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000000035

第35章 看戏察风情

延安特产秧歌剧

载歌载舞的秧歌剧是陕北高原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延安鲁艺的文艺工作者们因地制宜,借这一当地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加入了“大生产”的时代内容,宣传抗日救国。其中一出《兄妹开荒》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堪称新编秧歌剧的佳品,成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的硕果之一。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文艺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秧歌剧这一大众化的文艺样式,在陕甘宁边区十分活跃和普及,许多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也投身其间。当时,诗人艾青在中央党校担任了秧歌队副队长。队长是中央党校的副教务长刘芝明,周而复、朱丹都是秧歌队队员。这支秧歌队很活跃,演出了周而复写的《牛永贵受伤》等节目,受到群众的欢迎。艾青还在延安的新市场附近和青化砭等地,兴致极浓地观看了载歌载舞、粗壮有力、节拍明显,充满劳动者健康和愉快的农民秧歌队的演出,并为其适合现实生活。群众趣味所要求的,富有创造性的形式和手法所倾倒。诗人热情地称赞延安新秧歌剧:“真是一种群众的喜剧。在我们的每个剧里,贯串着人民的觉醒、抬头、斗争和胜利。”艾青在对新秧歌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44年5月写了《秧歌剧的形式》,提出从秧歌剧剧本的内容到形式,从秧歌队的组织到演出,都是最富有群众性的东西。

这篇文章发表前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读后给自己的秘书胡乔木写了一封信,对《秧歌剧的形式》表示高度赞赏,称其“可起教本的作用”,还建议印成小册子。1944年6月28日,《秧歌剧的形式》正式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面。毛泽东在一个晚会上见到艾青时说:你的文章我看了,写得很好,你应该写三十篇。

1944年春节后的一个晴朗早晨,延安小砭沟总政干部休养所内阳光明媚。一排大窑洞前面的平场地上,由十几条长板凳围成剧场,观众有30多人。身穿灰色棉大衣的毛泽东就坐在西边的一条长凳上,正乐呵呵地看演出。台上正演着反映边区人民热情劳动和自由愉快生活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唱得好,演得也生动,观众都很高兴,毛泽东和大家一起不时哈哈大笑。

《兄妹开荒》主演之一王大化,因在此剧中的成功表演,可谓誉满陕甘宁。1946年他不幸在一次车祸中夭逝,以致引起全国各个解放区的震动、悲痛、哀悼。经毛泽东的批示,王大化所在文工团及当时的黑龙江省主席阎宝航为他立碑建墓,首次正式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以纪念他为陕甘宁边区人民作出的卓著贡献。

1944年5月24日,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专门提到了秧歌剧,他对学员们说:“文化上你们还要学会演戏,扭秧歌,还要学会唱歌,唱黄河大合唱、小合唱,等等。政治、经济、文化,是我们延大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学好,要会做这方面的工作,要为实际服务,不搞教条主义,不脱离实际。”

“到底是什么色,看了才知道”

毛泽东虽然对京剧有特殊的感情,但他也同样喜欢地方戏和民歌。凡是到武汉时,他总是要看着汉剧、楚戏,听听湖北民歌。对于黄梅戏,他同样喜欢。湖北省的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一些传统剧目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做俱佳。

1958年,毛泽东南下,住在武汉东湖客舍。一次,他问梅白:“黄梅戏怎么到安徽去了?”梅白说:“是大水冲去的。黄梅县地处长江、龙感湖之间,每次水灾,会唱黄梅戏的水乡人家,就流落到附近的安庆一带去卖唱。”毛泽东听后长叹一声:“是这样,严凤英演的天仙配的娘家是黄梅县。可是,我总想看看你们老家的黄梅戏——原始的黄梅戏,知其源嘛,这样就可以比较一下。有比较才有鉴别……”把黄梅县黄梅戏剧团请到武汉来了。梅白同剧团的人商量,该拿出什么节目?有人说了新剧目,有人说有《张二女推车》这类传统剧目,就怕说是黄色的,是低级趣味。梅白如实向毛泽东说了。他哈哈大笑:“到底是什么色,看了才知道。我们这些人是红色的嘛。”梅白讲了于老四和张二女恋爱的情节和与此有关的几个传统剧目。毛泽东忽而严肃起来:“不能把人民喜闻乐见的、土里土气的东西,斥之为低级趣味!”当夜,毛泽东在洪山礼堂欣赏了“原始”的黄梅采茶戏。开始,他要梅白当“翻译”,后来便聚精会神地看和听,不断点头微笑,称赞:“有意思”、“有风格”……而一些机关干部看了,说不该拿这种东西“亵渎”主席。

隔天,毛泽东对梅白谈了他的看法:“文化要交流,国际之间要交流。黄梅采茶戏发展到现代黄梅戏,是一个进步和交流的结果。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昨天夜晚的那几个节目的共同特点,是乡土风味,很感人。起先,我要你翻译,以后,我也成了‘黄梅佬’了。你们的采茶戏跟湖南的花鼓戏一样,使本地人有亲切感,喜闻乐见,是自然的。我这个湖南人,对你们黄梅的这个戏,也有亲切感。艺术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艺术要有民族特色、乡土气味……不能随便说什么‘色’,我说只要是劳动人民的本色……”

第二年,1959年7月10日,梅白随王任重陪毛泽东从庐山到九江下水,游过了黄梅县的小池快到费家湾时,毛泽东上了登陆艇,问梅白:“这里离你的家乡多远?”梅白说,还有十五里。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谈起黄梅戏,饶有风趣地说:“于老四、张二女现在该行时了吧?”接着指出:“这一对情人,以字行,留姓不留名,可见这是一对劳动者。要不张二女怎么‘推车’呢?”瞧!“原始的”黄梅戏给毛泽东留下了多深的印象!

严凤英的“七仙女”成了人人皆知的故事

在“大跃进”的年代里,毛泽东在张治中和罗瑞卿的陪同下第一次到安徽。一天,省委招待毛泽东一行着黄梅戏《打金枝》。严凤英扮演皇帝的女儿金枝。

这出戏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一身傲气,闯入宫中,打碎“禁灯”,又打金枝玉叶,闯下杀身之祸,急得郭子仪捆绑了自己和儿子,赴皇帝面前请罪。皇帝不仅没问罪,反而十分宽容,还批评自己的女儿,又批评皇后对女儿的偏心。毛泽东看得轻松、愉快、十分惬意,看后说:“历代开国皇帝,从不杀有功之臣。”

毛泽东还饶有兴致地问省委有关负责人:“湖北有个黄梅县,为什么黄梅戏出在安徽?”省委同志说:“黄梅县与安徽宿松县交界,旧社会可能黄梅县灾民逃到安徽,他们既唱黄梅调,又吸收了安庆的地方民歌,形成了现在的风格,成了黄梅调。”毛泽东又问:“严凤英祖籍是湖北人吗?”省委同志介绍说:“她是安庆桐城县人。”毛泽东一边频频点头,一边高度评价严凤英的做唱和地方戏曲,他说:“我喜欢家乡湖南花鼓戏,黄梅戏更好听。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你们要知道,全国老百姓谁不知道梅兰芳?”

“……国率而和者数千人”

一次,毛泽东听了蒋桂英演唱的民歌,说有荆楚特色。他最喜欢有关小女婿的那一首,对“一小”这个词尤感兴趣。他说如果翻成北方话的“小不点儿”或者普通话的“一点点”,就没有荆楚特色了。毛泽东对现代歌剧《洪湖赤卫队》也有这样的看法:这个歌剧之所以受欢迎,而且流传开了,主要的是歌剧的主旋律有荆楚特色,有“下里巴人”的特点,所以“国率而和者数千人。”

毛泽东看戏的时候,是一个热情、恬静而又亲切的凡人,但在评论戏的时候,又的确是一个修养极深,造诣颇高并极具影响力的伟人。毛泽东看戏不仅局限于消遣,更多的是以领袖的典范和威望来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艺术文化。

地方戏和民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艺术渊源,许多剧目能够流传至今并得到发展,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但是它更与领袖人物的关心和鼓励密切相关。

同类推荐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热门推荐
  • 妃藏宠爱

    妃藏宠爱

    从死亡边缘爬起来才知道生命可贵,要么一生低调,听之任之;要么摆脱困境,由自己掌握命运之轮。如兮深知,只有强者才能握住自己的命运,在弱肉强食的后宫,她,不能输。帝王的爱能有多少分量,在这个非常时期,她似一颗棋子周旋在两个男人身边,然则回首再望,那份情,是否依然停在原地等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田园凤来

    田园凤来

    还有那暗中觑觎娘亲美貌的不知名色狼……包子爹娘一对,极品亲戚一堆;唉!本姑娘想要发家致富,真是任重道远啊!不怕不怕啦,全家上下一条心,红红火火奔小康!喂,穿越成贫家小农女,那谁,入了姐的法眼,还想逃出姐的手心?
  • 田园酒香

    田园酒香

    资深女酒鬼,重生为古代农家童养媳。婆婆凶似虎,公公软如泥,丈夫病怏怏,大姑子……咳,咱就甭提她了成吗?一屋子奇葩守着一间半死不活的酒坊,日子怎么过?林初荷有云:对待婆婆,要像春天般温暖,剩下的事,您就看着办吧!
  •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本书精选了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故事与大家分享,以供借鉴。这些故事覆盖了多个方面和层次,归为28类,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成功者的经历来讲述追求财富必备的一些主要素质和必知的方式方法;下篇则分别讲述各类商业发达的地方人群致富的故事。
  • 非典型爱情

    非典型爱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丑妻传奇

    丑妻传奇

    莫名穿越,她舞一曲醉春风,只为那个才见过一面的年轻男子,却不想竟然艳惊四座,名扬诸国,只是,成名的却是她的孪生妹妹。一场意外的大火,她毁了半张倾世容颜,一夕之间,美女变丑女,命运,也在那一刻,悄然改变……她代替妹妹,嫁给传闻中凶悍暴戾的北方之王。却在第二天,摇身一变成了他身边的贴身丫鬟。她隐瞒着自己的所有,只为了离开的时候,能够保有一颗完整的心。可是,真到了那一天,她才发现,自己的心,早已为他沦陷……他终于娶到了心心念念想了三年的女子,然而,在掀开红盖头的刹那,他才知道,自己娶的,竟然只是她的孪生姐姐。而他想娶的那名女子,竟然在同一天,嫁给了南方大国的王子。他一气之下,挥兵南下,誓要攻下鲁国,作为娶她的聘礼。殊不知,他不想要的,在别人眼中,却是真正的宝。而他,真的到了那一天,竟赫然发现,他爱的,原来一直都是她,这个用一张丑颜陪他打下半壁江山的离奇女子。
  • 徐志摩诗歌全集

    徐志摩诗歌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 超级仇恨戒指

    超级仇恨戒指

    姜帆很惊讶地发现,自己偶然得到的戒指竟然有吸收仇恨的功能,只要有人仇恨自己,就能涨各种属性,恨的越深,涨的属性点越多。“提示:还差一万八千点仇恨值完成任务,届时将获得一万八千点属性值,以及神秘大礼一份。”“提示,各项属性值已到瓶颈,再完成一次任务,戒指将刷新系统,六项属性全面升级,并有新功能激活。”*************************************************************穿越武侠大陆,开局一个破高中学校。所有武侠人物粉墨登场,正道邪道魔道风云际会,看何时归如何以一校之长,登上武林之巅*************************************************************新书《打造完美女神从吃鸡开始》,作者名:谭道长,已经十万字,成绩还好,确定不太监。书友讨论群:193604165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肥田喜事

    肥田喜事

    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户旺丁不旺财的人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穷也算了,更过份的是,一家子还都是极品。不信,你看,嗜赌如命的爹,好吃懒做的大哥,呆头呆脑的二哥,小肚鸡肠的三哥,妖孽一般的四哥,幸好还有个听话懂事的小弟。好在姐是个穿越人士,看看姐如何改造这些极品,带着全家过上欢快幸福的地主生活。——*——*——*——*——每天固定两更,时间分别为中午、晚上,加更会另作说明!已完结作品《荷香田园》《极品萌媳》【PS:四叶的新书《重生农村彪悍媳》已发布,请亲们多多支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