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7400000001

第1章 “司天” “司地”的远祖(1)

据孟子说,楚国有一部名为《梼杌》的史籍。《梼杌》的体例或许同鲁国的《春秋》类似,记东周列国的大事,而以楚国为中心。

可惜它久已亡佚,只留下了一个古怪的书名。梼杌,相传是一位凶神或者一头恶兽。后人别创新解,不一而足,但都查无实据。梼杌同楚国究竟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不解之谜。在楚人的心目中,梼杌大概不是什么凶神或者恶兽吧?史籍以《春秋》为名,借时序的流迁喻世事的演变,显得典雅而正大;以《梼杌》为名,就显得神秘而奇特了。这一正和一奇,似乎透露了上古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风格差异的一点信息。

西晋咸宁或太康年间,从汲郡的战国魏墓中,出土了大批竹简。

其中有一篇记楚事,据见过的人说其字最为工妙,可惜也失传了。

古老的中国有一堆庞杂的神话和传说,楚史的起点就在神话和传说的时代之中。这些神话和传说介乎有序与无序之间,最易使人发“剪不断,理还乱”之叹。想要从中察访楚人先民的踪影,恰如在迷宫中寻出路来那么麻烦。好在这不是索然无味的苦差,我们终将走到豁然开朗的洞天。

(第一节祝融与古帝的世系和位次

古代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生活在洪荒时代的始祖,那是一位神格化的人,或者是一位人格化的神,通常享有建不世之殊勋的荣耀。他们受到这个民族笃实而真诚的崇拜,赋予这个民族以生存的勇气和进取的信念。他们的事迹夸张地记录了这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而且集中地显示了这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和理想。

那么,楚人的始祖是谁呢?

假如只追溯到祝融,那是众口一词,绝无疑义的。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都能找到力证。《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楚国的别封之君夔子不奉祀祝融和鬻熊,楚王忍无可忍,兴师问罪,把夔子废黜了,把夔国灭掉了。鬻熊是楚国始封之君熊绎的曾祖,祝融则是楚人的始祖,不奉祀鬻熊已罪不可恕,不奉祀祝融则罪莫大焉。

《国语·郑语》记周太史伯答郑桓公问,明确指出楚国的公族是祝融的后裔,这是述及楚人始祖为祝融的一则最早的记载,时在西周末。

1987年发掘的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墓主是战国中期与晚期之际的楚左尹邵,墓中出土的竹简记录着墓主奉祀的祖先的名字,其中就有祝融,这是证实楚人的始祖为祝融的一个最新的发现。

假如不满足于祝融,而要上推到比祝融更早的颛顼或者高阳,似乎也不无线索可寻。屈原在《离骚》中自述家世说:“帝高阳之苗裔兮……”《史记·楚世家》的起句是“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屈原博闻强识,以楚人言楚事,其必有据。《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相传也是祝融的后代,而且治史如理丝,所言也绝非无稽之谈。

那么,楚人的族谱似乎可以从别称高阳的颛顼写起了。无奈《离骚》的上述说法是附会,《史记》的上述说法是误会,附会加上误会,就失真愈甚了。这牵连到神谱的形成和变迁,不能不多费些口舌。

中国的民族是多元的,他们的神话和传说自然也是多元的。民族是在动的,是会变的,与此相适应,神话和传说也在动,也会变。

民族的融合,国家的兼并,以及正统观念的形成,促使来源各异的诸多古帝实行纵向的整合,本来没有从属关系的有了从属关系,本来没有裔嗣关系的有了裔嗣关系,全不顾资历的深浅和神通的大小,总是强者为尊,后来居上。民族的流徙,国家的播迁,以及五行与五方、五色相配的学说的确立,促使先已整合的诸多古帝实行横向的改组,易位者有之,变姓者有之,升者、沉者亦有之。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古代的神谱,就是这么一个几经整合、改组的杂拌儿。这个神谱可以告诉我们许多饶有意趣的信息,但它所开列的古帝世系和位次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高阳的资格很老。《左传·文公十八年》记鲁太史克对鲁宣公问,列举了几位古帝,第一即高阳。高阳为夏人所尊崇,是炎帝的古称。称高阳也罢,称炎帝也罢,都是太阳的化身。楚人的先民曾依附于夏朝,从而接受了夏人的古帝高阳。族际的主从关系幻化为神际的主从关系,祝融就被当做高阳即炎帝的臣僚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张守节《正义》说:“祝融,南方炎帝之佐也。”这个“佐”字,用得相当贴切。长沙子弹库《楚帛书》记有“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云云,证明楚人相信自己的始祖是听命于炎帝的。《离骚》乃屈原呕心沥血之作,叙事求其古,用典求其雅,所以不称炎帝而称高阳。至于屈原把炎帝与祝融的主从关系说成祖孙关系,则是攀龙附凤的心态的流露。自从周代形成了正统观念,利用神话和传说来攀龙附凤是人情之常,三闾大夫也未能免俗。这对民族和睦、国家安宁有利,既无可厚非,又无须深究。

高阳源于中原,炎帝源于关中,彼此邻接。西周中期和晚期,姜姓的周人多数迁居“南土”,有申、吕、许、厉等国,他们把祖神炎帝也搬到南方来了。战国中期以后,五行与五方、五色相配,炎帝为赤色,别称为赤帝,就被派定在南方火位了。

颛顼与高阳原不相干,他是中原某个古代民族尊崇的天帝,后来被周人接受了。颛顼的神通是无与伦比的,把他看成宇宙的主宰也不算过分。然而他的神格相当模糊,甚至相当抽象。只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他在北方。《国语·周语》记伶州鸠说到周武王伐殷纣王之时,“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这就泄漏出颛顼的秘密来了。身为天帝,总在北方,而有莫大神通的,非北极星莫属。北极星高踞天顶,俯瞰尘寰。古人见到连同北斗在内的众星都绕着它旋转不息,它却纹丝不动,颇有临制四方的态势和气概,因而把它当做全天最尊之神了。其实,由于岁差,北极星不是守位不移的。现在的北极星是小熊座α,先秦的北极星是小熊座β———《论语》称之为“北辰”。这北辰和邻近的二十来颗星一起,构成天宫紫微,全天最尊之神就住在这个天宫里面。既然全天最尊之神为颛顼,那么,颛顼即北极星便无可置疑了。周人构筑神谱之时,出于扬己抑人的心理,把自家的祖神黄帝排在颛顼的前面,不承认颛顼就是天上的北辰,只承认颛顼管着地上的北维,让他住在层冰积雪之地。由此,颛顼的真身是什么才显得不明不白。

在楚人看来,高阳不是颛顼。《离骚》只说高阳,不说颛顼。

《远游》,东汉的王逸以为也是屈原所作的,其中既写到了“高阳邈以远兮”,又写到了“从颛顼乎增冰”,两者显然不可混为一谈。在先秦的北方人士看来,高阳也不是颛顼。鲁太史克列举的古帝有六位,高阳居第一,颛顼为第五。

高阳与颛顼合流,始于两汉。为了集中和统一,汉朝不能不这样。汉人对太阳的崇拜不像先秦的楚人那么热烈,对炎帝已比较冷淡,对高阳则相当陌生了。恰巧,作为地名的高阳在中原的北面,已经超出黄河流域,正是颛顼管领的地方,汉儒就把高阳和颛顼拉扯在一起,说颛顼以地为号则称高阳了。做得最彻底的是班固,他在《汉书·叙传》中称高阳、颛顼为“高顼”,这就再也拆不开了。

《离骚》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是楚人把自家名声很大的始祖祝融摆进名声更大的炎帝谱系中去,借以表明自身是诸夏的一员,而实为附会。《史记》说颛顼即高阳,是汉人把旧的神谱改造得适合新的需要,借以显示四海的一统,而纯属误会。至于楚人的始祖,则既不是颛顼,也不是高阳,而只是祝融。《史记·楚世家》说:“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按,重黎即祝融。算辈分,祝融就是颛顼的曾孙了。此说出于经过汉人改组的神谱,不足为据。正像《史记·五帝本纪》说颛顼乃黄帝之孙,同样不足为据。人界有了一个统一的王朝,神界就得有一个统一的世系。原来毫不沾亲带故的诸多古帝,被编派进一个家族的世系中去了,而且做得一本正经,煞有介事。无论高攀的、俯就的、强拉硬捏的,都得其所哉,谁也不会提出抗议的。马克思论古代的希腊,曾说到“真正的氏族”和反映在神话中的“幻想的系谱”。古代的中国也这样,人们也乐于以荒诞的古帝世系来囊括真正的氏族乃至民族。假如见到有些文献说楚人的远祖是高阳或者颛顼而信以为真,那就是食古不化了。

祝融的先人,根据现有的资料,只能推到老童。《史记·楚世家》所谓“卷章”,是“老童”的讹写。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的竹简记楚国公族的远祖,“老童”两字赫然在目。老童没有值得后人称扬的丰功,辈分虽比祝融高,名声却比祝融小,因而未能成为楚人奉祀的始祖。

(第二节祝融的功业

祝融作为火正,早在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已崭露头角。楚国的观射父说他是颛顼的火正,周朝的太史伯说他是高辛的火正,太史伯比观射父早将近三个世纪,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采纳了太史伯的说法。高辛即帝喾、帝俊、帝舜,是东夷的古帝。楚人的先民曾依附于崇奉高辛的强大的东夷部落联盟,所以后世才有祝融为高辛火正的传说。

继夏朝而起的,是以追尊高辛的东夷为主体建立的商朝。商朝属于信史时代,而且已有成熟的文字、成熟的青铜文化、成熟的城市、成熟的国度。楚人的先民曾依附于商朝,所以祝融为高辛火正的传说得以确立不移。

如上所述,楚人的先民总是依附于强国大族。他们寄人篱下,实为势有所不得已而然。他们处在强国大族的夹缝之中,只好以弱事强,以小事大。贬之者可以说他们朝秦暮楚,褒之者可以说他们弃无道而就有道。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道义的基本准则。楚人对炎帝的崇拜,是其先民同夏人的密切关系留下的印记;楚人对高辛的崇拜,则是其先民同夏朝前的虞人和夏朝后的商人的密切关系留下的印记。子弹库《楚帛书》说到了炎帝,也说到了高辛的别称帝夋(俊)。其中有“帝夋(俊)乃为日月之行”一句,可证帝俊在楚人的信仰中已升格为天帝了。《离骚》推尊重华,重华是帝俊的号,足证屈原也崇拜高辛。

传说时代的火正,降至商代称“师火”,及至周代称“火师”,总之是司火之官。火正的职责主要有三项:一是观象授时,二是点火烧荒,三是守燎祭天。

先说火正是怎样观象授时的。

新石器时代的黄河下游,土壤沃腴,农业兴旺。农业讲究时令,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概以时令为转移。时令的更换,一般民众只能凭物候的变化来识别,有天文知识的大巫则能凭天象的变化来判定。这样的大巫以重和黎两兄弟最为著名,号称祝融。上古观象,通常是在天刚黑的时候进行的。被观测的星,恰从东方升起叫“昏见”,恰在南方正中叫“南中”,恰在西方沉没叫“昏伏”。黄河中游的春耕春播,以始于春分为宜。祝融被称为火正,是因为他们能根据火星出现的时辰和方位来判定春分的日期。祝融观测的火星不是被称为“荧惑”的那颗行星,而是被称为“大火”的那颗恒星以及被称为“鹑火”的那个星座。

大火,西名为天蝎座α,在中国古代的恒星区划体系二十八宿中,它是心宿的二号星,简称心宿二。心宿二是颗一等星,而且有与众不同的鲜红颜色,非常容易辨认。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大火昏见恰好就在春分时节。火正观测到大火昏见,就可以发布春分来临的消息了。按,分至点在黄道上约每经71.6年西移1°,形成岁差。据此,由公元前2300年上推100年左右,在传说的高辛之世,大火昏见的日期仍在春分时节中,已可进行春耕春播,可见祝融为高辛火正的传说未必无据。夏代晚期以后,大火昏见的日期比春分越来越迟,火正所观测的星就非改不可了。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即约为商代的中期,春分时节恰好遇上鹑火南中,火正可以而且必须把观测大火昏见改为观测鹑火南中了。鹑火是二十八宿的柳宿,由一群等次不高、亮度不大的小星组成,状如鸟喙,因而又称“咮”,西名则属于长蛇座。鹑火本来与火毫不相像,它之所以被称为鹑火,想必是因为火正把它的南中作为春分来临的信号。楚人的先民大概曾任商朝的师火,商朝尊高辛为远祖,客随主便,臣随君便,因而有祝融为高辛火正的传说。

接着说祝融的第二项职责———点火烧荒。

上古的农业大抵实行斧耕火种,相当于后世的刀耕火种。斧耕即伐木,火种即烧荒。一年的农事始于烧荒,人民为劳作而紧张,因憧憬而激动,把烧荒当做丰收的前奏,要举行欢快而隆重的仪式。

《礼记·郊特牲》说:“季春出火,为焚也。”说的是周代出火烧荒的仪式,但出火烧荒的习惯无疑是在更早的时代形成的。由谁把妥善地保存了一冬的火种引到野外,点燃烧荒的第一把火呢?当然是那位责无旁贷的火正。到了季秋,大火昏伏之后,还要举行“内火”仪式,把火种收藏起来。

最后说祝融的第三项职责———守燎祭天。

《礼记·祭法》说:“燔柴于泰坛,祭天也。”说的是周代的燎祭。但燎祭的风俗早就有了。祭天要用牲,这牲就供在柴堆上。把柴堆点燃,让肉的焦香随着烟气飘飘摇摇冲向空中。天帝闻到香气,就算是接受献祭了。火正的任务就是布置、点燃和守护祭天的柴堆。

祭天,当然包括祭大火和鹑火在内。

前面已经说到,最早的祝融是重和黎两兄弟。《国语·楚语》记观射父说:“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重分管的是天界之火,因观测鹑火南中,所以叫“南正”,黎分管地界之火,都是实实在在的火种、火把、火堆,所以叫“火正”。虽说有这个分工,但管的都是火,因此,把重和黎合起来,当做一个人,称之为火正,也是可以的。

观射父还说,帝尧让重黎的后裔仍司重黎的职守,以至于夏、商、周三代。据《史记·天官书》,重黎的后裔在帝尧之世为羲和。

据《尚书·尧典》,羲和是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兄弟,分管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这四位官员就是子弹库《楚帛书》所记奉炎帝命随祝融来到世上的四位神灵,按《楚帛书》的说法,他们不是祝融的后裔。神话在流传过程中往往走样,这也是一例。《尚书·尧典》还记述了与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相对应的四仲中星———即鸟、火、虚、昴四星。按,鸟为张宿一,西名长蛇座α;火即心宿二,上文已指出其西名为天蝎座α;虚为虚宿一,西名宝瓶座β;昴为昴宿,西名金牛座17。据竺可桢研究,《尧典》所记四仲中星是商末周初的天象,不得远在无从考实的帝尧之世。《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到夏代的一次日食,引《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所谓“辰不集于房”,就是发生了日食。“瞽奏鼓”,就是由乐师敲鼓,其用意似与后世击响器驱天狗以救太阳相同。“啬夫驰”,是描写官员慌乱。“庶人走”,是描写民众惊恐。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则日食记录。伪古文《尚书》以为,情势如此严重,全是由于羲和饮酒误事,忘记发布日食预报了。今人研究,这次日食在仲康五年秋九月,电脑算出应为公元前1876年10月16日。综理有关的线索,羲和应在夏代,可以确认他们是重黎的后裔。至于四仲中星,则与他们无涉。羲和比重黎有了更多的天文学知识,能够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本书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以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为佐证,综合前人研究,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体制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盛衰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力图将本书写成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历史知识读本。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热门推荐
  •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他无视一切高高在上,拥有无上权力却孤独冷漠!她善良美丽相信世间美好,却失去唯一亲人!谁知世事无常哪怕拥有再多却换不回亲人的性命,孰不知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意外相遇让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人相识、相知、相遇、相恋,而一切看似完美却带着深深的阴谋,他欺骗了她?还是她骗了他?传说爱情的保鲜期只有七日,而他们初次相遇认识七日、再次相逢也是七日、相知相恋更是七日,不知他们的爱情能不能打破爱情的魔咒……
  • 劫修传

    劫修传

    书中,原承天第九世转生的时候,因阻止魔界魁神硬闯昊天。终于有了重修仙道的机会,原承天本是昊天界的金仙,带着前几世的记忆和修仙的经验开始走上修仙的道路……,失手毁了飞升殿,被贬九世轮回重修仙道的传奇故事
  • 红楼之溶情惜黛

    红楼之溶情惜黛

    小步开新文了,结局温馨,不同的妹妹,亲亲多多支持哦!水念玉心笑红楼水溶,水月国精才艳绝的天之骄子,以七窍玲珑之心算尽六合之内;林黛玉,口含灵珠而生的天降神女,被逼无奈,远走他乡。机缘巧合,他救下年幼的她。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擦肩而过,数年后,再次相逢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今生今世,你休想逃离我,我也不会让你离开我,就算是神仙也别想把你从我身边夺走。我们彼此相守,哪怕你要整个世界……小步建了个群这是群号122236309欢迎拍砖…………
  •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曾经有只兔子,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长耳定光仙,他演绎了许多传奇,他颠覆了上古洪荒。定光欢喜佛?老子要欢喜何须入佛?修个长生仙道,活个自在逍遥,那才是老子的奋斗目标。老子的口号是:谁敢让老子活的不快活,老子就让他没得活!新书《位面武侠神话》上传,书号2715779,欢迎大家多多捧场(下面有链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腹黑王爷蓝灵妃

    腹黑王爷蓝灵妃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穿越变成了一只蓝色巨鸟,人生何其的惊喜,身负两个灵魂,一来就给人做了小后妈,可杨可儿不是乐天天,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她更不会跟乐天天去抢,那个潇洒不羁的大将军,才是她心中的所依,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他竟然就是那颗苦苦寻找的风寻珠,如果他死了,自己在古代还有什么意义,原来所谓的蓝灵珠,就是为了风寻珠而生。。。
  • 千金归步步为赢

    千金归步步为赢

    口口声声说爱她的未婚夫,竟然与自己继妹恩爱缠绵。原本善良的继母狠毒夺家产,害死父亲,让弟弟含冤入狱。苏家换姓易主,她被赶出家门,抓进集中营,遭遇非人的苦难,命悬一线!“苏芳华,哪怕是活在地狱,也要活着,只有活着才能夺回一切!”三年后,传说中痴傻少爷携妻轰动归来,这位少夫人就是当年名门千金。再次回来,她已不是过去的苏芳华,她从炼狱中爬起,卷土重来。然,十里洋场阴谋四伏,名门望族争权夺利。在这风起云涌的局面,为复仇不仅要步步为营,更要步步为赢!在这烽火硝烟的乱世,演绎芳华绝代的传奇!【推荐小七的完结文】《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 战妃惊世

    战妃惊世

    她是21世纪顶级特工,为国捐躯,魂穿异世,本想潇洒爱一回,却被最信赖的人背叛。再次重生,她是世人唾弃的废材六指废物。心碎命危,得高人指点,寻神奇八阵图。修炼永生之道。人活两世,现代特种兵凰北乐都知道做独特的自己,爱该爱之人,杀应杀之人!乱世角逐,有女带恨而来,带煞逆世!六国之中,东有北乐出世,南有魅璃横空。当女强碰上男强,是强强联合,还是你死我活!是猎手,还是猎物!八阵图中风云变,七绝琴音惊世声!一代女狂凰北乐势必崛起!再造盛世王朝!
  • 皇上我要追求你:王爷别碍事

    皇上我要追求你:王爷别碍事

    “这位……帅哥,请问你家里缺娘子么?”弱弱的问。<br/>不缺。”淡漠的答。<br/>“那……总该缺小妾吧,我什么都会做,什么洗衣呀,做饭呀,扫地呀,打水呀,什么的,你就收了吧。”睁着大大的眼睛,可怜的盯着前方。<br/>却只迎来平静的两字:“让开!”<br/>“就不让!”伸出双手,拦住了眼前的男人。<br/>凭她坚定的信念,就不信了,一个古人还征服不了!<br/>&nbsp;&nbsp;&nbsp;&nbsp;
  • 金牌庶女

    金牌庶女

    穿越了?身边一男子正大声吼着:“死透了没?死透了直接钉到七姨娘棺材里!”什么情况?额头冒着血,棺材上有血迹,原主撞棺材死的?死的还真挺特别!凌风荷头痛欲裂,大口的喘气听到她喘气,男子又吼了一句:“没死?来人,把这个不孝女花痴‘煞星’给我扔到别庄去!”于是,重生后的凌风荷,还没得来得及反应就被扔进了极为偏远的别庄!原主的身份,六年后,她才知道:她的称号真多,当年的秦思思那可是扬名京城!草包、花痴、不孝、生生的逼死了她!六年后归来,才知道当初的一切不过是重重迷雾!真相,却以众人意料不到的方式呈现!当日那个骂她的男子,正是她的便宜爹!欺我辱我,百倍还之!你若无事找茬,我必睚眦必报!说我废物,看着天下谁的才情能与我两千年的智慧比肩!说我花痴,那谁谁谁,既然如此就别死皮赖脸的跟在我后面!说我不孝,就休怪我六亲不认让你所有算计与美梦蛋打鸡飞!##########################精彩片段一:秦思思看着荷塘里挣扎的人儿们:“怪不得大家都喜欢看呢,这素手挥舞求救的场面倒是别有风情,颖王世子,你说如何?”秦思思盯着水面上的几双如白莲一般盛开的白嫩嫩的小手们,像模像样的点了点自己的小脑袋。颖王世子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世子爷,其实我做梦都想看一下八仙戏水的,只是张小侯爷之前帮过我,你又答应愿意看戏,我才没能实现梦想,可惜了!”秦思思,低头一叹,一脸的遗憾……精彩片段二:朝堂上,左相激烈的反对皇帝给秦思思赐婚。“皇上,他们都配不上秦五小姐!请皇上收回成命!”某女一脸黑线的看着左相,心下暗忖,我不认识你啊!“右相也喜欢秦五小姐?”“自然喜欢,但大殿内所有人都配不上她,我也是!”某右相一脸慷慨激昂,丝毫没有自己贬低自己的自觉。某女脸上黑线加深,这都什么跟什么?!精彩片断三:肉乎乎的小包子和软糯糯的粉团子眉开眼笑用奶声奶气的同音同时喊着:“娘亲,娘亲——”红绡帐内正准备奋战的某男小腹一紧,一脸黑线的望着两个搅局的小家伙:“你们来干什么,奶娘呢?”小家伙们丝毫不给面子的整齐划一的做的同一个动作——上床睡觉!“你们在这里睡,爹爹睡哪儿?这里是爹爹的地盘!”某男很有耐心的劝导。“我们跟娘亲睡,爹爹跟爹爹的娘亲睡!”小包子一脸严肃。粉团子点着自己的小脑袋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