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500000036

第36章 王学在浙中的展开与挫折(6)

当然,龙溪的影响力,既有来自其反对者的声讨,又有来自其拥戴者的推高。据龙溪《南玄戚君墓志铭》载:戚贤“尝与念庵、荆川言谬,谓予(指龙溪)悟性直截,应用圆融,以为不及,故触众怒”[209]。就连龙溪自己也承认:“少避形迹,致来多口之憎。”[210]可见,龙溪的某些言行是犯了众怒的,所以受到“多口之憎”,亦在情理之中。但另一方面,龙溪又有众多的拥戴者。嘉靖十一年,他与绪山趁廷试期间,聚讲于京师,“众谬信,谓余(指龙溪)得师门晚年宗说,凡有疑议,必归重于余,若为折衷者”[211];“一时同志,多赖以兴起”[212];而“泛观海内,未见与君(指龙溪)并者”[213];以至后来被王门后学一致推为盟主。[214]比如戚贤说“龙溪超悟,为吾党宗盟”[215];张元忭称龙溪是“狎主宗盟”[216]。对这样的推高,龙溪不仅不回避,而且还自负地认为:“为此学之宗盟,而不肖亦岂忍安于自足,以负海内诸兄之望?”[217]甚至常在儿辈们面前吹嘘自己在学术界“见推为入室宗盟”[218];“名重海内,同志宗盟”[219]的不可动摇之地位。于是故,他便把与绪山在京师讲学时的功劳统统记在自己账上:“壬辰嘉靖十一年,余与绪山钱君赴就廷试,诸君相处益密,且众至六七十人。每会舆马塞途,至不能行。乃分处为四会,而江右同志居多。每期会,余未尝不与,众谬信谓余得师门晚年宗说,凡有疑义,必归重于余,若为折衷者。”[220]当然,这种被广泛公认的学术地位,仅靠自我吹嘘显然是不可能的或者短暂的。

龙溪的宗盟地位事实上还与其循循善诱的讲学风格和极具鼓动性的讲学形式有关,正如徐阶所言:“公性坦夷宽厚,其与人言,或未深契,从容譬晓,不厌反复,士多乐从公,而其兴起者,亦视诸君子为倍。”[221]反观绪山,却多少显得有点孤单。对此,笔者可举出两条例证:

一是有关阳明著作之编纂方针的争论,尽管绪山当时在王门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况且还是阳明著作的主要编纂者,但他的意见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却几乎未被各家所采纳。[222]比如日本名古屋大学所藏的嘉靖末年刻本《阳明先生全集》,内有黄绾本收入而被钱绪山姑苏本删去的十三篇佚文,并且还原样保持了一些被姑苏本所节略的文章,因此该《全集》本被佐野公治视作是在吸收黄绾本的基础上而对姑苏本所作的修补。而据王春复引文载,该《全集》本对姑苏本所进行的修补,遵照的是欧阳德和胡直的意见,也就是说,是在放弃绪山原有编纂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223]或许正是由于绪山当时在王门中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所以他才在《阳明先生文录叙说》的改定本(即今通行本卷首所载的《刻文录叙说》)中,特地增加了一大段自己跟随阳明讲学的记录,以证明自己与阳明先师的特殊关系。

二是明末钱塘人徐象梅所编的《两浙名贤录》,书中的《硕儒》、《理学》及《文苑》等章节,几乎记录了浙中王门的所有成员,却惟独不记钱绪山和周海门。绪山曾在杭州讲学、生活多年[224],按理崇尚理学的徐象梅不会不知道他在王门中的地位和所作的贡献。之所以遗漏绪山,原因恐怕有二:其一,是为了突出浙西而有意少记或缺记浙东学者。因徐象梅“所历之人,本正史者十仅二三,本地志者乃十至六七,以乡闾粉饰之语,依据成书,殆亦未仅核实矣”[225]。而在粉饰乡闾(即浙西嘉兴,所谓“更表嘉所产,且以重两浙”[226])的思想指导下,遗漏一个浙东的王门弟子是完全可能的。但问题是,在重量级的浙东王门弟子中,何以单单遗漏了绪山?

这难道是巧合吗? 其二,是不满意绪山的门户之见。据徐象梅说,他编撰此书所遵循的原则是:“言行无足采者,悉削而不录。”[227]而所谓“言行无足采者”,包括浙东学者较为强烈的门户之见或意见纠葛。徐象梅认为:“才有源流,便分门户。故是录一概不叙师承者,所以铲意见之藩篱,辟性真之阃奥也。”[228]绪山在某些方面,的确表现出较强的“意见之藩篱”,这从其与龙溪关系的紧张当中便可看出一斑,因而亦可能属于被削之列。而大概出于同样的理由,有较强门户之见的周汝登亦成了徐象梅削除的对象。

对于绪山在王门中的地位问题,若能将黄宗羲对钱、王二人的评论作番比较,或许更能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结论。梨洲在谈到绪山讲学时说:“在野三十年,无日不讲学,江、浙、宣、歙、楚、广名区奥地,皆有讲舍,先生与龙溪迭捧珠盘。”[229]而在谈到龙溪讲学时则说:“先生林下四十余年,无日不讲学,自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皆有讲舍,莫不以先生为宗盟。”[230]两人虽都“无日不讲学”,但一个是“与龙溪迭捧珠盘”,往复讲学,而另一个则被门生推为“宗盟”,犹如教主;孰先孰后,何重何轻,不言而喻矣!这其中固然有两人的讲学时间和范围不可比之缘故[231],但更主要的恐怕还在于龙溪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绪山,所以被时人所常常念到的钱、王二人,其实在不少场合是由龙溪一人代表的。因此,被誉为“浙东学派中有关哲学史的四大著作之一”(方祖猷语)的董允瑫的百卷《尊道录》,对有明学术,在启祯两朝前,“删定为大宗者二十子”,其中属阳明后学的有王畿、邹元标、王艮、罗汝芳、聂豹和罗洪先六人,而把钱德洪略去。[232]此外,刘元卿的《诸儒学案》[233]、唐鹤徵的《宪世前编》等学术史编著,在辑录王门学者的语录或著述时,亦皆无绪山之位置。联想到绪山对阳明学的基础性建设所做的特殊贡献,这种反差的出现,委实令人蹊跷。看来中晚明确实是个崇尚“立宗旨”而排斥“勤注疏”的时代,以至连绪山这样勤于先师著作搜集整理的人,也被撂在一边,不理不睬。

需要指出的是,从宋学到明学的转变,尽管“勤注疏”与“立宗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却标志着时代精神的根本性转向。

王门后学“立宗旨”的风气,反映的是一种简易直接的为学方法,为的是尽可能破除依傍,摆脱庞大经典和注疏的束缚与桎梏,而把注意力放在道德实践和道德教化上。“宗旨”的前提是“分别”,是尊重多元性和平等性,是讲学明道,而非注疏明道。强调“宗旨”,同时也是在“一本万殊”的前提下容许多元思想的并存与互动,有疑则疑,有问即问,平等讨论,畅所欲言。因此,“立宗旨”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学术的“草根”精神和知识的平等意识。这无疑是时代进步的表现。绪山并非不“立宗旨”,而是把精力过多地投在了文献学上,从而严重地限制了他的思想创设。当然,这是阳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人作出的“牺牲”,只是绪山的性格特征使得这种“牺牲”精神不仅不被同门所赞赏,而且还使自己最终扮演了阳明学中的悲剧性角色。

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使得龙溪越来越自信,甚至在学问上根本不把比自己大两岁的师兄绪山放在眼里。[234]在龙溪眼里,绪山既非“知己”,更非“骨肉”,而仅为普通之“友人”,其地位远不如江右诸子。[235]龙溪不仅自诩“我是师门一惟参”,而且声称“致良知三字惟我信得及”,“惟我信得及致良知工夫”[236]。对此,绪山除了无奈与不满之外,便是含沙射影地冷嘲几句。这从两人在讲学论辩时,龙溪往往出谋划策,占尽先机,而绪山则要么随声附和,要么甘拜下风当中,亦能看出一些苗头。比如嘉靖五年两人赴京应试,先是由龙溪奉阳明之命,“乃觅大舟,聚同志以行”[237],后又是龙溪辨证同门,“名盛一时”[238]。龙溪还以当国者不悦王学为由,对绪山说:“此岂吾与子仕之时也!”致使两人皆不廷试而归。[239]然因心渔翁之故,举业对绪山来说是头等大事[240],其所以放弃廷试,显然是听了龙溪的劝诱。再比如罗念庵《夏游记》中所记载的绪山、龙溪与念庵之间发生的一场论辩,亦显露出龙溪超强的应变能力以及对绪山之见的不以为然。尽管当时绪山对念庵的“归寂主静”说在观点上与龙溪基本契合,但却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几乎由龙溪一人舌战,即使“参战”,亦不如龙溪来得机警巧妙。据说三人当时曾就如何“破除私欲”的问题发生过一阵口角:

予(念庵)尝问龙溪曰:“凡去私欲,须于发根处破除始得。私欲之起,必有由来,皆缘自己原有贪好,原有计算,此处漫过,一时洁净,不过潜伏,且恐阴为之培植矣。”绪山曰:

“此件工夫零碎,但依良知运用,安事破除。”龙溪曰:“不然,此倒巢搜贼之法也,勿谓尽无益也。”……是夜与龙溪共榻言别。因请指余(念庵)之短。龙溪曰:“念庵每欲破除私欲,但又似在破除上寻一道理,拈一物,放一物,终非了手,须更勉之。”已而龙溪令余有言。余谓此番对兄,尚觉于人情上牵连不断。大抵过于厚善,遂致防检稍疏,此中澹泊得下,即无染著耳。[241]在论辩中,龙溪是既要设法驳倒对手,又要试图使对手口服心服,所以显得相当圆滑机敏[242];而绪山在强调“依良知运用”[243]的同时,仍旧要突出“安事破除”的重要性。相比之下,龙溪的“暧昧”态度似乎更能“省悟人”,故而念庵每每向龙溪求教,而绪山则明显受到冷落。这也许就是为何黄宗羲在述及“归寂说”遭到同门群起而攻之时,只言龙溪、洛村、明水、东廓、两峰“各致难端”[244],而不言及绪山的一大原因吧![245]依笔者之见,绪山在批判“归寂说”的论战中之所以会被边缘化,除了其个人不善论辩而有意无意地回避外,恐怕还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与“归寂说”相比,绪山真正担忧的还是“微妙玄通,凌躐超顿”的“顿悟说”。如果说前者的错误至多导致阳明学的分裂,那么后者的弊端则可能关系到师门的崩溃。绪山在谈及编纂《阳明年谱》的意义时就说过:

自古圣贤,未有不由忧勤惕励而能成其德业。今之学者,只要说微妙玄通,凌躐超顿,在言语见解上转。殊不知老师与人为善之心,只要实地用功,其言自谦逊卑抑。[246]师殁后,吾党之教日多歧矣。洪居吴时,见吾党喜为高论,立异说,以为亲得师传,而不本其言之有自。不得已,因其所举而指示立言之端。[247]所以绪山到后来不仅不与念庵论辩,而且还信誓旦旦地对念庵作了“不以龙溪之疑而复疑兄也”[248]的保证。其实,绪山与念庵之间也只是在嘉靖二十七年发生过争论,此前两人从嘉靖八年至二十七年曾见过六七次面,后来又为考订《阳明年谱》而有过亲密合作的经历,看不出有什么意见分歧。而在与念庵的书信往来中,绪山一方面痛感:“年来同志雕落,慨师门情事未终,此身怅怅无依。”另一方面又把念庵视为同道之人:“今幸兄主张斯道,慨同志雕落,四方讲会虽殷,可与言者亦非不多,但炉中火旺,会见有融释时,毫厘滓化未尽,火力一去,滓复凝矣;更望其成金足色,永无变动,难也,而况庸一言之杂其耳乎?”声称“心同道同,不忘尔我,一语不遗,其彻心髓”;“兄之所执,自有定见,敢不如教”。对念庵的信任和厚爱溢于言表。至于两人在《阳明年谱》编撰思路上的诸多共同点(比如“教学三变”说、“实地用功”说与对同门中偏激倾向的警觉和预防等)以及紧密协作的过程,则更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所以在考订《年谱》时,绪山曾有过明确交代:“当以(念庵)兄考订本为正也。”并且要求:“师谱得兄改后,誊清再上,尚祈必尽兄意,无容遗憾,乃可成书。”甚至多次夸奖道:“师谱一经改削,精彩迥别,谢兄点铁成金手也。” “兄所批教处,正见近来实得与师意同也。”“兼读师谱考订,感一体相成之心,庆师教之有传也。中间题纲整洁,增录数语,皆师门精义,匪徒庆师教之有传,亦以验兄闭关所得,默与师契,不疑其所行也。”尽管在阳明去世前,念庵“未尝一日得及门”,故自称“私淑”而不愿称“门人”,但绪山却坚持要他称“门人”,这种破例在王门中是十分罕见的。[249]从绪山对念庵的信任和褒奖中,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两人在维护师门纯洁性方面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和追求。因此,后人把绪山视为“不失儒者之矩矱”的卫道者,是较为贴切的。

再说,绪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到了阳明著述的整理和阳明年谱的编撰上[250],对王门内部的一些讨论和争辩,即使有意参与,也力不从心。他周游各地讲会的目的,亦主要是为了采集阳明的散佚文字,如邹东廓所言:“绪山兄枉顾,备道相知之爱,是以僭录旧稿,并述所闻,以备采择。”[251]对此,黄宗羲后来曾感言道:“当日《阳明文录》,其弟子皆天下之才,营之十年而后成。”[252]仅《阳明文录》就花了绪山等人十年工夫,更不用说还有《语录》、《诗录》、《续编》、《年谱》等大量的文献编纂梓印以及“祭祀修理”等事务性工作了。[253]因此,嘉靖三十五年,绪山尝“聚青原、连山之间,议葺阳明先生年谱”[254];四年后,又与东廓等会于上饶之闻讲堂[255];而据龙溪证言:“绪山兄此番趋教,专为老师年谱一大事,今年再不成稿,日后益难起手矣。”[256]也就是说,绪山在嘉靖中后期周游四方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这项久拖未成的艰巨事业。诚如胡松《刻阳明先生年谱序》所云:

“绪山钱子……编有先生年谱旧矣,而犹弗自信,溯钱塘,逾怀玉,道临川,过洪都,适吉安,就正于念庵诸君子。”[257]仅一部《年谱》,就已使他东奔西走,耗费了大量精力,更勿论全部阳明著述的收集、整理、校订和出版了。以至欧阳南野埋怨道:“未缘亲就,企望教音,彼中同志会聚,幸道此,少见区区受耶之情。”[258]而绪山自己则在后来与念庵的信函中十分无奈地辩解道:“兹遣徐生时举持《全集》(指《王阳明全集》)面正(念庵)门下。弟心力已竭,虽闻指教,更不能再有著思矣。惟兄爱谅之。”[259]面对同门的误解、拖沓,绪山甚至有过极度心灰意冷之时:“若不是自己真有个悟入处,虽尽将先师口吻言句,一字不差,一一抄誊,与人说只成剩语,诳己诳人,罪过更大。”[260]由此可见,黄宗羲没有把绪山算在“归寂说”的批判者之列,除了其个人不善论辩以及较之“归寂说”他更担忧“顿悟说”等主观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到他无暇参与论辩的诸多客观因素。

三、钱、王不和的后果

总之,性格上的差异和思想上的分歧,是造成绪山与龙溪之间不和的主要原因,而这种不和,在笔者看来,至少导致了以下三方面的后果。

首先,从龙溪一方来看,或许出于对一起入门且半个老乡的尊敬,或许出于对年岁稍长者的礼貌,龙溪一直未把对绪山的不满诉诸文字,而只是采取尽量回避的态度,少提或不提绪山,更不对其学问和人格作任何评价。[261]而且,龙溪或者其子应吉[262]的这种态度好像还影响到了浙中王门的其他人,比如黄绾、季本、周汝登、张元忭、陶望龄等人,也很少评论或者提及绪山,进而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绪山被边缘化的事实。张元忭的思想本与绪山有相近的一面,但在《张阳和先生不二斋稿》[263]中,却只见《复王龙溪翁》

(卷五)、《祭王龙溪文》(卷一三)、《寿王龙溪翁八十序》(卷一六)等诗文,而不见与绪山的任何文字。一般来说,在学术上不予理睬,其实是对一位以学问为生者的最大轻慢。对此,作为与绪山一同出道的龙溪来说,不会不清楚。可龙溪直到绪山死后,才撰写了纪传体长文《绪山钱君行状》,这既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追忆,亦是出于对死者后人的某种交代。不过仅此而已,龙溪为绪山并未撰写表彰性的祭文和像赞之类的任何文字,尽管他在为东廓、南野、念庵等写祭文时从不吝啬,甚至对王门中的几位非重量级人物亦作过不少评论。

同类推荐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热门推荐
  • 社交知识全知道

    社交知识全知道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向大家介绍日常社交的知识,其中包括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等。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
  • 妖娆小师妹

    妖娆小师妹

    他,白日是世人敬仰的浊世佳公子,夜里是冷面冷心的兄长。他,千面风华,谋略天下,外面优雅,内心腹黑。他曾说过,除了我,谁也不许欺负她。*她,曾是群芳榜上排名第一的奇女子。她,惊才绝艳,一舞倾城,红颜绝世。前世,当爱情化为利刃,未婚夫竟亲手夺去她的性命。重生而来,妖娆如她,誓要改变不平的命运。当腹黑遇到妖孽,能否碰撞出爱的火花?【妖孽女主+腹黑男主,过程1V1,结局1V1】【花絮一】洛玉离的声音带着沉沉的鼻音,问道:“春宫图?嗯?”被他幽黑的眸子一扫,冰儿撇了撇嘴道:“大哥…如何知道这是春宫图?”洛玉离看着她道:“哦?你想狡辩什么?”冰儿小心翼翼地道,“难道哥以前见过春宫图?或者大哥偷看过春宫图?若是如此,那大哥你真的是太假正经了!如果大哥行得正坐得端的话,再来教训妹妹不迟!”闻言,洛玉离嘴角微弯,慢慢勾起了嘴唇。然而这般好看的微笑竟蕴藏着沁骨的寒意。【花絮二】萧琅优雅一笑:“师妹,是我长的好看,还是你大哥好看?”冰儿看了看他,认真道:“当然是你长的好看。”萧琅又问道:“你觉着大哥好,还是我好?”冰儿依然很认真的回答:“都很好。”萧琅温柔地笑道:“我和你大哥一起掉到水里,你先救谁?”冰儿不屑道:“你若掉到水里,全京城的女人都会跳下去,你若死了,她们也会为你殉情,至少我不会。”果然还是大哥重要啊!萧琅暗自叹息一声,但是为何他要吃另一个自己的醋呢?【花絮三】容跖骑在木兽上,笑的得意,“那小子跑的慢,大概有一大半的人都去追他了!”眼看侍卫们逼来,冰儿立刻眼珠一转,“大哥,这件事情我记着了。”容跖回眸,笑意迷人地道:“记着本公子的人很多,不差你一个,但这些人都交给你了!”“放心!”冰儿一脸的镇定自如,“大哥,我知道你打赌赢了,记着回去给我三百贯,这次我偷到了尚书千金的肚兜,你拿回去也倍有面子,我会全力拦着他们!”混蛋!几个侍卫脸色顿时变白,暗忖小姐的肚兜是怎么回事?众人目光望去,木兽上面骑着的玄衣男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一双眼睛尤其特别,眼神色迷迷的,脸色笑容何其猥琐,一看就是占了什么天大的便宜,侍卫头目立刻叫道:“留下两个人,其余的都去追那个小子!”容跖闻言脸色一变,回头一看,却见十个人追来,顿时怪叫道:“真是可恶的小子!心机深沉,阴险狡诈。”彼此,彼此!冰儿灵慧的大眼弯成月牙,面颊上现出一个迷人的酒窝。
  • 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在当前的管理界,一个很有意义的争论就是管理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本书作者认为,管理首先是技术,然后才是艺术。管理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和技巧在不同场合下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目前国内的管理教育,基本上以MBA为主流,集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技能。书中原理的阐述与技能的结合,案例分析与管理游戏相交融,使读者能从概念和原理上得以提升,又可以在具体技术和方法上有所改善。这是第一批,包括了7个专题的基本内容,从管理沟通、谈判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到团队建设技能、激励下属技能,再到个的时间管理、个人压力调节等,都是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后面还会不断推出新的专题。
  • 恋上痞校草

    恋上痞校草

    周晴雯,一个泼辣且难搞的女生,转学第一天,就因为坐位的问题与校草何瑞哲杠上了,不仅打了他的跟班小弟,动了他的女人,还将他摔得四脚朝天!用她的话说,谁让她不痛快了,她就让谁不快活,信奉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时候,绝对开打不说废话!同样是脾气差得出了名的校草何瑞哲,无论走到哪,后面总是跟着一堆围着他团团转的女生,想不到新学期刚开始却碰上这么个火爆小辣椒,野蛮粗鲁,行为乖张,完全不把他这个校霸放眼里,所有别人不敢做的事,她全包圆了!就这副德性还敢跟他做同桌?那就看他怎么整死这个死丫头!PS:本文是《撞个恶男当男友》的姐妹文,但又是两个不同且独立的故事,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因没看过《恶男》,而看不懂这篇文。
  • 妖娆狐妻独爱总裁

    妖娆狐妻独爱总裁

    她是千年狐妖,千年前为他所救之后一颗心痴付于他,无奈爱人太过风流,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与他在一起,哪怕承受雷云劫的痛苦。谁知,求得机会却又历经各种挫折,爱人不爱娇俏女却喜高大威猛的女人。给他当教练,助他追猛女,救他侄子,差点香消玉陨。不怕,我可是活了几千年的狐狸精,世间爱恨情愁尽在眼底,什么没经历过,看我如何颠覆你的情史,摆正你的态度,怎知,即将修成正果,劫数又来。。。。。。******************************************************女主:我是只千年狐妖,从被救那刻开始就爱上了恩人。什么这家伙风流,这家伙身边美女多多,我可是活了几千年的狐狸精,世间爱恨情愁尽在眼底,什么没经历过,看我如何把美女变炮灰,把风流变专情。*******************************************************男主:原本平静的生活,自从遇到这个女人以来,生活全乱了。侄子被绑架,差点丧命,醒来却忘了某人。什么?!狐狸精?!不管她是谁,只要是我看上的,就是我的人,就算堕入万劫不复,我也要把她捧在手心******************************************************男配:尼玛,爱情真不是个人能沾的玩意儿,可是为毛这么多人相爱,我决定了,这辈子都不沾这玩意儿,谁爱玩谁玩去,不关我事。可是为毛自从遇上她,我的什么这观那观都变了,天上地下眼中,只有她一人,她笑我暖,她哭我疼,谁能告诉我,这是为毛……*********************************************************本文一对一,虽然男主开始的时候浪荡了点,后来却变的专情。看狐仙如何求得爱情,尽请跳坑。
  • 农女的田园福地

    农女的田园福地

    一朝穿越成农家小姑娘刘小鱼,可是这第一天就要被自己亲生奶奶弄死,这是什么样的神节奏,家里长短,邻居拌舌,极品亲戚缕缕挑战她的底线,她到底是要让他们死呢,还是让他们死呢…片段一:小鸡咕咕叫的院子里面,小鱼奶奶拿起菜刀就要杀鸡。“你们这些杀千刀的,吃我的,住我的,现在长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还知道跑了是不是,赶紧把头伸过来,要不然的话让你们死都没好活。”听这糟心话,话里话外都再暗指生的儿子不孝顺,翅膀硬了就不听父母话了。“奶,你可千万小心着,别闪了腰大了舌,到时候还得花一大笔钱呢!”小鱼站在那里,脸上似笑非笑,眼里满是讥讽的高声喊道。啧啧,还真以为她家是软柿子,拿捏都不敢反抗呢,她现在就要让自家的包子爹娘,变成金刚狼。片段二:“你种庄稼的本事儿不错,你也不错!”俊美的男人勾着唇角,眼里闪着势在必得的光芒。小鱼毫不示弱的瞪大了眼睛:“我不错,干卿何事儿!”一句话简介:反正就是斗亲戚,发家致富的故事了!
  • 混杂堆积与环境

    混杂堆积与环境

    中国现代(气下)混杂堆积的集中分布带是在青藏高原外缘,尤其是在高原东部——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上,以及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再到大瑶山的中台阶到低台阶的过渡带上。它们既是各类混杂堆积地带,也是盆地的边界地带。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蜜罐

    蜜罐

    如果《欢宴》会让你流泪,那么《蜜罐》会让你心痛!四年墨小芭,十年花火印记,献礼美好青春……那些成长的躁动与张惶,那些对爱的渴望和偏执,那些期冀又失落过的岁月……你读懂的不仅仅是墨小芭,更是自己整个的年少青春!14个精典短篇+全新虐恋主题小说+答21个读者劲爆问+23张珍贵生活私照+小狮、独木舟、夏七夕、烟罗等花火众大神与你一起镌刻美好花火时光=年度最值得珍藏青春合集:《蜜罐》!
  • 不懂说话,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说话,就当不好经理

    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经理人的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中外企业概莫能外。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成功交流和沟通的经理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扩展其人际关系。因为人人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所以这样的经理人会在人气上占据绝对优势。一个人的才干要被人认识,要被人了解,如果不借助口才,那结果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工作要交谈,政治要辩论,学术需争鸣,合同需谈判,而这些无一不需要口才。因此,经理人一定要掌握良好的交际方法,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人际交往中的成功者。经理人有没有水平,很重要的一点表现在说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