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00000002

第2章 我们都是傻子(2)

我听后无比欣慰,只要表弟好,我宁愿是我错了!

而今他却亲口对我说自己没有了出路,我怎能不困惑:“好好的工作不干,你到底想干什么?”

“什么好好的工作啊,房地产公司是站街发广告,穿制服是做社区保安,工资都低得买不回几多大白菜!本来是不准备来找你的,这些年我真是一言难尽啊!”表弟一股脑道出了实情,原来这些话他都吞一半吐一半,没跟他父母说完整。

“你要端正就业观念,社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你说的这些都是很好的工作,别人能做,你也能做。”我只能这样说。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可是表哥你不知道,这些工作都是些什么人在做啊,小学没毕业的农民工一大堆!我大学毕业,我是有知识的人啊,却老被一个乡下来的农民工管着。”看来,在大学毕业的表弟眼里,这就是天下最大的不公了,我差点被他逗得笑起来。

众所周知,农民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脊梁,他们固然没学什么知识,却也从没花什么学费啊;他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性价比”堪称全国最高。——我这样想着,倒也并没说出“大学生‘性价比’最低”之类的话来。

可这时,他已经委屈得快掉出眼泪:“都说‘知识就是力量’,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而我自己学了那么多知识,却没见有什么改变。我就纳闷了,这是咋回事呢?”

听到这里,我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捧腹大笑,如见范伟演《卖拐》!

其实我肚子里的火气远大于笑声,但是我的生活态度决定了我宁愿仰天大笑,也不愿意对找上门来的表弟这样发火:“你不是说读大学有出路的吗?去找你高中的‘名师’去啊,他老人家不是说负责的吗?”

毕竟,表弟这类“蜗居蚁族大白菜”也很可怜、很不幸。二十多岁,就白头不少,可惜这只是所谓“勤奋刻苦”和“考试高分”的特征,却不是知识与智慧的象征。

一笑而过,我问表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那是一点没错。如果没有力量,如果没有改变,如果感到纳闷,你就得追问自己,你身上那所谓的知识,是知识吗?”

“怎么不是!你看,这是我的毕业证,这是我的学位证,还有英语四六级证书。”表弟一边喊冤,一边拿“证据”给我看。

我又被他逗得笑起来:“这是文凭,不代表知识。这个,真不代表。”

表弟听了,顿时蹙眉,惊讶地看着我,就像我说的是天书似的。

我只好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原话:“不要把在大学里呆的时间与学识混为一谈,有些人在大学里读了很多年书,也没有什么学识。”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的天,该不会是在说我吧?”表弟到底是上过大学的,这不,我把名人一搬出来,刚才都还在惊讶疑惑的他,立马就服了!

“是不是在说你,用培根的名言一检验就知道了,因为我坚信‘知识就是力量’不会有错。你不是曹雪芹,你也不是曹雪芹一类的文人,现在更不是曹雪芹那个时代。我们这个社会不仅不埋没人才,而且急需人才,是金子就会发光,是知识就有力量。否则,需要质疑的不是弗兰西斯·培根,而是你自己以及你身上那所谓的知识。”

(三)中国的大学生:个个都是高考“复读生”

看到这样的标题,一定会有人这样反驳:“怎么个个都是高考‘复读生’呢?当年高考,我就是一次考上的,我就不是高考‘复读生’。”

——且慢,这里所说的高考“复读生”就是指你这样的人!

想想你的中小学阶段吧,为了高考能拿高分,为了一次就考上好大学,你是怎么走过来的?

本应睡眠休息的时候,你却没有睡眠休息。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使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成为家常便饭,这跟“复读”有什么区别?

本应欢歌笑语、健康成长的时候,你却连抬头仰望蓝天的时间都没有,整天埋头死学死考,这跟“复读”有什么区别?

为了高考,你从小就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做得比推磨的驴还多。题山题海,反反复复,千锤百炼,做出解题速度,做出思维惯性,做空潜力后劲。这不是“复读”又是什么?

在学习时间被成倍延长、学习强度被畸形加大时,你本质上就是一个标准的高考“复读生”。因只参加过一次高考就以为自己不属于高考“复读生”,不是自欺欺人,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本质上都是高考“复读生”的大学生并不情愿被人称为“复读生”,可见在内心深处,中国人还是相当明了:加班加点地熬夜“复读”,就是“病态”、“低劣”跟“畸形”的代名词,谁都不愿意戴这顶帽子。

可是,谁都不愿戴“复读”这顶帽子的中国人,今天仍在继续加班加点、死学死考,仍在继续着“病态”、“低劣”跟“畸形”的“学业”……仍在拼命地熬夜“复读”,——从小学就开始死学死考,从小学就开始没日没夜,从小学就开始竞相“复读”!

所以,一点也不冤枉:中国的大学生,其实个个都是“资深”的高考“复读生”。

而全国名校呢,因为是亿万高考“复读生”竞相追逐的目标,自然也就成了高考“复读生”的“荟萃”之地!

以各种形式死学死考、熬夜“复读”,誓言“非清华北大不上”者,内心所谋求的,其实是想借高考这一低层次的知识平台,趁早跟清华北大“攀个亲戚”,以便今后到社会上有个“照应”。

故只要能“攀上亲戚”,哪怕“复读”得昏天暗地,哪怕拼得个伤痕累累、“残花败柳”,也在所不惜,而这却正好暴露了他们在求学能力上的“心虚气短、江郎才尽”!

因为,心虚气短者一般也心知肚明:没有真本事终究是做不出什么学问来的,倒不如就在高考这一关口,穷心竭力跟名校“攀个亲戚”算了。

而真有志气、真有才气、真有本事,就不会围着高考这种低层次的知识加班加点、熬夜“复读”,就不会为了那压倒别人但却毫无意义的一分两分去拼杀;真有本事,到哪都一样不同凡响,没必要跟清华北大“攀亲戚”;真有本事,无论走到哪里,身上的才华傲气藏都藏不住,哪里还需要引什么“清华北大”为傲?

好多中国人,在还没有踏进知识的真正殿堂时,就在小学阶段开始熬夜“复读”,就在中学阶段把所有的生机活力都提前支取出来,献给了鲁莽蛮干的、无休无止的、把活人训练成死机器的作业考题。

而等到考上大学时,已是身心疲惫,伤痕累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生机活力却丧失或不足。这时,又怎么能把大学里的知识学好呢?仅凭高中那点可怜巴巴的知识,又怎能不一毕业就变成“大白菜”呢?又怎能不从“天之骄子”变成“天大笑话”呢?又怎能不去跟农民工抢饭碗呢?

考研二字天生粘带“研究”的色彩和光环,但实际情况是,在考研的考场上,思考意味着考砸,研究意味着必败无疑。因为题量都太大,考生必须从头到尾,像机器一样提笔就解,“风驰电掣”,马不停蹄,否则连试卷都做不完。在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里这样“疯解狂答”,怎么可能有思考和研究的时间?

所以,考研实际上徒有虚名,它跟思考和研究没有什么关系。

参加过考研的人都知道,考研承袭了高考所有的“特色”和“个性”,比拼的依然是题山题海锤炼出的“思维惯性”或者美其名曰“解题速度”。谁熬夜“复读”,谁练就一身“横肉蛮力”,谁把自己打造成解题机器,谁就考场取胜为王。

跟高考不同的是,考研的“复读”是变本加厉的“复读”,因为考研之竞争拼杀更为激烈。

高等数学应该是最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吧,但考研数学的考场上,谁停下笔来思考研究,谁铁定做不完。本人当教师时讲授过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考前也在题山题海上“操练”过、“复读”过,但上了考场仍然不敢怠慢,因为除了题量大、时间紧外,对手都“来者不善”。

虽被考生戏称为“第二次高考”,但考研跟高考比,还真有那么一点不同。考研有一套比较复杂的报名程序,完全由报考者个人自己完成,不存在以班级组织起来报考的可能。也就是说,没有哪个考生是“随大流”被动地参加考研的。换言之,敢报名考研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底气,心里一点谱都没有的,人家名都不会去报。打个比方,不会玩微积分的,他敢报考理工科研究生?那不是找死吗,谁这么昏。

故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而本人取胜的法宝和别的赢家一样,用一个字来表述就是:快!用两个字来表述就是:更快!

快到什么程度呢,最快的大概三五秒就答一题,因为不少选择题本人纯粹是凭感觉——也就是所谓“题感”在作答。“题感”的背后是“复读”,是“烂熟”,是题山题海在做支撑。

考研的输家呢,大多是没有“复读”或“复读”不力的人。这些“复读”不力的输家,人家大多也不是不会做,而只是解题速度慢了些。如果是不会做,人家早开溜了,考场又不留人。而慢的原因是没有“题感”,就去花时间思考探求;之所以没“题感”,是因为没有在题山题海上熬夜“复读”。

我记得考数学时,我们那个考场没有一个提前交卷的。考试进行了两小时30分钟时,监考老师宣布:“还剩最后30分钟。”听到老师提醒,寂静的考场突然集体响起重重的、长长的惊叹声:“啊——!”然后,再次寂静下来,每个考生都埋头做到最后一刻。个别女性考生甚至因埋头解题到最后一秒钟,没能在答题卡上“画圈”而当场哭起来。

作为考研的赢家,我本来最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哭也没用,考试的目的就是“优胜劣汰”,就是要通过竞争性的考试把水平高的人选拔出来。

但我不会这样说,因为这话乍一听是对的,仔细一想却是错的。

“题感”并不是学问,很多“题感”实质上是“思维惯性”,恰是做学问的大敌。解题速度并不代表数学水平,所以,一味追求解题速度的考研,选拔出来的不是水平高的,而仅仅是解题速度快的。

这样,考研最终录取的,很多并不是人才,而是像我这样拥有更多体力熬夜“复读”、做出“题感”的蠢材。

蠢人通常并不认为考试蠢,更不自认为蠢,这不难理解:垃圾食品吃得越多,越离不开垃圾食品,越拒绝承认那是垃圾食品;一身横肉蛮力的人,当然酷爱跟人比试力气,当然酷爱称颂比武台!

不错,至少就数学而言,解题速度确实是检测数学水平的指标之一,但同时,解题速度也确实不能代表数学水平。因为跑得快不代表跑得远,更不代表能负重、做大事。陈省身、丘成桐这样的数学大家就多次面对奥数试题束手无策,在他们那里,人们可以领悟到,解题快速很可能就是数学思想肤浅的表现。

比如,拿一份考研数学的试卷出来测试甲乙二人。结果,甲在三小时内就做完并考得高分,而乙花了三天,虽然只解出一道试题,但解法却别出心裁,别具只眼。请问谁的数学水平更高,谁更有研究数学的能力?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伟人毛泽东指出:“出20个题,学生只能答出10题,但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的,可以打100分;而20题都答了,也答得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50分、60分。”

解题速度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熬夜“复读”,在题山题海上“擂”出来。但创新更多的是与人本身的特质有关系,没有数学天赋的人,给他三年的时间备考,他可能考研数学打满分,但不要指望他解题别具只眼。

当今中国的考试,从北京南京硝烟弥漫的“小升初”考试,一直到考研,实质上都成了考“题感”、考速度,最终是考熬夜“复读”的体力。

最后连老师们也不放过,“命题专家”把老师们也拉上考场,给老师们评分定级。殊不知,老师的水平如何,还真不在于解题速度和考试成绩,而在于是否“会讲”、是否善于进行深入浅出的表达。

对速度的追求成了全中国的“惯性”,这种追求速度的“惯性”无处不在,形成“中国特色”:喂猪的,四个月就出栏;教书的,一学年就发了40篇论文;小学生考试落后,父母赶紧花大价钱去“培优”,分数非快速拉起不可;小孩子感冒生病,先锋系列抗生素“侍候”,恨不得一针下去,永不生病……

我忍不住要说:中国人,你怎么变得这么蠢?

(四)我的英语比你棒,但我要说,学英语真的很浪费

同类推荐
  • 菊花禅

    菊花禅

    ,《菊花禅》(作者许冬林)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雷锋同志的光荣事迹,长久以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已经成为传播“雷锋精神”最鲜活的载体,“雷锋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而阅读《雷锋日记》则是我们了解雷锋生前工作与生活的最直接的方式,更加完整地展现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和成长。经过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广泛搜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除了收录雷锋同志的日记,还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文字,包括诗歌、小说、讲话、书信、散文等,汲取榜样力量最丰富的源泉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热门推荐
  • 让学生勤奋好学的故事

    让学生勤奋好学的故事

    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勤奋好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武装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也是育人成才的重要条件。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故事,希望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
  •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一场睡梦之中的穿越。从一个不得宠的丞相庶子,空有一身美貌却被人嗤笑。到言辞狠厉,只想报复报复丞相父亲的侍郎知府,审个案能够惹来顶级杀手。收个杀手做侍卫,救灾百姓身先士卒。成绩卓绝,一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身在高处,心里不禁起了丝涟漪,被人陷害无所谓,被贬无所谓,落井下石更无所谓,也许能够学学苏轼吧。繁荣一地,偶尔插插江湖琐事,入冥教,她都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让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偶尔戏戏美女,或是捉弄捉弄身边美男,她是那么的淡定。她根本就不知道身边的人早已经为她倾心,而她依旧我行我素,淡漠如她。异国使臣来了,皇帝谋人却让她‘男扮女装’,迎接贵宾。当她再一次站在权力的顶峰,盛极一时,亲爱的娘亲却告诉她,她不是她的女儿,她只是她报复的一颗棋子。云依依不愿意相信,但也必须相信,眼睛一闭,倒在了大殿之前。而他们才知道他是她!沉睡醒来她忘记了一切,只知道自己从现在醒来,一切又将如何发展。她是否应该朝命定的方向走去,还是逃脱命运。半年失忆醒来,不入庙堂,入江湖,一场命运的相逢再一次展开。人生本就是一场阴谋,上天就是那个主谋人。PS:本文比较长,慢热型,希望喜欢的读者能够静下心来看哦。
  • 九转混沌诀

    九转混沌诀

    地球大学生萧凌宇,意外穿越到修真界,于古神洞府中得到无上神典《九转混沌诀》,开始了逆天修炼之旅。自由出入修真界的洞府墓穴,极品功法、法宝、丹药随便拿;他冲击混沌,创造神奇传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爆笑囧穿:贪财小蛮女驾到

    爆笑囧穿:贪财小蛮女驾到

    他嚣张:你注定是我的,遇上腹黑的他。众多皇子,一辈子别想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她冷哼:本小姐只喜欢钱,争权争势争皇位,他表面云淡风轻,对你没兴趣,不幸穿越到古代,尔虞我诈,一边玩去!,与世无争。实际上却心狠手辣,她刁蛮,精灵古怪,诡计多端
  • 妖妃嫁到

    妖妃嫁到

    倒霉的冲喜新娘,拜堂之际秒杀新郎。被暴戾的小叔子一记闷摔,想不开而悬梁自尽,再醒来已是轮回身。作为前储君的未亡人,她在夹缝中求生存,最大的愿望便是无病无灾、寿终正寝。无病无灾?那怎么可能!生性冷傲的新任储君为了得到她,不惜手刃手足;风流邪魅的皇子看上她之后,对别的女人再无兴趣;而她心爱的男子,不仅因她而失明,之后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更有那贱到不能自拔的神仙为了寻找她而甘愿到人间与凡人博弈。她在一群男人中间闪转腾挪,艰难度日。……猫咪不发飙,你们真当老娘是乖喵喵呢!这年头,女人不狠,男人不滚!继续放大招!然而,到最后才发觉,这一切竟然都在腹黑男人的掌控之中……你这般腹黑,你父皇造(知道)吗?A男“你还要多少个男人死在你手里?”“他们甘愿受死,我有什么办法!”“除了朕,任何人娶了你,都得死!”“我劝皇上还是慎重一点。别到时候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生不如死……”B男“按位分,你该唤我一声嫂嫂吧?”“你?也配?”“我呸!”C男“别管我,他们不敢把我怎样,你赶快逃!”“不要乱动!你若是敢伤了腹中的孩子,我定不饶你!”“好,叫你不听话!你今天要是被他们杀了,我明天就大着肚子改嫁,一天都不等!”————————————她是猫,一只已经轮回八世、单等第九世寿终正寝之后便可以飞升为仙的猫,却因反抗狗仙的欺辱而被报复轮回到了一个古代女子身上,且注定了要周.旋于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数个男人中间。心系前世爱侣,她只想无病无灾、自然终老,顺利升仙。可一切怎么就这么难呢!简介神马的都是表面功夫,百转千回的情节才是王道!热烈欢迎亲们点开章节欣赏,戳一下下面的收入书架哈!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

    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

    在现代社会,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和语言,已成为人们行走社会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其力量和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学习一些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仪常识,是每一个现代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话养生

    大话养生

    五行是生命演化的一个永恒的演化密码,是生命演化总的设计框架。作者不是用常规的大科学来证实或证伪中医理论,而是从中医理论内蕴的生命演化观入手,从阴阳五行等中医传统理论出发,揭示了生命演化的奥秘。在现代发生学与进化论的科学领域里,诠释中医理论,藉以反馈中医理论的构建与演进,其研究意义是显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