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400000024

第24章 兵法第十七

能制止敌人,是武器最精良的结果;使敌为我用,是教练最佳的结果。不能使武器最精良的,不能控制敌人;不能使教练最好掌握军队,是武器精良的后果;利用军队,是练习有素的结果。不能使武器精锐,就不能掌握军队;不能使军队练习有素,就不能利用军队。不能利用军队,将会束手无策;不能掌握军队,将会身陷困境。用兵极速,可以完全获得胜利。军队出入路途不同,就会劳累战士。深陷敌境处于危险,战士就会自我戒备,自我戒备就会协同一心了。擅长用兵的人,使军队如同在空空的地方,如同在和影子打斗,无法理解。官无常,则下怨上。进无所疑,退无所匮,敌乃为用

没有方向、没有形状,因而没有不可以产生的;没有形状、没有行为,举蛇章则行泽。因而没有不可以改变的,明一①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今代之用兵者不然,不知兵权者也。故举兵之日而境内贫,战不必胜,胜则多死,得地而国败。此四者,用兵之祸者也。四祸其国而无不危矣。

大度之书曰:举兵之日而境内不贫,战而必胜,胜而不死,得地而国不败。为此四者若何?举兵之日而境内不贫者,计数得也。战而必胜者,法度审也。胜而不死者,教器备利②,而敌不敢校也。得地而国不败者,因其民也。因其民,则号制有发也。教器备利,则有制也。法度审,则有守也。计数得,则有明也。治众有数,胜敌有理,察数而知理,审器而识胜,明理而胜敌。定宗庙,遂男女,官四分③,则可以定威德;制法仪,出号令,然后可以一众治民。

兵无主,则不早知敌。野无吏,则无蓄积。七曰,击刺若雷电。器械不巧,则朝无政。赏罚不明,则民轻其产。故曰:早知敌,则独行;有蓄积,则久而不匮;器械巧,则伐而不费④;赏罚明,则勇士劝也。

三官不缪,五教不乱,九章著明,则危危而无害,穷穷而无难。故能致远以数,纵强⑤以制。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制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谓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耳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九章:一曰,举日章则昼行。二曰,举月章则夜行。三曰,举龙章则行水。四曰,举虎章则行林。五曰,举乌章则行陂。六曰,这些就称为用兵之道。它好像没有却真实存在,举鹊章则行陆。八曰,举狼章则行山。九曰,举⑥章则载食而驾。九章既定,而动静不过。

[注释]

①明一:知道万物生成的根源。②教器备利:指装备和训练质量都好。③官四分:有士农工商四种职事。④不费:不悖,即顺利。⑤纵强:即总领众多的强国。⑥:古通“橐”指弓衣。

[译文]

知道万物本质能够成就皇业,察明治世之道能够成就帝业,知晓德义能够成就王业,策略得当以夺取军事胜利的能够成就霸业。因此,战争尽管不是最崇高、最完善的道德,却是协助王业和成就霸业的依靠。如今用兵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不懂得用兵是要衡量得失的。所以一旦打起仗来,国内就越来越穷困,打仗没有必胜的信心,打了胜仗则死伤太多,获得土地却大伤国家元气。这四种情况是用兵造成的祸患。四者危其国,没有不败亡的。

大度的书上说:发起战争而维持国家不穷,打起仗来有必胜的信心,打了胜仗而没有伤亡,获得土地而本国不伤元气。怎样做到这四点呢?发起战争而国内不穷,是因为筹划得当。战而必胜,是由于法度严明。打了胜仗而没有伤亡,是由于教练和武器都好,敌人不敢抵抗。夺取土地而不伤本国元气,是由于顺从了被征服国的人民。顺从其人民,号令、制度就有章可循。教练和武器都好,就有控制力量。法度严格,军队就会遵守。筹划得当,就能明察形势。管理兵众有其方法,战胜敌国也有其理由。洞察治兵的方法就能够清楚胜敌的道理,详查武器的状况就能够清楚战胜原因,清楚用兵作战的真理就能够战胜敌人。稳定宗庙,抚育儿女,四民分业管事,就能够建立德行和威望;制定仪法,颁布号令,然后就能够统一和管理民众了。

“三官”无误,“五教”不乱,“九章”出名,这样尽管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也无害,处于十分困乏的境地也不会有难。因此才能按章法进行远征,才有办法约束众强。所说的三官:一是鼓,鼓是用来指挥作战,鼓舞士气和发起进攻的;第二是锣,锣是用来指挥防守,下令退兵和宣告停战的;第三是旗,旗是用来指挥发动军队,制止军队和驻守军队的。这即是所说的三官。有此三令,兵法就展示作用了。所说的五教:一是教兵士观看各种形色的旗帜,二是教兵士试听各种号令的规律,三是教兵士步行前进后退的步调,四是教兵士利用长短不等的各种武器,五是教兵士信赖赏罚制度的信行。这五个方面熟悉了,兵士就有士气作战了。“九章”:一指举日章,白日进军;二指举月章,夜里进军;三指举龙章,水里进军;四指举虎章,林中进军;五指举乌章,丘陵进军;六指举蛇章,沼泽进军;七指举鹊章,陆地进军;八指举狼章,山地进军;九指举弓衣之章,承载粮食驾车行马。这九章建立以后,军队的行为就不会越轨了。

三官、五教、九章,始乎无端,卒乎无穷。始乎无端者,道也;卒乎无穷者,德也。道不可量,德不可数也。故不可量则众强不能图,不可数则伪诈不敢向。两者备施,则动静有功。径乎不知,发乎不意①。径乎不知,故莫之能御也;发乎不意,故莫之能应也。故全胜而无害。因便而教,准利而行②。教无常,行无常。两者备施,动乃有功。

器成教施,追亡逐遁若飘风,好像在后面而确实领先,恃固不拔。中处③而无敌;令行而不留。器成教施,散之无方,聚之不可计。教器备利,进退若雷电,而无所疑匮。一气专定,则傍通而不疑;厉士利械,则涉难而不匮。绝地不守,熟悉“五教”。凌山阬,不待钩梯;历水谷,不须舟楫。径于绝地,攻于恃固,独出独入而莫之能止。实不独入,故莫之能止;实不独出,故莫之能敛。无名之至尽,尽而不意。故不能疑神。

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定一至,行二要,纵三权,施四机,发五教,设六行④,论七数,守八应⑤,审九器,章十号。故能全胜大胜。

[注释]

①径乎不知,发乎不意:指行军突然,出敌不备。②准利而行:根据是否有利于作战而行事。③中处:即处中,指战场上处于主动地位。④六行:指六种行军作战之法,即:风举之行、飞鸟之举、霉电之战、水旱之功、金城之宋、一体之治。⑤八应:指八项具体治军的方法,即:取材、论工、制器、选士、政教、服习、遍知天下、审御机数。

[译文]

三官、五教和九章,开始于没有开端,终止于没有末端。

始于无端,就像“道”;终于无尽,就像“德”。因为道是不可测量的,德是不可计算的。不可测量,所以敌众强盛也无法谋划我军;不可谋算,所以敌军欺诈也不敢对付我军。两者合并施之,无论发兵或息兵都有效果。过境要使人不觉,起兵要出其不意。过境使人不觉,敌人就无法抵御;发兵出其不意,敌人就无法应对。故能全胜而没有损害。要依照行军方便而进行教练,要依据作战有利而指挥行动。教练不收常规约束,行动也不受常规约束。两者合并施之,一发兵就有效果。

军队兵器完善,教练有方,追赶逃敌就像飘风一样迅速,剿灭敌兵就像雷电一样凶猛。敌人尽管占有绝地也不能防守,尽管依靠险固也不敢抵抗。我军占有主动地位而所向披靡,军令畅通无阻。军队兵器完善,教练有方,散开时没有一定法规,汇合时也不可推测。练习有素、兵器精锐的军队,前进、后退都像雷电般速疾,而毫不阻碍、散乱。专心致志,因而能改变而不阻碍;强兵利器,因而能遇难而不溃败。进军不阻碍,退兵不溃败,军队就能据我所用。越山冈不要钩梯,过水流不要舟船,能够越过险峻的绝地,能够攻占固守的堡垒。独出独入,谁也不能抵挡;独闻独见,谁也不能欺骗。这样的用兵就像是进入“无名”的极端,难以想象预测,所以奇妙如神。

用道来练兵,人民就会团结;用德来练兵,人民就会和谐。和谐友善就能同心同德,同心同德就能聚集力量,同心同德聚集力量,那么就没有人可以损害了。定于“一至”,推行“两要”,统辖“三权”,掌控“四机”,“威”字都不足以来命名它。,谋划“六行”,讲究“七数”,实行“八应”,明察“九章”,看重“十号”,这样就能获取胜利了。

无守也,故能守胜。数战则士罢,数胜则君骄,夫以骄君使罢民,则国安得无危?故至善不战,其次一之①。破大胜强,一之至也。乱之不以变,乘之不以诡,胜之不以诈,一之实也。近则用实,远则施号;力不可量,强不可度,气不可极,德不可测,一之原也。众若时雨,寡若飘风,一之终也。

利适②,器之至也;用敌,教之尽也。不能致器者,不能利适;不能尽教者,不能用适。不能用适者穷,不能致器者困。远用兵则可以必胜。出入异涂,则伤其敌。深入危之,则士自修,士自修③则同心同力。善者之为兵也,使敌若据虚,若搏景④。无设无形焉,无不可以成也;无形无为焉,无不可以化也。此之谓道矣。若亡而存,若后而先,威不足以命之。

[注释]

①一之:文中指一战而胜敌。②利适:指控制军队。③修:警戒。④搏景:亦作“搏影”。与影子搏斗,比喻难以捉摸。命:同“名”。

[译文]

要防守,所以能以守取胜。因为,经常战斗则士兵疲倦,多次得胜则君主自满,以自满的君主役使疲倦的士兵作战,国家怎能不危急?所以,用兵最佳的是不战而胜,接下来是一战而定。打败大国,击败强敌,这是一战而定的典型。乱敌不以权变,乘敌不以阴谋,胜敌不以诈伪,这是一战而定的本质。对近敌用实力作战,对远国用号令威震,力量不可估算,强盛不可预测,士气永不衰退,心智无法估量,这是一战而定的力量来源。增兵像时雨一样稠密,减兵像飘风一样速疾,这是一战而定的终极体现。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热门推荐
  • 别跟本王抢老婆:一品皇妃

    别跟本王抢老婆:一品皇妃

    她是楚府嫡氏长女,却不得父宠!一场交易,庶母将她嫁之,一场阴谋,让她死于杖下。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继母与男友的背叛,让她死于非命!当她头脑精明,心思缜密的她重生在她的身上,她该如何在这吃人不吐骨头,处处都是尔虞我诈的深宅大院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又该如何拿回她的一切?他是皇帝第八子,亲封的瑞王爷,王妃的“大肚”,未经他同意,为他纳回一门侧妃!却不想,堂未拜,子先落!杖责一百,休书一纸,从此再无关系!他是高贵而又低贱的宁王爷,皇帝圣恩,赐他大婚,却不想,大婚之人竟是其弟的休妇!一怒之下,拜堂不见人!他是高高在上的当朝太子,他一手成全了那万人唾骂的女子与宁王之间的好事!却在亲眼见证她过人的机智,惊人的手段手后,后悔不已,发誓一定要将她纳为自己麾下。************************************************女主渐强,宅斗,宫斗,心计,复仇!**********************************************(一)“为什么你还没死!”男子一脸怒意的瞪着那一脸巧笑的女子,大有一种将她碎尸万断的意思。“死?”女子毫无愄惧的回视着他,“王爷,难道你没听说过祸害遗千年吗?”脸上带着平静的淡笑“放心吧,像我这种祸害,你死了,我都还没死!”“你还有脸说?”“脸?我当然有!看,这不是好端端的长着吗?难道王妃你没脸吗?不过也对,像你这种只学会了礼仪廉的人来说,是分不清什么是脸的!”“你……”敢说她无耻!“嗯!不错,悟性挺高!孺子可教!”(二)“这是什么?”妇女手指着桌上那四个碗,怒喝!“你为什么在这?”她笑的满面春风,秀眉一挑,眼角一眯“二姨娘,这可是两菜两汤!比你上一顿的伙食可好多了!你上顿才一菜一汤!”“我要见老爷!”“我爹和我娘忙着为我造弟弟,好像没时间理你,毕竟你这肚子确实不争气!”很不友善的拍了拍妇女的肚子“哦,这菜可有来头了,菜名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您老慢用着!”*****************************************************新文《嫡妻》:~~~~~~~~~~~~~~~~~~~~~~~~~~~~~~~~烟花完结文:《爱上丑相公》:永久免费《奉旨成婚》:《奉旨离婚》:
  • 逆史

    逆史

    《逆史》由卷枕神州编著。《逆史》讲述了:你知道跳大神竟然跳出了华夏5000年文明吗?你知道大禹治水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吗?你知道被讥笑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背了多少冤枉吗?你知道“篡国奸雄”王莽的悲情吗?你知道“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的仕途迷梦吗?你知道害死杨家将的大白脸奸臣潘仁美的千古奇冤吗?你知道岳飞之死性格注定吗?你知道印象中积贫积弱的南宋王朝其实是块硬骨头吗?你知道朱元璋的遗害无穷吗?你知道李鸿章的忍辱负重吗?……你知道你所知道的历史,其实是一个被人打扮过的小姑娘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做人要做喜羊羊

    做人要做喜羊羊

    喜羊羊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榜样。他自信、乐观、富有爱心、懂得宽容、机智勇敢、懂得合作、坚忍不拔,虽然偶尔也会搞怪、捉弄人,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智慧的光芒。面对灰太狼的威胁,喜羊羊总是能凭借这些优秀的品质快速、准确地找到应对的方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 谁偷走了你的自信与信任

    谁偷走了你的自信与信任

    围绕自信与信任谈起,逐个分析并找出致使人们丧失自信与失去信任的几乎所有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能够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回你的自信和信任,让你在摆脱人生困境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并构筑良好的外部关系。压力之下,自信易毁;竞争之中,信任易失。然而,现实所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恰恰是压力与竞争,压力与竞争成了一种常态。正是这些无形的杀手在暗中不断地蚕食着我们的自信与信任,而我们的自信与信任又绝不会凭空产生,怎么办?我们要学会自己去拯救自己。
  • 娇妃倾城

    娇妃倾城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女杀手一朝穿越,谋心谋权谋天下!俘虏了当朝最英俊的王爷,摆平了四下的乱臣贼子。当她一朝为妃时,且看那被俘虏的美豺狼如何为其争权夺势,打下天下!“樱陌,我要这天下,不过是予你最美的聘礼!”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皇后,别跑

    皇后,别跑

    她又没有阴狠毒辣的心,穿越到这吃人的后宫,岂不是分分钟被人KO的命?拜托,老天爷,麻烦降个雷把她给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