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800000020

第20章 旧体诗词在“文革”中的复兴(2)

龙鱼鼠虎费疑猜,幻戏纷陈幕半开。

忽见飞琼回舞袖,庄容端出守宫来。

(注:飞琼,乃许飞琼,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守宫,即壁虎,一种小爬虫。诗人在这里影射江青。)

鹂食其

张采庵 (1969年)

纵横休笑鹂生狂,按剑军门势已猖。

一自非儒登广野,有人专道学高阳。

杯中竟是干时物,鼎上何来索命汤。

欲觅酒徒商古意,柳花风紧汴云凉。

(注:鹂食其,西汉政客,自称高阳酒徒,获得刘邦信任,后鹂食代为刘邦做说客,被齐王田广烹杀,诗人以其人隐喻“文革”中的“政治扒手”。)

十年浩劫中,尽管古典诗词遭到空前打击,诗词作者横遭摧残,但是古典诗词在转入地下后,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地下诗作,仍然获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它们不仅记录了“文革”时代政治运动的场景,也为现代人的旧体诗创作,提供了一个选择、继承、创变更新的一个历史新起点。它们将成为现代旧体诗发展的宝贵历史源泉和艺术资源。

两个事件与手抄旧体诗的流行

在“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众广泛流传的旧体诗词往往伴随某一政治事件或某一运动而产生,它被冠以上层领导人的名字,凭借“小道消息”而流传。这就使得这部分旧体诗词像是政治事件的寄生物。这是因为“文革”时代的特殊环境使然。

在1967年,全国掀起对毛泽东崇拜的热潮。这时,在红卫兵中广泛流传着一首所谓林彪所写的《沁园春》。此诗实为山东大学教授高亨在“文革”前所写,并曾发表于山东大学学报《文史哲》上。这首词因为被冠以林副统帅的名字,在全国范围扩散开来。并出现在大字报、传单和红卫兵小报上。

沁园春·读毛主席诗词

高亨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眼底五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唤起蜇龙飞舞,扑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

春满人间世,日照火旗红。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

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

细检诗坛李杜,词翻苏辛佳作,未有此音宏。

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在“文革”后期,曾两次大规模流传旧体诗。这两次全国范围流传的旧体诗词,是在1971年底和1972年初。一次是围绕九一三事件,流传的政治诗;另一次是在陈毅同志逝世后,全国广泛流传《陈毅诗抄》时,伴随的批挽诗悼词。这两批旧体诗的产生及流传,都有其深厚的政治背景。

1.九一三事件与手抄旧体诗

1971年九一三事件爆发后,在全国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中央专案组在同年12月1日下发了《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下发基层传达给群众学习讨论,在此之后,又陆续下发了材料之二、之三。与此同时,各种小道消息不胫而走。一批反映九一三事件的旧体诗词也在此时,通过小道消息渠道隐秘地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其内容主要环绕九一三事件。

在此期间,流传有叶剑英所写的三首诗,现转录其一:

铁鸟南飞叛未成,庐山修古显威灵。

仓惶逃窜埋沙碛,地下应愧汉李陵。

这首诗因辗转传抄,形成有多种不同版本。如第二句,有人传为“庐山终在显威灵”;第四句,有人传为“地下愧有汉长陵”。

当时流传的还有赵朴初的散曲:《反听曲》、《反听曲之二》

听话听反话,

一点也不差。

“高举红旗”

却早是黑幡一片从天挂

“共产主义”

原来是子孙万世家天下。

大呼“共诛共讨”的顶呱呱,

谁知道,首逆元凶就是他!

到头来,

落得个仓皇逃命,

落得个折戟沉沙,

这件事儿可不假,

这光头跟着那光头去也!

这才是,

代价最小、最小、最小,

收获最大、最大、最大,

是吗?!

--《听反曲之二》

伴随这些诗词的,还有一些原唐、宋诗词。当时风传,陈毅赠毛主席一首白居易诗。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假有谁知。

同时流传的还有叶剑英赠毛主席的一首杜牧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此同时,还传出毛泽东赠陈毅古语:“尧尧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和赠周总理、叶剑英语:“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些流传当然是对“文革”极左路线的一次群众性斗争。

2.《陈毅诗词选集》的传播和一批悼诗挽词的产生

1972年1月6日陈毅病逝。陈毅的去世在人民心中引起了巨大震动。陈毅逝世的讣告和毛泽东臂缠黑纱与张茜亲切握手的大幅照片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人们百感交集。雪片一般的唁电、唁函从全国四面八方以及世界各大洲飞到北京。

追悼会后、张茜同志收到了许多吊唁函电,其中有陈毅生前的战友、同事,但更多的来自广大工农兵群众和青年。他们寄来了自己写的挽词和悼词,并且热情敦促张茜将陈毅的诗词尽快整理出版。当时,张茜已被确诊为肺癌并动了手术,她在与疾病斗争的同时整理陈毅诗词。在编辑诗稿过程中,曾得到赵朴初的指教。诗集在1973年底即告编完。这时上海传来张春桥等人的讲话:不要以为毛主席参加了陈毅追悼会,陈毅就没有错误了。在这种严峻的政治气氛中,诗集已不可能公开出版。并且随着政治运动的发展,政治环境进一步恶化,政治压迫还随时会重新降临。为了保存陈毅的诗词,以免抄没、损失,张茜选择了“藏诗与民”的办法,拿出去,让青年人和广大群众去抄写传播。她确信陈毅的诗有无限的生命力。

1972-1973年,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陈毅诗词》铅印本、油印本、复写本、抄写本。陈毅的《冬夜杂咏》、《题西山红叶》和《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等诗词,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的热烈赞叹。

这些诗同最直接地反映了人民在当时的思想情感。这是为什么陈毅的诗歌能够不胫而走,家喻户晓的根本原因。《陈毅诗词选集》是一部在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取得杰出成就的诗集。陈毅元帅的品德与精神通过诗歌,融入青年一代人的血液,鼓舞着他们去面对“四人帮”严酷的***统治。《陈毅诗词选集》中的不少诗句,成为直接对敌斗争的工具。像“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一诗,就曾出现在1976年“四五”运动的天安门广场上。“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也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诗句。

围绕着陈毅逝世前后,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悼诗挽歌。这些悼词随同毛泽东主席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的传闻而一同迅速传播,其传播之广泛和速度之快捷,不亚于中央文件的下发。

当时,人们传闻:毛泽东亲笔圈去了悼词中“有功有过”四个字。张茜曾亲口向周总理要求,她只要悼词中有“优秀党员”、“忠诚战士”两句就够了。人们还传说:毛泽东握着张茜的手说,“陈毅是个好同志!”“林彪是反对我的,陈毅是支持我的。”毛泽东对西哈努克亲王讲:“我们家里有时也发生吵架,吵架是难免的,你们家里不也是常吵架吗?但你们推翻朗诺反动集团是团结一致的。”还有毛泽东反对再提“二月逆流”的消息。这些小道消息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为人们送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

在这些“小道消息”中还传说,朱德总司令到301医院向陈毅遗体告别,行军礼,并流泪说:“陈毅同志死得太早了”(意即被人迫害致死。)并传朱德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一生为革命,盖棺方论定。

重道不亲师,路线根端正。

传说诗人赵朴初用他的“不老笺”写下一首挽诗,写罢即抛笔直奔灵堂,送给张茜。张茜接过这首挽诗,呜咽着折成方形,装入陈毅胸前口袋里,让诗友棋友的深情厚谊,伴随陈毅一同在烈火中上路。这一传闻葬后也被证实,因为当时所传的挽诗,“文革”后被收入公开发表的赵朴初诗集:《片石集》。

殊勋炳世间,直声满天下。

刚肠忌鬼蜮,迅雷发叱咤。

赖有尧日护,差免跖斧伐。

众望方喁喁,何期大树拔?

岂徒知已感,百年一席话。

恸哭非为私,风雨黯华夏。

当时,被一同传诵的挽诗,还有所谓的未发表的毛主席的悼诗《沁园春》,也不胫而走,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为传播:

星殒朔方。天地失色,山海无光。

是人杰盖棺,丹心一片;诗豪绝笔,青史千行。

大江南北,黎明前后,收拾多少恶魔王?

燃星火,共铁军奋斗,罗霄井冈。

于今一吐衷肠,使天下健儿泪满腔。

赞叱咤风云,义形声色;

咏诵日月,志斌华章。

烈士暮年,肝火益旺,雄心胜比万夫强。

到地府,犹穷追奸贼,血战千场!

后来,这首诗词证明是陈明远所作--又一次历史的误会。作者诗原题为《沁园春·步咏石韵悼念陈毅同志》。作者用咏石原韵,是出于因《咏石》一诗与陈毅结成的友情。他将这首哀诗交给了张茜,并抄给几位朋友,结果在八宝山陈毅追悼会后随同朱德、赵朴初等人的挽诗一同流传开来。此词中,最后一句,原为“血战一场”,由赵朴初提出修改意见,改为“血战千场”。改后不仅生动,且更为合律。

在这批流传的挽诗中,最有特色的当属陈昊苏(陈毅长子)的《满江红》,当时传为陈丹淮(陈毅之子)所作。录当时所传如下:

满江红·填爸爸弥留一时刻

五十年,干革命,未曾稍歇。

话勋劳,名重当时,无悔先烈。

南江北战度年华,内政外交消岁月。

可所求?愿万国红遍,此心切。

教儿女,做霜雪。

将媚骨,一扫灭。

作壮语,曾教天崩地裂。

前辈今卒见肝胆,后生输诚沥心血。

两代人,念念尽向东,朝天阙。

这首词获得广大青年们的喜爱,迅速传播下去。“文革”后,陈昊苏将此词加以修改收入公开发表的诗集《红军之歌》。

当时流传的诗中还有一些显系伪托。如:毛泽东《七律·悼陈毅》三首,叶剑英《悼陈毅》七律一首,以及毛泽东《赠陈毅》五律一首。现将这首所谓的毛泽东《赠陈毅》诗介绍如下:

谈吐风骨健,诗文自成家。

戎马平生事,足迹遍中华。

无私方敢言,有胆自能察。

巨手托苍鹰,横眉对秃鸦。

万木回春日,噩耗竟非假。

泪作江南雨,芳草满天涯。

这首诗反映出人民群众对陈毅同志的爱戴。环绕着陈毅的逝世展开的传抄《陈毅诗抄》热潮,以及一批悼诗的出现,实际上形成了一股反对“四人帮”的思想解放浪潮。这是两三年后,丙辰清明天安门群众诗歌运动的预演。

一个写旧体诗词的知青圈子

在“文革”中,受毛泽东诗词影响、启蒙,以王力《诗词格律》为教材,学习写旧诗的青年人很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习作一般仅在小范围内流传,至今沉埋箧底。虽然青年人的诗有时不合格律,却往往能融含现代语汇,有清新、自然的气象,由于难以广泛搜集,所以无法判断“文革”十年中这部分诗歌创作的总体成就。这里介绍两个写旧体诗的青年圈子,以一斑见全豹,反映当时青年中写旧诗的普及程度及部分情况。

1.《致爸爸妈妈的一封公开信》

沈卫国、徐小欢、邢晓南、杨建国、郭赤婴等人,是北京某军队机关大院的干部子弟,在“文革”期间曾形成一个写旧体诗的圈子。

“文革”前,在机关大院里,孩子们中间就流传“柯庆施遗书”:“你们要有大志,无产阶级大志。”以及宋心鲁的信:“革命干部子弟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1964、1965年的小说《军队女儿》、《边疆晓歌》以及电影《军垦战歌》在大院干部子女中也产生了不少影响,一些年龄稍大的孩子报考了江西共产主义大学,有的高中没毕业就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文革”初,机关院里的大孩子们都加入了关于“鬼见愁”对联的辩论。1966年夏,在中山公园音乐厅,曾经从傍晚一直辩到第二天凌晨。运动开始后,沈卫国、杨建国等人还参与油印《致爸爸妈妈的一封公开信》(中直干子弟所写),这封信表现出红卫兵运动初期狂飙式的热情:

“爸爸妈妈,儿女们都起来革命了,都‘造反’了,大家称你们为老革命,但是我们要告诉你们一句话:在老革命中,也有的人是在混革命,你们想混到那一天才到头呢?无穷的忧虑,无数的框框,缠在你们的脑子里……你们好好想想吧,你们亲密的战友有多少倒在雪山上、草地里……你们要是忘记了劳动人民,忘记了革命,就可能变成修正主义分子了。我们就要造你们的反!谁说儿子不能造老子的反!你们‘修’了,我们就要造你们的反……亲爱的父母们,敬爱的老革命,你们千万要永葆革命的青春啊……”

到了1966年底,一些老干部被运动冲击,老红卫兵便站到了运动的对立面。机关大院中有两个干部子弟被作为“联动”分子抓进了公安部。“联动”分子被释放后,机关大院的干部子弟便集体“逍遥”了。

当时,所谓“逍遥”,不外乎结伴游香山,运河游泳,在一起打牌,极少数人“拍婆子”,挂起沙袋打拳。当时,郭赤婴、邢晓南和杨建国经常凑在一起谈文学。郭赤婴的父亲是作家,家中藏书甚丰,二楼的一间书房,一面为窗,三面全被书橱遮蔽。郭与邢、杨三人,曾足不出户,在此书房席地而卧,不分昼夜连续读了两个星期的书。其间日夜颠倒,除了一次买食物外,整日在屋中读书、交谈。三人各举一书为最喜爱的,邢小南举果戈里的《鼻子》、郭赤婴举《鲁滨孙漂流记》、杨建国举《少年维特之烦恼》。

随着运动发展,1968年林彪号召“砸烂总政阎王殿”,总政被军管。许多子弟不仅父母挨斗,连子女也一同被整、被斗。邢晓南父亲也是军队作家,因为写过有关歌颂贺龙内容的小说,被批斗、抄家。他的大弟弟与别的孩子打架,也被视为阶级报复,被勒令站在凳子上挨斗。邢晓南一度情绪低落。

在“军管”时期,郭赤婴、徐小欢家也受到冲击,家道中落。徐小欢与杨建国是小学、中学同学,所以经常凑在一起,议论“文革”和文学,由此形成小圈子。圈内以沈卫国为年长,他是五中老初二学生,为人寡言、善笑,仿佛一老农,其威信在圈内最高,这是圈子最早的形成。其时,杨建国开始学写旧体诗。有“六月云、八月雷,荡污浊、灭恶炎,功罪在三年”的学步诗。

2.“党国便是寡人家”

1968年12月北京谣传“小道消息”--在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日将发表最新指示,号召知青上山下乡。(实际上在当年12月22日发表)当时的人怕毛主席指示一旦发表,不下乡就是不听毛主席的话,于是,有路子的干部子弟匆忙找路子去当兵。务必赶在12月26日之前参军。

1968年冬北京大批知青下乡,到了1969年秋天北京的知青基本走光了。沈卫国在1968年去了山西农村,杨建国、徐小欢1969年去了北大荒,邢晓南1969年冬天去当了兵,郭赤婴当兵不成,暂俟学堂。当时,中学里实行“军管”、“军训”,气氛压抑。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更是备受歧视。1969年国庆二十周年大典的庆祝活动,72中校方就以“出身问题”为由,不许沈原、郭赤婴、王燕、李瑞明、刘宪宪等人参加。气愤之余,竟又使人欣慰--正可以借此远避冷森森的校园。

北京的地面上,在饱经了破“四旧”的席卷之后,依然保留着不少亲切动人的事物。小吃还是可以择着样儿地吃,而且味美价廉。泡会儿澡堂子,也可收到“脱胎换骨”的功效。北海里面还是有许多清净可寻的;而邀上几个知心朋友去紫禁城里读读那些“万寿无疆赋”,更是别有一番妙处。

同类推荐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梅山诗稿

    梅山诗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诗歌集结,主要为古体诗,内容多以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抒情为主,辅以叙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全书由四百多首诗歌组成。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来。书名取自书中诗《梅山诗稿》。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弃后:贵女不可欺

    重生弃后:贵女不可欺

    相俯千金,一朝封后,世人皆羡。不想确被奸人陷害,惨死在朝堂上。意外重生,她苦恼了。别人重生,即使前世如白莲花般的女子,也会变成腹黑狠毒的邪恶女。斗奸人,铲小人,忙的不亦乐乎!可是她就是窝囊废!论手段,她不如前世那位王夫狠辣!论心机,她更差了十万八千里!论无情,她没有翻脸不认人的本事!这样的她,怎么去伸张正义,为前世的自已报仇恨!罢了,罢了,惹不起,自已还是躲得起。只要这世家人平安,她过上快意江湖的日子就好。奈何你想逍遥自在,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给你机会。你想平平淡淡,他却对你纠纠缠缠!那姑奶奶就不客气的给自已杀出一条血路来。欺我辱我,百倍还之!你若找茬,我必睚眦必报!从此后,她要掌控自己的命运!
  • 一代恶妃

    一代恶妃

    宫小艺,在现代就不是什么好主,虽然上有法律,下有道德,但她有自己的为人原则!啥原则?在学习方面以投机取巧为荣,以埋头苦学为辱!以偷抢拐骗为荣,以兢兢业业为耻!在情感方面以左拥可抱为荣,以痴心绝对为耻!以拈花惹草为荣,以死心蹋地为耻!她的口号是,生活因浪费而精彩,生活因美男而有意义!老妈终于气不过,怎么生了这么个孽种?一脚把她踢到古代,让她去进化,听说那里黑灯瞎火,空气干净,社会风气正统,怎么着也可以把这个祸害的本质降到最小吧!哪知、、、、、没有条条法律,没了卫星追踪,天涯海角任她躲,五湖四海任她游!美男大把任她泡、、、、、她的理想境界是:武林盟主给她捶肩,第一杀手给她揉腿!第一美男喂她吃东西!第一富商做她的管家,第一强盗头头为她做苦力、、、、、看她如何顶着皇妃的身份,一一把美男泡到手!一号,面对皇帝这样成熟稳重的种马男,要直接的大胆的精彩勾引!“你说朕要说什么?”“当然是封我为贵妃喽、、、、、不,其实封个美人也是可以的,毕竟要从基础做起嘛!”二号,面对保镖一样的太子,甩不掉就讨好的商量!“你说,到底要做谁的女人?”“能不能、、、、两个都要?”“我先掐死你!”三号,让我们玩点神秘——冷血!“不知道天下怎么有你这种女人!”“你什么都不用说,我知道我长滴漂亮!”“好色,狡诈,奸滑,不要脸、、、、比小人还小人!”四号,具有书生儒雅气质的秦仁!“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行吗?”“你是我娘子,我应该看着你!”“得,我叫你祖宗行吗?求你了,别烦我了!”“你是我娘子!”五号,天下第一庄的庄主,最后成功的当上武林盟主的庄天下!“你看,这盟主的位子坐着爽吧!”“不错!不错!”“怎么报答我?”“以身相许如何?”“太俗了、、、、不过我喜欢哈!”六号,世上最美的男子!“你个闷骚鬼,老子叫你剥葡萄皮,有叫你脱自己的衣服吗?”“来嘛!”“你们家是不是专门卖鸭子的?简直把我勾引的心花怒放!”七号,深入敌人根据地,骗感情夺同情,立志劝导强盗大哥回头是岸!“可我除了抢劫什么都不会!”“真的吗?我才不信,我八岁的时候,算命的说我长大后是个土匪,你看我现在不也是一人才!走的是正途!”古代版的女人不坏,男人不爱啊!更多精彩,更多美男就在本文!不要错过哦!哇咔咔,不要嫌人家太坏,人家只是想生活更精彩、、、、、、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九龙神鼎

    九龙神鼎

    一念可碎日月星辰,一指可灭苍天霸主,谈笑间,诸天十界灰飞烟灭。一个从山沟走出的穷小子,手握九龙神鼎,掌控万古时空,踏上太古神道,与诸天帝子争锋,与神话时代碰撞,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逆流而上。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一场以命相搏的复仇路上,被送到精神病院的云邈儿意外重生到十年前。重生前被人陷害一无所有,今世她将重新来过。窥生死,控言行,能瞬移,守亲友,为自由,她翻手之间风云再起,却有人挡在她成神路前,布着千年棋局令她臣服。顺者昌逆者亡,是为棋子还是脱颖而出?“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无名少女强势崛起,带异能军团逆天而战!势力倒戈,乱世重现,三界纷争,因她而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