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5400000010

第10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品质(10)

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兴起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激荡生成,既是新旧文学观念在历史转折时期冲突斗争的结果,也是文学民族性自我突进的理性选择。经历思想启蒙的新青年对西方科学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选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甚至以激进的姿态清算古老的民族文化和文学传统,这与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渴求发展变革的民族特性是分不开的。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后由于严酷的皇权专制和儒家礼教对人性的过度压抑导致文明的日渐衰落,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严重滞后和东西文明的巨大落差。在文化开放的现实背景下,直接催生了一群因思想觉悟早而敢于独立思考的文化新人,他们通过自我呐喊的方式试图唤醒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文化改造的行列中,并以激进的文学观念与文化保守主义者发生激烈冲突,促成了新文化运动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民族文学的革新。

在守成与革新的文学观念冲突中,还渗透着其他复杂的社会因素,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干预,更使文学观念“新”、“旧”张力关系十分复杂。20年代“甲寅派”的出现,30年代国民党倡导的“新生活运动”,使守旧派对传统文化的鼓吹均有着明显的政治思潮背景,导致文学论争和文化冲突的复杂化,“新文学”的声音遭遇官方的压制而减弱,守旧派占据了更为有利的话语地位。20世纪后期“新儒学”的复兴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再次引发了文学观念的“新”、“旧”激辩,“新儒家”借着对“激进主义”的批判展开了对新文化运动的质疑和批评,对国学传统和保守主义思潮予以弘扬和肯定,这显然与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有关。其表象是文学民族性建设中“新”、“旧”观念分歧长期存续引发的学理论争,实质则有政治思潮的幕后推进,同时又掺杂着西方文化视阈下“后现代”理论对中国文学民族传统的全面“解构”。通过“后现代”对“现代性”的批判消解了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现代性”重建的历史重任,从而遮蔽了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内在张力的重要特质。

中国文学在20世纪初期守成与革新的观念冲突不仅与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审美现代性的必由之路。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解析了现代(modern)一词衍生而来的现代性(modernity)多重特性,让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探析中国文化变革中新旧观念冲突的内在本质。西方工业化促成了东方民族“新”的现代理念的全面生成,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质在西方现代性映照下全面彰显,民族性的丰富内涵也得以呈现。中国文化的革新过程其实正是在西方现代性参照下,守成的民族性传统被凸显、被改造的过程。中国文学不仅参与了这一文化变革的历史进程,而且以固守传统为特征的民族性特质也在这一进程中因现代性的融入和渗透而被重新建构,守成的传统边界被打破,其内涵在与科学进化的现代文明交融中不断更新,在现代性的促动中演变为新的“传统”。五四文学“新”、“旧”观念分歧冲突产生的内在张力,既伴生着文学民族性转型带来的文化阵痛,也给民族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

二、互补与同构:政治对文学的外部冲撞

中国文化传统历来强调文化的社会功能,文学的功用亦被解读为“经世致用”,带有明显的互补色彩。在长期的农业文明发展中,文学作为文化的次生现象常常被政治所压抑甚至忽略,并未真正与政治产生主体性关联,作为一种隐逸的民族性而对政治产生辅助和补充作用。直到晚清文化改良运动时,文学才被提高到一个显要的高度,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认为文学(小说)具有“新国”、“新民”的意义,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强调文学参与社会政治的社会功能,这对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要的启迪。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传统和中国历史的现代化转型决定了20世纪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到相互冲突、相互制约,形成极为鲜明的“互补”或“同构”关系,并因此而爆发出强烈的内在张力,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质和独特的历史风貌。

(一)反拨:“互补”状态下的文学张力形态

“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学与政治的常态关系,在传统文学发展中,文学因政治的强势而无法体现明显的自我意识和主体价值,只能在与政治的依存中表现出若即若离的形状,其张力呈隐逸状态。到了20世纪初期,政治革命的汤汤洪流将新文学推进社会变革的历史大潮中,作为文化变革的先锋而备受关注,文学的自我意识觉醒,主体价值急速上升,参与社会政治建设的功能被进一步激发,政治亦需借助文学的力量促进自身的发展,文学与政治间隐逸的“互补”传统得以凸显。然而,当文学与社会政治发生过度紧密的联系,社会政治过多地渗透到文学内部,文学的本体意识便会警觉而予以拒斥,文学内部会出现批评和反对的声音,“反拨”正是文学抗拒政治渗入的张力表现。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强调文学作为特殊形式对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文学研究会成立后亦大力提倡写实文学,提出“文学为人生”的主张,突出了文学参与社会变革的价值功能。鲁迅、周作人也十分重视文学的启蒙作用,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理论建设都强调文学与社会人生的紧密联系。此时,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和现代表现主义理论影响的创造社作家对五四文学的“功利主义”颇为不满,强调艺术的“纯粹性”,郭沫若称“文学是精赤裸裸的人性的表现,是我们人性中一点灵明的情髓所吐放的光辉”郭沫若《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文艺论集》,上海:光华书局,1925年,第225页。,反对文学介入社会的功利目的,批评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创造社作家对文学主体价值的正面确认,体现出新文学互补形态在扩展过程中文学张力的第一次反拨。

在文学与政治的互补关系中,政治对文学常常采取借助的方式与之靠近,当政治逾越文学的认知底线,文学便会对政治的僭越进行反拨,爆发出强烈的内在张力,反拨的结果是努力使文学回归自我本体。20年代中后期政治革命急遽发展,共产党人提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张,将文学与政治的互补关系予以明确阐释和张扬,触发了政治与文学的正面冲突。与此同时,国民党也组织王平陵、黄震遐、范争波等右翼作家发起“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借宣扬“民族主义”倡导一党政治,他们与左翼作家一样试图借助文学的力量产生更广泛的政治影响。政治思潮对文学的借助引出文学本质问题的激烈论争,以新月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站在文学本体论角度反对文学介入政治,对政治直接渗入文学予以批评和反拨。梁实秋认为作家只有与政治保持距离,才能保证文艺拥有的独立和自由精神,文学的任务应该表现“固定不变的人性”梁实秋《文学与革命》,载《新月》月刊1928年6月10日第1卷第4号。;左翼作家则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强调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表现阶级意识是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本质属性。胡秋原、苏汶也先后参与论争,对革命文学和民族主义文学介入政治均表示不满,强调文学的自由精神和审美品质,双方发生严重对立并产生激烈论争,体现出文学民族性内部固有的张力特点。

在左翼文学内部,鲁迅对政治与文学的互补关系亦有清醒的认识,革命文学论争之初,鲁迅就反对郭沫若等人将文学简单地与政治相联系的做法,批评他们认为只要写出了革命的内容就是先进文学的错误认识,强调文学内部的自我特性。鲁迅的“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都是文艺”鲁迅《文艺与革命》,载《语丝》1928年4月16日第4卷第16期。的论断正是对文学本体特性的价值肯定。左联成立后,鲁迅立足文艺本体立场,以现实主义文艺精神指导青年作者的文学写作,与左联的文艺方针不尽合拍,这表明文学与政治间的内在张力在革命文学内部依然存在,促成了左翼文学在文艺本体价值的自我拨正。

抗战爆发后,民族抗战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主题,绝大多数作家都认同文学参与抗战所产生的政治效应,自觉参与抗战宣传,民族解放的强势影响使文学与政治在互补中呈现相对和谐的关系。然而自由主义作家对此却有不同看法,梁实秋在编辑《中央日报平明副刊》时,公开批评抗战文学的简单粗糙;沈从文也随后发表《一般与特殊》等文章,批评某些作家过分热衷政治沈从文《一般与特殊》,载《今日评论》1939年1月22日第1卷第4期。,两人的观点因不合时宜而招致文艺界的强烈批评,引发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论争。此次论争表明在文艺广泛介入社会政治的时期,文学依然有着自我确认的价值理念,对政治过度渗入文学试图予以反拨,引发了内部的张力冲突。抗战时期国内政治冲突加剧使文学活动不同程度地卷入意识形态冲突中,“暴露与讽刺”的论争(1938年)在强调文艺社会功能时更多地突出了文艺的政治价值;“民族形式”的论争(1939年至1940年)在肯定文学形式的重要性时又进一步确认了文学参与抗战的现实必要性;发生在重庆、香港、上海三地的现实主义与“主观”论论争(1944年至1948年)则讨论了文学对社会政治参与的深度,在与文学的分歧中呈现出民族文学的内在张力,促使作家努力保持文学的主体意识,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二)质疑:“同构”状态下的文学张力形态

“同构”指在文学介入政治的过程中,政治将自身理念施加于文学,并借助政权的力量改造文学,最终使文学参与政治,成为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同构关系中,文学虽然保持了基本的审美形态,但文学的主体性特征被抑制,审美形式也随政治的要求而不断流变,文学与政治间的内在张力亦被制约。然而,文学的主体性并不因政治的同构而彻底消失,在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文学的自我意识往往会有所流露,对政治的同构态势发出质疑,这种质疑正是文学与政治内在张力的表现,对文学自身的价值予以了肯定。

文学与政治的同构形态始于抗战后期的解放区,王实味、丁玲等作家曾对解放区的文学活动提出质疑,成为文学从互补转向同构的诱因。1942年5月,毛泽东组织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的主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载《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将文艺纳入政治范畴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初步形成政治与文学同构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北京召开了文代会,以《讲话》为指导纲领,规定了文学的任务和方向。包括建立新的文学机构,创建文学刊物,统一文学创作题材,对作家的文学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文学因肩负特殊使命而与政治形成同构关系,作家不再游离于政治之外,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内涵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同类推荐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热门推荐
  • 捡个校草带回家

    捡个校草带回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爱财如命的杨一一上演了一场美女救英雄之后,家里就多了一个拖油瓶,原本想要仗着自己是房东,可劲的欺负消遣人家的,不料,却被对方扮猪吃老虎,从此陷入了暗无天日之中。斩她桃花,灭她情人。封去她所有的退路,只留下通向他怀抱的那一条最终的情深爱恋之路。
  • 我的夫

    我的夫

    各位亲们,糊糊开新文了,***本书已加入特价书库,一次性订阅全部VIP章节可享受5折优惠(已订阅过的章节不会重复订阅)看完全书只需要2.64元人民币,不到一瓶饮料的价格。***********************林宝儿,前世过于肥胖丑陋,吃尽了追不到男人的苦,这一世要补偿个够。哪里帅哥最多?蜂巢!——看不懂蜂巢是什么意思,去看正文去!什么样的男人最正点?当然是皇家的了。蜂巢的美男们,皇子们,采花贼,魔宫男侍,一个个慢慢地浮现,与女主纠结…………………米有收藏米有票票米有留言就米有动力……………“丑不当然,不只是这些。帅哥会很多滴,对恩批反感滴,请远离。道德君子,看到这里请点右上角勾魂小红叉。是俗文,是雷文,请自行携带解毒药避雷针。这是糊糊的第二篇尝试之作,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米有收藏米有票票米有留言就米有动力…………推荐朋友们的文文,请大家也去溜达一下,说不定就看到自己喜欢的文文了《修罗女之恋》(偶的亲亲宝贝)《冷情美王爷》(1女N男,小轻松,女尊)《穿越之将军皇后》(偶的轻亲亲恋恋)《颜殇》恋恋滴《绝代女王爷》《转世修罗》《我家有个狐仙大人》《侠女进化论》《百变俏伊人》《娇傲江湖》当当当,,大家快去看阿!!
  •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很多想法或疑惑萦绕心头,但我们并不了解真相。大多时候,我们不是命运的囚犯,而是心灵的囚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操控着人类的神奇力量——我们的心理!本书阐释了42个神奇的心理定律及效应,它们将引导你绕过生命中的暗礁,理性驾驭人生,驶向成功彼岸!
  • 万界争霸

    万界争霸

    我一样可以修炼,可以大杀四方!双目失明又有什么,我照样可以慧眼识英,可以明辩是非!龙族,天生残疾算什么,很厉害吗?不,他们只是我军队的坐骑泰坦,很强大吗?不,他们只是我征服万界的工具!统一地界,整合家族,雄霸一方,才发现自己依然弱小,在这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强大的实力,最后的结果只有死亡...
  • 这个皇妃很欠扁

    这个皇妃很欠扁

    身为孤儿的小巧没有好好念书,很早就混迹于市井之间,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这样的她就是一个市井小混混。小巧虽然痞子气十足,但是心地却十分善良,经常帮助其他的一些孩子,她以为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样浑浑噩噩而过,没想到却遭遇了一场忽如其来的意外而死亡。身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小巧一觉醒来,竟然成了相国的千金,而且还面临着进宫的命运,她会甘心于这样的命运安排吗?整个皇宫因为她的介入而鸡犬不宁,抢劫相国、殴打妃子、劫持皇上······这样的一个胆大妄为的女子要怎样玩转皇宫?那什么都不怕的性格,几乎让那个冷血的男人对她动手。轩辕光统领着庆云国,他残酷冷血,极度厌恶女人。这个莫名其妙的的女子真的是那名震天下,才色双绝的相国之女——柳月儿吗?她什么都不怕的眼神就这样吸引了他,难道世间真有不一样的女子?!明明很讨厌女人,而且这个女人是这样的欠扁,为什么自己的眼光总是会不由自主的被她吸引,还有那莫名的心动又是什么······当她遭遇了他,他们的命运将会走向何方?冥冥中注定的情缘,哪怕是需要跨越千年而来,也不能阻挡两颗相爱的心。爱情原来竟然是如此的简单,仅仅只是那一眼的回眸,就让两颗心深陷。幸福原来只是两个人的相守````````*********************************************袖袖的新文:《傲妃有毒》开坑了,亲们支持下啊,(*^__^*)嘻嘻……http://m.pgsk.com/author_m.pgsk.com简介抢先看:她在现代历经情殇,含恨而死,当灵魂附身在一个陌生躯体之上时,她才惊觉自己竟成为了名震后宫的毒妇。丞相千金、和亲公主、现代女子…这些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当她踉跄着离开皇宫时,没有回头多看一眼那个站在权力之巅的男子,他让她只有恨!她说:“若我回来,定血洗龙翔王朝!”他说:“好,朕等你…”亲手毁了自己的贞洁,为的只是避免麻烦,但拥有男宠无数的冷情王爷,却偏偏卯上了她。她说:“龙栖,离我远点,我已是不洁之身!”他说:“本王就是赖上了你,洁或不洁你都只能是本王之人…”水月宫主不食人间烟火,却在看见她第一眼时坠落凡尘。她说:“我求你救我之时,你无动于衷,现在说爱,晚了!”他说:“那我用一生偿你行不行?你就收了人家嘛…”神医医治天下百病,却惟独医治不了她心头的伤痛。她说:“月影,放了我,也放了你自己!”
  • 有出息 成大器

    有出息 成大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单、挫折和泪水,也会体验到激情、信心、勇气、力量、憧憬和欢笑,就这样,我们沿着岁月的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一路收获着、品味着成长的果实。青春的成长不需要“软垫”式的援助,因为这是阻止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只有把它踢开,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成长的甘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启迪成长智慧的书籍认真阅读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宅男闯无限

    宅男闯无限

    且看某宅如何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某吊丝因私拆电表,被电后穿越到主神空间的故事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
  • 狂妄总裁的前妻

    狂妄总裁的前妻

    本文已入半价销售,喜欢的亲们可以点击阅读此文~“我们离婚吧。”林子欣咬着牙怕自己的泪水会不听话的掉下来,脸上的狠绝从未有过。白夜寒从她的身上跳下来,不相信的看了一眼床上的女人,衣服的凌乱证明了他刚才的粗鲁。眼底尽是冰冷,像是要把她看穿一样。随后又大笑起来,“你确定不后悔?”眼底的邪魅让人不寒而栗,虽笑但却很严厉。“是的,我不后悔。”语气坚定,眼睛第一次敢这样直视他,但心却在不停的滴血。“ok,明天我会让秘书把离婚协议书拿过来给你,只要签个字,我们就各自解放了。”像是在陈述别人的事,没有半点悲伤。原来他一直在等这一天。原来他爱的不是她,原来他爱的是自由。“你又结婚了?”白夜寒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岁大的小男儿,他们结婚两年多,她也没有给他生个一男半女,离婚之后她居然有了一个儿子。“是的,而且我过的很幸福!”她看着儿子一脸的幸福,不想和他说实话,这是他们的儿子啊。”好,祝贺你!”白夜寒语气低沉,露出迷人的笑容,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此刻居然不争气的痛了。“谢谢。”林子欣不再看他,因为她的心抽痛的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