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43

第43章 谁的现代化道路为最优(1)

世界上许多国家从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走向,或者正在走向城市社会和非农业经济,无论时间先后,都走过,或者正在走现代化的道路。然而,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拉美、东亚,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道路,总结和比较这四类模式。哪一类现代化道路最差,哪一类现代化道路最优?第九个研究报告给读者以全面和深入的比较。

中国向何处去研究报告之九

东亚、拉美、印度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比较

周天勇

摘要:作者从城市化水平、迁移居住和土地制度、农业现代化道路、各自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管理体制、各自收入分配公平情况、工业化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搭配等方面,分析了东亚、拉美、印度和中国四类现代化模式。最后比较发现,东亚模式:东亚城市化速度较快,到城市中的居民都有了体面的住宅,土地实际上进行了适当的集中,实施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小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是四种类型中收入分配最为公平的一种模式,而在在快速发展时期,实际上实行的是集中的政治体制与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模式,四种模式中是最优的。

拉美模式:政治上实行了民主和威权政治体制交替与经济计划国有与市场私有体制交替组合的模式,其经济增长快速的时期,主要是政治上威权集中的时期;拉美总统选举时的民粹主义倾向,使其福利早熟,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结果使债务和财政赤字较高,金融动荡;而进口替代和重点发展大企业而忽视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导致城市中就业困难,失业率很高,因失业而贫困的人口较多,而小企业少也降低了中等人口的比例,虽然政府借债和搞赤字搞福利,但是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基尼系数较高;城市化中居住方式,相当数量是由贫民窟解决的。21

印度模式:在其独立后的40年中,印度体制组合方面,实行了很奇怪的民主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政治上集中资源无力,决策效率低,而经济上审批环节多,缺乏活力,加上种姓和宗教矛盾和冲突,使印度20世纪90年代前长期低速增长;进口替代战略不成功,大小企业发育和发展都缓慢,使印度国也不强,人民也不富,基尼系数也较高;从城市化来看,印度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比中国还要慢,城市化水平目前也只有30%多一些,从人口城乡结构来看,似乎在现代化的初期,而且印度大量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大约占城市人口的30%到40%,是由贫民窟解决其居住的,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成本门槛却很低。总之,印度模式是四种现代化道路中,最差的一种。

中国模式: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化速度较快速,但是,农村人口能在城市中居住下来的成本是四种模式中最高的,未来存在着人口剧烈在城乡间流动、家庭不能团圆、农村老龄化速度将快于城市,城市中形成两个出租房屋食利和辛勤劳动被食利的阶级;由于城市化滞后,导致服务业比例较低,就业较为困难;而忽视小企业的发展,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是发生困难,大学生和城镇其他新增及再就业者就业困难,创业和小企业发展不足,使劳动在GDP中的分配比率下降,进而导致居民收入分配比例下降,因实际失业而贫困的人口多,中等收入人口少,高速发展,但是民没有象东亚模式那样快速富裕起来;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劳动力得其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不足,导致内需要不足,国民经济严重依赖于出口需求,一旦出口需求下降,发生生产过剩;中国较为成功的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们实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集中的政治体制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组合,既保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政府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决策的效率较高,又使经济发挥了内在的活力;但是,从目前政府的管理看,中国政府各部门,对创业、投资、经营等等经济活动,还是管得太多,使创业和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佳;而且,除了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不足导致GDP中居民分配率下降外,由于政府的供养及税费和支出,没有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这也是GDP中政府分配比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农业现代化,作者通过比较发现,农业的土地集中并不是导致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形成原因是,过多的农业就业的劳动力分配相对小的GDP中的农业增加值;小规模农业,随着农业劳动力生活成本的提高,生产资料的市场化,如果农民不转移出去,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一定会破产;农民收入提高和生活保障的最重要的方面是,能创业,能在非农业中得到就业,农业能规模经营,土地资产化带来的收益,以及现代的社会保障,特别小规模的农业,来使农民提高收入和保障他们的未来,在现代社会来看,实际是一种幻想;而就农业生产本身来讲,由于其生产方式简单,最佳的组织形式和家庭农场。

最后,作者通过不同现代化道路的比较,对中国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偏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化道路  城市化  发展模式  政治和经济体制组合  收入公平

现代化是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所向往的发展目标。但是,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怎样走,却各不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东亚和拉美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从自然资源等方面看,拉美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独立时间早、临近美国市场等优势,而东亚各国和地区普遍具有自然资源贫乏、地域空间狭小、人口密度高的劣势。20世纪50年代的东亚是世界上贫困地区之一,其发展水平只有相当于拉美中下等水平的国家,但目前东亚的发展已经超过拉美。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大约30年间,东亚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创造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并创造了四个第一,即经济增长速度第一、贸易增长速度第一、吸收外资在发展中国家第一、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第一,这样的发展速度使得东亚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富裕起来,生活水平接近或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拉美则在30年代以后到80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陷入经济低速发展的困境,甚至债务缠身,国内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政治不稳定,以至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东亚国家经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中国及后来的印度,再一次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成为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国家,中国连续保持了30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了中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被人们誉为“中国模式”。印度经济发展起来的时间比中国晚近10年,但是,印度的工业基础很好,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的人比较多,近年来开始提高发展速度,显示出印度强大的发展潜力。分析东亚、拉美、印度和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我们今后的30年来说,我们研究比较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关键的是,一方面要总结各自的经验,判断谁的现代化道路最优,另一方面,特别更加重要的是要找出它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失误和教训,避免我们在未来的现代化过程中,重犯他们的错误。

一、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与就业结构

人口向城市和城镇集中,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而且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过程。但是,在人品怎样向城市集中过程中,每个国家之间既可能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之处。也即每个国家和地区,其城市化的道路是有所差别的。

(一)人均GDP同样阶段时的城市化水平比较

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83年人均GDP高于4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被称做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类国家主要分布在东亚、拉美地区,以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阿根廷、巴西等为代表,这类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平均在1310美元以上,其中的上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人均GDP 为2050美元。相关资料表明,拉美一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就实现了人均GDP1000美元,到1999年,整个拉美地区人均GDP达到了3800美元。有的学者研究认为,墨西哥和巴西分别于1974和1975年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和韩国、马来西亚(均在1977年)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大体同步。我们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1500美元为相同阶段来分析这些现代化国家城市化水平。

现将东亚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所处时期的情况列表如下。见表9-1所示。

表9-1  东亚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所处时期

(1970-1990年)              单位:美元/人

1970年1980年1985年1990年所处时期

日本 韩国 台湾 香港 新加坡1950 270 389 900﹡ 1200﹡9020 1490 2344 4310 442011330 2180 3297 4220 742025430 5400 7997 11490 11160(6) (4.5) (4.5) (5) (5)

注﹡表示为1971年数据。表中的“所处时期”项目以钱纳里划分的结构转变过程所处时期,即以1964年的美元计算的人均变动范围所处时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14页。转引自: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256页。引用时经过整理。

韩国是一个城市化比较快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和其他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类似,50年代以后,韩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特别是60年代以后,韩国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增加更快。韩国的城市化比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高得多。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从40%上升到55.9%。韩国1970年时,人均GDP只有270美元,城市化水平是40%;1980年人均GDP1490美元,1981年的城市化水平为56%;1990年时人均GDP达到5400美元,城市化水平高达78%。20年中推进了38个百分点。2008年时,韩国人均GDP达到19624美元,城市化水平已经高达92%。

中国台湾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近40年中,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化进程同步也很快,人均GDP1951年137美元,1985年3297美元,1993年10197美元,2008年17393美元;城市人口占全岛人口的比重,1946年19.7%,1985年71%,1993年为78%,2008年93%以上。目前,农村人口已经非常少,比例很低。

拉美地区国家城市化率1920年为22%,1950年为41.6%,1980年为65.5%,1999年为75%,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拉美城市化的另一个特点是,50%或更多的人们集中在一个城市。很多国家的首都人口的比率占全国人口的44%-66%。拉美国家城市化的高潮出现在1930-1980年,大体上与这个地区的工业化同步。1950-1980年,拉美总人口增加1倍,劳动力总量增加1.16倍,同期人口增加4倍。墨西哥城人口由1950年的300万人增加到1980年的1500万人,同期圣保罗人口由250万增加到1350万人,里约热内卢由290万人增加到1070万人,利马由110万人增加到470万人。从拉美地区人均GDP与城市化的关系看,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人均GDP1000到2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大多在65%左右。

印度城市化进程比较晚,大约在过去的100年中才缓慢发生城市化。人均GDP,1978年时为300美元, 2008年1024.56美元。1901年印度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0.8%,1950年17.3%,1991年25.7%,2008年30%左右,这个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6%-85%,而且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平均50%的比例。因此,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印度的城市化水平是比较低的。有些研究者认为印度仍然是一个农村社会,是有一定根据的。另外,依据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2001年印度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不到20%,而农村人口超过总人口的65%。其他国家当经济发展到这一水平时,已经具有高得多的城市人口。因此,相比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印度城市化水平是较低的。

中国大陆2008年在人均3200美元的水平上,人口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45.7%,虽然要比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快一些,但是,比相同发展阶段上的拉美发展中国家低了15个百分点左右,比韩国和台湾地区低了23到26个百分点。

(二)GDP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较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引起GDP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总体上说,在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比重急剧下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迅速提高;服务业所占比重也相应提高。这些可以由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得到佐证。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与GDP的产业结构变动,除了中国1960年后农村劳动力返乡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到农村去外,在绝大部分国家中是同一方向的,即都处于下降趋势。但是,在有的国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比GDP中农业增加值下降速度要慢,相对多的农村人口分配相对少的农业生产总值,这样就产生了低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和农村人口的低收入,以及拉大了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的一个结果是,城市化推进快,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转移快的国家和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小;反之,如果农村人口转移的速度要比农业生产总值下降慢的国家和地区,其城乡收入差距就拉得越大。

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从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1960年到1980年20年中,拉美地区,巴西和墨西哥从16%下降到了7%左右,秘鲁从18%下降到了8%,其农业就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率分别从52%下降到30%,55%下降到36%,53%下降到40%。东亚地区,农业生产总值,韩国从37%下降到17%,台湾地区从32.8%下降到9.2%,其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率,韩国从66%下降为34%,台湾则从1950年的60%下降到了1980年的20%。从拉美与东亚的比较看,东亚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领域的速度远比拉美快,这是东亚城乡差距与基尼系数远比拉美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而从印度与中国的比较看,1960年,1980年,到2005年,农业生产增加值占GDP的比例, 印度从53%、33%,降低到19%左右,中国则从35.25%,30.2%,下降到12.2%;而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率,印度从74%,71%,下降到目前的65%左右;而中国则从1962年的82.1%,1980年的68.7%,下降到了2005年的44.8%,2007年更是下降到了40.8%。可以看出,中国的建国后的工业化超前,农业生产总值在GDP中的比率,在1960年时,就比印度低,但是,1980年时,印度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与中国相当;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30年,农业生产总值比率下降要比印度快;但从就业的产业结构看,印度从农业中转移劳动力的速度,远远慢于中国,1960年时,印度农业劳动生产力比率要比中国高,1980年时,印度农业劳动力比率与中国相当,而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比率下降到40%左右时,印度农业劳动力的比率仍然在60%左右,比中国高20个百分点。虽然印度农业就业比率比中国高,但是,由于印度农业增加值占GDP比率比中国高,加上非农业部门的富裕程度不如中国高,因此,在收入的城乡差距问题上,印度与中国程度上基本上相同。如果印度的非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但是,未来农业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较慢,那么,印度发生城乡差距恶化,并且基尼系数进一步上升的风险,比中国要大得多。

二、人口迁移、居住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比较

同类推荐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同时,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热门推荐
  • 夜妆

    夜妆

    郁春带着对现实的不满但是又无可奈何的几近绝望的心情在夜晚乘坐火车做一次没有目的地的旅行,看到同一个车厢的一个男人,回想过往的种种;这个男人的一切都让郁春感到似曾相识,往事的回忆里有着大学时代与尹剑初的甜蜜恋情;而清醒的现实里,有着与丈夫周一洲的生活的种种;而在眼前的浓浓夜幕里,火车没有尽头的向前驶进。这是付秀莹的《夜妆》:细腻而不显繁琐,句句敲击着人的心灵世界。
  •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复仇之火一旦点燃,受尽欺凌的落魄公主;她是才智卓绝,所到之处皆成灰土。一步一惊心。然皇帝父亲深邃却无法言说的爱怜,化敌为友,倔犟少年炽烈而一往情深的热恋,赈灾治疫,受百姓生祠拜祭的河神……深宫如棋局,能否将她冻结的心融成秋日里的缓缓溪流,知人善任的君侧第一谋士;她是点石成金,让山茶花沐寒而开,她是生于冷宫,在海阔天空里绽放出一片云淡风轻?,最受奴仆敬重的主人;她是官印经典。宫闱倾轧使她蒙冤入狱,夺储之争又令她错嫁他人
  • 壁花少女恋习记

    壁花少女恋习记

    徐媛媛美貌聪明性格强势,她发现,偏爱花样美少男,小三还很嚣张。于是她失恋了,让人感觉离婚姻很遥远,预期中的升职被撬了墙角……一连串的倒霉事接二连三。倒霉的高潮,她们的愿望都是嫁人。再怎么倒霉,又不幸遭遇小三鄙视她:“你以为你是芭比娃娃吗?”顾琳琅朴素务实,小有自卑,关心照顾她的上司,为了结婚,男友劈腿了,她疯狂相亲,也不能阻挡她那颗大龄女青年想要嫁人的心。谁才是那个她想嫁的人呢?她还有两个闺蜜,周旺旺从小到大都很倒霉。忽然出现的神秘男人,好不容易相中一个,发生在她结婚登记的前一天,却发现男人对她只有凑婚之心,相知多年的男闺蜜,全无半点爱情,负一笔房债,她临阵脱逃……
  • 强婚霸爱

    强婚霸爱

    【本文一对一宠文,无虐】第一次执行任务就将这个俊美如地狱修罗般的男人得罪了个透!诡异的是,他最后竟然是笑着离开的。她一名17580热线的小小员工,哪里会知道他就是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龙大少?要是早知道,她会当着他的面叫嚣自己就是‘龙大少’的女人么?要不是他肆意轻薄凌辱,她会报复性地将他‘SM’么?怪只能怪他欺人太甚,可.他拿着两人的结婚证是什么意思?掀——桌!为毛她从未婚少女变成已婚少妇,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他是家世、样貌、地位集于一身的完美男人,嗜血决绝、冷酷霸道,甚至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例外,不仅亲了摸了,还要了人家不给就强…从此——在商界,谁都知道,他有一个爱妻,宠上了天,要星星不给月亮,要翻天不覆地。在黑道,谁都知道,得罪他不可,得罪她万万不可,她若不开心,他会生气,你就会死的很惨。★“大哥.嫂子去找牛郎了!”龙大少脸色顿时铁青,“把她给我抓回来。”“大哥.嫂子找了个男三儿!”龙大少捏碎了手中的咖啡杯,“把那男人给我废了。”“大哥.”龙大少将桌子一脚踹翻,“我亲自回去收拾她!”话到一半便没了身影。“…”额.他是想说大嫂已经私奔了,而且还是和一个女人.★“你的仇人和情敌同时掉入水里,有个板砖你砸谁?”她挺着七月的大肚子问向他。他颇为镇定的说:“谁救砸谁。”“…”她抚着肚子,有点小小的失望。自己怀孕这么久多了,他怎么一点不紧张?艰难地挺着九个月的肚子,走到他面前,“我和孩子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他扶着她的腰,泰然道:“救你。”“什么!”某孕妇顿时炸了毛,“你不爱我们的孩子!”“…”众人顿时汗颜。这个问题也太.只听他缓缓地说:“孩子在你的腹中。”“…”某孕妇顿时蔫儿了。肿么可以无论何时都这么淡定,难道他真的不紧张自己?“啊——”忽然,腹中一阵剧痛,她的羊水破了,“快快.打电话我.我、我要生了.”他一下子冲过去打电话,然后连号码都没有拨就直接说了,“医生,我太太要生了,喂喂?怎么没有声音啊!喂喂,医生医生!”【强婚强宠,霸爱霸心!】【她以她的方式将他放在心尖;他以他的方式将她融入骨血】(本文男主身心干净,一对一绝对宠文。另:亲,是否被男主的霸情虏获放心捏?什么?有!那亲小心了.女主杀过来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动物世界3

    动物世界3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驸马有毒

    驸马有毒

    陆素问上辈子死得凄惨,归根结底,因为心善过了头。这辈子,她励志要把那些混蛋挫骨扬灰、只不过么……这身份,似乎有点微妙。
  • 风尘录

    风尘录

    看人间冷暖,识世态炎凉,将自己的感悟一点一滴的通过文字去抒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