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700000005

第5章 杜月笙的上海地图(2)

其后不多久,在十六铺做瘪三的杜月笙被小东门的“大阿姐”(一个小有名气的烟花间老鸨)相中,做了一段烟花间的杂役,日常时间替妓女拉皮条,给嫖客跑腿。就在这一时期,他结交了一个臭味相投的兄弟,这就是以后成为他死党的顾嘉棠,也是在这一段时期,杜月笙入了青帮,正式成了“在帮”的白相人。

青帮,论其源流,原是漕船水手的帮会组织。有清一代,虽然禁止民间结社,但民间的秘密结社却也一直未曾完全根绝,其中青帮算一大统系,维系着游离于乡村与城市正常治理秩序之外的大量“异常分子”。清末河工废弛,运河堵塞,政府无钱疏浚,只好发展海运,尤其是“洪杨”事起,漕运只得改成由轮船直运天津,运河顿失作用,原来以运河漕运为生的水手纷纷另谋出路,于是“青帮”组织离开江淮流域,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活动。其中上海这个远东第一大城市,因为水陆交通方便,就成了“转业”

青帮新的立足点了。然而,“转业”谈何容易,这些粮船水手不少难以再在水运行业谋生,只好上岸落地成了游民。另一方面,原来在街上做“孤胆英雄”的地痞瘪三,也终于“找到组织”了,纷纷加入青帮。于是青帮渐渐转化成为以都市流氓为主的黑社会组织。青帮和流氓的结合,使得青帮变了味,然而也正是这种变化,使得青帮势力大涨。

民国初年以来,上海青帮中辈分最高的是“大”字辈的“老头子”(对帮中前辈的称呼),如此辈分的“老头子”加起来也就十几位,如张仁奎、高士奎、樊瑾成、袁克文、张树声、汪禹丞、步章武、徐朗西、陈其美等人。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青帮“大”字辈的“老头子”很难说是“流氓头子”,如袁克文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名士”,文采风流一时无两,张树声是冯玉祥西北军中的著名将领,徐朗西和陈其美都是孙中山的得力干将,张仁奎做了几十年的通海镇守使,官望很是不错,为人也算正派。但自从“大”字辈以下,则是泥沙俱下,“流氓辈出”了。上海滩上诸如烟、赌、娼、盗、绑、杀等黑道各行,大都是由“通”字辈的青帮成员在掌管。当时叫得响名号的“通”字辈有金廷荪、顾嘉棠、叶焯山、高鑫宝、马祥生、严九龄、季云卿、张啸林等人。

杜月笙是“通”字辈以下的“悟”字辈,按辈分得称上面这些人为爷叔。

可是,这些“通”字辈的狠硬角色,后来却全都是杜月笙帐下的左膀右臂,他们“辅佐”杜月笙,甘愿为杜月笙所用,根本顾不上什么辈分不辈分,这是杜月笙之为杜月笙的特殊之处。

与杜月笙后来的地位不相称的是,杜月笙的“老头子”(师傅)却是个街头行骗的不大不小的混混,绰号“套签子福生”(套签子是一种骗术)的陈世昌。陈世昌自己混来混去并没混出多大名堂,却因有了这“了不得”的徒弟杜月笙而得以名满上海滩。杜月笙发达后,更把他养起来,“以报师恩”。杜月笙开馆了,有了自己的“杜公馆”,每年供给陈世昌用度,他再也不用出去套签子了,而且每年过年杜月笙会请陈世昌到杜家聚赌,所得抽头全部归陈世昌,陈世昌也受之不却,洋洋得意。陈世昌有个很不成器的儿子,有一次和人家办钱庄亏得一塌糊涂,债主追得急迫,陈世昌只好请杜月笙解困,杜月笙二话不说,问要多少钱才能了断,陈说大洋二万五千。杜毫不在意地说:“准明天如数奉上。”结果不多会儿这两万五千大洋又败光了。陈世昌爱子心切,又包羞忍辱来求杜月笙,杜毫不犹豫又给了两万。然而,这陈世昌的儿子实在会败家,不多久,这些钱又胡花海花个精光。从此以后,陈世昌再也没有脸面上杜家的门,活活给这个儿子气死了。

从杜月笙对陈世昌一事来看,他待人有个常人难及之处,那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绝对不嫌弃自己和他人出身低。凡是曾经对杜月笙有恩的,他后来都一一报答。

后来杜月笙进了黄金荣家,给黄金荣拎皮包做跟班,有次代黄金荣老婆桂生姐叉麻将赢了两千四百元大洋,桂生姐赏了他两千元。这是迄今为止杜月笙生平见到的最大一笔横财了,他如何处置这一笔意外之财?这是林桂生颇感好奇的问题。他揣着这两千大洋,找到原来在十六铺落魄时的一帮兄弟,每人几十上百个白花花的银元送了出去,他还特意找到原来当差的水果店,将原来自己弄下的亏空金额两倍补上,请这些老哥们一起下馆子海吃了几顿。

对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给自己生路的黄和祥,他后来的回报可以说惠及黄家的子孙后代了。杜月笙开祠的时候,他的声望已经达到顶峰,正是最风光的时候,这时候黄和祥也来参加典礼。杜月笙见了,叫心腹茶房悄悄通知黄和祥,一星期后到华格臬路他的公馆,有要事相商。黄和祥依约前去,杜就当场叫原来管账的杨渔笙把钥匙全部交给黄和祥,要黄立即任他的总账房,这个重要的心腹位置,黄一直做到中风而死。黄死后,这个总账房的位子,又传给了黄和祥的儿子黄国栋,由黄国栋一直做到上海解放。

杜月笙念旧。虽然他后来成了体面的“绅士”,但绝对不敢看不起像他当年一样在街头晃荡的白相人和瘪三。

当初杜月笙还混在十六铺的时候,别人总叫他“莱阳梨”,他对自己这个叫得响的诨名很是得意,别人叫他,总是连声答应,从不回绝。以后他慢慢发达起来,才少有人当面再这么叫。不过当年和他一起混过的许多小流氓,现在向他要钱时,还是不免怀着快乐而戏谑的心态,当面向他大叫这个人人皆知的外号。常常是这样:杜月笙和几个很有身份的朋友去四马路一带妓院吃花酒,他的汽车刚一停下(杜的车牌号77777,上海滩上最风光的一个号),一群小流氓便围过来向他伸手,他一面赶紧走,一面叫他的手下人快给钱。有时候钱给得少,这些人便扯开了嗓子大叫:“莱阳梨,多给点!”他的手下马上就得加钱,这样才能把这些瘪三打发走。

杜月笙削水果这一绝艺一直保留着。四川一个不大不小的军阀范绍增和杜月笙交情极密,当只有范绍增、杜月笙、顾嘉棠几个贴心朋友时,顾嘉棠便常常打趣杜月笙,随手拿起一只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叫他削,杜月笙总是笑着很快把它削好,没有丝毫不快的表示,似乎很是享受给人家削水果的感觉。他也取笑顾嘉棠,往往看到顾嘉棠进来,就笑着呵斥他,叫顾把他家里的花摆好了。因为顾嘉棠原来是个花匠,两人出身一般的低贱。

这时候他们都已经家财万贯了,这种小打小闹的玩笑,多少带着点温馨的回忆,回忆当年一起度过的穷苦日子。

在杜月笙成为“海上闻人”后,杜月笙和顾嘉棠表面上是主仆关系,但他们其实是介乎兄弟和朋友之间的生死之交,两人相互依赖,彼此捧场。

在外人面前,顾总是装出对杜恭恭敬敬、十分听话十分服帖的样子,而两人私下里则无话不谈,情同鱼水。杜也绝对不会当着别人的面对顾说一句重话。据说,蒋介石对杜月笙,有时候也如同杜月笙待顾嘉棠。在正式场合和有外人在场,蒋介石绝对不苟言笑,对杜月笙这些出身底层的帮会人物少有亲昵神色,但私下里,三两个人的时候,对杜月笙则“月生哥”叫得亲热。而杜月笙呢,表面上对蒋介石奉若神明,毕恭毕敬,但背了蒋介石则对蒋也不那么恭谨了。

在十六铺,杜月笙没有积攒下任何家财,但他积累了足够的混江湖的智慧,和人人皆知的义气。

4.黄公馆是黄金荣的公馆,在上海法租界麦高包禄路钧培里(今龙门路)1号。杜公馆在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216号。杜公馆的这栋豪宅,其地皮是黄金荣赠送的,地面上起了两座公馆,西边的一座属于杜月笙,东面一座属于张啸林,两座公馆一墙之隔,有门相通。

从黄公馆到杜公馆,路程不到一刻钟。但杜月笙从黄公馆走到杜公馆,却足足走了十多年。从黄公馆到杜公馆的这条路,就是杜月笙演绎旧上海传奇的大舞台。

约在辛亥前,经陈世昌介绍,由陈世昌的同辈兄弟,绰号“饭桶阿三”的黄振乙接引,杜月笙到了当时叱咤上海滩的黄金荣门下当跟班,年岁在二十岁左右,做的是“黄门小厮”。

黄金荣(1868-1953)是法租界的华探督察长,其势力不但遍布全上海,还远及江浙一带,在当时是有名的“大亨”,后来更成为“闻人”:上海滩的“大亨”多得很,哪怕是做“粪霸”——垄断收粪的行业——也可装模作样当“大亨”,但“闻人”则又比“大亨”分量要重得多了,沪上“闻人”,寥寥可数。

他因破了几桩轰动一时的大案,深为法租界当局看重,职务一升再升,担任法租界巡捕房华探督察长,长达二十多年,直到六十大寿之后,才退下来做顾问。凭着自己在租界的声势,他经营戏院、浴室等各种财源流畅的生意。当时,法租界内的游艺场、戏院,如大世界、共舞台、黄金大戏院等,差不多都有他插手其中,或者就是他开办的。他是个横跨黑白两道的人物,正式身份是法租界的督察长,但实际上还是上海滩上最大的黑社会头子之一。

杜月笙初进黄公馆,每走一步都踏着小心。他最初只能混在佣人中间,干些杂务,住在与灶披间相连的小房间里,进出都得走后门。生活虽然安定些,用不着每天为找吃的发愁,但他也不可能每天睡懒觉了。他既然下了从黄公馆出头的决心,这些暂时的拘束倒也能忍受。他收敛起原来的种种浪荡习惯,处处谨慎,事事巴结,尤其费尽心机,揣摩黄金荣及其周围重要角色的性格脾气,生活习惯和个人嗜好,然后投其所好,交结各色人等。用后来杜月笙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眼观四方,耳听八面”。很快,他就赢得了黄公馆上上下下的好感,众人都说他“蛮灵格”(上海方言,即很灵活,很不错之意)。一个“浪子”,一辈子浪荡无行,这不会有人吃惊,但忽然之间居然换了个人似的变得行事谨慎、稳重而缜密,这就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杜月笙口齿虽不大伶俐,但察言观色非常老道,加上身手敏捷,动作利落,给黄金荣提皮包久了,渐渐地深得黄金荣的赏识,开始接近黄金荣权力圈子的核心了。他不仅得到黄金荣的看重,更得到黄公馆的半边天,黄金荣老婆桂生姐的青眼。旧上海人都知道,黄公馆虽然姓黄,但真正的主人是桂生姐。桂生姐叫林桂生,本人虽长得矮小,却精明强干,敢作敢为,是所谓“拳头上立得起人,胳臂上跑得起马”的人物,在很多事情上,黄金荣对桂生姐一般都是言听计从的。

有一次,桂生姐得了一场大病,黄公馆内迷信,老板娘病了,便要选派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守护。这是桩苦差事,日夜不能离身,事事需要经心,没人愿干,所谓久病床头无孝子,就是这个道理。但杜月笙担起了这个担子,并竭尽全力把它干好了。旁人陪伴老板娘,也只不过是守在身边不离开,随叫随到。杜月笙却不然,他不但牢牢地守着,而且全神贯注,耳到、眼到、手到、脚到、心到。只要老板娘有什么需要,口一张他就跑去替她办好,甚至还不用开口,就想到了,为此真正做到了“衣不解带,食不甘味”。

久而久之,桂生姐对杜月笙刮目相看,既看重他手脚伶俐,又感于他的一片忠心,决心好生拉他一把。

如果光是靠伺候人来收买人心,那么杜月笙终其一生恐怕也不过是个大管家式的人物,不会有什么自立门户的机会了。然而,通过处理一桩意外的“抢土”事件,杜月笙显露出其不同一般的魄力和机智,从此在黄公馆成为独当一面的人。

何谓“抢土”?这就得说起旧上海最著名的一桩“生意”了。

整个十九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势力建立在一个巨大的三角贸易循环上——英国从中国购进丝茶等物品,印度从英国购进纱布等产品,中国则从印度购进鸦片。其中鸦片在英国这个奴隶和毒品贩子的帝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凭着它,英国一方面可以平衡在与中国贸易中产生的巨额逆差,另一方面其高额利润有力支持着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和军队(印度殖民地是鸦片的最大输出地和得益者)以及本土鼓吹殖民扩张的势力,所以英国为此不惜发动两次对华战争。经过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成了世界各列强公开合法向中国出口的大宗物品。同样,鸦片始终是现代上海这座巨大城市运转的润滑剂。“毫不夸张地说,近代上海崛起于鸦片贸易。”(魏斐德语)1843年11月,怡和洋行——英国在华最大的洋行——在上海开设分行,其中就有一个买办专门负责洋行的鸦片贸易。到1860年——鸦片贸易合法化之后两年,上海已经占到鸦片贸易额的60%,鸦片在上海几乎可以代替真金白银成为“硬通货”,商人们可以拿着鸦片购货。二十世纪初的中国,16.8%的人口吸毒,超过一半的人口,其生活、生计不同程度地依赖毒品。

上海不仅是鸦片贸易的转口站,也是鸦片最大的最终消费地,它的租界、华界散布着上千家鸦片烟馆。这些鸦片烟馆从郑洽记、郭裕记和李伟记三家批发商进货,而这三家批发商则从沙逊、新沙逊、台维和新康四家洋行购进来自印度和波斯的鸦片。这是鸦片正常贸易的时代。1906年,清政府颁布上谕,决心十年内在中国逐渐禁绝鸦片,英国同意从1908年起十年内,将从印度出口到中国的鸦片逐渐从61900箱削减到零。英国之所以此时“同意”放弃以两次战争获得的特权,有几个考虑因素。

首先,此时鸦片已经在英国对华贸易中不再具有十九世纪时那般重要地位,中国本土产出的鸦片(产自云贵川、陕甘与东北、外蒙等地)已经超过了进口鸦片(这可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进口替代战略”产品),进入民国以后,日本更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向中国出口毒品的国家。

其次,外国在华传教士向来大力反对列强向中国输入毒品。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份报刊像在华传教士办的《万国公报》那样,连续几十年持续不断地谴责鸦片和鸦片贸易,也没有任何其他刊物像《万国公报》那样详尽地控诉了鸦片对中国及其人民带来的伤害。他们认为,中国人吸食鸦片是灵魂的堕落,不利于他们皈依上帝。这种来自宗教与伦理的国际压力进入二十世纪后越来越大,使得英国“尖头鳗”(gentleman)也不得不圆滑了其脑袋。

此外,中国政府也开始重新认识禁烟的重要性。中国全国性的禁烟,先后有1906年到1917年清末民初的禁烟(这正是袁世凯执政的时候),以及从1935年开始民国政府推行的“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这时蒋介石的权力基本巩固了)。

后来由于北洋军阀的勒种,和日本侵略者对华推行毒品政策(日本人在华北大肆走私毒品),才使这两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功败垂成,烟毒不久又死灰复燃。外国租界是鸦片贸易的基地,中国政府以此为理由之一要求收回租界,而为了挡回中国政府收回利权的要求,列强也不得不做出姿态表示禁烟,以表明他们的治理能力高于中国人,作为维护外国在华特权的借口。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热门推荐
  • 控球法师

    控球法师

    比“魔术师”约翰逊传球更好的是什么人?控球法师!
  • 锁龙夺脉

    锁龙夺脉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来自日军舰队的第一发炮弹呼啸着落入海都市中心,掀开了这一场横跨百年的特殊战争。落日东出,宝塔断头,弥勒舍身·潜龙出角,十六字谶言一一对应。神秘的式神召唤,诡异的云梦湖,现代谍战奇诡惊险。海都市的东西高架立交桥柱上为何会有龙形浮雕?东海塔旁的君都大厦真的是插在龙脉上的利剑?为保家园龙脉。我们必将斗争到底!
  • 找对人 做对事 签大单

    找对人 做对事 签大单

    本书立足销售中与客户沟通困难,销售人员付出很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这一现状,以“找对人”、“做对事”、”签大单”为三个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销售工作中的两大利器-找对人,做对事,给销售人员指出了一条签大单的正确道路。书中提供了许多销售建议、实用机巧、策略,让销售人员能够避开歪路,找到方向,在销售的康庄大道上财源滚滚。
  • 绝色丹药师

    绝色丹药师

    苍琦,舞阳城苍家嫡出之女,天才如她却因与魔宗高手决斗身负重伤,沦为废物。清醒之际,功劳被圣宫宫主之女所占,而曾经天才则沦为世人口中欺世盗名骗子。看她再次崛起,绽放光芒,将绝世的一剑削向真正欺世盗名之徒,还她原本清白。看她振作重生,宛如凤凰浴火,惊艳了曾经未婚夫的眉眼。当废物的她遇上那位绝色的尊主,由此开启成为唤灵师契机。从此,她拥有一双洞悉世间脉络的眼,更有一双夺天地造化奥妙的双手。组队,她永远是最可靠伙伴,炼丹,极品元魂丹药在她掌中唤醒铸玄器,一品玄器不稀罕,传说中天器由她亲手铸造完成。绝种药材,由她亲手培育而成,质疑之人为之消声。当自己亲人遭受阴谋而亡的时候,她一步步踏上了复仇争霸之路,势必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绝色师尊爱卖萌,强迫定亲的聆家尊者天然呆当小萝莉出落成大美人,似乎桃花运也悄然而来。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 极品霉妃:冲喜穿越之红杏要出墙

    极品霉妃:冲喜穿越之红杏要出墙

    男友结婚了,新娘不是她,不但如此,还倒霉的被新娘的花球砸中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待嫁新娘的身上。什么?冲喜?还是男人给女人冲喜……OMG,那啥?她没听错吧?好吧,冲就冲,去去身上的霉气也好,只是为嘛要给她一个风流成性,夜不归宿的相公?靠,是可忍,孰不可忍?本姑娘不干了!啥?问她要干嘛,哼,当然是学做红杏出墙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掌心的灵动

    掌心的灵动

    在神界中,他是一颗耀眼的新星,可是他却背负着家族神秘的诅咒。她倍受嘲笑,却有着乐天派的性格,她的灵力是最差的,但是在她的身体中蕴含着一股不知来源的强大灵力。他们一起来到了人界,生活却没有轻松起来,在他们的身后有虎视眈眈的邪恶之势,真的是神界预测到了什么,才会让他们来么……
  • 绝世神医之颜倾天下

    绝世神医之颜倾天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朝堂争斗,江湖风雨,一身医术出神入化;为身世,默默守候。究竟,她,绝色倾城,聪明伶俐,是谁执谁之手,为红颜,数次绝处逢生:他,云国四皇子,腹黑且无赖,为夺皇位,费尽心机。他,江湖第一杀手组织当家少主,笑看世间红尘!,只为她的回眸一笑。他,敌国皇子,为她倾尽所有
  •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上88位关键人物的真心话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串起来的中国史。每一句“真心话”,就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反映的是历史中权力游戏的规则、名利生活中的利害算计,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点乃至阴暗面。这些“真心话”,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故事轻松简单,文字活泼,是一本别开新意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