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200000007

第7章 桓公(2)

桓公六年

[原文]

〔经〕六年春正月,实来。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秋八月壬午,大阅。蔡人杀陈佗。九月丁卯,子同生。冬,纪侯来朝。

[原文]

〔传〕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实]来”,不复其国也。楚武王侵随,使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①,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肥,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蠡也,谓其备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蔗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夏,会于成,杞来咨谋齐难也。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大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于是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②。后郑。郑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师。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大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

秋,大阅,简车马也。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公问名于申。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生名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

冬,杞侯会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

[注释]

①侈:骄傲自大。②班:次序。

[译文]

鲁桓公六年春季,淳于公从曹国前来朝觐。《春秋》写作“寔来”,是由于他不再回自己的国家了。楚武王侵入随国,派章向随国请求和谈。将军队驻扎在瑕地以等着随国使者。随人派少师来主持和谈。斗伯比对楚王讲:“我们不能在汉水以东的国家实现目的,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扩大三军,配备铠甲兵器,用武力去欺负他们,他们恐惧,而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故而便很难离间他们了。在汉东的国家中,随国最大。随国如果骄傲,便一定抛弃小国,小国离散,便是楚国的利益。少师为人狂妄,建议我们军队表面上疲惫软弱,会让他愈加骄傲自大。”熊率且比说:“季梁还在,有什么用?”斗伯比将:“这是为将来打算的,少师将会获得随君的庞信。”于是楚武王故意减损军队,后让少师到来和谈。少师回去,请回追赶楚军。随侯正要同意,季梁劝止说:“上天正保佑楚国,楚军显得疲弱,或许是诱惑我们,君王何必急着出兵呢?我听说小国能跟大国抗衡,是因小国得道而大国失道。所说的道,便是对人民忠实,对神灵虔诚。国君想着为百姓谋福利,便是忠。祝史说话正直诚实,便是信。现在民众挨饿而君王却追求私欲,祝史在神灵面前虚报功德,我不晓得这样行得通吗?”随侯讲:“我用来祭祀的牲畜肥壮,谷物丰满齐全,如何说是不诚呢?”季梁答复说:“百姓,是神灵的主人,故而,圣明的君主先成全民事而后才致力于祭祀神灵。故而在进献牲畜时祷告说:‘博硕肥腯’。这是指百姓的财力普遍富足,牲畜肥大而繁殖众多,没有疾病瘦弱的,各种毛色的肥壮的取之不尽。进献谷物时祷告讲:‘洁粢丰盛’。是指农时没有灾害,故而民众和乐、五谷丰登。进献酒时祷告说:‘嘉栗旨酒’,是指上下都有美好的德行,没有邪恶的思想。所说的馨香,便是没虚妄邪恶。故而致力农事,修讲五教,亲近九族,以此表示对神灵的虔诚。如此,民众和乐,神灵赐给他们福气,故而任何行动都会成功。如今民众各有异心,故而鬼神缺乏主人,君侯就算已丰足,又有什么福气呢?君侯要是能修治政教,亲近兄弟国家,说不定可以避免祸难。”随侯害怕,便努力修治政教,楚国不敢征讨。

夏天,桓公和杞侯在成地相会,这是由于杞侯前来商议怎样消除齐国灭杞的灾难。北戎进攻齐国,齐国派人到郑国借兵。郑太子忽领兵救齐。六月,大败戎军,抓捕了戎军的两个统帅大良和少良,还有戎军兵士的首领数百,一并献给齐国。那时各诸侯国的大夫都守护在齐国边境。齐国赠送他们食物,叫鲁国替他排定先后次序。郑国排在后面,郑太子忽觉得自己有功劳而发怒,故而,后来出现了郎地战役。桓公没向齐国求婚之前,齐侯想把文姜嫁给太子忽,太子忽辞谢。有人问他原因,太子讲:“人人各有合适的配偶,齐国强盛,不是我的配偶。《诗经》上讲:‘求于自己,多受福禄’。福禄取决于我自己,依赖大国有什么用?”君子讲:“自己的事最好是自己谋划。”等到最终打败戎军获得胜利后,齐侯又一次请太子忽娶文姜为妻,太子忽依然坚决辞谢。有人问他缘由,太子说:“没有替齐国干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尚且不敢同意齐国婚事,如今奉国君命令来替齐国救急,却娶了媳妇归去,那便是凭借军队索取婚姻呀,百姓将会如何说我呢?”于是告诉郑伯辞谢了这桩婚事。

秋天,鲁国举办盛大阅兵式,检阅了战车与战马。九月二十四日,桓公之子子同出生。举办了太子出生的礼仪;父亲以太宰之礼接见儿子,占卜选择的吉人抱去让妻子哺乳。桓公与文姜及同姓大夫的妻子替他起名。桓公向申询问取名的事。申答复说:“名有五种,即信、义、象、假、类。依据出生时的特点起名是信,用表达德行的起名叫义,以相似的物体起名的叫象,借用万物的名称起名的称假,用和父亲的字号起名的称类。不可用本国国名为人名,不可用官职名为人名,不可用山川名为人名,不可用疾病名为人名,不可用牲畜名为人名,不可用礼器礼物名为人名。周人以避讳来服侍鬼神,人的名字死后就避讳。故而,用国名起名的要废除人名,用官名起名的要废除官名,用山河起名的要更改山河名称,用牲畜起名的不能用此种特畜祭祀,这便等于废除了祭奠,用礼器礼物起名的便不能用这些东西祭奠或赠送,等名是废掉各种礼仪,晋国因僖侯名司徒而不得不改官职司徒为中军。宋国因武公名司空而不得不改司空为司城。鲁国为避讳先君献公、武公的名讳不得不废除了具、敖二山名,故而大物之名是不能拿来给人命名的。”桓公讲:“这个孩子出生,与我是同一天,便称他‘同’吧!”

冬天杞侯来朝觐,请桓公代为王命去与齐国讲和。桓公告诉他不行。

桓公七年

[原文]

〔经〕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夏,伯绥来朝。

邓侯吾离来朝。

[原文]

〔传〕七年春,伯、邓侯来朝。名,贱之也。

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①。

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

[注释]

①郏(jiá夹):王城(在今河南洛阳市)。

[译文]

鲁桓公七年春天,穀伯、邓侯来鲁国朝觐。《春秋》记录他们的名字,是鄙视他们。

夏天,盟邑、向邑向郑国求和,不久又反叛郑国。秋季,郑军、齐军、卫军进攻盟邑、向邑。周天子把盟邑、向邑的民众迁到王城。

冬季,曲沃伯诱骗晋小子侯,把他杀害。

桓公八年

[原文]

〔经〕八年春正月己卯,。天王使家父来聘。

夏五月丁丑,。

秋,伐邾。

冬十月,雨雪。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原文]

〔传〕八年春,灭翼。随少师有宠。楚斗伯比曰:“可矣!仇有衅,不可失也。”

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章让①黄。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

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师谓随侯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随侯御之,望楚师。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少师曰:“不当王,非敌也。”弗从。

战于速杞,随师败绩。随侯逸②。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

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乃盟而还。

冬,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帝缗于晋。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礼也。

[注释]

①让:责准。②逸:逃。

[译文]

八年春季,曲沃武公灭掉了翼邑。随国的少师获得随侯的宠信。楚大夫斗伯比说:“机会已经成熟了!敌国有了空子,不可失去时机。”

夏天,楚武王在沈鹿集会诸侯的军队,黄国与随国不参加会见。楚王派薳章去谴责黄国。此后他亲自领导军队攻打随国,军队驻扎在汉水与淮水之间。

季梁请求随侯向楚国表示投降:“要是楚国不答应我国的请求,此后同他们作战,如何就能够激怒我军士气而懈怠敌军的斗志。”少师对随侯说:“一定要速战,不如此,便会失掉击败楚军的良机。”随侯出战抵抗,从远处望见楚国的军队。季梁讲:“楚人尊崇左位,国君一定在左军之中,不要同楚王正面冲突,姑且进攻他的右军,右军没有精兵良将,一定失败。非主力军一旦败北,其余楚军便会四散崩溃。”少师说:“不同楚王正面交锋,这便表示我们和他不能对等。”随侯没采纳季梁的意见。

随军和楚军在速杞作战,随军惨败。随侯奔逃。斗丹抓捕了随侯的战车和车右少师。

秋季,随国与楚国议和。楚王准备不同意,斗伯比说:“上天已经去掉了他们的祸患少师,随国还是不能够战胜的。”于是便跟随国缔结盟约回国去了。

冬天,周天子命令虢仲立晋哀侯的兄弟缗为晋侯。

祭公来到鲁国,接着到纪国恭迎周王后,这是合乎礼制的。

桓公九年

[原文]

〔经〕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原文]

〔传〕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

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章让于邓,邓人弗受。

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邓养甥、聃甥帅师救,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①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②。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人宵溃。

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

冬,曹大子来朝。宾之以上卿,礼也。享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施父曰:“曹大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

[注释]

①衡:通横。②北:败走。

[译文]

九年春季,纪国的纪姜出嫁到京师。但凡诸侯的女儿出嫁,只有出嫁做王后的婚事才进行记录。

巴子派遣特使韩服向楚国汇报,请求楚国帮助巴国和邓国建立友好关系。楚王派章楚大夫道朔领着巴国使者到邓国访问,邓国南疆的人攻击他们,抢走了财礼,杀死道朔和巴国使者。楚王派薳章谴责邓国,邓国却不肯认错。

夏天,楚国派遣楚大夫斗廉领着楚军和巴军围攻鄾人,此时邓大夫养甥、聃甥领着军队救援人,邓军三次向巴军袭击,都未能取胜。斗廉摆成横阵排列在巴军中间跟邓军打仗,交战时伪装战败逃走。邓军追赶楚军,巴军处于他们的背面。楚、巴两军对邓军展开夹攻,邓军惨败,鄾人也在夜晚溃散了。

秋季,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一起出兵进攻曲沃。

冬季,曹太子来鲁国朝觐,以上卿之礼进行款待,这是合乎礼制的。设宴款待曹太子,开始献酒,接着演奏,曹太子不禁叹气。鲁大夫施父讲:“曹太子或许会有什么忧心事吧?可这儿不是叹气的地方。”

桓公十年

[原文]

〔经〕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原文]

〔传〕十年春,曹桓公卒。

虢仲谮①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

秋,秦人纳芮伯万于芮。

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冬,齐、卫、郑来战于郎,我有辞也。

初,北戎病齐,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齐人饩诸侯,使鲁次之。鲁以周班后郑②。郑人怒,请师于齐。齐人以卫师助之,故不称侵伐。先书齐、卫,王爵也。

[注释]

①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②周班:周王室封爵的次序。班,班次。后郑:把郑放在后面。

[译文]

十年春季,曹桓公逝世。

虢仲在天子面前诬陷他的大夫詹父。詹父由于有理,就领着天子的军队进攻虢国。夏季,虢公逃到虞国。

秋天,秦国人把芮伯万送到芮国。

以前,虞叔有块美玉,虞公向他索要。虞叔不想交出,不久便后悔了。他说:“周朝有句谚语:‘一般人本来没有罪,不过怀藏玉璧就是罪。’我哪儿用得着这美玉,难道是要用它买来祸患吗?”于是便献给了虞公。虞公又向他索要宝剑。虞叔讲:“这真是没有满足。没有满足,早晚有一天灾难会降到我身上。”于是便进攻虞公。故而虞公便逃到了共池。

冬天,齐、卫、郑三国在郎地和鲁国打仗,这次战争我们鲁国是有理的。

以前,北戎进攻齐国,诸侯前去救援。郑国的公子忽功劳最大。齐国人向各国军队赠送食物时,让鲁国决定先后顺序。鲁国依据周室封爵的先后次序把郑国排在后面。惹怒了郑国人,郑国人请求齐国出兵帮忙。齐国人又联络卫国军队一块帮助郑国,故而《春秋》对这次战争不称“侵伐”。先写齐国与卫国,也一样是依照周室封爵的次序排列的。

桓公十一年

[原文]

〔经〕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

秋七月,葬郑庄公。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突归于郑。郑忽出奔卫。

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

公会宋公于夫钟。

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原文]

〔传〕十一年春,齐、卫、郑、宋盟于恶曹。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郑昭公之败北戎也,齐人将妻之,昭公辞。祭仲曰:“必取②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弗从。

夏,郑庄公卒。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邓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生厉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厉公而求赂焉。祭仲与宋人盟,以厉公归而立之。

秋九月丁亥,昭公奔卫。己亥,厉公立。

[注释]

①虞心:盼望四国救兵之心。②取:娶。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皇后,用智慧改写着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改写着封建王朝的命运。如果说,《甄嬛传》是一个女人的一场精彩,那么,这里就是一堆女人的一堆精彩!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了解皇后,也就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霸宋西门庆

    霸宋西门庆

    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
热门推荐
  • 赚钱要学温州人

    赚钱要学温州人

    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
  • 邪王的枕边妻

    邪王的枕边妻

    传说,邪王曾因一个女子欺君逼宫,斩杀皇上,灭了唐朝。传说,邪王曾为一个女子一夜间斩杀百人,宫殿血染成河。南宫姒:南宫家嫡出大小姐,从小却与乡下的外婆相依为命。南宫玉:南宫家二小姐,只因她从小体弱多病,深受爹娘宠爱。南宫老爷为保小女,弃大女。被没心没肺的爹娘推进花轿,下嫁给了邪幽王。外界传闻,邪幽王生性残暴,杀人不眨眼,五位夫人皆糟他毒手。邪幽王倾城一笑,必是大祸临头。如果不是险些丢了小命,她发誓。就算借她雄心豹子胆,她也不敢逃婚。一句‘做我女人’就宣布不用死了。片段一:“王爷,因太子妃指使下人打了王妃一个耳光,王妃一怒之下废了太子妃的右臂”“哈哈哈,好,做得好!不愧是本王的爱妃。”某侍卫一脸黑线,继续道:“王爷。。。。。。此事因此惊动了太子,太子雷霆大怒,派人将王妃抓去太子府,据说要将王妃严刑拷打,游街示众,三日后便要问斩王妃。”某王爷带领三万精兵将太子府团团包围住,‘咔嚓’一声,一颗血淋淋的头颅滚落在地上……片段二:某月圆之日——邪王府屋檐上巧妙的烘托出一抹婀娜多姿身影,九条雪白毛茸茸的尾巴悬在身后,银发在微风中飘凌。“嗷——”管家吓得腿脚直抖,一路狂奔向邪幽王的寝宫内。“王爷,有妖怪,有妖怪……”“岂有此理,哪来的小妖竟敢在本王地盘上撒野!”某王爷杀气腾腾披上斗篷迎着风儿走了出去,看向屋檐上‘嗷嗷嗷’嚎叫的人儿,柔声道,“爱妃,别嗷了,该回屋就寝了。”片段三:“爹,娘说等玖儿长大后,就帮我找到像嗣哥哥那么帅的新郎官。”某王爷郑重提醒道:“玖儿,听爹一句劝,帅不能当饭吃,要找个像爹这样有权有势,懂得疼爱人的。再说唐渊嗣那家伙都老不死了,还哥哥?”“可是娘说全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也不能找像爹这样的男人。”某王爷嘴角微抽,疑惑道:“为什么?”门外靠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环手抱胸,开口道:“因为娘说爹是大元帅,上阵杀敌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万一哪天死翘翘了,会连累全家人殉葬。”
  • 嚣张皇后:你的地盘我作主

    嚣张皇后:你的地盘我作主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狗血,表拍我】她是一个爱钱爱到痴迷的姑娘,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很多很多的钱钱,可是她却遇上了史上最狗血的穿越!穿越了又怎样,她的老公是皇上又怎样,她偏要在他的地盘撒野翻天,他的地盘,她作主!“主子,您在干什么?”小怜一进来就看到程素素趴在桌子上,不知在数着什么,嘴里还念念有词。“数钱。”程素素丢给小怜两个字。……“爱妃,你在干什么?”程素素心里暗叫了声‘糟糕’,然后转过身,笑嘻嘻的看着凌安泽,将刚放回腰间的那枚铜钱拿出来,朝凌安泽晃了晃,“呵呵,拣钱呢。”……“这里,可是朕的地盘,有什么不敢的?”凌安泽挑挑眉,似似非笑的看着程素素。“你的地盘?哼,你的地盘又怎样,告诉你,现在开始,你凌安泽的地盘,我程素素作主!”程素素抬起下巴,嚣张的告诉凌安泽,现在开始,这里是她程素素说了算。
  • 重生花痴丑女

    重生花痴丑女

    周家有女,天生愚蠢花痴,丑女一枚,受尽了嘲笑。安家有姝,亦名阳阳,天生丽质,狂傲不羁,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一次意外,魅力不羁的安阳阳变成了花痴丑女周阳阳,一切全然改变。男人靠近她身边是善意真心还是不怀好意?是利用还是想再利用?看她如何瘦身,如何周旋男人之间,如何为了自己报仇,如何与抛弃她的未婚夫PK......这是非常另类的学生故事!希望亲亲们喜欢!★(纯属虚构,请勿模仿)☆☆领养名额☆☆yoguat空★周阳阳上官依诺★安阳城妖娆月魔★敦玺恩★推荐爱如天使的V文《总裁的纯纯老师妻》她是堂堂亚洲首富的女儿,从小备受呵护,疼宠中长大。为了实现老师梦,阴差阳错成了高中老师,从此,她单纯的生活彻底改变!☆☆推荐师傅热文逐云之巅《盛世军婚》师姐的文《霸宠盗种妻》☆☆好友连接推荐景行《首领小夫人》妖娆小桃《重生一豪门傻千金》沐清妃《重生之豪门前妻》葬花翼《全能皇妃》雨淼《懒情女主》陌潇湘《女皇不好惹》十柒月《我的明星小女人》若绯儿《限制性宠爱》能让你流泪的终不是我《我的妈咪不好卖》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花痴丑女,名动天下》
  • 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

    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

    她,韩莘菲,穿到寒门小户,寡母孤女,无奈之下,只好女继父业,去东平侯府做大小姐的西席女先生。岂料,无意之中,救得公主,机缘之下,获封郡主。作为细作,被皇后嫁给东平侯爷周士昭为继室。推荐一米的新文,《庶女贵妾》,为了生母,小小庶女的她,哄生父,斗嫡母,惊嫡姐,与众庶姐妹虚与委蛇…纵是贵妾,那也是独一无二的!请继续多多支持一米哦!他,周士昭,东平侯爷,冷冽高深,捉摸不透!主动请求赐婚。只是,承诺一双人的他,真的是莘菲的良人吗?看处于两方势力的夹缝中生存的莘菲,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智斗皇家,借力打力,取得祖母信任,收服婆母,联合妯娌,收拾妾侍,教养继子继女,玩转大昊王朝!
  • 神州剑吟

    神州剑吟

    数万年前,万妖之王席卷六界,无人能挡,生灵涂炭。一神密少年手持“破界”神剑将其封印,但他却不愿为神,坠入凡尘,数万年过后,黑暗之力再次强势侵入六界,如今少年该在何处,是否能再次拯救万民于苦海之中?
  • 九型人格心灵密码(写给上班族的血型星座)

    九型人格心灵密码(写给上班族的血型星座)

    这是一部透析血型神秘莫测之威力的秘籍,这是一部剖析众星座人性特点的兵法,这是一部巧妙地将趣味十二星座与当代上班族群结合起来,立体式探索职场奥秘的无上宝典!破译性格的真相,把握命运的先机,发现自己的工作心情与工作取向,赢在职场。
  • 云山千叠

    云山千叠

    帝都长安。故国楼兰。彼几时荒凉梦里,回眸惊见。是曾经的传说,梦境成灰尘埃落定。是今朝的梦景,轮回万重魂兮归来。她是皇帝爱女,只为一个渺远梦境,甘愿弃置一朝盛世锦绣,去国离乡,携死亡之手从容起舞。他是婼羌王嗣,征战天下踏平俘虏,铁血半生出生入死,平生仅愿,便是与她执手并肩,一同笑瞰苍生。他是江湖游侠,曾是年少轻狂,因冥冥不可知中宿命倒转,溯时光之流而来,踏倒逆命运与她邂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世界都喜欢九九

    全世界都喜欢九九

    九尾天狐琉琅挥舞着洁白如雪的毛绒绒的尾巴,双手合十,冲着星光遍布的星空祈祷:神啊,拜托让我找到传说比我还美丽的人神共愤的妖帝吗!身为绝色倾城艳丽无双兼是面痴的他已经找的快要自杀了!美的人神共愤的太古妖帝霸气十足兼拎着一个巨大的喇叭喊道:九九,快点找全我的身体,本帝很心焦啊,本帝已经甩楼跳卖了。九九非常认真的的看着虚无缥缈的天空,然后,无奈的道:我也想求包养啊!“九九,那妖帝太远了,不如,跟我吧?”身为九九师傅的莫寻天努力的跳脚。“还有我呢!”惜色不甘示弱,他也有存在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