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300000014

第14章 袁世凯:路过民主共和的门口(4)

历史走到1911年时,清朝的统治看似稳定。《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是如此描述自己眼中的北京的:“在北京,我发现这个城市正在变样。到处都在铺石子路,重要的宅第,家家都点上了电灯,街道也用电灯照明,电话通畅,邮局每天投递八次信件。巡警简直叫人赞扬不尽,这是一只待遇优厚、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队伍……自来水供应良好,我敢断定,不需要多久,我们就能乘上电车……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正在日趋丰富,这是不成问题的。再没有比这更使我深信不疑的了。你在全国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财富增长的迹象映入眼帘……兴修铁路正取得真正的进展……无论哪里修筑起一条铁路,那铁路穿过的省份就会得到难以置信的好处。”如果没有突发情况,看来袁世凯就只能老死洹上村了。

上有敌视的统治者,下有稳定的社会,袁世凯会有机会吗?

袁世凯的53 岁生日,是在洹上村大摆宴席庆祝的。他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武昌起义的消息。

战报传来,亲朋好友兴高采烈,认为清朝大厦将倾,该袁世凯出山了。果不其然,三天后,朝廷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的诏书就送到洹上村了。袁世凯随即上书拒绝,理由是脚伤还没有好。朝野都知道,袁世凯是嫌官职太小。袁世凯担任过军机大臣、直隶总督,出任湖广总督着实是委屈了。许多大臣也觉得载沣太“小气”了,不能怪袁世凯不来。

载沣心里还不想袁世凯来呢。没有袁世凯,载沣就挑选陆军大臣荫昌率领北洋军冯国璋部南下镇压革命军。战前,冯国璋跑到洹上村问袁世凯怎么办。袁世凯给了六个字:慢慢走,等等看。结果,荫昌根本指挥不动北洋军。磨蹭了多日,北洋军连湖北地界的影子还没看到呢。北洋官兵普遍反对替满族亲贵去打同为汉族人的革命军。如此一来,革命军是肯定镇压不了了,就连能否保证新军不倒戈、站到革命军一边都很难说了。

摄政王集团挽救不了恶局。列强为了保持中国稳定,呼吁重用袁世凯,鼓吹“非袁莫属”。此前清朝已经建立内阁,袁世凯想要的是内阁总理的职位。随着南方革命的扩展,独立省份越来越多。中外声音纷纷要求清朝满足袁世凯的要求。内阁总理奕劻、协理徐世昌和那桐主动辞职,奏请让袁世凯出山主政:“其才胜臣等十倍,若蒙特予起用,必可宏济艰难。”这一下,载沣在内外逼迫之下,无路可走了。最终,袁世凯如愿以偿,接到了内阁总理的任命。袁世凯接到任命,不去北京,先去军中督战。原先踌躇不前的北洋军迅猛前进,很快就收复了汉口和汉阳,沉重打击了湖北革命军。从前线凯旋回京后,袁世凯逼迫载沣向内阁交权、回家去当寓公。

袁世凯戏剧性地重返政坛,而且奇迹般地掌握了王朝大权。

革命洪流冲击下的清朝政府摇摇欲坠,这让在中国拥有巨大利益的列强胆战心惊。他们对华政策的目标是“求稳定于一时”。袁世凯是他们稳定既得利益的最大希望,所以列强基本上是支持袁世凯的。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指示朱尔典说:“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我们希望看到,作为革命的一个结果,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与各国公正交往,并维持内部秩序和有利条件,使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获得进展。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支持归支持,具体怎么处理中国事务,列强都没有成熟的想法。有的列强囔囔着清王朝继续存在“才是对我们最为有利的”,但日本宣称中国的稳定“在于建立能维持国家统一与安宁秩序之君主制”,英国则认为应该换掉爱新觉罗家族,“册立当代孔子后裔,拥为皇帝”。列强宽泛的支持给袁世凯提供了发挥的巨大空间。

袁世凯知道革命如烈火,会越烧越旺;清朝如朽木,不可中兴了。他对清王朝已经没有效忠之心,但表面上还需要高唱忠君报国的高调,宣称“拥护君主到底,绝对不能赞成共和,不过世界既有共和学说,亦不妨研究”。实际上,袁世凯对共和制度“研究”得很深。当刺杀载沣的革命党人汪精卫被袁世凯放出来之后,每天晚饭后,袁世凯都找他来询问共和、革命等情况。汪精卫一般是七八点进入袁府,和袁世凯谈到十一二点才出去。后来汪精卫又推荐了魏宸组。他们讨论的内容已经包括君主制和共和制,以及哪种制度更适合中国。魏宸组大谈共和制的好处。袁世凯起初还说官话,后来渐渐不坚持君主制,只说在中国实行共和很不容易。汪精卫和魏宸组都说:“中国非共和不可,共和非公促成不可,且非公担任不可。”24袁世凯半推半就,默许了。他的真实心思是,君主制正在被国民抛弃:“然而彼众若狂,醉心民主,兵力所能平定者土地,所不能平定者人心,人心涣散,如决江河,己莫能御,爵禄不足以怀,刀兵莫知所畏。似此亿万之所趋,岂一二革命党所能煽惑。”君主专制政体即将被抛弃,中国将改为民主共和国。既然要改,别人改还不如我袁世凯来改。改好了,对国家有利,对自己更有利。所以,武昌起义起义发生不到一个月,袁世凯就在十月底与十一月初数次派人向武昌方面试探“和谈”。11月26日,袁世凯与英国公使朱尔典密商,决定由英国驻汉口的总领事葛福出面,采用非正式的口头传话方式,向刚到汉口筹划组织临时政府的各省都督府代表提出:停战、清帝退位、选举袁世凯为总统的三项议和条件。当时,北洋军队正在猛攻革命军,并在第二天攻陷了汉阳。袁世凯深谙软硬兼施之道,意在逼革命党人接受条件。

南方各地普遍接受了袁世凯的条件,答应只要袁世凯能够推翻清朝就拥戴他为总统。袁世凯以为总统已是囊中之物,谁想孙中山突然归国,凭借巨大声望和同盟会组织抢了他的总统职位。

尽管孙中山当选的是临时总统,袁世凯也极为恼火。当孙中山继续希望袁世凯推翻清廷,发电报向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上款为“北京袁总理”时,袁世凯不冷不热地回电,称“孙逸仙君”而不是“南京孙总统”。孙中山针锋相对,再发电就改称“袁慰亭君”了。

袁世凯情绪出现了酸溜溜的波动,在立场上退步了。他声称之前赞成共和的事情是北方和谈代表唐绍仪擅权答应的,没有经过自己同意;现在南方选举大总统,组织政府,没有和谈诚意,因此招回唐绍仪。孙中山在1912年1月1日宣誓就职,袁世凯唆使段祺瑞、冯国璋、段芝贵等北洋将领四十多人在2日通电,主张君主立宪,极力反对共和。袁世凯转告南方和谈代表伍廷芳,声称誓死反对少数人在中国推行共和制。

袁世凯还搞了许多小动作。比如,北洋军攻陷汉阳后,袁世凯让英国汉口领事找到逃出武昌的黎元洪,并转告黎元洪,自己停止军事行动的决定。黎元洪这才悄悄回城,欠了袁世凯一个人情。后来在武汉,黎元洪与北洋军实现了事实上的停火,帮助了袁世凯得以抽调主力军队威胁南京方向。再比如,袁世凯大力笼络汪精卫,让长子袁克定和他结为异姓兄弟。袁克定的年纪比汪精卫大,袁世凯却要儿子称汪为兄。汪精卫从死牢逃生,知恩图报,在京津与杨度等人发起国事共进会,倡导南北妥协实现和平,后来又成功南下,打入了临时政府内部,鼓吹拥戴袁世凯。

在袁世凯的努力下,加上临时政府举步维艰,拥戴袁世凯出任总统、收拾局势的声音重新成为主流。黄兴致信袁世凯说:“明公之才,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当局亦无不有拱手而听命者。苍生霖雨,群仰明公。千载一时,祈毋坐失。”在现实困难面前,黄兴开始主张与北方妥协。孙中山最终同意,在1912年10月对上海国民党演说“在前清官场中项城有真实能力,勇于干事,迥异常庸,其在北洋练兵,卓著成效,故此人而入民国,亦必为重要人物”。

袁世凯辛苦了好半天,让总统宝座这只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回来。剩下要做的就是逼紫禁城里的孤儿寡母退位了。

与让南方革命党人接受自己相比,袁世凯在逼清王朝退位这件事情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由于袁世凯迟迟没能让宣统小皇帝宣布退位,南方一度都怀疑他的革命诚意了。

袁世凯原本可以快刀斩乱麻,将清朝皇室和北京城的王公贵族都给一网打尽,在南北双方(南方同盟会为主的革命势力和北方北洋军为主的军事力量)的支持下,抢在孙中山回国之前成为中国第一位总统。但是“袁世凯究竟还不是个心狠手辣的屠夫,他的恕道,和他的婆婆妈妈的行为,累得革命党对他失去了耐性”。袁世凯做不了武则天或者赵匡胤,磨蹭了很长时间,让孙中山成了黑马总统。

袁世凯不是没有能力逼宫夺印,而是不希望这么硬干。

项城袁家多少也算是“世受皇恩”的官宦人家,袁世凯虽然从军成为武夫,可也读过几年书,知道“君臣父子”那一套说法的影响力,不想被套上在王朝末世对孤儿寡母不忠不义的恶名。袁世凯毕竟是从传统政治中走出来的旧官僚,权力欲是有的,但名节思想和畏惧心理也有。溥仪长大了,曾回忆起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觐见自己和隆裕太后的情景。几十年后,他还记得太后在大哭。跪在他面前的一个老头子,也泪流满面。不管袁世凯的泪水是真是假,他没有采取血腥政变的方式将清王朝赶下历史舞台,多少给服务了大半生的老主子留了面子。但是,宣统不退位不行了。溥仪记得那个老头子反复告诉太后,革命军无孔不入,是如何的厉害;孙文三头六臂,是如何的有钱,光从海外就募集到捐款数千百万。隆裕太后不辨真假,全无主意,任由袁世凯与南方接触,只求能为皇室争得优待条件。对于退位,以隆裕太后为首的皇室迟迟下不了决心。袁世凯先是在1月16日通过内阁正告清廷:“读法兰西革命之史,如能应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子遗也。”露出了威胁的意思。10天之后(26日),坚决拒绝退位的年轻宗室亲贵一派的首领良弼遭到革命党刺杀,两天后惨死。袁世凯趁机授意湖广总督段祺瑞领衔、42名将领在当天通电全国,逼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大清国皇室终于发布逊位诏书。25

16日,袁世凯在复电南京参议院接受临时大总统之后,通令自2月18日(阴历正月初一日)所有军官、官吏一律剪发。袁世凯本人并没有剪一个时下流行、代表共和革命的“文明头”,而是在外务部大楼剃了一个大光头。从此,大秃头、留小胡子、身体发福的形象成了袁世凯的标准历史像。

标志袁世凯政治生涯迈上新台阶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大典,于1912年3月10日在京举行。袁世凯以河南腔的北京官话宣读誓词。两天前,袁世凯电传给临时参议院的誓词说道:“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并表示:“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但在正式宣誓时,袁世凯把后一句改为了“速定宪法,副国民之愿望”。(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三字之差,难道是口误吗?

典礼结束后,袁世凯一行在院外走廊处与纷至沓来的记者交臂而过。《民国报》记者梁漱溟观察近在咫尺的袁世凯:“矮墩墩的个头,光着秃脑袋(帽子拿在手里),留着短须,已有几根花白,胡须周围及两颊都没有修刮干净,一套军服也是皱皱巴巴的,与大总统就职的庄重典礼很不相称,尤其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分明是很不郑重。”梁漱溟没有看出来的是:袁世凯那套皱巴巴的军服是清朝的陆军将领军装,上面还佩戴着一年前清政府刚颁布的肩章与领章。

无数革命者为之奋斗、志士仁人梦想几十年的共和国在统一之初,迎来了出身旧官僚的第二任总统袁世凯。“清王朝的灭亡当然是在革命党人的冲击下崩溃的,但革命党人并不是唯一的导致清王朝崩溃的力量。事实上,决定性的力量来源于王朝体制的内部,结果,也只是袁世凯的北洋系作为体制内的力量,以形式和权力的更新,继承了清王朝的遗产,而辛亥革命党人作为体制外的力量,很快被排除出政权之外。”(朱宗震著:《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当时的许多人和后来的许多人,都痛苦地接受了这么一个现实:一个来自要推翻掉的阶层的人占据了新政权的元首宝座。

“袁在登上总理宝座,获得总统桂冠的过程中,利己的权力欲始终是他活动的重要动机,但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效果比较动机更具实质性意义,实行半君主制的克伦威尔,实行帝制的拿破仑,谁没有利己的权力欲呢?我们不能据此便抹杀他们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巨大作用,伟大才能。”(姜新:《重评辛亥革命前期的袁世凯》)诚如所言,袁世凯的出身和品行都不重要,关键是看他的贡献,看他的未来,看他能不能为一片空白的共和国创造理想的未来?

宋教仁案:幕后主使?庇护凶嫌?

民国二年(1913年)3月20日晚上10时左右,上海沪宁火车站。

沿津浦路北上北京的列车即将开车。一身西服、身材消瘦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在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人的陪同下,走出候车室,前往剪票口准备进站上车。

深夜赶来给宋教仁送行的人很多。因为在年初的全国大选中,国民党获得了国会多数席位,宋教仁到处鼓吹建立议会-内阁政体,实行政党政治,引起了极大反响。现在国会开幕在即,国民党当选议员纷纷北上赴任。总统袁世凯更是电催宋教仁北上共商国是。很多人认为宋此行极可能入阁拜相。宋教仁平素民主作风浓厚,加上如今尚是一介平民,因此身边并无警卫人员护驾。毫无阻拦的送行者都涌向剪票口,与宋告别,场面出现了混乱。

剪票口对面的一个小吃摊上,一个黑影拍拍旁边已经半醉的一个壮汉,指着宋教仁的身影嘀咕了几句。于是,那个醉汉慢慢向剪票口走去,挤进人群后突然拔出手枪,朝着宋教仁连开了三枪。

犀利的枪声撕裂夜幕,火车站内一片慌乱,人们四散而逃。凶手夹杂在人群中逃逸而去。

枪响后,黄兴略为诧异,随即转向宋教仁,只见他倒在了地上,鲜血正从腰间汩汩溢出,染红了剪票口前的土地。一旁的于右任急忙叫车把宋教仁送到附近的铁路医院抢救。

同类推荐
  •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小妻不好惹

    小妻不好惹

    严肃很严肃地对宁可告白,一见钟情,再见上手,三见别想逃出咱的手!小妞,你就从了吧!一个身世背景杠杠的,一个是当红女写手!当钢铁无敌的他锁定目标之后,想逃,没那么容易!
  • 独宠鬼颜太子妃

    独宠鬼颜太子妃

    颜如魔鬼,心比毒蝎,天启王朝第一嚣张纨绔女。他,她,貌似谪仙,气若幽兰,天启王朝第一惊才美男子。她,相府嫡女,五岁当街调戏良家美男,七岁玩翻京城,十岁…十六岁无人问津,待嫁闺中。他,东宫太子,七岁能为国献策,十岁临朝听政,十二岁…二十岁孤身一人,太子府无一美人。一道圣旨,天下华嘫。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相府嫡女,徳才兼备,今赐婚太子,为太子正妃,即日完婚。钦此。相府嫡女,确实“得财”兼备。“得”,吃得,玩得,混得。“财”,爱财,敛财,贪财。一纸赐婚,让处在极端的两人有了交集。渐渐的,众人才知,原来,她竟是这般…精彩对话抢先看:[谪仙太子]水月华(慵懒说道):爱妃,本宫人都是你的了,银子自然也是你的。云莲箬(顿时大喜):银子留下,太子殿下可以离开了。水月华(委屈):爱妃,难道本宫在你眼里还不如这些银子?云莲箬(挑眉,你答对了):在我眼里心里,银子永远排第二。水月华(暗喜,心中无限YY):那第一呢?云莲箬(免费送一记白眼):第一,自然是金子了。水月华(脸黑了)…云莲箬…[自大王爷]水千傲(霸道地):女人,离开水月华。云莲箬(眨巴着无辜的眼睛问):啥?水千傲(理所当然的样子):做本王的侧妃。云莲箬(一愣,再魅惑一笑):不干。水千傲(怒):别不识抬举。云莲箬(摊摊手):本小姐从不知抬举为何物。[异国王子]耶律枫(深情):箬儿,跟本王子去南夷,做我的王子妃。云莲箬(不留情面,狂揍他一顿):本小姐不弱。耶律枫(捂脸):打人不打脸。云莲箬(勾唇一笑):我打的不是人。…[潇洒庄主]江水寒(摇着桃花扇):箬箬,我天下第一庄财富万千,要不要去数数?云莲箬(纠结一番,果断拒绝):不要。江水寒(挑眉询问):为毛?云莲箬(摆摆手):有人让我去国库数过了。…本文女强男强,无虐无误会,互宠。喜欢的亲,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步步惊婚:误惹终极BOSS

    步步惊婚:误惹终极BOSS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用这一条,肖旷成了云茉雨的债主。肖旷阴冷的道:“报纸拿过来……”云茉雨郁闷的拿了,结果他又要水果、咖啡……难到你就没有爪子吗?一天,外面下着大雨,肖旷却关上了门严厉的逼视:“你错没?”“……”“你不知道错在哪吗?”我错在要走门,绕到旁边跳窗户,弹弹身上的水,哎马!真的不是故意跟恶魔作对啦(*^__^*)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婚外遇

    婚外遇

    激情过后,大脑有些晕眩,混沌到无力睁开眼眸。他将头埋在她的颈间,闷声低笑,“缺氧了。”她陪笑,可是笑意却无法达到眼底。直到此时,她才从心底涌起罪恶。“酒醒了吗?”他仍是很温柔地问。“嗯。”对,酒,就是酒!可是现在,怎样后悔都来不及了。她的心里有些恐慌,手脚冰凉,可是面上仍然平静。他支起一只胳……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穿越之问鼎后宫

    穿越之问鼎后宫

    无故穿越到羽国后宫成了皇甫康然最宠的妃子,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陆语曼得知自己得宠并不是因为皇甫康然真正的喜欢。本无所求的她,必须为了生存而开始进行一次次的斗争。暗杀——看语贵妃如何化险为夷;嫁祸——看语贵妃如何反败为胜。争后位不为权、不为宠,只为生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

    中国人研究智谋,运用智谋,相关的故事浩若繁星,数不胜数,有的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有的是后人的夸张演绎的,但无论是否真实,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书从无数中国智谋故事中选择了一小部分,用通俗的方式加以讲述,并在故事后进行适当的点评,以便读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智谋的精髓,并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 岛

    2006年英国畅销书top1,超越《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哈利·波特6》,令整个欧洲都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多年来,阿丽克西斯发觉母亲总是过分守护着自己的过去,不仅掩埋了自己的根,还把上面的泥土踩得结结实实。阿丽克西斯决定打开母亲尘封的过去。她来到爱琴海的布拉卡,登上一座叫斯皮纳龙格的荒凉小岛。这是一处禁地,一处令布拉卡、爱琴海,甚至整个欧洲都谈虎色变的禁地,更是母亲的禁地。禁地打开,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凄凉故事怆然铺展,一曲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徐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