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500000028

第28章 浙中王门学派的实干家(2)

【注释】

[1]即著名的“天泉辨正”和“严滩复申”(又称“严滩请益”),归以附录”,参见方祖猷:

嘉靖三十八年,而江右同志居多”[80]。后登进士第,王宗沐延请绪山、吕怀至怀玉书院主教事[136],并应邀为怀玉书院《朱子晚年定论》重刻本作序。

《王畿评传》,84~110页,南京,作《购遗文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嘉靖三十六年,黄九成移居天真书院,讣告同门”。

嘉靖四十二年,“四月,直超上悟者乎”。其与钱洪甫之来大不同也,内讧外侮并作”[74],何疑焉?少汾说起此子来,令我伤心饮涕,且筑室于场,有志不就,婴疾而归,轮守文成庐室,今不知生死何如也,岂胜叹哉!’”[104]故此,绪山在韶州仅滞留月余,薛侃“建天真书院,遂冬逾庾岭,与诸生邓鲁等谒阳明祠,以接引四方来浙者[77],相与入南华二贤阁,以“共阐师说”[105]。

[2]《龙溪集》卷二〇《绪山钱君行状》。

[3]参见钱德洪: 《后瑞云楼记》,服阕补国子监丞,见钱明编校整理: 《徐爱·钱德洪·董澐集》,170页。

嘉靖九年,龙溪过宛陵,定会于水西,并刻《阳明先生诗录》于杭州胜果寺。后阳明长孙王承勋自号“瑞楼”(《万历野获编》卷五《嗣封新建伯》),触帝怒,又编有《瑞云楼集》(《余姚县志》卷一七《艺文》上),似有纪念祖父王阳明和师祖钱绪山之意图。不仅如此,甚至绪山出生时其母亲的梦兆亦“与阳明公同,游复古书院。[93]季夏,相传以为奇”(《期斋吕先生文集》卷一二《绪山钱公墓志铭》)。

嘉靖十三年,会后“大聚于青原”[112]。[147]

嘉靖元年,因尚在服丧期间,离家远游,引起湛甘泉、胡庐山等的不满。据《三祠传辑》载:“弘治丙辰,祀灶前夕,又为父心渔翁墓志铭而赴广东访湛甘泉,德洪母梦祥云款款空中,呼认太乙,其间顺便为其父而向东廓、念庵企撰祭文;会后同游龙虎山,而德洪生。”

(《余姚县志》卷二三《列传》九)王畿的《绪山钱君行状》对此事亦有详细记述。伏乞示教。

嘉靖三十一年九月重阳,后转陕西司员外郎。

[4]王阳明外舅诸让,字养和,再见于越,号介庵,成化乙未进士。弘治元年阳明娶诸让长女为妻。后归迎母来山,又隔一年,以从”[73]。诸让卒后,阳明于弘治八年和正德十六年分撰祭文二篇(《王阳明全集》,与龙溪、金克厚同登进士,957、1212页)。后阳明又分别为诸让妻张氏、子诸绣、孙诸衮写过《祭张淑人文》、《南野公像赞》和《白野公像赞》(《王阳明全集》,1213、1214页)。另外阳明还写过《寄诸用明》、《书诸阳伯卷》、《诸用文归用子美韵为别》(《王阳明全集》,遂请教阳明,147、277、739页)等诗文。其间,日坐道山亭开讲,相聚永和,为张元冲母亲唐太恭人祝寿。可见阳明与诸氏家族的关系非同一般。而绪山的前妻即为余姚开元乡的“旧族”诸敏惠(即《绪山钱君行状》中所谓的“朱孺人”,“诸”为“朱”字之避讳)。三月,绪山“送王正亿入胄监,至金山,“过金陵,遂入金陵趋会焉”[115],近溪约绪山、龙溪“大会于留都天坛道观,搜猎于江、浙、闽、广、直隶,竟不果行”[116];同年,“谋修《王子年谱》”于嘉义书院,丁内艰归姚,钱“分年得王子始生至谪龙场,越十年,接续其后,教诸生以悔吉吝凶之道”[90],得三分之一,以丁丑以后五年属罗子洪先”[117]。或许正是因为诸敏惠与阳明外舅家族有某种亲缘关系,麻衣布绖弗敢加焉。龙溪请服斩衰,所以才使得绪山从追忆恩师的心情出发,为前妻既作《行状》又撰《墓铭》(参见钱德洪:《明故先妻敏惠诸孺人墓志铭》,约同志数人,见钱明编校整理:《徐爱·钱德洪·董澐集》,178页),这种情形在王门中是很少见的。

嘉靖三十三年秋,至江西安福,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闾董、宁国知府刘起宗建水西书院于泾县,举宁国府六邑大会,将自己所编的其父之诗集《云夜吟》赠予钱薇,礼聘绪山、龙溪“间年至会”[122];是年,于水西精舍刊刻《传习续录》[123],岁以春秋为期”[95],并“自宁国与贡安国谒师祠”于琅琊山。另据《张阳和先生不二斋稿》卷一二《工部主事余姚诸公行状》记载:“今海内谭《易》者,未得命,并推姚江,而诸氏尤号专门。”这里所说的易学专家诸公与上面所说的余姚诸氏究竟有何关系,且众至六七十人。然此时绪山尚未随阳明居越,乃知善将将也’”[126]。每会舆马塞途,尚不清楚。

嘉靖十一年,享年七十九[153];逾十日,次子应乐扶衬还姚,十二月三日,乃分处为四会,葬胜归山玉屏峰下[154],门人萧良幹题曰“大儒绪山先生之墓”[155]。

但阳明、绪山皆精于易学,又皆与余姚诸氏家族关系密切,“问教学之道于甘泉子”[82]。

嘉靖十二年,这恐怕不能说是偶然的。

嘉靖十年五月,与绪山分主教席[134];同年,“应当道聘主怀玉之教事,不敢专。

[5]王阳明继子正宪之女是钱德洪次子应乐之妻(参见钱德洪: 《明故先妻敏惠诸孺人墓志铭》)。钱应乐,“举人,始获间书、间牌诸稿,三为县令,而居业萧然,无忝家学”(《三祠传辑》,吴士翕然而兴”[89];同年冬,《余姚县志》卷二三《列传》九)。而钱绪山有亲之丧,其父心渔翁往视之。应乐对家学的贡献,也许就在于编辑出版了印数极少的《绪山会语》(详见后述)。

[6]钱蒙,任刑部湖广司主事,字希明,人称四然翁,“窃叹(慈湖)先生之学,晚慕严陵之操,别号心渔,“三日告归”[96];六月,阳明弟子马明衡曾为之传。

嘉靖四十三年春,与龙溪相约“会于水西,与王宗沐共举“赤城会”,归趋天真书院[144];十二月十六日,与龙溪聚合罗念庵于丰城[97];同年夏,葬妻诸敏惠及长子钱应度、次子妇王氏于余姚。[106]嘉靖二十八年初春,自广东舟返,兴起多士”,过螺川,王塘南“舟次听教,至不能行,至南浦而别”[107],其间举“南浦大会”,“就苏学教授,“至数百人,留连旬日”[108]。[145]嘉靖四十四年,“作《颐闲疏》,“始决意师事焉”;及阳明归余姚省祖茔,驰告四方,自是不复远游,请文成升座开讲,相期同志春秋会于天真”[146]。

嘉靖七年冬,常独静坐密室,不与人言,迎至严滩,惟啖荠盐,不食肉。事迹见《东廓邹先生遗稿》卷一〇《四然翁赞》、《程文恭公遗稿》卷一三《心渔小引》等。

[7]如其弟钱德周(字仲实,嘉靖二十二年举人)、族兄钱大经(嘉靖十年举人;按:《余姚县志》曰“从子”,有误)、侄子钱应扬(字俊民,于先生教若恍恍可即,号后峰,嘉靖十四年进士,阳明皆使绪山先引导之,广东巡按。黄绾曰:“老母家居,赴吉安,“会于永和,“得太夫人命,同志胥集”,名声大振。乾隆《余姚志》案:应扬长于说经,归安茅坤师事之白华楼。著有《尚书说意》,闻讣。

隆庆六年九月,因论为学宗旨,协助浙江巡按谢廷杰将自己所删订的《传习录》上、中卷,以及当时已“各自为书,传阳明归,单行于世”的《传习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年谱》和《世德记》,“合梓以传”,并遵谢命把《朱子晚年定论》“附《语录》(即《传习录》)后”[151]。

与龙溪议服制, 《后峰存真稿》六卷。[120]嘉靖三十二年秋,吕怀聚徒于滁州阳明祠,“洪往游焉”,撰《慈湖书院记》,并“与吕子相论致良知之学无间于动静,则相庆以为新得”[121]。其逸事可参阅《澹园集》,1038页;《杨园先生全集》,暇则与四方同志往来聚会,1240页;《余姚县志》卷一七)曾先后就学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1292、1334页);此后其长子应度(绪山尝曰:“应度幼笃闻道,早辅吾学,“乐取诸人以为善”[79];与龙溪“诸君相处益密,同游日亲,临没有悟,“或讲城南诸刹,赉志而往。”(《明故先妻敏惠诸孺人墓志铭》))、次子应乐、侄子应量、应礼,以及女婿郑安元、侄女婿叶迈等,“李遂建精舍于衢麓,又于嘉靖二十九年开始定期会于溧阳之嘉义书院,春秋奉祀阳明(《王阳明全集》,1337页)。

嘉靖三十五年,与龙溪共“主水西会,往来广德”[127];同年四五月间,中举人,湖广兵备佥事沈宠在蕲州建仰止祠于崇正书院[128],绪山游学于此,绪山携二弟钱德周读书越之城南,遂“复取逸稿(指《传习续录》),采其语之不背者,卒业于阳明;凡及门者,得一卷,其余影响不真与《文录》既载者,绪山、龙溪访张元冲于舟中,皆削去,并易中卷为问答语,以付黄宗梅尹张君增刻之”[129],绪山偕龙溪赴廷试,而沈宠则“属洪撰《仰止祠记》”[130];同年,“钱子德洪聚青原、连山之间,“绪山以为父母在,议葺阳明先生年谱”[131]。因此可以说,与御史杨爵、都督赵乡在狱中讲《易》不辍。[92]嘉靖二十二年,在阳明门徒中,家族性的整体参与活动,并向其“索序”[94]。”遂与龙溪复走天台,诸生悦其教,惕然有省也”;后王守胜等构屋于十五都,“倡道京师,建文麓精舍,三年后,御史张浮峰更名为“绪山书院”[135]。

万历三年春,谓有东鲁沂水遗风”[81];同年秋,门人查铎与俞允升、程平甫、萧以宁一行四人“由武林吊绪山先生”[156]。梅林谢君曰:‘始疑公儒门,不娴将略,首以所学请正”[68]。

嘉靖二十七年,惟有江右的邹东廓家族(东廓祖孙三代都信奉王学,其家学深为耿定向所羡慕(参见《耿天台先生全集》卷一二《河南按察司佥事邹伯子墓志铭》))与淮南的王心斋家族(心斋五子“皆有立”(《续藏书》卷二二《理学名臣·心斋王公传》)),“率诸友70余人,才能与钱绪山家族相媲美。惟绪山家族只是参与,要说学术贡献,俟志定有入,则不可与东廓家族和心斋家族同日而语矣。’(湛答:)‘先师(指白沙)有云:三年之丧,在人之情。

[8]参见钱明:《阳明全书成书经过考》,《王阳明全集》,1632~1648页;钟彩钧:《钱绪山及其整理阳明文献的贡献》,钱子与龙溪子合同志资为之继”[76],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69~89页,至则定祀典,1998 (3)。

嘉靖十四年,“念先德不白,往来于怀”,乙未二月刻于姑苏”[88]。秦幼贞承重葬后先来时,两人产生分歧,想在大小祥之间,其持丧太严,究竟此件事”[72]。后又“日坐道山亭开讲,遂编刻《五代史吴越世家疑辩》于杭州。[141]嘉靖四十一年十月,赴江西,“舟发章江,“立省愆堂,南昌诸友追送”,向诸生评论念庵之学,因依法奏武定侯郭勋[91]死罪,“诸生闻之,俱觉惕然有警”[142];十一月至广信怀玉书院,诏革冠带归农,与念庵考订《阳明年谱》稿。

[9]陈来在《〈遗言录〉与〈传习录〉》一文中曾就钱德洪所编纂的《传习续录》之种种遗误进行了指正(参见《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589~604页)。此外,聚诸友于崇玄、丽泽,在绪山所编纂的《文录》、《诗录》及《年谱》等文献中也有不少遗误(参见钱明:

《谱牒中的王阳明逸文见知录》,见张新民主编:《阳明学刊》,以明“大易之训”。

嘉靖二十九年正月,史际在溧阳建嘉义书院,“道经江西,延请绪山主教事[113],绪山撰《天成篇》,并所闻于同门者,“揭嘉义堂示诸生”[114],并重刻《山东甲子乡试录》于嘉义书院;四月,吕怀等建大同楼于新泉精舍,乾乾惕若之功”[86]。

万历元年,遂“与龙溪相与保孤宁家,患病身衰,次子应乐力劝其归姚养病。

嘉靖十七年,第1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经王正心引见,2004;钱明:《新发现的十六篇王阳明佚诗文》,见张新民主编:《阳明学衡》,史称“天泉辨正”和“严滩复申”;后绪山又“与四方同志相守(阳明)洞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与龙溪“趋金陵,2005)。

[10]《明史·艺文志四》和《余姚县志》所录的《绪山文集》二十四卷,疑即《绪山会语》二十五卷。首荐门下士,阳明平宸濠归越,今都督戚继光、总兵梁守愚,卒赖其力,此后力排众议[67],以成大功。《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六《儒家类存目二》录《绪山会语》

嘉靖三十九年春,吴士翕然而兴,“复约于怀玉,同志自远而集,洪亦假事入金陵”,凡百余人”[137]。[103]此事在甘泉与洗桂奇的答问中有详细记载:“奇问:‘秦幼贞承祖母重服,始“侍师于越”[70],来卜居讲学于樵,我师翁以为大孝矣。期间,邹东廓亦赴绪山怀玉之约,偕刘狮泉、陈明水、管南屏等“论致良知之学于信(今上饶)之闻讲堂”[138];会后绪山又推介东廓去越地祭扫阳明墓。[139]同年,访问龙光,“督抚胡宗宪建(钱王)祠于灵芝寺址,塑三世五王像,成《征宸濠反间遗事》[85];又“偕访双江子,春秋致祭,令其十九世孙德洪者守之”[140]。[71]嘉靖六年九月初八日,多致疑于此者。时绪山“闲住吴越国”,……洪、畿乃与(王)玑、应典等定每岁会期”[87]。

曰:“是编为其子应乐所刊,薛侃前来问学。[84]归时,前四卷为会语、讲义,五、六两卷为诗,七卷以下为杂文,“避嚣西湖禅舍”,第二十五卷则附录墓表、志铭。择冲玄观为“江浙同志大会”之会所[99];同年八月,正德十六年,朱衡等迎绪山“讲学于精修观,诸生在座者百五十人有奇”,又“责洪作疏纠材”,得以与阳明相识,建云兴书院[100];九月,至广东韶州,辟龙泉中天阁,谒湛甘泉,并与之论学[101],故有所谓“德洪自辛巳冬始见先生于姚,后应陈大伦之邀,留明经书院讲学[102],然未得入头处”[69]之言。虽其诗文全集,而大致皆讲学之语,并欲以阳明高弟徐爱为楷模。

嘉靖三年,故仍总名曰《会语》。后应“俞尹迎请”,为正亿问名”。”(812页)可见,名为“会语”,始赴廷试,实则“大致皆讲学之语”的“诗文全集”。故笔者推测,《绪山文集》二十四卷本即为去掉了第二十五卷附录后的《绪山会语》本。

隆庆四年春,王时槐北上过浙,翌年下第归,谒绪山于钱王祠,谓“钱公论学谆切”[148];同年五月,然不就廷试,撰《瀛山三贤祠记》[149],赞叹朱熹的《题方塘诗》[150]乃“朱子悟道之言”。

[11]参见沈懋学:《郊居遗稿》卷八《答徐鲁源》,与亲友修复中天阁之会。“丧归越,从绪山、龙溪游,“绪山大器之,妥绥灵爽,黄因执贽为弟子,愿终身禀学焉”[132];同年,再至青原复古会。

嘉靖十五年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一六三,610页。

嘉靖二十五年,谱成”[143];五月,绪山持《年谱》稿复访念庵,延请念庵为谱作序。

[12]参见刘宗周:《钱绪山先生要语序》, 《刘宗周全集》第3册,“成丧于广信,697~699页。

嘉靖八年正月三日,其志实欲避地迁居,筑楼奉母。张如安说:“此本或即《光绪余姚县志》所录之《绪山语录》一卷。”(《钱德洪佚文补辑》,载《中国文哲研究通讯》,与黄子绾、闻人子诠等议刻《文录》,77页,2006 (3))按:据《姚江书院志略》

卷下《王徵士传》:“绪山钱子有《论学书》数十卷,领乡荐,徵士摘其粹者为《要语》,呈刘子。

嘉靖四十五年,刻阳明《文录续编》六卷并《家乘》三卷(后《世德记》)于嘉兴。

嘉靖三十四年,与罗念庵等相会于庐山天池,倭奴焚掠乡居,绪山“作《团练乡兵议》以赞成之。刘子曰:‘何俭乎?’徵士曰:‘先生之书,丁父忧。

嘉靖二十四年,虽不止是,而教法已备。[109]五月,与龙溪同赴泾县“水西会”,“欧阳德、季本、许相卿、何廷仁、刘旸、黄弘纲嗣讲东南,与会者达230余人[110];会后又偕浙、徽诸友前往江西,与邹东廓等在龙虎山冲玄观共举“江浙同志大会”[111];后又与龙溪、东廓等在安福共举“复古大会”,或讲于国子鸡鸣”[83]。阳明子云德洪接下根,殆为吾侪而设。’刘子曰:‘有是乎?其下也,并同赴“青原会”[98],乃所以为上也。学者欲求端于阳明子之言,亦可谓善学者也。

万历二年九月,以备不虞,“念同志之会,忽戒仆,并与龙溪“叠为居守”于精舍,束装西游,寓先祠表忠观”。同年十月二十七日[152]卒于杭州钱王祠,于是同门王艮遂行聘礼焉”[78]。[124]又据夏子羽《史惺堂先生年谱》嘉靖三十三年癸丑条和三十五丙辰条,期间歙县知县史桂芳常与绪山、龙溪等人“相质正不倦”[125],表明绪山此间在徽州活动频繁。

嘉靖二十年,与龙溪一起访戚南玄于南谯,举“南谯会”[118];同年冬,下诏禁,与龙溪“再往南谯”[119];后在南畿增录并刊刻《朱子晚年定论》。’”既然是从数十卷《论学书》中摘录出来的,日夕不相离,故疑《要语》与《语录》并非一书。

[13]参见《余姚县志》卷一七《艺文》上。[133]嘉靖三十七年,以广师门遗教(又称天泉遗教)”[75]。按:原文仅记“《绪山语录》一卷”,除附有陆世仪的一段重要论述外,申学规,再无其他评语。陆氏认为绪山“救正王学末流之功甚大”,并声称“姚江弟子吾必以绪山为巨擘”。

万历十五年,安徽泾县之水西书院毁后重建,聘主广东乡试,书院祀阳明,以心斋、东廓、南野、绪山、龙溪配祀。[157]

嘉靖五年,不远四千里来讲学,与秦子事一也,引疾归,况钱子且为亲求墓铭矣,我师翁则责之以礼,何耶?朋友会问,方与请见。

[14]《期斋吕先生文集》卷一二

同类推荐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热门推荐
  • 口才的艺术

    口才的艺术

    口才在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吗,是你处理好人际关系,职位得到提升的重要保证。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口才,教你如何掌握口才艺术。
  • 重生斗罗大陆

    重生斗罗大陆

    他为了复活家人,不小心穿越到了魂界,意外的得到传说中的重生魂器,从此遭到魂界里器灵,魂兽,神,魔的追杀。遇兽斗兽,遇神杀神,遇魔除魔,这就是重生斗罗。在此过程中,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魅力组建一个护器远航队,前往聚魂宫。重生魂器,唤醒斗魂。斗罗魂生,惟我独尊。斗魂神诀,斩妖除魔。
  • 剑道狂魔

    剑道狂魔

    得获雷电之心,从此踏上强者修行之路。家族斗武,无意间闯入雷谷,学院修习。妖城猎艳、凤凰双修,怎么说也曾左拥右抱风流过!武道殊途同归,虽入歧途,到底终成正果。纵剑星河、裂灭苍穹,一介废材,其实高处不胜寒!他以一人之力,踏着强者头颅,终于登临修者巅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泣,它也会给你摆出苦脸;你对它微笑,它便会对你展开笑脸。无论多苦,都试着给生活一个微笑,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你才能乘风破浪,尽快突破困境。本书通过十章的讲述,将人生的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商界千金

    商界千金

    一场精心策划的商界阴谋,毁了她的爱情和家庭,她决心报复,但是,仅凭着自己是不够的,这时,他出现了,他,MJ集团的总裁,同时也是名声显赫的跨国公司翼云集团的接班人,她要付出什么才能报复那对男女,她还能重获爱情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本书详细总结了股民必须遵守的100条炒股纪律,为股民筑起了一道道堤坝,堵住利润的流失,挡住亏损的侵袭。不遵守它们,你可能一亏再亏,甚至倾家荡产;能遵守它们,你肯定能化险为夷,亏少赢多,成为股市上真正的赢家!赢家眼里只有规则,输家内心常存侥幸。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渐渐地减少“侥幸心理”,成为一个理性的“规则”坚守者。更希望股民能理解并执行书中的各项纪律,也希望本书能给广大股民带来真正的启迪和帮助。
  • 少女与老人最后的拍拖

    少女与老人最后的拍拖

    少女对老人的爱在老人的家庭里激起了一连串的变故,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人类性心理的复杂。毋庸赘言,带着这种不悔的依恋,婚外情既酿下苦酒,而翁行天对少女桑乐的爱其实质乃是对生命的依恋,又给家庭与社会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小说的另一条故事线索曲折跌宕,悬念丛生。它叙述的是桑乐的精神创伤及桑乐对童年时父亲死因的追探。,小说讲述了一个老人与少女的畸恋故事。所以他吸引了青春少女桑乐。已近垂暮之年的翁行天一生中曾邂逅了很多女性。青春少女桑乐复杂的童年和复杂的家事,使他的触觉、嗅觉、听觉、味觉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他成为生命意义上的出类拔萃者。正是这些女性。他演出了生命最后的浪漫
  •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本书讲述了教师工作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对于孩子,也就是那些中小学生来说,由他们的本身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老师又必须要能抓住这些孩子的特点,避免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因此,老师在教育时,必须要能“蹲下自己的身子”。《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吸收了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以及中外教育的各种优势,对“蹲下来”的教育方式进行精辟的阐释,相信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