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200000008

第8章 六国表

太史公阅读《秦记》时,读到犬戎打败幽王,周朝将都城东迁到洛邑,秦襄公是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他建西畤以祭祀白帝,自此僭越的迹象就开始出现了。《礼记》上说:“天子祭祀天地,而诸侯祭祀的是其领地内的名山大川。”那时秦国风俗还混杂着戎、翟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以暴戾为首要的手段,把仁义放在次要的位置,秦国论地位算是藩臣,但却陈列着天子的郊祭,君子都为此而感到恐慌。到了文公时,越过陇地,将夷狄驱除,尊奉陈宝为神物,在岐、雍两地之间经营,而到了秦穆公执掌政事的时候,秦国东方的边境已经到达黄河附近,已经与齐桓公、晋文公等中原诸侯的地位并驾齐驱了。自此后,陪臣开始执掌国政,大夫世世代代享受俸禄,而六卿也独揽了晋国的政权,各地征伐并会盟诸侯,其威望逐渐超过了其他诸侯。到了田常杀掉齐简公而自立为齐相国时,诸侯们也迟延着不去讨伐他,海内外都争着打仗了。最终三国分掉了晋国,田和也灭掉了齐国而自己霸占了齐国,从这时起,六国开始强盛。各诸侯国专门以增强自己的兵力和兼并敌国为营生,无处不用阴谋诡计,纵横短长之说开始兴起。谎称奉行王命的人蜂拥而起,天下人对所立的盟约都不讲信用,尽管各国都设有人质,剖析符契,但也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秦国最初只是一个偏僻弱小的国家,中原的诸侯国都排斥它,将它与戎、翟之族视为同类,到了献公以后,秦国却在诸侯中崛起。论及秦国最讲道义的行为,也还是不如鲁、卫最暴戾的行为更合乎仁义,估量着秦国的兵力是比不上三晋强大的,然而最终秦国还是兼并了天下,这未必是因为秦国借助着地势险固之便利的缘故,好像是由于上天在帮助它吧。

有人说:“东方是事物始发的地方,西方是事物成熟的地方。”开始起事的一定开始于东南,而收获实际功效的往往是在西北,因而夏禹兴起于西羌,商汤兴起于毫,周朝得以称王也是因为凭借了丰、镐之地讨伐殷的缘故,秦国成就帝业是依雍州而起,汉家的兴起是从蜀汉开始的。

秦国兼并天下以后,烧毁了天下的《诗》、《书》,对诸侯国史记的损害尤为严重,那是由于书中含有讽刺秦国的言论。之所以现在还能看到《诗》、《书》,多因为这些书藏于民间,而唯独史记藏在周室,所以就被烧毁了。可惜啊,真是可惜啊!只留下了《秦记》,又没有载录下日月,文辞也简略不全。然而战国时代的那些权变之术有许多还是值得借鉴的,不一定非要遵循上古的。秦大多是靠着暴力的手段取得天下的,然而社会在不断地变化,秦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法创新,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传上说“效法后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王所采用的方法与我们这个时代是相近的,风俗演变也与我们这个时代相类似,虽然他们的议论较为卑下,但却是易于施行的。读书人拘泥于自己的所见所闻,不敢对其有称道之语,这与用耳朵进食没有什么区别。真是可悲啊!

于是我按照《秦记》,接在《春秋》的后面,从周元王开始,为六国的时事列一个表格,截止到秦二世,共计二百七十年,记录下我听说的那些有关治乱兴衰的缘由,以供后世人阅览。

同类推荐
  •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华,内容包括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涪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 排除计算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排除计算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巴黎圣母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巴黎圣母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2季)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2季)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海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海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本书为清代小说。前六十回为《海公大红袍全传》;六十一回至末一百零二回为《海公小红袍全传》,今存道光十二(1832)壬辰年厦门文德堂刋本。叙述一位无私无畏的清官海瑞一生的故事。海瑞其人其事《明史》有载,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号称“南包公”。本书文笔粗疏,情节离史实颇远。
热门推荐
  • 等待花开的日子终结篇

    等待花开的日子终结篇

    本书是《等待花开的日子》的大结局,文字更华丽清新,故事更曲折动人。青春的蜕变,就是学会成长的过程。作者以细腻温暖的笔触讲述了一个至纯至美的爱情故事。许秋露是一位有着DJ梦的单纯女孩,当她向着理想勇敢迈进,终于如愿以偿时,邂逅了霸道男生林宇燃。可是林宇燃却对心仪许久的女生许春妮念念不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弑宠特工女:杀手皇后龙凤宝宝

    弑宠特工女:杀手皇后龙凤宝宝

    二十一世纪绝世特工,手刃仇敌。一朝穿越,“唰——”当嗜血特工穿越为恶名狼藉的上官家“废材公子”,女扮男装雷厉风行,生杀与否全在她一念之间。然,冷俊腹黑男子用计压上她身后,不见其踪影,肚中却埋下了祸因。代嫁入宫,没想到那男子竟当朝皇帝。经历沉浮,逃出皇宫。几年后,苦寻烟刹的皇上再遇她时,失忆的烟刹却携着龙凤宝宝走向他……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凤阙倾城:盛宠王妃

    凤阙倾城:盛宠王妃

    一入宫门深四海。从此某郎是路人,深宫之中,暗涌无限,她一步步走来身心俱疲。皇室家族,地位显赫,可她的夫君却偏偏是个四处闯祸的傻子!她生性顽劣,固执,能将她束缚在那黄金牢笼里的,只有那个高傲冷峻的四王爷。他在她情窦初开的孤寂岁月里强势闯入她的世界,却又在她决意舍弃一切荣华随他而去时,将她残忍出卖!心动,心痛,心死,世事却已在弹指间斗转星移……
  • 教你学自行车·摩托车(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自行车·摩托车(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冠心病健康生活指南

    冠心病健康生活指南

    冠心病是供应心肌血流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的内腔缩小,由冠状动脉供给心肌的血流相对不足,出现胸闷和心前区疼痛等心绞痛症状。一般认为,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均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子。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特别是工作紧张、缺乏体力劳动者。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海明威在古巴

    海明威在古巴

    本书系最新引进的海明威传记。作者是海明威侄女和著名女摄影家卡伦娜,书中介绍了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和创作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介绍了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创作过程。书中还首次披露了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友谊。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