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7400000045

第45章 灭楚必秦,亡秦必楚(1)

楚国的新都陈县仍称郢,号为陈郢,或谓郢陈。

顷襄王及其臣僚惊魂未定,立即加固陈郢的城防。河南省博物馆1980年经勘察和试掘,证实今淮阳县城即故楚陈郢。此城原为陈国所建,并入楚国后两次增修。第一次增修约在惠王时,城垣扩宽1.5米~2.0米,增高约1.5米,夯层较乱且松,工程质量欠佳,原因在于它还只是东北边境的一个县城。第二次增修即在顷襄王时,城垣扩宽约4.4米,增高1.0米有余。为求坚固,夯土以横木作栓,每根横木长2米~3米,直径0.16米~0.31米。横木分四层安放,上下两层间距为0.5米~1.0米,左右两根间距为0.4米~0.6米。据此推算,全城共用横木4万~6万根,可见其工程之浩大。其实,在秦人看来,区区陈郢,无论其城垣加固与否,都是不难攻克的。栽郢的失守,推究其原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弊在楚国的君臣见识不高,谋略不深。这个道理,顷襄王及其亲信或许是不大明白的。

约55年后,秦灭楚。又16年后,楚亡秦。

楚人失去了半壁河山,然而,曾几何时,他们便夺得了一统天下。历史的翻覆如此迅疾,好像给秦楚双方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第一节顷襄王亡羊补牢

秦取栽郢后,以楚腹地为南郡。随即与韩、魏合谋并力攻楚,仍以白起为元帅。顷襄王有左徒名黄歇,多智善辩,受命使于秦,以破秦与韩、魏之谋。《战国策·秦策》记黄歇上书秦昭襄王,其文曰:“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斗,而驽犬受其弊。……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授首。王襟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之利,韩必为关中之侯。若是,王以十〔万〕戍郑,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二万乘之主注地于秦,齐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腰)绝天下也,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然后危动燕、赵,持齐、楚(此句《史记·春申君列传》作‘直摇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秦昭襄王虑及韩、魏易变,不可深信,以黄歇所言为是,命白起按兵不动。同时派使者到陈郢,与楚相约为与国。

不久,顷襄王会秦昭襄王于襄陵,许诺将青阳以西割让给秦国。

青阳在今长沙,青阳以西即洞庭迤南之地。楚师主力北上后,青阳孤悬南土,势必弃守。割让青阳以西,实为以必失之地易可缓之时,不得以丧权辱国视之。

其明年为公元前277年———顷襄王二十二年,秦蜀郡守张若接管了巫郡和黔中郡。

又明年,据《史记·楚世家》所记,楚国集结了东部的士兵十余万人,收复了“江旁十五邑”。张守节《正义》以为江旁十五邑在黔中郡,这是误断。江旁十五邑如在黔中郡,则与楚境不相接,成为飞地,何从收复?况且,黔中郡距长江较远,不得以“江旁”称之。楚人所收复的十五邑,应在鄂东、赣北,其地适为“江旁”。鄂东、赣北的铜矿是楚国经济的命根,有之则尚能苟延,无之则势必速亡。秦人南下接管青阳以西,楚人乘机夺回了青阳以北、南郡以东的十五邑,保住了铜矿。后来,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追述往事云:“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秦始皇所讲的,就是楚人收复江旁十五邑这件令秦人不胜恼怒的事。

湖南的楚墓、秦墓、汉墓,衔接紧凑,成为一个渐进的系列,没有大起大落的迹象。由此推想,青阳以西直到黔中,确实由秦人和平接管,没有发生反复。

《战国策·楚策》所记“或谓楚王曰……”云云,“或”应是一位游说之士,“楚王”应即顷襄王。其文曰:“臣闻从(纵)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愿大王听之也。夫因诎(屈)为信(伸),旧患有成,勇者义之;摄祸为福,裁少为多,知者官之。夫报报之反,墨之化,唯大君能之。祸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不偏于死,不偏于生,不足以载大名。无从寇艾,不足以横世。夫秦捐德绝命之日久矣,而天下不知。今夫横人口利机,上干主心,下牟百姓,公举而私取利。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山。”这一番话讲得恳切而透彻,与一般言纵横之术的油嘴滑舌不同,倒很有道家的气味。事态的演进,若非突变———报报之反,则必渐变———墨墨之化。

楚国能否转祸为福,变屈为伸,关键不在敌,而在己。积祸之所以重于丘山,国权之所以轻于鸿毛,是因为有欺君虐民、假公济私的“横人”。至于“横人”是谁,则在栽郢沦陷以前就有庄辛向顷襄王直言不讳了。

庄辛是庄王的后裔,深以国事日非为忧。《战国策·楚策》记庄辛向顷襄王进言云:“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顷襄王听不入耳,反说庄辛老糊涂,庄辛说:“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袄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避)于赵,淹留以观之。”庄辛果然跑到赵国去了,五个月之后,栽郢失守。顷襄王迁都于陈,派人到赵国去请庄辛回来,对庄辛说:“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进言:“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接着,庄辛用寓言和故实来启发顷襄王。譬若黄鹄,“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乃不知猎人方将射而落之,白天还在江河游逛,黄昏就成为鼎鼐之中的佳肴了。譬若蔡圣侯(蔡侯般),“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下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按,黾塞别称黾隘,亦即冥阨,乃城口三隘之一。黾塞之内为秦兵所占,顷襄王被赶到黾塞之外去了。庄辛说罢,顷襄王“颜色变作,身体战傈,于是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名氏不详。其中,州侯乃令尹,最为恶劣。《韩非子·内储说》云:“州侯相荆,贵而主断。荆王疑之,因问左右。左右对曰‘无有’,如出一口也。”《荀子·臣道》以为:“楚之州侯……可谓‘态臣’者也。”“态臣”,应为善作态以惑其君的权臣。

顷襄王任庄辛以政,正是所谓亡羊而补牢。其晚年能保境善邻,庄辛与有力焉。

楚人收复江旁十五邑时,白起正在攻魏,取其两城。其明年,秦相穰侯攻魏,斩首四万,直逼大梁,魏割三县以请和。秦受魏所割地,而不与魏和。又明年,秦遣客卿胡阳攻魏,斩首十五万。魏兵挫地削,楚则得以偏安于东境。

公元前272年———顷襄王二十七年,三晋攻燕,秦助三晋。楚以景阳为元帅,也扬言攻燕,而其实袭魏。当时楚军复振,而景阳为名将。据《淮南子·氾论训》所记,景阳嗜酒好色,但能“威服诸侯”,“功名不灭”。

同年,楚、秦通好。楚太子完由黄歇为傅,入秦为质。

公元前269年———顷襄王三十年,秦攻赵。赵奢善治兵,大破秦军。公元前263年———顷襄王三十六年,王病危,遣使至秦求太子完归国,秦昭襄王不许。先是,宣太后已被废,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俱被逐。此时范雎为秦相,黄歇与范雎友善。《史记·春申君列传》记黄歇说范雎云:“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

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熟虑之。”范雎以黄歇所言为然,报告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允许黄歇先回陈郢去探视顷襄王病情轻重,待回报后再作计议。黄歇所忧虑的是:如顷襄王病故,而太子完在秦不得归,则阳文君之子将继位为王,对太子完和黄歇都将大不利。经黄歇设计,太子完化装为御者,随楚使归国。黄歇诡称太子完因病不能见客,本人则需随侍太子完而不能回国。估计太子完一行出关已远,黄歇才报告秦昭襄王:“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秦昭襄王大怒,要黄歇自杀。范雎进言:“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当时秦、楚交好,使秦得以专力对付三晋;如秦、楚反目,将对秦不利。于是,秦昭襄王允许黄歇也回楚国去。

(第二节春申君始荣终枯

公元前263年,秋,黄歇回到陈郢不过三个月,顷襄王就病故了。熊完继立,是为考烈王。

公元前262年———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令尹,封为春申君,赐以淮北地十二县。是年,楚割州邑予秦,其地界乎秦楚之间,在今湖北洪湖东北。

当时,齐有孟尝君田文,赵有平原君赵胜,魏有信陵君魏无忌,与楚春申君俱以贤闻于诸侯,礼贤收誉,辅国专权。信陵君和春申君各有食客三千人,孟尝君和平原君的食客大概也不下此数。

公元前261年———考烈王二年,楚攻鲁,割其地。

公元前260年———考烈王三年,秦攻赵,白起所部秦军与廉颇所部赵军相持于长平(在今山西高平西北)。廉颇治军严谨,临敌慎重,白起不能得志。赵孝成王为秦人离间之计所惑,命赵括代廉颇为将。赵括乃赵奢之子,熟读兵书,善言兵事,年少气盛,以为天下莫能当者,然而不谙韬略,上卿蔺相如讥其“不知合变”。赵括举措冒失,落进白起的圈套,赵军被秦军分割包围达四十余日,粮尽。

赵括突围时被秦军射死,赵军投降后被秦军全数坑杀。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战役,也是一场空前残忍的屠杀,赵国损失将士达四十五万。其明年冬初,秦将王陵引兵围邯郸。复明年,秦以王龁代王陵为将。又明年为公元前257年———考烈王六年,邯郸久围不解。平原君夫人为信陵君姊,奉书向魏安釐王和信陵君求救。魏安釐王遣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但受秦人恐吓,命晋鄙在中途坚壁自守、勒兵不进。

平原君见事急,挑选既有勇力又有才略的门客二十人,准备突围到楚国去求援。因条件太高,平原君只挑选到十九位合格的门客。

这时,有门客毛遂向平原君自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平原君问毛遂:“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答道:“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蚤(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见毛遂如此自信,允许他充二十人之数。到了陈郢,晋见考烈王。平原君向考烈王指陈利害,考烈王从早晨到中午一直不置可否。“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纵)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纵),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纵)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以从。’毛遂曰:‘从(纵)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

‘王当歃血而定从(纵),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纵)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以露骨的要挟使考烈王为之震慑,以刺耳的批评和劝说使考烈王为之折服,赵与楚的合纵由此得以缔结。这是非常的外交手段,只适用于非常时期的非常事件和非常人物,只可一,不可再。

若无卓识捷智,断难如快刀之斩乱麻。春申君的作用不可忽略,他是赞成合纵的,当时必定也在场。只要他认可,考烈王即使翻悔也无可奈何。

平原君偕门客回邯郸,不胜感慨地说:“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平原君说出了真切的体验,三寸之舌外,若添上三尺之剑,语意就更为完密了。

春申君自请救赵,偕名将景阳引兵北上。

信陵君利用魏安釐王宠幸的如姬窃取虎符,偕屠夫朱亥单车驰至晋鄙军中,与晋鄙合符。晋鄙生疑,被朱亥以铁锤击杀,信陵君夺晋鄙军,北上救赵。

楚、魏援军将到时,秦军急攻邯郸。平原君散财飨士,募得敢死者三千人,由邯郸传舍吏子李同率领,突出奋战。秦军大惊,为之退三十里。正好,楚,魏援军赶到,秦军迅即撤围而去,秦将郑安平降赵。赵孝成王喜极,以灵丘封春申君,以鄗封信陵君。

这次楚、魏救赵之役表明,只要楚、魏、赵三强同心协力,秦无敌于天下就将化为神话。可是,要三强同心协力谈何容易,一时虽尚能为之,长久则绝无可能。

公元前256年———考烈王七年,楚灭鲁。同年,秦灭西周。两年以后,魏灭卫。大国相攻,小国先灭,必然如此。

战事愈频繁,平民的生计愈艰困,然而权贵的生活愈奢靡,也是势所必然的。当时各国的权贵竞侈成风,如《史记·春申君列传》

记:“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瑇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门客着珠履,这等气派,实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假如说,当时的君臣都醉生梦死,那就言之过甚了。《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秦昭襄王说:“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夫以远思虑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图秦也。”由此可知,楚国的君臣并不比秦国的君臣更耽于逸乐。

赵人荀卿,大器晚成,年至半百才到齐国游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齐襄王(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65年在位)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当时祭酒还不是官名,荀卿“三为祭酒”,乃如司马贞《索隐》所云:“谓荀卿出入前后三度处列大夫康庄之位,而皆为其所尊,故云‘三为祭酒’也。”齐襄王死后,荀卿去齐适楚,应春申君之请,为兰陵(在今山东苍山西南)的县令,而讲学著书不辍。

公元前253年———考烈王十年,以钜阳为陪都,其地在今安徽太和东。

公元前251年———考烈王十二年,秦昭襄王死,春申君受考烈王命前往咸阳吊祠。

秦昭襄王之子继立,是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为太子时,以宠姬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以夏姬所生子异人为子。华阳夫人为楚人,不无故国之思,乃为异人易名曰子楚。秦孝文王立一年死,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其元年,秦灭东周。

秦人东征,韩、魏首当其冲。韩、魏不破,则楚无倾覆之虞。

同类推荐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当翻开中国历史的厚重画卷,古老中国的沧桑与恢弘就一次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愚昧与觉醒、压迫与抗争的历史,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而发生于1911年1O月1O日的武昌起义,则以它的胜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其伟大的划时代意义,直到今天仍被后人所铭记。
  •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多年以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教化体系,在道德价值上是不主张非正义告发的,但只要有专制政治存在,统治者就鼓励告密。整个封建王朝,从秦到清,告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帝制历史的一个带有污垢的眉批,而告密者就是那块污垢。这块污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超乎我们想象。它不仅介入你的私生活,而且还要控制你的灵魂。中国古代的告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控制他人灵魂的历史。而各个时代的告密者们,各显其能,通过告密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改变历史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可气或可悲,无非都是专制统治下的一枚棋子。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热门推荐
  • 爱的密谋者

    爱的密谋者

    伤痕累累的女孩,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去帮助每一个因为爱情而一蹶不振的女孩……不同类型的女生会和她发生什么样子的故事呢?而她又要继续受着什么样的伤……那些出现在她生命中的男生,又将带给她怎样的经历……
  • 蛮妃

    蛮妃

    一间香名远播的酒店,亦让其艳名远播,于是、、蝶蜂涌而来、、、、皇上?照样恶搞!后宫?照样落跑!首富?照样不鸟!统领?照样耍弄!古代?你奈我何!他是皇上,后宫佳丽三千,被她恶搞,冰雪层层挖解,蓦然惊觉?那抹笑,最能牵绕!他是洛阳首富的公子,性冷却情真,他们的婚约,由他来拒绝,可是,当那一抹纤细的身影驻进他的心灵时,他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来赎情?他是候爷之子,霸气无常,玩弄她的下场,他自食其果,雷雨中,他死死守护的是内心唯一的悸动?小王爷,如风随风,目光淡而悠远,有缘无缘,依然迎面擦肩,她望着他,他却望着别的女人,清灵的心一次一次被伤害!感情的追逐,像是一场游戏,亲身其中才发现,原来痛的是那无情的漠视!以下是月牙儿亲为我建了一个交流群,在这里很感谢她!群号是:22532061请想加入此群的亲们快快行动吧!推荐好友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邪魅首席的禁锢妻》
  • 战神无敌

    战神无敌

    吴家第一天才吴战,用了三个半月突破地泉境。吴双这个别人眼中的废材,用了两顿饭的时间就突破了…………陈家的超级天才,一年半突破天泉境,吴双这个别人眼中的废材,用了一个月完成突破………万境仙漩之路,带吴双掀起横扫天下之路,别跟我比突破之速,你会自卑的………
  • 皇后,别跑

    皇后,别跑

    她又没有阴狠毒辣的心,穿越到这吃人的后宫,岂不是分分钟被人KO的命?拜托,老天爷,麻烦降个雷把她给劈回去吧!
  • 天仙路

    天仙路

    天仙者,举形升虚,久住长生,与造物同参,经万古而不朽。世人畏枯朽,惧瞑目,千方百计,欲寻长生之途,谋求天仙之路。殊不知大道千般劫难,万般险阻,陨落者无数。唯心志、悟性、机缘诸般不缺者,方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前生误入邪道的女修,今生重归正途,追求无上大道的故事。PS:新文《覆长生》求支持!(づ ̄3 ̄)づ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重生之绝世倾语

    重生之绝世倾语

    她是方家的长女,方家的大小姐,却也是最不受宠的大小姐,努力学习,拼尽全力也得不到家人的关怀,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方家的小公主,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方家的二小姐,和她不一样的是,她妹妹是方家最受宠的二小姐。在家族企业经济危机的面前,她被所谓的亲人毫不留情的推出,只为商业联姻,她的傲骨,宁愿以死相拒,亲情,只在一夕之间就化作了乌有,她不再奢望得到什么,更不会再有所留恋。上苍怜悯,她的人生从头再来,这一世,她又该如何?是拿起?还是该放下?重生,那些曾经的过往都已远去,她,不再是前世的那个她了。看,她如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守护住自己的爱情!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