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600000050

第50章 关于佛教的几点随想笔记

写于2010年秋。

近几年因工作关系和兴趣使然,就佛教问题边阅读,边考察,边思考,积累起一些想法,记述如下。

一、关于释迦牟尼最初悟到的思想

据说,释迦牟尼29岁时出家,35岁时在菩提树下7天7夜获得大彻大悟终成正果,由此开始法轮初转,而后传法45年,足迹遍历印度大半,成为佛教开山之祖。那么,释迦牟尼最初开悟到底悟到的是什么?根据一些材料,他最初所悟得的智慧似可做如下描述。当时,古印度婆罗门教等普遍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人也是神创造的,人的生老病死等痛苦也都是由神决定的。释迦牟尼悟到,这些说法是不对的。世界是因缘合和而成的,人也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聚合而成的,人的生老病死也都是因缘的产物。也就是说,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原因的(缘起论,所谓“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正是这个缘起论成为整个佛教理论的基石)。就人的现世遭遇来说,与前世的所为(业,包括身、口、意三业)有关;而且这个现世的所为(业)也对后世发生影响。从一定意义说,世界是自生自灭的,人生是自作自受的。他排除了神创论,悟到了世界的自因论和事物的因果论。也可以说,释迦牟尼是因果关系的发现者,因果关系理论的创造者。这在当时是一个很伟大的发现、很伟大的创造。而这也就是他最初获得的智慧和觉悟。

关于佛教的几点随想

二、关于佛教的人生哲学

佛教说到底是一种人生哲学。在释迦牟尼看来,似乎人生就是一场苦难。人一生下来就处于苦难之中,有八苦之多(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可以说是人生的本质。而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就是要让人们认识这种苦难的原因,从而摆脱这种苦难(包括摆脱六道轮回——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之苦),归于不生不灭的涅槃。所谓智慧(般若),就是认清人生之苦的原因(八苦之根源在于贪、嗔、痴三毒;在于无明),寻得解脱苦难的路径(断无明),追求置生死苦乐于度外的涅槃。在这里,涅槃(死)是苦难的解脱,是幸福的降临(小乘)。而如果你从根本上参透了生死苦乐,那么你活着也就达到了涅槃,不需要以死的方式去求得涅槃了。这样,世间与涅槃也就没有区别了(大乘龙树中观)。从这个意义说,佛教是教人看透世界、参透人生、看破红尘的一种出世的人生哲学(这与道家的出世说似有共同点,与儒家的“存顺没宁”说[张载]亦有相通之处)。我看,还可以概括一点,叫做“看破生死即是佛”。俗人也讲,把什么都看破了、参透了也就是大智慧了,也就成佛了(“世事洞明皆学问”)。

三、关于佛教的理想境界(涅槃)

如果说小乘派(早期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可以理解为个人解脱或个人成佛(“自了汉”——季羡林语),那么大乘派的最高理想境界就是觉己觉人、渡己渡人、普渡众生了。如果说小乘派主张个人“参透生死即是佛”(虚无绝灭式的涅槃),那么大乘派就是“普渡众生才是佛”(无住涅槃)。从这一点看,大乘派是有点马克思讲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味道的。要普渡众生,解放全人类,于是就有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境界(佛陀),就有了“有一人不离地狱即不成佛”的宏愿(地藏菩萨),就有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行为(观音菩萨)。我以为,这是佛教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佛教宽阔胸怀的表现,也是人类无私博爱的表现。这个思想无疑是伟大的。为此,就需要布施(学**、做好事、多奉献,勿为善小而不为),就需要持戒(自我约束,严于律己,勿为恶小而为之),就需要忍辱(忍辱负重,不嗔不贪,不要名利,不怕误解),就需要精进(勇猛精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往无前),就需要禅定(时时静下心来总结、反思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提升自己的德行。“吾日三省吾身”——孔子),就需要智慧(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透过偶然发现必然,把握规律获得自由,用大智慧“得大自在”)——这是佛教讲的六度。这个渡己渡人,利己利他的理想境界(价值取向),与马克思解放全人类的思想,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相互贯通之处,值得认真研究。

四、关于佛教的“二谛”说

在佛教看来,由于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合和的产物,原因时时在变,结果也时时在变。因此,根本不存在常住的能够主宰自己的实体(这是佛教的“无我论”,“我”指实体),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的现象(色),而现象都是无常的,都是空,都是无,即所谓“色即是空”。佛教的“二谛说”是分析世俗见解和佛教见解区别的有关认识论的理论。大致是讲: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世俗人认为是“有”(世谛、俗谛),而佛教认为是“空”(真谛)。在这个二分法的基础上,佛教在与反对者的辩难中又进一步引申,认为单纯地执着“有”或“空”都是不对的,应该是不落空有,不着痕迹,达到“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当然,不少佛学家对这个“空”和“有”进行了重重的否定,越搞越玄(如智顗、吉藏)。其实,对事物的分析到第三层次(算是事不过三吧)也就可以说清楚了。因为事物的发展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的发展,都可以描述为一个正、反、合的过程,而这个三段式的过程是可以无穷地进行下去的。“有”说的是事物的一重属性,“空”说的是事物的另一重属性或相反的属性,而“亦有亦空”、“非有非空”说的是前两者之合(把“亦有亦空”说成是第三层,把“非有非空”说成是第四层,甚至继续做否定式升级,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庞朴)。

五、关于佛教的无神论和有神论

从最初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反对是神创造了世界和人这一点看,早期佛教的确是无神论的,或者说具有无神论的因素。至少在小乘派时期还保留着这些因素。这一点在许多大师级的著作或言论中都有涉及(季羡林、楼宇烈等。我本人曾于1993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在厦门大学对面的南普陀寺听到一个经师讲课,题目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比较研究,听众多为厦门大学里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就明确讲到释迦牟尼是人不是神这样一个问题,并且不主张烧香和跪拜。他主要讲佛教中的人性论和辩证法要比其他宗教高明)。但是,后来的佛教逐渐演化成有神论的(把释迦牟尼神化)甚至是多神论的(还引入了释迦牟尼以外的其他神)。佛教从无神论的智慧信仰走向有神论的神灵信仰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与季羡林讲的佛教(也包括其他宗教)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关。这个规律就是:宗教发展要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即要顺应社会潮流,迎合群众心理,不断走向简易。如果不是这样,这个宗教或教派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显然,群众对神灵崇拜的心理要比对真理信奉的愿望简单也有力得多,认为用神灵保生存求发展也比用真理快速有效得多。这当然不能说是一种进步,但却是一种争夺生存空间防止衰落甚至覆灭的谋略。权宜之计成为既定方式,恐怕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途径甚或是一个规律,尽管这可能是无可奈何之事。比如,佛教为了避免在印度的衰落而与它曾经激烈反对过的婆罗门教的神灵结合,为了争夺群众占领地盘而与藏地的苯教神灵结合,为了在中国内地站稳脚跟而与民间的信仰结合等等,恐怕都是这一演化过程中符合规律的产物(当然,佛教中国化——禅宗的产生也是这一规律特别是争取群众、走向简易规律作用的结果)。

六、关于禅宗和人间佛教问题

中国的禅宗以及晚出的“人间佛教”说,对传统佛教是进行了很大改造甚至是革命性改造的。这种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把闭门思过、修身养性的宗教变成了无需打坐、顿悟解脱的宗教,把远避红尘、脱离尘世的玄虚宗教变成了吃喝拉撒、日常生活的人间宗教,得出的结论就是修行就在人间,觉悟即可成佛。这就大大降低了进入西天的门槛,给老百姓信仰佛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果能把这个方向、趋势引导到建立和谐社会的道路当然也是不错的前景。就是说,如果把“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把“诸恶莫做,诸善奉行”,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作为佛教提倡的箴言,使信众们能够遵从或向往,也还是非常有益的。所谓禅宗,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好人对做善事、做好事可以成佛有信心(人人可以成佛),让恶人对改恶从善有信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敦促心心向佛、人人向善,而且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而促使整个人类向善的方向提升。所谓人间宗教,就是一方面让出家人以人世为怀,关心尘世兴衰,关心民众苦乐,关心人间冷暖,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一方面让世俗人不觉得佛界虚无缥缈、高不可攀、遥远得很,从而对佛教产生敬而远之的疏离感,而是有一种佛就在我身边,我就在佛身边;佛在看着我,我也可以成佛的亲切感。简单说,我们是否可以从“人间佛教”出发,把玄妙的佛教变成在群众身边的、为人民服务的佛教?这能否成为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条途径?

七、关于中国人的佛教崇拜心理问题

在中国民众中,烧香拜佛的不少,有钱人捐款修庙的也不少,但绝大多数不是作为宗教的虔诚的信仰者出现的,而是作为神灵的企求者出现的。也就是说,拜佛者绝大多数不是为来世祈福,而是为今世求利而来的。“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者如此,平时常烧香者也是如此。总之,烧香拜佛是为了让佛保佑自己,给自己(最多兼及家庭)赐下健康、长寿、、爱情、幸福、财富、官爵等等。总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是“无利不起早”,是有所求而来。当然,如果由此走向积德行善,以求有好的果报,也无可厚非,甚至是很大的好事。但如果只是以烧香拜佛、布施修庙来对佛行贿,就有点那个了。问题是这种人恐怕不在少数。我认为,对中国老百姓求佛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应该了解,应该研究,应该引导。否则,只能是使寺庙的好利者(现实中此种人不在少数)有所得而已。我认为,佛教应该针对中国民众的这种心理状态因势利导,有所作为。

同类推荐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热门推荐
  • 冰肌玉仙

    冰肌玉仙

    一个天生没有灵根,被所谓“仙人”断定无法修炼的农家少女,无意中获得了一只奇异的纹叶雕花翡翠碧玉钗…… 从而获得了罕见的冰灵根,血液更是化成紫色,拥有了提升炼丹百分之百成功率的逆天神效…… 在无限的星空里,探索长生的奥妙,冰封万里,冰河咆哮,成就冰之极致。 这里有正统的修仙,也有很萌很有趣的黄金小兽,进来看看吧,您一定不会失望!
  • 武逆凰妃

    武逆凰妃

    当21世纪叱咤风云的佣兵女王,转眼成为恶名昭著的纨绔千金,当强者之魂,霸气重生!金簪抵着男人的脖子,“敢碰我,我要你命!”嚣张,是有资本,狂妄,是够强大,不可一世,乃是天纵奇才。她要夺回属于这个名字的一切,重塑昔日辉煌,搅翻异世,走出一条青云大道;终有一日,站在云霄,俯瞰人间,傲视漫天诸神,告诉他们,墨风华不需要任何同情,因为我就是神迹!冷眼睥睨,看尽人间魑魅魍魉,素手轻覆,操纵凡世生离死别——且看风华无双,冠绝天下!
  • 乱红杀

    乱红杀

    爱,不过是奋力厮杀前的一桩憾事琴奏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毫不犹豫地把剑刺进他的胸口用他送她的剑用他教她的招数……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邪皇傻后

    邪皇傻后

    据说,当今皇帝要娶皇后了,当然这一消息并不能震撼朝野,惊骇市集。因为皇帝娶后实乃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若皇帝迎娶的这位皇后,不仅疯疯癫癫,痴痴傻傻,一出生便克死了亲娘。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煞孤星呢?据说,这位傻皇后深受太后喜爱,因为是太后的全力支持,她才得以登上凤座的,可是…“皇后,若你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哀家猜想,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用皇帝的死,换取你的生,这是你惟一的选择”太后嘴角嗜血的一笑,妖冶的甲套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据说,这位傻皇后深受皇帝宠爱,皇帝曾为她罢朝十日,红烛帐内,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他轻咬着她的耳垂,语气温柔的道:“皇后,你可知道装傻是犯了欺君之罪的?”她掩饰住眼眸深处的慌乱,流着口水,小手挥舞道:“哥哥是坏蛋,乱咬人家耳朵,我打你打你。”他邪魅一笑,粗鲁的撕碎了她的红装,双手死死的捏住某浑圆处道:“朕没有咬你,朕是在宠爱你!”她内心一阵颤抖,随即眼泪汪汪的道:“呜呜呜。。。哥哥是坏蛋,又咬人家又捏人家,人家好疼啊,人家不要跟坏哥哥玩啦!”据说,这位傻皇后深受王爷的痴爱,一向温柔飘逸,于世无争的王爷为了她,曾几度与皇帝交锋。可是…“皇嫂,你千万要小心了,可别拆了自己辛苦维持的傻子招牌,否则只怕你的命会不久长哦!”王爷眼眸深邃,贴在皇后的耳边轻轻道。“王爷哥哥,你在说什么啦?人家听不懂啦!”某女歪着头,咬着手指道。“很好,就这么演下去,不过你要记得哦,等我当上了皇帝,你成为我的皇后时,你就不用再演了。”王爷低语完,扬长而去。→☆→☆→☆→☆→←★←★←★←★←★←片段一:面对恶妃的挑衅——傻后眼眸一转,猛然扑上去扯起了恶妃的发髻。“漂亮姐姐,我们一起来玩转圈圈吧!”“咯咯。。。漂亮姐姐不喜欢转圈圈吗?那我们来玩抓脸脸的游戏吧?抓脸脸很好玩的!”“啊。。。你个死疯子!”恶妃崩溃的大喊道,脸上火辣辣的疼。“呜。。。姐姐说尘儿是疯子,姐姐是坏人,尘儿不喜欢你了。”傻后的小手连续的往恶妃脸上招呼了起来。霎时,劈里啪啦的巴掌声夹杂着骇人的惨叫声,传遍整个长廊。片段二:面对太后的质问——“尘儿,母后问你,你为什么要打蝶妃啊?”“母后,蝶妃是什么东西啊?是不是会飞的蝴蝶啊?”某女装傻的问道,顺便暗暗骂了骂恶妃。
  • 战友老姜和夏天

    战友老姜和夏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雄者傲苍生

    雄者傲苍生

    我本心正昭日月,奈何世人欺我苦。三千大道皆为次,唯有雄者傲苍生。各方豪杰刀兵见,烽火连天天下乱。江山要用血来洗,男儿誓死不底头。南宫烈受辱而后强,血窟洞中三年苦修,成就世上唯一的血修者。随后出山历练,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