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27

第27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24)

全年撂荒耕地所占比例高达6.5%,全区的比例估计在3%左右,撂荒耕地也是在4500亩左右;以目前耕地撂荒程度,撂荒耕地占5%以上的有下埠、腊市,占3.5%以上的有湘东、白竺、广寒,占2%左右的有东桥、排上、荷尧、老关、麻山、峡山口,撂荒耕地也是在4500亩左右。 还如,在甘肃省30个国家重点调查县中,有9个县的农村住户调查户存在耕地撂荒现象,占全部调查县的30%。9个县580户调查户总人口2717人,劳动力1535人,耕地面积7811.8亩,人均耕地2.87亩,撂荒面积529.49亩,撂荒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为6.78%,人均撂荒0.19亩。

土地撂荒是农民对农业产品价格、成本和收益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农业的比较收益低,虽然这几年国家对种粮进行了免税和补贴,但是,其效应比被上涨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所抵消;而且,处出务工收入的增长虽然比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慢,但是,比农业收入的增长还是要快,长期来看,小规模的农业收益增长慢于非农业的务工收入增长,一定是一个趋势;而且,从事其他产业的收益增长,也比从事农业的收益要高得多,并且农业收益相对持续下降,非农业产业收益相对持续上升;从投入产出来看,耕地是有限和固定的,其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增产的投入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土地小规模、每户土地零碎分散经营的种植业,从长期来看,不论国家化多大的财力,如果不进行大的调整,实际上是持续不下去的。蓬溪县农业经济中心调查到,农民常说“在家种田,不如外出务工挣钱”、“要想奔到小康,必须背井离乡”,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田积极性较差,致使农村耕地撂荒现象日益突出。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种地劳动力缺乏。该县外出务工经商劳动力达22.7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劳动力达16.2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73.5%,在家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无力种地。由于种地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在家种地的农民想种好地,但无能为力,致使部分耕地撂荒,部份水田一年种一季,旱地一年两作,耕作粗放,只种不管,种应付田。一些村社的举家外出务工户外出时,承包地没有找人转包代耕,集体又不敢收回,无人代其耕种,承包地杂草丛生,有的耕地荒芜达2年以上。

再次,技术进步是克服农业的边际投入效益下降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小规模经营农业对技术进步成本的分摊能力较低,虽然在一些方面农业技术进步有所进展,进一步利用技术进步克服土地、淡水资源的约束,增加粮食产量,受到规模和成本的限制。从经济学上分析,小规模的农业是排斥技术进步的。要想农业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农业实现规模经营。

我在想,我们有18亿亩耕地,即使其中的1.2亿亩用来种粮食,假定复种40%面积,每季400公斤,粮食产量就是13440亿斤,每人就是千斤粮。为什么平均亩产水平还是较低?除了种粮不合算而耕地被撂荒外,农业增产的技术进步受到目前农业经营规模、成本和收益的限制,不能不说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农业的技术进步表现在良种培育推广、有机化肥、生物激素、无害农药、节水灌溉等方面,并在从目前的石油化学农业向生物工程农业转变。从经济学上看,农业每一项技术上的进步,其带来的边际收益,如果大于其边际投入,才有效益可言。农业经营规模太小时,无法分摊技术进步的成本,限制了技术进步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增。

举例来说,当一个10亩地规模的农户,与一技术员签订技术服务的合同,技术员指导服务一年,需要服务费100元。而技术服务后,由于规模太小,10亩地增加产量带来的增收,总计可能只有20元,连请技术员一顿像样的饭都不够,签不了合同,谈不上技术进步。再一例是推广节水技术,我们来看一些地区的案例。湖南省某市湘东区农业局到下埠、腊市、老关、白竺四个乡镇一些撂荒耕地现象比较突出的村进行调查,如果耕地规模较小,比如几亩地安装一个系统性的节水设备,需要每亩地分摊200元,就此在节水上就无法技术进步。而当一家几千亩地的农场,与技术员签订服务合同,安装节水设备,其每单位产量中的分摊成本就要低得多。

我国农业耕地和牧场的规模都较小,农户耕种土地规模一般在5-10亩左右,并且由于承包时良次、旱水、平坡、大小搭配,即使这样规模的耕地也分散在各处,整合程度很低。在农业生产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虽然不能说没有技术进步,但是科技在农业中的进步是十分有限的。 为什么农村中的科技推广站,网破、线断、点散,许多难以为继,其原因就是他们面临的是千家万户几亩地小规模经营的农业,而不是像欧美那样几百亩到几千亩规模的家庭农牧场。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准则上,他们根本就无法生存。这种格局下,农村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么由政府财政养着,要么靠向农民收费过日子,成为农民的负担;政府怎么样加大科技投入,都会让这些科技推广站消耗掉,农民得到的收益不会太多。

总之,我认为,中国粮食产量不稳定问题,深层次在于1978年以后村庄扩大占用耕地过多,农业产品价格过低而种粮积极性不高,生产经营规模太小太碎,技术进步因规模和成本限制而缓慢。解决的途径是加快农业剩余人口和劳动力转移,限制村庄用地的继续扩大,加快撤村并镇和土地整理及复垦,放开和提高农业产品价格,加速耕地流转和集中,在规模和成本能接受的条件下,推进农业的技术进步。而不是用限制城市化用地,来保证粮食安全。否则,南辕北辙,使粮食安全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更加严峻。

八、如不改革:未来麻烦的城市化景观

每个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也即现代化道路各有不同,而东亚、拉美、印度和中国大陆发展模式不同的基础原因,土地制度的不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东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结构转型过程中,农村的土地是私有的,国家不能强制征用农村农民的土地,他们的土地可以作为资产,可以入股、出售、抵押融资、出租,因此,有了农民创业的资本来源;城市建设开发商所用土地,向农村农民购买,城市内部土地的分配,以及功能分区,有严格的城市规模的约束;一些到城市的农村居民,可以将其土地出售,或者出租给其他土地使用者,土地得到了较为规模的经营;农民绝大部分最后转移到了城市,在城市中工作,或者创业,有了收入,在城市中购买了住房;早期小农破产到城市周围形成的贫民窟逐步地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财力的积累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被拆除和改造;向城镇转移的大量的劳动力,大部分先是被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所吸收,再后来工业和农业中的剩余出来的劳动力又被服务业所吸收,而且组织形式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其格局是,城市周围基本没有了贫民窟,城镇的原居民和转移进入城镇的居民,都安居乐业。这就是东亚土地制度与城市化的格局。

印度和拉美的土地也是私有化的。随着农业比较收益的越来越低,非农业产品的价格相对越来越高,包括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小规模农业大量地破产。印度是个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但是同时又规定,在无主的土地上居住10年,脚下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就会划归居住者所有。这样的条件对那些农业破产,或者农业收益过低而进城的穷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那些仅属于国家的土地,都成了穷人们可以去占有和居住的地方。而印度的选举制度,需要这些居民的选票,政府不愿意拆除贫民的建筑而失去选票。印度各个城市也没有城管制度,可以乞讨、摆摊和游商。因此,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形成了二元景观:即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富裕的居民区,贫穷落后的贫民窟区域,组成鲜明的对照。

拉美选择的是快速城市化。在人均3000-5000美元的时候,他们就实现了78%的城市化率,这个水平和最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一样高。这个过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口漂移”,农业的比较收益日益低下,并且破产使失地农民大量涌向城市,并直接形成了大规模的城市贫民窟。加之拉美是民主制度,这群人是有投票权力的,这导致他们的城市扩张的同时大量涌入人口得到必要的城市福利,如占用土地超过半年则土地归占有者等,政府从选票的角度必须不断追加给城市居民福利承诺和福利支出;而拉美曾经的发展战略是,在国有和非国有之间摇摆不定,举债发展大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中等收入者少,因中小企业少失业率高而贫困的人多,因此,与印度一样,形成贫民窟与现代化的反差。

与东亚、印度和拉美的城市化相比,中国的这样一种土地制度,是成功的吗,其在整个国家的城市进程中,会形成什么样的城市化景观呢?我认为,目前这样一种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在未来将会形成非常麻烦的,甚至不如印度和拉美的城乡景观。

(一)中国式城市化的人口流动与社会动荡

目前中国城镇和城市的高房价,阻碍了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的固定和永久性转移,而且,农民进城的就业和收入状况又不如东亚,又不似印度和拉美,可以居住在贫民窟中,以家庭团聚和减少流动。在农民进城居住方式、人口流动和财产及收入分配方面可能表现为以下景观。

1、人口工棚式、集体宿舍式和简陋租赁式转移

从中国目前的征地和房产制度看,不允许农民的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建设市场,这种没有经过政府征用而私自建设的房屋,即称之为小产权房,是非法的。并且,土地由政府征用后高价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加上其中的各种税费和出让金后,加外还有房屋土地供应不足,需求大于供给,房价非常高,与农民工相关的房价收入比在18左右,他们根本在城镇中买不起合法的房屋。

而中国的城管制度,又是强势政府,土地是公有的,公有土地不得私自乱占;户籍制度是区域和城乡分割的,即使选举也要按户籍所在地进行;地方政府的领导不需要直接民选产生,不需要这些进城农民的选票,因此,不管在哪里出现进城的农民私搭乱建,形成贫民窟,政府都毫不犹豫地加以拆除。

那么,未来转移进入城镇的几亿人居住在哪里呢?主要在这样几个场所:一是建筑工地的工棚中。大量的从事建筑工作的工人,随着城市住宅等建设和交通水利等工程的完工和开工,他们所住的场所是不断改变地点的施工单位搭起的简易工棚,周期在几个月到一年半载。这样的工棚中,床是大通铺,住有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生活和休息的环境很差。吃饭是大锅饭,饭菜质量不高。夫妻长年不能生活在一起,没有家庭生活的气息。二是在城中村的民居中。大量的农民工租用城市中原农民的院子,或者楼屋。一般一个居室,放一张床,一张桌子,月租200元左右,做饭在屋中用电,或者小煤炉。许多农民工,一家三口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生活,条件要比工棚好多了。三是在工厂的集中宿舍中,或者在商住楼的集体房屋中,或者公司在外租的城镇民居中。还有许多加工工业中就业的农民工,居住在工厂自己建设的集体宿舍之中,一般4到8个人一屋,床是高低一人一铺,屋里有桌椅,楼层有公厕和涮洗室。比工棚的条件要好,但是,家庭也不能生活在一起。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在城镇经商,或者从事收入较高的一些农民工,其租用城镇居民的套居,将妻子和儿女都接到城市中来,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中上学,或者化钱上正规的学校,但是,他们在城镇中买房,仍然较为困难。当然,还有在城镇中买房的农民工,但这是极少的一部分人。

因此,如果这种局面不能改观,未来中国城市化的一个景观是:虽然没有印度和拉美的贫民窟,但是大量的农民转移进入城市,为条件较差的租赁居住式,或者工棚式,不可能在城镇中安居。

当然,有关部门,甚至有的地方政府,想对大量的农民工提供廉租房,甚至廉价房。然而,住房与食品不一样的是,价值太大;从人口规模上来看,未来5-6亿人口转移入城镇;即使我们的经济发展,但是还有养老、医疗等等公共服务需要提供,公共服务对财政的需要和财政收入之间相当紧张。因而,这样大规模的人口的住房想靠政府财政提供,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根本不可能操作的幻想。

2、人口多年并长期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剧烈流动

我认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虽然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是,由于暂住证制度的实行,由于有身份证就可以在全国各地就业,实际上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家庭移居城镇的约束并不是绝对的。农民工及其家庭不能从农村向城镇永久性转移的最大制约来自四个方面:(1)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居住的正规渠道看,城镇中的房价过高,农民工实际不可能通过购买住房而实现永久迁移;(2)从农民家庭迁移的非正规居住渠道看,不允许农民在城镇周围自己建设贫民窟区域,这就堵住通过低居住成本迁移城镇的农民;(3)由于农村中的土地和宅基地不能随意卖出变现,使农村的土地和宅院资产置换城镇住房的渠道也被堵住,发生农村有房不去住,在城镇找工租房住,因居住障碍而不能永久向城镇迁移;(4)由于城镇中中小企业少,对非正规就业和创业有诸多的限制,农民工在城镇能获得的收入水平要远低于城镇职工,大产权房的房价昂贵,农民工的房价收入比太高,购买住房迁移城镇的可能性极小。

这样一种土地制度下,中国的城市化景观与东亚、拉美和印度将截然不同:从年度中看,人口在城乡间因探父母、夫妻团聚、春节假日而剧烈而频繁地流动;从区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不发达的人口大省向城市化水平高、出口加工外向、经济发达的区域流动;从代际看,农民工初高中毕业到城市和城镇,到东部沿海地区,中老年时,再回农村,形成代际轮回。就2009年的春运看,从1月11日开始到2月19日结束,铁路方面,40天的总量达到1.92亿人次。其中,客流最高峰2月14日,单日发送旅客592.9万人次;公路方面,40天内,全国共投入76万辆大中型客车,平均日发班次210万个,共完成道路客运量21.1亿人次;还有水运2900万人次,航空2420万人次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团员

    做最好的团员

    这是一本自身建设手册,再现了中国共青团光荣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饱满热情的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精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年历史中最广为人知、最具代表性、最精辟响亮的一些红色经典语录,重温党的历史,回顾硝烟岁月,畅想火红年代,缅怀不朽英雄。在启迪中重塑精神家园,在感染中找回失去的信仰,在受教育中坚定红色信念,坚定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的决心。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共十一章,分别叙述了超市经营知识入门、超市业改革与发展趋势、超市开业分析、超市选址策略、超市开店流程、投资收益分析等内容。
  • 逆女成凰,倾世大小姐

    逆女成凰,倾世大小姐

    【草包?废材?弃妃?——no!】她陆狂颜来自21世纪,是现代顶级医师,怎么能和这几个词扯上关系?大型网游《天下》新服公测,她一举夺魁,游戏通关,然而设定的神秘礼物却是一场穿越之旅。异世大陆,剑气为尊,她是朱雀国陆奇宣女将军唯一的女儿,纯正的嫡系血脉,堂堂正正的将军府大小姐。可是......什么?她天生懦弱?她天生废材?她天生丑陋?靠之,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强者为尊,直教人欲弑天灭地,搅乱风云。阴谋者?杀!害我亲人者?杀!她陆狂颜,便注定当这胜者,盛世风华,睥睨天下。
  • 感恩工作为了谁

    感恩工作为了谁

    职场中不懂感恩便无法感受工作散发出来的巨大魅力。懂得感恩,我们才会在它的召唤下坚守岗位,热诚奉献,精益求精,积极学习,努力进取。
  • 男人“出人头地”一定要有的心眼与“手腕”

    男人“出人头地”一定要有的心眼与“手腕”

    《男人“出人头地”一定要有的心眼与“手腕”》讲述了:做人多一点“心眼”是搞好关系的基础;做事多一点“手腕”是左右成功的关键。一个人能不能在人际关系上随机应变,重要的是看他做人有没有活“心眼”;一个能不能在社会上尢右逢源,重要的是看他办事时有没有活“手腕”。男人多一点“心眼”与“手腕”,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背后出手,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在人生中立于不败之地。此书告诉我们,掌握了做人的“心眼”、做事的“手腕”,就会做人轻松,做事有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蒙台梭利方法和“儿童之家”教具使用的操作手册。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授教育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写下了这本操作性手册。让老师和家长更易理解蒙氏教育方法的精髓,并指导儿童自由、健康地成长。这本手册提供了“儿童之家”运用得十分有效的教学用具,以及相应的教育原理与方法,堪称家长和教育者的必备手册。它曾被称为“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美的育儿经典”。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大结局)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大结局)

    本书详细记录了BOSS唐从1998年身无分文的惨状,到2003年身价数百万的历程。在BOSS唐的发财道路上,他几乎遇到了所有小本生意人都会遇到的难题与麻烦,书中,这些难题和麻烦被“义乌发财哥”逐个击破,逐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