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500000010

第10章 浙中王门的盛衰及其成因(2)

“自先师既没,讲学之风渐微,予不自量,与二三同志砥切濯磨,妄意联属,期于不坠。赖君同志过为匡翼,以督予所不逮。”[55]对此,钱绪山亦颇有同感,并从“学者之趋不一,师门之教不宣”的一元论立场作了总结:“今吾师之没未及三纪,而格言微旨渐觉沦晦,岂非吾党身践之不力,多言有以病之耶?学者之趋不一,师门之教不宣也。”[56]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尚书·毕命》:“既历三纪。”孔传:

“十二年为纪。”说明阳明去世后不久,宗门便开始了衰微,只是这种衰微的迹象主要发生在浙中地区,并不包括江右、南中等地区。

事实上,从精英层面看,到了后阳明时代,由于讲学活动的衰微,有关王门弟子、后学间的师承关系,除了第一代弟子的情况比较确定外,嘉靖后期开始情况就已变得非常复杂,甚至混乱不清了。

譬如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引董其昌(据说是罗汝芳的入室弟子)之说:

至我明,姚江出以良知之说,变动宇内,士人靡然从之……然姚江身后,其高足王龙溪辈,传罗近溪、李见罗,是为江西一派;传唐一庵、许敬庵,是为浙江一派;最后杨复所自粤东起,则又用陈白沙绪余,而演罗近溪一脉,与敬庵同为南京卿贰,分曹讲学,各立门户,以致并入弹章。而楚中耿天台、淑台伯仲,又以别派行南中。最后李卓吾出,又独创特解,一扫而空之。今锡山诸公(指东林一派),又祖杨龟山,特于朱陆异同,辨晰精核,则二程渊源,又将显著于中天矣。[57]虽然董其昌对耿氏兄弟的判定以及对李贽、东林诸子的评语,颇有独到之处,但他对龙溪以后的分疏与界定,则反映出他对阳明以后王门分化传承状况之把握的肤浅和混乱。只要对阳明后学稍有了解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错误。如李见罗的为学宗旨与阳明有异,带有兼容并畜之倾向[58],故而被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归入“止修学案”。即使就师承关系而言,李见罗也应归入邹东廓门下,万斯同的《儒林宗派》便将其归入邹氏师承表中。再说唐一庵和许敬庵,皆为王、湛折中论者,将他俩归入龙溪门下,实在有点莫名其妙。

许敬庵尝这样评价唐一庵:

湛先生称随处体认天理,王先生称致良知,先生(指唐一庵)两存而精究之,卒标“讨真心”三言为的。夫曰真心者,即虞廷之所谓道心也,讨者,学问思辨行之功,即与虞廷之所谓精一也。随处体认天理其旨该矣,而学者或昧于反身寻讨;致良知其几约矣,而学者或失于直任灵明。此“讨真心”之言不得已而立诚,明得真心在我,不二不杂,即所谓体认天理与致良知。此先生苦心深诣,可与湛王二先生鼎立为儒宗者也。[59]许又自诩道:“吾于四先生(指薛文清、陈白沙、王文成、胡敬斋)各师其所长而已,其未至者不敢尽以为然也。”[60]并批判阳明后学说:“我朝王文成先生,揭致良知三字,直透本心,厥旨弘畅矣。乃其末流,侈虚谈而少实行,世之君子犹惑焉。”[61]这说明,唐、许二人的基本立场与王龙溪相差甚远。浙西学者董其昌的上述言论,一方面表明他有抬高浙西学者并把王湛合一论者纳入主流王学队伍的意图,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后阳明时代整个王门尤其是浙中王门的严重分歧和步调不一。而这正是浙中王门过早衰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节 浙中王门的兴起与衰微

关于浙中王门,黄宗羲《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的序言中有一段详细评论:

姚江之教,自近而远,其最初学者,不过郡邑之士耳。龙场而后,四方弟子始益进焉。郡邑之以学鸣者,亦仅仅绪山、龙溪,此外则椎轮积水耳。然一时之盛,吾越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其儒者不能一二数。若山阴范瓘,字廷润,号栗斋,初师王司舆、许半圭,其后卒业于阳明,博考群经,恍然有悟,以为孔、孟的传,惟周、程得之,朱、陆而下,皆弗及也。家贫不以关怀,曰:“天下有至宝,得而玩之,可以忘贫。”作古诗二十章,历叙道统及太极之说,其奥义未易测也。余姚管州,字子行,号石屏。[62]官兵部司务,每当入直,讽咏抑扬,司马怪之。边警至,司马章皇,石屏曰:“古人度德量力,公自料才力有限,何不引退,以空贤路?”司马谩为好语谢之。以京察归。大洲有《宿四祖山》诗:“四子堂堂特地来。”谓蔡白石、沈古林、龙溪、石屏也。范引年,号半野,讲学于青田,从游者颇众。[63]夏淳,字惟初,号复吾,以乡举,卒官思明府同知。魏庄渠主“天根天机”之说,复吾曰:“指其静为天根,动为天机,则可,若以静养天根,动察天机,是歧动静而二之,非所以语性也。”[64]柴凤,字后愚,主教天真书院,衢、严之士多从之。[65]孙应奎,字文卿,号蒙泉,历官右副都御史,以《传习录》为规范,董天真之役。闻人铨(按:又作诠),字邦正,号北江,与绪山定《文录》,刻之行世。[66]即以寒宗而论,黄骥,字德良,尤西川纪其言阳明事。[67]黄文焕,号吴南,开州正学,阳明使其子受业,有《东阁私抄》记其所闻。

黄嘉爱,字懋仁,号鹤溪,正德戊辰进士,官至钦州守。黄元釜,号丁山;黄夔,字子韶,号后川。[68]皆笃实光明,墨守师说。以此推之,当时好修一世湮没者,可胜道哉![69]浙中是阳明思想的发源地,也是最早自立门户的地方,黄宗羲在序文中所说的“姚江之教,自近而远,其最初学者,不过郡邑之士耳”,即指此意。于是,梨洲接着便在《浙中王门学案》一至四中,为徐爱、蔡宗兖、朱节、钱德洪、王畿、黄绾、董澐附子榖、陆澄、顾应祥、黄宗明、张元冲、程文德、徐用检、万表、王宗沐、张元忭等“正宗”的浙中王门弟子分别立传;并在《泰州学案》五中为周汝登、陶望龄、刘塙等具有泰州王门背景的浙籍学者立传;又在《甘泉学案》四、五中,为唐枢、蔡汝楠、许孚远等浙西籍的王湛折中论者立传;还在最后的《附案》中,为应典、周莹、庐可久、杜惟熙、颜鲸等金华传人立传。[70]除此之外,康熙三十二年至四十六年由贾朴刊刻并请黄宗羲口授序言的《明儒学案》紫筠斋(贾朴斋名)本(《四库全书》所收的山东巡抚采进本即为该本),尚有二老阁本中未予记载的许璋、王文辕(《姚江学案》)[71]、胡瀚[72](《浙中王门学案》)三人的叙传。紫筠斋本所载的许璋等人的叙传,虽有可能为贾氏所增,但也不排除被黄宗羲遗漏的可能性。据贾润序云:“其他崛起而无师承者,亦皆广为网罗,靡所遗失。论不主于一家,要使人人尽见其生平而后已。”汤斌亦曰:“《学案》宗旨杂越,苟善读之,未始非一贯也。”[73]说明黄宗羲在搜集资料时,是不带任何偏见的,可以说是越杂越好, “广为网罗,靡所遗失”。

况且,即使为贾氏增入的推测能够成立,那也是符合黄宗羲心愿的。因梨洲曾曰:“是书搜罗颇广,然一人之闻见有限,尚容陆续访求。即羲所见而复失去者,如朱布衣语录,韩苑洛、南瑞泉、穆玄庵、范栗斋诸公集,皆不曾采入。海内有斯文之责者,其不吝教我,此非末学一人之事也。”[74]贾氏增入无疑是对梨洲这一心愿的满足。

然而,黄序中记载的最后几位黄氏学者,别的史志记载甚少,只因是梨洲“寒宗”之故,才被记录在案。总的来说,梨洲在浙中王门序文及而后的学案、附案中,对阳明的第一代弟子或者与浙中王门关系密切的人,都作了比较完整的记叙,不过仍有一些不该有的疏漏,其中有几位从学于阳明的弟子(如徐珊、杨珂),在《明儒学案》中虽偶有提及,但并未作展开叙述,应补入才是。

徐珊,本姓史,号汝佩,又号三溪,余姚人,嘉靖元年举人。

正德十六年师事阳明。据阳明《书徐汝佩卷》:“壬午(嘉靖元年)之冬,汝佩别予北上,赴南宫试。已而门下士有自京来者,告予以汝佩因南宫策问若阴诋夫子之学者,不对而出,遂浩然东归,行且至矣。予闻之,黯然不乐者久之。”[75]徐珊对此解释道:“始吾见发策者之阴诋吾夫子之学也,盖怫然而怒,愤然而不平。以为吾夫子之学,则若是其简易广大也;吾夫子之言,则若是其真切著明也;吾夫子之心,则若是其仁恕公普也。夫子悯人心之陷溺,若己之堕于渊壑也,冒天下之非笑诋詈而日惇惇焉,亦岂何求于世乎!而世之人曾不觉其为心,而相嫉娼诋毁之若是,若是而吾尚可与之并立乎?已矣!吾将从夫子而长往于深山穷谷,耳不与之相闻,而目不与之相见,斯已矣。故遂浩然而归。归途无所事事,始复专心致志,沈潜于吾夫子致知之训,心平气和,而良知自发。然后黯然而不乐曰:嘻吁乎!吾过矣。”士遂问:“然则子之为是也,果尚有所不可欤?”徐珊答:“非是之谓也。吾之为是也,亦未下可;而所以为是者,则有所不可也。吾语子。始吾未见夫子也,则闻夫子之学而亦尝非笑之矣,诋毁之矣。及见夫子,亲闻良知之诲,恍然而大悟醒,油然而生意融,始自痛悔切责。吾不及夫子之门,则几死矣。今虽知之甚深,而未能实诸己也;信之甚笃,而未能孚诸人也。则犹未免于身谤者也,而遽尔责人若是之峻。且彼盖未尝亲承吾夫子之训也,使得亲承焉,又焉知今之非笑诋毁者,异日不如我之痛悔切责乎?不如我之深知而笃信乎?何忘己之困而责人之速也!夫子冒天下之非笑诋毁,而日谆谆然惟恐人之不入于善,而我则反之,其间不能以寸矣。夫子之黯然而不乐也,盖所以爱珊之至而忧珊之深也。

虽然,夫子之心,则又广矣大矣,微矣几矣。不睹不闻之中,吾岂能尽以语子也?”后徐珊见阳明,备以其所以告于士者为问,阳明“颔之而弗答,默然者久之”[76],对徐的解释不作表态。后来钱德洪“下第归,深恨时事之乖。见(阳明)先生,先生喜而相接曰:‘圣学从兹大明矣。’德洪曰:‘时事如此,何见大明?’先生曰:‘吾学恶得遍语天下士?今会试录,虽穷乡深谷无不到矣。吾学既非,天下必有起而求真是者。’”[77]可见,阳明是想借会试的机会而使自己的学说“虽穷乡深谷无不到矣”。然徐珊显然没有阳明那样的远见卓识,而只会意气用事,故为阳明所“不乐”。嘉靖二十年,徐珊官辰州府同知,曾建虎溪精舍于辰州[78],对阳明学在湖南的传播起到过一定作用。后因“侵饷缢死,人羞称之”; “时人为之语曰:‘君子学道则害人,小人学道则缢死。’”[79]与同为余姚人、同为阳明弟子的徐爱之清廉不同,徐珊应属阳明门下的贪官之形象。

著有《卯洞集》。[80]卯洞在盘顺中里,介于楚、蜀之交。嘉靖间,徐珊以庙工采木于此,积其二年中所作公牍、杂文为二卷,诗歌为二卷,因以其地名集。

杨珂,字汝鸣,余姚人,正德十六年九月,阳明归余姚省祖茔,杨珂与孙应奎、徐珊等从阳明讲学,后隐居秘图山,不以科举为事,自放于山水之间,遂号秘图。为诗洒脱不群,晚年日趋怡旷,被誉为“越中十子”之一。“所临晋、唐帖,得其神似,书法与徐文长齐名,而王元美(世贞)故以险怪目之。以一时艺苑共走太仓(指王世贞),秘图、文长皆不屑也”[81]。作为阳明弟子,杨珂可谓浙中王门中最早把阳明学的基本精神融会贯通于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之一,对浙东地区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若将整部《明儒学案》作番比较就不难发现,《明儒学案》中浙江尤其是绍兴地区的学者所占比例应该说是最多的。有学者曾根据《明儒学案》的人名索引作过统计,能够明确地望的理学家共有241人,其中浙江籍47人,占195%,居江西之后;然若以县论,超过10人的全国只有三个县,浙江占两个,即余姚和山阴,都在绍兴府;如果按府级单位计算,绍兴共有25人,居全国第一。[82]黄宗羲的弟子万斯同在《儒林宗派》卷一五“王氏学派”中则收录了470余名阳明的门人后学,其中浙江籍的57人,江西籍的60人,浙江虽略少于江西,然明显多余江苏[83]、安徽等阳明学重地。而浙江籍中,又以余姚最多。这是因为,浙江乃阳明学的创设之地,又是黄宗羲、万斯同的家乡,他们编撰《明儒学案》和《儒林宗派》,以浙江学者居多,这是可以理解的。而江西则是阳明经营时间最长、出版重要著作(如《传习录》、《大学古本旁证》、《朱子晚年定论》等)最早的省份,所以阳明学在江西的发展后来居上,超过浙江,也是正常的。问题是,黄宗羲把浙江的阳明学者分别置于浙中、泰州、甘泉三个学派以及“附案”中,从而使浙中王门在与江右等地区王门的力量对比中,从开始时的上风转为了下风。

同类推荐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把话说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点子上

    本书列举了不同场合与不同的人交谈时,可以运用的各种的说话技巧,让你在最短的时问内,用最精练的语言,引起对方的兴趣,打动对方,说服对方,使你在面对领导、同事、朋友等各种各样的人时,都能应对自如,巧妙地把话说到点子上。
  • 如梦仙途

    如梦仙途

    黑暗光明两位大神密谋控制人间势力而开发一款游戏《神战》,主角因缘得到东方五行修仙者真传,拜师学艺!游戏中穿越到异界再次王者归来,游戏中叱咤风云,大战黑暗光明神!却不料背后还有更大的主,只有想不到!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毒女遮天:轻狂大小姐

    毒女遮天:轻狂大小姐

    两岁,亲娘离她而去,堂堂嫡小姐连一个下人都不如。十四岁,她留守乡下被溺死,家里无人问津。四年后,她华丽归来。不让进家门吗?本小姐会让你们无家可归;派人行刺吗?本小姐让你们有来无回;有皇后撑腰吗?本小姐让二十万精锐抄你家灭你族。要钱,本小姐有金山银矿;要权,本小姐堂堂政王之妃;要命,本小姐有二十万精锐冲锋陷阵。想与小本姐玩吗?放心,好戏才刚刚开始。
  • 亡者归来

    亡者归来

    哈格雷夫家的儿子雅各布在8岁那年意外溺死。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世界各国的死者纷纷重现人间:惨遭谋杀的家庭、二战时期的纳粹士兵、声名远扬的法国艺术家……恐惧日益蔓延,世界一片混乱。面对和自己昔日亲人一模一样的归来者,有人选择了欣然接纳,有人则拒之门外。从坟墓里归来的亡者们,究竟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是入侵人间的魔鬼?
  • 炼就天价妻资本

    炼就天价妻资本

    本文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尘不染。生日那天,父亲将她作为一件礼物献给了一个叫腾的男人,换取了一项够他们一辈子吃穿不愁的生意订单。她恨父亲,离家出走,选择死亡。腾带她回家,不为别的,只为良心能得到慰藉,只为玷污了她的纯洁而赎罪。腾做到了,从此对她只爱不做。十八岁生日,她成年了,他开始行动了.片段一“今天是我爸爸五十岁生日,我想送他一份大礼。”“你,想送什么?”腾对她的要求从来没有吝啬过,但此时有点不祥的预感。“我要他破产!一无所有!”“他是你父亲。”腾惊讶。“父亲?”脸上明明在笑,却挂着泪水,“父亲会把还未成年的女儿送给你换取名利吗?”腾无语,她在恨父亲的同时,还恨着自己。片段二学校打来电话,顾晓楠同学这周已经是第十次被老师请家长了。“一天两次。来的挺频繁,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挺有节奏感的。”腾优雅地品着咖啡。“你不是要养我吗?反正你有的是钱,我上学也没有用!”咖啡杯摔在地上,浓郁的咖啡溅在她的校服上,腾生气了,一股寒流浇彻她全身。“你如果好好学习,我送你一个银行玩都可以,如果你不学无术,我连一分都不给你!别和我玩叛逆!你还没有这个资本!”片段三“这是什么?”她接过腾递来的纸袋,打开一看,惊讶!眼球掉出来,又按进去,不按不行呐,看不清楚里面的内容,“新亚银行总裁——顾晓楠!”“我答应过你,送你一个银行的。”“可是,我怕没有这个资格。”“我说你有!你就有!”腾看着她,心里终于安慰,她像考取资格证一样,已炼就了豪门天价妻子的资本。
  • 倾城蛇蝎:废材要逆袭

    倾城蛇蝎:废材要逆袭

    21世纪特工穿越异世,成为传说中的废材少女,来自异世的幽魂在这古武大陆可主沉浮。曾经蠢笨懦弱空有一张倾城之颜的舞家废材,风华绽放,倾城之貌,蛇蝎之心,傲视天下。幽禁之战,她窝在魔兽军团里,倨傲的扫视着八大世家,“我舞弄影一向以德服人,不服的,是死人。你们——服不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