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200000044

第44章 流行音乐的民族性和国际化融合的趋势——创作与实践中的反思(2)

国际重量级作曲大师,被誉为日本新音乐教父、曾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葛莱美奖等音乐奖项的阪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先生,在日本音乐界被称为教授,也被视为日本音乐界最高水平的代表。他的作品偏向于探索西方音乐与亚洲音乐间的互融性,使电子艺术摇滚的题材扩展到爵士、民族、古典、世界音乐和日本传统音乐的范畴。阪本追随不同寻常又彼此相异的缪斯,在乐符的海洋中逍遥漫游。在他的管弦乐、室内乐和钢琴独奏的乐章中,人们可以听到德彪西(Debussy) 和撒提(Satie),还有 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 以及米西安(Messiaen)的回响。也可以直接听到阪本作品的特性中所反映的对于大师Brian Wilson、Bill Evans的崇拜,如同他对日本民间音乐的热爱。

他的音乐风格,从一个专业作曲家的角度,试图将民族的、流行的和现代的作曲手法等多种创作元素和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使作品的民族性建立在作曲家对本民族精神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之上,使作品的流行化和现代作曲技法在一个精巧雅致、不落俗套的点上会合。例如,在不同调性的五声音阶中抽取出几组骨干音,结合调性游移的旋律写作手法,并辅之以流行音乐动感时尚的节奏和编配方式。其次,音乐会采用音响预制、现场演奏和与大屏幕视频结合的演出形式将电子音乐从单一的多声道演出形式中解放出来,为听众理解电子音乐提供更多的解读途径; 如今的阪本龙一已经成为一个象征,一个横跨古典与前卫音乐界的怪物。而最让人们敬佩的是,他是唯一一个绝对热卖但却丝毫不受好莱坞操控的配乐大师。

他的几个重要代表作品,The Last Emperor(根据电影《末代皇帝》改编的管弦乐),The Sheltering Sky Theme(弦乐曲),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Before Long(钢琴曲),经过对比和分析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旋律手法上采取紧扣主体的动机发展手法,再从复式的旋律进行乐段的扩充和变节拍式的处理。

(2)和声上运用多变的九和弦、十三和弦、色彩善变的平行移位及丰富的离调、对置型的转调,可见他对浪漫派的手法和印象派的风格,包括近现代派时期的节奏处理了如指掌。

(3)通过复风格复调技法使序列和调性交融,从而使音响效果介于有调性和无调性之间。

(4)多元化的再现手法,和声序列的纵向叠加,形成整个乐章的音响背景,持续形态——和声系列的变化再现;固定和声组的再现作为固定低音的再现。

(5)音色、音区、力度、速度要求的等比关系非常清晰和鲜明。

(6)调式多采用简约式的四音列或五声音阶和混合调式的综合写法。

(7)竭力保持日本民族音乐风格的特质。

三、影视音乐与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的结合

谈到电影配乐,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好莱坞的作品。的确,由于美国电影工业多年来持续的繁荣昌盛,也使电影原声带这一电影附属产业逐步地发展壮大,到今天,发行电影的同时推出电影原声带已经是电影工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世界著名华裔作曲家谭盾为电影《卧虎藏龙》而作的原创音乐及主题曲《月光爱人》,为东西方文化、情感与动作、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架筑了一座桥梁,开始了一次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旅程。这再一次证实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本曲中具有中国风格的大提琴旋律与流行时尚的音乐节奏脉动相融合,加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器、打击乐作点缀,以交响音乐环境的氛围为铺垫,将情感和音乐渲染得意味深长。

谭盾的奇思异想层出不穷。比如对演出器材别出心裁的运用,就极具创造性。埙、陶、纸、石头、水、编钟,都为谭盾所用。正如约翰·凯奇所言:“明显存在于谭盾的音乐中的,却是那些我们置身其中而又久所未闻的自然之声。”而谭盾的解释是:“我所要作的,就是通过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声音,表现我们生活中一直不被重视的物质世界。”他进一步意识到,应该从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文化背景上来建立自己的风格,展现自己的创作个性。他很喜欢更为原始的东西,也喜欢最前卫和现代的事物。他说的前卫,不是国内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盛行的西方20世纪早中期所谓的现代和后现代文化,如毕加索蓝色时代的绘画,这些东西早已在西方过时,它们是“一战”和“二战”的产物,过于自我。今天是21世纪,潮流变了,以前越少人接受的东西越前卫,现在越多人接受的东西才越前卫。

对于他来说,在创作中突破传统格局,求新求变是他永远的追求。在新的环境中奋斗、追求、思索,这便是谭盾在音乐创作中所理解和诠释的音乐观。

赵季平也是当今中国乐坛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曲家。他的音乐变化多,点子多,除了很善于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外,也十分注重对表现形式本身的设计,换言之即对音乐语言的叙述形态的不断调整。

在尽可能寻求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前提下,他并不摈弃尝试一些非常的、夸张的、逆思维的甚至猎奇的手法。如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的片尾曲,作曲家首先从东西方文化的交会上作主题切入,具有京剧曲牌的京腔人声作引子,管弦乐配器为铺,利用刘欢这种古典韵味悠长的音色为主旋律,以王菲质感、光泽而透明的天籁声音为衬托,将这两种不同时代的音色之声运用得美妙而交融。其二,箫这种极具中国古文化特色的乐器,在进行糅合后,不仅器乐本身的音响感觉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音乐的意蕴醇美,闪烁出瑰丽的多元化色泽。置身于不同音响所营造出的特殊氛围,使人亲历武侠英雄之旅的迷幻与动感。

赵季平的音乐在音乐形式上的外观审美追求上,并不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旋律的层面,也不仅仅限于人声的歌唱性注释,更侧重的是开掘丰富的器乐内涵,用非常规的编制、非常规的构思、非常规的写法,模拟使用借代、隐喻、拟人等近似于文学的语法现象来引申音乐的多重性。在形成自己的叙述形态时,将本民族与印象派、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点描音乐等现代作曲技法融合在自己的语言中,既通俗又艺术。

与好莱坞不同,在香港的电影制作过程中,较长时间以来电影配乐似乎都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配角”位置,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情况有了变化,商业头脑灵活的香港人已经意识到了电影原声带这块诱人的蛋糕,愈来愈多的电影原声带在香港出版,香港电影也相继推出了不少独立的原声唱片。这其中的佼佼者,要以黄霑、胡伟立为代表,他们的音乐通俗易懂,并结合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创作思维和概念。

古装配乐中大放异彩的还有TVB的音乐指导胡伟立,他以前专攻古典音乐,曾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1986年移居香港,曾参与多部古装片的电影配乐,首部作品是1993年的《东方不败》。他的民乐功底同样深厚,对旋律铺陈也有自己的特殊感觉,在《东方不败》中,除了利用传统的民族乐器如三弦、筝、琵琶外,还使用了埙、笛来突出苗区边寨风情。在配乐手法上他善于借鉴和推陈出新,《东方不败》就融入了现代电子音乐手法,用丰富的合成器音效营造了一个迷幻、浪漫的世界,使传统民乐获得了新生。《东方不败》片中的配乐是个成功的典范,因为它抓住了影片唯美的影像构成特点,使观众在影片强烈的视觉冲击之外,还能感受到配乐飘逸迷离的声音意象,让人感同身受,达到电影与观众情绪互动的功能。除《东方不败》之外,他还有其他一些广受好评的配乐作品,如《东方三侠》《花月佳期》和《鹿鼎记》等等,1995年他与黄沾完美地合作了影片《梁祝》的配乐,使这部片子获得了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电影音乐奖。

四、音乐的商业化发展与时代性的碰撞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听众、没有市场,音乐艺术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当然,市场是一把有效的双刃剑,它可能玷污艺术的纯洁性,也可能成为推动艺术发展的巨大力量。

2003年,女子十二乐坊一炮走红,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2004年,又进军美国市场,11周获得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国际类销量排行冠军,创造了亚洲民族音乐有史以来在美销售的最好成绩。一时间,民乐时尚化成为乐坛新潮流,具有“混搭”风格的民乐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听众和观众,得到市场的一定认可。音乐评论家金兆钧认为,民乐需要重新去挖掘、整理和再认识,同时找到能够适于今天的大众,乃至其他民族人民之间的话语表达方式。只有在这种努力中,民族民间音乐才能以丰厚的底蕴和强烈的时代感向前发展。

伴随周杰伦新专辑中与费玉清合作的中国风歌曲《千里之外》的广为传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这种流行结合黑人曲风的R&B,HIP-HOP,再融入民族元素的音乐形式。 因为听众对民族传统的熟悉与了解,所以在听到这样的音乐后倍感亲切,自然接受起来更为容易。许多的音乐人开始使用民族元素来制作流行音乐,这些,让我们又听到了民族的声音。二胡、琵琶、笛等似乎早已远离年轻人的乐器,开始慢慢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很高兴地在《susan说》《在梅边》中听到了国粹京剧的元素;在《东风破》中听到了二胡、琵琶与钢琴的完美融合……

中国风是指采用具有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及编曲技巧,达到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幽雅氛围的歌曲风格。

看似介绍最为详尽的《中国风音乐史》中诠释道:“中国风定义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中国风歌曲有以下特点:

(1)中国风的歌曲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五音调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调式,五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调式”。

(2)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3)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

(4)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主要代表人物:周杰伦、王力宏、陶喆。

在王力宏的音乐里,我们可以看见,从前年或者更早,开始吹起了“中国风”首创国语乐坛新曲风“Chinkedout”华人嘻哈第二章,音乐元素再进化融入中华国粹艺术京剧昆曲曲调;将西式R&B与京剧唱腔巧妙融合, 2005年全新专辑将从传统创造音乐无限可能。在《心中的日月》专辑中,远赴云南、西藏采风,将中华少数民族乐风融入西式R&B,新专辑《盖世英雄》,将延续“Chinkedout”东西乐风融合的精神,并融合为一,在专辑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唱惯西式R&B自由转音的王力宏,发现这样自由的唱法正与京剧中特别将唱词里的单字拉长转音的戏剧性很相似,因此在进录音室录音时,特别在歌唱技巧上巧妙融合R&B与京剧唱腔,让歌迷听得心中有古典,但耳中却有新意。这样一来,加入了最具中华文化代表的传统戏曲——京剧与昆曲,要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音乐元素一举跃上国际舞台,并大放光芒。

还有流行音乐界的一些老前辈,也曾创作将民歌与流行音乐融合借鉴的好作品,如:顾嘉辉借鉴广东音乐素材的《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左宏元精研黄梅戏和京剧等地方戏曲,独创了具有现代风格的“新黄梅戏”,制作了许多戏曲影视作品,如《新白娘子传奇》。还有音乐怪才之称的黄沾所写的《倩女幽魂》《笑傲江湖》,陈耀川的《女人花》《忘情水》等,都非常优秀和经典。

这就是流行音乐的新概念,发扬及传承东方音乐的流行,让华语音乐的新身份在国际流行乐坛得到共鸣!

结语

不同文化的音乐河流,文化间的阴阳互动,继承发展交流演变而产生的有共鸣的音乐才是真正的现代音乐、流行音乐,这是历史上新陈代谢的一个自然的取舍步骤。所以说,流行音乐的民族性和国际化融合展示着中国处理自身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的态度和立场。它向国际社会展示着中国这个时代社会中坚力量最鲜明的特色,它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它和谐地维持着“国际化”和“民族性”之间的微妙平衡;它像是一尊中国时代主旋律与国际化结合的坐标,以和谐的名义传递着新时代中国人的力量,我们应把视野投向世界,在每个细节上保持时代的主旋律与国际变化趋势相同步。

同类推荐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热门推荐
  •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是一本构思精妙的书。首先,妙在一个“跟”字上。和顺风光集太行壮美与古韵秀雅于一身,若以世俗之见,必是哪里人多去哪里,何处有名说何处,而世芳却绝不随波逐流。他借古发今,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循着古人的思路,以幽幽的古人情怀,追随着古人的足迹,开始进行了一场不会也不可能有终结的历古、访古、探古、思古、鉴古、述古的大旅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苍穹逆妃:绝色妖君纵妻无度

    苍穹逆妃:绝色妖君纵妻无度

    她,是神魔之子,一出生便失去双亲,落入异世,成为特工女杀手,后被队友出卖,然而,凤凰涅槃,凤终究是凤,且看她回归之后如何掌控一切,谈笑风声,最终成为天地主宰……他,瘾于六界之中,一次意外,便结识了她,从此不可自拔,愿上天入地穷其一生,只为博她一笑。最终,二人携手游于六界之中……
  •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会有助予生活。谨以此书纪念那些“透过眼前浓雾而看到了远方”的人。他们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一个青年不眠的思想之夜:为反乌托邦咯血而死的奥威尔;战争中当逃兵的“德国良心”伯尔;苏军炮塔下镌写“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见证俄罗斯伟大精神夜晚的巴纳耶夫;与精神“鼠疫”殊死搏斗的加缪;替百万亡灵起诉“古拉格”的索尔仁尼琴;孤独讲述“人,岁月,生活”的爱伦堡……稿纸的背后,是流亡、牢狱、枪声,是过早逼近的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走出困境: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压力

    走出困境: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压力

    本书故事感人,可读性和启发性强;本书智慧含量高,独特性和实用性大。深入分析当前形势,透析个人的失败案例,演绎成功人士的卓越智慧,使大家分享到最具前沿的危机策略,掌握危机公关技能和实战策略,在危局中寻求突破,逆市飞扬,使你在困境中走得更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学生成功三部曲

    大学生成功三部曲

    杨金翰老师给学生讲课,作为校方负责人,我却静静地品读着杨老师。他的课“为什么能磁石般的吸引着学生?”八个多小时的演讲,学生们精力集中,气氛热烈,台上台下,水乳交融,没有感到疲倦的,没有交头接耳的。我不想评论他的讲课方法,只想说其中一段我的感受。他演讲间歇,主持人或学生可以说几分钟的感言,我乘兴讲了以下的话:同学们!在诸多的“美好”中,我们选择了“成功”;在向着“成功”的迈进中,我们选择了学习(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改变行为、改变习惯);但是,最好的“选择”,是我们选择了一位善于引路的好老师。而一个成功者,常常有一位或几位老师是自己心中的偶像,行为的航标灯。
  • 阔少的失忆妻

    阔少的失忆妻

    对安悦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碰上了叫做君澈的痴情人,更可恨的是,她越来越觉得儿子的眉眼像极了君澈!对君澈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出国深造回来,安悦不见了!最可恶的是,他忍了四年的相思之苦,又找了她三年,再见面时,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帅气的小包子,而且她不记得他了!他无数次强调过,等他,等他回来!她怎么能无视他的强调?她说过,就算失忆,也不会忘记他的……都是谎话,她失忆了,她忘了他……
  • 红楼之禛玉良缘

    红楼之禛玉良缘

    水墨写意续红楼,沉香落花绘佳丽。春日宴,缘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推荐自己的文======穿到古代寻美男,笑到手脚抽筋:火爆王爷虐情妃,爱到肝肠寸断:极品小太监(BL)另类刺激的爱:妃临天下:爱恨纠葛,半生情误:=====推荐好友的文======颜二少:【冰山总裁的霸爱行动】丫六少:《狐狸老公好闷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