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000000005

第5章 刘宗周哲学的来源与主旨(2)

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这是朱子在《中庸章句》里对慎独的理解。这种理解也不是朱子的独创,而是本自郑玄。郑玄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则必肆尽其情也。若有占听之者,是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无论是郑玄还是朱熹,都是把“独”视为无旁人之地,而朱熹更是把“慎”作为一种戒惧省察的工夫。由于人欲会与他人产生冲突,自身会产生惩罚预期,并且欲望暴露于人前也会带来羞耻感,因此他人的在场对人欲会产生抑制作用。出于自我保护,人会自动针对自身的欲望产生一种防御机制。但是如果没有他人在场,外在的威胁消失了,这种防御就没有必要,行为就会无所顾忌。这就是《大学》里说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的原因。而真正的君子则不然,他们人前人后都对自身有严格的要求,并不会因为无人在场而无所顾忌,他们自己有一双自我省察的眼睛和净化自我的内在愿望。这样,能慎独于人后,就会诚意于人前。

一般来说,从止恶到行善有四个次第:惩戒、羞愧、自省和内疚以及率性。率性即是自发的善。因此,这四个次第是一个由他律向自发转化的过程,都暗含于《中庸》、《大学》之中。其中惩戒是以法律和规则的手段对“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的“小人”的行为进行控制;羞愧是通过舆论起作用,使人“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自省和内疚则是一种自我监控和自我惩罚,也就是“戒慎恐惧”;而率性则是率“天命之性”,“诚于中,形于外”,“从容中道”。惩戒是强性他律,羞愧是弱性他律,自省和内疚是自律,率性是自发。朱熹理解的“慎独”自然是第三个层次的自律———自省和内疚,是“戒慎恐惧”,是“修道之谓教”。

按照朱熹对慎独的理解来把握《中庸》、《大学》,是可以解说得通的。《中庸》、《大学》里提到的慎独不但有慎与不慎的区别,而且还有独和不独的区别。“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是独而不慎,“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是慎而不独,“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是慎且独。这样,能慎独者为君子,不能慎独者为小人。人前人后、独与不独是否能保持一致就关系到后面的诚与不诚,是人格真伪的分水岭。

将慎视作工夫,在这一点上刘宗周和朱熹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他们对独的看法:朱熹将独视为“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而刘宗周将独视为本体。在刘宗周看来“独之外,别无本体”。那么刘宗周所说的独体是什么呢?刘宗周在《中庸首章说》中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此独体也,亦隐且微矣。及夫发皆中节,而中即是和,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也。未发而常发,此独之所以妙也。中为天下之大本,非即所谓“天命之性”乎?照此说,所谓的“独体”其实就是“未发之中”,是天下之大本,是天命之性。他在给秦履思的一封信中也说:“‘独’只是‘未发之中’,‘未发之中’正是不学不虑真根底处。”因此当有人问他“中便是独体否?”他回答说:“然,一独耳。指其体谓之中,指其用谓之和。”他还说:“天即吾心,而天之托命处即吾心之独体也。”由于在刘宗周看来,独即是中,即是天命之性,那么慎独便是致中和,率天命之性。如果从思想者的本意看,此“独”和“良知”至少在“不学不虑”上是相同的,这种“不学不虑”本身就具有先天的性质,只是刘宗周认为阳明的良知太偏重于后天的照察,因而落于第二义,所以他认为应再向前一步,求于“天下之大本”———未发之“独”。也正因为立独为天下之大本,使得此“独”字含有了一种峭然孤出、君临天下的意味。的确,在刘宗周这里,“独”就是个一字法门,大有一种收摄的意思。所以刘宗周以“慎独”统摄一切学问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他说:“《大学》之道,‘慎独’而已矣;《中庸》之道,‘慎独’而已矣;《论》、《孟》、《六经》之道,‘慎独’而已矣。‘慎独’而天下之能事毕矣。”

刘宗周还曾经写过一篇《独箴》,其文如下:

圣学本心,惟心本天。维玄维默,体乎太虚。因所不见,是名曰‘独’。独本无知,因物有知。物体于知,好恶立焉。好恶一机,藏于至静。感物而动,七情著焉。自身而家,自家而国。国而天下,庆赏刑威。惟所措焉,是为心量。其大无外,故名曰天。天命所命,即吾独知。一气流行,分阴分阳。运为四气,性体乃朕。率为五常,殊为万事。反乎独知,独知常知。

全体俱知,本无明暗。常止则明,驱驰乃暗。故曰闇章,的然日亡。君子知之,凛乎渊冰。于所不睹,于所不闻。日夕兢兢,道念乃凝。万法归一,不盈此知。配天塞地,尽性至命。此知无始,是为原始。此知无终,是为反终。死生之说,昼夜之常。吾生与生,吾死与死。夷彼万形,非我得私。猥云不死,狂驰何异?从这篇《独箴》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宗周通过“独”合内外之道的努力,即通过独体将宇宙人心打并一片。独体为宇宙之本,而宇宙又是人心之本,即“圣学本心,惟心本天”,所以独体既是宇宙之本,又是人心之本,所谓的“人心之本”即是“天命之性”。此独体之中存有好恶之机,即“好恶一机,藏于至静”,此“机”就是后文所要讨论的“好善恶恶”之“意”。人能慎独诚意,则自身、而家、而国、而天下,修齐治平之事一齐并了。何以故?此独体中之“一气流行”,生化宇宙万事万理,故宇宙中事无非我独中之事,也正由此见得我心量之广大无外;又独中有知,为我心之灵明精觉处,能体物无遗,如能于不睹不闻之地,守之以战战兢兢、临深履薄之心,则自然道念凝固,日而章。故此,慎独是归一之法,知此则知原始反终,尽性至命之说。因此,和朱熹相比,刘宗周已经将“慎独”拔得很高了。

由于刘宗周与朱熹对“慎独”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在《独箴》,《全集》第3册(下),1097~1098页。

树立自己的学说的同时必须对已有的成说作出回应。同陆王一派一样,他也抓住了朱子学说的支离进行批驳:

隐微者,未发之中;显见者,已发之和。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中为天下之大本。慎独之功,全用之以立大本,而天下之达道行焉,此亦理之易明者也。乃朱子以戒惧属致中,慎独属致和,两者分配动静,岂不睹不闻与独有二体乎?戒惧与慎独有二功乎?致中之外复有致和之功乎?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刘宗周以朱熹为支离,而自己求归一的学术倾向。但刘宗周对朱熹的批驳并不很有力,二人对独的理解不同,则后面的辩论已经失去了基础,况且一贯的道理并不妨碍分别说,致中、致和,分动、分静作为一种工夫的两个次第也未尝不可。更何况能写出“万紫千红总是春”这句话的朱熹怎会只见花朵之支离而不见春的大模样呢?刘宗周批评朱熹学说的支离的真正目的其实是说朱熹对慎独的理解使得慎独成为第二义,因为他认为朱熹理解的慎独“为动而省察边事”,是后天用事,但是刘宗周认为慎独应是“第一义”的。在刘宗周看来,由于独即是“天命之性”,是至善的,所以能慎独,则自然止于至善,是一种彻底的工夫,哪有什么中和、动静的分别可说?刘宗周也曾赞叹朱熹在“独”下加一个“知”字,他在《学言》(下)中说:“《中庸》疏独曰‘隐’,曰‘微’,曰‘不睹不闻’,并无知字。《大学》疏独,曰‘意’,曰‘自’,曰‘中’,曰‘肺肝’,亦并无知字。朱子特与他次个知字,盖独中表出用神,庶令学者有所持循。”这种夸奖让人觉得奇怪,因为从这段夸奖中看,朱熹应该是有意点出独中之知的,好像刘宗周本人和朱熹对于独的理解没有什么不同一样。其实他当然是知道“独居”和“独体”之间显而易见的区别的。他在此前的《独证编》(写于丙子,而前一条出自七年后的《存疑杂著》)中曾说:“朱子言独知,对睹闻以言独也,若早知有不睹不闻意在,即只言慎独亦得。”可见他是明知朱熹的“慎独”是已发后省察的,也知道朱子所说的“不睹不闻”并不是自己所认为的不可睹闻、无声无臭的本体,“独不以地言也”。其实对“独知”的独特理解是刘宗周本人时常强调的,所以这段话与其说是夸赞朱熹,还不如说是刘宗周的自我夸赞。朱熹所谓“独知”的意思只不过是一种私下的反省,而不会是刘宗周所说的独体之知,更不会“特与他次个知字”,“表出用神”,没有体,哪里来的“用神”?

如果单从理论设计上看工夫的彻底性,刘宗周的思想应比朱熹的更为高妙。依据前文,朱熹的慎独说的确是第三层次上的自律,而刘宗周的慎独说则应是第四层次的自发,并且刘宗周之所以以慎独为其学术主旨,就是要强调一种自发。不是自发便是人伪,故此刘宗周又有“离独一步,便是人伪”的说法。他对独体的规定已经使得慎独的自发性有了理论上的依托。刘宗周固然想做一种彻根彻底的学问,只是我们按照他对独的理解来看《中庸》、《大学》,仍会产生很多疑问。比如,如果独体、中体、天命之性等都是一个东西,《中庸》中设如此之多的名目岂不徒增缴绕,有何必要?并且,如果是一个东西,文中为何不明言?再说《中庸》、《大学》都因机设教,本末终始层次宛然。比如《中庸》有“率”性与“修”道的分别,有至诚和致曲的分别;《大学》八条目的层次也是历历分明的,虽然重根本,但也强调次第,并且其中每一概念都有确指,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变化。《中庸》和《大学》中独的本意应该是质朴的,即便不如朱熹解说的那样,但也未必如刘宗周理解的那么玄妙。他甚至以独合《易》及周敦颐《太极图》:

独者,心极也。心本无极,而气机之流行不能无屈伸、往来、消长之位,是为二仪。而中和从此名焉。中以言乎阳之动也,和以言乎其阴之静也,然未发为中而实以藏已发之和,已发为和而即以显未发之中,此阴阳所以互藏其宅而相生不已也。

又指其中和所蕴之情,不过喜怒哀乐四者,依然四气之流行而五行各司其令也。由是以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以成乾男,则天位乎上;以成坤女,则地位乎下;以化生万物,则万物育于中。此之谓天命之性,率性之道。而苟非君子实有是慎独之功,从主静以立人极,则亦何以使二仪之不忒其位,四气之各序其功,天地万物各得其所?此之谓修道之教。大哉《易》乎!斯其至矣。这一段文字完全是从周子《太极图说》化出,所谓的心极无非是太极之别名,故此独也就是太极之别名,宇宙的万事万理无非此独体之一气流行。我们很难同意《大学》、《中庸》中的独会有这么多的意思。这些想法更像是刘宗周自己的,而不是《中庸》、《大学》的。

所以刘宗周的慎独说仍然是以《中庸》、《大学》合于己意,并且,其理论上的创新也只是相对而言。从本体论上看,独只不过是至善本体的又一个名字而已;从工夫论上看,他的慎独说的确比朱子的进了一步,在理论上更强调了主体的自发性,只是这种自发性是否真的成立,还值得进一步分析验证。

刘宗周对慎独的理解虽然未必是《中庸》、《大学》的本意,但他却借此确立了自身学说的立脚点。由于刘宗周视独为本体和本原,所以当他遇到《大学》中八条目的根本———格物时,就会很自然地将二者联系起来,于是就有了以“独”为无物之物、为“物”之本的观念,并由此进一步发展为以“慎独”为“格之始事”。他说:

君子之学,先天下而本之国,先国而本之家与身,亦属之己矣。又自身而本之心、本之意、本之知,本至此,无可推求,无可揣控,而其为己也隐且微矣。隐微之地是名曰独。其为何物乎?本无一物之中而物物具焉,此至善之所统会也。“致知在格物”,格此而已。独者物之本,而慎独者格之始事也。刘宗周是以慎独为工夫的入手处,但是《大学》已明言格物,所以他必须对此做出回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独”说成是比“物”更根本东西,进而以“慎独”为“格之始事”。其实这样就等于在八个条目中增加了一个条目,而且是最根本的条目。刘宗周自然不会如此唐突,故用了“始事”两个字,意在使慎独作为格物的一个过程,但这却有似掩耳盗铃。刘宗周在努力弥缝自己的观点与《大学》之间的冲突。

我们还可以体察一下“独”字中所蕴涵的信息,分析一下这个字和刘宗周之间有怎样的微妙关系。当我们用心念动一个口诀时,其实就是在吸收和内化这个口诀里的信息,而且如果这个口诀是自己选定的,那么这个口诀本身也就蕴涵了自身的信息。人不断回想和念诵这个口诀,就是对口诀中信息的强化,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声源使周围器物发生共振一样。所以,如果常念“慎独”的口诀,“慎”和“独”字所蕴涵的各种信息夹杂着个人对它的一些具有倾向性的认识便会潜移默化地溶入人的血液里。“慎”字自然有细致、谨微、收敛的意思,而“独”字相对就比较复杂。从“独”这个字本身所提供的信息来看,它有“一”、“无对”、“专主”、“排他”等意味。“独”有“一”的意味是不言而喻的,这个“一”不但使独有本体的意味,还使得独有了发生论上的本原的意味。独字在先秦典籍中似乎只有《庄子》中说的“见独”有这种本体意味,我还不能肯定刘宗周认独为体是否受了庄子的启发,但庄子的“见独”是在“坐忘”中不断抛弃、不断敞开,乃至无所可抛之后的呈露,这和刘宗周所体的独可能不太一样。体独并不会抛开那么多的东西,有些东西是一定要抓住的,抓住了这些东西就是抓住了独体。并且,庄子并没有说独能创生宇宙万事万理,而刘宗周的独却含有这种创生功能。独中体现出的“一”还是一种状态,有清澈、抟聚、宁静的意思,不“一”则会纷纭散乱,古人所谓“抱朴守一”的“抱”和“守”字就烘托了“一”字的这层意思。刘宗周的“独”除了有本体的意义外,也含有这种“凝一”的意味,这在其工夫论中就是“四路把截”,此种意味和慎独的本意也是有些相通的。

独的“无对”的意味是从“一”的意思中衍生出来的。也正因为这种无对,他在《人谱》中形容心体才用了“无善而至善”五个字。显而易见,如果有对,便不是独了;独本身是至善的,但如果说了善,便是有对,所以说“无善”。这种“无对”导致了本体的不可说,说了也要随说随扫。独的“无对”其实就是说“只有它”。这便引出了独的另外两个意味:“专主”和“排他”,这两种意味体现了“独”字隐含的霸气,比如“独断”、“独裁”等,这些意向使得“独”字显得有些峭拔,“我”的意味很浓。“独”字的这些信息都会融化并体现在刘宗周的身上,或者说他在一定程度上是“独”的化身。

如果结合后文的心理结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独”正是刘宗周人格结构中的独裁者,它有强烈而鲜明的意志,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作出指令,并掌握对人进行自我褒奖和训斥的权利。“独”的指令便是“意”,一种潜在而又强有力的意志,所谓“诚意”便是尊此“独”之意志。这种“专主”和“排他”的意味,使得“独”字显得很硬。虽然表面看来“独”字包含了“一”的意向,但它并没有“一”字大。

同类推荐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 “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
热门推荐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逆天凰妃:毒医大小姐

    逆天凰妃:毒医大小姐

    一朝穿越,现代女神医成为异世废柴大小姐。当身体里的灵魂成为天之骄子,那个人人轻贱的废柴破茧成蝶震惊众人。弱肉强食的世界,风云悸动,她翻手覆雨,凤飞九天。再世重生,她定活出自己的风采。笑看人生,执子之手,天地之下,唯我独尊。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名门淑女

    名门淑女

    ◆康若雅,本有着显赫身世的她却和外婆在乡下过着平淡的生活。a市名门只知康家有康宓薇,却少有人知道她康若雅。她就是那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是康家的耻辱!无意中得知,自己从小的怪病是有原因的,好,真好!既然你们心虚难忍,那就好好算算这十五年的烂帐吧!◆韩瑞,韩氏财团实际掌权人。集金钱、美貌、权势于一身的他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这样的人本该是强烈的聚光灯,身边美女环绕、意气风发。然而,事实相反,韩瑞周围五米之内除了好友徐少杰再无他人!商场上的韩瑞运筹帷幄、刚毅果断,年轻一代人中几乎无人与他比肩!可惜呀,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位才华横溢的商业巨子却是有病的!还是治不好的心理疾病!◆本来无交集的两人却被一场宴会联系在一起。宴会之上,一直一言不发的韩瑞,当着全场人的面为若雅解围,并且对若雅说:“我要你!”全场为之震惊!媒体为之哗然!以为是麻雀变凤凰、病秧子对上药罐子,哪知却是真正的名门淑女、强强联合!♥简介无能,文文实在。本文走温馨路线,宠文,喜欢的亲们可以先收藏O(∩_∩)O~。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财阀首席的名门淑女》
  • 我家徒儿萌萌哒

    我家徒儿萌萌哒

    ”,钱馍馍总想着如何把自家师父拐到手,后来的后来,一朝穿越在乱葬岗,这个师父……以前的以前。钱馍馍总是目含热泪,仰天长啸:“师父,却被一身白衣的‘某鬼’吓晕,钱馍馍表示好忧伤。生活所迫当了妖孽美男的贴身丫鬟。可是,为甚美男这么暴力?好不容易拜得一良家男子为师,可是,你为老不尊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红楼之水掬黛心

    红楼之水掬黛心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原为女儿结公案,怎奈得红颜皆薄命?西方灵河绛珠草,一抔甘露恩泽今生偿。一抹情天世外仙姝魂,化作尘世清泠女儿身。神瑛情不情绛珠情情,泪尽还本命中注定。算不过,前世悉心滋养另有其人;算不过,今生情深意重却是海王;算不过,前世今生女儿命格改动。呀!泪儿化露清偿前世债;呀!心儿凝情只为今生缘。流不尽的灌愁海水水王情,剪不断的绛珠仙草木主缘。穿不遍的绫罗绮纨,吃不完的山珍海味;说不尽的繁花似锦绣,却暗藏祸机无数。只说金玉是良姻,却为何处处窥探水木情?都说水木是情缘,却为何情深似海祸如沙?薛宝钗的算计,玉铭君的深情,请看她闺阁女儿如何处。抚着眉心的一点百花痣,却原来缠绵悱恻前世早定。娇小柔弱的她,面对属于她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她不会后退,风刀霜剑亦无悔。温文尔雅的他,面对着欲抢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的敌人,他浑身霸气凌然,不见丝毫退缩。天边的两颗孤星,就是他和她,前世的缠绵不尽,今生的心心相印,爱上了,无悔,亦不悔。没有波涛汹涌,却暗流无数;没有惊天动地,却温馨甜蜜;没有轰轰烈烈,却细水长流;没有隔阂误会,唯有心心相印。爱情来源于生活,爱情亦离不开生活,从那一刹那,早已注定他们的爱情属于生活,亦归于生活;细水长流的爱情,掺杂着从小的亲情,因为生活并不仅仅依靠爱情维持,还有那份不可磨灭的亲情。******************************走过路过,收藏,投票,多多益善大力摇旗欢迎志同道合的亲亲,至于不喜欢的人,就请绕道,没人强迫你们看若发人身攻击言语,一律删除不怠.......********************梅灵的红楼系列文,欢迎大家去看。红楼之禛惜黛玉:红楼之水掬黛心:情续红楼画眉蹙:红楼之禛心俜玉:红楼之蛊惑香玉:红楼之雍帝霸玉:
  • 腹黑弃妃:皇上请用膳

    腹黑弃妃:皇上请用膳

    穿越,她本想开开心心度日。他却并不让她好过,鞭子,板子,夹手指,接踵而至。凤鸾宫外,他冷血下手,打掉她腹中孩子。萧瑟冷宫,他冷眼旁观,看她人绑她在树,皮开肉绽。为了他和别人的孩子,她大义相救,他却赐她腰斩。终于她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他却不放过一点利用她的机会,让她和亲。却又在和亲之后,举兵破她国家,杀她丈夫。被俘入京,她再度成为他的女人,当初的傻白甜还会由人摆布吗?复仇,真相,她一点点撕毁所有人的面目,踏着鲜血上位。他却在最高处大笑,“从前现在,都是为了你。”
  • 邪魅总裁请滚开

    邪魅总裁请滚开

    一场契约的婚姻,两代人的恩怨情仇。本是黑社会老大的千金小姐,却因父亲的沦陷,遭尽白眼奚落。“待宰的羔羊?我才不要!逼婚?对不起了,请您先把那些花花草草除干净再说!”征服邪魅总裁,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她誓要纵横商界,做一个娇媚与霸气并存的女纸!
  • 拒嫁豪门:美颜娇妻101次逃跑

    拒嫁豪门:美颜娇妻101次逃跑

    她是M国颜值最高的美女少校,明明可以靠脸,却非要靠实力。一次机密任务,遇上了神秘莫测,唯我独尊,狂狷不羁的他。至此,一场纠缠不休的追逐战,拉开序幕…“东方未晞,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我都不要再遇上你。”他似笑非笑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怒火朝天的女人,绯红的薄唇无奈扬起,“那我只好委屈自己像上帝申请,让你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都遇上我,爱上我,嫁给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