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300000011

第11章 儒效第八(1)

[原文]

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①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掩迹于文、武。周公归周,反籍于成王,而天下不辍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成王冠,成人,周公归周,反籍焉,明不灭主之义也。周公无天下矣,乡有天下,今无天下,非擅也;成王乡无天下,今有天下,非夺也;变势次序节然也。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以弟诛兄而非暴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顺也。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业,明枝主之义,抑亦变化矣,天下厌然犹一也。非圣人莫之能为。夫是之谓大儒之效。

秦昭王问孙卿子曰:“儒无益于人之国?”

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②,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呜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

“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必蚤正以待之也。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

[注释]

①屏(bǐnɡ):庇护。②:同“馁”,饥饿。

[译文]

大儒所起的作用:周武王驾崩时,周成王还年小,周公旦替代成王执政以继承武王治理天下,他担忧天下人背叛周王朝。他登上了天子的宝座,决断天下的大事,心安理得地似乎天下本来就属于他的一样,但天下人却不讲他贪婪;他诛杀管叔,使殷商国都变成废墟,但天下人却不骂他残暴;他全面统治天下,设立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家,其间姬姓诸侯就占到五十三个,但天下人却不说他偏心。他教诲并引导成王,使成王知晓礼义之道,从而沿着周文王、周武王的足迹继续前进。周公旦把周王朝的天下和王位送还给成王,而天下人没有停止朝贡周王朝,周公旦依然当臣子,北面而朝拜周成王。天子这个位置,不能够让年轻的人执掌,也不能够由别人代理行使。有力量担任这个重任,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没力量担任这个重任,天下的人就会背离他。所以故而,周公旦代替成王执政以继承武王统治天下,他担忧天下人背离周王朝。周成王行冠礼,已经成人,周公旦就把周王朝的天下和王位送还给他,以说明自己不灭弃嫡长子的道义。这样周公旦就失去了统治天下的权力,他过去拥有天下,现在没有了天下,这不是禅让;周成王原来没有天下,现在有了天下,这也并非篡夺;这是君权更替的法定次序,受礼法制约而理应这样。故而,周公旦以旁支的身份代替嫡长子统治天下,并不是超越本分,以弟弟而诛杀兄长管叔也不算是残暴,君臣交换了位置也不算不顺。周公旦是靠着天下人的同心合力,完成了周文王、周武王未竟的大业,表明了庶子和嫡长子间的不可更改的关系准则,即使有所变化,但天下安安然然地始终如一。这是除了圣人没有谁可以做到的,这就能够称之为是大儒所起的作用。

秦昭王询问荀子:“儒者对于国家没有什么益处吧?”

荀子答复:“儒者是学习古代帝王、尊崇礼义、谨守自己的职位而且极其敬重他们君主的人。君主要是任用他们,那么他们就会在朝堂有立足之地,而且能够合宜地使用自己的权势;要是不任用他们,那么他们就退出官列重新归入百姓的行列从而老实地做人;无论怎样,他们一定是恭顺的臣民。就算他们贫穷困顿、受冻挨饿,也必定不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财利;就算没有立足的地方,也知道维护国家的大义;就算他们大声呼喊没有人响应,但是他们通晓统治万物、养育民众的纲纪。要是他们的地位权势在别人之上,那他们便是做天子、诸侯的人才;要是他们的地位、权势在别人之下,那他们便是国家的贤臣、君主的宝贵财富。就算他们隐居在偏僻里巷的简陋的破房子中,也没有人不尊敬他们,因为在他们手中真的掌握着治国之道。

“孔子将要就任鲁国司寇的时候,沈犹氏再也不敢在卖羊的当天早上把自己的羊饮饱了,公慎氏把他淫乱的妻子休弃了,荒淫的慎溃氏逃出国境,鲁国卖牛马的也不再虚定高价了,这些道德不好的人必先修正以等待孔子。孔子住在阙里的时候,阙里的子弟一定会将捕获的鱼兽分给那里的百姓,有父母亲的人家就多分一些,之所以如此做,是由于孔子用孝悌的道理把他们感化了。

“儒者在朝堂做官,就能美化朝政;在下面做老百姓,就可以美化风俗。儒者做臣民时就是如此的情况啊。”

[原文]

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孙卿曰:“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此君义信乎人矣。通于四海,则天下应之如。是何也?则贵名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也,如此;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昭王曰:“善!”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

君子之所谓贤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谓辩者,非能遍辩人之所辩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正矣。相高下,视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荐撙,以相耻怍,君子不若惠施、邓析。若夫谪①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万物得其宜,事变得其应,慎、墨不得进其谈,惠施、邓析不敢窜其察,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②指也。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王公好之则乱法,百姓好之则乱事。而狂惑、戆陋之人,乃始率其群徒,辩其谈说,明其辟称,老身长子,不知恶也。夫是之谓上愚,曾不知好相鸡狗之可以为名也。《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此之谓也。

[注释]

①谪:同“商”,评估。②偻:通“屡”,快速。

[译文]

昭王说:“这样儒者位居他人的上面,又会如何呢?”孙卿说:“他们位居他人之上,作用就大了。他心中意志坚定,用礼节整治朝廷,用各种规章制度纠正官府的错误,使忠信爱利表现在百姓中。哪怕是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而能够得到天下,儒者也是不会干的。如此,他的道义被百姓所相信,而且传遍四海,天下人响应他就像齐声回答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由于他的尊贵的名声显赫,天下的人都崇敬。故而近处的人都歌颂他喜欢他,远方的人都千辛万苦来投奔他。四海之内就像一家,车船所到,人迹所至的地方,无有不服从的。这就叫作人的表率。《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写道:‘从西到东,到南到北,没有不顺从的。’说的便是这种人。儒者位居他人之下时,是前头所说的那种情况,位居他人之上时,便是刚才所说的这种情况。如何能说他对于人们的国家无益呢。”昭王说:“对。”

先王之道,是仁的最高体现,他是依顺着中正之道来做的。什么叫作中正之道呢?答复说:礼义就是中正之道。道,不是指天体的运行规律,也不是指地壳的变化规律,而是指人们所遵行的礼义法则,君子所循行的原则。

君子所说的贤,并不是他可以做人们所能做到的一切;君子所讲的智,并不是他能清楚人们所知道的一切;君子所讲的辩,也不是他能论辩人们所能论辩的一切;君子所讲的察,也不是他能观察人们所能观察的全部。君子的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观察地势的高矮,识别土地的肥瘠,安排庄稼的种植顺序,君子不如农民;流通货物,分别好坏,辨别贵贱,君子比不上商人;使用规矩,弹画墨线,完备器具,君子比不上工匠;不体恤是非、对错的情况,互相贬抑,互相污辱,君子不如惠施、邓析。要是评估德行确定次序,衡量才可以授予官职,使贤与不贤各得其位,才与不才皆得其官,一切各得其宜,突发事变都得到适当的处理,慎到、墨翟不能推出他们的高论,惠施、邓析不敢讲说他们的诡辩,说话必然符合道理,做事一定符合要求,这些才为君子所擅长的。

做事行动,但凡为有益于社会平治的,就树立它;但凡为不利于社会平治的,就废止它。这就称为正确的立场。知识学说,但凡为对社会平治有益的,就实行它;但凡为不利于社会平治的,就丢弃它。这就称为正确的学说。做事、行为不正,称为奸事。知识学说不正,称为奸说。奸事、奸说是平治的社会所抛弃的,却被昏乱的社会所崇尚。至于世间万物虚与实的互相转化,“离坚白”“合同异”命题的分析,是聪敏的耳朵所不可以听的,是明亮的眼睛所不可以看的,是善辩的人所不可以说的。就算有圣人的智慧,也不可以很快地将它一一说清。不懂得这些,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君子;懂得这些,也不能阻拦一个人成为小人。工匠不懂这些,不影响他们的技巧;君子不懂这些,不影响他们治理国家。王公大臣们喜欢这些,就会乱了法律;老百姓喜欢这些,就会乱了他们的工作。而那些狂妄糊涂、愚蠢呆笨的人,却一天到晚要带领他们的徒众,四处辩说他们的论说,阐述他们的譬喻引证,人老了,儿子也长大了,还不晓得厌恶。这称为最愚蠢的人。他们的名声甚至还比不上为鸡狗治病的人。《诗经·小雅·何人斯》讲到:“你为鬼,你作怪,看不清你的真样子。你不知羞耻,与人相距没有距离。我作这支善意的歌,来劝告你这反复无常的人。”说的便是这样一些人。

[原文]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

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①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乡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并乎尧、禹,岂不贱而贵矣哉?乡也,效门室之辨,混然曾不能决也,俄而原仁义,分是非,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岂不愚而知矣哉?乡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岂不贫而富矣哉?今有人于此,屑然藏千溢之宝,虽行而食,人谓之富矣。彼宝也者,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可食也;卖之,不可偻售也。然而人谓之富,何也?岂不大富之器诚在此也?是杅杅亦富人已,岂不贫而富矣哉?

故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故曰: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不可以夸诞有也,不可以势重胁也,必将诚此然后就也。争之则失,让之则至;遵道则积,夸诞则虚。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之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故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此之谓也。

鄙夫反是:比周而誉②俞少,鄙争而名愈辱,烦劳以求安利其身俞危。《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此之谓也。

[注释]

①敦慕:指勤勉、努力地学习。②誉:即“与”,亲近。

[译文]

我想由卑贱变得高贵,由愚蠢变得聪明,由贫穷变得富有,可以吗?回答说:只有学习吧!那些学习的人,将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就叫做士;勤勉努力,就是君子;通晓它,就是圣人。上可以为圣人,下可以为士君子,谁能阻止我呢!从前,一无所知的是乡村百姓,忽然间能与尧、禹相比,难道不是由卑贱变得高贵了吗?从前,考察门外与门内的事情,也茫然不能决断,忽然间能探讨但仁义的本源,分清是非,运转天下于手掌之中就像辨别黑白,难道不是由愚蠢变得聪明了吗?从前,是个一无所有的人,忽然间治理天下的大权握在了手中,难道不是由贫穷变得富有了么?现在有这么一个人,他零碎地藏着价值千金的珠宝,即使靠讨饭生活,人们还是说他富有。那些珠宝,穿又不能穿,吃又不能吃,卖掉吧又不能很快地出售,然而人们说他富有,为什么呢?难道不是珍贵的珠宝的确在他这儿呢?那知识渊博也是富人了,难道不是由贫穷变得富有了吗?

故而,君子没有爵位也尊贵,没有俸禄也富有,不用讲话就被信任,不用发怒就威严;处境贫困也荣耀,孤独地住着也欢喜,难道不是因为那最尊贵、最富有、最庄重、最威严的东西,事实上都聚集在学习过程中了吗?故而说,尊贵的名声不能靠拉帮结派来获得,不能靠自夸吹牛来获得,不能靠权势地位来获得,一定要真正地在学习上下功夫才能获取。争夺名誉就会失去名誉,遇事辞让就会得到名誉;遵循礼义便是积累财富,自夸吹牛便会落得一场空。故而,君子致力于自己内在的思想修为而行动上谦虚辞让,致力于自身的道德积累而在生活中一切都遵循礼义。如此的话,尊贵的名声就会像太阳月亮那般冉冉升起,人们响应他就会像雷声那般一鸣天下知。故而说,君子们默默隐居也显赫,地位低下也荣耀,遇事退让却总能胜人一筹。《诗经》上说:“鹤于九泽一声叫,九霄云外也听闻。”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鄙贱的人就与此不同:他们结党营私,但亲近的人却越来越少;他们用不正当的手段与人争夺,而名声却遭到越来越多的侮辱;他们苦苦地追求安逸与利益,而自身的处境却越来越危险。《诗经·小雅·角弓》说:“那种人不善良,总是抱怨对方,接到爵位毫不谦让,终有一天自己要遭殃。”说的便是这种人。

[原文]

故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伸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故明主谲德而序位,所以为不乱也;忠臣诚能然后敢受职,所以为不穷也。分不乱于上,能不穷于下,治辩①之极也。《诗》曰:“平平左右,亦是率从。”是言上下之交不相乱也。

同类推荐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现代人流行讲PK,流行讲品味,讲享受、讲自我、讲个性,却很少流行讲精神、讲奉献,讲境界。有人以一种充满贪欲的心态面对人生,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要占有和享乐,即使活的富足,他也永远瞪着欲求的眼珠;有人以淡然面对世界,洁身自好,不问世事,也在追求着一种境界。可以说,清高是一种境界,淡泊是一种境界,脱俗是一种境界,随缘也是一种境界,而奉献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境界是自己对自己升华心灵的一种要求。《幸福是一种大境界》讲述了29个不同方面的人生境界,给你不同的人生感悟。
  • 冷宫懒妃

    冷宫懒妃

    为了懒一辈子的伟大理想,她自愿嫁给皇上为妃,这男人有钱有势又女人多,实乃她心中的极品。楚清浅,霖天集团最神秘的董事长,慵懒嗜睡,却将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一场意外,她穿越时空成了宰相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在尔虞我诈的皇宫内,她如何将懒散进行到底?后宫争斗,她怎样一次次的化险为夷?又是如何将仇人一步步送进地狱?又有谁知道,在她那颗漠然懒散的心里,藏着最纯洁的爱请?她不爱则已,爱了便倾尽所有,即便是错的也在所不惜?剧情一“你是皇上?”清浅笑着看着他,收起了刚刚的凶恶样子,一下子变成了小绵羊,刚刚就觉得这个人没准是皇上,要不把我的床拆了,我非得也拆了你不可。“滚开”烨霖厌恶的打掉趴在自己身上的清浅,讨厌的拍了拍衣服。“皇上,你在怪我不能侍寝吗。人家也很可怜的”清浅嘟着小嘴,哀怨的望着他,还不停的眨着眼睛放电,只是那呆愣的眼神不像放电,更像是眼睛里进了虫子。“闭嘴”烨霖大吼一声,像碰到臭虫似的,看也不看清浅一眼。剧情二:狠心的走出房间,她的脸上再无波澜,点燃火把,她沿着冷宫,将房子点了一圈,回到房间她将所有的纱,布,棉,只要能燃烧的全部点燃,她要烧了这里,欲火重生,干燥的房屋经不住火的考验,平日里曼妙的纱窗,猛的烧了起来,很快大火便烧了起来,站在院子里看着火越来越大,清浅脸上惨淡的笑着,那笑容那么迷人,那么让人心痛,大火已经吞没了整个房屋,听见外面有了动静,清浅急速向房内冲去,大火从房檐上掉下来,被她险险的躲开,她坐在床边的脚蹬上,浅笑着看着火越来越大,她不急,她在赌,尸体发出烧焦的味道,房屋烧焦的味道,充斥着她的神经,她忍不住的大吼着,发泄着心中的痛苦。【请收藏+留言+投票。谢谢!】推荐我的完结文《傻妃》懒女惑夫/云的新文谢谢支持!
  • 老婆好难娶

    老婆好难娶

    【文章一对一,男主女主绝对身心干净】这是一个都市大龄胜女女扮男装的的日常。云微是个低调的异能人,她想要低调的生活,想要交一群低调的朋友。哪知天不遂人愿,她的朋友个个不低调,十四年以男装示人做了大学教授,勉强维持各方平衡,继续走着低调的路线,不料一场相亲打破平衡,从此低调是路人。
  •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素味平生的两人,因为幼时的婚约,相知相识,一桩桩似乎有所指向的案件,孙世宁犹如被卷入漩涡,屡次险遭没顶之灾。幸而,沈念一数次出手相助,两个人的感情也在破案过程中有了不一样的牵绊。
  • 优秀小学生快乐日记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日记一点通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写好日记,我们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特精心编写了这本书。本书精选数百篇全国小学生所写的精彩的日记,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新鲜感。它集写作指导、优秀范文、写作积累于一体,以全新的方式指导小学生对作文兴趣的培养、对作文技法的实际应用。
  •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三位女性在日本截然不同又同样坎坷的经历。她们中有的逐渐坚强,最终自立;有的心灰意冷,削发为尼;有的无怨无悔,笑对生活。三个为不同目的来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经历迥然不同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体味世间冷暖的中国女人;三个为未来重新开启人生的中国女人。
  • 何以笙箫默

    何以笙箫默

    同名电影《何以笙箫默》由黄晓明、杨幂联袂主演!快餐时代的爱情,似乎你我四目相对,瞬间就能干柴烈火,转眼又相忘于江湖,彼此干干净净再无瓜葛。谁还记得遥远的《诗经》里,还写下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传说,谁又能想见,这样简单干净,一眼便是万年的爱情,真的在何以琛和赵默笙身上发生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百分恋人

    百分恋人

    现在的总裁都这么闲么?!三更半夜要求送她回家,还兴趣盎然的找她“秉烛夜谈”。英俊帅气富二代遇上身残志坚的草根女,她封闭感情将他拒之门外。当她终于走出囚禁自己的心牢,准备为他披上那件美丽的嫁纱时,残忍的上帝又一次跟她开了一个恶劣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