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32

第32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29)

以上分析说明,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高,就业结构就容易转型,失业率就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其就业结构转型快慢,就业容量扩张的理想与否,决定于投资和创业的活跃和企业的数量,决定于分工的深化和细化,决定于城市化的程度,决定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这又与其宏观整体的资源配置方式、所有制结构和工业化战略有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四、中国在扩大就业方面的幻觉和失误

观念和意识是经济发展制度因素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和意识常常决定着就业战略的取向和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到就业结构的转型和容量的扩张。解放后中国一些学者和决策者解决就业的思路往往受其想当然意识的影响,而就业幻觉所支配的就业战略和政策常常与就业的内在规律和变动趋势不相一致。

(一)中国的就业幻觉与战略及政策误区

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呢?从观念和意识讲,决策者往往存在着这样的幻觉和意识:首先,发展中国家的高层和地区领导,为了赶超发达国家,都有很深的大工业和大企业情结,认为兴办大规模的企业,将企业做大,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吸收劳动力就业。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国家,过去由国家投资兴办大企业,改革开放后,部门和地方领导也有很强的促使工业和企业做大意识,加上中国目前的税源和财政分税体制,企业越大,地方收入越有保证和越多,地方领导更是偏重于特大和大企业的发展。而大工业和大企业,有一个规律是,随着工资社保等成本的上升和技术进步,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相对多的投资吸收越来越少的劳动力工作,甚至越来越多的工业产业还绝对地挤出富余的劳动力。中国20世纪90年代国有工业企业大量下岗,除了其他原因之外,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技术进步挤出相对和绝对富余的劳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中国目前实际上重视特大和大型企业的发展,忽视并歧视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特大、大型、中小和微型等不同规模企业生态结构系统中,特大和大型企业与微型和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差异较大。1、在政府政策方面,由于政府鼓励做大做强,实际工作中忽视微型和中小企业的生存,特大和大型企业能享受的政府政策性照顾和争取到的各种政策优惠要比中小企业多得多。2、在利用政府关系和其他社会资源方面,特大和大型企业法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要比微型和中小企业高,在获得土地等资源方面比微型和中小企业有优势,抵御和承受政府各机构收费、罚款和吃拿卡要的能力比微型和中小企业强。3、在融资方面,中国金融体系的特征是银行集中度较高,几家到十几家银行垄断了全国的资金市场,特大和大型企业有雄厚的资产,因此,银行贷款的绝大部分投放给它们。

其次,政府主导解决就业意识,力图用政府本身和政府所办的事业解决就业。如增加和扩大党政机关单位,并且发展教育、卫生等等行政性的事业。特别是当社会就业不足时,听到的是政府花钱开发公益和事业性岗位来解决就业。党政机关的经费经常挤占教育、卫生、文化、传媒等事业的经费,使后者经费不足,而且由于机关办后勤,教育、卫生、文化、传媒等事业的行政管制色彩较为明显,其效率较低,没有商业交换及成本价格机制的约束和激励,本来可以大量容纳就业的并且会良性发展的第三产业,没有发展的商业动力,被萎缩在行政体制和单位内部。

特别需要分析的是,过去中国的各级领导,甚至一部分学者也认为,基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是就业容量最大的地方。每当由于体制抑制和政策失误导致城市失业率较高时,便将眼光转向基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希望在那里能拓展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试图制定政策促使劳动力向那里流动。在农村就业机会萎缩和劳动力被挤出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抗拒的规律。其经济学意义上的理由在于:1、从农村的第一产业看,只能向外减少劳动力,不可能增加劳动力的就业。主要是因为容纳劳动力就业的耕地数量日益绝对减少;农业投入资本的增加,使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相对和绝对使用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业的技术进步也使农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2、分散发展工业的不经济,使农村大力发展工业受到限制。农村市场容量狭小,使工业的分工和协作受到限制;工业产业对规模经济要求较高,分散的农村工业规模太小,分摊成本较高;对地理上分散的各个农村的工业企业进行道路、电力、供水等配套,其共享性较差,投资较大,对于投资方讲,规模不经济,而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条件不配套而外部不经济;特别分散的农村工业由于污染分散,加上管线、运营和维护等投资相对较大,其控制和处理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虽然中国20世纪80-90年代,利用计划经济的低价和市场的高价格局,利用计划供应和市场需求的缺口,利用国有工业企业体制僵化和忽视市场的机会,农村乡镇工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村分散工业的不经济和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显现。乡镇企业结构要调整,农村工业企业要进入园区,集中到城市,从而获得发展的聚集经济效应,已经成为一个趋势。3、第三产业不可能在农村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因为农村的低收入使得农户家务劳动的机会成本较低,有关的家庭劳动不可能分工外化为服务业;由于人口分散,形不成聚集的消费市场,使一些服务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需求规模;农村的产业关联不复杂,分工和协作单一并且产业链条较短,其中的中介等服务业很难发展。简言之,通过发展农村来大规模增加就业,实际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想法。

目前许多学者想通过学习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在60-80年代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来缓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甚至一些学者还论证了要让农民在农村就业和居住,不要到城镇中来的途径和政策。实际上需要中国学者注意的是:1、虽然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在60-80年代进行了新农村建设运动,但是,农村农业中劳动力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向城镇流动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比率还是在持续地下降,城市化的水平在不断地上升;2、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民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与中国失地农民不同的是,由于土地是私有的,在城镇扩大和结合部的地区,土地财产进入建设和房地产市场为他们提供了脱离农业,或者兼营其他非农业的资本,从纯农户演化成小工厂、小店铺、小房地产所有者企业的较多;3、这些国家和地区农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虽然农业耕种的土地规模稍有扩大,但是农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从事非农业所占的收入比例越来越高,大多都在城镇中兼有工作和微型及中小企业,目前这些国家地区农民总收入中只有1/5来自于农业经营;4、从人均GDP、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指标来看,中国目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在发展阶段上比日本、韩和中国台湾地区提早了20年以上。因此,需要反哺的农业人口相对比例大,提供反哺的城市人口相对少,财力薄弱,建设资金需要量大,是中国这次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学者们忽视和很少讨论的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大量的基础设施是政府投资,大量的产业投资是大企业投资,而微型和中小企业在中国的城市中没有较好的生态空间,不可能象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那样良性地吸收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进而形成严重的失业问题。这不得不逼迫战略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将缓解就业压力的出路无奈地转向发展农村来减缓人口流动和转移方面。

许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忽视了一个关键方面,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密度比我们还大的国家和地区的结构转型经验看,如果在城市中积极鼓励投资和创业,大量地发展微型和中小企业,会不断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不会发展严重的失业问题,而且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因此,城乡能不能统筹发展,关键在于城市中能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微型和中小企业是否能得以大量的发展。

认为可以通过开发欠发达地区将一部分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到那里去的理由是,欠发达地区往往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可开发资源和可开发耕地多。实际上人口和劳动力的地理容量和经济容量是有区别的。决定劳动力失业率高低的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容量,而不是地理容量。就业的经济容量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这一地区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强度;本地的企业结构、生产规模和经济竞争力;分工和协作的发展程度;城市化水平决定的经济聚集程度;市场是不是活跃;耕地的开发则取决于水资源多少、山地还是平地、气候条件是不是适宜。如果没有市场需求,没有大量的企业,没有城市化形成的第三产业,气候和水资源等不具备开发的条件,地理面积再大,也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就业。因此,想通过人口和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逆向流动的方式来解决失业问题,总体上也是不可能的。

总的来看,中国20世纪60-70年代,大量的大中专学生和城市初高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务农,到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知青几乎全部返城;80年代以来,去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干部职工,或者本人,或者子女,有相当多的人往东部回流;而且,目前来看,中国边远地区由于企业数量相对少,城市化水平低,服务业不发达,市场需求规模小,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比东部困难得多,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中国:每千人口拥有企业水平太低

中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初时,公营企业还很少,1952年有私营工业14.95万户,私营商业430万户,私营饮食业83万户,共计528万户企业。按照当时的人口,每千人9个私营企业。从每千人口拥有企业数量上看,比同阶段上的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还要多,但是,当时企业劳动力平均规模与日本60年代企业和中国台湾50年代企业相比,就业人数规模要小得多。我们来看国有和集体企业就业的变动情况。到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时,中国没有私营企业,城镇有15万个体劳动者。1978年到90年代初,我们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时,仍然将其作为公有经济的补充来对待。从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资金财政拨款改贷款,集体企业也负债大发展,虽然企业数量和人数规模各自在90年代初和中期达到了历史最多的水平,但也给银行造成了大量的呆账坏帐,这里不再赘述。从它们对就业的贡献看,1996年,216万个国有企业容纳的就业为8298万人,平均规模38人,2008年时国有企业减少到了57万家,只有2500万职工,职工减少了5798万人,但企业平均规模上升到44人左右;集体企业1991年最多时容纳3628万人就业,1994年546万个集体企业中就业人数为3285万人,平均规模6人,2008年集体企业减少到85.67万个,只剩下623万职工就业,职工比1991年时减少了3005万人,但是平均规模也只有7.27人。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从1995年最多时就业14546万人,2008年时,减少到了3123万人,13年时间中总共减少了11423万个工作岗位。国有和集体企业就业容量大规模收缩,除了其他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和职工工资的不断上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些企业破产倒闭,一些企业绝对减人;另外,从制度经济学分析,其大量减少的原因在于,国有和集体的企业形式,其体制、组织和管理成本较高,无法在如此小的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分摊。

因而,20世纪年代中期开始,从所有制上讲,非公有的个体工商户、微型和中小私营企业的发展,成了既吸收城市新增劳动力就业,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要吸纳国有和集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惟一领域。从2008当年城镇新增就业的860万人看,私营企业543万人,占新增就业的63.4%;有限责任公司119万,占新增就业的13.8%,个体工商户299万,占新增就业的34.8%;而国有企业只增加就业23万,集体企业减少了56万个工作岗位,港懊台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减少了工作岗位。2008年全年由个体、私营和有限责任公司解决的就业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112%,说明新增岗位除了解决860万新增劳动力就业外,还转移和弥补了其他领域因岗位减少而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就业。

但是,由于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困难、行政管制太强和政府各部门收费越来越多,即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个体、私营和有限责任公司等经济成份的发展原则性政策上越来越宽松,到目前为止,中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低于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50和60年代的水平,企业数量的发育和发展还处于工业化的开始阶段。从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看,中国1994年,私营企业数量为43万户,就业人数为332万,平均规模为7.7个人;城镇个体工商户为720万户,就业人数为1225万人,平均每户就业1.7人。全国2008年城乡企业数量为971.46万个,城镇就业劳动力为17096万人,乡镇企业就业15451,城乡每个企业就业规模33.5人,其中私营企业657.42万个,城乡就业人数8968.9万人,平均规模为13.64人。2008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2917万,从业人员5776.41万,平均一个个体户就业人员1.98人。如果我们按照中小企业每个就业10人的标准折算,全国工商个体户可以折算为577.6万个企业,这样,全国企业数量为1549.06万户,按照全国2008年132802万人口计算,每千人口拥有企业仅为11.66个,每千人企业数量略高于中国大陆1952年水平,也只是1960年日本每千人4.5个和中国台湾1952年4个的两到三倍。与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50个企业的水平,差距在4倍多。

这里我们,将5个个体户按照一个小企业折算,依次来看根据2008年中国各地区每千人口拥有个体和私营企业数量,上海32.72、北京22.39、天津9.25、浙江9.64、江苏9.42、广东7.0个,其余省市区都在每千人6个以下,其中贵州、西藏、甘肃、广西、湖南等省区在2户以下。从其他统计数据的对照可以看出,每千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较多的地方,是经济较为发达、农业就业劳动力比例较低、城镇实际失业率不高、能大量吸收外地劳动力就业、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反之,则是经济不发达、农业劳动力就业比率高、城镇实际失业率高、向外挤出剩余劳动力、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热门推荐
  •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在本书中,我学会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具有的心态。
  • 壹纸契约

    壹纸契约

    【本文已经调至半价!】这是一只绵羊,被一只恶狼慢慢吃掉的故事.*为了还父债,她被迫嫁入豪门.没想过争宠,亦不想与他纠缠.无奈,她的淡漠与忍让,反倒激起他的怒火.日日强占,夜夜缠绵.她明知他把自己当作玩物,可她依然深陷他所编织的情网.直到到他残忍的告诉她——你没资格得到我的爱,孩子留下,支票任你填。*他俊美,冷酷,不懂情为何物。这个女人一次又一次挑战他的极限。他自信,聪明,誓要让她坠入地狱。于是占了她的身,夺了她的心,一步步吃抹干净。原以为他才是游戏的主宰,怎料这只绵羊却夜夜闯入他的梦中。直到她离开的那一瞬,才明白,什么是爱情...*三年……三年,足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三年,请看清纯绵羊怎样变性感野猫,报复,争夺,让那所谓前夫的字典中,第一次出现后悔二字。【推荐徒弟的可爱宝宝系列】《偸渡妈咪藏起来》火小白【古言古风】《酒家庶女》【女强】《废妻二嫁》【虐恋】【半价现言】《壹纸契约》【虐恋】【宝宝系列】《总裁-别抢我妈咪》《总裁-别碰我妈眯》《蛇王-她是我妈眯》《吸血鬼-你是我爹地》【好友文】《凤煞》愿逍遥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 淡定小傻妃:王爷,有种就休我

    淡定小傻妃:王爷,有种就休我

    什么?!当朝有权有势、风华绝代的王爷,竟然使计娶了众所周知的傻小姐?天下多少女子想嫁给他,这……有违常理……咦?一个傻瓜怎么脾气刁钻古怪?在闹得王府鸡犬不宁后,又跑到一旁乐悠悠地瞧戏,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这,怎么回事…
  • 寻根

    寻根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难得的心思

    难得的心思

    桌子上放着一沓书稿,是同仁徐志良即将付梓的新闻评论集《难得的心思》。翻看书稿,不禁为志良感到高兴。为他的收获,更为他的耕耘。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 学会感恩,懂得包容

    学会感恩,懂得包容

    以一颗感恩与包容的心,释怀那些成长印记里的日子,将心事交给清风浮云,不再辛苦经营那份烦恼和秘密,你就会感觉生活原来那么轻松自如,幸福就在你的前方向你招手。经典的故事,柔美的文字,配以淡定的哲理,细细调和出一杯杯清新淡雅的心灵绿茶。
  • 帝王殇:天赐红颜

    帝王殇:天赐红颜

    她,是我的朋友!他,将是我的丈夫!婚礼!话说是最幸福的时刻,但在此刻,我却遭逢了友情的背叛。友情!话说是最珍贵的情感,但在今天,她却因爱情背叛了友情。难道友情与爱情就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我醒来后,看见的不是医院雪白的墙壁,而且蓝蓝的天空,枯黄的野草,一望无际的荒原。命运就如同脱离了轨迹,让我来到了一个奇异的空间,神奇的世界;也让我遇见了一个本不该相识的他。他有时霸道、冰冷、狂傲;有时却悲哀、寂寞、空虚……当一个心沉沦下去时,命运再次回归正轨,我才终于明白,我只不过是一个爱情的替身,他做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为了我,而是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另一个她。这难道只能说明这场穿越终究只是一场华丽的错爱么?随着命运的齿轮继续运转,当我们异世相隔,虽说伤心,但更多的却是绝望。不同于地区的不同,而此刻却是时空的不同,原本以为只要看着你也会是一种幸福,但是此刻连见你的机会也被剥夺……前尘事,今世了,一朝既离两空空往事葬,情难还,几度心殇透心肠
  • 紫羽风暴

    紫羽风暴

    紫气东来,蓝羽飘凌.一名来自东方的少年,因缘际会,获得了大天使沙利叶哥哥蓝魔所传承之力.从而踏上不平凡的磨练之路。而与此同时的另一面,天外空间正有另一股邪恶的力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