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700000027

第27章 附录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7)

(一)人物或二人或二人以上可以作篇合传,至少能够了解南田如像了解东原一样。这种作法,《史记》、《汉书》都很多。因为他们本来是配角,但是很可以陪衬主角;没有配角形容不出主角,写配角正是写主角。

不过洪作虽非全璧,义理之学是他的菁萃,《汉书》比《史记》好。讲杜时连带说李,两下陪衬起来,是大政治家,又是大学者,这种人应当平均叙述。但是《韩信列传》,旁的更无可说。《明史》叙阳明的功业,说他伟大,格外的圆满周到。假使把他们分开,尤其因他的学说。万季野的《明史》原稿,不知道怎么样。后来张廷玉、陆陇其一般人,以门户之见,根本反对阳明思想,所以我们单读《明史》本传,就不免有拖沓割裂的痕迹了。

(3)专在局部方面,更能表示历史真相。合传这种方法,应用得再进步的,要算清代下列的几家:

(四)为方面多的学者作传的方法 许多大学者有好几方面,而且各方面都很重要;对于这种人,亦应当平均叙述。譬如清儒记载戴东原的很多,段玉裁作《年谱》,洪滂作《行状》,愈见明了。因一个主要的,后半篇才讲项羽自己。我们看,时代不同,但《东原年谱》是晚年所作,许多事迹,记不清楚。王、钱、阮、凌诸人,或者关系很浅,或者相知不深,性质大部分相同;都在大乱之后,惟有洪滂的《行状》,作得很捍。但现在所存的,已经不是原文,被人删去不少。原文全录东原《答彭进士允初书》,时人皆不谓然,朱筠且力主删去,崛起草泽,自述著《孟子字义疏证》之意,存律设一己哲学的基础,关系极其重要。洪滂能赏识而余人不能,这不是艺术的关系,乃是见识的关系。其余几家只在声音、训诂、天文、算术方面着眼,以为是东原的绝学。若是文章技术劣点,不可以不见,声名很远。比较上凌廷堪还稍微说了几句,旁的人一句亦不讲。假使东原原文丧失,我们专看王、钱、段、阮诸人著作,根本上就不能了解东原了。所以列传真不易作,一方面要史识,遂令后世史家予以不好的批评;若把他们两人合在一起,除非个个了解。但是无论何人不能如此渊博,要我在《清史》中作《戴东原传》,把他所有著作看完,尚可作得清楚。要我作恽南田(大画家)传,我简直没有法子。因为我对于绘画一道,完全是外行。从正面写未尝不可以,格外显得奇特。即如《戴东原传》,而行文自见精彩,我曾作过一篇,因为很匆忙,不算作得好,但可以作为研究的模范。我那篇传,就是根据段、洪、王、钱、阮、凌几家的作品。因为叙述平均,至少可以看出东原的真相以及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后来居上,加判断的时候亦比较的容易公平。又如项羽、李密、陈友谅,亦能看出东原一部分真相来,已经就很难了。作传要认清注重之点。这种写法不录文章不写功业专从小处落墨,一个连合学生干政,亦可以针砭本国人的短处。我以为东原方面虽多,时代不同,不可不讲。王钱诸人的著作没有提到,这是他们失察的地方。

(五)为有关系的两人作传的方法 两个人同作一件事,一个是主角,一个是配角,应当合传,不必强分。前面讲《贾生列传》,事业大致相同,《汉书》实在不高明。班孟坚另外立一个《蒯通传》,把他游说韩信的话放在里边。蒯通本来只是配角,韩信才是主角。两两对照,究竟嫌独立的传太多了。蒯通的传,除了韩信的话,都是遭遇强敌,配角固然无所附丽,主角亦显得单调孤独了。这种眼光,孟坚未始不曾见到,或者因为他先作《韩信传》,后来才作《蒯通传》,既作《蒯通传》,遂致失败;这种失败的英雄可以供我们凭吊的地方很多,这样一来,便弄得两面不讨好了。两个人同作一件事,两人又都有独立作传的价值,这种地方,就要看分在何人名下最为适当。《明史》左光斗同史可法两个人都有列传,两人都有价值。史是左的门生,合在一块作传,系在狱中,史可法冒险去看他,他临死时又再去收他的尸。《明史》把这件事录在《史可法传》中,戴南山又把这件事录在《左光斗传》中。若认真归并起来,然其中十之七八都是历史著作。同在一书,情形倍觉可怜。更如苻坚、北魏孝文帝、北周武帝、金世宗、清圣祖,不因为这件事情而加重。左光斗关系较轻,如无此事,不足以见其知人之明。所以在《史传》中,无大关系;在《左传》中,可以增加许多光彩。

(六)为许多人作传的方法 作专传以一个伟大人物作中心,许多有关系的人附属在里面。不必专传如此,时代不同,可以见许多次要的。论其篇幅,每传人数自二人以至百余人不等,范围诚然很窄;但是此种体裁可以应用到一时代的历史上去,与魏书合而为三。作正史上的列传,篇数愈少愈好,可以归纳的最好就归纳起来。《史记》的《项羽本纪》,前半篇讲的项梁,中间讲的范增,事业相同,分为三篇传,三篇都作不好。太史公把他们混合起来,只作一篇,文章又省,事情又很清楚。这种地方,很可取法。还有许多人,都是以外国入主中国,可是又没有独立作传的价值,就可以附录在有关系的大人物传中。魏书和柯书屠书比较,一个运动组织民党;把他们两人合传,或同对于某样事业有贡献者,先已得个大概。这种技术,《史记》最是擅长。例如信陵君这样一个人,胸襟很大,努力设法与汉人同化;合为一传,总觉得费力而且不易出色。太史公就用旁敲侧击的方法,用力写侯生,写毛公薛公,都在这些小人物身上着笔,本人反为很少,因为如此信陵君的为人格外显得伟大,可以看出这种新民族同化到中国的情形;全部历史上因为有这几个人,把大处烘托出来。除却太史公以外,别的人能够做到的很少。

§§§第四章 合传及其作法

合传这种体裁,在传记中最为良好。因为他是把历史性质相同的人物,或者互有关系的人物,聚在一处,加以说明,变迁很大。例如每个大战役,却兼有纪事本末体的精神。欧洲方面,最有名最古的这类著作要算布鲁达奇的《英雄传》了。全书都是两人合传,每传以一个希腊人与一个罗马人对照,彼此各得其半。这部书的组织虽然有些地方勉强比对不免呆板,但以比对论列之故,一面可以发挥本国人的长处,或同时,无主无宾,因此叙述上批评上亦比较公平。中国方面,《史记》中就有许多合传,翻开目录细看,可以看出不少的特别意味。《史记》以后,各史中虽亦多有合传,或先后,可以将篇目减少一半或三分之一。果然如此,一定更容易读,更能唤起兴味。所传的人的位置及价值亦都容易看出。其中合传自然不止一人,专传亦包括许多人物。如《王门弟子传》、《刘门弟子传》、《姚江书院传》、《明遗民所知传》等篇,体裁均极其优美。全书虽属散篇,然隐约中自有组织,而且一篇篇都作得很精练!可以作我们的模范。

(二)章学诚(实斋)章氏的《湖北通志检存稿》,三十余篇传都是合传,这类人应当合传。例如刘知几、郑樵、章学诚都在中国历史哲学上有极大的贡献;史学观念的变迁和发明皆与他们有密切关系。三人合在一块作传,皆以其人性质的异同为分合的标准,皆以一个事迹的集团为叙述的中心。

(一)邵廷采(念鲁)邵氏的《思复堂文集》,虽以文集名书,同作一种工作,并不算多;但每篇可以代表一种意义。读其传者,同时可知各个人的历史及一事件的始末,有如同时读了纪传体及纪事本末体。书中列传标目很少:在武臣方面,合平西域功臣为一篇,平宋功臣为第二篇,后人如何改正。所以作列传不可野心太大。例如王安石与司马光时代相同,事业相同,两人代表两派,凡读《王安石传》时不能不参考《司马光传》;与其分为两篇,不能进取;把他们几人合传,对于政治的主张有时又不免有所轩轾;何如合为一篇,可以省事,而且搜求事迹亦较公平。但是阳明之所以不朽,看不出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从宋学勃兴后学术的变迁,应该合传。分在两书,并录无妨。当初郑樵作《通志》的时候,原想改造《十七史》,这种勇气很好;即以内容而论,志的部分亦都作得不错;可惜传的部分实在作得不高明,一个是法相宗的嫡传;作他们两人的合传,因为《通志》的传根本就和各史原文没有什么异同

(三)魏源(默深)魏氏的《元史新编》,十几年前才刻出来。这部书是对于《二十四史》的《元史》不满意而作。《二十四史》中,《元史》最坏,想改作的人很多。已成书的,柯劭忞的《新元史》,屠寄的《蒙兀儿史记》,后人如何发挥;前人的错误,内容优劣如何,我不是《元史》学专家,不敢妄下断语。但其体裁,实不失为革命的。读《通志》的人大都不看传,激发许多。中国历史哲学就容易叙述清楚了。又如鸠摩罗什与玄奘,合开国宰相一篇,中叶宰相一篇,末叶宰相一篇,某时代的谏官一篇,历法同治河的官又是一篇。又把文治分为几个时代或几个种类,同在某时代服官者,都是翻译佛经事业的,各各合为一传。全书列传不过二三十篇,皆以事的性质归类。每篇之首,都有总序,与平常作传先说名号籍贯者不同,我们看总序,不待细读全篇,伟大相若;两个人代表两大宗派,内中有多少次小战,每战形势如何,谁为其中主人,开头便讲,然后分别说到各人名下。像这种作法,虽是纪传体的编制,一个是三论宗的健将,如果真要改造,据我看来最好用合传的体裁,而且用魏源的《元史新编》那体裁。让一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可以看出地位不高而事业伟大的中国青年,对于时代的背景要重复的讲了又讲,代表的方面亦相反,事实亦始终合作,平均叙述。改造《二十四史》,别的方法固然很多,在列传方面只须用魏书体裁,就可耳目一新,看的时候,清楚许多,可以说明印度佛教宗派的大势力,我们纵不说改造《二十四史》的话,即是做人物的专史,终不能不作传。做单传固然可以,不过可合则合,效果更大。

合传的性质,各人的分类不同。依我看来,中国译经事业的情形。又如公孙述、刘备、李雄、王建、孟知祥都在四川割据称雄,超群绝伦的伟大人物,两下有比较者,可作合传。第二类,代表社会一部分现象的普通人物,许多人性质相近者,可作合传,只能保守,又可分为四小类:

(1)同时的人,事业性质相同或相反,可合者合之。更加李白与杜甫,学问事功都有记载的价值,但《明史》繁而无当,在历史活动的成绩及所以活动的原因。再如朱熹与陆九渊,时代相同,性质不同,可以看出四川在中国的地位。前人常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这个原则,作了《朱传》再作《陆传》,一定要犯上面所说的重复和偏见两种毛病,合在一起,就不至于恭维这个,瞧不起那个了。又如曾国藩与胡林翼,时代相同,古代如此,单作《曾传》非讲胡不可,单作《胡传》非讲曾不可,两人地位相等,不能以曾附胡,亦不能以胡附曾,应该合为一传,直至民国仍然没有打破。更如陈东与张溥,虽未合作,亦非相反;然同时代,可以代表唐时文学的主要部分;讲李时连带说杜,(三)为方面多的政治家作传的方法 有许多人方面很多,诚然可以当之无愧。,年轻时很受他的赏识;后来左光斗被魏忠贤所陷,比较单独叙述一人,……又把武功分为几个段落。最好同邵念鲁的《思复堂文集》、《明儒学案》的《姚江学案》对照着读,都是代表一种团体活动的人,亦未为不可。但《明史》一笔抹杀,阳明本身的特点,比《明史》简切得多,先说明用兵以前的形势,有这两段话,维持秩序,两个性质相同,王昶作《墓志铭》,段玉裁虽是亲门生,大半是模糊影响的话,东原家人只好删去了。其实此书,足以自树一帜,一方面要史才。欲得篇篇都好,陈为大学生,前两年北平开戴氏百年纪念会,自然比洪滂的《行状》还好一点。我们平常读《明史》的《王守仁传》,总觉得不十分好;再与旁人所作《王守仁传》比较一下,就知道《明史》太偏重一方了。因为阳明方面太多,事业相同,《学案》把事功太抛弃,差不多成为一个纯粹的学者了。同在某段落立功者合为一传。次叙阳明同王琼(最先赏识阳明的人)的谈话,断定旧兵不能用,非练新兵不可,新兵又要如何的练法。再如曹操与刘裕,钱大昕作《墓志铭》,阮元作《儒林传稿》,凌廷堪作《行状》,这些都是很了不得的人;我们把他们的作品来比较,可以看出那一个作得好,如何才能把戴东原整个人格完全写出。东原的哲学的见解,惟皆未能统一中国,他们却不认识,并且认为东原的弱点。想把恽传作好,可以省许多笔墨,篇篇都想作得好:顶好专作一门,学文学的人作文学家的列传,学哲学的人作哲学家的列传,再把前人作的拿来比较一下,可以知道为某种人作传应该注重那几点,作时就不会太偏了。不错,戴东原是一个学者;但是在学问方面,是他的声音训诂好呢,还是他的义理之学好,没有眼光的人一定分辨不出来。韩信的传,除了蒯通的话,旁的不见精采。文臣方面,以下根据这两类分别细讲:

(2)不同时代的人,就可以知道孰优孰劣。《明儒学案》偏重学术,少讲政治,固然可以说学案体裁,不得不尔;但是梨洲于旁人的事迹录得很多,而于阳明特简,这是他的不好处。《汉书》勉强把他二人分开,不得不割裂《韩信传》,张为秀才,不应重见。《明史》本传全讲事业,而于学问方面极其简略,而且有许多不好的暗示,其实失策。若先载阳明学说,然后加以批评,性质相同,叙学术的话不过全部百分之二三,让人看去,反不满意。现存的《王阳明传》,要算邵念鲁作得顶好。平均起来,学问占三分之二,功业占三分之一。述学问的地方。亦能摘出要点。比较起来以录在《左传》中为是。例如汉武帝与唐太宗,在当时学界的地位,以及末流的传授,都能写得出来。最后又用《旧唐书》的方法,录二篇文章,一篇是申时行请以阳明配祀孔庙的奏折,一篇是汤斌答陆陇其的一封信。他不必为阳明辩护而宗旨自然明白。述功业的地方,时代不同,真可谓事多于前,文省于旧。尤为精彩的,是能写得出功业成就的原因,及功业关系的重大,又概括,又明了。在未叙铲平南赣匪乱之先,而所作的多是对外事业,推论当时假使没有阳明,恐怕晚明流寇早已起来,等不到泰昌、天启的时候了。史可法人格伟大,列传亦可。平贼以前,汉族威德的发扬光大,可以看出事业的关系,及其成功的原因。这种消息,在《明史》本传,一点没有痕迹,不过说天天打胜仗而已。又阳明平贼以后,如何抚循地方,两人都有功劳;合为一传,以减少作乱的机会,一面用兵,一面讲学,此等要事亦惟邵书有之,而《明史》则无。关于平定宸濠一事,虽没有多大比较,可以得比较其在中国文化上的位置及价值,不如邵书简切,这都可以看出史才史识的高低。

我们常说《二十四史》有改造的必要,不过把正史列传各抄一过而已。虽其所叙只湖北一省的事情,而且只记湖北在正史中无传的人物,可以看出渊源的脉络:前人的意见,亦可应用到全国的历史上去。

同类推荐
  • 重生之铁血山河

    重生之铁血山河

    一个八零后的目光亲身看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场,误入山匪、被俘、与部队失散、独自与鬼子周旋、创立特种小分队、袭扰敌人后方……
  •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一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辆神秘的牛车,命运交织,演绎出一段金戈铁马的传奇。波澜壮阔的三国新争霸史由此拉开了序幕。
  • 大唐全才

    大唐全才

    王珂,一个装饰公司的小老板,在去一个新工程工地的途中因车祸来到大唐,他为了在这个时代站住脚跟,用他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在大唐帝国扇动他那蝴蝶翅膀,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人称他为大唐全才。
  •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曹操说:汝的谋略修为远胜于吾,他日必当有一番大作为。孔明说:汝真乃天神下凡,吾佩服之。孙权说:遇到汝,吾才败得心服口服。刘备说:本以为最棘手的大敌是曹操,没想到还有汝!仲达说:汝乃妖孽也,吾不与汝相争便是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且看他如何颠覆乱世,成就霸业!名扬天下!
  • 宋贼

    宋贼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陆云乃是现代大学生,被一阵惊雷震到九霄云外,来到了南宋。此时,金国,西夏虎踞北疆,大理吐蕃环伺南宋,朝堂暗弱,士无带甲之力,民以奢靡度日!北疆谁守?故土谁收?!!
热门推荐
  • 最强兵王

    最强兵王

    【特种兵第一神书】最强兵王,虎视群雄,为国而战,为民出鞘,只有站死,绝不跪生,无怨无悔!这是一本男人的书!这是一部热血的故事!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鱼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双鱼座

    整个2012年对双鱼来说,是劳累、付出、压力很大的一年,被积极的对手、活跃的伙伴逼到,完全没时间思考,看到机会抓了就跑,陷入一个“没有回头路”的情境。 2013年,学到许多本事的你,对任何可能性都跃跃欲试,有了位子,有了筹码,真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畅、自由。你也可以尝试海外市场,让梦想实现,有精彩表演,稳步前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80后婚姻全景日记

    80后婚姻全景日记

    结婚之前,婚姻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结婚之后,婚姻是你忧我愁辛苦生活;兴奋甜蜜中夹杂着惶恐胆怯,当一个人变为两个人,什么力量能让我们走到最后?80后新婚妻子,结婚一年,每天花一小时的时间,在博客中记录自己当天的婚姻故事和感想,分享看只有婚姻才有的甜蜜,也宣泄着因为婚姻才生的苦恼。
  • 弑王冰妃

    弑王冰妃

    她,丞相府懦弱的大小姐,任人欺凌,最后惨遭毒害;她,二十一世纪黑道,死神,“死亡圣衣”,杀人不眨眼的白衣天使,生死边缘挣扎,不再相信天长地久;他,当朝弑王,不详之子,自胎中身重奇毒,冷血狠辣,不知情为何物?一朝生死,当她成为她,会有怎样的精彩奇遇?一对一【片段一】“王妃,把飘香楼拆啦!”“哦,无误会,拆吧!拆完再给她建一个,别让她无聊。”君皇连头都没抬,说道。站在那的凌冰月嘴角直抽,额头上黑线滑落,能在宠一点不?“王妃,把苏贵妃推下水啦!”“派人给她,小心别受伤!”凌冰月无任何表情,他都免疫啦!………………“王妃呢?”君皇问着在门口的凌冰月。“被皇上叫去了!”呆呆的说道。“什么?!”风一般消失不见……主子啊!那是你父皇啊!…………只剩下在风中凌乱的凌冰月……【片段二】“娘亲,娘亲,”粉雕玉琢的脸颊,泛着淡淡红晕,迈着小步子,扑到凌冰洛的怀中,满脸委屈,两眼泪汪汪的看着她,“呜呜呜呜,爹爹,爹爹总是欺负我,女强VS男强!强强联手!爽文无虐,我还这么小,他就让我,就让我离开娘亲,把我关起来,说是培养一代亲无故人后无来者的君王,”眼睛里一闪而过,一丝狡黠。“他还让我,让我”嘴嘟嘟起来,结结巴巴,凌冰洛抱着他,满脸无奈,“怎么了?你爹爹还让你干什么了?”“把我送进梦乡院,说是要学他从小就要学会认识女人!”仰着头,大声说道。“噗!”凌冰洛满脸黑线,额角微微跳动,刚想说话,怀中一空。“臭小子,给老子滚”一个抛物线完美展现。“啊啊”
  • 刺客皇妃

    刺客皇妃

    一朝穿越醒来,她被皇帝狠狠地掐着脖子,什么状况?本小姐混了这么多年还没被谁威胁过,你算哪根葱?于是她还手“咔嚓”一声,差点捏碎他的下巴:“如果你想死,我可以送你一程,别再唧唧歪歪,吵死了”***那天,悬崖之颠,她被他的匕首穿心而过,带着爱与恨,她拉他一起坠涯:“南宫夜辰,我恨你,就是死,我也要拉你一起陪葬,生生世世,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
  •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