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000000017

第17章 陪玉秀看电影(七)

谭明康下棋,玉秀就去看电影。她已开始痴迷电影了,晚饭后,她去影院门前张望。电影票非常难买,一天只一场,爱电影的人一早去排队,排到日上三竿,卖票的小窗口给打开,排队的被年轻力壮的一挤,全乱了秩序,玉秀不指望去窗口能买到票,她只在电影即将开始时守候在影院门前,等待那些有急事不能看电影的人把票卖给她。像她这样等票的人非常多,因此能买上票的机会极少有,许多夜晚,她只能垂头丧气地回来。

上映新片时,票更难买,她等到电影即将结束,守门的人走开后,立即进去看个片尾。许多电影玉秀看过多次,她还是想看,一如既往去候票。再后来,她总结经验,先在电影院门前碰碰运气,看候票的人多,就捏着纸币走向街口,边走边喊:“买票了,谁有票卖。”玉秀的这一行动给她带来过不少好运,但时间不长,别人也学会了,那一条街都是捏着纸币的人喊票。

回到家里,玉秀抱怨说:“康定人真怪,别人做啥他学啥。”

谭明康幸灾乐祸地说:“又没买到票吧。”

玉秀说:“我去街口,他们也跟着去街口,那么多人,买啥票嘛。”

谭明康笑起来,说:“那街口是你一人的啊?”

玉秀看看谭明康,说:“你那个朋友,那个舒勇,往年他还爱送电影票来,现在怎么了?这些年都没见过他人。”

谭明康说:“我看,你这瘾就是他给惹上的。”

玉秀痴迷上电影,谭明康也延长了下棋的时间。各有所好的日子像不动的水,偶尔也争吵几句,不过这争吵不像过去直抵相互的痛楚,造成彼此的伤害,他们后来的争吵像一种生活的习惯,像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肴,因此这争吵具备某种温暖的特质。

谭明康下棋不用再躲,隔壁周光福是近水楼台,他去周家,或周光福过来,他们一块儿通宵达旦鏖战不休。谭明康已习惯了用力把棋子摔响,他们下棋的时候啪啪的声音不时响起来。那个早晨,玉秀起床给俩孩子做早饭,看见他们还无休止地走棋,玉秀的愤怒简单明快,她直接掀了棋局,周光福站起身就开溜,将出门的瞬间,玉秀把棋盘再一次扔向他,周光福回头看时,谭明康见他的脸色尴尬而又略带讨好,但并不愠怒,这表情让谭明康笑了起来,玉秀也笑。即或这样的怒火也不能再给家庭造成伤害,连周光福本人都不当回事,谭明康一叫,他还跑来,问一声玉秀不在啊,就昏天黑地下起来。

心境一旦安宁,时日就像上足了发条。那一年耀武十四岁,读到了初三。耀文也进了初中。

只是玉秀越来越瘦,实际上自谭明康去内地学习回来,玉秀就没再胖过。她像和谭明康进行一场比赛,看谁瘦得更厉害。这一年,又新添了胃痛的毛病,吃着饭,或正上着班,胃就痛起来,她压着胃子,等那一阵痛过去,又放开手做事。

谭明康说:“你去医院检查检查吧,老这样痛不是办法。”

玉秀摇头说:“痛不了多厉害,没必要去医院,吃点儿胃药就行。”

屋里都是玉秀的胃药,什么胃舒宁,陈香露白露,170胃药。胃痛起来时,玉秀胡乱抓药就吃。

玉秀对电影的热情并没有因为胃痛而减低。那时候电影票已不像几年前难买,电影院也增加了放映次数,一天有三场,中午十二点半一场,下午两点半一场,晚上七点半一场。玉秀不用天天去碰运气,想看电影了,按时间去,几乎都能买到票。但是《少林寺》在康定上演时除外,大家都在讨论这场电影,电影院售票口又拥挤不堪。那一段时间玉秀的胃痛也极为频繁,但《少林寺》让她对电影的痴迷到达了极致,开演当天,她持着纸币去街口等票,到电影散场才匆匆跑进去看片尾。如此一段时间,没看上电影,她倒能唱片尾那首叫《少林,少林》的歌了。星期天一早,她排到电影院售票窗口,在窗口即将打开售票时,她早被那些年轻人挤到一边。为了等票,她中午没回家吃饭,在小食店里简单对付一顿,下午再排,售票时仍被挤开,直到一天的电影全部放完,她才回到家里。

那段时间,走哪里都能听人谈论《少林寺》,谈论白无瑕和她的大黄狗,谈论小虎和王仁则,这些谈论让玉秀心急火燎,她是个倔犟的人,自己没看电影,别人讲时,她偏不听,忙回避着走开。

回到家里,她给谭明康抱怨,她说:“看不上这电影,到死都不甘心。”

谭明康说:“至于吗,一场电影而已。”

玉秀说:“我非看上这电影不可。”

《少林寺》在康定上映了半月时间,在电影接近尾声时,玉秀才看上,那是个星期六晚上,影院门前的拥挤状况虽然好了许多,玉秀还挤不进去,眼见再有一天,这电影就不会再放,她都急得快哭出来,看见一个年轻人刚买了票挤出来,玉秀逼急了,拉住那青年的手乞求说:“求求你,把票让给我吧。”康定是一小城,人人都面善,那青年看看玉秀,说:“阿姐,你拿去吧,我再去挤。”玉秀接过票,感动得要哭。回到家里,夜色已笼罩了整个砖厂,她特别兴奋,进门就说:“我看上电影了。”但谭明康和周光福在下棋,谭明康嗯了一声,连头也没抬。她坐边上耐心等他们下,一盘完了,玉秀说:“算了吧,别下了。”

谭明康边摆棋子边说:“看上了?”

玉秀说:“看上了。”

周光福说:“一场电影有啥稀奇的,大家都在说,我不相信真有那样大的吸引力。”

玉秀说:“好看呢,那是我这一辈子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

说这话时,谭明康和周光福已经开下,不再听她说什么。她再一次耐心等待,见他们下完还摆棋,玉秀说:“不下了吧。”

谭明康说:“你都看上电影了,还管我们下棋啊。”

周光福嘿嘿地笑。

看他们把棋摆好,玉秀拿手拂去,把棋盘掀了,周光福慌忙站起来,连声说:“不下了,再不下了。”忙向外走。

玉秀笑了起来,说:“周哥,我有事和明康说,明天你们再下。”

周光福点着头出屋。她给谭明康讲电影的情节,说:“看明天能不能买两张票,我们一块儿去看。”

谭明康说:“我还是在家里下棋,听你讲,没那样精彩嘛。”

玉秀说:“你这人,一点儿没默契。”

谭明康忙说:“行啊,只要你能买到两张票。”

第二天一早,玉秀信心百倍地出门。那个厚着脸皮的办法让她买到了两张晚场的,时间甚早,舍不得回去,还候那里,连着看了两场,看完出来,离晚场已经不久了,忙向家里跑,回到家里,俩孩子和谭明康正吃着饭。

谭明康说:“总算回来了,这一个休息日,全让你在电影院耗完了,快吃饭吧。”

玉秀大口喘着气说:“吃啥饭哦,快走。”

谭明康说:“还去?”

玉秀说:“我好不容易才买两张票回来,快,电影要开始了。”

谭明康披了外衣,一路小跑,边跑边说:“你吃饭没有?”

玉秀说:“今天运气好,我连着看,来不及吃。”

俩人跑进电影院,电影已开演,座位没挨一块儿。玉秀小声说:“你前面去坐吧,我看了几场,我在后面坐。”

谭明康去前面,把位子找定了坐下来,看了一小会儿,眼睛酸胀,忍着再看一段,胃里猛地翻腾开,一时想吐,忙起身去找玉秀,到了后排,见玉秀捧着腹部,谭明康说:“胃又痛了?”

玉秀说:“没事,你咋跑来了?”

谭明康说:“前面坐着想吐。”

玉秀笑起来,说:“太近了,你又不常看电影。”说着,和邻座商量,邻座听说给换前面去,求之不得,谭明康就在玉秀边上坐下,心里还难受,把眼睛闭着,听她说:“你闭眼睛干啥?我好不容易买来的票,你倒来睡觉。”

谭明康摇头说:“没睡,有点儿难受。”

玉秀说:“现在坐得远,没事了。”

谭明康睁了眼看,渐渐好起来。见玉秀还捧着腹部,说:“还痛?”

玉秀说:“今天不知怎么了,老痛不完。”

谭明康说:“要你不吃饭,胃子本来有毛病,现在又没带药,我们还是走吧。”

玉秀说:“你说啥呢,这是最后一场了,不看以后看不了,我忍忍就过了,没事。”

谭明康又抬头看,渐渐入戏,听她轻微地呻吟一声,见她紧蹙眉头,双手捧着腹部,已经直不起腰来。

谭明康说:“怎么痛厉害了?”

玉秀摇着头说:“不知咋的,这一阵痛得特别厉害。”

谭明康说:“我们走。”

玉秀说:“你看吧,没事。”

谭明康没心思再看,站起来说:“这样忍着不是办法,我们得去医院看看。”

同类推荐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嗜血娃娃

    嗜血娃娃

    全天下每个女孩子童年都无法抗拒的小娃娃,没想到竟然成了嗜血恶魔,他们以他那无辜的眼神和纯良的面庞做伪装,扼杀了多少无辜的人……
  •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本书着重讲述了李宗仁先生的私人情感生活。详尽记录了他和郭德洁女士风雨共济、相知相携,共同走过了四十余年的生活历程。书中还记录李宗仁先生人生履历和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的生活状态。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凉性热性

    凉性热性

    涉及社会各个社会阶层,带来读者一种心灵体验,一本描写人生百态的故事集,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主人公克利斯朵夫6岁就在乐坛上崭露头角,11岁担任宫廷乐师,并成为引人注目的青年音乐家。他正直、勇于反抗。这使他的音乐生涯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世俗的偏见、权势的压迫、舆论的抨击,使他成为孤独的反叛者。在异国他乡,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以勇敢和乐观的态度面对逆境和挫折。
热门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堪称宋代艺术特色的代表者,本书对其进行研究,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有较高出版价值。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通天神巫

    通天神巫

    巫者,天生神力,感应天理;巫者,心怀大善,教化世人。且看一个莫名其妙被逐出家门的少年,如何披荆斩刺,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如何在魔女、妖女、圣女等万般诱惑下保持真我,如何踏上通天之路。
  • 高门王妃:嫡女倾城

    高门王妃:嫡女倾城

    她本是京城第一富商的嫡女,却被冠上了“克爹克娘克兄长”的罪名;他本是频频闯祸的痴傻王爷,却唯独对她言听计从。一纸婚书,将在寺庙“清修”的她许配给他,成就了京城里一段啼笑皆非的姻缘。她,带兵、打仗、赚钱养家;他,卖萌、傲娇、貌美如花。当凌辱、阴谋、迫害纷至沓来,她带他浪迹天涯,他许她睥睨天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