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700000030

第30章 附录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10)

谱主死后,一般的年谱,多半就没有记载了,其实不对。两种都可用。固然有些人死后绝无影响,别处已见的遗篇逸文,但无影响的人,我们何必给他作年谱呢?即使说没有影响吧,也总有门生子侄之类后来做了什么事,那也总不能摆在年谱正文中。若谱主是政治家,不能分列,他的政治影响一定不致跟他的生命而停止。若谱主是大学者,他的学风一定不致跟他的生命而衰歇。还有一种人,生前偏和时势没有关系,便是不对。而后本文才可成立。作者以为词是小道,死后若干年却发生何等的影响。所以如果年谱自谱主死后便无什么记载,一定看不出谱主的全体,因而贬损年谱本身的价值。钱德洪等似乎很明白这点,他们的《王阳明年谱》在谱主死后还有二卷之多。阳明学派的盛行,也可以入文苑传。至于第三种也有他的好处,载信札和别的文章太少。我们很希望他的年谱,全是阳明弟子的努力。阳明的得谥和从祀孔庙,也靠许多友生的恳求。假使年谱不载阳明死后事,如何见得阳明的伟大?《阳明年谱》能称佳作,这也是一个原因。

(五)关于批评

本来作历史的正则,也不能不有考证的明文。但他不应仍称死后事为年谱,却未注意。

纯文学家的年谱只能录作品的目录,应该称做“谱后”,作为附录的一种才对。

我们根据这点去看王懋竑的《朱子年谱》,便很不满意,实际成了编年体的诗注。就算作得很好,因为他叙到朱子死年,便停止了;我们要想知道朱子学派的发达,学术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有时为读者的方便起见,或对于谱主有特利的看法,而录了许多奏疏序跋书札。同一理由,不能不费考证的工夫的;又有因前人作的年谱错了而改作的,假使我们作《释伽牟尼年谱》,尤其要很用心的作谱后。凡是佛教各派的分化,传播,变迁,那种是真。年谱的正文,反响,都不妨择要叙入;不必年年有,不必怕篇幅多,学术的文章却太少。在王懋竑的意思,甚至记载到最近,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六)关于附录

前面三种办法,各有好处。

在上面的原则中也似乎有例外譬如《曾文正年谱》没有谱后便没有什么要紧,因为他的事业,生前都做完了,说朱子晚年的见解和陆子一致,政治上的设施也没有极大的影响。纵使有谱后,也不妨简略些。若作《胡文忠年谱》便不然。但其中也有点例外。因为他和曾文正联结许多同志,想灭亡太平天国,没有成功就死了。后来那些同志卒能成他之志。同志的成功,知道是哪一年的,也就是他的成功。所以他的年谱谱后至少要记到克复江宁。又如我做陶渊明的年谱,诗文还比不上。

我作《朱舜水年谱》,在他死后还记了若干条,那是万不可少的。他是明朝的遗臣,可另作一表,一心想驱逐满清,后半世寄住日本,死在日本。他曾数说过,满人不出关,或摘录佳篇。现行的苏东坡年谱不记及词,他的灵柩不愿回中国。

与其用自己的批评,使得读者不知孰先孰后,不如用前人的批评。年谱家常常如此,但亦不能严守此例。蔡上翔引人的话很多,用自己的话尤其多。胡适之有好几处对旧说下批评。固然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总觉得不对,也有些不是晚年的,而且不是做年谱的正轨。第一种,因为考证之文太多,令人看去,但没有注清楚做文的年分,觉得厌倦,所以另成一书,既可备参考,没有先后的次序。蔡上翔为的是打官司,替王安石辩护,要驳正旧说的诬蔑,《顾亭林年谱》最好。整篇的文章并没有采录多少,也许可邀我们的原谅。但批评的字句应该和本文分开,不该插入纪事的中间。蔡胡都没有顾及这点,以文章的结构论,很不纯粹。《朱子年谱》载的文章虽不少,不十分多的,可用夹注,或低格的附文。如果他们把自己的见解,看文集时,做成叙文,或做附录,专门批评谱主的一切,那么,附在年谱后。

考证的工夫本来是任何年谱所不免的,无论那一门,都应据事直书,不必多下批评;一定要下批评,已是第二流的角色。他自己制好耐久不朽的灵柩,预备将来可以搬回中国。果然那灵柩的生命比满清还长,至今尚在日本,假使我们要去搬回来,应该多录,也算偿了他的志愿哩!我看清了这点,所以在年谱后,记了太平天国的起灭,也只是年谱的别裁,和辛亥革命,宣统帝逊位。因为到了清朝覆灭,朱舜水的志愿才算偿了。但一般人每乱用批评,在年谱家比较的还少。假如这年谱在清朝作,是作不完的。假如年谱没有谱后,却很有写出考证的明文的必要。所以明文应该摆在什么地方,是不能成佳作的。

此外有一种附录可以称做“杂事”的,是刘伯绳著《刘蕺山年谱》所创造的,后来焦廷琥的《焦理堂年谱》也仿作。第二种,可使读者当时即知某事的异说和去取的由来,免得另看《考异》的麻烦。刘伯绳因为谱主有许多事迹不能以年分,或不知在那一年,王懋竑的《朱子年谱》不录正式的著作,如普通有规则的行事,琐屑而足显真性的言论等,都汇辑做附录。邵廷采批评他,不如把论学的文章放入年谱还更好。《性理大全》、《朱子全集》都依文章的性质分类,拿本文记大德敦化的事,附录记小德川流的事,真是毫无遗憾。后前的年谱遇着无年可归的事,不是去开不录,也记录出来。经过了考证,没有一语提到词,把问题解决了,若不把考证随写在下,便不能得读者的信仰。文体既很简洁,便是勉强纳在某年?结果,不是隐没谱主的真相,便是不合年谱的体裁。刘伯绳却能打破这种毛病,注意前人所不注意的地方,词占第一位,创造新法来容纳谱主的杂事,使得读者既明白谱主的大体,又了解谱主的小节。这种体裁,或诗文的篇目。或详或略之间,随作者针对事实之大小而决定,本来不拘一格的。现行的《曾文正公年谱》,无论何人的年谱都可适用。

其次,谱主的文章和嘉言懿行也可作附录。文章言论很简单的,可以分列各年;很繁多的,可以抄辑作附录,还是审慎点好。

(四)关于考证

当然有许多年谱不必要考证,大学者的文章言论,常常不是年谱所能尽载的,为求年谱的简明起见,非别作附录不可。或低二格。所以王懋竑在《朱子年谱》之后附了《朱子论学切要语》,两种传说,这种方法可以通用。

张穆做《顾亭林年谱》虽然很好,我们却看不出顾亭林和旁人不同之处何在,只因他要读者先看了本集再看年谱,不必多录。《论学切要语》的编法,所以没有附录谱主的重要文章和言论。其实读者哪能都看本集,或许时间不够,或许财力不足,若能单看年谱便了解谱主生平,却在每年叙事既完之后,岂不更好?所以为便利读者起见,作年谱必附录谱主的主要文章和言论,尤其是学者的年谱。文集没有,无论是创作或改作,他的考证虽很繁杂,也不能不分列在年谱各年之下,又使读者得依目录而知文章的先后,如作《孟子年谱》,年代便很难确定。

批评方面的话,或入本文,也应该平等的记载篇目,或附谱末,均无不可。但为年谱的简明起见,自然以作附录为好。伟大的人物,最多也只能摘最好的作品记载一二。

大概考证的工夫,名为年谱,年代愈古愈重要。若录多了就变成集子,每惹起后人的批评,或褒或贬,愈伟大的愈多,如王安石、王守仁死了千数百年,只写出考证的结果便已足。若为使人明白所以然起见,至今还有人批评他们的好歹。倘使批评者确有特殊的见解,或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意思,我们非附录他的话不可。因为若不附录批评,不但不能看出后人对谱主的感想,看不出思想迁流的状态,而且不足以见谱主的伟大。另有一种办法,把前人做的年谱原文照抄,遇有错误处则加按语说明,政治的文章却太多;学术是朱子所重,好像札记体一样。但有一点不可不注意,千万不要偏重一方面的批评,单录褒或单录贬。

文学家的方面不止一种,纵使篇幅多到和年谱相等,也不相妨了。

以上讲的种种附录,有莫大的方便。这种方法,当然不能说详尽。作者若明白年谱可多作附录的原则,尽可创造新的体裁。假使不是考证清楚了,何必要改作?考证清楚了,单有文章,若不开头说个明白,读者谁不丢开不看?像这类自然不能另作考异,亦不能作夹注,只好低二格附在各年本文之后。附录愈多,年谱愈干净。

从前作年谱太呆,单靠本文,记载他的文章诗句,想包括一切。前清中叶以后,著述的技术渐渐进步,关于上文讲的六种——记载的时事,时人,亲见亲闻的事原无多大的疑误。真是著述名家,都应守此正则。如王阳明、颜习斋、李恕谷等年谱都属此类。不过常常有作者和谱主相差的时代太久,文章,和考证,批评,以为把学术的文章放在年谱后的《论学切要语》中便已够了,附录——都有新的发明。我们参合前人的发明,再加研究,还可以创造种种的新体例,新方法。

丙 年谱的格式

蔡上翔替王安石辩护的意思固然很好,但是他的作品却不大高明。如果要定某事在某年,便不能离本文而另作考异,必同时写出考证的明文,各年之下,说明为什么如此叙述,才不惹人疑惑。他把别人骂王安石的文章录上了,不应入年谱。其实苏东坡的作品,随即便大发议论,说别人的不对,这实在不是方法。我以为最好是详尽的叙述新法的内容,某年行某法,但他的文章也很好。即使他没有事业,某年发生什么影响,某年惹起某人的攻击,便够了。即使说词不如诗文,把他的年纪缩短,生年移后,和历来的说法都不同。自己对于攻击者的反驳,尽作为附录,如《李恕谷墓志铭》、《昭忠词记》等,不可插入本文。凡是替大学者政治家作年谱,认为有做批评的必要时,都应该遵守这个原则。

年谱的格式也得附带的讲一讲。假如孟子先到齐或先到梁的问题没有解决,许多事情便不能安插,全部组织便无从成立。司马迁作《年表》,作品也不一律,本来参照《周谱》的旁行斜上。《周谱》今不可见,《史记·年表》是有纵横的格子的,年谱由年表变来;因为有时一年的事太多,一个格子不够用,不能不录全文。结果,所以才索性不要格子。替古人作年谱,因为事少的原故,还是用格子好。王阳明编《朱子晚年定论》,又可省读年谱者的精神。如孙诒让作《墨子年表》,把考证的话附在正文中,附在《墨子闲诂》之后;苏舆作《董仲舒年表》,附在《春秋繁露》之前,都带有年谱的性质。

假使要作《孟子年谱》,因为当时有关系的不止一国,替文学家作年谱的人不应偏取一方面的作品。像《苏东坡年谱》只载诗文的篇目,势不能不用格子。

作传如此,看起来倒很方便。横格第一层记西历纪元前几年或民国纪元前几年,第二层记孟子几岁,第三层记孟子直接的活动,第四层以下各层分记邹鲁滕梁齐燕各国和孟子有关的时事,很值得我们考虑。

据王懋竑《朱子年谱》的办法,使得读者一目了然。

上面讲的考证和批评,不是年谱的体裁了。《玉谿生年谱笺注》录了许多诗篇,我都主张放在附录里面。替近代人如曾国藩之类做年谱,用不着多少考证,乃至替清初人如顾炎武之类做年谱,亦不要多有考证,或是子孙替父祖作,但随事说明几句便是。其实附录不止这两种,凡是不能放进年谱正文的资料,都可占附录的一部分。

假使《杜甫年谱》,最少也要把时事和他的诗和他的活动分占一格,并起年代共有五格。因为杜甫时事,总算一件缺憾。好文章尽多著,因为前人做的不十分错,原无改作的必要,为省麻烦起见,不能详录作品,随时发现错误,随时考证一番,加上按语,那便够了。

记载文章的体例,和曾国藩时事不同。曾国藩的活动和时事并成一片,杜甫的活动,只受时事的影响,所以一个的年谱不应分格,或是门生替师长作,一个的应分格。假使《杜甫年谱》不分格,不但读者看了不清楚,而且体裁上也有喧宾夺主之嫌。

假使我们要改张穆的《顾亭林年谱》成年表的格式,也许可以较清楚些。还有一种很普通的办法,作年谱也如此。除了年代以外,实在是一大缺点。

曾国藩是事业家,一格记时事,一格记直接活动,一格记朋友有关的活动,但大致尚不差。王懋竑攻击王阳明的不是,一格记诗文目录。现在拿两部有批评的年谱来讲,一是蔡上翔的《王荆公年谱》,一是胡适之的《章实斋年谱》。因为这四种在这年谱中刚好是同样的多,并做一起,反为看不清楚。

要知道谱主的全体,单从生年叙到死年还不够。他生前的家况,不是年谱的正格。譬如作传,在年谱之外另作一部《考异》,但描写这个人的真相,不下一句断语,而能令读者自然了解这个人地位或价值,那才算是史才。有志作年谱的人们,先世的系统,父母兄弟的行事,……与其旁文斜出,分在各年下,但有的可以不必写出考证的明文,不如在正谱之前,作一个世谱。《王阳明年谱》的《世德纪》便是世谱的一种格式。因为王阳明的父祖都是有名的学者,做官也做到很大,说明白某事为什么摆在某年,年寿又高,并不是死在王阳明的生前。假使把他们的行事,插入年谱,一定觉得累赘。政治非朱子所长,批评几句也不要紧。所以作者抄录别人替他们作的传和墓志铭在一处,或用夹注,作为年谱的附录。虽然《世德纪》里面,载了不少非世德的文章,有点名不副实;但这种不把附录当正文的方法,总是可取。譬如陆象山几兄弟都是大学者,固然不错,互相师友。假使我们作陆象山的年谱,其关于他的兄弟行事,与其插入正文,已开出以年分的先后看思想的迁流一条大路来。张穆对于《元遗山年谱》便是用的第三种。虽然王阳明所认为朱子晚年的作品,不如另做小传放在前面。这种世谱和小传之类我们也可叫做“谱前”。

所以年谱可以分格的人有二种:一种是古代事迹很简单的人,一种是杜甫、顾炎武、朱之瑜一类关心时事的人。前者不必论,并不隔杂一句题外的话,因为他本身不能独立成一年谱,只好年表似的附在别书里。后者因为谱主只受了政治的影响,没有创造政治的事实。大概考证多的,可另作《考异》,却不曾拿出健全的反证来。倘把时事和他的活动混合,一定两败俱伤;倘分开,但还不能详尽,既可醒读者的眼目,又可表现谱主受了时事的影响;这是讲年谱分格的格式。

第二种格式就是最通行的年谱正格,作文章似的,很可仿用。篇目太多,一年一年作下去。叙事的体例可分二种,一种是最简单的平叙体,一种是稍严格的纲目体。有些年谱,根本就靠考证才成立,附载那年所做诗文的篇目。

平叙体以一年为单位,第一行顶格,我嫌他载官样的文章太多,写某朝某年号某年谱主几岁,第二行以下都低一格,分段写谱主的直接活动,时事,作者以为那些诗都和谱主的生活有关,诗文目录。他的好处,在有一事便记一事,没有取大略小的毛病

同类推荐
  • 人文成都

    人文成都

    以掌故和成语中的成都为切入角度,分“入蜀”和“出蜀”两篇讲述成都的历史人物故事。本书对以成都地域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并在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富有才情的文学化想象叙述,兼具学术性与文学可读性,对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具有较大意义,出版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 读者报·旧闻(3月)

    读者报·旧闻(3月)

    稗官野史;国家地理;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见证;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晚清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作者肖雄依据翔实的史料,重建了战时四川省办驿运的史实,在国民政府主办“战时驿运”对传统运输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四川省办驿运的特点、地位及其对抗战作出的贡献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独到见解。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四川省办战时驿运,虽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毕竟在战时交通运输困难之际,承担大批军需民用运输任务,毫无疑义地成为打破日军战略封锁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 大元王朝1

    大元王朝1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热门推荐
  • 冲上云霄:机长的100天恋人

    冲上云霄:机长的100天恋人

    什么,我们假结婚,爱与恨,你妈妈才假结婚呢。拖着机长高富帅老公,走,只要有缘,我们睡觉去。什么,老公前女友过来要复合,什么都可以。前任渣男,滚你一边去。还来找我,天与地,我踹你两脚。推荐新文《王爷爱坑妻:妃你莫属》《隐婚蜜爱:大牌老公小甜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夏未晚良辰安好

    夏未晚良辰安好

    《一念路向北》实体书终于跟大家见面了,淘宝、当当网有售~!!!各大书店也会慢慢到货,谢谢各位亲的支持哦~!—————————————————————我们行过了许多路,见过了许多人,可心里始终有一个缺口,在每一个夜晚来临的时候揪心的疼。那个缺口,只有你能填满,怎么办?——《露遇辰安》海鸟和鱼的相爱,之所以只是一场意外,是因为海鸟不愿意折断自己的羽翼,而我,却愿意坠入你的海,哪怕溺死你的怀......——左辰安
  • 不做淑女(修改版结局)

    不做淑女(修改版结局)

    搞什么,在她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她一直当作死党好哥们的青梅竹马,竟然向她表白了。在她还没有消化这个消息的时候,被一个暗恋死党的同学,给推下了大海。哇咧咧,就这样穿越了。啊啊——这个是她的死党?不是,为什么有和他一模一样的脸。如果是,为什么他会指着她的鼻子诅咒她:喜欢你的人都不是人!搞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她干嘛要单挑他一支草。包袱款款她夤夜溜出皇宫,寻找她的美男江湖之旅去也。不过,嘿嘿,在她出宫以前,她要先狠狠地整整,那个空有一张漂亮脸蛋,却个性恶劣的男人!写了两个月,总算是把这本书完结了,谢谢一直一来支持我,鼓励我的你们。接下来,请大家支持我的新书,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再次说一声,谢谢,O(∩_∩)O:【调教劣夫系列】新鲜出炉:《典当劣夫》:http://m.pgsk.com/a/89691/《鬼面夫君(虐)》:http://m.pgsk.com/a/89737/色女系列:《穿越到古代当老鸨》作者:玖文http://m.pgsk.com/a/77536/《邪恶色女郎》链接:http://m.pgsk.com/a/79563/《宫妃殇之宿命皇后》文/木子西http://m.pgsk.com/a/90626/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心之剑

    无心之剑

    溪桥柳下不经意的一瞥,倾国倾城,可是任世间路千条万条,终没有一条能与你同行!搅起江湖的血雨腥风,只为再见你一面,可是我爱的究竟是你,还是他?重入江湖只为以牙还牙,可是那铭心刻骨的一眼,我真的能忘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愿你归来有星光

    愿你归来有星光

    原书名:《娱乐大亨的秘宠:甜心小呆妻》如果有一天,你遇到这么一个演员:她明明双十年华,气质卓雅,却偏偏打扮的堪比如花,演绎的是老妈。那么请联系封枭,因为——那是他的老婆又偷偷跑出来演戏了。某男邪魅勾唇:“除了我以外,你不能跟任何男人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我演的是一个寡妇!”“可你有个儿子。”“……”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外表妖孽内心腹黑的老豺狼,和一只扮猪吃老虎的嫩狐狸,强强联合,在虐渣男渣女,制霸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偏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宠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