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5400000010

第10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品质(10)

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兴起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激荡生成,既是新旧文学观念在历史转折时期冲突斗争的结果,也是文学民族性自我突进的理性选择。经历思想启蒙的新青年对西方科学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选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甚至以激进的姿态清算古老的民族文化和文学传统,这与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渴求发展变革的民族特性是分不开的。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后由于严酷的皇权专制和儒家礼教对人性的过度压抑导致文明的日渐衰落,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严重滞后和东西文明的巨大落差。在文化开放的现实背景下,直接催生了一群因思想觉悟早而敢于独立思考的文化新人,他们通过自我呐喊的方式试图唤醒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文化改造的行列中,并以激进的文学观念与文化保守主义者发生激烈冲突,促成了新文化运动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民族文学的革新。

在守成与革新的文学观念冲突中,还渗透着其他复杂的社会因素,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干预,更使文学观念“新”、“旧”张力关系十分复杂。20年代“甲寅派”的出现,30年代国民党倡导的“新生活运动”,使守旧派对传统文化的鼓吹均有着明显的政治思潮背景,导致文学论争和文化冲突的复杂化,“新文学”的声音遭遇官方的压制而减弱,守旧派占据了更为有利的话语地位。20世纪后期“新儒学”的复兴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再次引发了文学观念的“新”、“旧”激辩,“新儒家”借着对“激进主义”的批判展开了对新文化运动的质疑和批评,对国学传统和保守主义思潮予以弘扬和肯定,这显然与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有关。其表象是文学民族性建设中“新”、“旧”观念分歧长期存续引发的学理论争,实质则有政治思潮的幕后推进,同时又掺杂着西方文化视阈下“后现代”理论对中国文学民族传统的全面“解构”。通过“后现代”对“现代性”的批判消解了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现代性”重建的历史重任,从而遮蔽了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内在张力的重要特质。

中国文学在20世纪初期守成与革新的观念冲突不仅与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审美现代性的必由之路。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解析了现代(modern)一词衍生而来的现代性(modernity)多重特性,让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探析中国文化变革中新旧观念冲突的内在本质。西方工业化促成了东方民族“新”的现代理念的全面生成,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质在西方现代性映照下全面彰显,民族性的丰富内涵也得以呈现。中国文化的革新过程其实正是在西方现代性参照下,守成的民族性传统被凸显、被改造的过程。中国文学不仅参与了这一文化变革的历史进程,而且以固守传统为特征的民族性特质也在这一进程中因现代性的融入和渗透而被重新建构,守成的传统边界被打破,其内涵在与科学进化的现代文明交融中不断更新,在现代性的促动中演变为新的“传统”。五四文学“新”、“旧”观念分歧冲突产生的内在张力,既伴生着文学民族性转型带来的文化阵痛,也给民族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

二、互补与同构:政治对文学的外部冲撞

中国文化传统历来强调文化的社会功能,文学的功用亦被解读为“经世致用”,带有明显的互补色彩。在长期的农业文明发展中,文学作为文化的次生现象常常被政治所压抑甚至忽略,并未真正与政治产生主体性关联,作为一种隐逸的民族性而对政治产生辅助和补充作用。直到晚清文化改良运动时,文学才被提高到一个显要的高度,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认为文学(小说)具有“新国”、“新民”的意义,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强调文学参与社会政治的社会功能,这对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要的启迪。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传统和中国历史的现代化转型决定了20世纪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到相互冲突、相互制约,形成极为鲜明的“互补”或“同构”关系,并因此而爆发出强烈的内在张力,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质和独特的历史风貌。

(一)反拨:“互补”状态下的文学张力形态

“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学与政治的常态关系,在传统文学发展中,文学因政治的强势而无法体现明显的自我意识和主体价值,只能在与政治的依存中表现出若即若离的形状,其张力呈隐逸状态。到了20世纪初期,政治革命的汤汤洪流将新文学推进社会变革的历史大潮中,作为文化变革的先锋而备受关注,文学的自我意识觉醒,主体价值急速上升,参与社会政治建设的功能被进一步激发,政治亦需借助文学的力量促进自身的发展,文学与政治间隐逸的“互补”传统得以凸显。然而,当文学与社会政治发生过度紧密的联系,社会政治过多地渗透到文学内部,文学的本体意识便会警觉而予以拒斥,文学内部会出现批评和反对的声音,“反拨”正是文学抗拒政治渗入的张力表现。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强调文学作为特殊形式对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文学研究会成立后亦大力提倡写实文学,提出“文学为人生”的主张,突出了文学参与社会变革的价值功能。鲁迅、周作人也十分重视文学的启蒙作用,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理论建设都强调文学与社会人生的紧密联系。此时,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和现代表现主义理论影响的创造社作家对五四文学的“功利主义”颇为不满,强调艺术的“纯粹性”,郭沫若称“文学是精赤裸裸的人性的表现,是我们人性中一点灵明的情髓所吐放的光辉”郭沫若《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文艺论集》,上海:光华书局,1925年,第225页。,反对文学介入社会的功利目的,批评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创造社作家对文学主体价值的正面确认,体现出新文学互补形态在扩展过程中文学张力的第一次反拨。

在文学与政治的互补关系中,政治对文学常常采取借助的方式与之靠近,当政治逾越文学的认知底线,文学便会对政治的僭越进行反拨,爆发出强烈的内在张力,反拨的结果是努力使文学回归自我本体。20年代中后期政治革命急遽发展,共产党人提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张,将文学与政治的互补关系予以明确阐释和张扬,触发了政治与文学的正面冲突。与此同时,国民党也组织王平陵、黄震遐、范争波等右翼作家发起“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借宣扬“民族主义”倡导一党政治,他们与左翼作家一样试图借助文学的力量产生更广泛的政治影响。政治思潮对文学的借助引出文学本质问题的激烈论争,以新月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站在文学本体论角度反对文学介入政治,对政治直接渗入文学予以批评和反拨。梁实秋认为作家只有与政治保持距离,才能保证文艺拥有的独立和自由精神,文学的任务应该表现“固定不变的人性”梁实秋《文学与革命》,载《新月》月刊1928年6月10日第1卷第4号。;左翼作家则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强调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表现阶级意识是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本质属性。胡秋原、苏汶也先后参与论争,对革命文学和民族主义文学介入政治均表示不满,强调文学的自由精神和审美品质,双方发生严重对立并产生激烈论争,体现出文学民族性内部固有的张力特点。

在左翼文学内部,鲁迅对政治与文学的互补关系亦有清醒的认识,革命文学论争之初,鲁迅就反对郭沫若等人将文学简单地与政治相联系的做法,批评他们认为只要写出了革命的内容就是先进文学的错误认识,强调文学内部的自我特性。鲁迅的“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都是文艺”鲁迅《文艺与革命》,载《语丝》1928年4月16日第4卷第16期。的论断正是对文学本体特性的价值肯定。左联成立后,鲁迅立足文艺本体立场,以现实主义文艺精神指导青年作者的文学写作,与左联的文艺方针不尽合拍,这表明文学与政治间的内在张力在革命文学内部依然存在,促成了左翼文学在文艺本体价值的自我拨正。

抗战爆发后,民族抗战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主题,绝大多数作家都认同文学参与抗战所产生的政治效应,自觉参与抗战宣传,民族解放的强势影响使文学与政治在互补中呈现相对和谐的关系。然而自由主义作家对此却有不同看法,梁实秋在编辑《中央日报平明副刊》时,公开批评抗战文学的简单粗糙;沈从文也随后发表《一般与特殊》等文章,批评某些作家过分热衷政治沈从文《一般与特殊》,载《今日评论》1939年1月22日第1卷第4期。,两人的观点因不合时宜而招致文艺界的强烈批评,引发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论争。此次论争表明在文艺广泛介入社会政治的时期,文学依然有着自我确认的价值理念,对政治过度渗入文学试图予以反拨,引发了内部的张力冲突。抗战时期国内政治冲突加剧使文学活动不同程度地卷入意识形态冲突中,“暴露与讽刺”的论争(1938年)在强调文艺社会功能时更多地突出了文艺的政治价值;“民族形式”的论争(1939年至1940年)在肯定文学形式的重要性时又进一步确认了文学参与抗战的现实必要性;发生在重庆、香港、上海三地的现实主义与“主观”论论争(1944年至1948年)则讨论了文学对社会政治参与的深度,在与文学的分歧中呈现出民族文学的内在张力,促使作家努力保持文学的主体意识,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二)质疑:“同构”状态下的文学张力形态

“同构”指在文学介入政治的过程中,政治将自身理念施加于文学,并借助政权的力量改造文学,最终使文学参与政治,成为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同构关系中,文学虽然保持了基本的审美形态,但文学的主体性特征被抑制,审美形式也随政治的要求而不断流变,文学与政治间的内在张力亦被制约。然而,文学的主体性并不因政治的同构而彻底消失,在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文学的自我意识往往会有所流露,对政治的同构态势发出质疑,这种质疑正是文学与政治内在张力的表现,对文学自身的价值予以了肯定。

文学与政治的同构形态始于抗战后期的解放区,王实味、丁玲等作家曾对解放区的文学活动提出质疑,成为文学从互补转向同构的诱因。1942年5月,毛泽东组织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的主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载《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将文艺纳入政治范畴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初步形成政治与文学同构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北京召开了文代会,以《讲话》为指导纲领,规定了文学的任务和方向。包括建立新的文学机构,创建文学刊物,统一文学创作题材,对作家的文学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文学因肩负特殊使命而与政治形成同构关系,作家不再游离于政治之外,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内涵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同类推荐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它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一个女性都不可能只成为其中的一项而置其他为虚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信自足的生命个体,女性应视责任为生命的必需,“女性”一词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视苦难为生命的营养,视爱和成功为生命的追求。她应圆融、明净、厚重,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只有当她在事业追求和日常生活中都能敞开心胸去面对时,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梦想的花苞才会灿烂地绽放,自由地舒展在蓝天白云之下,风来舞蹈,雨来欣悦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帝少追妻:腹黑老公缠上门

    帝少追妻:腹黑老公缠上门

    欧阳翰庭,炙手可热的钻石人物,黑暗中的帝王!在他的世界里,但凡他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他以为,这世上,只有他征服一切,没有什么可以征服他,直到遇见一个叫做夏羽沫的女人……夏羽沫:“我要衣服要鞋子要名牌包!”“可以”欧阳翰廷看着手里的文件头也不抬。“我要项链要戒指要宝石!”“没问题!”欧阳翰廷依然盯着文件目不转睛;夏羽沫咬牙“我要股票要债券要期权”“好啊!”欧阳翰廷云谈风轻。夏羽沫戳着手指小心翼翼,“我要离婚找男人!”“男人何须离婚找,我不就在你面前?”欧阳翰廷抬眼,起身,剥光,推倒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 沧水赋之逆流

    沧水赋之逆流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感于大禹治水之精神,蜀中剑门关的剑门建立了圣水门,以护水救人为使命,世代相继。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老婆不认账

    老婆不认账

    “咚”,她的身子从二楼的阳台直直的向一楼飘下再,狠狠的滚落到地面,那一身洁白的晚礼服,顷刻间被腿间汩汩而下的鲜血染红在父亲逝世的当天,她亦失去了腹中的孩子虚幻的婚礼,她是演女一号的演员,却不是他的心底明月一次次善良的退让,一次次的忍辱成全,换来不是真情的对待,而是欺骗,背叛,侮辱四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路雪一枚七元钱的螺丝帽,套住的究竟是谁的一生?林浩泽说:如果,真有生生世世的轮回,前世,我们有着怎样的传说,来生,我们又该继续怎样的故事?这是一个三生三生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一生一世一夫妻的爱情传说。
  • 驯龙记

    驯龙记

    这个大陆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龙,他一心想成为一个屠龙的英雄,却被人嘲笑,一气之下他远离大陆,冒险之旅从此开始,巫陵历险,魔法修炼,更与绝美公主一见倾心,一声召唤,群龙并进,他的经历诡异而传奇。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京沐阳情

    东京沐阳情

    温情,一个纯净的女孩,19岁那年只身来到东京留学,在这里她一个让她悲让她喜的男人;藤井沐阳,藤井家族的公子,半年内建立自己王国的商界奇才,冷漠怪异的神秘男子,他步步为营,把她纳入他的势力范围之内,他疼她,惜他,霸占她。昨夜,他说会宠她,守护她;今天,他却把她推进暗无天日的地狱。“让我走吧。”“。。。”“让我走。”“你休想!”【温馨提示:有点小清新,有点虐。。。PS:后面较多章节属于重口味,不喜欢的可跳过哦!慎入!】*****************小舒,一个活泼可爱的调皮女生,为了自己的爱情,不断受伤不断地爬起,即使哭也面带微笑;深山景,垄断海产资源大家族的长孙,一个明朗如朋友,如兄长的男人,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所爱,她该拿他怎么办?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