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300000006

第6章 选择之后--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下)

1.历史人物的双重作用

历史叉路口上的一次选择并不是历史个人创造历史活动的全部内容,而仅仅是其开端,如果说这种选择是历史人物的一重重要作用的话,那么历史人物还有第二重重要作用,甚至是更重要的作用,即率领群众实现自己已经作出的选择。其实,历史人物的形成,不仅在于历史的选择之中,而且也在于这选择的实现之中。

常常有这种情形,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有如来去匆匆的过客,当时很出了一阵风头,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这种人物,与其说是他们没有进行某种历史的选择,毋宁说是他们没有实现自己的选择。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在历史上他们就会成为响当当的角色。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实现自己的选择(或因选择本身之误,或因无法实现正确选择),因而连这种选择本身也很快被人淡忘了。这种因未能实现选择而被人淡忘-,成了末流历史人物的情形可以举出很多。例如中国历史上的李自成险些成为一代开国英主,但却功败垂成,终于没能成得大气候。华国锋选择了“两个凡是的道路(这当然是错误的选择),也因逆了潮流而未能付诸实施。

也常常有这种情形,最初的选择者没有机会或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选择,他的位置很快为其他人所取代,在其他人的手里,实现了这种选择,由此造成了那后来者的声名反较他的前任要显赫得多。相比之下,最初的选择者反而逊色得多了。这种因实现某种既定的选择而进入历史人物的序列的例子也很多。由此可见选择之后,实现选择的作用对于历史人物之重要。

实现选择对于一些情况而言或许是轻而易举之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经由选择者的种种努力甚至是巨大努力才能实现。

2.选择之后的选择

对于历史发展过程来说,叉路口不只是一个;对于历史人物来说,选择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是在叉路口作了一次选择之后,接下来仍然有一系列的具体方法、手段的选择,当然这是实现选择过程中的选择,是低一层次的选择。

历史叉路口的进行方向性选择的因素已经分析过,这里简略地分析一下方法性选择的特点。影响方法性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方向性选择的制约,即在战略目标已经确定了的前提下进行战术方面的选择。这就要求这种方法性选择要服从于方向性选择,要千方百计地为实现既定目标服务。这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方法性选择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或者说只要有助于大目标的实现,方法上可以有较高的灵活性。被制约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正是方法性选择的最主要的特点。

当列宁说服了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们同意举行武装起义之后,就有一个实现起义的方法性问题。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组织反战士兵、把工人武装起来,直接攻打冬宫的方法。

当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之后,就有一个实现这条道路的方法性选择。当时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决定了他只能在实践的失败与成功的反复比较中才能让同事们接受自己的选择,这一过程经历了数年的时间。

3.选择的对错与成败

选择对错的判断,首先的一个问题是立足点的问题。站在进步人类的立场,才能正确判断对错;相反,站在落后势力的立场,就会歪曲对错的标准。应当说,一切有利于人民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选择都是正确的选择;而一切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选择,则都是错误的选择。从选择的目的出发,我们就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成者王侯败者贼”,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人物评价中经常运用的标尺,但却不能算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成败与对错不是一回事。以此而论,有许多选择失败了,但却是正确的,如世界共运史上的巴黎公社运动,如中国革命史上的南昌起义;有许多选择成功了(在较长一个时期里被认为是成功的),但都是错误的,如我国解放以后的“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等。这是我们判断选择对错的第一个层次--“目的论”的层次。

选择对错的判断还有第二个层次,即方法论的层次。站在方法论的角度,要正确判断选择的对错,还必须考虑到这个选择具备不具备成功的条件,目的是对的,但尚不具备成功条件的选择,同样不是最佳的选择。例如南昌起义之目的是正确的,但从具体实施方法上有颇多不可取之处,不如秋收起义成熟。

把这两个层次的选择结合起来,就出现了几种判断选择的组合:

选择目的 客观效果 判断

1. 进步--成功--正确选择

2. 进步--失败--错误选择

3. 反动--成功--错误选择

4. 反动--失败--错误选择

显然,在3和4里,目的的反动已经决定了选择的错误。但在进步的选择中,也并非都是正确的。只有那些进步的目的与正确的方法相结合,即动机与效果高度统一的选择,才能算是正确的选择。这里已涉及动机与效果关系问题,我们将在后面专论。

4.历史选择的双向过程

前边我们讲了历史对个人的选择,这里又讲了个人对历史的选择。这是一个历史与个人双向选择的过程。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讲的:人创造了历史,历史也创造了人;人既是历史的结果,又是历史的原因;人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

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在我们的历史选择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实际上,这种历史的双向选择过程正是历史前进和人类进步的机制之一。在全部历史发展中,这种选择乃是历史活动的一个关键。

这里涉及到一个我们常讲的“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的老问题。在这里,只承认“英雄造时势”是唯心史观,只承认“时势造英雄”似还不足,应在承认时势造英雄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承认英雄被造就之后,也参与了时势的创造,对时势的发展以一定影响,也有“英雄造时势”的一面。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承认个人重要作用的本意所在。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双向的创造过程(尽管作用并不是均等的)。当时势选择了英雄之后,英雄以其选择也参与创造着时势。而那选择英雄的时势同样也有前辈英雄参与创造的力量包含于其中。

从根本上说,我们当然承认客观时势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有条件地去承认英雄参与创造历史的另一面,因为我们又是历史的辩证论者。很难设想,没有毛泽东,会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如此这般的经历;没有邓小平,会有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20余年的如此这般的新风貌。

5.“共创论”和“统一论”

这里还有一个英雄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贯常地把英雄个体与群众整体作比较。我们当然承认,任何一个英雄个体的作用也不会大过群众整体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任何一个英雄个体的作用都会大过普通个人(群众中的一个个体)的作用,否则就称不上历史个人了。毛泽东、周恩来的个人作用当然是建立在群众整体作用的基础上的,不好说他们某一个人比整个群众的作用还要大。但是,毛泽东、周恩来的作用又绝对要大过群众中任何一个张三、李四的作用。因此,就个体作用而言,历史人物大于普通个人。我们不能以群众整体的作用去淹没伟人个体的作用。我们固然应当承认群众作为整体在创造历史中所起的伟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英雄作为个体在创造历史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在理论上,我们批判过英雄史观,即把英雄个体的作用绝对地凌驾于群众整体之上的观点,这当然是正确的。与此同时,我们还批判过一种“英雄论”,即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这种观点的要害是认为英雄个体与群众整体的作用各为半斤八两,不分轩轾。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在历史中群众的决定作用与个人的重要作用是统一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英雄和群众都参加了历史的创造活动,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之一。尽管作为整体的群众要比作为个体的英雄作用重大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群众的决定作用与个人重要作用相统一论者。这种观点是较为公允客观的,也是符合马克思原意的。

“统一论”在理论上也有其坚实的基础:

其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常总是讲“人们”创造历史,并不是讲只有群众创造历史而英雄并不创造历史。“人们”无疑是包括了普通个人也包括了历史个人的。

其二,马克思主义教科书承认群众创造历史并不否认个人的重要作用,这本身就是一种“统一论”,尽管这里偏重于优先承认群众的作用。

其三,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讲的群众概念,其外延包括了一切对历史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人,显然也包括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实,在这样的理解中,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命题中也就包含了作为群众构成分子的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共同参与创造历史的含义。

“统一论”所体现的不是机械的决定论,而恰好能说明辩证的决定论。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作为平均数总是带有必然性、客观性,是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而历史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则是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是带有某种偶然性和主观性的因素。历史个人的选择为群众所推动、又为群众所肯定或否定,正是这种情景的生动写照。

在我们以往的理解中有时出现一种片面性的认识,即似乎只有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个人并不参与历史的创造。这种观点割裂了群众决定作用与个人重要作用的统一,是不够确切的,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意的。但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又觉得这种认识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有理论依据呢?

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恩格斯面临的是占统治地位的英雄史观,即只承认英雄作用不承认群众作用的荒谬观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但稍早的卡莱尔在1840年宣称历史就是伟人史的观点正是其典型代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不能不突出强调群众的作用。与此同时,尽管他们没有忘记高度评价个人的作用,但毕竟不是他们着意的重点。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对经典作家们的论述发生误会,似乎他们不认为伟人也参与了历史的创造活动。其实,即使他们强调只有群众才创造历史的时候,那群众的概念中也总是同时包括着同群众站在一起的伟人的一份力量的。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大唐寻梦

    大唐寻梦

    一个80后的小青年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回到了高宗李治统治的大唐王朝,他在这里见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他从一个被怀疑的蛮夷奸细一步一步爬到了高宗御弟的洛阳王的爵位。
  •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历史写满了沧桑,印记着民族步履的繁艰。后人看历史,鲁迅看到了吃人;柏杨看到了酱缸;有人看到了一种毒素的沉淀;也有人看到了历史传承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满心荣辱与欢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以上的说法都因他们只看到了历史的一个侧面。难免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之嫌。 历史其实是一个过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绝不应该有任何亵读的举动。然而沉淀的历史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 康乾御警

    康乾御警

    康熙大帝,迟暮之年威犹在。九王夺嫡,雍亲王虎视眈眈。雍正王朝,内忧外患十三年。皇室无情,铁腕帝君肃朝纲。多情弘历,侠骨柔情正年少。穿越刑警,断尽奇案历三朝。在一次没有几个人相信的穿越事件中,主角来到了清朝,他利用自己前世刑警队长的经验,在清朝侦办起了案件,依仗铜鼎赋予他的“时间暂停”能力,并且凭借对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主角由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捕快,升至龙椅之下第一人,戏权贵、斗奸臣、断谜案、步青云、结红颜、交豪侠,倚靠破案崛起,纵横康乾盛世。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心理成长札记。掌握青少年25个“敏感区”,远离成长路上的“危险区”,健康度过青春期。
  • 彼得·潘

    彼得·潘

    做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是一个美好的梦。童年是周而复始、绵延不绝的,永恒的母爱将伴随着童年,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这些都将铭刻于我们的心灵深处。然而人总是要长大的,这虽然令人感到遗憾,但人们内心仍然充满希望,“只要孩子们永远天真活泼、快乐无忧。”
  • 弃妇当自强

    弃妇当自强

    龙吟凤舞系列之一《极品弃妇》该死的时空大神,假公济私,把她丢到一个破地方替他办事。穿越不到三分钟,直接被逮回家关起来,人家又不是犯人。半夜来个冷得跟冰似的家伙,她慕容意云同情心泛滥,直接把人家藏在床上。那帅哥人品不错,非要报答她。意外邂逅,注定了他们纠缠不清。三天之后扔上花轿嫁了出去,还没有拜堂,新郎直接送来一封休书。她现在的那个爹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武林前辈,咋就不给点面子呢?她心里窝火,找那个该死的新郎理论。直接被人家一拳打碎眼镜,她慕容意云是名副其实的近视,没有了眼镜,难道就做睁眼瞎?她要报仇,找上门去跟那个变态的帅哥大战三被回合,最后被人家扔了出来。从此,江湖传说,慕容家二小姐野蛮任性,眼瞎腿有疾,在出嫁当天被扫地出门。她慕容意云突然成了弃妇?弃妇怎么?本姑娘就是弃妇也是极品弃妇。她半夜挖个狗洞,跑出慕容山庄,她发誓,一定要打死那个神经病。她是弃妇,是丑女,是恶女,身边咋还有那么一大堆帅哥?就连当初休了她的那个神经病,也成了她花名册上的一员.....龙吟凤舞系列之二《冷酷夫君》她真的好倒霉,还没有出世就被爹娘给‘卖’了。终于满二十岁了,娘将她扫地出门。刚出家门,遇到一个很顺眼的家伙。糟糕,在他救了她几次之后,她好象有些心动了。哼,他好可恶,在她表明心迹以后,居然带着她上青楼,还说她连妓女都不如。嘴上说讨厌她,却将她吃干净,还在梦里喊着其他女人的名字?她一定是世上最可怜的女人,失了身,失了心,还是得不到他的爱.........QQ群1:13534516(满)QQ群2:35314648(满)QQ群346188156(空)超可爱的视频,有没有兴趣呢?楚楚的新文《一夜偷欢》已经停更了,那个由楚楚的妹妹云意继续,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百度上搜索,书名仍然是《一夜偷欢》,作者云意。谢谢大家的支持!
  • 北宋末年当神棍

    北宋末年当神棍

    如果你有一个能够自由穿越北宋末年的玉佩,你会干些什么? 作为一个爱好道法的宅男,文飞自然选择是去做神棍。 用玻璃照妖镜来抓妖,用抗生素神丹来治病,随便再倒卖些古代的东西回到现代发财致富? 跟陈泥丸学习内丹,和王文卿讨论雷法。同林灵素一起来到东京城,忽悠宋徽宗!和周邦彦躺在床底下听李师师唱那并刀吴盐,纤指新橙。 还是同那蔡京论文,勾结把持朝政?与那童贯讲武,相与收服燕云?与张叔夜攻打梁山好汉,征讨宋江方腊。靖康耻,尚在否?臣子恨,更如何?不待岳鹏举,驾车踏破贺兰山!
  • 网游之修道歧路

    网游之修道歧路

    蜀山世界,一路行来,看歧路者如何逆天行事。新书【剑道无双】上传,请筒靴们继续支持。
  • 神医弃妃,腹黑邪王极宠妻

    神医弃妃,腹黑邪王极宠妻

    精彩抢先看:某一日,云心槿在书房中无意翻到一本言情小黄书,上面明显批注了追妻三法:一、故意惹她生气,让她时刻想着你的坏。二、布下爱的天罗地网,让她无处可逃。三、霸王硬上弓,先占领她的身,再占领她的心……“亲爱的,没想到你还会看这种小黄书啊……”某女得意地拿着小话本在男人面前晃着,笑颜如花。“为夫不仅会看,还会做……”***一朝重生竟然成为被新婚退婚的弃妇?还是不受宠的庶女?父亲无情,嫡母阴险,嫡姐蛮狠,还有极品前未婚夫处处刁难!被算计嫁给活不过二十五岁的鬼面王爷……嫁就嫁,大不了这病秧子死了,她就是有钱寡妇,到时候爱怎么着怎么着。可是谁能告诉她这鬼面王爷为什么活得比她还糟糕!爹娘早死,继母恶毒,更有一群虎视眈眈的豺狼虎豹。婶可忍叔不可忍,病秧子是吧,中西结合让他一天天好起来。鬼面又如何,云家秘制祛疤法无痛无刺激更无残留……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师父个个太绝色

    师父个个太绝色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一个陌生男人压在身下,反射性的便一脚将人踹飞了出去。姐的便宜也敢占!当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女保镖穿越到一个废材大小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修灵术,习剑法,拜神山圣君为师,只是这学艺之路好像……雾气氤氲的温泉池内“小鹿,进来给为师搓搓背。”“大师父,这种粗活怎么能让徒儿来做呢?更何况男男授受不亲……”“嗯?”“是!这种粗活当然是徒儿做了!”【特别注明:此文主角性别为→_→女。】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大清王朝4

    大清王朝4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