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16

第16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13)

我在前面《中国向何处去》第二篇中的三个研究分报告中,分别就中国经济和政治的搭配体制、资源配置方式与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等三个方面对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强有力推动来源,进行了论述。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在发展的“中国奇迹”下,就没有问题呢?回答是否定的。在这一部分研究报告中,我们从一个全局的大的结构,阶段的大的跨度,以及一个长时期中看中国过去30年发展过程中存在和积累的问题,而且这里不讨论较为次要的话题,而主要探讨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最重大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认清一些难题的深层次原因,这对我们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前30年中,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有四个最重大的失误和教训,这就是:1、推进城市化方面,开始认识不清,对城市化非常犹豫,人口城市化方面的体制障碍较多,使得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劳动力工棚式转移,人口城乡间剧烈钟摆式流动,人口在农村分散居住的格局致使服务业发展滞后,而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格局可能会加剧和恶化;2、土地体制方面,一直没有按照集体与国家之间等价交换的原则,没有按照土地是生产要素需要市场化配置的原则,没有按照土地作为农民财产的原则,使农民土地被城市化和工业化利用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土地不能集中,导致了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的缓慢;土地不能作为一种财产,进行抵押、入股和使用权的买卖,不能作为市场要素进行配置;而政府低价进和高价出的倒卖土地的做法,高度寡头垄断的土地市场,以及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导致大多数农民和80%的城市工薪阶层买不起房屋;3、对劳动力过剩国情认识不足,片面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实际的发展观念、方式、体制和政策上,忽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在城市中有较为固定的就业,向城市和城镇较永久居住式转移,而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也十分困难;4、改革开放30年来,对一些行政部门、事业机构,及其人员,财政不拨款供养,或者拨款不够,实行向管理和监督者收费和罚款供养的政策,导致了“收费罚款供养机构和人员-供养机构和人员要更多地收费罚款-更多地收费罚款再供养更多的机构和人员-…”,其严重的后果是,显性的交费和罚款,隐性的管理的执法者的寻租,企业经营,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费负过高,加上我们对其征税本来就很重,使其,特别是以其为主的服务业难以发展,这又导致了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在城市被吸收创业、就业、居住和转移,反过来又致使服务业难以发展。

可以看出,这四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导致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农业规模经营难,农民缺乏财产性收入,全国劳动力就业难,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难,第三产业发展难,形成高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结构,中等收入者少,因失业而贫困人口多,收入分配从创业和劳动参与的基础看就失去了公平,城乡收入差距缩小难,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分配比率低,投资和消费比率失调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中国向何处去》研究报告之五--中国推进城市化的犹豫、失误和后果

周天勇

摘要:按照人均GDP发展为标志的发展阶段比较,中国城市化水平比一般国家低了15个百分点,结构上呈现工业化超前和城市化滞后的状态。也形成GDP结构、就业结构,以及GDP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严重扭曲。这是建国以来,特别是1960年起开始的反城市化道路和政策所致。但是,1978年以后,并没有真正从理论上认识城市化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推进城市化的战略、体制和政策上,是犹豫和半推半阻的。城市化滞后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服务业严重滞后,劳动力容纳领域狭小,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顺利转移,就业十分困难,劳动力剩余和实际的失业问题相当严重;抑制城市化和人口、资源、要素、生产力、市场等等的集中,分散的发展模式,对土地、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巨大;人口、工业的分散居住和发展模式,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并且分散的居住和工业,形成的污染,由于规模太小和管线成本太高,其治理在经济和技术都不可行;而且,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与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高度负相关,说明,城市化水平低是城乡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城市化方面的犹豫和缓慢,是导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重大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城市化  结构扭曲

发展经济学上定义的经济发展,是指人口、财富、消费、信息、社会关系、公共服务、生产力和市场等等,在空间上从分散的农村向集中的城镇和城市不断转移的过程,即城市化的过程。

建国后,我们只注重了工业化的推进,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大饥荒后,从体制上阻碍了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和转移,走了一条反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对于反城市化的发展观,并没有在最高的理论和政策层面上进行反思和清算,先是反对城市化,中间是对人口向城市转移犹豫,现在也没有在观念、体制和政策上彻底放开。其严重的后果是:1、农村中积累的人口和劳动力太多,其创造的GDP比率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控制并且缩小;2、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流向城市,不是有稳定工作和固定住所,不是永久迁移,而是工棚式居住,候鸟式在城乡间流动,中老年时再回农村居住,成为有别于东亚、拉美和印度的中国特点的城市化模式;3、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过慢,农村土地等生产资料无法集中和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无法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在农村的农民的收入也不可能相应地增加;4、由于人口的城市化比率低,服务业发展缓慢,导致产业的生产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高,粉尘、污水和垃圾排量大。虽然城市化滞后,由于体制的限制,中国滞后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政府推进的,也发生了低价强制征地拆迁的城市化资金积累模式,而农民和有关的市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其财产利益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在一些方面,城市化的利益没有在政府和居民之间共享。因此,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有很多问题,并不是很成功。

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兴起的理论。其共认的发展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比重逐步下降,城市人口比重长期上升,即城市化,发展经济学上称之为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转型,这是任何国家都抗拒不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低,实际上代表了这个国家发展的水平高低。我们来看2003年世界不同城市化水平对应的不同发展水平情况。

表5-1    2003年城市化水平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关系

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均GNP(美元)

低收入国家30440

中等收入国家531930

高收入国家8028600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城市化水平高度正相关:即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越大,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城市人口比率越小,经济发展水平就越低。阻碍城市化,实际就是阻碍正常的经济发展进程。

虽然当时留学回国的有张培刚这样的在世界发展经济学领域有名的顶尖级学者,但是,其从美国回国后,先是让他搞基建,后是到农村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其经济发展的研究被冠以“战争贩子”等一系列罪名,张培刚本人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作为发展经济学开创者之一的张培刚正当壮年、最富创造力的那三十多年中,却只能放牛、种地、盖房子。因此,在建国后的30年中,我们读的关于发展的书,就是两本书,一本是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第二本就是斯大林1952年写的《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其实这两本书关于发展的观点就是莫斯科共识或者苏联模式。究竟什么是发展,在经济规律的层面,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认识都是不清楚的。而且,苏联在城市化方面,推进的速度要比中国要快,并没有如中国一样实行严格的阻碍城市化的体制和政策。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强劲的动力来源是人口和劳动力不断地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但是,城市化道路走不走,怎么走,并没有搞清楚。使其体制和政策也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同时在实践上,也积累了严重的问题。

一、建国后60和70年代的反城市化

中国过去对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严格控制和工业化超前发展的战略,使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比世界上人均GDP3000美元的国家要低15%左右。我们来看中国与人均2000-3000美元时国家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比较。

表5-2 中国与人均GDP1500-2390美元国家城市化的比较

人均GDP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率

世界1982年平均1520美元水平国家的城市化46.0

世界1995年平均2390美元水平国家的城市化60.0

中国2008年3130美元时的城市化45.7

注:前两栏数据出自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

城市化的滞后,如果与其他的经济和社会关系无关,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关注它。它是,其滞后带来许多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国2008年底时,全国总人口132802万,城镇人口60667万,城市化水平为45.7%;中国2008年底就业的总劳动力为77480万,城镇就业劳动力为30210万,2009年3月时,估计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从2008年中的20000万左右下降到17000万左右,在农村非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也因乡镇企业的大量萎缩、停业和倒闭,大约从2008年中的9000万左右下降为7000万左右,这样2009年3月实际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可能从2008年中的18000万上升到了23000万,占全国总就业劳动力的近30%。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100美元左右,按照一般的世界国家发展到这样的水平时,城市化水平一般要达到60%左右,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比率要下降到10%-15%范围。因此,结构偏差方面,城市化水平滞后了15个百分点,农业就业劳动力比率多了至少15个百分点。这两个15%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上,农村中应该转移到城市而没有转移的农村剩余人口为20000万,农业中应该转移到非农业而还在农业领域中的多余劳动力为12000万--16000万。为什么会在同样的发展水平上,中国的人口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如此大的偏差,我们顺着发展观和历史脉络去思考。

从历史上看,20世纪建国后的50年代期间,中国急于推进工业化,致使劳动力和人口大量并快速地从农村往城市转移。如1955年时,城镇人口为8285万人,占总人口比率为13.5%,而1960年时,城市人口增加到13073万,五年时间中比1955年增加了478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到了19.7%。这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化较快的一个时期。但是,这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立在损害农民、农业和农村利益之上推进的。其主要方式是,以压低农业产品的价格,从而用原料低价格,以及城市人口消费农业产品的低价格保证的城市职工的低工资,来实现工业的积累;并且,这种方式以农业产品的统一计划种植、国家定价和统购统销来强制实现。

这种以损害农民和农业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必定是不能持续的。一是发生了粮食供应危机。1960年的夏粮比上一年大幅度减产,1-7月累计收购244亿斤,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6%。5月份开始,北京、天津、上海和辽宁省的10个主要城市,粮食只够销售7-10天,全国城市居民粮食供应全面告急。二是全国城市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陷入困境。1960年,零售商品货源比上年减少8.5%,购买力与零售商品供应之间出现了74.8亿元的差额。三是全国,特别是农村发生了大规模的饥荒局面, 1960年农村留粮比1957年减少37.1%,人均粮食消费量比1957年减少35.3%。许多人患上了浮肿病、肝炎和妇女病,人口非正常死亡率上升,导致1960年全国人口死亡率高达13.77‰,县及县以下人口负增长9.23‰。

1960年由于快速推进工业化而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太多,所导致的大饥荒,使中国政府自那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对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进行了严厉的控制,并且,采取了反城市化的措施,即违背世界性的人口城市化规律,将城市的人口大规模向农村转移。1961年开始,用3年时间,动员城市2000万以上人口重新返回农村,其中1961当年,城镇辞退了872万职工回农村,城镇1000万人口被退回农村。1966年到70年代末,又动员了1800万城镇初高中毕业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同时还让250万左右的医生、教师、机关干部和其他知识分子,迁往农村走“五七”道路。这种反城市化的政策,导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1960年为19.7%,1963年降低到了16.8%,1978年为17.9%,1980年时也只有19.4%,比1960年时,还低0.3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是一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如果从城市化指标看,中国的现代化从1961到上世纪80年代末几乎停止不前,甚至是倒退的。

二、1978年后犹豫和矛盾心态与中国式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和政府对落后国家怎样向发达国家这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经济发展的理论方面,认识仍然是模糊和不清楚的。1978年开始,党对过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等,进行了拨乱反正,从革命党的角色转向了执政党,从阶级斗争转向了搞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虽然1978年起,我们在革命和建设,经济运行,所有制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从产品经济到商品经济,从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从认为各方面利益高度一致到承认利益差别和价值规律起作用,从大一统的公有制到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市场取向的改革,都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并逐步达成了从理论到决策的共识。但是,事实求是地讲,对经济发展方面过去的失误,比如对反城市化的理论、决策和实践,没有进行彻底地讨论和清算;理论家们较为关注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制理论的讨论,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和城市社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没有给以关注,经济发展理论在大学和研究所中的地位,不如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那样重要。

同类推荐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蓝色战略(全集)

    蓝色战略(全集)

    学者王伟用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的角度结合海洋热点,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东海岛礁纷争背后的美国阴谋,将复杂多变的我国周边的海洋问题全景呈现出来,带我们了解其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走向。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从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历史演进、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参政党实践,以及加强参政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渊源以及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语境下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探求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热门推荐
  • 九天战皇

    九天战皇

    前一世我为游戏主宰,这一世我为异界主宰。莫名来到游戏异界之中,战阴谋,战官场,战宗门,战能人。战尽天地间,谁主浮沉,我为皇。九天之下独战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母亲,温柔、美丽而坚强,她有着一双柔软的臂膀,却拥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母爱是大海,如此澎湃。母爱是小溪,如此涓涓不息。母爱犹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带来人生一片绿色的海洋;母爱犹如一片祥云,过滤着强烈的紫外线,呵护着我们不受灼伤;母亲犹如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我们的一生。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妾美不及妻

    妾美不及妻

    穿越了?竟是个不得宠的嫡女!亲爹不疼,姨娘不爱,庶姐庶妹们更是个个厉害,能耐大的都翘上了天,揉圆搓平由她们玩儿?靠,小样的,她韶兰倾可不是包子,有种敢咬她试试?再世为人,目光潋潋,笑容浅长,意味颇深!哟~不就是斗嘛?想占她便宜?她呸!惩姨娘,办刁仆,斗姐妹,治贱男,看她这没心没肺,过河拆桥的腹黑女,如何家场立威,混的风生水起?!唉,只可惜……一朝奉旨,嫁做正妃,换了地方,斗争不断?南俊王府,内有侧妃当道,外有小妾炸桥;更有亲亲表妹,深情款款;那什么?就连她那娇艳庶姐也想掺合?巴巴窥着她的正妃之位,欲取而代上?!OhSorry,她不是圣母,也不爱受气,所谓生活如戏,各凭演技!既然有人不让她安身,那她就一定奉陪到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大家寻寻开心,找找乐子也是不错滴……大不了最后一拍两散,天翻地覆拍屁股走人!那王爷什么的,切!她不稀罕,一个字:“休——!”【片段一】“世界如此美好,尔却手握尖刀,这样不好、不好!来,都是服侍王爷的,辛苦有余,妹妹你身为王府侧妃,掌管大局,理应大度,身当表率……”某女笑颜,看着前夜还勾引主子,现下却跪地不起的婢女,胸怀宽广的对上面前一脸盛怒之色的余侧妃,笑容浅浅,善解人意,“看,就像你姐姐我……这样!”【片段二】“这就是昨儿个给爷送甜汤的丫鬟?嗯,拉出去——剁了。”“啊?王妃饶命啊——”“哎,等等!记得剁远一点,本王妃心善,向来见不得血~~”某女真诚,对上一旁脸色煞白的人儿,满是笑意的挑眉道:“听说昨儿个庶姐也来了?也给爷送了碗甜汤……?”【片段三】“咦,夫君!干嘛冷板着脸啊?来,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我开心开心……”“韶兰倾!本王房里的侍妾,可是你一手安排的?!”“是呀,我娘说了,为妻要大度。尤其是对自家夫君的那些娇美小妾,更是要多多关爱,时时提携……”“你——你娘早就死了!”“尼玛!不带托梦的啊?!”【片段四】“倾倾,你这只雄鹰画的好!苍劲有力,隐忍威风,展翅欲翔而不翔,很有几分我厚积薄发的味道……”某男欣赏,一脸赞叹。闻言某女全身一冷,眼角不由的抽搐道,“你妹啊!姐画的那是芦花鸡!”【片段五】“韶兰倾,你说什么!有种胆敢再说一遍?!”大殿之上,某爷暴怒,面色铁青的冷板着脸!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丑女也有爱帅哥的权利

    丑女也有爱帅哥的权利

    前世是个胖妞,穿越后居然还是一个胖妞!老天啊,不带这么整人的!咦,胖妞的周围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帅哥转圈圈呢?喂喂喂,别再来了!
  • 九岁小女的田上人间

    九岁小女的田上人间

    一睁眼,便看到一农妇抱着自己一边走一边在傻笑!旁边的观众哧之以鼻:“这疯女人的女儿都丢人五六年了,不知道从哪里捡回来个野种。”九岁的离玉从小被家族的那帮混蛋关实验室里当小白鼠灌输了太多成人的思想!身小,心不小~!“玉,叫娘啊!”疯娘笑呵呵地捏着她的小脸流口水。她木然地叫了声娘!虎毒不食子!还了解到这疯娘本来有一位如意郎君,哪知一日飞黄腾达撇了糟糠,娶了富家女,成了一方商贾!家徒四壁?!那咱就白手起家!家族排挤?!等你山穷水尽!贪官不仁?!赌你抄家灭门!疯娘前夫不义?!让你一败涂地!疯娘不疯,还是俏丽佳人?!那咱就给你招夫,丞相行不行?啥?不行?那就王爷!王爷也不要?!疯娘莫非想要招皇帝?片段:3少年看着眼前所谓的“全自动插秧机”,他只是好奇研究一下!结果拆得七零八落,耳边是女孩稚嫩的声音,却异常的寒冷:“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安不好……”很显然,这八十顷农田,在少年的眼里那是一片领兵的战场……本来拿刀拿剑的军人,个个一脸污泥,笨拙地跟着一帮农夫插秧种田!锄禾日当午!那日“当午"们,被“锄禾”日得很惨烈!在柴晞的眼里,喜欢就是喜欢,你不喜欢没关系,我喜欢就成了,况且我一定会让你也喜欢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