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900000012

第12章 舍家为国林觉民

1911年4月广州的那一阵密集的枪声夹在厚厚的历史著作之中,听起来似乎遥远而模糊。然而,时隔一个世纪,我们仍然能从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与妻书》一文中读到那真切深情的声音:“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这是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牺牲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书。

林觉民比同时代的鲁迅先生小6岁,年少时就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在20岁的时候他就东渡日本留学,精通日语、英语和德语,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在日期间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回国参加由黄兴等人筹划的广州起义,在起义前回家探望了父母和妻子。家人对林觉民的突然回国感到意外和惊喜,他便解释说学校正在放樱花假,假期结束就返回日本。面对着慈父慈母和贤妻,林觉民只是静静地和他们享受天伦之乐,没有多言一句,当时妻子陈意映已身怀六甲。可是,林觉民还是强忍住心中的不舍,几日后便毅然离开了家,从广州前往香港。

为了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林觉民住在江边的一幢小楼上。此时离广州起义还有三天。

夜深人静之时,林觉民从书桌前起身,伸手推开窗子,一轮圆月高悬于空中,皎洁的月光顿时洒在他的身上。一想到即将到来的轰轰烈烈的起义、中国将迎来的美好新世界就激动得难以平静;可转念想到起义后的生死未卜和弱老父母、娇妻稚子,他又忧思翻涌,不能自已。

“既然已经投身革命,岂能再有存私之理?这已是义无反顾了!”坐下来沉思片刻,林觉民满怀悲壮,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于是,他拿出一方手帕,提笔写下:“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给自己的妻子写信,居然第一句话就是生死作别,这会给挚爱的妻子带来多大的惊骇和伤痛啊!还要抛下那即将出世的孩子!写信时,林觉民的泪珠与笔墨一齐落下,没有写完信就想放下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

然而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林觉民又在书信中温柔地安慰妻子,不要悲伤,希望她能体谅自己的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两人一生的福利。

林觉民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大义凛然地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

林觉民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妻子和父亲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此信保存至今。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失败,清政府抓捕了大批革命志士。当时传言抓获一个剪短发、穿西装的美少年,这个人就是林觉民,他在进攻总督衙门的时候,不幸受伤被捕。

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林觉民。

当林觉民毫无惧色地走进大堂时,所有人都很惊讶,这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竟会是他们要镇压的激进暴徒!

两广总督张鸣岐忍不住问道:

“你年纪轻轻,有大好的前程等着你,为什么要去参加这种暴徒的革命?”

林觉民不会说广东话,就用英语回答问题,慷慨陈词,满庭震动。他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各国时事,再谈国家时局之险恶,宣传革命道理,奉劝对方革除暴政、建立共和。

两广总督张鸣岐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如雪,真奇男子也。”水师提督李准劝张鸣岐为国留才,但张鸣岐认为这种人物虽是英雄,却太过顽固,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林觉民遂与71名革命志士同时就义。

林觉民牺牲时,年仅24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同类推荐
  • 戴墨镜的猫

    戴墨镜的猫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之一,收录了高洪波童话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作者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在轻松、活泼、幽默的氛围中传达对孩子们深沉的爱。
  •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海底“浓烟”之谜、海洋中的淡水河、使人失踪的岛、海水是怎样形成的、珊瑚岛是如何形成的、海洋巨蟒是什么动物等。
  • 文化探谜

    文化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呀,小狐狸

    呀,小狐狸

    狐狸爸爸为了照顾狐狸妈妈和四个刚出生的小狐狸,频频到农场偷鸡,它的行为激怒了农场主,遭到无情的射杀。失去丈夫的狐狸妈妈不得不负起独自抚养小狐狸的重任,教它们捕捉老鼠、智取松鼠、学习新技能。而丢鸡的事仍在发生,彻底惹怒了农场主,他带着雇佣和猎狗来到狐狸的藏身处,转瞬间三只小狐狸被杀死,唯一幸存的一只被带回,用铁链拴起来关在院子里。狐狸妈妈每晚都会带着食物来看小狐狸,并且不停的啮咬铁链,可一天又一天,铁链依然没有断,在这种万般无奈和绝望的情况下,狐狸妈妈到底要该怎么办呢……
  • 神秘的死亡

    神秘的死亡

    班里的优秀生王松患感冒去医院打针,竟蹊跷地死去。震惊之余,易拉明感到好朋友王松的死亡必有隐情。他大量査阅医药书籍,上网求助专家解疑,还请班主任徐老师的妹妹徐芳担任律师。
热门推荐
  • 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

    该书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解剖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郊区为背景,以作家去南泉为轴心,展现了一幅川东风俗图。书中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清贫,巨贾达官则是奢华腐败。小说描绘了日军对大后方狂轰滥炸、惨绝人寰的罪行,也表现了有正义感的文人的民族良知和对胜利的信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错咬吸血鬼

    错咬吸血鬼

    俗话说的好,“想要不被狗咬,那你就要先咬狗一口。”由此类推,“想要不被人咬,那你就要先咬人一口”,但是,当你遇到了一个吸血鬼的时候,想要不被他咬,是不是就要先咬他一口?苏夜色不知道,因为她遇到他的时候,正是她快要死去的时候。最爱的男人和最亲的女人同时将一把刀插进了她的身体,然后他们扬长而去,留下她一个人迎接死亡。她怀着满腔的怨恨,想要做一个死不瞑目的厉鬼,好去找他们报仇。不曾想,他救了她,她没有成为厉鬼,却成了吸血鬼。从此以后,在无边的夜色下,一部青涩女孩蜕变为超级女王的妖娆史华丽展开!-----------------------------------------------推荐我的女强玄幻文《吾家有女誓换天》,一样精彩,不容错过。
  • 妃本红裳之凌霸天下

    妃本红裳之凌霸天下

    相传,灵魂徘徊在人世之间不肯离去,是因为生前还有未完之怨!雪胭,被她人赋予名字的冥界妖灵死亡,将她的的模样永恒的定格在青春的年华被黑色厌恶模糊了面容的阎王在一张张狰狞面孔的环绕下,分不清是帅是丑。“汝,阳寿已尽,奈何阴寿未满,心愿未了…”心愿未了,心愿未了雪胭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听见他这般说了只知道她不知道那心愿是何,难道是因为她死的太早所遗留下了遗愿?!那么若是复活了呢?!因为这一个疑惑,她借尸还魂却发现自己不会做人……【片段欣赏】幽幽清风吹拂,满园开放的花儿随风摇摆如此良辰美景,漂亮少女慵懒的打了个哈欠,眼看着某女又是奄奄一息,一脸菜色仿佛下一秒就会昏倒的模样,漂亮少女笑眯眯的看着一脸担忧的众人,红唇轻启:“今日可有吃饭?!”某女怔愣片刻,迷茫摇头:“不曾”“昨日呢?!”她继续问“没……”想都不待思想,某女果断到“大昨天呢”嘴角浮现笑意,漂亮少女笑容可人“没!”又是一果断不加思考“你是想把自己活生生的饿死吗?!”嘴角的笑意越发浓重,漂亮少女继续问“哎!”某女惊讶抬头,一脸疑惑:“为什么一定要吃饭”众人绝倒O(∩_∩)O~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皆干净欢迎跳坑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殿下本是女儿身

    殿下本是女儿身

    【完结】为了报仇她化身成为那云贵妃苦苦寻找的八皇子李墨,与同是杀手的子柏、雪筑混进皇宫。只是,看似平静的深宫里实则充斥着血雨腥风,足以颠覆这皇朝的舍利子出现又引得众人争夺,不知身份神秘人的表白更让她乱了心弦。她,最终能够在尔虞我诈的深宫里头全身而退吗?
  • 德行书

    德行书

    何谓道德?“道”的本来含义是道路,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人们一贯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东汉学者徐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德,外理于人,内得于已也。”西方学者认为,“道德是人控制的意识激情,找出一个内心的代言人,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外界和内心的规范的适应力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