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600000017

第17章 唐宋壁画重镇(2)

与大慈寺有关的画家名录,值得仔细考察,因为这是事关大慈寺壁画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进一步说,这不仅事关中国绘画史的演进链条,也事关大慈寺历史沿革走向和寺庙活动的丰富程度。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把这些名录枯燥地罗列出来,未免有獭祭之嫌。因此,我准备将名单的大致人数罗列出来,并提供相应的资料来源,使那些想了解名单的人去进一步探寻。而对于我这本书的读者而言,我所选的画家则尽量有他较强的故事性和代表性——名声、影响等——以便使得名录不单纯地变成一个表格式的东西,而变得索然无味,了无可观。

关于大慈寺壁画家名录,原始资料则见于黄休复的《益州名画记》、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范成大的《成都古寺名笔记》、费著的《蜀名画记》、邓椿的《画继》等。对名录最切实的辑录和研究来自于李思纯的《大慈寺考》和王伟明的《大圣慈寺画史丛考——唐、五代、宋时期西蜀佛教美术发展探源》,尤其以王著最为切当完备,几乎可以使这个问题盖棺定论。李思纯先生的研究无疑在王伟明之前,但一直是手稿而近年才出版,以王伟明的书出版时间来判断,他不曾寓目。但即便如此,王对大慈壁画的专题研究,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穷尽了这个选题,而不必劳他人再来做重复的工作。能达此境,表明王著在研究大慈寺壁画史上近乎不可超越的地位,除非有其他更新的资料出现。这千多年来,虽有兵燹人祸,但文化赓续有序,不曾断绝过,因此要有新资料出现,其概率不高。

李思纯把画家名录分为唐代画人、五代画人、宋代画人三部分,其名单数字分别为唐16名、五代21名、宋代8名,总共45人。李思纯说这个名单并不完备,因为就黄休复、范成大的记载加起来,总数应有57人,但其中12人太简略,事迹无可考,故从略不举。但王伟明的研究则显示出,据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和范成大的《成都古寺名笔记》的记载,与大慈寺壁画有关的画家多达75人,当然就两书所记相同者,那么李思纯的57人之测算是不差的。还应该就此多说一句的是,尽管王著研究大慈寺壁画非常有功,但他对于大慈寺96院中所藏壁画并没有作具体位置的研究,而这方面李思纯则有分方位分院落的详细研究,其分院名、方位、画人、图像、堵幅、所在地、记载、备考诸部分,可谓一览无余。如他考出前寺共有院堂11处28堵和28人60余躯、中寺东部院堂7处30堵、中寺西部院堂3处13堵、中寺中部院堂2处2堵、寺北部院堂4处8堵、方位不明各院11处119堵加数额不定的数十堵。总共加起来可考的有70余院208堵加上数额不名的数十堵,大慈寺壁画之盛于此可见一斑(详见《李思纯文集》第二册之《大慈寺考》)。

李思纯的《大慈寺考》里依照时间先后将画人作了传略性介绍,其名为:卢楞伽、辛澄、左全、张腾、李洪度、赵公祐、范琼、常粲、赵温奇、孙位、张南本、吕峣、竹虔、张玄、滕昌祐、李升,以上16人为唐代画家。常重胤、赵德齐、高道兴、杜措、杜子瓌、宋艺、杜

龟、阮知诲、杜敬安、刁光胤、黄筌、赵忠义、蒲师训、张玫、僧楚安、丘文播、僧令宗、李文才、赵才、景朴、僧惠坚,以上21人为五代。孙知微、童仁益、刘国用、文同、蒲永昇、周忘机、郭游卿、王逸民,以上8人为宋代。唐宋时期四川画家众多,因之出现了不少绘画世家,上述诸人中就有常粲、常重胤父子,祖赵公祐、赵温奇、赵德齐父子,高道兴、高文进父子,杜子瓌、杜敬安父子,黄筌、黄居宝、黄居寀父子,赵德元、赵忠义父子,蒲师训父子,张玫及其父亲、丘文播、僧令宗、丘文晓三兄弟,祖郭熙、父郭思、兄郭道卿、郭游卿四人,除了郭熙祖孙4人不是蜀中画家外,其余9家皆是,不难想见四川绘画在彼时之繁盛。

最早与大慈寺发生关系的是画圣吴道子的弟子卢楞伽,《益州名画录》记载了他画的流传和修补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卢楞伽的画由苏轼、苏辙的记载传布得更为久远,其间许多人想把吴道子的画风和题材流传在大慈寺,如随唐僖宗入蜀的竹虔“攻画人物佛像。闻成都创起大圣慈寺,欲将吴道玄地狱变相于寺画焉”。另外一位画水画得出神入化的就是蒲永昇,也是经苏轼的妙文而腾播后世,其史料和八卦亦相对丰富,但鉴于他们在别处我早有提及,亦并从略。

一位生卒年籍里都不甚令人明了,曾于德宗建中(779—805)年间寓蜀的辛澄,在大慈寺南畔僧伽和尚堂准备绘画时,忽得灵感附身,“有一胡人云,有泗州真本,遂依样描写,未毕,蜀城士女竞以香灯供养”(《益州名画录》)。未审泗州真本为何物,若是所谓的泗州大圣,那当是极言僧人之神异,还没有绘毕即为大家争相供奉,可见其描摹之形神毕肖。不过辛澄的神奇画工,与东越人孙位相比,那就是小巫了。其所绘“天王部众,人鬼相杂,矛戟鼓吹,戛击欲有声响。鹰犬之类,皆三五笔而成。……龙拏水汹,千态万状,势欲飞动,笔墨精妙,莫可记述”(《益州名画录》)。以黄休复的记载而论,孙位的画技已近乎鬼斧神工,罕有人匹。

后蜀至北宋初期,黄筌氏父子有名于画坛,黄筌所画鹤超过当时画鹤大家薛稷,竟作为“贵族豪家”的厚礼。两百多年后,同样一位姓孙的眉山人孙知微,其画工堪与孙位相颉颃。《清河书画舫》谓:“画家以逸格名者,实始唐世吴道玄,五代则僧贯休,宋初则孙知微郭忠恕辈。……知微虽以逸格著名,而其精细之处,亦复不让顾陆张卫。……知微作星辰,多奇异,不类人间所传,信奇人也。”此说明孙知微既画格超逸,复精于工笔,两种不凡的才能结合在一起,难怪把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人相提并论。最好玩的故事是张玫,“孟先主明德年,于大圣慈寺三学院置真堂。玫曾与故东川董太尉璋写真,先主恶之不为写己,乃命阮知诲独写己真。”(《益州名画录》)这个孟知祥好玩极了,其度量若此!即便如此,他没要画家张玫的命,这说明他比那些玩人丧德的皇帝还是好了很多。

画题种类

按一般人的想象而论,大慈寺壁画既是画在寺院中,必都是与佛教有关的东西罢,这个判断是大有问题的。诚然,大慈寺壁画不少与佛教人物有关,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并非全部都是佛画。一般的寺庙多在清幽之地,大慈寺草创之初也在城外,谁也不想多有尘世的扰攘,但大慈寺与扰攘的尘世之亲密关系,远非其他寺庙可比。大慈寺不仅历来而且至今周边多市场,而且一直以来是帝王百官、市井细民的游乐场所,迄今依旧是人们休闲娱乐、喝茶聊天的好地方,这在诸多寺庙历史里可谓独一无二。

大慈寺佛画固然对后世的佛画、雕塑有很深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连接印度佛教东传,进而西传至日本的中转站,但我认为其绘画题材的世俗画,对宋代绘画及以后中国绘画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五代前后蜀时期,王蜀和孟蜀虽然都偏居成都,但由于生活安宁,使他们得以有足够的财力对绘画的爱好,在皇宫里豢养御用画家,甚至成立后世画院之祖的机构,来统一管理御用画家。皇帝既礼佛,会让这些宫廷画家画些佛画,但更多会让他们画些世俗趣味日趋浓烈的作品,来丰富自己及臣僚们的日常生活。到了宋代,随着纸、绢等相对普及,商业的继续发展,使得富贵人家对绘画的爱好有增无减,因此壁画也不能不跟随这个潮流的演进而有所变化。

从可考的75位与大慈寺有关的画家来看,最早的与世俗有关的人应数左全(其作画时间大约为825-826年),虽然他的画只是妙格中品,但他长于的题材却很多:佛像、人物、树木、花雀。接着便是作画时间大约886-888年的孙位,除了佛画外,他还擅长于龙水、松石、墨竹,笔力狂怪,令人叹赏。而稍后的腾昌祐几乎不画佛像,“惟写生物”,如花果草虫,下笔轻利鲜活。几乎同时的李升也只画山水,其与“常粲写真,僧道盈书额,李商隐赞”并称为“悟达国师真堂四绝”。而前蜀时的画家杜措在长于佛像的同时,也擅画山水竹石,同时期的阮知诲则长于仕妇写真,至于说黄筌、黄居宝、黄居寀父子则将山树、竹石、花雀、龙水特别是鹤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对宋代蔚为大观的文人画(含山水画)有相当大的影响。

自黄筌父子深得皇室和达官贵人的极高欣赏后,此后的画家们鲜有不画世俗题材的,可以这样说,黄氏父子的画风和题材是唐宋绘画有所不同的转折点。刁光胤、赵忠义、蒲师训、张玫、僧楚安、丘文播、僧令宗、李文才、赵才、僧惠坚、孙知微、文同、蒲永昇、周忘机、郭游卿、王逸民无一不画世俗题材,只有景朴、童仁益、刘国用三位没有涉及世俗题材的画,由此不难看出由唐末五代至宋初,画风的转变是多么的迅捷。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大慈寺壁画不只佛教画史中重要一脉,更是中国绘画演进史不可缺少的一环。

重要史料

与大慈寺有关的重要绘画史料有四,其一为黄休复的《益州名画记》,其二为范成大的《成都古寺名笔记》,其三为邓椿的《画继》,其四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至于辛显的《益州画录》、费著的《蜀名画记》等只是有一定拾遗补阙的作用。我所列四种书的顺序,并没有完全按照书成之先后来定夺,而是按照其与大慈寺关系的重要性来排序的。

黄休复作为一直生活在成都的湖北人,经历了前后蜀及北宋初期大慈寺壁画的鼎盛期,且由于他深研顾恺之、陆探微的画技,因此对绘画收藏和鉴赏有颇为高明的心得。从《益州名画录》和《茅亭客话》里可以看出他与当时蜀中的文人和画家交往的一些情形,如李畋、张及、孙知微、童益仁等。李畋在给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写序时,对其生世、学问、交往作了简略的叙述,成为后世了解黄休复的重要史料,加上《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茅亭客话》时所写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黄休复对先秦春秋、左传诸学有较深的研习,且深谙炼丹之法。在经历了王小波、李顺起义所造成的对成都衣冠文物的破坏,包括对大慈寺壁画在内的诸寺观壁画的破坏后——李畋谓:“则墙壁绘画,甚于剥庐。家秘之宝,散如决水。今可观者,十二三焉”——黄休复带着回忆前尘旧事的心境写下了《益州名画录》。

可以这样说,唐、五代和宋初四川各寺观的壁画之记载,没有谁能超过直接浸淫其间几十年的黄休复。由他来回忆各寺观壁画,可谓得人。郭若虚虽是有宋一代著名的绘画批评家,但其《图画见闻志》在著录四川绘画特别是壁画等方面的资料时,则几乎完全袭用黄休复的意见,加以少量字词上的改窜。虽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其改窜和少量的增补,对于研究画史来说不无用处,但终究要与《益州名画录》对勘着用,才能见出其间的高下。

但从对《益州名画录》的互补性,以及下接宋代此后的画史,倒是出生于四川双流的邓椿所著的《画继》作用更大。邓椿对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里关于西蜀的部分颇致不满,“若虚未尝入蜀,徒因所闻,妄申比方,岂为欧阳炯之误耶?”同时他在序中对自己于四川绘画的了解也颇自负:“予虽承平时,自幼归蜀,见故家名胜,避难于蜀者十五六,古轴旧图,不期而聚。而又先世所藏,殊尤绝异之品,散在一门,往往得免焚劫,犹得披寻,故性情所嗜,心目所寄,出于精深,不能移夺。”尤其是对他书不载的郭游卿载之较详:“祖熙,父思,兄道卿。崇观中应诏画山海经。弟游卿,字季雄,为郡守,擅画马,绘松鹿竹石。”关于郭游卿留在大慈寺的画迹,“今成都正法、保福两院有壁传窠植湖滩与渡水、草、带鸦、病马等迹”。

除了《益州名画录》以外,曾帅蜀的范成大所写的《成都古寺名笔记》里涉及大慈寺壁画的笔墨可谓丰富详瞻。其中对大慈寺壁画的流传过程,以及黄休复以后所绘的大慈寺壁画,均有较详细的记载。《成都古寺名笔记》作为范成大的残篇帙简靠明代杨慎编纂《全蜀艺文志》时才得以保存下来,这实在是件非常幸运的事。王伟明在谈及杨慎编的《全蜀艺文志》里收录了唐、宋、元的14篇绘画鉴赏文章,其中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文同的《楞严院画六祖记》、元人费著的《蜀名画记》3篇与大慈寺有关。其实在宋宁宗时任四川安抚制置史兼成都知府袁说友及其幕僚编的《成都文类》里就有多篇文章涉及大慈寺,如韦皋、李德裕、刘泾、苏轼、赵耆、郭印等,并非只有杨慎的《全蜀艺文志》里面才保存有。虽然这些文章并不是直接谈壁画的,但对于了解壁画之流传,并非全无用处。

同类推荐
  • 风月天唐

    风月天唐

    两坛男儿烈酒,丰塑乱世铁骨柔情;三分历史笔墨,书尽别样世事沧桑;QQ群:179648838新书《江山权色》,新笔名:倦孤心,已发布。在创世中文网,以及qq阅读app都可以搜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 帝国的荣耀

    帝国的荣耀

    新书发布了,仙侠类的,书名《如是观》,很文艺范吧,嘿嘿!书号:3268745。 下面是新书的简介: 文艺范简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很文艺范简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好吧,回到现实,普通的简介:一个叫陆压的家伙,修仙求道的故事。
  • 三国之问鼎天下

    三国之问鼎天下

    重生汉末,逆天改命。在乱世中生存,只有强大,更强大,比所有敌人都强大!“碰到比你强大的呢?”“干!”带甲十万,跨蹈汉南,却要不战而降?不,这样的结局我不接受!即便不能挟天子而令诸侯,我也要据荆州以图天下!
  •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968年5月,轰动海内外,后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满城也因此被誉为“金缕玉衣”的故乡。本书著者以翔实鲜闻的史录、冷峻精肃的推理和文采飞扬的笔触,规模宏大,不仅为读者讲述了充满神秘离奇色彩的发掘过程,却成就了中国考古电上一个石破天惊的事件。满城汉墓出土文物一万多件,驰名中外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和“朱雀衔环杯”等稀世珍宝曾远赴欧、亚、美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是西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处陵山上的天下第一崖墓满城汉墓,更对满城汉墓的墓室建造特点、出土文物价值及相关历史背景等内容,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亲临考证发掘而面世。举世罕见,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满城汉墓凿山而成,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与研究,被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在进行国防施工时偶然发现,从而引导读者走进无比奢华的地下宫殿,一次极其偶然的发现,去破解深藏岩层中长达21OO多年的历史迷团……
  •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展示与分析中国的难题,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历史往事暗示着今日依然存在的痼疾,提醒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于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变迁的分析研究;社会批评,着重评论时事风气与官僚制度的种种现象;个人的记忆折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细节。[
热门推荐
  • 纵横四海:王妃偷心攻略

    纵横四海:王妃偷心攻略

    【本故事纯属虚构】她是现代盗墓世家的首领,惊才绝艳,异世重生,却穿越到了一具被活埋在地宫的不知名身体。活埋啊!被慢慢折磨窒息而死的痛苦,让她愤怒了。她要复仇,她要让幕后之人付出代价。谁成想,真相是这样的残酷。家人的背叛、爱人的另娶。她发誓要讨回公道,所有人都别想逃。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游戏异界之无敌升级

    游戏异界之无敌升级

    踏入异界的少年,随身带着有些升级装备,从此拉风打怪,装逼杀人,各种好事纷至沓来,激情热血的游戏生活。圣战辉煌,诸多英雄掀起血雨腥风。战斗吧,为信念,为命运,为爱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谁偷走了你的自信与信任

    谁偷走了你的自信与信任

    围绕自信与信任谈起,逐个分析并找出致使人们丧失自信与失去信任的几乎所有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能够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回你的自信和信任,让你在摆脱人生困境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并构筑良好的外部关系。压力之下,自信易毁;竞争之中,信任易失。然而,现实所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恰恰是压力与竞争,压力与竞争成了一种常态。正是这些无形的杀手在暗中不断地蚕食着我们的自信与信任,而我们的自信与信任又绝不会凭空产生,怎么办?我们要学会自己去拯救自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笑颜天下之倾花

    笑颜天下之倾花

    江山美人无法兼得的选择,君临天下无法摆脱的宿命,复仇、欲望、爱情、权利、友情他们能否摆脱命运的枷锁?当一切结束的时候,丢失的是否是自己原本的样子?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使命,父母的鲜血将自己打入复仇的深渊,五年的相濡以沫,彼此之间拥有更多的信赖与支持,然而,他们却在命运之中俳佪碾转…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