心了!”银针在某个穴道上一扎.吃干抹净——,某女要走人前抛下一句:“估计你也是个‘处’,咱俩算是扯平了,以后别说认识我!”某男看着远去的背影——“你想的美——!”【片段一】洛紫风看着脚下中了‘媚毒’的女子,冷笑一声:“还想给我下毒?仗着和我那‘夫君’是青梅竹马,又有公公婆婆当你是亲闺女,就处处和我作对,企图‘亲近’我那夫君,好——!我成全你!”候在一旁的九月一愣,什么时候自家小姐这么——好说话了!“去——,等她媚毒发作,就送到我‘公公’书房去,‘母子关系’,够亲近了吧!不——用——谢——我!”看着九月背着那个女子一跃而去。洛紫风不禁期待明天的太阳快点升起,想着明个一早的靖王府——,该是个如何‘振奋人心’的早晨呀——!【片段二】“这个给你!”如花郡主将手中的《仇人录》低了过去:“所有曾欺负过我的人,我都记录在上面了,你既然已经决定冒充我的身份了,就得替我讨回来!”“不是吧?洒你身上一杯茶水——你也记!”“你看清楚了!那是101杯,她丫的——是间歇性‘帕金森综合症’,见到我就犯病!”一群男子自‘如花郡主’身后讥笑的嚷嚷道:“‘花痴’郡主——!灵王世子在这呢!”正在熟读《仇人录》的某女回头。众男子诧异,原来那一直涂的五彩缤纷,看不出眉眼的脸下,竟然也是一副如花美貌!某女冷眼相对,朱唇轻启:“皇上已经解除了我与灵王世子的婚约,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今儿个起——,本郡主不陪你们玩了!谢谢各位前些日子的配合!”看着某女远去的背影,众男子齐呆!某男一愣!【片段三】某男暴怒:“我该叫你什么?洛紫风、还是如花郡主、还是其他什么我不知道的,你究竟是谁?是不是我娘子?”“我是谁关你什么事?”“好!好!好!”某男怒极反笑,片刻功夫将某女绑在了床上:“你什么时候确定我们有关系了,我什么时候放你下床!”随后,某男开始解开自己的衣结.无论你嫁几次人,新郎只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