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03

第3章 原道训(3)

是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废。中能得之,则外能收之。中之得则五藏宁,思虑平,筋力劲强,耳目聪明。疏达而不悖,坚强而不。无所大过,而无所不逮。处小而不逼,处人而不窕。其魂不躁,其神不娆,湫漻寂寞,为天下枭。④

[注释]

①淖(nào)溺:柔软。遁:逃逸。②叶累:即积累。③澹:平静。④湫漻(qīn liáo):清寂。枭(xiāo):英雄。

[译文]

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了。然而它大到没有边界,深到不能测量,长到无边界,远到没有天涯的尽头。它的兴盛、耗损、减少、增加,都是不能计算的。它上升到天就变为雨露,降落到地滋养万物。没有了它,万物不能生长,百事缺乏了它便不能成功。大到包容各种生物,而没有喜欢和憎恶的区分;恩泽遍及到爬行的小虫,而不要求回报。它富足赡养天下但没有边界,恩德布施百姓而丝毫不耗费。它不停地流转,没法知道它的终点,非常细微很难把握。遇到撞击没有创伤,遇到刺没有伤口,斩它不断,用火不能烧到它。柔软地流动,交错纷乱,不能捣碎分散。它的锐利能够穿透金属石头,强大能够流通天下,它在没有形体境域内流转,在混浊迷蒙的太空中飞翔,在迂回曲折的山谷间停留,在荒漠旷野中奔流涌动。剩余和不足,都由天地决定。它给予天地万物没有天地之分,因此无所谓私念,也无所谓公心,泛滥、激荡,散漫于天地间。无所谓左,也无所谓右,曲折交错,和万物共始终。这即是最高的德。水之所以可以成为天下间最高的德,是由于它的柔软、润泽。因此老聃说过:“天下最柔和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里面奔驰,能出没在无有之地,能渗透到没有空隙的地方。我因此知道了无为的益处了。”

无形生有形,所以无形成为万物的最高祖先。无音生有音,无音便成为声音的老祖先。无形的后代(光有形)是光,它的孙子(水有质,比日光等而下之,故是孙子)是水。这些可能都是由于生于无形吧?光能够见到而不能够把握,水能够抚摸而不能够毁灭。因此凡属有形象的东西,没有比水更高贵的了。从清静之道出生,到匿情想入死道。从无形到有形,离去了根本;从有形到无形,不能重得根本,因此说走向衰亡之路了。

所以说,清静是道德的最高显现,而柔和是道的要害所在。虚无恬漠,正是被万物所任用的原因。恭敬地互相感动影响,果决地回到根本,那么就又沦落到无形之中了。

所谓无形,就是常说的一。所谓一,天下没有和它相应和的。它突兀地立于天地之间,傲岸地独自居处;上能够和九天相接,下能够九野连为一体;说它是圆的其圆度与圆规不合,说它是方的,其方度又与矩尺不合;它巨大浑朴,混为一体,聚集却不能看到根基,怀抱包涵天地,成为把守道的门户;它没有影迹,只有纯德得以存在;普遍施与万物但是却没有受到损害,对万物发生作用但是却不感到困顿。因此,它的形迹是看不见的,它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它的身躯更是触摸不到的。无形才出现了有形,无声才出现了各种音调,无味才产生了丰富的味道,无色才形成各种缤纷的颜色。因此有从无中出现,实从虚中出现。如果把天下当作一个圈,那么名实就统一在一块了。

音调的数量最多不多余五个,而五音相互调和所产生的声音却听也听不完;用以调味的味道不多余五样,但是五味所调出来的味道却丰富得尝也尝不尽;颜色的数目至多也只有五样,但是五色相互调和所调出来的颜色却看也看不完。所以,在声调中,只要宫音成立,五音便形成了;就味道来说,只要甘味成立,五味就因此确定了;就颜色而言,只要白色成立,五色于是就具足了;在道之中,只要一成立,万物于是就自然形成了。因此说一的道理,能够遍及四海;要是一分解的话,能够接天抵地。它的整体形状来看,纯洁质朴就如同璞玉一样;它分散开来时,浑然不清的状态显得浑浊。浑浊缓慢澄清,空虚缓慢充盈;恬静安适就如同深渊一样,飘荡不定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若无而实有,若亡而实存。万物的汇总,都有一个焦点;百事的源头,都来自同一个门径之中。它的运动没有具体的形状,它的变化就像神灵一样神奇。它的行动看不到任何踪迹,常常在后面有时又显现在前面。

因此具有最高道德的人治理天下,掩饰起他们的聪明智慧,消除他们的文饰,依照道的规律,除去智巧之事,与老百姓同出于公正之心。限制他们的职守,削减他们的需求,抛开名位势利,消除他们的贪心,减损他们的思虑。限制他们的职守,就不会有烦恼;减少他们的需求,就能精神放松。放任自己以追逐音乐声色,疲乏形体就不能明察。凭借智巧来治理的,使身心痛苦却不会生效。因此圣人统一法令,遵从制度,不要改变那些有宜的办法,不能变更那些固定的准則,依照准绳,周到地推行合宜的办法。

喜欢、愤怒,是道的偏邪;伤心、悲痛,是德的缺失;偏爱、憎恨是心灵的过失;爱好、欲望,是天性的承担。一个人盛怒就会损害阴气,大喜就会损害阳气,两气相迫,就会让人变哑,惊慌、恐怖就会让人发狂。忧伤悲痛,常常发怒,就会累积成病。喜好憎恨的感情多,祸害就会降临。因此,内心没有忧伤、快乐,是德的最高境界;通达而不多变,是静的尽头:没有产生喜好、欲望,是虚的最高境界;没有喜好、怨恨,是平和的极致;不与物体混杂,是纯粹的最高境界。能办到这五方面,就能与神明相合了,能和神明相合的人,就能把握住本性。

所以,用内心来掌控外物,什么事都不会失败。内心能维持,就能包容外物。内心能维持,那么五脏就能安宁、思虑平和、筋骨刚劲、强健、耳目聪明。通达而没有混乱,坚强而不能折断,没有什么太过分,也没有什么不能达到,能在小的地方不感觉挤迫,在宽广地方不任意放肆,自己的心气平和,不烦躁,精神饱满不烦乱、清静淡定寂寞,就能成为天下的英雄。

[原文]

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反。迫则能应,感则能动,物穆无穷,变无形像,优游委纵,如响之与景,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万物纷糅,与之转化,以听天下,若背风而驰。是谓至德。至德则乐矣。古之人有居岩穴而神不遗者,末世有势为万乘而日忧悲者。由此观之,圣亡乎治人,而在于得道;乐亡乎富贵,而在于德和。知大己而小天下,则几于道矣。

所谓乐者,岂必处京台、章华,游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口味煎熬芬芳,驰骋夷道,钓射鹔之谓乐乎?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与阴俱闭,与阳俱开。故子夏心战而臞,得道而肥。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忻忻①,其为悲不惙惙。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足以养生也。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夫建钟鼓,列管弦,席旃茵,傅旄象,耳听朝歌北鄙靡靡之乐,齐靡曼之色,陈酒行觞,夜以继日,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为乐也,炎炎赫赫②,怵然③若有所诱慕。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是何则?不以内乐外,而以外乐内。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精神乱营,不得须臾平。察其所以,不得其形,而日以伤生,失其得者也。

是故内不得于中,禀授于外而以自饰也。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不留于心志,不滞于五藏。故从外入者,无主于中不止;从中出者,无应于外不行。故听善言便计,虽愚者知说之;称至德高行,虽不肖者知慕之。说之者众而用之者鲜,慕之者多而行之者寡。所以然者,何也?不能反诸性也。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夫心者,五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流行血气,驰骋于是非之境,而出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是故不得于心而有经天下之气,是犹无耳而欲调钟鼓,无目而欲喜文章也,亦必不胜其任矣。

[注释]

①忻忻:同“欣欣”,欣喜得意的样子。②炎炎赫赫:气势旺盛的样子。③怵然:被诱惑的样子。

[译文]

大道平坦笔直,离你自身不远,就在身边找寻,前往便可获得。得道的人,有触动能反应,有逼迫能行动。“道”深邃无穷,变化无形,得道的人,能悠闲地委曲归服,就像回声附和、影子随形一样,登高临下,不会丧失秉持的“道”,走上险地,不会忘却守护着“道”。能够在心里保持到这种程度,他的德性就不会缺失。万物纷繁混乱,能和它一块转移变化,凭这个来管理天下,就像顺着风奔驰一样轻松。这就是最高的德行。具有最高德行,人就快乐了。古代有人居住在岩洞中还是精神饱满,末世有人居于天子之位却日日悲伤。从此看来,圣贤不在于治人,而在于得道;欢乐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得和。知道重视自己而看轻天下的人,就近乎道了。

所谓快乐,难道必定要居住京台、章华,游遍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那样美妙的音乐,品味煎炒烹炸出来的各种美味,奔驰于平坦大道,垂钓射猎于潇湘才算是欢乐吗?我听说的快乐,是指人可以得到他所要得到的那种快乐。所谓得到所要得到的,就是不把奢侈作为快乐,不把清廉作为凄苦。能够和“阴”一起掩藏,和“阳”一起开放。因此子夏跟孔子学习,入学后对先王的“道”很喜爱,出门又对富贵的欢乐很钦慕,两种思想开展斗争,身体就瘦弱下来,而当喜欢“道”的想法战胜了,身体就胖了起来。圣人不让外物奴役自己,不让贪心扰乱自己的中和之道。因此高兴时不洋洋得意,悲伤时不忧心忡忡。不论外物如何千变万化,动摇不定,我独胸怀坦荡,抛开外物而与道一道进退行止。因此,只要有什么可以自得天性,尽管是栖身大树之下、山穴之中,也足能够适应自己的情趣。没有什么可以自得天性,尽管是君临天下,把万民当作自己的臣妾,也不能够保全性命。能够达到“无乐”边境的人,就没有什么不是快乐的,没有什么不快乐,那么就获得最大的快乐了。

设立钟鼓,摆设管弦等乐器,垫上毡毛毯子,用旄尾、象牙来装扮,耳朵听着朝歌野外的放荡音乐,面前排列着妖娆的歌女,桌上摆设着美酒,劝酒行令,夜以继日,或者拿着强劲的弓箭去射高空的飞鸟,带上猎狗去捕获狡猾的野兔,这种快乐,真是非常盛大,很有诱惑力。可是等待卸下了车,让马休息,撤下酒席,停息音乐,心中突然若有所失,怅然之情若有所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靠内心的快乐引发外物的感应的,而是依赖外在的刺激来娱乐内心。奏起音乐能够使心中感到快乐,音乐结束就感到悲痛;悲喜这两种感情相互转变,精神就会紊乱,不能获得片刻宁静。推及它的原因,是没有得到快乐的根本,而一天天地伤害了身体,丧失了本来应该保持的东西。

同类推荐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热门推荐
  • 酷拽校草杠上不乖纯妻

    酷拽校草杠上不乖纯妻

    一次善举,出身贫寒的她转入了当地有名的贵族学校,圣缨高中.阴差阳错之余,得罪了圣缨的太子爷,一对欢喜冤家,就此登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特工妖女

    特工妖女

    现代王牌特工女唐宁莫名重生在蛟龙大陆上的一名落魄小姐身上,再睁眼,懦弱褪尽,锋芒毕露,无人敢对!她,是带着一个悲惨的灵魂,回到这个世界的十年前,那时,江山如画,美男堪夸,而此时的她,命运正是发生巨大转折的时候…只是,当一切乾坤逆转之后,她却是发现这个世界男女风向皆是变了,从前那些对她嗤之以鼻,出类拨萃的男人,不知怎么的,一个个都看上了她,为之疯狂,纠缠不休!“既然是妖修的世界,强者为尊,那么这一世,我便要素手遮天,做一个人人敬畏的无上妖女!”望着背后看似垃圾,实际上却是一个最为恐怖的妖魂,唐宁不禁满脸意气风发,如是说道。…P:这是一个特工重生在异世界所发生的故事,这是一个落魄废柴小姐的重生记,这是一个绝色妖女的成长史!!!
  •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她,金牌杀手,心情愉悦时让人身败名裂,神情阴郁时挥剑斩杀毫不留情!她,名门庶女,寄养在外,废棋一颗!一朝时空逆转,她变成她。恶仆欺主?杀!庶妹抢婚?带着渣滓滚!嫡姐索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当朝皇叔,但凡露面,皆以獠牙面具遮脸,以轮椅代步。她在旁嗤笑,“尊贵的姐夫夫君,你再怎么羽扇纶巾故作潇洒,也掩盖不了你比我长一辈的事实。”他拧眉,“本王20岁!”她摊手,笑的恣意,眉眼间皆是讥讽。朝廷内外,风云陡起,阴谋阳谋层出不跌,谁又能潇洒横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妃攻略

    医妃攻略

    她本是国公府嫡女尊贵无比,却因嫡女早逝,被人下毒一朝疯傻。庶姐伪善阴狠,未婚夫凉薄无情,丑颜嫡女惨死山涧。一场意外“魂飞魄散”,现代孤魂宿入原主身躯。当鬼才医学博士穿越成痴傻侯门丑女,疯傻少女素手逆袭。帝都一池静水,再次掀起滔天巨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是“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在《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三十六计》,更直观、真切地感受《三十六计》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平民王后

    平民王后

    “懒猪起床,懒猪起床!懒……猪……”闪电般,一条纤细的手臂自被子里探出,打蟑螂似的猛然拍下不停叫嚣的闹钟,再轻轻一弹将闹钟推入绝崖峭壁底下,而后,「凶」手悄悄缩回被子里去。又过了半会,被子才慢吞吞的一点一点的移开。一张半梦半醒,睡眼惺忪的可爱娃娃脸慢慢露出,可爱的萝莉娃娃脸顶着蓬蓬松松的乱发慢慢的坐了起来,一手在干瘪瘪的无肉的胸前抓了抓。然后她又茫然呆坐着,不知……
  • 重生之神级学霸

    重生之神级学霸

    生物系研究僧出身的猥琐胖子杨锐,毕业后失业,阴差阳错熬成了补习学校的全能金牌讲师,一个跟头栽到了1982年,成了一名高大英俊的高考复读生,顺带装了满脑子书籍资料8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很低?同学们,跟我学……毕业分配很教条?来我屋里我告诉你咋办……国有恙,放学弟!人有疾,放学妹!这是一名不纯洁的技术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