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59

第59章 兵略训(1)

[题解]

这一篇是探讨军事问题的重要著作。

《兵略》中说,战争的起源很早,它出现的缘故是人类的生存斗争,即夺取生活和生产资料。《兵略》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战争胜败的根源在于政治,也便是说政治重于军事。政治的成败,决定于民心的向背。地域最大,人口最多,军队最强的楚国,由失政而灭亡;秦二世因失政而被农民起义而推翻。武王伐纣由得政而胜利。故而用兵要掌握上、中、下三策,要晓得“三势”、“二权”。用兵要依“道”而行,“道”讲的是天、地、时、人这些军事活动的规律。指挥作战的将领要懂得“三隧、四义、五行、十守”,依据客观条件指挥战争。用兵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制胜。另外用兵还要有足够的后勤供应。《兵略训》为我国古代探讨战争规律的重要文献。它是《孙子兵法》中军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里面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具备一定的借鉴作用。

[原文]

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

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有角者触,有齿者噬,有毒者螫,有蹄者趹。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澹,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人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故割革而为甲,铄铁而为刃。贪昧饕餮之人,残贼天下,万人搔动,莫宁其所。有圣人勃然而起,乃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除秽,以浊为清,以危为宁,故不得不中绝。

兵之所由来者远矣。黄帝尝与炎帝战矣,颛顼尝与共工争矣。故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尧战于丹水之浦,舜伐有苗,启攻有扈,自五帝而弗能偃①也,又况衰世乎!

夫兵者,所以禁暴讨乱也。炎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教之以道,导之以德而不听,则临之以威武。临之威武而不从,则制之以兵革。故圣人之用兵也,若栉发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杀无罪之民而养无义之君。害莫大焉;殚天下之财而澹一人之欲,祸莫深焉。使夏桀、殷纣有害于民而立被②其患,不至于为炮烙;晋厉、宋康行一不义而身死国亡,不至于侵夺为暴。此四君者,皆有小过而莫之讨也,故至于攘天下,害百姓。肆一人之邪,而长海内之祸,此大伦之所不取也。所为立君者,以禁暴讨乱也。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是为虎傅翼,曷为弗除!夫畜池鱼者必去猵獭,养禽兽者必去豺狼,又况治人乎!

故霸王之兵,以论虑之,以策图之,以义扶之,非以亡存也,将以存亡也。故闻敌国之君有加虐于民者,则举兵而临其境,责之以不义,刺③之以过行。兵至其郊,乃令军师曰:“毋伐树木,毋抉坟墓,毋爇五谷,毋焚积聚,毋捕民虏,毋收六畜。”乃发号司令曰:“其国之君,傲天侮鬼,决狱不辜,杀戮无罪,此天之所以诛也,民之所以仇也。兵之来也,以废不义而复有德也。有逆天之道,帅民之贼者,身死族灭。以家听者禄以家,以里听者赏以里,以乡听者封以乡,以县听者侯以县。”剋其国不及其民,废其君而易其政,尊其秀士而显其贤良,振其孤寡,恤其贫穷,出其囹圄,赏其有功,百姓开门而待之,淅米而储之,唯恐其不来也。此汤、武之所以致王,而齐桓、晋文之所以成霸也。故君为无道,民之思兵也,若旱而望雨,渴而求饮。夫有谁与交兵接刃乎?故义兵之至也,至于不战而止。

晚世之兵,君虽无道,莫不设渠堑傅堞而守。攻者非以禁暴除害也,欲以侵地广壤也。是故至于伏尸流血,相支以日,而霸王之功不世出者,自为之故也。

[注释]

①自:虽,即使。偃:停息。②立:立即。被:遭受。③刺:指责,揭露。

[译文]

先前用兵的人,不是谋图土地的广阔,贪图夺取别人的金玉珍宝,而是以后来保存灭亡的国家,延续绝灭的世族,平定天下的叛乱,而消除百姓的危害。

但凡有生命的动物,嘴里含牙,头上长角,前面有爪,后面有距。有角的抵触,有牙齿的撕咬,有毒的蟹,有蹄的踢。喜欢时相互嬉闹,发怒时相互伤害,这是天然的本性。人类有衣食的需要,而物质不足够来满足他们,故而它们互相杂乱地群居在一块。如果是分财不均匀,而在他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相互便会出现争斗。在互相的争斗中强大的便会欺负弱小者,而那些勇敢的便会去侵犯那些怯懦的。人类的筋骨没有那么强健,也没有生长那么尖锐的牙和爪,故而他们便去切割那些皮革来做成铠甲,去冶炼铁来做成兵器。那些昧利贪财的人危害天下,万人扰乱无法去安顿他们的地方。故而那些高尚的圣人便愤怒地站起来,于是便去兴兵讨伐那些强暴,平定乱世,取出危险和污秽,让混浊的变成澄清,让危险变成安宁,故而那些强暴的人便只能在半途之中绝灭了。

很久之前便有了战争了。黄帝和炎帝一度发生过战争,颛顼和共工也出现过争夺。故而炎帝在涿鹿的原野上被黄帝击败,南蛮在丹水的旁边被尧击败,有苗曾经被舜讨伐,有扈氏被启击败。战争从五帝以来便一直没有停止过,更何况在那些衰微的世道呢?

战争,是用来阻止暴行讨伐叛乱的。炎帝纵火成灾,故而黄帝擒捉他;共工纵水为害,故而颛顼诛杀他。用道理教化他们,用德行引导他们,他们依然不听,便对他们显示武力。用武力震慑还不服从,便刀兵相见来进行制止。听以圣人用兵,如同梳头锄草,去掉的是少数坏人,获得好处的是多数民众。杀戮无罪的民众去保护无义的君主,危险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耗尽天下的财物去满足一个人的私欲,祸患没有比这更深的了。要是夏桀、殷纣对民众有危害,马上变遇到祸患,便不至于造出炮烙之刑;晋厉公、宋康王做一件不义的事便身死国亡,便不至于推行暴政侵夺他国。这四个昏君,全是有小过失的时候没有谁讨伐他们,故而发展到祸乱天下,残害民众的地步。放纵一个人的邪恶,而加上天下的灾祸,这是天理不容的做法。设立国君的目的,是用来阻止暴行征讨叛乱的。如今凭借民众的力量为君,却反过来残害民众,这是给老虎增添翅膀,为何不把他铲除!在蓄水池中养鱼的人必定要去除掉池中的水獭,蓄养禽兽的人必定要除掉豺狼,又何况治理百姓呢!

故而君王和霸主们用兵,依伦理去考虑,用策略去谋取,靠正义去扶助,不是要消灭现存的国家,而是将用来保存已亡的国家。故而听说敌国的国君有在民众头上施加暴虐的,便举兵来到他的边境,责备他的不义之举,数落他的错误行径。军队到达那个国家的郊外,就下令军帅说:“不许砍倒树木,不许挖掘坟墓,不许焚烧五谷,不许烧毁积蓄的财物,不许抓民众当俘虏,不许掠夺六畜。”接着又对那个国家发布命令说:“你们国家的君主,藐视天命,轻侮鬼神,制造冤案,滥杀无辜,这是上天诛罚他,民众憎恨他的理由。大军来临,是为了废除不义的昏君,让有德的人复位。有谁敢违背天意,保护民贼,让他身死族灭!领着全家归顺的,赐予他全家俸禄;领着一个里归顺的,把这个里奖励给他;领着一个乡归顺的,把这个乡封给他;领着一个县归顺的,封他做这个县的县侯,”攻下敌国不牵连该国的民众,废除敌国的国君,改换他们的大臣,尊敬有才德的秀士,使贤良的人地位尊贵,救济孤儿寡妇,抚恤贫穷家庭,释放监狱中的冤民,奖励有功之人。民众打开大门等待义军,淘好米预备接待他们,唯恐义军不到来。这便是汤武称王天下,齐桓成就霸业的缘故。故而君主无道,百姓思念义兵,就如天旱盼望下雨,口渴想要饮水一般,还有谁去和他们交兵接刃呢?故而义兵的到来,能够达到不交战便可制止暴乱的目的。

晚世的战争,君主就算无道,也没有谁不开渠挖壕借助城堞守卫,由于进攻的一方不是为了禁暴除害,而是希望借此机会开边扩土。故而战争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满地,战事旷日持久的局面,称王称霸的功业不再在世上显现了,便是由于战争只是为了一己私利的原因。

[原文]

夫为地战者不能成其王,为身战者不能立其功。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

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将失道而拙,得道而工;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所谓道者,体圆而法方,背阴而抱阳,左柔而右刚,履幽而戴明,变化无常,得一之原,以应无方,是谓神明。夫圆者,天也;方者,地也。天圆而无端,故不可得而观;地方而无垠,故莫能窥其门。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凡物有朕,唯道无朕。所以无朕者,以其无常形势也。轮转而无穷,象日月之运行,若春秋有代谢,若日月有昼夜,终而复始,明而复晦,莫能得其纪。制刑而无刑,故功可成;物物而不物①,故胜而不屈。

刑,兵之极也,至于无刑,可谓极之矣。是故大兵无创,与鬼神通。五兵不厉,天下莫之敢当;建鼓不出库,诸侯莫不慴沮胆其处。故庙战者帝,神化者王。所谓庙战者,法天道也;神化者,法四时也。修政于境内而远方慕其德,制胜于未战而诸侯服其威,内政治也。古得道者,静而法天地,动而顺日月,喜怒而合四时,叫呼而比雷霆,音气不戾八风,诎伸不获五度。下至介鳞,上及毛羽,条修叶贯,万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是故人小而不偪,处大而不窕。浸乎金石,润乎草木。宇中六合,振豪之末,莫不顺比。道之浸洽,滒淖纤微,无所不在,是以胜权多也。

夫射,仪度不得,则格的不中;骥,一节不用,而千里不至。夫战而不胜者,非鼓之日也,素行无刑久矣。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轫,骑不被鞍,鼓不振尘,旗不解卷,甲不离矢,刃不尝血,朝不易位,贾不去肆,农不离野,招义而责之,大国必朝,小城必下。因民之欲,乘民之力,而为之去残除贼也。故同利相死,同情相成,同欲相助。顺道而动,天下为响;因民而虑,天下为斗。猎者逐禽,车驰人趍②,各尽其力,无刑罚之威,而相为斥闉要遮者,同所利也。同舟而济于江,卒遇风波,百族之子,捷捽招杼船,若左右手,不以相德,其忧同也。故明王之用兵也,为天下除害,而与万民共享其利,民之为用,犹子之为父,弟之为兄,威之所加,若崩山决塘,敌孰敢当!故善用兵者,用其自为③用也;不能用兵者,用其为己用也。用其自为用,则天下莫不可用也;用其为已用,所得者鲜矣。

[注释]

①物物:主宰万物。不物:不被外物役使。②趍(chí):奔距。③自为:为自己。

[译文]

为扩张土地而暴发战争的人不能达成自己称王的目的,为一己私利暴发战争的人不能建立功业。办事为他人的人,别人帮助他;办事为自己的人,百姓离开他。得到百姓的帮助,就算弱小必定变强大;众叛亲离的人,就算强大一定灭亡。

军队丧失了道就弱小,获得了道便强大;将领失去了道便笨拙,得到了道便灵巧;国家得道便生存,失道便衰亡。所说的道,便是根据着“圆”又效法“方”,背驮着“阴”心怀着“阳”,左手用“柔”右手持“刚”,脚踏着“幽”头顶着“明”。事物的更改没有常规,只要懂得了那独一无二的本原——道,就能应付无穷,这称为“神明”。那圆的是天穹,方的是大地。天穹圆圆的没有开头,故而不能够看见它的头尾;大地方方的无边无际,故而没法窥探它的门户。上天化育万物没有行踪,大地生长万物无法计量,挥厚而又深沉,谁晓得它们的蕴藏!全部有形事物的运动都有征兆,只有道没有。道之所以没有征兆,是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它像车轮那般转动永远没有停止,就如那日月行空,又如四季的更替,还如日月运动形成昼夜,终结了又开始,明亮了又晦暗,没有谁可找到头绪。它制约有形的万物但自己不受规范,故而功业能够完成;它产生万物但自己不属于物类,故而能战胜一切而不被折服。

歼灭敌军,是战争的终极;要是不伤一兵一卒而让敌军投降,是最为理想的结果。故而大规模的战争而没有伤亡,是由于指挥者的神思谋略和神灵相通。故而不用磨快兵器,天下也没有人敢于对抗;战鼓不必出库,诸侯没有不由畏惧丧胆而一动不敢动的。故而不必举兵而运筹于朝堂之上的人能够称帝,可以用精神来感化对手的能够称王。所谓可以运筹于朝堂之上,是效法了天道;可以用精神感化对手,是效法了四季运行的准则。在国内修明政治,使远方异族敬慕你的德政,在没有战争时就控制敌方,而使得诸侯被你的威势慑服,这指明国家内政获得了很好的管理。古时候的得道者虚静而处时学习天地;动作随顺日月,喜怒合于四时,吼叫声盖过雷霆,声音气脉不违背八风,行走屈伸不搞乱五行。下到介鳞一类的鱼鳖,上至毛羽一类的飞禽,树木枝繁叶茂,各种物类争相生长,不过从本到末,没有不是十分有序的。故而进入小的地方而不感觉狭窄,待在大的地方也不显得空旷;可浸入金属岩石,浸润花草树木;不管是宇宙天下,还是秋毫之末,没有不是井然有序的。道对万事万物的渗透,稀疏而细微,却无所不在,使懂得道的人的谋略不断加多。

射箭,要是不掌握准则,便射不中箭靶;是千里马,要是无一节制,便不会日行千里。打仗不能得胜,不是由于打法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平时没有规则已经很久了。故而得道的军队,车轮不转动,战马不备鞍,号鼓不敲,军旗不展开,铠甲不被箭射中,刀剑不沾血,朝廷不撤离京城,商贾不远离店铺,农民不放弃耕田,伸张正义,谴责对方的暴行。如此,大国一定前来朝拜,小城必定会不战而克。顺应百姓的意愿,凭借民众的力量行事,是能够铲除残暴的。故而利益一样的以死相报,感情相同的相互成全,愿望一样的互相帮助。顺应道而行动,天下人会群起响应;替民众利益考虑,天下人会为之而战。打猎的人追逐飞禽,马车驰骋,侍从奔跑,各尽其力,没有刑罚的威逼,而相互协力围堵拦截,这是由于大家利益一致。同乘一条船渡江,突然遇到风浪,各种姓氏、互不认识的人,敏捷地抓住船桨或能够撑船的东西,彼此像左右手一样配合默契,不是以德相报,是由于大家共同处在患难之中。故而圣明的君王用兵,是为天下除害,而同百姓共同享受利益;百姓为君王而战,就像儿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这样威力对付敌人,就如山崩裂、塘决口那般其势凶猛,敌人谁还敢抵挡!故而擅长用兵的君王,是让兵士懂得为自身利益而战;不会用兵的君王,是让兵士们替少数人的利益而战。为兵士们的好处而战,那么天下没有不帮助的;让士兵为少数人利益去卖命,跟随的人便寥寥无几了。

[原文]

兵有三诋①:治国家,理境内,行仁义,布德惠,立正法,塞邪隧,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诸侯服其威,而四方怀其德,修政庙堂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拱揖指而天下响应,此用兵之上也。地广民众,主贤将忠,国富兵强,约束信,号令明,两军相当,鼓相望,未至兵交接刃而敌人奔亡,此用兵之次也。知土地之宜,习险隘之利,明奇正之变,察行陈解赎之数,维枹绾而鼓之,白刃合,流矢接,涉血属肠,舆死扶伤,流血千里,暴骸盈场,乃以决胜,此用兵之下也。今夫天下皆知事治其末,而莫知务修其本,释其根而树其枝也。

同类推荐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间的精妙故事,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热门推荐
  • 蚊舞图

    蚊舞图

    《最好看的当代名家小小说:蚊舞图》收录了作者安石榴写就的六十则小小说,共分为六辑-少年的心事、优雅的沉思、时光书签、时空隧道、爱与担当、孤独的真相。书中所收小小说,或刻画生活场景、或回忆过往、或讲哲理小故事、或讲传奇传说来展示各色人物的现实与梦想、激情与荣光。总的来说,书中人物所具备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勇敢、正义、勤劳、坚韧,是濡养青少年思想品德和艺术审美的范本,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积极力量。
  • 夫命难违:捡个少爷入豪门

    夫命难违:捡个少爷入豪门

    有听过出门捡到钱,可从来没听说过出门能捡到人的但这种万分之一的可能偏偏被她这个穷酸女遇到了,看那个满身是伤的男子躺在地上,露出无助的眼神.实话说她是很想救他啦,可现在的状况连自己都很难养活,再救济一个重伤在身的大男人?细算一天的饭钱,药费就有够她受的仰起头,背对他,假装走开,谁知却被那男子狠狠拉住,教训她的不是拜托,这多人面前能不能给她留点面子?她败了,将躺在地上的男子,拖回家,丢在不到几平米的卧室可这家伙不但不感恩,还吃尽她的豆腐,谎称自己是某企业的总裁,别开玩笑了喜欢的加群:87079654【筱灵织织】亲亲群
  • 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司马懿吃三国·珍藏版大全集(共5册)

    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公元246年,深夜,探子密奏:“回乡养病的司马懿确实新纳了一个宠妾,整日沉溺酒色,他结发老妻得知后大闹一场。老家伙不仅不听,反而大骂她‘长得丑也就罢了,还出来丢人!’这些天,他老婆儿子都绝食相逼呢。”曹爽一脸狐疑:“再探!我就不相信老狐狸会真的罢手归隐。”公元248年十二月初九,司马府内一片沉哀,药味刺鼻。病床上的司马懿脸色蜡黄,嘴角流涎,连一口粥都喝不进去了。一官吏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急奔进曹爽家:“大将军,大喜了!司马老儿就剩一口气,活不了几天!”
  • 芊芷鹤

    芊芷鹤

    这场空前绝后的非凡体验,这席绝无仅有的时空盛宴。这个颠覆传统的寻觅故事,这首牵动灵魂的醉人诗篇。能否想象当特警、机器人、猎人、古人、军人、未来人、外星人、魔都出现……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她穿越而来,是清朝唯一生育皇帝的嫡皇后,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她是嘉庆皇帝的原配妻子,也是道光皇帝的生母。她贤良淑德深受乾隆皇帝青睐,她洞悉历史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爱她的人用生命守护她誓死方休,她爱的人因政权和她背道而驰。是残酷的皇权改变了他对她的真情?还是她用付出成全了他的千秋大业?望断秋水,回得了过去,回不得曾经。这一切不过是前世今生的牵绊罢了……【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极恶嫡妇

    极恶嫡妇

    女法官的穿越人生:听说你的太太是个悍妇?应该算不上吧…她的相公吞吞吐吐的小声说着,眼睛却瞟向不远处的妻子。听说你们家大奶奶是个悍妇?妾室1:是啊,这是一个恶毒的女人,她连婆婆都不放在眼里;妾室2:是啊,绝对的厉害,明明以前我是老大来着…妾室3:从我进了门到现在,看到相公的次数,用手指头都数的过来,你说不是悍妇是什么?!听说你嫡母是个悍妇?悍妇?什什么是悍妇,是说她长得比姨娘美吗?听说你嫂嫂是个悍妇?是啊,没看我现在一心只读圣贤书,门都不敢出…说完,他仰天长叹:那些俗人不懂,其实打是疼,骂是爱,我多想她能多打打我,骂骂我啊!听说你妹妹是个悍妇?侯爷,这绝对是个谣传,我妹妹身为当家主母,谨守妇德,孝顺公婆,温柔娴淑…优点多得数不清。是吗?这样好的女人,本侯爷得去勾搭勾搭。王爷:我以为这一生再也不会爱上别人,孰料,心不由己,我终是爱上了别的女子,与她相处的时光,竟是我这一生都难以忘却的幸福到底谁最腹黑,PK大赛,正式开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