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900000044

第44章 王猛改制

(唐)房玄龄 等

【导读】

本文选自《晋书》卷一一四《王猛传》。

晋末永嘉之乱后,居于西北的氐族渐渐强盛。首领苻健率部攻入关中,定都长安,建立前秦。苻健之弟苻雄以功封东海王,苻雄去世后, 其子苻坚承袭爵位。其时皇帝苻生暴虐,在一些大臣的支持下,苻坚发动政变,攻杀苻生,登基称王。

苻坚执政后任用汉族寒士王猛参与政事。王猛打击氐族旧贵族,加强君主权威,镇压氐族旧贵族的反扑。在王猛的辅佐下,苻坚一边收揽降服的部落,一边派遣氐族宗室贵族镇抚各地。苻坚理政时,不仅将北方收入前秦疆域中,甚至一举征服了西域地区。前秦的国势必定令时人感到惊讶,因为自西汉以来,对西域的征服已经被视为王朝兴衰的晴雨表。这自然证明前秦已经从一个由一个胡人草创的地区性邦国,一跃而为强盛一时的王国。

但在前秦强盛的表象下,却隐藏着极大的隐患。在前秦疆域内,苻坚接纳了众多降服的部落,后者仅仅对前秦的武力表示屈服。即使在王猛改制后,前秦政治中依然保留了许多部落政治残余,而前秦王国也远未告别部落联盟的政治统治。除非推行更激进的政治、社会变革,远不足以此造就长治久安的新王朝。苻坚统治后期,发动对东晋的战争,希图将南方纳入版图。南征军队的前锋在淝水遭到挫败,前秦庞大的混合军队随后溃散。此后原本降服的部落纷纷起事割据地方,前秦帝国昙花一现,北方重新陷入混战中 。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北海剧:北海郡剧县,在今山东寿光东南。],家于魏郡。少贫贱,以鬻畚为业[鬻:卖。畚:以竹篾或草绳编成的盛物器皿。]。尝货畚于洛阳,乃有一人贵买其畚,而云无直, 自言:“家去此无远,可随我取直。”猛利其贵而从之,行不觉远,忽至深山,见一父老,须发皓然,踞胡床而坐[胡床:交椅。踞胡床而坐:靠着交椅坐着。],左右十许人,有一人引猛进拜之。父老曰:“王公何缘拜也!”乃十倍偿畚直,遣人送之。猛既出,顾视,乃嵩高山也。

猛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桓温入关[桓温:东晋大将,时奉命北伐。], 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温默然无以酬之。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与俱南。猛还山咨师,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猛乃止。

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遣吕婆楼招之[吕婆楼:人名,王猛同乡,时在苻坚麾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及坚僭位,以猛为中书侍郎。时始平多枋头西归之人[始平:郡名,今陕西咸阳一带。枋头:地名,今河南浚县西南],豪右纵横, 劫盗充斥,乃转猛为始平令。猛下车,明法峻刑,澄察善恶, 禁勒强豪。鞭杀一吏,百姓上书讼之,有司劾奏,槛车征下廷尉诏狱。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莅任未几而杀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镬[甘心鼎镬:意谓甘愿被杀],以谢孤负。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坚谓群臣曰:“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夷吾:即管仲。子产:春秋时郑国宰相。俦:同辈,一类人]。”于是赦之。

迁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未几,除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又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 居中宿卫。时猛年三十六,岁中五迁,权倾内外,宗戚旧臣皆害其宠。尚书仇腾、丞相长史席宝数谮毁之,坚大怒,黜腾为甘松护军,宝白衣领长史[甘松:地名。护军:将领官名。长史:郡太守的属官]。尔后上下咸服,莫有敢言。顷之,迁尚书令、太子太傅,加散骑常侍。猛频表累让,坚竟不许。又转司徒、录尚书事,余如故。猛辞以无功,不拜。后率诸军讨慕容,军禁严明,师无私犯。猛之未至邺也,劫盗公行,及猛之至,远近帖然,燕人安之。军还,以功进封清河郡侯,赐以美妾五人,上女妓十二人,中妓三十八人,马百匹,车十乘。猛上疏固辞不受。时既留镇冀州,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简召英俊,以补关东守宰,授讫,言台除正。……

俄入为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持节、常侍、将军、侯如故。稍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军国内外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之。

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尸素:不干工作白吃饭],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 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庶绩咸熙,百揆时叙[百揆时叙:语出《尚书》,意谓百事合宜]。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坚尝从容谓猛曰:“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猛曰:“不图陛下知臣之过[过:超过了实际情况,意谓过奖了],臣何足以拟古人!”坚曰:“以吾观之,太公岂能过也。”常敕其太子宏、长乐公丕等曰:“汝事王公,如事我也。”其见重如此。广平麻思流寄关右[广平麻思:广平郡人名叫麻思的],因母亡归葬,请还冀州。猛谓思曰:“便可速装,是暮已符卿发遣。”及始出关,郡县已被符管摄。其令行禁整,事无留滞,皆此类也。性刚明清肃,于善恶尤分。微时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时论颇以此少之。其年寝疾,坚亲祈南北郊、宗庙、社稷,分遣侍臣祷河岳诸祀,靡不周备。猛疾未瘳,乃大赦其境内殊死已下。猛疾甚,因上疏谢恩,并言时政,多所弘益。坚览之流涕,悲恸左右。及疾笃,坚亲临省病,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 乃正朔相承[正朔相承:是正统相传]。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死,时年五十一。坚哭之恸。比敛,三临[比敛,三临:等到收敛的时候,三次过来看望],谓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赠侍中,丞相余如故。给东园温明秘器[东园温明秘器:皇帝死前备用的棺材。东园,为皇帝造棺材、放棺材的地方],帛三千匹,谷万石。谒者仆射监护丧事,葬礼一依汉大将军霍光故事。谥曰武侯。朝野巷哭三日。

【延伸阅读】

谢安东山再起

寒族出身的王猛主政前秦,以摧抑豪强著称。士族谢安在东晋,其处政则是另一种风格。谢安出身于陈郡谢氏,后者的发迹始于曹魏,至东晋末年,谢氏一族的谢尚、谢奕、谢万长期任职方镇。与此同时,谢安在会稽东山隐居,以观时变。东晋玄学兴盛,谢安长于清谈,盛名播于士族。后来,谢尚、谢奕相继去世,谢万又北征失利,被贬为庶人。此时,谢氏家族在朝廷中有失势的危险,谢安见此,遂结束隐居的生活,出任权臣桓温的司马。在桓温的荐举下,声望和才干兼具的谢安迅速进入东晋朝廷中枢,并受命辅佐年幼登基的皇帝。谢安努力维持皇室、权臣、士族三者间微妙的平衡,以安顿政局。桓温有意代晋自立,与桓温颇有交谊的谢安却借故拖延,使桓温直至病死也未能篡位。桓温去世后,谢安将桓温领有的职位分给三位桓氏子弟,以分其势。后来,谢安又将荆州交予桓氏统领,使桓氏既不会操持朝政,又可为东晋戍守长江上游。为抵御前秦的侵袭,谢安让谢玄招募北方流民为军,号为“北府兵”。“北府兵”不仅多次击退前秦侵袭,渐渐也足以抑制桓氏之野心。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军迎击前秦大军,挫败秦军前锋。前秦军队溃散后,谢石、谢玄乘势发动北征,一度收复了部分失地。这一时期是谢氏的鼎盛时期,此时东晋也颇有中兴之象。

同类推荐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热门推荐
  • 花枝招展(肆)

    花枝招展(肆)

    可不同的是。同时还能让你窥视到别人,有了房子,你窥视过别人吗?又被人窥视过吗?,人的壳子上还开了一些个口子,不仅可以让别人窥视到你,人就像蜗牛有了遮风挡雨的壳子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四签名(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四签名(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四签名》是作者的成名作,是系列第二部长篇探案小说。作品以印度土兵叛乱的历史背景,通过人们对土王宝盒的拼死争逐,与华生和莫斯坦小姐追求纯真爱情视不义之财为阻隔来加以对照表现,揭露了人的财富欲的罪恶与虚无,把人带入纯净的境界,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人文题材,提出了令人值得深思的诸多社会问题,从侧面向读者提供了深广的人文思考空间。
  • 向曾国藩借智慧

    向曾国藩借智慧

    本书从曾国藩的为人、为官、管人、用人、修身、治家、读书、理财及养生等各个方面展示了其人生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智慧财富。《向曾国藩借智慧》案例翔实,剖析精当,不仅向读者展示了曾国藩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对自身各种境遇的感悟,还给读者介绍了解决平时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策略。《向曾国藩借智慧》可以启发读者,让读者领悟到曾国藩的智慧精华。
  •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富人有的不仅是财富,更多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财富给富人带来光环,让他们在常人的眼中显得那么高大、那么幸运。富人为什么会富?富人凭什么富?富人有什么?富人拥有的东西你一样可以拥有,你同样也可以成为富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丝巾

    白丝巾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易经》广泛记载了我国上古时代的经济状况、社会生活状况,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生老病死、诉讼征伐、婚丧嫁娶、祭祀、经商、天文历法等诸多内容。因此,它不但是一本哲理书,也是一部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易经的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对《易经》原文进行逐一讲勰,无惊世骇俗之论,无虚远玄妙之谈,没有天方夜谭的奇闻,没有照本宣科的套话,作者力求古今通鉴,史论结合,举一反三,启人遐思,借古圣智慧,益今人心力,值得一读。
  • 使命的召唤

    使命的召唤

    一个从黑暗的地域中走来的邪恶灵魂——他,拥有黑暗与邪恶的过去,双手沾满了血腥与杀戮;他的存在,似乎只为证明一件事——屠杀!他没有理想,毫无抱负,只是为了屠杀而存在,似乎是接受了死亡的召唤!但当他遇到了她……为了正义、为了正在遭受压迫的人们——他终于站了出来,自由与荣耀在引领着他,走向明日的辉煌!这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在这个纷乱繁杂的世界中,人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着这一切。(本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