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300000017

第17章 富国第十(1)

[原文]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

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异也,知愚分。势同而知异,行私而无祸,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如是,则知者未得治也;知者未得治,则功名未成也;功名未成,则群众未县也;群众未县,则君臣未立也。无君以制臣,无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纵欲。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强胁弱也,知惧愚也,民下违上,少陵长,不以德为政,如是,则老弱有失养之忧,而壮者有分争之祸矣。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男女之合,夫妇之分,婚姻、娉内、送逆①无礼,如是,则人有失合之忧,而有争色之祸矣。故知者为之分也。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②;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臧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它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犹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诱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它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

[注释]

①逆:迎。②易:治理。

[译文]

天地万物同处在一个宇宙空间,而形体各不一样,它们没有一定的用途,但却都对人们有用,这是显然的道理。各种等级类别的人共处在一块,他们追求相同而方法途径不同,欲念一样而智慧相别,这是人的本能。

人都有所赞同的,聪明的人与愚蠢的人在这一点上是一样的。但他们所赞同的是不一样的,因此就区分出聪明与愚蠢。地位一样的人智慧并不一样。如果谋取私利而不受到惩罚,放纵欲念而不得到阻碍,这样人们就不可避免地奋起相争。这样,有智慧的人就得不到管理国家的机会。有智慧的人得不到管理国家的机会,就无法成就功名。功名无法成就,人们的上下高低就无从分别。人们的上下高低无从分别,君臣的地位就无法建立。没有君主来统治臣民,没有上层来统治下层,天下人就会毁害本性而放纵欲望。人们所想要的与所憎恶的东西,是同一种,想要的人多而东西很少,东西少就一定引起争夺。故而各行各业所制成的物品,都是用来供养一个人生活所必须的。但是一个人的能力不可以兼通各种技艺,一个人不能兼管各种事情。人们分散居住各顾各不互相依靠是无法生活下去的,要组织在一块没有名分等级制度就一定爆发争斗。无法生存下去是忧患,爆发争斗是灾祸。拯救忧患,排除灾祸,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明了名分等级来组织起人们。要是允许强者胁迫弱者,智者惧怕愚蠢的人,下民违抗君主,年少的欺凌老人,不用道理来管理国家,像这样,老弱的就有失掉奉养的忧患,强壮的就有互相争夺的灾祸。事业成为人们所讨厌的,功名利禄成为人们所欢喜的,每个人的职业没有区分,像这样,人们不仅有很难建树事业的忧患,还会有抢夺功劳的祸患。男女的结合,夫妇的名分,婚姻聘纳嫁娶,要是不遵守规矩,像这样,人们就有失去婚配的忧虑,就会有抢夺美色的灾祸。故而,有智慧的人为此制定了名分等级。

使国家富强的途径是:节约财政开支,让百姓多创造财富,并可以妥善贮藏多余的粮食和各种财物。节约财政开支要依赖礼制约束,让百姓多创造财富要依靠政策导向。哪个国家推行让百姓多创造财富的政策,该国家就会粮食多财物广;百姓多创造财富,就会富足起来。百姓富足了,农田会被多施肥,农作物耕种会精耕细作;农田多施肥且精耕细作,生产出来的粮食就会上百倍地增加。国君要依照法律规定向百姓收税,而臣民要按照礼制规定,俭省节俭。其他像山林之利,可以不时地采用放火烧山,让山林中的可用资财为人类所利用。如此,君子哪里还用忧虑不年年有余呢?故而,懂得节约财政开支,让百姓多创造财富,君主就必定会享有仁爱、正义、圣明、善良的名誉,而他的国家拥有的财富也会堆积如山。这其实并无别的什么缘故,只是由于贯彻了节约财政开支,让百姓多创造财富的政策方针。要是不懂得节约财政开支,让百姓多创造财富的道理,百姓就会贫困;百姓贫困,农田就会贫瘠甚而至于荒芜;农田贫瘠而荒芜,收获的粮食就难以达到正常收成的一半。在这种情形下,国君就算热衷于增加赋税,甚至巧取豪夺,实际的财政收入仍将是很少的;再加上有时还不能依照礼制规定节俭财政开支,那就必定会只是落了个贪婪搜刮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还是粮仓空空,财政匮乏。这也没有别的什么缘故,只是由于不懂得节约财政开支,不懂得让百姓多创造财富的道理。《尚书·康诰》上说:“博爱百姓呀要像上天照耀大地,若能遵行礼义道德,能使你本人也得到富足。”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啊。

[原文]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①皆有称者也。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掩,必时臧余,谓之称数。故自天子通于庶人,事无大小多少,由是推之。故曰:“朝无幸位,民无幸生。”此之谓也。

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

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故美之者,是美天下之本也;安之者,是安天下之本也;贵之者,是贵天下之本也。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也,故使或美或恶,或厚或薄,或逸乐或劬劳,非特以为淫泰夸丽之声,将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顺也。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使足以辨贵贱而已,不求其观;为之钟鼓、管磬、琴瑟、竽笙,使足以辨吉凶,合欢定②和而已,不求其余;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辨轻重而已,不求其外。《诗》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我王,纲纪四方。”此之谓也。

[注释]

①轻重:指尊卑。②定:成。

[译文]

礼,便是贵贱有等差,长幼有差别,贫富尊卑都有与他们等级相应的规定。故而,天子穿着的是红色龙袍和礼帽,诸侯穿着的是黑色龙袍和礼帽,大夫穿着的是一种叫“裨”的衣服,戴的是礼帽,士戴白鹿皮的帽子,穿便服。德行必定要与地位相称,地位必定要与俸禄相称,俸禄必定要与能力相称。从士以上,必定要用礼义乐章来节制,平民百姓,必定要用法度来治理。依据土地大小来划分行政区域,依据财利的多少来养育百姓,依照人的能力来授予适当的事务。使人们可以胜任这些事务,而这些事一定产生收益,这些收益又足以用来养活百姓。使百姓的衣食和各种用费都可以收支相当,必定还能适时地储藏节余的钱粮,这就称为符合法度。故而,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事情无论大小多少,都要按礼的规矩类推。古书上说:“朝廷上没有能够侥幸谋取的职位,百姓中没有能够侥幸存活的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减少田土山野的赋税,公平合理地在关卡集市收税,减少商人的数量,少兴劳役,不要贻误农时。如此,国家就能富足。这就称为用政治措施来使百姓富足。

人们生存,不能不组成一个社会群体,但是组合在一块而没有名分等级的限制就会发生纷争,一发生纷争就会出现混乱,一出现混乱就会陷入无法生存的困境之中。故而没有名分等级,是人类最大的祸患;有名分等级,是天下关键利益之所在;而君主是用来管理名分等级的关键。故而赞美君主,便是是赞美天下之根本;维护君主,这便是维护天下之根本;尊重君主,这便是尊重天下之关键。古代君主将人们划分出等级名分的差异,故而使他们的地位有的高贵有的低下,待遇有的优厚有的微少,有的安乐有的劳苦,这并不是要特地用来造成奢侈放荡或美好贤良的名声,而是要用它来明白隆礼尊贤的礼义制度,并贯彻隆礼尊贤的等级礼乐秩序。故而为人们在各种金、石、玉、木等各种器具上雕刻图案,制成各种颜色的服装,使它们能用来充分分别贵贱而已,并不追求更多的东西;制成各种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乐器,使它们能充分分别吉事凶事,让人们能欢喜和谐而已,并不追求其他的;修建了宫、室、台、榭,使人们能充分避开日晒雨淋、修养德性、分别尊卑而已,并无另外的想法。《诗经》说:“雕琢它们呈现纹章,金玉是它的质料。勤勤恳恳的君王,是四面八方的纪律。”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原文]

若夫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非特以为淫泰也,固以为王天下、治万变、材①万物、养万民、兼制天下者为莫若仁人之善也夫。故其知虑足以治之,其仁厚足以安之,其德音足以化之。得之,则治;失之,则乱。百姓诚赖其知也,故相率而为之劳苦以务佚之,以养其知也;诚美其厚也,故为之出死断亡以覆救之,以养其厚也;诚美其德也,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藩饰之,以养其德也。故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其所是焉诚美,其所得焉诚大,其所利焉诚多也。《诗》曰:“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此之谓也。

故曰:“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势,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长。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此之谓也。

今之世而不然,厚刀布之敛以夺之财,重田野之税以夺之食,苛关市之征以难其事。不然而已矣,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百姓晓然皆知其污漫暴乱而将大危亡也。是以臣或弑其君,下或杀其上,粥其城、倍②其节而不死其事者,无它故焉,人主自取之也。《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此之谓也。

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守时力民,进事长功,和齐百姓,使人不偷,是将率之事也。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下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注释]

①材:通“裁”,利用。②倍:通“背”,背叛,违背。

[译文]

对于把色彩丰富的衣服给君主穿,把各种各样的饮食给君主吃,把许许多多的物品呈给君主用,把整个天下呈给君主统治,并不是有意制造过分的安泰奢侈和华丽,原本不过为了统一天下,管理各种变化,利用各种物品,养育百姓,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没有比仁人更好的人了。他的智慧能够治理天下,他的仁厚能够安定天下,他的德行声望能够教化天下。得到他天下便太平,失去他天下便大乱。老百姓真的依赖他的智慧,故而争先恐后接二连三地为他劳苦,一定让他安逸,以此来护养他的智慧。老百姓真心诚意地赞叹他的仁厚,故而为他决死战斗来捍卫他,以此来护养他的仁厚。老百姓真心诚意地赞赏他的品德,故而为他的金、石、玉、木器雕刻了花纹,制成了各种颜色的服装,来想法设法地装扮他,以此来护养他的品德。故而仁人在上,百姓敬重他像敬重天帝一般,爱戴他像爱戴父母一般,为他决心战斗而万分欣愉,没有别的原因,仁人所确定的政令实在美好,仁人所得到的成就实在巨大,仁人所给予百姓的利益真的太多,《诗经·小雅·黍苗》讲:“我们肩扛,我们拉车,我们套车,我们赶牛,我们的事务做完了,都说:回去吧。”说的便是这种情况。

故而说:“君子靠的是德行,小人靠的是力气。用力气的人受用德行的役使。”百姓的力,依赖君子的德然后才获得得成效;百姓组织在一块,依赖君子的德然后才能和谐;百姓的财物,依赖君子的治理才可以积聚起来;百姓的地位,依赖君子的治理才可以安定;百姓的寿命,依赖君子的仁爱才可以长久。父子之间没有君子的教化就不会互相亲爱,兄弟之间没有君子的教化就不会互相和顺,夫妇之间没有君子的治理就得不到欢快。青少年依靠君子的治理长大成人,老年人依赖君子的教化获得赡养。古书上说:“天地养育了他们,圣人成就了他们。”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如今的世道却不是如此。在上位的人加重对金钱货币的捞取来掠夺百姓的财产,增加对田地的税收来抢夺百姓的粮食,增加对关卡和集市的收税来阻碍百姓的贸易活动。不仅这样,他们还抓住对方的弱点伺机欺诈、玩弄权术阴谋进行倾轧陷害,用此种手段来相互颠覆,来摧残百姓。百姓明明清楚这种人污秽肮脏残暴淫乱,清楚国家将要因此而遭到极大的危难与灭亡。于是,有的臣子就杀死了他们的君主,有的下级杀害了他们的上司。有的出卖城池、违反操守而不为君主的事业卖命,这没有其他的原因,而是君主自作自受的结果。《诗经》上讲:“说话总会有回答,施恩总会有报答。”说的便是这种道理。

使天下普遍富足的方法在于知道职分。翻耕田地,表明田亩的数量,铲除杂草种植谷物,积粪肥田,这是农夫们的工作。遵守时令,督导老百姓勤奋地劳作,使事情有进展,增加功效,协调百姓,使他们不偷懒又不懈怠,这是将帅的工作。高地不受旱,低地不受涝,寒暑协调,五谷按时成熟,这是天的工作。对于普遍地保护百姓,普遍地爱抚百姓,普遍地管辖百姓,就算遇到旱涝灾荒的年景,老百姓也没有冻饿的灾害,这是圣君贤臣的工作。

[原文]

墨子之言,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①墨子之私忧过计也。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然后六畜禽兽一而车:鼋、鼍、鱼、鳖、鳅、鳣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夫有余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热门推荐
  • 众神天下

    众神天下

    史诗般的神话时代。魔神蚩尤裂斩涿鹿。妖王孙悟空五行封印于异界。人神轩辕神秘失踪。无数神话中人物血溅沙场!无数迷团笼罩的上古传说,波澜壮阔的众神历史各大文明种族于战争悲歌中交替着一段段传奇,上古百族、仙魔大战、诸侯争霸、浮云苍穹!乱世之中神秘少年横空出世一一揭开不世之迷!
  • 暴君的御用小妾

    暴君的御用小妾

    “你不是那么想要爬上朕的龙床吗?怎么,给你机会了,又想装模作样啊。”冷冷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冷君胤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却未有一丝笑到达眼底。-------------------------------------------------------------“还想狡辩吗?”他继续说道,白薇清楚地看见他脸上一闪而过的怒气和残忍:“朕现在给你个机会,如果你服侍地好了,朕就留你在身边,给朕床。”简介那天的菊花开得很好,她拈花在手,低低沉吟:“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那天之后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宫非她本意,却没有人在意她的意思夜夜霸占龙榻,妃子们恨不能生啖了她,却不知,那是她噩梦的开始每晚无休无止的折磨,她咬着牙关把苦水往肚里咽凄凉不堪的生活…身与心备受折磨还有什么支撑,能让她从黑暗中回到地狱里他说三年之后,还她自由她日日寂静,等着离开未想,风波乍起她盼了三年,等来的确是…冷笑着披上凤冠霞帔,她的未来,在她自己手里。那个女子,就那么失去了可是为什么心底却空了一角明明恨之入骨,为何还是在最后软了心肠许她三年之约原来她是她…*菊者,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而她,淡雅自芬芳,就是一株开在山涧最美的菊花,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很无力的简介,呜呜,老写不好简介…第一次写虐文,有点虐,不很虐,^__*)嘻嘻…系列文之书书滴《暴君》小绿滴《暴君的公主》友情连接:我家最最最可爱滴戒子滴文:《别抢,爹地是我的!》宝贝芋头滴文:《凤凰阙》《绝色妖妃惑君心》紫紫滴文:《劫上龙床》<p>粉稀饭的渔火的文:《夜娆》、东方滴《王爷?攻德无量!》猪猪滴完结文文:《靠,我要带球跑》《裳意言心》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能穿越之旅:驭妖皇妃

    异能穿越之旅:驭妖皇妃

    她堂堂鬼差竟然穿越了,还穿成了个半死不活的小女孩,于是装着木乃伊去吓吓人,偶尔还调戏调戏美人师父。“师父说,骗人的人生儿子,儿子喜欢男人,生女儿,女儿喜欢女人。”“知道吗?当哥哥的要照顾妹妹,妹妹说的话就是对的,妹妹做什么都要帮着,妹妹开心你就开心,妹妹伤心你要哄,要觉得妹妹世间最漂亮,最可爱。”六岁的腹黑小女孩,天然呆的师父,更腹黑的银面师兄,还有一个可爱乖巧的干哥哥,风云派中最怪异的一门。其实小女孩没关系,丑也没关系,她只是想找回去的路,可偏偏被牵引进了燕南国的纷乱之中。她是诸葛家不为人知的七小姐,被人叫丑娃,被人叫怪物,被人欺负。可当她变成了她,那么以为她还是这么好欺负的吗?被欺负了,她就欺负回来。珍珠蒙尘,凤凰落难,只是终有一日,光华四射,凤飞于天。============================================正版简介:第七大陆有很多传说,关于它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传说。极东之地的千里妖红,极南之地的不灭火海,极西之地的万里黄沙,极北之地的常年飘雪。这都不是寻常人能入。她穿越而来,她最恣意,她最无赖,她最腹黑,她以为一切都不过是场意外,却没想到这或许便是命运。大陆的传说,诸国的命运,两个时空的牵连,当她相信如此是命运所归之时,却又发现自己也不过只是被牵扯进了一场恩怨情仇之中。解开千万年的传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背叛,只是在这一片动乱之中,始终有人握着她的手不离不弃。那么,或许别的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 飞刀是怎样炼成的

    飞刀是怎样炼成的

    当今世界七大门派,其中侠客联盟汇聚天下精英,云集世间高手,声势尤为浩大!且畅行侠义之道,美名遍天下,肩负着正道昌盛的职责,是为正义之首。并且每年都会有派出专门发掘新人的【侠探】,到世界各地挑选新人,加以培养和锻造,并给予优秀弟子颁发象征着侠客身份的【侠客令牌】,以及丰厚财富和特殊待遇,令他们行侠仗义。陆风因为高考失误而名落孙山,失意之时,却得知被侠客联盟侠探选中,从而进入侠客联盟学习,从此踏上侠客之路······
  • 毒妃宠之庶女翻天

    毒妃宠之庶女翻天

    昔日丞相府庶女三小姐,清冷小院却也悠然自足,母亲无争只求一世安康,然而嫡母心狠手辣,只想置她们母女于死地。昔日的她无能的被步步紧逼,母女同入青楼招人作践。本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谁知却是万劫不复,既然如此,那便无需再忍!看她笑靥如华,逆境之中扭转乾坤。听她温软细语,一局套着一局,一计连着一计。叹她无欲无争,手段信手拈来,权力地位不在话下。睿智如她,感情又何去何从?他,嫡亲王爷,骁勇睿敏,辗转宫廷内宅许她一个家!他,纨绔浪子,风流潇洒,百花丛中独赏她一枝寒芳!他,尊贵太子,驾权驭术,倾得天下只为谋求一个她!惊天十三步,步步坎坷,登上最高权力巅峰,处处寒冷,看她一代绝世女子,如何将天下纳入囊中!
  • 危楼记事

    危楼记事

    在S市Y大街J巷,有过一幢危险房屋。市政当局好像计划拆除,但也只是计划而已。亏得大家能够将就凑合,楼房里的二十家住户(自然也包括我),竟然在危楼里生活了许多年。谢天谢地,现在,谁也找不到这幢整天让人提心吊胆的楼房,它那破陋衰败的形象,已经从地平线上消失了。危楼原址正在破土动工,大兴土木。据说不会很久,S市的最高层建筑物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危楼不存在了,但危楼的居民还在。下面所讲的,也许正生活在你周围的,而原来却是我邻居的一些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