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500000017

第17章 共启愿景——甘当群众的小学生(3)

我国的一个冰箱生产厂家,遇到了一次事故,冰箱突然爆炸,把门都炸飞了,后来发现是顾客把一瓶明确标示不能低温保存的产品放入冰箱的冷冻箱里,这不是厂家的责任,但厂家却抓住这件事情,大肆宣传,虽然冰箱门被炸飞,但冰箱的制冷功能却完好无损,所以这家冰箱生产厂家并没因这次事故名誉受损,反而因危机而传播的冰箱制冷功能良好的故事和愿景使销售量大增。

愿景传播的高境界也可以是人对生命的体验。在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的这段名言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时他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一席生动而质朴的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保尔-柯察金始终坚守一个理念,给别人带来价值,为人民服务。诗一样的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领导者若能站在生命的高点,从自身生命感悟出发,用质朴而真情的语言表述出来,用每个平凡的人都感同身受的故事讲述出来,一定能拉近与组织成员的心理距离,增强对领导者价值观的认同,成功地实现超越工作、超越现实的愿景引导。

前面几个例子给我们的启发是,领导引领群众方向时,要善于把目标变成愿景,要善于把愿景变成故事。因为只有被领导群体有感觉,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高度,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组织的愿景。

)第三节 凝聚个人愿景为共同愿景

整合人脉、资金、技术等资源,是领导者的重心所在、能力体现;整合所有组织成员愿景与组织愿景的一致,同样是领导者的重要使命,甚至是先导使命,当全体成员的愿景与组织目标高度一致,领导者再整合内外资源就更加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共启愿景成功的基础,在于领导者要善于体验被领导者的个人愿景。领导要让别人做你想做的事,应该以大众的取向为取向。每一个人由于背景不同,条件不同,境界不同,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且愿景也不一样。领导者要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不能以自己的取向为取向,而应该以大众的取向为取向。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艺术家可以追求美,道德家可以追求善,科学家可以追求真理,而一个职业经理人,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他的兴趣只能是把摆在面前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处理好,给企业带来利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者要突破自己个人的兴趣,个人的幸福与痛苦的感觉,以大众的感觉为依归,这样才能体验每一个群众的个人愿景。我们要避免一个误区,即脱不开管理者那种指挥协调的心态,老觉得自己比下属高明,这是错的。领导价值的发挥,在于怎样在赤橙黄绿青蓝紫、多种多样的个人愿景中筛选出整个群体觉得活出生命意义的愿景,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创造更大的价值。

领导者要做到共启愿景,取决于个人愿景的确立。

周恩来总理十八岁时就立下宏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主席在走出湘江时,说过一句话:“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向前。”邓小平同志是大器晚成,在他三起三落以后,提出了一个鲜明的中国化个人愿景:“在本世纪末,让中国进入小康水平。”奥巴马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作为一个读法律读规范的人,他在引领美国人民的愿景时,说出“CHANGE”(改变)和“YES,WE CAN”(是的,我们行)的竞选口号。把带领美国人民改变,作为自己的个人愿景。

因此,领导者能不能体验到个人愿景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他能不能体验到大多数人的愿景、大多数人的目标、大多数人的努力方向。

1966年,斯诺和毛泽东进行过一次谈话,斯诺问毛泽东:“你怎样带领中国革命成功?”主席没有正面回答,他说的是:“我在农村转了十年才了解农民。”农民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是当时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最弱势群体,毛泽东是当时知识分子精英代表之一,一个精英了解农民花了十年时间才鲜明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愿景。正因为了解了农民,毛泽东才有了中国领导者的“神”,才能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打土豪”针对的是农民受到地主的压迫,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急盼解脱改变的心愿;“分田地”针对的是当时中国一幅饿殍满地、民不聊生的场景,农民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地劳作,也曾想过如果地是自己的,如果有自己的一份该多好的念想。简简单单六个字提出了中国农民要改革、要翻身的愿景。在这种情况下,一批愚昧、没文化的农民才忘我地把自己的生命付出到革命事业中。正是在这个愿景的引领下,一批人突破了农民的愚昧狭隘,忘我牺牲与奋斗,拿起了锄头和劣等刀枪,一心向革命。一首江西民歌《十送红军》表现出了军民同心,更表现出了愿景对老百姓牵引的力量。

今天,我们看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看到的是财富在军事中的力量。回到1950年,当时美国挟全球之大势,以联合国的军队进攻朝鲜,中国为了捍卫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派出了志愿军。论武器装备,我们肯定比联合国军队差很多,但这场仗如何打赢,从愿景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回到当时的一句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个百孔千疮的国家,经过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而现在要面对的是全球最强的联合国军队,这场战争在当时来说是不能理解的,不应该打的,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还就打了这场战,而且打赢了。

军事上的胜利,体现的是民心的向背,而让全国人民支持这场战争的核心就在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自己的家绝不允许别人践踏。今天我们讲起“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认为这是小农经济,是落后的东西。但是共产党解放全中国以后,恰恰就是依靠这一个口号,给农民十亩地、一头牛,让他们可以通过种自己的地,犁自己的田,过上温饱的生活。所以在抗美援朝大动员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感人的场面。白发苍苍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去,新婚的妻子含泪把丈夫送上前线。因为我们的武器不足,很多姑娘把自己的订婚戒指捐献出去,人民群众甚至砸锅卖铁,为志愿军购买飞机。凝聚愿景,发现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长远利益需求,用生动感人的话,去会聚社会资源,达到平时根本想不到的结果,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们有很多愿景,但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邓小平同志回忆录的一个场景:小平同志病危时,电视在播放他南巡讲话、阅兵等一系列画面,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露出了腼腆的微笑。在小平同志同意他女儿为他写的唯一一本自传中,面对全世界,邓小平倾吐了心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的表达听起来更像一位羞涩真诚的恋人,这是一个三起三落的领导人在中国问题成堆、问题成山的情况下把中华民族带到崛起的世纪伟人的愿景,这给领导人的启示是极为深刻的。

什么是领导人个人愿景?真正有智慧的领导,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凝聚大众的愿景为个人愿景。我们必须彻底脱开工业时代领导者指挥协调的定势,发现指挥协调后面实质的东西。领导能给整个群体带来多大利益?领导的愿景是什么?别看伟人在位置上叱咤风雨,千军万马,举手一挥间,能做一个国家、民族的儿子,把骨灰撒入祖国的辽阔大海。这就是他们给领导者怎样凝聚愿景的启发。

从共启愿景直接创造价值,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史玉柱的网络游戏“征途”在纽约证券所上市的例子。我们从中国大起大落的企业家史玉柱的经历和价值取向,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

案例 解析

史玉柱吃透了中国人的人性中国公司的头号问题,不是技术,不是战略,不是模式,不是体制,而是忽视了客户的心智。通过一天十几小时做客服,史玉柱掌握了业务的核心,掌握了客户的心智。

日前在兰州与当地一位大地产商常贵交流,得悉他最服气的一线企业家不是王石,不是张瑞敏,不是柳传志,甚至也不是任正非,而是广受争议的史玉柱。我深以为然。不为别的,只因史玉柱吃透了中国人的人性。

同类推荐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热门推荐
  • 蛇蝎倾城妃

    蛇蝎倾城妃

    他害她亡国,却又阴差阳错救了她。江山美人亦不能同时拥有,他不得不为国舍她;她,是他一见倾心的女子,却奉命去杀他。凤冠霞帔、红烛摇曳下,他不识旧时相识,无法挽回的伤害后,才惊觉他的心早已在多年前沦陷。为弥补曾经的伤害,他倾尽全力,可她的心,却早已不在!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愁容骑士

    愁容骑士

    他们阴郁,忧愁,他们渴望女人,他们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却不可能。因为他们是特殊的人类一群。他们是浪漫派最后的骑士。,一群患了性饥渴的健康男儿。一群被性压抑深深煎熬的剽悍汉子。在亘古的漠漠荒原上,他们像公骆驼发情那样追逐异域女子,嘴里发出“咻咻”的可怕叫声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执法总监张培梅

    执法总监张培梅

    崞县属雁门,从清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半世纪间,军阀混战,日寇侵入,战事频繁,烽火连天,时势造就英雄,战时培养将军。张培梅便是其中之一。
  • 一朝颂

    一朝颂

    多年以后我问他:“你到底是不是对我一见钟情?”当时春风湿意,桃花醉人,他半阖着眼睛,嗯了一声。虽然我与此人也算是经历了生死伤病,然而亲耳听到他承认仍是惹了一身鸡皮疙瘩。片刻后,我喜滋滋道:“你那时看中我什么?”“天真无忧吧。”他倏然睁眼,灿若星河,将我上下一打量,“你那时才七岁,能有什么?”一句话文案:我追你,没有城府。
  • 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她只是个宅女为何苍天也不让她好过?她只是个宅女为何苍天也不让她好过?她明明就是为了救朋友而来的为何还要扯上这些幺蛾子什么的?其实——本文就是一个真正的宅得有滋有味的女子为救朋友而到了一个让她晕头转向的古代,有一个让她晕头转向的身份,最后晕头转向中发誓要找到朋友一起回家的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命贵妻,佞相的悍妇填房

    天命贵妻,佞相的悍妇填房

    【正文已完结,番外进行中。。。】当凶残女穿越成下堂妇,怎一个精彩了得。前婆婆隔空传话:“我儿要娶得是体面的千金小姐,纵是妾侍你都不要妄想。”前相公痛心疾首:“你我情深似海,妾侍又如何?你何苦要去介意那世俗名分?”某千金笑里藏刀:“妹妹即已被休弃,万万不要做那些不要脸面的事,和我相公藕、断、丝、连。”县太爷姿态甚高:“看你模样还算周正,既是续弦,不下蛋亦没什么关系。”某弃妇冷笑连连:“赚钱是第一,收拾这些杂碎乃顺手。”片段二:“顾四儿,去把爷昨儿藏在靴子里五十两银票取出。”某贪官悄声吩咐道,“中丞大人邀爷吃花酒,身为男人不能失了体面。”“什么?”小厮震惊侧目,“爷您真不知死活。”
  • 碎裂天宇

    碎裂天宇

    浩劫降临,人心惶恐,神秘上天即将降临而下,出手灭亡放逐之地之人,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在这大劫降临之时,一位从禁区末日峡谷之中走出的神秘少年开始了他踏上巅峰的路途!横扫四域!战龙谷!灭亡灵!踏碎天空!联合精灵!混乱一统!手握天下,征战上天,成就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