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100000008

第8章 图书馆

张品成

图书馆是母校最老的建筑之一,位于校园的中央,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出校门,都得经过这幢建筑。

对这幢建筑,每个来这所学校求学的学子,人人都印图书馆是母校最老的建象深刻。我们进校时正值1978年的秋天,记得图书筑之一,位于馆前种满了夹竹桃,那时候粉红的花正开得旺盛,有校园的中央,无论从哪个方一种淡淡的馨香。这印象我十分深刻。向进出校门,都得经过这幢那两届的大学生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是建筑。有史以来最为特殊的大学生,算得上空前绝后。一是年龄悬殊。我所在的中文系78届,学生最小的十六岁,最大的已经三十好几,足可以父子相称。二是成分复杂。我们一百多人的班,应届毕业生只有四个,其余皆来自工农兵学商,当然也有机关干部和待业青年。不过,尽管差异甚大,但这些学生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好学,拼命读书,如饥似渴。人人都知道四年的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哪肯耽误一分一秒?因此,学校最走俏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一到晚上或星期日,阅览室总是被填得满满的。阅览室共有六大间,按文理科划分。那时候,半年间就有77、两届学生入校。阅览室的座位,当然就“僧多粥少”。

那时候,想要有个座位,很难。要赶早去占位,常常是晚饭吃过了不回寝室,刷了碗就往阅览室赶,有些学生一边走还一边用勺敲打自己那只碗。黑压压的人群守候在阅览室门口等着管理员前来开门,成了那时候阅览室黄昏的独特一景。外语系的学生塞着耳机听得如醉如痴;数理化专业的学生老给人一副冥思苦想的模样,看上去神秘兮兮的;中文系的学生手里拈着一本两本的名著谈笑风生,招惹着异性的注意;只有艺术系、体育系的学生不大往阅览室去,他们有自己的琴房、画室、练功房,他们远远地站着,不跟我们这帮人掺和。好不容易等到管理员到来,开了门,这时的人流就像放了闸的水,有点铺天盖地地涌进阅览室的感觉。阅览室的木地板有些年代了,人流涌入时能听到吱呀吱呀的声音。尽管如此,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有个座位的。

座位不好占,一些人就挖空心思想办法。那时候,我也属于爱弄点歪歪点子的学生。一楼阅览室的窗户总有一些破损的玻璃,准备一只破书包,装些无关紧要的废书,从破窗扔到阅览室座位上。当然要扔得准才行,扔到地上前功尽弃。为了能扔得准确,我还在寝室里练过一阵子,练出一手十拿九稳的本事。

只是每到那时候,总有点鬼鬼祟祟不很光明正大的感觉,尤其怕被女生撞见。

为了座位,很多人想出些千奇百怪的点子。历史系有个赣南来的学生,会编藤器。当年那两届大学生,多半有下放当知青的经历,他们在乡下都学了一两手技艺。这个历史系的学生那年的假期从老家带回为了座位,一捆老藤,谁也没想到他竟然用老藤编织了一张藤椅,很多人想出些千奇百怪的点堂而皇之地放在阅览室里。那张没人抢占的座位让许子。历史系有个赣南来的学多人眼红,当然,其中也包括我。我有意无意地和历生,会编藤史系的这位同学套近乎,那时候学生间关系淳朴,三两器。

句话几个笑脸就能成为至交。我们就是那样成为朋友的。果然,他对我想拥有一张藤椅的要求回答得异常爽快,而且迅速付诸行动。在阅览室的一角,我的“座位”终于堂而皇之地也摆放在了那儿。每天能从从容容地去阅览室读书,我很是惬意和得意。我在那张藤椅上读过很多当时很难读到的一些中外名著。

对于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中文系78届的男生应该印象最深。我们刚刚入学时,部分宿舍还被邻近的工厂占着。在等待工厂搬迁的日子里,我们被校方安排在图书馆一楼的一间阅览室里住宿。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间学生寝室了,数百平方米的空间住下了中文系78届六十几个男生。那些老式的木架床横陈在这宽展的空间里,乱拉乱扯的晾衣绳和绳上的衣服以及满地的脏鞋和脸盆碗勺什么的,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遭劫后的难民营。我家因住在省城,那些日子我都是走读,没有住阅览室的体验。据住过的同学跟我说,那些日子刻骨铭心,几十个汉子挤在这么一个空间里,其热闹情形可想而知。

我们学校馆藏图书颇丰,据说当时居全省第二。经过了十年浩劫,许多大学的图书散失甚多,但这里的藏书却保存得很好。我问过许多人,都说不出个根由。我在省城有个儿时的朋友,很爱书。当年我们常去铁路中学图书馆等地方“窃书”,大院里的男孩多撕了书来折纸板,只有这位朋友惜书如命。我们曾互相讲一些“窃书”的刺激经历,有一次他跟我说到过师大的图书馆,他两次光临那地方终究空手而归。

“你总觉得书架后面有眼睛,还似乎有人影晃动,其实什么都没有。我知道没有人,可就是有那种感觉。

有些地方的书是有灵魂的,真的。”好多年后我仍然记得他这段话和他说这话时的神情。

那时候我对功课不是太认真,我们用的教材多半是用钢板刻写、由老式油印机印出来的,看上去感觉很糟糕。这糟糕的感觉让我对教授们精彩的讲课也提不起什么兴趣。因此,我宁愿花更多的时间泡在阅览室里。可以说我的文学修养及后来的创作,很大程度得益于那时的阅读。在那儿我读过很多书,差不多是以三两天一本的速度进行阅读。当年,要找一本书很困难,没有电脑检索,你得写好了书的编号交给管理员,由人家进书库去给你找,一找就是老半天。问题可以说我是你等了很长时间还不一定等得到你想要的书,有些的文学修养及后来的创作,走俏的书早被别人借走了。所以,和管理员搞好关系很大程度得益是很重要的。你和他们关系好,他们会特意给你留于那时的阅读。在那儿我着,现在想来那时候人家对我的“优惠”和照顾,仍读过很多书,差不多是以三然让我十分感激。当年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有很多是老两天一本的速师的家属,文化水平一般,但待人非常热情。听到你度进行阅读。

一口一个“老师”地叫她们,她们很高兴,而且她们对那些爱读书的学生有职业性的偏爱。也可能是为这批年龄悬殊的大学生苦读的情形所感动,她们的服务总能让你觉得很满意。

学校最早的藏书有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纸张装订都不太好,借这种书阅读要格外小心,不然容易脱页破损什么的。记得我曾经借过一本废名的小说,还书时不知怎么竟缺了最后的几页。这事让人很紧张,当时这种书还在半开禁状态,没有新的版本出来,图书馆里也仅有一两本。赔钱事小,失去信用事大。还书时我小心翼翼,我说:“借出时没留意,这里缺了几页……真的,我不骗你,借时没注意,看到最后才发现……你看真没劲,重要的部分没看到。”

我的托词拙劣而蠢笨,很容易就能听出漏洞。但那大嫂模样的管理员接过书后没说什么,她重又到库房里找到那“孤本”,对我说:“坐在这儿,你把那几页抄了补上。”我是用圆珠笔抄的,字迹也很难看。显然连狗尾续貂都谈不上。我后来想,她一定也相信我没读到后面那几页,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让我能读完这本书。我记得当时我尽量抄得工整些,用胶水很小心地贴于书后。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图书馆的书架上那本书是否还在。

二十年过去了,我因筹备校庆的事回了母校一趟,看见原图书馆已面目全非,新的图书馆就在它的旁边,很大很现代。旧图书馆那几间阅览室已分割改装成了十二间教室。那些年轻的校友们在其间听课,很投入很认真。下课时他们把那木板的地面踩出很大的响声,就是那嘈杂让我想起许多。我不知道这些年轻人是否知道,他们的教室曾经是阅览室,甚至还曾经做过学生寝室,那里出过不少的优秀人才,也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张品成,1957年生于湖南浏阳。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海口市文联副主席。主要文学作品有《赤色小子》《永远的哨兵》《壁上之榕》《北斗当空》等。其作品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第二届、认识作者第三届“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三届文化部蒲公英儿童文学奖,第十四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同类推荐
  • 花狐狸找媳妇(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花狐狸找媳妇(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花狐狸内心有点悲哀,不知什么原因,至今还没有找到媳妇。他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学学别的小动物是怎么追求爱情的。于是,他遇上了弹丝说爱的蜘蛛、用灯语传情的萤火虫、为爱情搏斗的蟋蟀、向异性展示美丽的琴鸟……书中描绘了许多动物有趣的生活习性
  •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奇才奇事

    奇才奇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素的社会,孩子不仅需要机智、灵敏的头脑,更需要有发散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脑筋急转弯恰好符合了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需求。《答案总在意料之外》汇集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科学合理、语言轻松幽默,再配以独一无二的原创精美插图,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开发大脑、提高智力,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全脑开发的目的。
  •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走近英雄、接近名人,令人感慨颇多:他们天赋的秉性令人称羡不已;他们顽强的意志令人啧啧称奇。打开这本《中外名人故事》,就像走进了先贤们的心灵世界;阅读名人的故事,就像与先贤对话。它能使我们洞察人生,丰富阅历,从名人的人生道路中获得珍贵的人生启示,从而激励我们学习和继承名人优秀的品质。本书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名人的人生、讲述名人在一生中经历的风风雨雨,重点剖析名人的成败之道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热门推荐
  • 史上第一祖师爷

    史上第一祖师爷

    穿越了,也有了一个系统,但林锋压力山大。系统主线任务:林锋开山立派,建立史上第一大宗门,林锋本人成为第一祖师。于是为了成为史上第一祖师爷,林锋开始奋斗。“你叫石天昊?天生至尊,却被族兄谋夺,现在被生父寄养在一个小山村里?来来来,跟为师走,咱们让那些人知道一下,欠下的公道,必须还!”“你叫萧焱?昔日天才,现在废柴,你的未婚妻还上门打脸退婚?来来来,跟为师走,咱们让那丫头知道一下,什么叫莫欺少年穷!”“你叫朱易?侯府庶子,被父亲压制,母亲是昔日圣女却被人害死了?来来来,跟为师走,咱们让你爹知道一下,什么叫天大地大,拳头最……不对,是道理最大!”新书《史上最强师兄》已发布,欢迎移步阅读!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本书讲述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最大的损失,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才没有烦恼。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虛心缺乏智慧。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地了解自己。
  • 影子总裁遇顽妻(完结)

    影子总裁遇顽妻(完结)

    影子门的存在,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但是只要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只要能搭上影子门,那他们就无后顾之忧了。可是影子门很神秘,谁也不知道他们的领导是谁,只是在传说中流传着......!君元浩,农氏的副总裁,却可以轻易的指挥“影子门”的一切,他到底是什么身份?!他表面花心,可是却精明暗藏......!罗月,只是一个无意,一个无心,却惹上了人人羡慕的流口水的他,是幸还是霉呢?属于两个人的战争,为什么会参合进那么多的事情?!多年前因醉酒而差点..了罗月的男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的出现——他的出现,是真正的忏悔,还是另有目的!?君元浩的那些红粉胭脂,真的只是在逢场作戏吗?剪不断的情感纠葛,阴森而恐怖的袭击,让一切的关系都显得危险而惊恐......!
  •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本书主要讲述了创业成功的奥秘、发财致富之道、经营销售的诀窍等知识。
  • 无敌药尊

    无敌药尊

    华夏年轻的中医圣手穿越异世!!什么?中医在异世没用?切,谁说的?别人练功升级,我治疗伤病升级。一个少年崛起于微末,靠着脑海中神秘气流,披荆斩刺,最终站在异世之巅!!!
  • 女人之间

    女人之间

    八年前,大学校园里,杜宇第一次见到了梨花,那一刻,他心里面就认定了梨花就是他这辈子想要找的人。一见钟情,从第一眼就爱上一个人。
  • 杜黄皮

    杜黄皮

    媚媚猫在《杜黄皮》的创作中,展示出其独特的人物和情节的驾驭能力。她冲破“武侠”的陈规,打造出一个男女皆爱、独一无二的“杜黄皮”,既带有武侠小说必不可少的侠义、情仇,更彰显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这两者在“杜黄皮”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故事中的“十兄弟”性格各不相同,独具特色,在杜黄皮的带领下,共同谱写了一曲凄美的江湖之歌。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