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100000035

第35章 谋攻篇(3)

张良的“下邑之谋”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极其相似,主要是从战略方面运用“知彼知己”谋略而取胜的典范。至于从战术的角度,运用“知彼知己”谋略制定相应的破敌之策,在战史上更是不胜枚举。如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诱敌深入,大败楚军;齐魏桂陵之战,孙膑围魏救赵,诱敌就范;秦赵长平之战,秦军勇而示之怯,歼灭赵军;燕齐即墨之战,田单以火牛阵出奇制胜;楚汉相争,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东汉武都之战,虞诩以弱示强,以“增灶计”摆脱羌族追兵;三国官渡之战,曹操釜底抽薪,火烧乌巢,大败袁绍;吴蜀江陵之战,吕蒙连施诈术,白衣袭江,等等。战争史上这些著名的战例,之所以能获胜,是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战术,而正确战术的制定,都是兵家名将依据“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略的结果。不战而屈人之兵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

军、旅、卒、伍,是古代军队的编制,12500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0人为伍。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使敌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它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制胜韬略,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好中最好的。

孙子在《谋攻篇》中以极其优美的文字,透彻地阐发了全胜战略的思想内容。他一气说出五个“全”字,并用五个“破”字作为反衬,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主张对敌要尽量做到不战而战,这样才能全其国,全其军,全其旅,全其卒,全其伍,才能不战而胜。

为什么百战百胜却不是善之善者呢?因为孙子所追求的不是那种付出惨重代价的苦涩的胜利之果,而是要获得既迫使敌人屈服又使自己丝毫不损的“全胜”。孙子认为,即使一方百战百胜,也要出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军队十万,还得千里运粮,这样日费千金,何况战场上双方拼杀,“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如果“伐谋”、“伐交”,不费一兵一卒就使敌人降服,这自然是最佳的选择了。

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谋略,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从实行条件看它是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这种实力不单指军事,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诸多方面。诚如张预所言:“明赏罚,信号令,完器械,练士卒,暴其所长,使敌人从风而靡,则为大善。”

其二,从运用的手段看,主要采用“伐谋”、“伐交”。或以谋略瓦解敌军,或以外交手段分化敌国同盟,从而不虞而胜。

其三,从运用范围看,“不战而屈人之兵”既可以是一种大战略,也可以是一项具体的战术,大至敌国、敌军,小至敌卒,都可以兵不血刃使之屈服。

最后,从目的看,它是以最小的牺牲达到最佳的战争目的,这就是孙子所言“善之善者”的精义所在。

孙子“不战而胜”的谋略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唐朝李世民可算是运用此战略的佼佼者了。

唐朝开国之初,游牧族东突厥屡屡袭扰中原,唐高祖一时并无良策。这时,有人献焦土之策,认为东突厥袭扰的目的在于侵占长安,不如我们迁都,一把火烧了长安城。东突厥见长安已成焦土,自然罢兵。高祖举棋不定,秦王李世民表示反对,他请求父皇让他出兵讨伐,若战败再迁都不晚,高祖准允了他的请求。

当时东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正举兵袭扰关中,李世民奉命出征,两军在凉州一带摆开阵势。东突厥有万余骑兵,而唐军不过数百,显然死拼无法取胜。

李世民凭着大智大勇,仅带领骑兵100向敌阵走去。他对东突厥兵道:“我们唐朝已同你们可汗结盟,为何现在违约来犯?如果你们可汗真有本事,就单独和我李世民一人决战,如果派兵厮杀,我也只用这100名士兵迎战,决不退却。”阵前的颉利可汗大吃一惊,他担心唐军另有埋伏,犹豫不决。

李世民又派使者对突利可汗说:“你以前和我们有约,结果出兵袭扰,不守信用。”突利可汗理亏词穷,一言未发。

李世民见状,又单身一人向阵前走去。颉利可汗见李世民如此大胆,又听说了唐使者对突利可汗说的那一番话,疑心突利可汗与李世民有联系,便下令突厥兵后撤,暂缓行动。

当时正逢阴雨天气,唐军的军粮供应一时受阻,士兵疲惫,从朝廷到军中,都认为此次出兵对唐军不利。不料李世民施用巧计使敌退兵,使战况出现转机。

接连几天,雨越下越大,突厥兵的弓箭受潮,士气开始低落。而唐军驻地,由于在室内烧火煮食,空气干燥,兵器保养得很好。李世民见时机已到,在一次雨夜中挥军突击,东突厥惊慌失措。此时,李世民并未举兵痛击,而是派人向突利可汗分析利弊。突利可汗见状,只得与唐军和解。

此次作战中,李世民采用攻心为上、离间分化的手段,沉着应敌,将不利化为有利,终于使东突厥猜不透唐军虚实而退兵。

在商业经营中,为了争夺市场,也要运用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即不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硬拼的方式,以免两败俱伤,而是采用谋攻的方式,灵活使用各种巧妙的策略,迫使竞争对手屈服而取胜,战后日本商品占领美国市场即是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市场容纳了全球消费量的六分之一,谁都想打入这一市场,可竞争十分激烈。日本在战后初期,自知经济实力还不十分强大,便采用了外围战术,先把产品打入亚洲市场,然后是亚非拉各国市场,并没有为进军美国而不顾血本。到了6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变得日益壮大,它开始向美国市场进军,但它采用的也是全胜战略。如日本松下公司70年代末在美国设立子公司,一开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并没有多少赢利。80年代初,为了提高美国松下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总经理山下俊彦改变方针,让美国松下子公司与美国国际通用公司(IBM)结成业务联系,共同制造小型计算机,其实是利用IBM公司的先进技术,为其承包生产任务。这一决策使日本松下子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使松下公司的其他产品也顺利进入美国市场,大受顾客欢迎。

不战而胜这一兵法准则使山下俊彦轻松地在商战中获胜。

少则能逃之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

“少则能逃之”是孙子在《谋攻篇》中提出的以退为进的重要谋略。孙子说: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设法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都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同敌人交战。因而,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道坚持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少则能逃之”的谋略,指在敌军处于绝对优势,我军强攻无力,固守不能的被动情况下,为保存实力,避免同敌人决战,应有计划、有组织地主动撤离险境,以便东山再起。因此,这一谋略,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与敌交战要懂得知难而退。在自己的力量明显不足时,要避免同敌决战。因为“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吴子·料敌》云:“凡此不如敌人,避之无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百战奇略·退战》说得更加明确:“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

第二是为了保存实力。“少则能逃之”并不是仓促出逃,而是在作战时间、地点、条件、力量均不利于己的情况下,主动撤离,避免被敌消灭。它是孙子“以不败求胜”战略的具体体现。《淮南子·兵略训》云:“实则斗,虚则走。”意思是,如果力量比敌人强大就应同敌人交战,如果力量比敌人虚弱就应尽早回避。《吴子·应变》亦云:“不胜速走。”意谓,如果不能取胜,就要迅速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三,作为诈敌误敌的一种策略。“少则能逃之”并不是被动地一味撤离,而是变被动为主动,反败为胜的一种谋略。当敌人力量十分强大时,我方撤离不仅是保存实力,而且可以诱敌深入,创造反攻战机。有时更是通过“逃之”来调动敌人,使他们跟在我们后面追击,调虎离山,把敌人拖垮。《兵法圆机·利》云:“避而有所全,则避也。”意思是说,如果通过暂时的退避而能获取最后胜利的话,就要主动采取退避的策略。

中外兵家为了避免在形势不利的条件下与强敌交战,常常采用“少则能逃之”的谋略。退却“逃之”,安全撤军还需要运用计谋。“逃之”的计谋很多,最常用的招法是制造假象。公元432年,南朝刘宋文帝派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攻打北魏。檀道济征讨北魏历时大半年,作战30多次,连连取胜。后因深入历城(今山东济南东),补给线太长,北魏出兵截烧宋军运粮之道,使宋军陷入困境。这时,一名逃兵投降北魏军,说宋军粮草已尽,准备撤离,北魏马上出兵追赶。檀道济见魏军人多势众,难以摆脱,想出一条妙计。夜深后,宋军营内燃起无数火把,檀道济指挥数千名士兵往空米袋中装沙子,一边装,一边高声计数:“一斗、二斗、三斗……”另有一群士兵来来往往,把沙袋东搬西搬,看上去在分粮食。他们在沙袋上面覆盖少量大米,故意把袋口敞开,让北魏方面的奸细窥见。北魏一见宋军还有这么多军粮,以为中计,把那逃兵当作间谍杀掉,撤回原地固守。宋军得以从容撤退。

同类推荐
  • 一次读完50场经典战争

    一次读完50场经典战争

    战争,不单单是为了争而战,战争的意义比它本身更重要、更耐人寻味,战争不仅是将士之间力的较量,还是策划者之间思想与智慧的较量。战争是人类长久的话题,尤其是那些激烈而又充满智慧的战争往往最能打动人的心灵,因为那是很多人用自己的身体、灵魂、生命铸造的历史精彩。那么请你锁定本书的50场经典战役的精彩,也祝愿未来将是一个永远没有战争的时代。
  • 弹痕

    弹痕

    当过兵,站过岗,守过边疆上过天。走过南,闯过北,拉着死神跳过舞。挨过刀,中过弹,枕着鳄鱼睡过觉。翻过山,游过海,搂着死人嗥过歌。
  •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佣兵的战争

    佣兵的战争

    高扬是一个军迷,一个很普通的军迷,爱刀,爱枪,爱冒险。一次意外,高扬跑去了非洲,结果不幸遇到了空难,侥幸活命,却从此只能在枪口下混饭吃了,因为他成了一个雇佣兵。一个军迷,能在国际佣兵界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请拭目以待吧。
  •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道路。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在什么状态下愿意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地自主地挖掘内在的潜能呢?这正是《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性、人心的分析,将管理工作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真正使每一个管理方法或技巧切合人心、实用有效,使每一位劳心者有“心”可“劳”。
  • 神医庶妃

    神医庶妃

    安琪闻言,嗤笑以鼻,这就是他的王妃!,妖媚凛冽的眼眸微眯,殷红的粉唇拧起一笑,魅惑人心,她袖手一扬,无形的银针以肉眼看不见的速度猛然来袭,硬是把对面的桌椅给震个粉碎也把把场上的所有人震个惊呆,有了他的庇护,翘起二郎腿悠闲的倚靠在男人的胸膛。目瞪口愣!男人嘴角往上勾起,当天才医生穿越到古代普通从商家庭那不受宠痴儿大小姐安琪身上,妹妹们的欺压,安家死对头千金的刁难,她是谁,21新世纪的天才神医!岂能让区区的古人任其欺负到她的头顶上。阴错阳差,成了传说中战神王爷的王妃后,同样妖孽宠溺的表情看着怀里面的女人,安琪这颗会发光的晶石便风华绝代,睥睨天下,媚笑今世。爱慕王爷已久的静宁郡主,百般刁难,她比她更加适合当这个王妃?安家妹妹们的故意讨好,想要与她共同伺候王爷?现世的各种阻拦,都指着她说没有资格当战神王爷的王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红妆斗破美男心

    红妆斗破美男心

    一失足成千古恨,莫名其妙的穿越,莫名其妙的看到一对嘿咻男女,莫名其妙的王爷,莫名其妙的被打入地牢,莫名其妙的被老鼠啃,莫名其妙的被当成妖女烧死,莫名其妙的附身在一个男人身上,总之她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个异世界与这么多莫名其妙的人在一起……可恶的王爷,温柔的神医,精明的楼主,好看的杀手,魔魅的宫主,奇怪的侠客,以及凶残的蛇君……他们谁才是她最终的归属,谁才是她的救赎……同类作品推荐:云想容《弃妃弑君》大神级的人物,强大的女主,很好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师叔是九尾狐

    师叔是九尾狐

    当伪善小稚女卯上绝色天下的大腹黑,谁是灰狼,谁是羔羊?“动作如此生硬,怎像我得宠的小妾。”本是逃生,却不幸羊入狼口,初吻被掳夺。“戏不做足,怎骗得过众目。”某人腹黑得理所当然……她是顶着神童光环的废材?可笑天下人错把珍珠当鱼目,一朝崛起,自九洲云涌,魂控三界……乱世红尘,却只愿携一手相伴,得一心相照,不离不弃,一生逍遥。清傲师叔:既是历劫,不历情劫,怎算圆满。锦漪:师叔,别再戴着面具装B。腹黑王爷:小妾,快来把名号坐实了。锦漪:包养我者,必倾家荡产。冷情魔尊:我是一出折子戏,把最璀璨的故事留在你的生命里。锦漪:菇凉我只看电视连续剧。风流太子:你是我计划之外的惊艳。锦漪:眼光还不错的说!温润师兄:回眸,我总在灯火阑珊处等你。锦漪:如果灯熄了肿么办……美男多多,桃花多多,乱花渐欲迷人眼,女主该肿么办?
  • 治蜀要览

    治蜀要览

    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回答历史与现实提出来的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不断探求新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历史。”从历史提供的经验中汲取于现实有用的智慧和知识,这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史学和中心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