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300000010

第10章 孙中山:中国第一位总统(10)

3月11日,孙中山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他终于对守护在床边的众人说:“现在要分别你们了,拿前几日所预备的那两张字来呀,今日到了签名的时候了。”刚好在场的汪精卫连忙把遗嘱草稿和墨水笔递上。孙中山虚弱到了极点,双手不断颤抖,拿不住笔。宋庆龄含泪,扶着丈夫的右手腕,孙中山这才签名成功。遗嘱上的签名虽然软弱无力,但清晰可辨。孙中山签名后,妻子宋庆龄、儿子孙科和守护在侧的张静江、吴稚晖、汪精卫、宋子文、孔祥熙、戴恩赛、邵元衡、戴季陶、邹鲁、陈友仁、何香凝依次签字为证明人,汪精卫最后又署名为“笔记者”。16孙中山遗嘱就此完成。

政治委员会拟定的遗嘱共有两篇,第一篇是政治遗嘱。全文是:“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这份遗嘱被概括为响亮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口号。

第二篇是家事遗嘱:“余国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孙中山的主要遗产是上海寓所(今上海孙中山故居),是在租界内的独门独院。当初有四位加拿大华侨来拜访孙中山,见革命领袖居无定所,就集体出资为他买下这座寓所。孙中山推托不掉,就收下作为住宅。两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和宋庆龄就居住于此。

11日下午,孙中山心力开始衰竭,脉搏细若游丝,用微弱的声音不断喃喃自语:“和平、奋斗、救中国。”(新中国建立后,何香凝据此将孙中山的遗嘱归纳为“和平奋斗救中国”。)次日(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逝世,享年59岁。

12日当天,国民党要员紧急入京,开会讨论孙中山治丧事宜。留守广东的胡汉民在当日下午1点接到汪精卫电报,知道孙中山逝世。他随即饬令广东政府各地停止宴会、大小机关从12日起下半旗七天、各机关用蓝印一月、军队及各机关职员缠黑纱一月。

孙中山生前选定南京紫金山为安葬地,因为南北尚未统一、交谈隔绝,入葬紫金山很困难。国民党决定在北京先以平民礼给领袖入殓,日后再南葬紫金山。3月15日,孙中山遗体盛殓楠木玻璃盖棺,在协和医院举行大硷;19日自协和医院移灵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社稷坛大殿安放;24日在中央公园开吊致祭,供民众来灵堂致哀瞻仰。4月2日,孙中山灵柩移往京西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生前为人民奔走奋斗,北京百姓给予了他巨大的哀荣。灵柩西移途中,北京民众、京汉铁路总工会等工会组织、中小学校、士兵等30万人步行相送。三架飞机绕空飞行,鸣炮三十三响,各处皆下半旗。此后,孙中山安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

以孙中山接班人自居的蒋介石北伐占领北京后,在1929年6月1日为孙中山举行了隆重的迁葬典礼,将灵柩迁往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碧云寺则留下了孙中山的衣冠墓。

孙中山遗体在协和医院作了防腐处理,肝脏被取出。灵柩迁葬南京后,肝脏仍存放在协和医院。抗战中,日本人接收了协和医院。大汉奸、汪伪政府“外交部长”褚民谊为了标榜自己是三民主义和孙中山的忠实信徒,要挖掘肝脏的政治价值。1942年3月底,褚民谊专程前往北京要来肝脏,护送到南京,交中山陵保管。一路上,褚民谊大事张扬,张罗了大小报纸的记者跟踪报道,拍摄了一组“国父灵脏奉安”,给自己脸上贴金。随后,褚民谊又从上海孙中山故居中把被日军封存的《孙文学说》原稿和《建国大纲》、《中国之革命》手迹以及孙中山生前的佩剑等物大张旗鼓移往南京保藏。抗战胜利后,褚民谊身陷牢笼,被判死罪。他想再一次挖掘孙中山肝脏的政治价值,将功赎罪,保全性命。上下运动后,江苏高等法院以褚民谊保护国父灵脏及遗著“不能谓无功”,决定重审褚民谊汉奸案。法院也学褚民谊当年的样子,在大小报纸上大肆介绍褚民谊当年如何与日本人交涉,如何接收肝脏及文献等文物,为褚民谊开罪。褚民谊很得意,在狱中晨练、打太极拳,得意洋洋。谁知,民众对法院和褚民谊利用孙中山肝脏牟利的行径极其愤慨,认为褚民谊罪该万死、高等法院袒护包庇汉奸,一致要求维持褚民谊的死刑原判。最终,褚民谊以汉奸罪在1946年8月23日被枪决。

说到孙中山的家室,在人们熟知的宋庆龄之前,孙中山有过两任妻子。

1884年,19岁的孙中山迎娶了18岁的卢慕贞为妻。卢慕贞是广东乡间的旧式妇女,性情温和而保守。二人婚后,生育有一男二女(孙科、孙延、孙琬)。孙中山一生只有这三个子女。年轻的孙中山常年在外学习和闯荡,与卢夫人聚少离多,感情平淡。更重要的是,孙中山和卢慕贞思想差异极大,虽然说不上貌合神离,但也丝毫没有共同话题可言。幸运的是,卢慕贞本人看得很开,也没什么野心,更不想当什么“第一夫人”,1915年主动与孙中山离婚。

孙中山1892年毕业于西医学院不久,认识了小自己七岁的陈粹芬。两人在香港坠入爱河,走到了一起。陈粹芬没有读过书,和清末的一般妇女看似无异,但性情刚强。在孙中山亡命海外之后,陈粹芬选择寄居在广州友人家长达十年之久。随着孙中山的处境越来越艰难,陈粹芬毅然前往日本陪伴在孙中山身边。此后,陈粹芬陪伴孙中山出现在日本、南洋等地,接待革命同志,照顾孙中山和同志们的生活,印刷宣传品、接船、洗袜子,任劳任怨。许多革命党人都受到过陈粹芬的接待。青年蒋介石就接受了陈粹芬精心的接待,感激地称她“四姑”,直到晚年还曾提起。难得的是,陈粹芬一介女流,还参加了孙中山策划的四次武装暴动。宣统年间,陈粹芬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不得不回香港疗养。不久民国建立,为革命贡献良多的陈粹芬功成而退。她和孙中山没有正式结婚,关系逐渐淡化。之后,陈粹芬移居澳门,从不提及早年革命经历和与孙中山的关系。孙中山和陈粹芬的关系是国民党内高层公开的秘密。但出于为尊者避讳的考虑,陈粹芬成为了一个“消失的名人”。

孙中山的第三位妻子是宋庆龄女士。早年,孙中山和陆皓东两人寻找上书李鸿章的路子时,在上海遇到了从美国回来的传教士宋耀如。宋曜如有三女(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一男(宋子文),四个子女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二女儿宋庆龄在小的时候见过孙中山这位“革命叔叔”。宋家大姐宋霭龄是孙中山在日本时的机要秘书,后来因为要与孔祥熙结婚而去职,就介绍刚从美国学成归来的二妹来代替自己。宋庆龄抵达日本不久,孙中山就向她求婚。孙中山身上的革命光环、成熟气质和总统历史,让年轻的宋庆龄对求婚难以抗拒。两人私订了终身。结婚要父母的同意和祝福,宋庆龄返回上海禀报父母后,宋耀如勃然大怒,坚决不同意二女儿嫁给年长26岁的孙中山。宋庆龄一咬牙,返回日本,1914年10月与孙中山结婚。孙宋两人的婚姻,掀起了轩然大波(丝毫不亚于日后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日籍好友头山满得知孙中山婚讯后惊讶地说:“不是要同姐姐结婚吗?怎么换了个妹妹呢?”可见,这段婚姻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宋庆龄陪伴孙中山走完了之后的岁月,此后以孙夫人的身份活跃在近代政坛上。

孙中山的三位妻子,卢、陈二人与宋庆龄没有任何接触。孙氏家族上下对三位都尊敬有加,孙辈统一称卢慕贞为“澳门婆”,陈粹芬为“南洋婆”,宋庆龄为“上海婆”。卢慕贞由女婿奉养,住在澳门;陈粹芬晚年由孙中山的侄子孙乾奉养,住在中山县的石歧;宋庆龄居住在上海的孙中山故居内。

孙中山的政治生涯没有以大胜利的辉煌收尾,主要因为他身处大动荡、大变革的乱世。武夫、政客,甚至流氓、土匪,最适合乱世。在乱世中崛起的也往往是这些人。而孙中山是西方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在乱世掌权崛起是很困难的,更何况是从西方归来的知识分子。(这两点相结合,能解释孙中山的许多言行。)孙中山不成功的另一大原因是,他身处的乱世不是一般的乱世,而是中国告别数千年君主专制统治、在民主共和道路上蹒跚试行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大变局中,不要说孙中山这个书生,就是袁世凯、曹锟那样的武夫,也无可适从。孙中山的探索和奋斗都是前所未有的,他一生想办许多事情,但绝大多数事情都失败了。可他办成了一件事情,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草创了民主共和国的雏形。仅凭这一件事情,孙中山就足以名垂青史了。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颂孙中山“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他为“中华民国国父”。新中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被尊称为“革命先行者”,每年的3月12日(孙中山忌辰)被定为“植树节”——孙中山生前关心国家建设,号召绿化西部。

同类推荐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星之海

    星之海

    命运象强盗,一样样剥夺你拥有的珍宝,然而纵然相隔一光年的距离,我们的心却仍在一起。一如光年的遥远,一往情深的想念。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陈独秀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编者筛选了陈独秀谈新文化运动、杂论、论文化、论教育、政论、谈人物、论文学七类文章中的精华篇目,以供读者欣赏研究陈独秀的文章,感受其思想智慧的光芒。
  • 前七国志

    前七国志

    此书叙战国时,孙膑自请去云梦山鬼谷子处学兵法,途遇魏人庞涓,二人为兄弟,同去求学。后来学成后,二人各归其主,庞涓进攻韩国,孙率兵相救,生擒庞涓于马陵道,又会齐七国诸王,斩了庞涓。孙膑功成身退。
  •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聪明女人人脉学

    聪明女人人脉学

    美国有一句流行语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vou know),而在于你认识谁(whom vou know)。”聪明女性更是高声提醒所有的女性同胞:女人,人脉决定财脉、情脉,甚至是你的命脉!人脉是一个女人获取财富、抓住爱情、走向成功的门票。 本书结合当今女性人脉关系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介绍了女人如何建立人脉关系,如何利用人脉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给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整套实用、高效、便捷的人脉关系成功妙略。 女人要相信,只要拥有完善的人脉,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 谁的青春没有秘密(原创经典作品)

    谁的青春没有秘密(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逗宠俏王妃

    逗宠俏王妃

    公元二零一零年五月三十日。和风日丽,晨起的太阳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跃然上空,林立的高楼大厦被包裹在一片柔和的金光中肃穆安详。某科研机构实验室。“教授!您不要开国际玩笑好吗?我需要在那个破地方那么长的时间吗?稍微转圈不就好了吗?您别逗我了,再说那个什么玄墨火麟玉肯定不会那么好找的,你派别的人去吧!”子赢娇俏的脸上一片焦急。搞什么飞机,这是什么乌龙状况啊,……
  • 《本草纲目》中的百病食疗方

    《本草纲目》中的百病食疗方

    探寻《本草纲目》中防治疾病的食疗智慧,广阅薄取,品鉴本草巨著之食疗精华。融一代神医李时珍的养生智慧于平常的食物中——大枣、小米、萝卜、木耳等,摇身一变,成为你身边最可爱的健康使!最理想的养生方式,尽在本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