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4200000037

第37章 愚战例--失败的教训(2)

戏使者结怨

晋使欲至齐,正赶上鲁使、卫使、曹使也为齐国朝聘。四位使者碰到一块儿,十分高兴,先至客馆安歇,约好次日一早面见齐君。

第二天一早,齐顷公召见四国使臣,礼毕齐顷公定神一看,不由暗暗称怪,原来这四位使臣生得各具千秋;晋使郤克,眇一目,是个独眼龙;鲁使季孙行父,是个秃子,头上一根毛也没有;卫使孙良夫却是个跛子,走起路来一脚高一脚低;曹使公子首,是个驼背,两只眼只看地。齐顷公强忍住笑,对四位使臣言道:“各位暂回客馆,明日设宴招待。”

齐顷公和他的母亲关系极好,每次外面见了什么新鲜事,必定要回宫跟他母亲叙说,母子俩开心一笑。近日来,新奇事儿少一些,母亲一直郁郁不乐。这日拣了一个大乐子,他如何能忍得住,一踏进宫便大笑不止,上气不接下气,他母亲被他感染:忙问其故,他一五一十把四使的状况讲给她听,还说,你说怎么这么巧,四个人同时来到我们国家,又一同来见我。

他母亲本是个好奇之人,听他说得热闹,就要求让她见一见这“奇观”。齐顷公安有不允之理,马上说:

“一般使臣来方,公宴之后还有私宴。明天儿子让设宴于后花园,诸使赴宴,必定经过崇台,母亲坐在台上,用帷帐挡着,尽管看个够好了。”

第二天,为了更好地讨好母亲,齐顷公乃于国中密选眇一目者,秃者,破者和驼者,让他们分别为四位使臣驾车,瞎配瞎,秃配秃,跛配跛,驼配驼。大臣有劝阻的,说朝聘是国家之间的大事,应该恭敬,不可儿戏视之。但是齐顷公不听,结果使臣过崇台,双眇、双秃、双驼、双跛,顷公之母见状乐不可支,左右侍女也一齐大笑,笑声惊动了使者,他们这才发现给他们驾车的人竟与他们的缺陷一样,知道自己给人戏弄了,不觉大怒,别人犹可,这晋使郤克却是国中第一谋臣良将,此番受辱,遂恨齐顷公人骨髓,当即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竟不辞而别。

齐国有识之士闻之,莫不叹曰:国祸自此要来啦。

兵连鲁国

郤克回国之后,想方设法怂恿晋景公伐齐。说要想成霸世,就得拿齐国开刀。但晋景公觉得,使臣受辱事小,楚庄王雄才大略,日夜威胁着中原,此时不可因小失大,与齐开战,如果齐楚联手,晋国难以招架。

这里郤克报仇之心虽暂时按下,那鲁、卫两国的使臣回国不久赶上变故,都开始执掌权柄,鲁国公室之衰尽人皆知,孟孙、叔孙、季孙三家权倾国中,而使臣季孙行父就是权势最大的季孙民之首。行父掌权后,也日思报一笑之仇,遂派人与晋卫联络;时郤克之正在晋执掌中军,一拍即合,遂劝晋景公联合鲁、卫两国伐齐。

之时,齐国与楚国关系很好,楚国为了孤立晋国,所以竭力拉拢齐国--这也是齐顷公不把晋使放在眼里的原因之一。晋景公觉得自己总是一厢情愿地结好于齐,却没有结果,也有些恼火,遂答应与鲁、卫联合。

鲁国在未得到齐国明确保证的情况下,执政委孙行父贸然出兵,进攻齐国,齐顷公马上反击,鲁军很快就被打了出来,齐军反攻杀人鲁境,这时卫国大将孙良夫为报当日一笑之殷也兴兵伐齐,齐顷公越战越勇,分兵抵御,直杀得鲁卫两叫苦连天,急忙向晋求救。这时楚庄王已死,楚国新君忙于整顿内部,无暇北顾。晋景公窥北机公,决定打击一下齐国,好让它从此背楚向晋。

于是,晋景公顺水推舟,即派郤克为元帅统率兵马6万,兵车800乘前去伐齐,以救鲁、卫之急。

灭此朝食

闻知晋军出发的消息,正杀得一路顺风的齐顷公的收兵回境,准备迎敌。

晋军很快抵达卫国。卫将孙良夫与鲁将季孙行父俱率兵马前来,三军会师于卫国的新筑,由晋军之帅统一指挥。大军绵延三十余里,向齐国杀来。

齐顷公一向好战,回国后精选精兵5万,战车500乘,说要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国中百姓受到惊扰,遂昼夜兼程,长驱五百里,到达齐鲁边境上的鞍地扎营。

齐军刚一下营,就有探马来报,说晋军在前面山下。齐顷公不顾鞍马劳顿,马下派人前去下战书,晋帅郤克许以来日决战。

战前,齐将高因对顷公说:

“晋齐从未交兵,不知晋人勇怯,我先去探听一下。”

于是他独自驾车入晋垒挑战,正碰上一晋将也驾车出来,高固腾身一跃,跳到晋车上,杀死晋将,掳其车而还。回来得意扬扬地对将士们说:

“我可以出卖我剩下的勇力!”然后又去见顷公,告诉他说:“晋军兵马虽多,能战者少,不用畏他们。”齐顷公本来就瞧不起晋军,加上刚刚打了几个胜仗,就更不知天高地厚,听了高固的话,十分高兴,厚赏之,并说:

“你们大家想立功吗,学高将军的样子好啦!”

第二天一早居然,居然宣布:

“我们先把他们消灭了再吃早饭!”

说罢,竟然真的不吃早饭,而且也不给马披甲,就仓促击鼓向晋军发起进攻。齐顷公自视其勇,身着绵袍绣甲,驾车挥戈,杀人敌阵,一时间齐军蜂拥而上,如排山倒海一般,齐人善射,弓弩齐发,箭如飞蝗,晋兵死伤极多。晋军之帅郤克也被箭伤左胁,流身不止,左右驭者中箭,郤克带伤擂鼓不上,渐渐有支持不住的迹象,御者解张马上说:

“擂鼓是军中的号令,鼓停则将士们不知进退,请勉力击鼓!”

郤克遂拼命顶住,连连击鼓不止,解张与卫士以身护卫,身中数箭犹不到。郤克又让左右一齐击鼓,一时鼓时大作。晋军只道是中军已经获胜,士气大振,奋勇争先,加上人多势众,拼命反扑过来。本来齐军之锐过于晋军,故一冲之下晋军几为不支,但因一来跋涉疲劳,二来没吃早饭,所以后劲不足,一旦晋军顶住了冲击,反扑过来,齐军就顶不住了。齐之中军先败,齐顷公也无法再逞威风,驾车退了下来。

齐军一路退下,到了华不注山,遂据山而守,晋军追至,将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顷公见不对头.忙率残兵突围。结果自驾的金马车被晋兵盯上,齐将逢丑父连忙与顷公换了衣甲车马,这才得以逃脱,回归本营。此时齐三军之中,只剩下上、下两军,不得已,收兵回到临淄据城坚守。

晋军进逼临淄城下,齐顷公无奈,遣使具金币请和。郤克此时还念当日一笑之仇,非要齐将顷公之母为质方可。齐使闻之大怒,告诉郤克,齐尚有余力,一战不行再战,再战不行三战,不要欺人太甚。说罢拂袖而去。晋国将领也觉得郤克太过分,忙劝郤克收回成命,追回齐使。。最后,以齐归还侵占的鲁、卫两家土地为条件,罢兵言和,从此两国竟言归于好。这也是始料未及的事,不过却正合晋景公当初的设想--联齐抗楚。

简 评

晋军此役,并无谋略可言,两家正面交战,兵强者胜。齐军之锐远胜于晋,只因齐顷公骄狂过甚,先欲御敌于境外,空白劳军赶赴五百里,继而又不吃早饭,以至全无后劲,一冲不成功,遂为晋军所乘。晋军之胜,乃齐顷公送礼,齐军之败,乃自败而已。

齐顷公之过,不止为“骄”,骄兵一般不过懈怠而已,而齐顷公简直是意气用事,如二人决斗,一人自恃武技,自缚一臂。战争是危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方可不败,轻视对手,哪怕对手并无才略,也是危险的事。

纸上谈兵的后果--秦赵长平之战

秦昭王时代,秦国出了一文一武两位能臣,文的是范雎,武的是白起。两人将六国玩弄于股掌之上,远交近攻,掠地占城,六国日削,秦国日强,天下将有一统之势。

公元前263年,白起进攻韩国,斩敌五万,下城九座。次年又攻下韩国的野王城,使其战略要地上党郡中断了与本土的联系,成为孤悬于外的孤城。

韩国面对越来越大的军事压力,感到力量难支,急派使臣入秦,愿意将上党献出,以换取和平。但上党郡守冯亭却抗命不遵,自己率部下把上党交给了赵国,认为这样才能转移秦国的压力。

赵国得上党后在喜,旋即派平原君带5万人马前去接收。平原君是著名战国四公子之一,门下人才甚众,但觉得还是应让冯亭为上党郡守,将带来的5万兵也交给了他。冯亭告诉平原君,上党是兵家必争之地,请回去再作准备,选兵派将增强守备,秦国可能就要来进攻了。

用间换将

平原君回到赵国之后,随即提醒赵王注意秦兵动向,不要使上党得而复失。可是这时的赵孝成王是个昏君,只顾享乐,没把上党之事放在心上。

韩将冯亭献土以移祸赵国,这其实正中秦国的下怀。经过多年征战,韩、魏两国主力被歼,奄奄一息,而楚国也遭受多次打击,损师丧地,一时半会儿也难恢复,只乘赵、齐两国还有力量,而齐国较远,赵国因上党之事变成秦之邻国,军事力量最强,要想统一,必须先将赵国的军事屏障打破。

公元前260年,秦将王乞率军进攻上党,上党郡守连连向赵国告急,可是援军动作慢了一点,冯亭顶了两个月,率残兵败将带着上党的难民退往长平,正好碰上赵将廉颇带领的二十万援军。廉颇见上党已失,秦军税气正盛,决定采取坚壁防御的战略,以消耗困疲敌人,最后再发动进攻。

于是他沿金门山列营数十里,依山傍险设垒,在敌人必攻的主阵地设垒数重。传令让各营将士凭垒据守,不许出击。

秦将王乞得了是党,旋即向长平猛扑过来,不顾损失,一次次猛攻赵军阵地,赵军并不出战,只是凭险抛下滚木擂石,用弓弩拒敌。王乞恼羞成怒,自己一马当先,令秦军全线出击,虽然攻破了几处赵军营垒,却发现后面还有数重,在精疲力竭之后又被赵军夺了回去。王乞苦苦攻了四个月,无论怎样挑战,廉颇就是抱定主意不出战,你要攻我就守。

眼看粮草将尽,王乞无计可施,只得将实情禀报秦昭王。秦相范雎,见秦军受挫,遂施起战争之外的功夫,双管使者,游说齐、楚,打消了它们合纵抗秦的念头。其次使出一手最辣的,派出闻谋去越国,设法使赵王走马换将。范雎认为廉颇老于阵战,经验丰富,不去掉他,就别想攻入长平。

秦国的间谍甚是厉害,到了赵都邯郸以后,很快接近了赵王的左右,并买通了他们。秦国间谍通过他们散布说:

“廉颇太老了,根本就不敢与秦兵对阵,所以才坚守不出。若是换上了年轻有为的赵括,秦国这点兵还够他打吗?”

这些流言蜚语传到赵王耳朵里,好大喜功的他本来就对廉颇坚守不攻感到不满,听到这些话就更是有气,于是派人上前线促廉颇进攻。廉颇不知京城已经有间谍作怪,仍旧抱定既定方针,坚守阵地不出击。

赵王见状,大为不快,左右趁机又添油加醋,赵王遂把赵括召来,问计于他。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平时饱读兵书,夸夸其谈起来连他老子也难不住他。可是,赵奢临死时却告诉他母亲:

“打仗是危险的事,可赵括这小子却把它看得很轻松,夸夸其谈目中无人,如果将来赵国要用他为将,很可能要坏事,到时候你可要阻挡,至少不要让他祸及全家。”

赵括见赵王来召,心中大喜,就将生平所学,兵书战策,头头是道地侃了一通,也把个赵王侃了个心花怒放,觉得这小子真是胸怀韬略可以治国平天下,所向无敌。于是就向他能不能将秦兵打败。赵括回答说:

“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一下,而如今来的只是王乞,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碰上我,不是自吹,也就是落叶碰上秋风,被一扫而尽。”

赵王大喜过望,不顾一些重臣的反对,马上任命赵括为大将,替下了廉颇。

赵括的母亲见赵国真的用她的儿子为将,想起赵奢临终的嘱托,就去见赵王,要他收回成命。并告诉赵王,赵括与他父亲根本不同,他父亲为将,得到了钱财就分给将士,而他得到了钱财就去置良田美宅。他父亲认为他不宜当大将,如果大王执意要用他,出了事可别牵连我们全家。

赵王答应了赵母的请求,随即尽起倾国之兵40万交于赵括,让他去反攻。

空谈误国

这边施用反间计成功,秦国闻知赵括就怕白起,于是真的起用白起替下了王乞,让后者为副手。为了保守秘密,麻痹赵军,秦王还特地下命令:有敢泄武安君(白起)为将者,斩!白起到军中为帅,却仍然打着王乞的旗号。

公元前206年,赵括到达前线,替下了廉颇,不仅一改廉颇苦心经营的防御部署,而且大量更换军中将领,用一批平日与他奢谈兵法的少年纨绔子弟担任各级将校。大张旗鼓,布置进攻,准备一显才华,好让国人瞧瞧。

白起亲自深入前线,化装侦察了赵军的行动,判定眼前这个对手是个没有作战经验,志大才疏,轻率浮躁之人。于是,面对这种情况他决定只要赵军来攻,就放他们进来,然后加以包围歼灭之。

该年8月,经过一番准备,赵括命令集中力量,向秦军发起进攻。这时原上党郡守冯亭劝阻赵括不要冒险,认为廉颇的做法是有道理的。赵括听罢,轻蔑地说:

“你们这些老头儿能有什么胆量?”

言罢,即下令出击。说也奇怪,赵军冲出营垒后,由那些纨绔子弟率领的士兵居然连连得手,当面的秦军节节败退。赵括一见,得意忘形,马上大军压上,阵地上几乎不留什么部队,全部用在进攻部队上。赵军进一步秦军就退一步,一直退到秦军预先设好的坚固阵地前,秦军不退了,这是一线易守难攻的山梁,赵括几次组织进攻,都被秦军打退,正在胶着状态,忽见秦军两翼齐出,迅速插到赵军之后,把进攻的赵军后路截断,与此同时,白起又看准赵军之间的空隙,派一支精锐骑兵迅速地嵌了进去,把赵军分成两块。这下,目中无人的赵括才开始着慌,马上掉转头来,向回撤退,可是几次突围,又被蓄锐已久的秦军击退。这时,只见秦军阵地上,一夜之间全部换上了武安君白起的旗号,赵括一见,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秦昭王见赵军已被围,唯恐秦军人少,遂下令征发国内十岁以上的男子,组成军队来增援长平。这一下,赵括就被围得更严实了。

白起料定赵括进攻之军所带粮秣不多,只够坚持几天的,而且赵国又一时无力再派援军,所以并不急于解决战斗,只是围而不攻,坐待其粮尽自降。

直到这时,赵王才知道用错了人,但是为了挽救赵国那四十万生力军,又不得不四处求救,他遣使去齐国,由于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齐秦关系正好,所以不肯发兵,而魏刚刚得到秦的好处,也不出兵,楚国新败,正惧于秦,也不敢动。这样,赵括就只好坐着等死了。

白起一直围到9月下旬,这时赵军已断粮40多天了,周围山上的草根树皮都啃完了,战马也杀光了,甚至发生了人相食的事情。赵括为了杀出一条生路,组织了几支突击队,轮番出击,可是均为秦军挡回,赵括急了,决定孤注一掷,亲选精锐,亲自率领突围,结果半途被秦军乱箭射死。白起令人挑着赵括的脑袋来到赵军阵前,他那班儿纨绔将校见了,魂飞魄散,纷纷放下武器向秦军投降,老将冯亭自杀,一时四十万人齐解甲,兵器甲仗堆积如山,只有苏射率极少数人敌人忙于受降,逃出了包围。

白起将投降的赵军士兵分散于秦营看管,先以好言抚慰,说可以放他们回家,继而飨以酒食,然后密令秦兵将酒醉熟睡的四十万赵兵捆绑起来,推人事先掘好的大坑,全部活埋了。只留下年纪最轻,吓得半死的240人放回赵国,让他们宣扬秦国之淫威。

纸上谈兵,不可一世的赵括,就这样葬送了四十万赵军的性命。从此之后,唯一可以在后力上与秦抗衡的国家一蹶不振,秦亡六国只是时间问题了。

简 评

赵国是秦之劲敌,秦兵纵横于楚、魏、韩、燕,独于赵有所忌惮。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骑兵之盛一时天下无双,后世君主,虽乏英才,但余威尚在。长平之战,秦军跨国远征,利在速战,一反用兵的常识,所以老将廉颇用坚壁不出,以长期据守的战略对付之。这种占法虽然既不巧,也不好寿,而且显得懦弱,却非常实用。

赵括毫无作战经验,好大喜功,改防守为进攻已是失着,进攻时中敌诱兵之计而不知,又不注意保护侧翼,结果倾军而进,陷于死地,军无辎重,粮道又绝,困也困死了,何劳秦军费力?

秦军白起名冠诸侯,从来作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纵横天下,用兵之巧,无与伦比,可是长平之战,却是白拣的胜利,这仗让王乞来打,结局也差不多。坑杀四十月降卒,残暴过甚,落下千古骂名,大约是仗没打过瘾,借此泄力罢。

不知兵者强言兵--唐与安史潼关之战

唐玄宗晚年,暮气日重,为政昏乱,任用奸相李林甫,内政不修又好大喜功,以至于边帅手握重兵,而内地承平日久,空虚无备。早就心怀异志的安禄山、史思明乘机谋反,以精锐的边地兵马十五万自范阳南下,河北诸郡或开城投降,或一攻即下,几天之内就兵逼东都洛阳。

年老昏愦的唐玄宗原本十分宠信安禄山,在接到安禄山造反的消息时还不肯相信,后来消息确实了,才匆忙布置防务,以老将封常清和高仙芝临时招募了十几万士兵,前去抵御。由于承平日久;内地人人不知兵,能招到的无非是城市里的无赖和小贩,战斗力较差。安史叛军打到荥阳,守城士卒听到震耳欲聋的鼓角声,竟然吓得失魂落魄,纷纷掉下城去。封常清和高仙芝抵挡不住叛军的锐利攻势,丢了洛阳,退守潼关天险,总算把叛军的进攻之势遏制了一下。

斩将换将

诗人白居易《长恨歌》里谈安史之乱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之句,但实际上,渔阳鼙鼓并没有一下子惊散唐玄宗享乐的好梦。安史叛军南下之初,他并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朝廷上下还在幻想着封常清和高仙芝一下子就能敉平叛乱,斩安禄山之头献到陛下。因此,他对封、高二人期望很高,不想一出马就败退潼关,心中老大不乐意。

封、高二将率领着毫无训练之师,与叛军久经阵战的少数民族悍军对阵,自然是宜守不宜攻,而且守也只宜凭山川之险方可。二将均系沙场老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遂在潼关组织士兵加修城墙,增设坚垒,同时积极训练士兵,教他们如何守城,大置守城战具。叛军多次进攻,次为他们打退,潼关之防,日见坚固。

可是这时,监军的太监边令城却因私欲没有得到满足,回到长安汇报时遂大进谗言,说封常清夸张敌情,动摇军心;说高仙芝不战而退,又克扣军饷。唐玄宗闻言大怒,也不调查一下,就令边令诚在军中诛杀二将。

封常清临死上遗表说,我死不足惜,希望朝廷不要轻视安史叛贼,谨慎用兵。高仙芝临死大呼冤枉,说他们并无克扣之事。边令诚得意洋洋,公报私仇。二将被杀后,军士不服,军心更乱。

杀掉了封、高二将,唐玄宗强令年过七旬,又患中风的老将哥舒翰为将代掌潼关之军。哥舒翰勉强奉诏,被家人扶在车上走马上任。朝廷又拔给八万新募的兵,再加上他当年的一些亲军和少数吐蕃兵,来到潼关。

这些军队加到一块儿,一共有近二十万人马,都是杂凑起来的新兵,而底下的将校出自不同系统,互不相容,明争暗斗。上面的统帅却是个不能行走的病人,所以军心更加涣散,坚守都成问题,可是唐玄宗却幻想着迅速击败叛军,指望哥舒翰出击,完成封、高二将未竟之功。

同类推荐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
  • 孙子智慧故事

    孙子智慧故事

    开阔知识视野,造就智慧人生。 本书汇集的是最经典、最有趣、最发人深思、最耐人寻味的孙子兵法中的智慧故事。该书内容丰富,文字优美,情节生动,这些充满智慧的故事,仿佛是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成长的一程又一程。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吴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该书总结春秋时期作战经验,揭示战争规律,对战争意义、治军方略、战略战术等多有创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最早且最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佚名。全书按六计并为一套,共分六套。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热门推荐
  • SA校草:丫头,站住!

    SA校草:丫头,站住!

    风墨宇,一个美男中的美男,精英中的精英,在一次联谊晚会上被评为该校的“SA校草”。柳静雨,一个怕麻烦,怕惹人注目的女生,万万没想到自己早就被某人盯上,直到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一场恋爱的追逐也就此拉开帷幕......
  • 军旅生涯之班长

    军旅生涯之班长

    班长带领新兵,新兵成为士兵;士兵成为班长,班长带领新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时光流逝,军魂仍代代相传。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本故事纯属虚构。)
  • 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武道至尊

    武道至尊

    身怀神武血脉的王辰,肩负重担,带着家族的仇恨,带着梦想踏上武道。杀仇人,寻武道,名动天下,带领着家族,带领着没落的宗派,他开始了他的征程,开始了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问鼎之路,何其困难,无边杀戮,蔓延而来。且看,他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神武血脉,君临天下!金刚之身,问鼎苍穹!
  • 豪门甜宠:毒舌宝宝坑金爹

    豪门甜宠:毒舌宝宝坑金爹

    初次见面,他甩了她一脸钞票,而她则嚣张地还了他一巴掌;再次见面,他高深莫测地望着她,而她则卑微地跪在他脚下祈求帮助;五年之后,他一脸深情地望着宛若女王的她,单膝跪地献上专属定制钻戒,“你骂我、打我、怎么欺负我都没关系,嫁我可好?”
  • 王妃的淡定生活

    王妃的淡定生活

    穿越后要淡定,可是,眼前这位美人吸引力太大了,她没抵抗力怎么办?她被一捆报纸砸中脑袋掉入架空的夏国,既来之则安之,顺应“民”意嫁进王府当王妃,有吃有穿有住,唱唱歌、搓搓麻将安分守己日子过的潇洒惬意。一场血染的婚礼,她莫名其妙的跌入别人的圈套。一段当年的往事,毁灭了多少人的幸福和快乐。当一切真相大白,原来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他最悲痛的过往,每一个人都只不过想找回最纯真的笑容。
  • 这样的男人趁早滚

    这样的男人趁早滚

    糖糖喜欢吃糖,也希望自己的爱情如同蜜糖一样甜蜜。从和宇航相识到相恋,她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女孩。如果没有好友的横刀夺爱,那现在糖糖还是最幸福的女孩。
  • 蓝色战略(全集)

    蓝色战略(全集)

    学者王伟用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的角度结合海洋热点,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东海岛礁纷争背后的美国阴谋,将复杂多变的我国周边的海洋问题全景呈现出来,带我们了解其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走向。
  • 傲妃选夫

    傲妃选夫

    她,心如尘,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杀手‘魅影’,果断狠绝,却抵不过心爱之人的算计被炸得灰飞烟灭。她,安平燕,镇国将军之嫡女,东朝国寒王之正妃,骄横跋扈,陷害寒王心仪之怀孕侧妃落水从此香消玉殒。当现代杀手心如尘意外重生古代寒王妃,那又将如何?她傲然怒天:绝情绝爱,我命由我不由天!片段一:“签字!”心如尘看着冷酷阴沉的寒王,丝毫不在意书房中惊鹜好奇的众人,傲然无畏。“休书?”寒王浑身冷冽,握紧拳头重重向书桌拍去,书桌瞬间坍塌,咬牙切齿:“你以为你逃得出本王的手掌心么?”拿起另一份休书,心如尘衣袖一甩,头也不回绝然离开。片段二:“活?死?”心如尘看着眼前伤痕累累,气若游丝的黑衣男子,无动于衷。“活!”男子寒冷如冰,倔强屹立:“我命由你!你生,我生;你死,我死!”纵身飞跃,心如尘得一誓死追随者。片段三:“酬劳!”心如尘看着淡雅出尘的绝色男子,平静无波。“卖身?”谪仙男子玉手一挥,银票顿时化为份末,冷声自嘲:“我的清白就值这点?”扔下一张万两银票,心如尘嗤之以鼻。片段四:“战?合?”心如尘看着邪魅腹黑的邻国太子,谌若战神。“战!”邻国太子狂妄嚣张,不可一世:“你做我女人!”利剑出鞘,心如尘血洗邻国。片段五:。。。。。傲妃现,天下乱,英雄美人,谁与争锋?推荐奈奈的新文:《无心妃》推荐奈奈的完结文:《邪女惑心》《冷情王爷御八夫》《落怀翘妻》【好友文文链接】(穿越时空之女王陛下)(霸妻坐拥之夫)(黑腹庶女)(猎夫)女主:心如尘(安平燕)由亲亲妖娆月魔领养;美男一:夜无心(血冥宫主)由亲亲月儿领养;美男二:康文骥(碧泉山庄庄主)由亲亲刘千绮领养;美男三:江逸枫(武林盟主)由亲亲清澈明醒领养;美男四:东方霖(东朝国太子)由亲亲欣ran林辉琪同养;美男五:华清(绝色神医)由亲亲朴小冉领养;美男六:西陵凯泽(西夏国太子)由亲亲momolong领养;美男七:阎离尧(武林世家当家)由亲亲greenshine123领养;美男八:张含冰(御林军首领)由亲亲浅唱你的好领养;美男九:北门君浩(北夕国太子)美男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