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800000014

第14章 军中地下文学活动

西安第二军医大学文学沙龙??

1968年随着知识青年的大量入伍,在军队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个以城市青年为成员的文艺圈子。他们利用军营休息的间隙往来与各连各营,交换手中的小说和黄皮书。在星期天、节假日,不同城市的知青还分帮聚合,交流小道消息和手抄本小说、诗歌。

在南京汤山炮校、北京知青杨建国利用夜晚,在被窝中打手电写下了约四万字的反映测绘兵生活的剧本《测旗红》。并寄给在空军的朋友徐小欢和在河南当炮兵的沈卫国等人。由于其写作工程庞大,徐小欢等人便在书信中代称其为《登峰造极》。另外杨建国等人还利用书信交换旧体诗。

在北京空军×军,北京知青徐小欢进入军队业余宣传队拉大提琴和弹中阮。因为会演结束,他写了一封《与中阮告别书》放入琴匣内,后来这篇散文被下一届会演的女兵开匣发现,这篇文章一时轰动,人人知徐小欢之名。后来弹中阮女兵又作《续中阮告别书》,也广为流传。徐小欢后来又写有《太行山演出纪行》、《军文艺干事们》等记述散文。

在军队医院、医科大学,是城市兵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这些单位,生活节奏比较慢,行动较自由,又驻扎在大中城市,所以文艺圈子也比较多,文学活动比较活跃。西安第二军医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的学员大多是城市兵,其中高干子弟,特别是女兵占很大比例。在1970年至1973年,第二军医大学内的文学圈子活跃。这些文学创作带有比较统一的高干子弟、老红卫兵的色彩。

在第二军医大学,喜爱文学的年轻女学员,何辛平、黄虹等人聚在一起谈论文学,传递手抄本。也有人自己悄悄写一些新诗,在圈子内流传。

工农兵学员黄虹的笔记本,有当年沙龙活动的片断记录,上面抄满了各种格言、警句以及未署名作者的诗篇。

有关于两性之间的:“少女越是善良,就越是容易失身。”(《茶花女》)有关于艺术的:“美和实用是一样有用的。”(《悲惨世界》米里哀主教关于不种菜而种花的谈话)等等。

对本子上的内容作一个大致分类统计,是有趣的,从中可以了解到第二军医大学文学沙龙当时活动的一些内容。

摘录内容涉及:

鲁迅语录及诗歌、《马克思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姚文元杂文《反对无聊的生活》等、《六大危机》(尼克松)、《田中角荣传》、《小火花集》、《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烈士诗抄》、《古丽娅的道路》、普希金的诗、莱蒙托夫的诗、雪莱:《给云雀》、闻捷:《我思念北京》、郭小川:《向困难进军》、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冰心:《繁星》、《春水》,《克雷洛夫寓言》、《福尔塞世家》、《艰难时世》、《九三年》、《悲惨世界》、《欧也妮·葛朗台》、《安娜·卡列尼娜》、《落角》、《蚀》(茅盾)、《约翰·克利斯朵夫》……

手抄诗部分:

《陈毅诗抄》

海燕颂(69行)

海燕之歌--献给文革中的闯将们(散文诗)

海洋三部曲(148行)

伦理的海潮(120行)

征帆(207行)

船(12行)

致大海(92行)

海燕戒(44行)

真正的朋友(69行)

友谊(50行)

让青春闪光(北大五四诗社集体创作)

颂红卫兵(18行)

生与死(10行)

肖继业赞(59行)

军队的女儿(230行)

红卫兵万岁(80行)

怎样对待生活?(42行)

决裂·前进(720行)

父、子、家(旧体三首)

当我高唱《国际歌》(69行)

挥手之间(74行)

相信未来(作者:食指)

《毛主席未发表的诗词》(22首)

献给“居心叵测”的人(19行)

什么是青年?(74行)

为着毛泽东,我们何畏牺牲(24行)

黄虹和俞飞飞在北京十一学校(中央军委干部子弟集宿制学校)是同班同学、学校舞蹈队队员。这次在二军医大两人又分在同一中队。俞飞飞是文学沙龙里的活跃分子。她跟男学员郭志斌(一个老高中生)学写古诗。她曾经写过一首纪念某伯伯(此人因飞机失事丧生)的七律,在圈子内流传。郭志斌为俞飞飞写过一首旧体诗,纯粹是游戏之作,每一段结尾用“飞”字作结,如“……梦思飞”、“……壮思飞”。党支部会上讨论俞飞飞入党资格时,有人举这首诗为证,证明俞飞飞有资产阶级思想,不够入党条件。结果俞飞飞未能入党。

1971年夏秋之间,在这个“小圈子”内,大家纷纷学写古体诗并相互交换新诗。俞飞飞有《丑奴儿》、《〈自嘲〉借辛弃疾韵》、白话长诗(失题)

车轮飞滚

汽笛长鸣

烟云相吻。

一个车厢、

一排座位

一对姐妹

她们共叙友谊……

穆晓的白话诗《我爱海洋》(50行):

我是一个年轻的水手,

兴奋地舞着心中的双桨……

黄虹的《忆秦娥·校园》:

校园夜,莹心歌唱,琴声合乐。

《沁园春·赠黄宁》(注:黄宁是黄虹的哥哥,在当测绘兵):

冰峰插入云天,有骆驼坐骑跨群山。

及赠穆晓旧体七绝诗二首和白话诗〈交谈〉(100行)

寂静的夜晚,总是交谈的时光。

女兵之作

当时所传诗中,普遍为大家喜欢的是《决裂·前进》(“你曾是独身主义者,我们也曾在一起立下独身誓言”),还有《何必为年龄发愁》(“朋友,春天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当时最时髦的诗歌题材是“海”,它在二军医大文学圈子里占有不小市场。海,给予她(他)们梦想的天地,成为自由、青春、乌托邦的象征和寄托。

喂,快把船靠向我们、靠向左边,

这里是鱼儿群集的海湾,

声音从左边极远的方向传来,

原来是一只在命运的海洋里

谋利的渔船!

--《海洋三部曲》第二部:沉默的海

开船嘞,热情的风暴在激动的呼唤

止不住的热泪扑向沙滩

--《海洋三部曲》第三部:没有渔网

曾在南京军区各医院流传的一首旧体诗,在西安二军医大也有流传,此诗为当时军中女兵们所喜爱。此诗用仄韵,不讲平仄,大概可以归入古体。传抄中错误不少,参照两种抄稿,转录如下:

《七律·军队女儿》

夺目红星两面旗,裹红军衣奇儿女。

威武父装婷如松,铁躯钢首丹心碧。

谁道孩女娇似燕,肩高偏举击天戟。

跃马挥戈劈战裨,卫东疆场血花丽。

表达同样题材,题目也相同的白话诗:《军队的女儿》,看来也出自一位女兵之手。全诗共分五段:入伍、赴越南、军管、作战、誓言,描述了抗美援越的战斗生活场景。全诗长达230行。作者可能受了《献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勇士》一诗的影响。

诗开头讲一个17岁姑娘来到母亲墓前辞别,她要去从军,到遥远的边疆。

泪,你别流淌

多情的人怎能上战场?

远离父母

我们都一样

生活的道路要靠自己创……

关于“抗美援越”的片断,尽管可能是虚构,但是的确溶入了女兵生活的真实感受。

红旗在军营飘扬,

青春的歌儿荡在湖上。

老班长握着青年的手

“你的故乡在哪里?”

“战场是我新的故乡。”

黎基玛花,伏裹烽火

迎接你哟,越北的风光

一群年青的中国姑娘,

投身于这神圣的战场。

笑啊,流不尽的泪

歌啊,多么雄壮

还记得吗?青春的留影

生活的写照……

开炮--

空中强盗如此猖狂。

高炮怒吼,红河唱,

阵地成了火的海洋。

一个勇士屹立在炮位上,

炮火喷射如永恒的激浪。

……

疯狂的敌机俯冲下来,

瞄准镜里的黑影压过镜框

“小娟,危险!”

不怕死的人,还怕什么危险,

死亡只能使懦夫丧胆。

《军队的女儿》尽管是步《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的后尘,但不同的是,它用了近一半篇幅倾诉了女兵军营生活的丰富感受。这里的女兵,其实是披了“军装”的红卫兵。(“红卫兵的名字靠我们不断增辉。”)这首诗令我们联想到“文革”中私自越过中缅边境的红卫兵,在缅共军队中,他们号称“裤脚兵”(因为他们都是卷着裤脚涉水过去的)。此诗反映出一代年轻人被革命激情充塞得快要爆裂开来的情绪:

如果我牺牲在战场

请代我向天安门告别!

……

火舌射进敌人的心脏,

这青春的呐喊就是力量!

我们的热血就是语言

人们会看到你赤诚的心房。

这首诗的特点是,字里行间流溢出年轻女性的清新气象,不失天真。总算在“文革”那个套话连篇、八股文成堆的日子,透露出一片真心真情感。

同类推荐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作品,历来总是强调其战斗的一面,而忽略他文学中闲适的一面,优美的一面,甚至游戏的一面。新版《朝花夕拾》精选鲁迅先生48篇优美有趣的散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朝花夕拾》,儿时美好记忆牵挂一生;第二部分,选取鲁迅先生随手拈来美文小品,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第三部分,看先生风趣妙谈古今历史;第四部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先生笔端随波荡漾,静谧安好。请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鲁迅,欣赏他的好玩,丰富,优美,温柔。
热门推荐
  • 联想斯巴达方阵

    联想斯巴达方阵

    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已经不再是处于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一剑走四方”的侠客精神都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斯巴达方阵”的制胜精髓和联想集团经营管理理念两者相结合,对于当代企业发展方向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 致命女佣:腹黑冷少接招吧

    致命女佣:腹黑冷少接招吧

    这是个腹黑女与腹黑男相爱相杀相斗的故事。高崇阳,我这辈子跟你没完没了,下辈子也跟你势不两立!!白小蝶站在悬崖边上愤愤地喊。前世,她怀了花心大少高崇阳的孩子,却惨遭狗血抛弃!重生,她将一雪前耻,报复花心大少,也让他尝尝肝肠寸裂的痛苦!为了达到目的,她装清纯,装歹毒,装高贵,装魅惑,斗亲戚,斗前女友,斗男朋友,斗小三,好不容易达到目的,命运的洪流再次将她推上风口浪尖!红尘破,命已绝,痴女笑,在命运的纠葛中她该何去何从?
  • 将门嫡女种田忙

    将门嫡女种田忙

    她的祖父是大名鼎鼎的三军统帅,可惜是“以前的”;她的父亲是威名赫赫的北军大将,可惜是“获罪的”。她原本虽然痴傻,却有着最尊贵的家人和身份,可惜转眼之间,天之骄子变成山野村夫,名门贵女化作乡姑田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她变成她,刹那间,风云际会,红颜乱世。一颗尘世间最温暖的女儿心一滴天地间最冰冷的男儿血一段男女间最缠绵的情之恋为了他,她愿意下得厨房,还上得厅堂为了她,他愿意上得厅堂,还下得厨房是谁说,她只是会种田的傻子是谁说,他只是会杀人的疯子且看——
  • 碧邪传说

    碧邪传说

    刀剑利刃,雪白轻盈,如她们的纤纤素手,睹之先是目眩,旋即失魂;风霜雨露,踏歌江湖,如她们的游离心事,揣之如晴如雨,如诗如画;夜色下,谁挽起剑花,那尘土竟飞扬了整个天涯。翩若流云,艳若桃花,芙蓉清傲,清露无痕……这是传说。
  • 娇夫别耍横(完结)

    娇夫别耍横(完结)

    原本以为只是来当个家庭老师的,可是没想,她的多管闲事却看到了男主人半夜喝醉哀嚎,情深意切又怨恨深深,让人好奇又矛盾!一个五岁大的孩子,一个为爱逃避了五年的男人,她的心为什么会沦陷呢?就当她以为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了,他的前妻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回来了!幸福的婚礼上,她抱着婚纱哭泣,脱下了洁白的婚纱取消了婚礼,人也随之消失……!可是她甩掉了男主人,却甩不掉后面的拖油瓶——她不是他的妈咪啦,为什么他就是不懂呢?五年前,他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妻子的感受,所以发生了让他不堪的事情。在逃避了五年后,他终于放下心里的结去爱一个为他心疼的女人,可是结局依旧是他被别人甩!想他堂堂一个公司总裁,被人甩了一次就够了,第二次被甩——无论如何他都咽不下这口气。什么?人跑了?连我儿子也被拐带了?叶雪晴,天涯海角,我都会追你回来,让你把欠我的统统还给我!
  • 异世武巅

    异世武巅

    穿过多少生死,越过无数时空,带着炎黄一族无上秘技,他君临异世!面对宗门振兴的大任,他如何完成?穿越之谜,身世之惑,该如何解开?茫茫主界,无数上古大能接连陨落,是谁导演了这一切?以轮回铸剑、以天地为招,看背负着惊天阴谋的苍夜如何一步步,走上这异界的巅峰!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二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学会做有钱女人

    学会做有钱女人

    如今已进入信息爆炸的年代,投资理财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没有钱的人更需要理财,只有这样才能加速资产的累积,达成一生各阶段的财富目标。
  • 擎天圣皇

    擎天圣皇

    少年偶得机缘,一鸣惊人!风卷残云,破除一切!妖魔鬼怪,为之颤抖!承天之命,统治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