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45

第45章 道应训(2)

惠孟拜见宋康王,康王跺脚、咳嗽、急躁地讲:“寡人所欢喜的,是勇敢而能建立功业的人,不欢喜推行仁义学说的人。您将用什么来教导我?”惠孟答复说:“我在这里有方法,使人就算很勇敢,刺杀不可以进入;就算有力气,击刺也不能命中。难道大王无意了解此道吗?”宋王讲:“好!这是寡人所希望听的事情。”惠孟说:“那种刺杀而不能进入,击刺而不能命中,但如此已经受辱。我在这里有方法,使人就算勇敢不敢刺杀,就算有力量不敢击刺。不敢刺杀,不敢击刺,不是没有击、刺的意愿。我在这儿有方法,使他们本来没有刺杀的志向。没有刺杀的意愿,便是没有互爱互利之心。我在这里有方法,使天下的丈夫女子,没有人不欢喜地想具有互爱互利之心,这样比有勇力的人要胜过许多,它要在前面四层之上。大王难道无意知道此道吗?”宋王讲:“这是我所希望得到的。”惠孟说:“孔子和墨子便是具备此种德行的人。孔丘、墨子,他们没有地盘而能成为人们精神的统治者,即使不出任任何官职而却是百官之长,而全天之下的男男女女没有不伸长脖子、踮着脚去仰慕他们,希望他们平安幸运的。如今大王您是一国的君主,要是您确有孔、墨的志向,那么宋国的利益便属于您了,这远远胜过了孔、墨的受人敬仰啊!”宋王听了,一时无法回答。惠孟走后,宋王对身边的大臣们讲:“惠孟真是辩才,他的话真让我折服!”故而《老子》说:“比懦弱勇敢便能存活。”如此看来,大勇反倒是不勇了。

以前尧有辅臣九位,舜有辅臣七位,武王的辅臣有五位。尧、舜、武王分别和那九位、七位、五位相应,不能具备这些辅臣们的一种本事,不过他们都可以很容易地成就功业,是由于擅长利用辅臣们的帮助的原因。故而说人和千里马赛跑不能超过千里马,不过要坐到车上,那么千里马就不能超过人。北方有一种兽,名字称作蹷,前足短如鼠,后足长如兔,快步走便跌倒,大步跑便栽跟头,经常给前腿长后腿短擅长奔跑的涿鹿送来甜美的青草。蹶鼠有了危害,涿鹿就背起它逃命。这两种动物,各自使用自己的长处,把自己的不足委托给对方。故而《老子》中讲:“代替木匠砍木头,很少不损伤自己的手的。”

[原文]

薄疑说卫嗣君以王术,嗣君应之曰:“予所有者千乘也,愿以受教。”薄疑对曰:“乌获举千钧,又况一斤乎?”杜赫以安天下说周昭文君,文君对杜赫曰:“愿学所以安周。”赫对曰:“臣之所言不可,则不能安周,臣之所言可,则周自安矣。”此所谓弗安而安者也。故《老子》曰:“大制无割。”故“致数舆,无與也”。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赣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辞不受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受)教顺①可施后世,非独以适身之行也。今国之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金,则不复赎人。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人于诸侯矣。”孔子亦可谓知礼矣。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魏武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而数胜。”武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其独以亡,何故也?”对曰:“数战则民罢,数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而国不亡者,天下鲜矣。骄则恣,恣则极物②;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矣!夫差之所以自刎于干遂也。”故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宁越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商于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越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及至,从者以请。桓公赣③之衣冠而见,说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也。以人之小恶,而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凡听必有验,一听而弗复问,合其所以也。且人固难合也,权而用其长者而已矣。当是举也,桓公得之矣。故老子曰:“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以言其能包裹之也。

[注释]

①教顺:教训。②极物:事物承受能力的极限。③赣:赐。

[译文]

薄疑用统治术劝说卫嗣君,卫嗣君回答:“我所拥有的只是个中等国家,想要你用统治中等国家的办法指点我。”薄疑说:“大力士乌获能高举千斤重的东西,更何况一斤重的呢?”杜赫用安邦治国的统治术劝说周昭文君,昭文君对杜赫讲:“我想拥有安定周国的统治办法。”杜赫答复说:“您要是觉得我听说的安邦治国的办法不行,那么什么办法也不能使周国安定;要是觉得我的这套办法能行,那么周围自然会安定了。这正是所说的不能安定之术刚好是安定之术。”故而《老子》讲:“完善的统治术是不能割裂的”,故而“急于求取荣誉反倒不会获得荣誉”。

鲁国的法律:鲁国人在别的诸侯国当人家的奴隶,有可以把他赎回来的,能够到国库领取金钱。子贡在别的诸侯国赎回鲁国人,回来后拒绝接受国库的金钱。孔子讲:“端木赐做错了!圣人做事情,能够移风易俗,而教训能够影响后世,不只是满足自身的行为。如今国中富裕的人少而贫困的人多,赎人回来接受金钱,便算是不廉洁;不接受金钱,就没有人再去赎人。从今之后,鲁国人不再到其他诸侯国赎人回来了。”孔子也能够说是懂得礼了。故而《老子》说:“能观察细微称为明。”

魏武侯问李克说:“吴国灭亡的缘故是什么呢?”李克答复说:“每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武侯讲:“屡战屡胜是国家的福气,它却由此而灭亡,又是什么原因呢?”李克答复说:“屡次作战使得民众疲惫不堪,多次胜利让国君骄傲。用骄傲的国君去役使疲惫的民众,而不亡国,这是天下很少见的。君王骄傲便会放纵,放纵便会穷奢极欲;民众疲惫便会怨恨,怨恨便会挖空心思欺诈谋反。上下都各自走极端,吴国的灭亡还算晚的呢!这便是夫差在干遂败给越王勾践而自杀的缘故。”故而老子讲:“功成名就,急流勇退,适合自然规律。”

宁戚想求见齐桓公赐给官职,但因家境困穷没有方法到齐国见到齐桓公,于是就替到齐国去的商人押送货车,夜晚停宿在齐国外城的门外。正赶上齐桓公那天到郊外迎接客人,晚上打开了城门,让宁戚的那辆车回避到一边,那时迎宾的火把通明,桓公的随从很多。宁戚正好在车旁喂牛,看见桓公后不觉悲从中来,敲击着牛角大声唱起了激越悲楚的歌曲。桓公听见歌声后,拍打着他的仆从的手说:“奇异啊!这个唱歌的人不是一个普通人。”于是命令后面的车子载上宁戚进城。桓公回到朝廷后,让随从请宁戚朝见。桓公赐给宁戚衣裳帽子并接见他,宁戚拜见桓公,用怎样管理天下的事劝说桓公。桓公听后非常快乐,准备任他官职。群臣争相说:“客人是卫国人,卫国距离齐国不远,君主不如派人调查一下。调查之后,要是卫国的贤人,任用他也不晚。”桓公说:“不能如此。调查后担心他有一些小的缺陷。由于别人小的缺陷,而忘记别人的美德,这便是人君失去天下贤人的缘故。”凡是听见别人所说一点要验证,听见一次而不再仔细询问,便常常和他们所想的结果相合。何况人本来就不是十全十美的,暂且使用别人的长处而已。对于这个举动,桓公是做得对了。故而《老子》中说:“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国君处于其一。”用它来显明桓公能容纳天下的贤德之人。

[原文]

大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珠玉而弗受,曰翟人之所求者地,无以财物为也。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处而杀其子,吾弗为。皆勉处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大王亶父可谓能保生矣。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受其先人之爵禄,则必重失之;所自来者久矣,而轻失之,岂不惑哉?故老子曰:“贵以身为天下,焉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焉可以寄天下矣。”

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为之奈何?”詹子曰:“重生,重生则轻利。”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詹子曰:“不能自胜,则从之。从之,神无怨乎!不能自胜而强弗从者,此之谓重伤①。重伤之人,无寿类矣。”故《老子》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是故“用其光,复归其明”也。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对曰:“何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楚王曰:“寡人得立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任于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故《老子》曰:“修之身,其德乃真也。”

桓公读书于堂,轮人斫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在焉?”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勃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②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③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注释]

①重伤:再伤。②甘:滑。③实:精华。

[译文]

大王亶父居住在邠地的时期候,翟人常常骚扰他。大王直父把皮料、丝帛、珍珠、美玉赠送给翟人,翟人不愿接受,他们讲:“翟人所要求的是土地,而不是为了追求财物。”大王亶父对民众解释说:“与别人的哥哥同住而杀害他的兄弟,和別人的父亲相处而杀害他的儿子,我不能做此种事。大家都好好地居住下去吧!做我的臣民和做翟人又有什么不同呢?何况我听说过,不要贪得养生之物而损伤生命。”于是拄杖远离了邠地。百姓成群结队地随从他,后来在岐山下建立了国家。大王亶父能够说是可以保养生命的人。就算处于富贵之中,不由于用来养生的财物而伤害身体;就算处在贫贱之中,也不由于利益而拖累自己的形体。如今的人接受先人留下来的爵位俸禄,那么一定十分看重失去这些东西;而生命从先人那里继承下来已经很长久了,不过人们往往轻易丧失掉它,这难道不是很糊涂吗?故而《老子》中讲:“只有把天下看轻、把自己看重的人,才能够把天下的重任担负;只有把天下看轻,爱自己超过爱天下的人,才能够把天下的重任交托给他。”

中山公子牟请教詹子说:“我想处于江海过隐居的日子,但心中老念着朝廷的事情,我该如何做呢?”詹子讲:“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便会小瞧利禄。”中山公子牟讲:“我即使晓得这个道理,不过还是不能打败自己的情欲。”詹子讲:“不能打败自己的情欲,就放纵自己的情感。放纵情感,精神还会有怨恨吗?不能自我控制自己的情感,而又勉强不能放纵自己,这便称为再次伤害。再次伤害的人,不会成为长寿的一类人。”故而《老子》中讲:“认识平和的称为‘常’,认识‘常’的称为‘明’,贪求生活享受的称为灾祸,欲望支配精气的称为逞强。”故而“运用它的光辉,又回归它的光明”。

楚庄王问詹何说:“应该怎样管理国家?”詹何答复说:“为什么知道修养自身而不懂得治国呢?”楚王讲:“我即位为君,掌管宗庙社稷,想要学习怎样守护。”詹何答复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自身修养好而国家动乱的,也没有听说自身混乱而国家能管理好的。关键在于自身,故而我不敢用枝节问题来答复您。”楚王讲:“说得好。”故而《老子》讲:“修养自身,他的德性便纯真。”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做车轮的工匠在堂下砍削车轮,他放下棰子和凿子,请教桓公说:“君王读的是什么书呢?”桓公答复:“圣人的书。”轮扁说:“圣人还在吗?”桓公答复:“已经死了。”轮扁说:“那便不过是圣人的糟粕而已。”桓公变了脸色,发怒说:“我读书,工人如何能随便非议!说得出理由还罢了,说不出变处死。”轮扁讲:“好的,有理由。我试着用我砍削车轮这事来解释:太紧了便涩,插不进去,太松了便滑,插不牢靠。不松不紧,得心应手,能够恰到好处。这种技术,我不能教给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在我这儿学到,故而我到七十岁,这么老了还要做车轮。圣人的言论也是如此,精妙的揣在圣人怀里,圣人老死,也便没有了,只有糟粕留下来了。”故而《老子》讲:“道,讲得出来的,不是永恒的道;名,说得出来的,不是永恒的名。”

[原文]

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夫爵赏赐予,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怨也,臣请当之。”宋君曰:“善。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国人皆知杀戮之专制在于罕也,大臣亲之,百姓畏之。居不至期年,子罕遂却①宋君而专其政。故《老子》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徐冯曰:“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书者言之所出也,言出于知者,知者不藏书。”于是王寿乃焚书而舞之。故《老子》曰:“多言数②穷,不如守中。”

令尹子佩请饮庄王,庄王许诺。子佩疏揖,北面立于殿下,曰:“昔者君王许之,今不果往,意者臣有罪乎?”庄王曰:“吾闻子具于强台。强台者,南望料山,以临方皇,左江而右淮,其乐忘死。若吾薄德之人,不可以当此乐也,恐留而不能反。”故《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晋公子重耳出亡,过曹,无礼焉。釐负羁之妻谓釐负羁曰:“君无礼于晋公子。吾观其从者,皆贤人也。若以相夫子反晋国,必伐曹。子何不先加德焉?”釐负羁遗之壶馂而加璧焉。重耳受其馂,而反其璧。及其反国,起师伐曹,克之,令三军无入釐负羁之里。故《老子》曰:“曲则全,枉则正。”

越王勾践与吴战而不胜,国破身亡,困于会稽。忿心张胆③,气如涌泉,选练甲卒,赴火若灭,然而请身为臣,妻为妾,亲执戈为吴兵先马走,果禽之于干遂。故老子曰:“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越王亲之,故霸中国。

赵简子死,未葬,中牟人齐。已葬五日,襄子起兵攻围之。未合而城自坏者十丈。襄子击金而退之。军吏谏曰:“君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坏,是天助我,何故去之?”襄子曰:“吾闻之叔向曰:‘君子不乘人于利,不迫人于险。’使之治城,城治而后攻之。”中牟闻其义,乃请降。故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

①却:除,杀。②数:速。③忿心:内心激怒。张胆:放开胆量。

[译文]

以前,司城子罕任宋国的辅相,对宋君讲:“国家的安危,民众的治乱,取决于国君怎样施行赏罚。爵禄赏赐,是民众喜爱的,君王您亲自掌握施行;杀戮刑罚,是民众怨恨的,便让我来负责施行。”宋君讲:“好!我承当民众的赞美,你承受民众的怨恨,我晓得如何一来便不会被诸侯耻笑了。”宋国人都晓得杀戮的大权,全控制在子罕手里,于是大臣们都亲附他,民众们都畏惧他。过了不到一年,子罕便劫杀了宋君并篡夺了宋国的政权。故而《老子》说:“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的‘利器’不能够显示给人看。”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热门推荐
  • 太阳从西方升起

    太阳从西方升起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医药双绝

    重生医药双绝

    跟着姐混,生死人肉白骨,那是易如反掌。枯骨红颜貌美逆天,那是必须。金玉满堂,金钱如粪土,那是肯定。谁让姐有神农真传,身带异能逆天,手掌宗门千年资产。哎,想低调都不行啊!
  • 特工王妃又闯祸了

    特工王妃又闯祸了

    【全文已完结,放心看】她,是二十一世纪绝色女特工,隐世门中身怀灵术的天才少女。一次意外穿越,她成为了被姐姐暗算,坠崖而亡的洛家废材五小姐。废材?丑女?可笑!谁知,山洞中,冰棺旁,废材变成了怎样的绝世天才?那漫不经心的眼光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绝代光华?丑陋的容颜下,又是怎样的倾国倾城之貌?当废材大放异彩,注定是一场风起云涌。当草包不再懦弱,天下唯我独尊。一朝惊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猖狂的不可一世。绝色锋芒,袖手乾坤,纵横世间,她铁血冷酷震天下!凤凰涅盘,火舞飞天,翱翔在天际的不是凤凰,而是蜕变的骄龙!看她如何以狂龙之姿,睥睨天下,震慑群英!本文系列文《很狂很嚣张:医妃有毒》
  • 锦绣嫡女:毒医三小姐

    锦绣嫡女:毒医三小姐

    前世乃上古神秘之族嫡长女族长,长老陷害,自爆身亡,今世相府毒女,出生毒死亲娘,毒残奶娘的嫡三小姐,性子看着怯懦温软,谁能知道隐藏在体内真实的她觉醒会如何?!她安晏要做就做京都最锦绣的小姐,替嫁入侯府,一双毒手享誉天下!风云变,往昔,究竟谁对她好谁才是最坏的人?还有那个那个,面皮比城墙还厚的男人,没想到他的身份层层剥开后竟是那般让人惊愕.....“夫人,可否赐予为夫一毒,以毒天下?”“不给。”....“那为夫只能以身试毒了!”“滚!”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宋绝恋

    大宋绝恋

    一个是雄才伟志的帝王,一个是绝世美貌的谪仙;一个是傲视天下的伟丈夫,一个是不肯屈尊的美少妇.....一样的坚强倔强,一样的智勇双全......在爱的纠缠中,希望、绝望、挣扎、快乐、疼痛、伤害......交织出一场旷世奇情.回首间,望断天涯路,荣辱兴衰,周而复始,情,亦不过如此,淡然一笑间,恩怨情仇纷飞如雨,取一抹清凉,祭我如花美颜.....一翎作品《艺校女生》全面上市,有偶照片的噢,呵呵,各大新华书店都有,网上书城还是八折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哈。
  • 师父个个太绝色

    师父个个太绝色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一个陌生男人压在身下,反射性的便一脚将人踹飞了出去。姐的便宜也敢占!当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女保镖穿越到一个废材大小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修灵术,习剑法,拜神山圣君为师,只是这学艺之路好像……雾气氤氲的温泉池内“小鹿,进来给为师搓搓背。”“大师父,这种粗活怎么能让徒儿来做呢?更何况男男授受不亲……”“嗯?”“是!这种粗活当然是徒儿做了!”【特别注明:此文主角性别为→_→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