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800000011

第11章 午夜兰桂坊(8)

芯隐隐约约感觉到,在父母对亲戚的怜悯接待中含有无可奈何的心烦。

父亲志清那年冬天回故乡看望生病的奶奶。仿佛荣归故里一般,迎来送往的,把公社书记大小队长忙得团团转,口里还好话一箩筐的一直谢个不停。据说当晚公社里演出革命现代样板戏(方言剧),特请父亲观看。还借用了他常披的军大衣,为剧中角色作了临时道具。听惯京剧腔调,陡然一听变了台词改了口音的《红灯记》觉得有些不伦不类的滑稽。不过他也明白,那些巴结讨好多半是为了弄部小卡车或者拖拉机。乡下人知道,有了那个开动的铁家伙,日子就肯定好过。

于是隔三差五地,冒出一些沾亲带故的人上门,不是求父亲帮忙批条子弄汽车就是弄拖拉机。父亲当时在省工业机械局管点事儿,找麻烦的也多了;人一多,弄得母亲开始嘀咕,暗地埋怨父亲心肠软,老得没完没了应付“要拖拉机”的穷亲戚,搞得家里不安宁。父亲半真半假回一句:总比你那些“右派”兄弟好吧?

自上学开始,芯每次填这样或那样的表都要踟蹰一番:哪个舅舅该填?哪个不该填?而“家庭成分”一栏究竟该填什么?

父亲老早就告诉她,为什么她没有见过爷爷。她的爷爷也就是志清的父亲,早年被日本鬼子抓夫,连打带逼强迫他们一大群中国人去修碉堡,那些专门用于对付老百姓和抗日军人的碉堡。爷爷不肯却被鬼子用枪托砸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夜晚,趁着狂风暴雨,爷爷和难友挣脱了捆绑绳索,挖破墙洞,连夜偷偷跑了好多里地,一到家就晕倒在门口。奶奶见他浑身是伤还遭了雨淋,又受了惊吓,整个地神志不清。赶紧叫人去请医生。老中医看了只是摇头,说外伤好治,内伤难医啊!爷爷病倒在床,没多久就死了。奶奶哭得昏天黑地,日日以泪洗面。志清当年十岁。小哥过继给他人,志清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奶奶三十岁就守了寡。

爷爷曾在镇上与人合股开有一个杂货店,卖些布料烟酒针头线脑之类的,日子还算可以。爷爷没了,奶奶一个女人家,拖着几个小孩,人家又来欺负,女人无力支撑店铺,就转卖了。靠庄上几亩地过活,农忙时雇一两个壮汉小伙子,小孩子也跟着拾稻穗、做饭烧火什么的。志清平时都在省城读书,放假回家却啥事不管,一心只管抱着书读。弟妹开始很不平,嘀嘀咕咕的,怨娘太偏心。待稍微大一点才知道,原来,都是老神仙一句话,就定下了一个人的终身。

早几年,村上来了个留着白胡须的算命老人。人们称他“活神仙”。说他只要一观你面相,测一下生辰八字,你的前生后世、从小到老、贵富贫贱、转运倒霉全都明了。村上人很迷信他,个个都去让“活神仙”测算。奶奶也抱着岁把的志清儿去算命。老先生看了看这个男孩的印堂、挺挺的鼻梁和又大又亮的眼睛,再测了生辰八字,便对奶奶说:“你这个孩子将来是个做官的命呢!”

如果不是算命先生的一句话,志清恐怕是一辈子都在田地里打滚了。恰恰是这个做官的预言改变他一生命运。从此奶怨奶发狠心,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培养出来。她东借西凑拿、与钱给孩子念书,先是读私塾再读小学,孩子也很努力发奋,一下缘竟考上了省城重点,在一个贫瘠的乡村,这可真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为此奶奶还摆了桌酒席请客。从此,奶奶为志清读书所借的高利贷债务也愈来愈重。直到志清毕业,人生道路转换,甚至结婚后还在一点点偿还那些连本带利的学费……

一个乡村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大城市重点院校,就像是土疙瘩掉进了饭锅或者土麻雀掉进了黄莺的窝,叽叽喳喳的,引起一阵连锁反应。贫寒卑微的出身和周遭环境所产生的心理落差,形成了巨大冲击,让他时而敏感时而惶惑。说来也惨,他经济拮据得竟连把牙刷、牙膏和肥皂都舍不得买。好容易从牙缝里省下两个钱,就去旧书店买些书来读。

起先,同学们中没几个正眼瞧一瞧这些“乡巴佬”、“土包子”的。对他的勤奋还报以嘲笑,故意称他为“夫子”。甚至有的公子小姐当面就捂着鼻,作退避三舍状。既嫌他们穷,又嫌他们脏,嫌他们身上那股子永远都难去掉的土腥气。

在春风沉醉的晚上,每当女生打扮入时,浓香扑鼻地携着西服革履的男生外出时,他就知道,不用说准是去跳舞和看电影去了。看电影,对他这个穷学生来说真像是到了天堂一般。他只奢侈过一回,那还是他帮富家子弟代考,人家给他的奖赏。头一次进电影院,他的眼泪从头流到尾。电影演完了,他的泪还没流完。长这么大,还头一次像这样流泪!

那部影片的名字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再也没敢进电影院。他依旧经常为人代考,挣一点饭票或零用钱(像自费留学生靠打工维持生活一样)。其实,他报考这个校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减免部分学费。可是期末放假,他不能孤零零呆在学校,仍然要为回乡的路费发愁。每次乘船乘车他都像是在做贼,一见查票的人来了,就低头赶紧往厕所躲,插上门,竖起耳朵紧张地听外面动静。那滋味就像压在缸底的酸菜或者吃了就犯胃疼的大蒜头,唉,真没法提!在学校,他为成绩而自傲的同时,亦为家境贫寒而自惭形秽。

晚自习后,宿舍楼里叮叮当当又有一阵喧闹,志清知道是少爷公子们潇洒回来了。嘴里还哼哼叽叽地唱个不休,他听了两三回,居然也会唱了。他从没发现自己居然也有一点音乐细胞:

“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往日的温情,只换得眼前的凄清,梦魂无所寄,空流泪满襟,几时归来呀,伊人,几时你会穿过那边的树林……”

他小声哼着歌,忽听有个女孩的声音沿着围墙高高低低悄悄地传过来——“风吹墙,身儿凉,风吹柳梢忽儿忽儿响。人家鸳鸯同罗帐,奴家有夫不成双。”

还有呢——“送君送到百花洲,长夜孤眠在画楼,梧桐叶落秋已深,冷月清光无限愁。”

夜里,他反复回味最后一句歌词,像是自己心情的写照。为老母亲的身体、为自己的命运、为债台高筑而焦虑……“冷月清怨光无限愁”。

他没有愁太久,他身份就起了变化。他秘密加入了中国缘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显露出不同凡响的组织和指挥才能。他越来越活跃,他的崛起是随着即将地覆天翻的社会变化而来。他很快就成为学生中的领袖。身上尽管还有几分去不掉的土气,不过比起土八路来说,他已经是喝过墨水的大知识分子了。

同学们开始慢慢向他靠拢,他的心却被一个白皮细肉、衣着华丽的富家小姐所吸引。他英俊而有才气,在春情萌动少女眼中,差异也许就是吸引力和诱惑力之源,带来了隐秘的向往和刺激。

耳畔有熟悉的声音在喧闹在欢腾,有雄壮的歌声穿过重山峻岭战火硝烟在耳边萦绕。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长的他,高高扬起了手臂,指挥着大家唱歌:“年轻人,火热的心,跟随着毛泽东前进!紧紧跟着毛泽东前进!挺起胸膛,年轻的兄弟姐妹们……”那时他整个人就被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他庆幸自己生逢其时。当解放军迈着大步扛枪浩浩荡荡进城时,他正热热闹闹组织起全校同学上大街,手持大红灯笼,扭秧歌的扭秧歌、打腰鼓的打腰鼓、打彩旗的打彩旗,欢庆共和国的新生。他有意将最大一个红灯笼分给了小白,小白投他以娇羞的一瞥。他心都酥了!

在游行的队伍里,他俩走在最前列,一阵阵的口号声,在头顶上回响激荡,他和她都显得兴奋极了,小白的脸蛋红扑扑的好似涂上了一抹胭脂,行走路上,两人的手臂无意中碰撞,异样通电的感觉流过全身,他立马就涨红了脸,偷吃了禁果一般。回校后同学们就开始起哄,开他俩的玩笑。他觉得很狼狈。毕竟属于私人内心的小秘密,人家闹闹哄哄算个啥嘛?夜晚他却会一遍遍咀嚼小白那娇媚的眼神和身心触电的感觉。

倒是小白比他大方多了,照样我行我素,一如既往。每逢周末放假后回校,总是忘不了给他带一包花花绿绿玻璃纸包的高级太妃奶糖。

从小到大,他从没尝过那么甜蜜的味道;就没敢朝那些糖啦果啦看一眼,似乎那些甜蜜蜜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为他这样的人准备的,与他无缘。可是,白雪般美丽的小姐轻轻就给他带来这一切,他的心在颤动,小蜜蜂翅膀一样颤抖。别看他台前生龙活虎,骨子里却含有几分自卑和胆怯,没准儿他大声演讲是为了弥补自卑也说不定呢。他只敢把她当做天空中晶莹透明美丽轻盈的雪绒花……可望而不可及。

不知是阴差阳错,还是造化弄人。因有急事,她请假休学回家,他却被组织抽调到外地一个学校搞干部工作。他很想和她联系。可那时候人都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一心为公,根本就不敢掺有丝毫的私心杂念。何况他和她只是相互走得近一点,比别人多了那么一点点微妙的、从未有过的特殊感觉;恋情才刚刚萌芽,还没有来得及挑破那层纸。怎么办呢?年轻人坐卧不安,像是陷入烦恼中的维特:渴望爱,却不敢爱;想忘,也忘不掉;欲近,又近不了;想找,又无从去找。原来,苦苦思念一个人的滋味,竟如此的难受!年轻人被千般烦恼折磨,不知该怎么办。

等他终于鼓起勇气,委托要好的同学开始秘密打听小白的下落。不料却听到,一个极为不妙的消息。甚至对沉浸在浪漫憧憬中的人来说就如同晴天霹雳,他蒙了。

芯渐渐知晓父亲志清的身世,与母亲三姐妹跌宕曲折的爱缘情故事,是在偶然的家族聚会,舅舅姨妈们的随意闲聊时。早晨,园中花木因吸吮了一夜的甘露,显得生机勃勃。有勤快一点的小鸟探着小脑袋,啁啾着,振翼欲飞。由于这些生命的存在,偌大一个园子就有了色彩,有了感觉,有了灵气。

二姨去水池边洗漱,芯跟过去也就着凉凉的自来水擦了把脸,然后悄声问她说:“听说你原来和我爸还有一段未了情缘?”

二姨叹了口气,“唉,这事到现在想起来都有些伤心,为此我对你大姨很有意见,要不是她当初拦了一下,我也跟着你爸一起去抗美援朝了。”正说着,大姨从后面走过来,她们便换了话题。不过芯是个直肠子,终于还是忍不住笑对大姨说道:“你在咱家可谓举足轻重的人物呵!你干预了不少人的命运,比如二姨最初的选择;再比如我妈妈爸爸的婚姻,不然的话,哪会有我呢?”

大姨听了这话十分高兴,她说:“其实最早你爸是对我最好的。”

咦,这倒是个新情况。芯顿时劲头来了,缠着大姨听她讲故事,讲那些如烟往事。

她讲得沉醉芯听得入迷,全然忘记了水龙头未关,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犹如洞箫横吹,在潺潺的小溪边、在湍急的山涧旁、在闻莺的柳浪中……

她和他认识交往的那段时间,是在革命大学——一所专门培养干部人才的机构中。当时志清刚从失恋之痛里拔出来没多久。其实他,根本还没有开始恋呢,连手都没敢拉,更别说倾吐内心情感,就被人捷足先登。心上人同军代表好上了。后来结了婚并有了孩子。

这个消息对他无异于兜头一盆冷水,透心儿凉。朦胧甘美的初恋,仅仅存在了短暂一瞬,就飘散得无声无息。他只能远远地为她默默祝福。好在新的生活在召唤激励着他,革命大学的火热气氛也冲淡了他的儿女情长与内心创痛。他们急行军到一百多公里外的阳新,以后合班,男女分到一个小组。

一位面如银盘、眉如弯月、眼似秋水的富贵女子渐渐走近。每当干部有什么活动要安排,她总是第一个积极响应。逢开会发言,因志清的口音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说话快了一点,一般人还挺难懂。而她,不仅听得懂,还能大大方方站出来帮他,像是他的秘书或翻译,给他解了不少的难,她几乎成了他沟通大家的重要纽带,他心里十分感激。她年岁看似不大,但机敏世故,善解人意。和他挺投缘。与那些娇生惯养、不谙世事、只会撒娇使小性子的千金小姐迥然不同。

在一次会后,他叫住她,慢慢地边走边对她说:“以你的良好条件应该出来担任些工作,首先一步是要解决组织问题。”他以团总支书记的口吻指点她,年轻人都要有上进心,应该有更高的眼界。要争取做新中国的主人。希望将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她领悟力极好,很快就表现出她惊人的一面。在他眼里,她简直就是个斯芬克斯、一个拥有无穷魅力的谜!

一个晴朗的周末。同学们都在唱歌、洗衣,打扫室内清洁、个人卫生。这是紧张的一周后小小的松弛,不时地有歌声从这间或那间房门窗里传出来,轻轻飘散在洗涤过的空气中。

他从收发室老头那儿取了一堆报刊和一封信。是她的信,怨信封背面还写着“内有照片勿折”。

老头说,你们是一个班的吧?那麻烦你帮忙把信带给她好缘了。他说行,交给我吧。

他七转八弯,找到正在水边洗衣服、洗被单,洗得满头大汗的她。见她弯身正把一长条湿漉漉的床单拧干,袖子挽得高高的,露出一段胳膊,白白净净,就好像老家池塘里的莲花,不,是莲藕!她的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干净利落。淡青色薄毛衣使她整个人出落得山是山水是水,女性味儿很浓。他有些呆了,直到风吹落叶落到身上才醒悟过来。

他把信递给了她。她一看,说是家里来的。忙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子,就接过去拆开了。一不留神,忽然从信封里掉出了一张小照片。

他手脚麻利地帮她捡起来,仔细看了看,一个扎着翘翘辫、脸蛋圆圆的、笑起来还有个小酒窝非常漂亮的女孩,滴溜溜一双可爱的大眼睛。他很憨实地把照片给她,同时还说了一句,“哦,是你妹妹呀!”

他话音未落,她就扑眛一声笑了,说:“什么妹妹呀,这是我女儿。”

“怎么你……已经结婚了?你……那么年轻就结婚,还生了女儿?”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噗嗤又笑,笑得咯咯的。“我十九岁结婚不算早,比起有些女人来说,我都算晚婚呢。”

他一想,是啊,比起自己农村老家的姑娘媳妇,她的确该抱孩子了。毕竟大城市的小姐水色好,生了一两个孩子仍看不出来。真是的。他心里头竟莫名其妙有些失落,好一阵缓不过劲来。

她是何等聪明的女性!忙说:“我家的那位与你还有一交,都是一个老家出来的,你的话别人听不懂,我就听得亲切顺耳。要不是这我怎么能为你作翻译呢,也算是半个乡亲嘛!”

他这时才明白,为什么总看她与一般小姐不同的原因。他怅然若失。也不找她商量事儿了。与她无意间碰面,还有点不大自然似的。

没过多久,她带着一个眉眼和她有些相像,身材比她显得单薄的女学生来见他,落落大方地说:“这是我妹妹二茳,刚考进我们革大,她想要靠拢组织,还有些基本知识的问题想请教书记,看你能不能单兵教练一下?也算帮助同学进步吧。”他还能说什么呢?

同类推荐
  • 风雨春秋

    风雨春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步入花甲之年的我重操旧业——完成了以共产党领导农民闹革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血泪春秋》。该书是以两千余人的树林村为背景,全景式展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期间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以及村民们跟着共产党、八路军前赴后继不惜流血牺牲,终于过上了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
  • 湘西秘史

    湘西秘史

    清末,湘西昔日最繁华的水码头浦阳镇正走着下坡路,浦阳镇西帮三十六家商号的两个主要商家张家和刘家也在逐渐走向衰落。张家的公子张复礼和刘家的千金刘金莲定下了娃娃亲,但张复礼逢场作戏的出轨惹怒了刘金莲,从此开始了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小说以此为主线,抒写了清代末叶浦阳镇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图景,由此而衍生出的枝叶藤蔓,更是几乎涵盖了这一时期湘西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把百年前一个神秘而真实的湘西展现在你的面前。纷繁世事,千头万绪,奇风异俗,色彩纷呈……
  • 六月歌声

    六月歌声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末日大烟枪

    末日大烟枪

    日本鬼子乡下种大烟,城里开烟馆,流毒天下;刺刀和烟枪一起对着中华民族,百万吸食者的血汗被榨干,生命遭剥夺。本书首次披露了日本鬼子用大烟毒害中国人民的惊世内幕,并对日本帝国主义用大烟掠夺民财、筹措“战时资金”的丑行进行了历史性叙述。此是杀人真利器,不名烟袋故名枪。——《咏烟枪》
  • 狗岁月

    狗岁月

    ,饥饿和苦难。凄婉的爱情,《狗岁月》是一部独特的残酷成长小说,无望的生或死但是,以及他们的同学等人,命运的坎坷,它还是充满了人间的温情和正义,此书描写了主人公双胞胎大狗和小狗,是真正具有阅读快感而又让人感动的作品
热门推荐
  •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阎王?勾错了魂?!一场大火后,骆小瑾再次醒来,看到的就是这副诡异的画面,最后达成协议,阎王同意她带着一只'灵'去穿越。可这坑爹的阎王,居然让她穿成了像乞丐似的末流小偷,还被莫名其妙的王爷抓去拜堂!没关系,她骆小谨绝对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到王爷的三妻四妾那儿搜刮点钱财,收拾收拾包袱走人才是王道。数日后,骆小瑾看着布满天下的一号通缉令啧啧摇头,“尼玛,这次玩大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的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 缘来难逃

    缘来难逃

    父亲入狱,母亲离家,凌薇再也没有了昔日光环。她逃了三年,再度归来,等待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磨难。流言?绯闻?猜忌?每一个看似亲近的人却各怀鬼胎。待到身心俱疲时,她才发现,那个身份复杂的人,才是她的救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巨龙倒计时续

    巨龙倒计时续

    巨龙倒计时续篇: 千年前名为巨龙的怪物降临,袭击城镇伤亡无数,四方神殿拥护屠龙骑士崛起套讨伐巨龙。千年后,名叫克里斯蒂的贵族商人出现,遇见山城少女丹妮卡,巨龙袭击山城。之后,埃尔帝国的宫廷也发生一系列的事情,一切都与七把神剑有关,与四方神殿留下的预言有关…… PS:感谢水晶亲自做的封面,大爱啊~~~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霸宠惹火甜心

    霸宠惹火甜心

    因为几大家族一夜的赌注,四个恶魔少爷,成了乔诺——V5成员乔氏集团千金的贴身保镖。被迫跟他们同居不说,还被妖孽男夺走初吻,最后四人竟联手欺负她?哼,区区几个下人,居然敢这么对她,她要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要你们好看!
  • 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犹太人是举世公认的智慧民族,他们几千年来亡国不亡种的坎坷际遇,以及那惊人的理财能力令全世界都为之叹服。为什么摩根、洛克菲勒、格林斯潘这样的商界巨贾和爱因斯坦等这样的思想巨擘都出身犹太入?漫长的流亡史中,犹太人究竟积累了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智慧?这本《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将为你一一解答。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