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200000003

第3章 改变研究模式调整教学方法——建立流行歌曲演唱专业风格化练声的新观念(1)

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 余政仪 施涛

引言

自流行音乐被纳入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以来,流行歌曲演唱专业无疑成为主导学科,相关的研究文献与理论专著都反映出学术界对这一新生学科的关注。笔者查阅了关于这一学科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后发现,我们国家对于流行歌曲演唱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类: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比较式研究。这一类文章的研究手段主要是通过对“通俗唱法和美声、民族唱法有哪些不同之处进行一些比较,使我们对通俗唱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二类:纠错式研究。文章主要从研究“通俗唱法弊病”入手,指出“通俗歌手大多来自业余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讲究共鸣”、“造成声带充血”、“通俗唱法必须注意发声”、“必须注重声乐理论”等等。

第三类:综合式研究。如郭克俭从“教育专业化、教学多样化、唱法科学化和理论全位化四方面逐一论述”,综合性地提出了“21世纪通俗唱法的发展构想”,另外在通俗演唱的专著方面,也基本是从上述几种研究方法的角度论述的。如刘天礼所著的《通俗唱法歌唱要领》、徐竞存编著的《跟我学唱歌通俗唱法卷》。

应当说无论是专题研究的文章还是专著,都对我国流行歌曲演唱的教学与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研究都不约而同地反映出“生理教学”的特点。这样做的目的与意义在于把流行歌曲的教学提高到科学的层面上,对流行音乐的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纵观今天这一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无论是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研究方法等问题,还是存在着单一性和片面性。本文试图从文献与具体的教学实践入手,提倡在教学中运用流行歌曲演唱的风格化练声训练,以达到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补充、完善学科建设的目的。

一、流行歌曲演唱专业教学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一)质疑流行歌曲演唱生理化教学

1.研究领域现状

诚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我同歌唱家们接触,跟他们谈声乐艺术,我听到了很多训练有素的声音,认识了多种多样的音色,学会了辨别喉音、鼻音、头部音、胸音、后脑壳音、喉头音和其他的音。这一切都留在我的听觉记忆里。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把声音引到‘面罩内’,也就是引到脸的前面部分(硬腭、鼻腔、上腭窦和其他共鸣部位所在地)的好处。歌唱家们对我讲过:把声音引到牙齿上或者送到骨头上,也就是送到脑壳上去,就能铿锵有力。落到软腭或喉头腔里去的音,却好像是在棉絮里作响。”斯从体验派表演大师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西方对声乐艺术研究,是以“技术化、生理化”为主导,其研究特点体现为,声乐基本技能训练的“科学化”。另外从我们国家可谓“繁花似锦”的声乐研究文献当中显示“当西洋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之后,绝大部分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都是以生理教学为主要手段”展开了各自的研究。今天从各艺术类高校教师所发表的对流行歌曲演唱的研究文章与专著来看,应该说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其特点体现为对“生理构造”和“演唱技能”的解剖与分析。

2.教学领域现状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流行歌曲演唱专业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教学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而大量教师都是由具有传统声乐功底的老师来担当的,因此顺理成章地沿袭传统声乐的方式进行教学。借鉴传统声乐模式来进行探索式的教学,所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从学术界的研究来看,也正如引言当中所提及的,大多数专家、学者采用“比较式”的研究,即通过比较各种唱法的发声特点、气息和声音位置的运用、真假声的转换、咬字与吐字等的不同来探讨“通俗唱法”。

3.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双重误区

在研究领域,无论国外、国内老一辈声乐艺术家早已经站在一定的理论与实践高度上将声乐艺术的生理特点与发声方法论述过了,再在流行歌曲演唱的研究领域展开这些前人都已经做过的事情,显得是越来越不合时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领域,专业创建之初我们“探索式”地借鉴传统声乐的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后遗症。例如:我们观察到个别老师在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上述理论研究中的技术,我们甚至看到过,有些学生在台上唱歌,台下老师用望远镜观察学生的喉头是否存在技术错误的现状。因此在这一新生学科的研究成果(即学生所购买的从“生理化”角度研究流行歌曲唱法的参考书)和教学实践领域中(即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强调技术),使得一些“不开窍”的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当中走入了技术的误区。

随着呼吁建立流行音乐学科意识越来越浓的今天,我们认为不应该只停留在“依附式”教学阶段,应该在探索中找到一条流行歌曲区别于传统声乐门类的教学手段。

(二)质疑流行歌曲分级教学

1.关于分级、考级、分级标准

分级,就必然要涉及分级标准、规定曲目、考级以及资格认证等问题。观察现行音乐类考级制度实施相对较早的钢琴类,按照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典文献,以演奏“技术”层面为重要分级标准的考级制度,造就了一大批好学生。在十多岁就拿到了10级证书,不但打下了好的童子功,也为这些孩子今后从事音乐相关职业打下一个好的功底,而且也确实推动了我国整体的国民钢琴演奏水平。但是社会上也客观存在着一些不负责任的、急功近利的老师,为了自己获得好的声誉只让学生练习考级规定曲目,造成学生级别高、能力差的现实。应该说是有弊端的。

2.流行歌曲在艺术类高等教育中不适合分级教学

流行歌曲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国内、国外也都有采用分级教学的现象,那么为流行歌曲分级,首先要考虑的也是分级标准的问题。我们观察到国内外分级标准中,都或多或少地把流行歌曲的音域,也就是所谓的歌曲难度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而且这也符合一部分的教育单位、教育个体、社会和大众对流行音乐的认知度。他们不但认为流行歌曲音域的宽度是衡量流行歌曲难度的一个标准,而且也是衡量一个流行歌曲演唱者水平高低的标准,因此出现了按照音域来分级的现象。“大歌”、“小歌”的称谓由此而出。试想如果按照分级去严格教学,把音域作为标准,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大歌、追求飙高音的唱功,用一种声音或一种标准来衡量流行歌曲演唱,不是对歌唱者个性特征的抹杀吗?如果这样也就永远没有劳伦·希尔、卡朋特、斯汀、邓丽君、罗大佑、崔健等不同的色彩斑斓的声音与演唱风格,而只有玛丽亚·凯莉、惠特妮·休斯顿、刘欢、孙楠这些清一色以演唱高音见长的歌手。一首歌中只有几个高音,却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而放弃更重要的音乐文化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注意到在国外一些流行音乐院校对歌曲所做的分级,初级阶段并没有对风格表现进行明确要求,往往在高级别中才开始强调风格表现的重要性,可见国外对分级别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放在了风格的要求上。而我们认为,在学习开始之初就应该灌输、强调风格的重要性,只有在了解、熟悉和掌握各种风格的基础上才能谈创新和创造,而这些要求都是需要时间来堆积的,因此这种分级观念的缺陷,将会导致流行歌曲演唱教学误入歧途。如上述,我们对在社会层面实施分级、考级持保留态度,但质疑在高等艺术教育当中实施流行歌曲分级教学。

(三)质疑流行歌曲的“科学唱法”

1.“科学性”的基本技能训练

在声乐演唱中一直以来约定俗成,存在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唱法。“美声唱法”(Bel canto)实属“美声学派”在我国的误译。近年也有学者称“Bel canto”应准确地翻译为“美歌”。“美歌”也好,“美声唱法”也好,普遍的共识是,它是目前为止较具有科学性的唱法。其科学性就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之上研究人体发声机能、演唱技能等。它的最大贡献是,为声乐艺术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善、系统的基本演唱技能的方法。因为我们今天不但用这种发声方法演唱意大利歌剧,而且还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歌剧体裁。被纳入我国学院派教学的民族唱法中,同样是借鉴美声唱法来训练的。那么在流行歌曲演唱教学的探索阶段中,使用这种办法来训练基本技能应该说是较具科学性的,是对传统的一种尊重和认同。我们认为,借鉴这种具有科学性的发声方法在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训练基本技能,如解决发声、共鸣、气息、声音的位置等问题是可取的,站在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基本技能是没有唱法之分的。比如体育运动当中的各种项目有所不同,但是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是大同小异的,这就是基本技能训练的统一性。作为我们国家进入高校教学的声乐体裁当中,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作为基本技能的训练应该是较为合适的,这样就使基本技能训练不分唱法,达到了练声的统一性。至于把自己归结为哪种唱法,那是由所演唱歌曲的体裁所决定的。

2.反对流行歌曲“科学唱法”

同类推荐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的精华梳理,全世界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本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m.pgsk.com)到勃拉姆斯(Brahms),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热门推荐
  • 白骨道宫

    白骨道宫

    一个沉睡数万年的人,在六欲红尘的都市之中醒来,他面对的,不光是那些妖魔,更多是那些飞蛾扑火般的女人。完本作品《人道纪元》《黄庭》《众妙之门》暂停《剑种》。推荐一本《异世法灵》三年老书群:94495795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

    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高,早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因为经济状况不好或食物来源不充足而导致营养不良的时代了。在优越的社会物质环境中,随之而来的却是在营养知识没有完全普及的背景下,产生的诸多不懂营养、乱补营养和营养过剩的问题。《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介绍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运用科学的营养理论,结合精妙的烹饪加工,做出色、香、味、养俱全的美味佳肴。
  • 逃之夭夭:贫穷女皇(全本)

    逃之夭夭:贫穷女皇(全本)

    两个世界上最强的男人,一个世界上最胆小怕事的女人。两个英俊潇洒、年少多金、帅气逼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男人,一个鸡毛蒜皮、斤斤计较、罗里吧嗦、贪生怕死的女人。女主角刘卡卡是一个穷的一塌糊涂的峡谷,穷的一塌糊涂的国度,穷的一塌糊涂的女皇。两个实力雄厚的泱泱大国就这样虎视眈眈的徘徊在左右,于是……刘卡卡决定重整雄风,让这个穷的一塌糊涂的国家成为天下最有钱的王国。因为,他们国家叫鸟国,所以他们国家的人,叫做鸟人。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刘卡卡说:以上观点可以延伸为有即是没有,没有即是有;那么你有金子,就等于你没有金子,所以把金子给我吧。两个男人够吗?肯定是不够的,你们有见过镜子的小说里只有两个男人的吗?!当然不可能……所以镜子打算整出很多男人,比如说国师啊丞相啊将军啊太监啊……呃,最后一个可以无视。
  • 异世男也穿越

    异世男也穿越

    天风大陆其实是一个斗气与魔法并存的大陆。大陆上随处可见一个个剑士和魔法师。但是,由于人们的自私。一些好的斗气功法和魔法秘诀都是不传之秘,即使在市面上传的斗气诀,魔法书也只是低端的。真正的斗气诀和魔法书是不会流传出来的,而且保密措施很严密。虽然是一些低端的斗气诀和魔法书,但是还是有百分之百的人去学习。因为低端的斗气诀和魔法书都是很容易掌握的。本文纯属虚构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好形象,好前程

    好形象,好前程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事主管会在十分钟内对应聘者进行印象考核。而且,97.2%的人事主管承认,应聘者的音像可能会或肯定会对自己的招聘录用决策产生影响。头发在人事主管形成的印象中具有重要影响,男性秃发者在争取人事主管的印象分数时甚至不如留长发者。有位资历颇深的行销专家淳淳告诫涉足行销界的同仁们:在行销产业中,懂得形象包装,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者,将是永远的赢家。人都是重“感觉”的,印象往往决定未来的发展关系。如果在双方初次见面时,留下的是负面的第一印象,那么,即使你的专业再强,你的个性或能力再好,也很难再有证明的机会了。相反,如果你给顾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你就有机会施展你的才华了。
  • 罪孽神路

    罪孽神路

    绝世强者,征讨天下,骁勇无敌,却突然发现,自己认贼作父,他效忠的王朝就是自己的敌人。偿还罪孽,血洗宗门,六亲不认,成就一世杀神!妻儿兄妹,都成了陌路!经过不同世界的傲游畅快,让他内心的仁慈押过了仇恨!当末日来临,吞噬罪孽,净化人间,成就一代情神……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