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700000010

第10章 村里出了个“地主婆”

“董妮,我们的任务来了。”田梅说。

“那就叫‘梅花村’大学村干部创业园!”综合大家的想法,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回到镇里,黄超勃、武璐、章朗、田梅都在办公室里正在热烈地谈论着什么。看见于书记从外面进来了,他们立即不吭声了。待于书记回到了住室,我便放慢了脚步,又转身走进了办公室。

“你们刚才大喊大叫的,怎么一见于书记进来了都鸦雀无声了。”出于好奇,我进门就问。

“董妮,我们的任务来了。”田梅说。

“我们又有什么任务?”我问。

“刚才组织部发来了一个传真通知,让我们做好两项准备,一项工作是县委组织部为了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和创业情况,拟于近期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让每人准备一份不超过五分钟的发言材料;另一项工作是市委组织部近期将对全市‘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情况开展一次调研,看大学生村官是否沉入到所在的村开展工作,群众是否满意,创业是否有成效?”黄超勃说。

“我们又得作准备了。”我说。

“我和田梅准备下午到村做迎检准备。”章朗说。

“那我也得去,不知下午有没有时间?”我说、“你们下午还开展治理活动?”武璐问。

“不知道。上午赶走了吴矮子,还拆了陈保长的棚子,陈保长没在家,不晓得他下午来不来闹事?”我担忧地说。

“于书记和你们联创办的同志真是柴山镇建设和发展的功臣。”黄超勃说,“莫说是功臣,别背骂名就谢天谢地了。”我说。

“市、县组织部座谈,调研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事,田梅还好说,她在柳庄村组织群众发展中药材,成立了三槐堂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上面调研有内容可看,我和董妮都没有创业的内容,平时工作都是一些日常琐事。”章朗说。

“河铺村临近湖北,群众每年有种植地膜花生的习惯,你可以结合河铺的实际,引导群众连片种植花生,引进农业科学技术,成立丰实花生农民专业合作社。”武璐接过章朗的话说。

“太俗,人家田梅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你赶紧成立花生专业合作社,没有创意。”章朗说。

“那我呢,平时有街道卫生就有了,没有时间到梅花村去,虽然想创业,也没有好项目。”我说。

“你可以立足梅花村实际,如水域面积大,发展水产养殖业。”黄超勃说。

“我怕水,不敢和水打交道。”我说。

“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像大棚蔬菜,养猪,都行。”武璐说。

“都要得投资,不好弄资金。”田梅说,“我在柳庄村成立中药材专业农民合作社,在安徽买种苗的钱,还是支书到农村信用社帮助协调贷款的,不过,支书本人也有股份。”

“我最近在网上知道,油茶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具潜力的本木作物,河铺是油茶主产地,我可以在这方面做些文章。”章朗说。

“章朗的这个想法,也是主攻方向,说不定还能搞出点名堂。”黄超勃说。

大家正说着,食堂的开饭铃响了,于是我们连忙到食堂吃饭。

吃过午饭,我担心陈“保长”因为棚子被拆找镇政府的事缠着走不了,就向张主任说明原因请了假,又联系了高支书,不一会儿,高支书就派王平安骑着摩托车到了镇政府,然后,我又坐摩托车去了村部。说明来意,几个村干部又就我的话题议论了一番。工作生活方面的事,这个没有纰漏,我在梅花村,高支书单独给我腾出一间房子,里面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期间,我在里面还煮了几次饭,生活迹象十分明显。关于创业的事,大家也都踌躇了,半天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高支书说,“我们梅花村的优势就是水多。过去,一位公社书记在柴山镇工作的时候,说柴山镇山多,柴山的发展就是围绕‘山’字作文章,念好‘山’字经,但说我们梅花水多,重点是写好‘水’湖(浒)传。近年来,张云围绕水库和周边土地做文章,已经有一定规模了,要想在水上作文章,难出成绩。”张主任说,“梅花村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全村有不少养猪、养牛、养鸭大户,你可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事情。”王会计说,“在水库上游有一块近100亩的滩涂地也能做文章,过去,县林业局一直租着这块地发展苗圃,现在退给了群众,前年,红梅村民组的张世富租了近40亩土地,建立了20多个大棚种植蔬菜,由于缺技术,效益一直不好,听说他想转让,然后出去打工。”

“张世富有多大年纪?”听到王会计为我提供的信息,我对张世富的蔬菜大棚产生了兴趣。

“快四十了。”王会计说。

“他为人怎样?”我问。

“张世富这个人还可以,在村里算得上诚实守法村民。他这个人值得结交。”高支书说。

“王会计,你说他的蔬菜大棚想转租?”我问。

“我听说是这样的,你想转租,我可以给你打电话问问。”王会计说。

“不知道需要多少钱?”我问。

“一个大棚转租一年得一千多元,20多个大棚一年下来至少得三万元,加上其它投资,估计得十万元。董主任,你将张世富的大棚转租过来,如果发展的好,肯定是项十分有意义的创业项目。”高支书说。

“这个主意不错,看来,在关键时候,还是王会计给你帮了大忙,王会计真是你的福星啊!”张主任说。

我们一边谈话,王会计就迅速掏出手机联系上了张世富。王会计说明情况后,问张世富是不是想转租大棚。张世富回答说他有这个打算,转租大棚后,可以出去务工。王会计就让张世富到村里来一趟,告诉他有人想转租他的大棚,对方爽快答应了。

“董主任,你可想好啊!张世富答应了,马上就过来了。”王会计挂了张世富的电话,转脸提醒我。

“我先可以试试,反正我在梅花村工作时间长,如果试成功了,也算是一次创业体验吧。”说这句话时,我心里也没有底,因此底气不足,声音也不是特别大,像是从鼻缝里出来的。

“董主任,别怕,你先搞着再说,平时,我们还可以帮你忙。如果真要不行了,我们村委会也可以入股,这样,我们村里就有了集体经济了。”高支书说。

“支书的主意不错,我也赞成他的想法。”张主任附和说。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十分感激地说,“如果以后发财了,我在县城最好的酒店请你们吃饭。”

“过去别人说媒,成不成,酒三瓶,愿不愿,三顿饭。今天这事是我提醒你的,不管谈成如何,你都要请客。”王会计说。

“可以,今晚我作东请大家。”我爽快地说,“还是在张主任‘一剪梅”米西。”

大都都说“好,好”地答应了。

正说着,张世富骑着摩托车就到了村部,彼此认识寒暄后,我为张世富倒了一杯水,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是这样的,世富,下午我们几个村干部在一起聊天,我村‘大学生村干部’董主任想承包几亩地种,她问我们几位有没有合适的地方承包,王会计说你的蔬菜大棚想对外转租,所以就叫你来了。”高支书坐在小会议室最上方,他开门见山地对张世富说。

“我想问你一下,张老板,你承包这块地有几年了?”我接过高支书的话问。

“已经有四年了。”张世富呷了一口茶说。他看上去四十上下年纪,平头,国字脸,浓眉,宽下颚,全身穿一套劳动时的迷彩服,整个人看上去有一种沧桑的味道。

“现在为什么又不想种了呢?”我又问。

“我过去一直在韩国打工,前几年回来后没事可做,看到水库滩涂地周围环境好,就与本组村民商量租了40来亩地,投资10多万元,建了二十几个蔬菜大棚,由于缺技术、管理和市场,种植的蔬菜一直销路不好,造成连年亏本,这几年,在韩国务工带回来的钱几乎都搭进去了。最近,听县劳务局的人说,又在招到韩国务工的研修人员,我就想把蔬菜大棚转租出去,还去韩国务工。”张世富说。

“世富到韩国务工去了两次,有老经验了。”张主任说。

“你平时都种哪些菜?施什么肥料?”我依然问。

“大椒、茄子、芹菜、什么都种,至于施什么肥,这个说不准,一般以农家肥为主,如果农家肥没有那么多,就施化肥、尿素。”张世富说。

“你现在如果转租出去,估计每年得多少钱?”我问。

“董主任,不瞒你说,我前几年在韩国务工的钱几乎都用在蔬菜大棚上去了,加上这几年的亏损,一个大棚一年转租至少得2000元,再加上这四十亩地的承包费,一年总承包费至少得六万元。”张世富说。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刚刚听高支书算账过,我也知道目前行情,你把这块地转租给我,一年包括土地租金和蔬菜大棚租金,就三万元。然后,你也别到韩国务工了,我聘你给我做技术指导,一年二万元,这样,一年,我共给你五万元。”我忽然想到发展大棚蔬菜,需要技术指导,虽然张世富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但他毕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四年了,他又是本地人,在梅花村干事创业也需要有本地人的支持和管理,所以我就把我的想法脱口说出来了。

“那不行,本来我一年的大棚就得六万元,你这又搭进我一个劳力,一年才五万元,不划算。”张世富为难地说。

“我看可以,董主任还是个姑娘,到我们梅花村本身就吃苦,现在想干点事也不容易,我们都应该支持她。世富,你没来之前,我已经给董主任算过账了,土地和大棚租金,一年也就是三万元,你现在都四十的人,到外面务工,一年能赚几个钱,这董主任张口就给你二万元,已经超标了。”高支书说。

“我看可以,世富。”张主任附合说。

“张老板,这是个机会,你就让一让吧。”王会计也说。

“我对这些不懂,许多都是照村里他们说的,张老板你作一些让步,我如果以后发财了,也不会让你吃亏。”几位村干部的发言,也让我有了信心。

“要不你再加一万吧,董主任,我确实不划算。”张世富说,“这几年在种菜上,我已经亏了不少。”

“你亏了,不能一次补在董主任的头上,她现在把你的蔬菜大棚转包过来,也不晓得是赚还是亏,你不能一棒槌把董主任打死了。”高支书说。

“我看五万元,董主任已经给你够高的了。”张主任说。

“张老板,我再给你加五千,一年五万五千,不过,除了技术指导,日常你还要多参与管理。”我看谈的差不多了,就主动给他加了五千元。

“算了,看在董主任实在想创业的信心和几位村领导的面子上,我就作一次让步,五万五就五万五,这下我可亏大了。”张世富说。

“那就成交!”我说,虽然我不知道这个举动对我意味着什么,但毕竟是我人生的又一次开始,我内心还是充满了喜悦。

我主动站起身同张世富握手。

“就这样吧!合同什么时候签?”张世富也站了起来,握了握我的手。

“我先起草个合同,待我筹齐了钱,我们再签。”我说,“愿我们合作快乐!”

“一定的。”张世富说。

张世富走后,我与几位村干部重新坐了下来,就我转包张世富蔬菜大棚这件事进行了探讨。

“董主任,你想创业,这是好事,可是你毕竟还年轻,又是女同志,这件事不能凭一时热情,要慎重发展。”张主任一坐下来就提醒我说。

“在动手建设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市场调查,做好发展规划,做好企业策划。”高支书也附和说。

“支书、主任说得很有道理,董主任,张世富失败的原因,我想他肯定缺的就是这些,一个农民,他按照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肯定成不了大气候。”王会计也说。

“这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慢慢去学习,去领悟,谢谢你们的帮助。我现在最紧要的是筹钱,我估计从承包到最终顺利种菜的话,最低需要拾万元。”我说。

“你的父母知道吗?”高支书问。

“暂时不知道,我也是上午听说市、县要检查‘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情况,我想到梅花村看有没有合适的项目可以投资,没想到这次王会计又帮了我的大忙。”我对王会计充满感激地说。

“你应该把这个大棚蔬菜基地取个好名字。”王会计说,“我的帮忙微不足道。”

“对,应该取个响当当的名字。”高支书说。

“我还没有想好,你们再帮我想一个吧。”我说。

“就叫董妮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吧。”王会计说。

“这个名字好是好,但有点俗。”张主任赶紧说,“可以叫柴山镇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

“不行,董主任是我们梅花村的村干部,应该把梅花村带上。”高支书说。

“那就叫梅花村‘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园,你们看行不行?”听到大家商议得热火朝天,我综合大家的想法,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名字叫得好,既实际,又符合上级要求,我看可以。”王会计说。

“如果董主任认为这个名字好,就叫这个名字。”张主任说。

“董主任,恭喜你发财呀!”高支书说。

“现在虽然八字还没有一撇,但是看到大家对我这么热心,今晚,我得多敬大家几杯!”我说。

“董主任,今天这合同一签,你就成了我们村里的‘地主婆’了!走,我们到张主任那里喝你的创业酒!”王会计说。

“再次谢谢!”我一边站起身一边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一直洋溢着一种暖暖的喜悦,我非常感谢梅花村的村干部他们朴素、真挚和憨厚的待人态度,他们总是以一颗宽容、宽厚的胸怀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同类推荐
  • 去年春天

    去年春天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毒案喋血

    毒案喋血

    故事情节扑朔迷离,毒品还不断从事丽市流向外地,两代缉毒英雄联手缉拿毒凫,吸毒人员直线上升,但是,悬念丛生,案情每每刚露端倪,很快又线继钩脱……作品意蕴深厚,美丽如画的春丽市突然被一片毒雾笼罩,发人深思,以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为背景,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高度统一的佳作。戒毒所人满为患,本部小说以缉毒为主题,而且,讲述了一个缉毒卫士们用鲜血和汗水与国际贩毒团伙作殊死战斗的动人故事
  • 证人

    证人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原来的世界

    原来的世界

    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一个落地惊雷惊醒了卧牛村熟睡的村民,与此同时,一对神秘奇特的夫妻白晓杨和庹观投宿在德高望重的张幺爷的家里。也就在这天早晨,卧牛村的人在祠堂开批斗大会的时候,一条巨蟒从祠堂天井里的一棵罗汉松上袭击了被批斗的张子银。
  • 竞选州长: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竞选州长: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本书挑选了马克·吐温最脍炙人口的几个篇章,其中《竞选州长》和《百万英镑》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另外几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则稍显陌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狗的自述》这篇小说,作为马克·吐温的晚年作品,在一贯的幽默之中,还有着深入的哲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另一面。
热门推荐
  •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小故事,从积极进取、感恩世界、培养习惯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心灵点灯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您早日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让你的成长岁月中变得五彩斑斓。
  • 这个丫头太无赖

    这个丫头太无赖

    “爷!天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了啊!”那个俊逸非凡,身穿白衣的男子闻言往天上看去,那个东西好巧不巧的就砸向了他的方向,谁知他身形迅速向旁边一移,快得让人觉得眼神一晃,那个东西就这样悲惨的摔在了地上,“喂、你干嘛要闪开啊?”女子疼苦的揉着脚道。“在下不躲,那砸到在下怎么办!”男子好笑的说。“你要不躲,我能扭到脚吗?反正你要负责”女子非常理直气壮的说。男子不可思议的看着她,心想:关我什么事啊……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其为惩创,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是忠也。其文古,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其义深,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维忠与孝。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清和月吉,然而史册所载,方可刊而行之,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如欲使家喻而户晓,此可以为劝者也
  • 你听不见我的下雨天

    你听不见我的下雨天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即使到最后,雨落下,瞬即冻结成冰,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泡影。周遭的空气冰冷到再也感受不了当初的一丝温度,谁也觉察不出天幕在歇斯底里地哭泣
  • 渡鬼人笔记

    渡鬼人笔记

    我是一名渡鬼人,我渡过无数的鬼,有酒鬼,无头鬼,哑巴鬼,藏在人心底的鬼——每一只鬼的背后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因为一只轮回之镯的牵引,我被传送到了战火纷飞的乱世战国,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我用我的一只阴阳眼,见证了一段段苍凉而又动人心魄的爱情。太子丹,大燕亡国的公主,秦王嬴政,公子扶孙,每一个人都用他的血和灵魂,祭奠了一个深藏在岁月轮回之中的秘密,千万人为了这个秘密,前赴后继,死于苍茫的时光之河……这究竟是一段尘封在苍穹之下的秘密,还是一段千万人终其一生也无法破解的诅咒?我,一个渡鬼人,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是随波逐流,做这历史的见证人,还是覆手翻云,颠倒乾坤?让这千年历史风云变幻?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兵王传奇

    兵王传奇

    为了青梅竹马曾经的一句话,兵王辰南隐居市井,以开洗车行为生,却没想到曾经的红颜已坠入红尘。辰南心灰意冷,却遇美女总裁逼婚。莽莽长白延万里,皑皑珠峰屹九天,其内隐藏着何种秘密?荒凉的沙漠真的荒凉吗?这一切等着你来揭晓!【作者老四,VIP书友群:68716575,欢迎加入】
  • 重生弃妇当自强

    重生弃妇当自强

    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乐逍遥》《穿越成为神医》《云舒》前世,她为了爱付出了所有,得到的却是长达十年的痛苦和折磨。一杯毒酒,由自己最心爱的男人亲手端来。一颗痴情的心,从此彻底支离破碎。再次睁开眼睛,居然离奇穿越到十年前。既然上天给她机会重活一次,是不是代表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她说,回头也给我靠边站!她,柳清幽这一世可以呵护家人,保护朋友。可是,爱情,男人,对不起,靠边站。前世,她爱他胜过自己的生命。他拥着心爱的人,残忍地看着她一口一口喝下毒酒,冷酷地开口:“虽然你已下堂。但是,君家的女人死也只能死在君家!”今生,她示他如草,不屑一顾。他看着她,眼睛温柔的可以滴出水来。“清儿,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他是权势滔天的摄政王,看尽天下美女,却只为她最初的那抹清纯的笑誓将她纳入自己的羽翼之中。他笑得狂狷,“因为本王看她顺眼!”他是隐世家族的少主,为人低调,浪迹江湖。他笑得无奈,“原来,我站在这里,只为了遇见你。”。。。。。。。。。。。。。。。。。。。。。。。。。。。。。。。。。。。。。。。。。。。。。。。。。。。。。。。。。。。。。。。。。。。。。。。。。。。。。。。。。。。。。。。。。。。。。。。。。
  • 君临天下之一代女皇

    君临天下之一代女皇

    谁说女人只能藏于闺房之中,谁说女人不能干预政权,谁说女人不能君临天下。宝华殿里,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大殿的正中央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今天是她君临天下的日子,文武百官都要进行朝拜,她就是云幻大陆上的第一位女皇帝——王旭尧。她曾经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官宦人家的小姐,可是父亲遭奸臣陷害,她的世界一夕间风云色变,成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孤儿。她曾经想过嫁一个好男儿终了一生,可是命运似乎不肯放过她,先是被拐卖沦落青楼,阴差阳错地结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子,以为这辈子终于找到了依靠,谁知道事情往往不如人意,竟然被宣召入宫成了皇帝的妃嫔。或许,或许一切都是注定的,注定这一生都得不到爱情,注定这一生都要在政权中打滚,注定这一生都不走寻常路。
  •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说到爱情,人们自然会认为是城里人和小资才享有的专利,农民被屏蔽于爱情之外。农民有爱情吗?答案是肯定的。农民的爱情不乏浪漫与温暖,还实实在在多了踏实的成分。农民的爱情就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虽说平淡,却也不可或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乡村的精神生活也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物质化、世俗化,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在情感和审美方式上的变化也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