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7800000013

第13章 合群

自从地球上出现生物一直到今天,经过生殖繁衍,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道上跑的、有知觉的、没知觉的、有情绪的、没情绪的、有灵魂的、没灵魂的……算起来种类、数量何止京垓亿兆,现在存活下来的有多少?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一直到今天,经过生育繁衍,黄人、白人、黑人、棕人、有族群的、没族群的、有部落的、没部落的、有国家的、没国家的……算起来种类、数量何止京垓亿兆,现在存活下来的有多少?一样的躯壳,一样的血气,一样的类聚群分,而存活下来的不过万亿分之一,剩下的都干净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难道有别的原因吗?自然淘汰的结果,劣者不得不败,而让优者强势胜出。优劣区分的项目不止一个,而能不能组成群体,最为关键。

应该组成群体的道理,今天国内稍有知识的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然而问大家能不能举出组成群体的事实,就集体沉默了。不单是国民全体组成个大群体办不到,就连一部分人组成个小群体也办不到;不单是顽固愚陋的人组不成群体,就连号称贤达有志的人也组不成群体。唉!如果这种组不成群体的恶性始终得不到矫正,那么我们中国四百兆人,就必然不能避免劣败的命运,就必然跟历史上那些永久退出历史舞台的生物同一命运。这样的现状怎不让人痛心?这样的现状怎不让人恐惧?

我分析组不成群体的原因,发现有四个:

一、缺乏公共观念。人们之所以不得不组成群体,是因为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是因为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承受、应对自己所面临的苦痛和急难,于是就一定要相互支持、相互依靠,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像这样的观念,称为公共观念。公共观念,不用学习就知道,不用思考就产生。而生物进化界物种的优劣,就根据具备这种观念程度的强弱区分。既然说不用学习就知道,不用思考就产生,那么又说有强弱程度的区分,这怎么讲?是因为公观念与私观念往往不能避免矛盾,而眼前的小的个体利益,往往是将来的大的公共利益的蟊贼。所以真正具有公共观念的人,常常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一部分,以维护公共利益;甚至觉悟更高的人,还会牺牲他现在自身利益的全部,以维护未来的公共利益。这么做不是违背人性,是深深懂得在这样的讲求物竞天择的世界上,想要靠人力战胜环境,除了这样没别的办法。愚昧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采取完全相反的做法,只知道私利实惠不顾一切追求,却不知道这么做对公共利益的危害,以及长此以往潜伏的未来恐惧。这是不能组成群体的第一个病因。

二、分不清敌友。一个群体得以组成,必定是为了应对外界。如果对于外界没有竞争的需求,那么群体的精神与形式就都无所附着。这是人类的常情,不必要讳言。所以说,群体,实在是把“为我”和“兼爱”两种相对立的性质,加以和合而结构在了一起。产生“我”的概念并且自私,并不一定对群体有害,但即便这样,一个人跟一个人打交道,那么“内”指自己,“外”指他人,这里产生的“我”的概念是从个体出发;一个群体跟一个群体打交道,那么“内”指自己所在群体,“外”指所打交道的群体,这里产生的“我”的概念是从群体出发。同样是“我”的概念,而存在“大我”和“小我”的区别。有我那么必然有我的朋友和我的敌人。既然是群体,那么群体中的人都是我的朋友。所以善于组成群体的国民,当认识到有群体外的公敌出现,那么就必然放弃了群体内有私敌的概念。过去希腊列邦,彼此征战,一遇到波斯国来侵袭,他们就立刻放弃彼此对抗而团结在一起共同对外。这样做是因为从群体出发产生了“我”的概念。过去英国的保守党和自由党,争斗不休,互不相让,等到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即使是反对党,也全力支持政府。这样做是因为从群体出发产生了“我”的概念。过去日本的自由党和进步党,政纲各异,相互对峙,等到藩阀内阁要解散议会,两党便马上相互提携,结成一个宪政党对抗内阁。这样做是因为从群体出发产生了“我”的概念。所以凡是要组成一个群体,一定要首先明确对手在哪里,即明确跟自己群体竞争的公敌在哪里。今天的志士极力号召国民组成群体,不是为了爱国吗?不是为了利民吗?既然是为了爱国,那么环伺我们国家、欺凌我们国家的,属于国仇!是我们的公敌!除此之外就不存在别的敌人。既然是为了利民,那么压制我们国民、搜刮我们国民的,就是民贼!是我们的公敌!除此之外就不存在别的敌人。如果内部相斗,那么群体没有不被外敌摧陷而消灭的。然而志士看不到这一点,往往放过公敌、大敌不问,却老是在本群体内搞派系之争。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只有“小我”观念而没有“大我”观念,用对外的手段对内,鹬蚌相争,而使渔人得利。这是不能组成群体的第二个病因。

三、不守规则。一个群体能够存立,不管是成员少至两三人,还是成员多至千百兆,都离不开法律的维系。法律或是由命令产生,或是由契约产生。从学理上说,由契约产生的法律,称为“正”,称为“善”;由命令产生的法律,称为“不正”,称为“不善”。从现实上说,能有正且善的法律最好;如果不能,那么有不正不善的法律,也好过没有法律。这是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都认同的。今日志士号召组成群体,难道不是认为不正不善的法律弱国病民,而决心革新吗?然而看他们的实际做法,反陷入没有法律约束的境地,这样一来,还有什么不被他们以革新的借口铲除呢!不光这样,他们这么做,还会使本群体没有了团结人心的平台,已加入群体的人心生去意,想加入群体的人裹足不前,旁观者引为大戒,那么群体的力量还怎么可能得到扩张?革新的目的又哪一天才能实现?我观察文明国人善于组织群体的,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市镇的法团,大到一个国家的议会,无不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议事原则,从而所有事情得到表决;而我们国内的群体组织,仅仅凭一两个人的意见对事项进行武断、反对——这是不守规则的第一个表现。善于组织群体的,必定委立一个首长,让他代表整个群体,执行事务,授以全权,听其指挥;而我们国内的群体组织,只知道有自由,不知道有制裁——这是不守规则的第二个表现。问他们这么做的缘故,就表示,以少数服从于多数,这是让少数成为多数的奴隶;以党员服从于代表,这是让党员成为代表的奴隶。嚯!这怎么是奴隶?个人不可以成为个人的奴隶,但不可以不成为本群体的“奴隶”。不成为本群体的“奴隶”,势必会沦为敌对群体的奴隶。服从多数,服从职权(即代表),正是为了保护群体不使它名存实亡。不这样做的话,人人对抗,不肯相让,人人孤立,无法统一,那么势必大家竞相表现野蛮的自由,跟没组成群体之前的情形一样,即使没出现公敌,也存立不住,而况且每天还有反对者躲在暗处虎视眈眈呢。这是不能组成群体的第三个病因。

四、相互嫉妒。我过去读曾国藩戒子书中的《忮求》诗,很是震撼!诗文如下:

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

妒者妾妇行,琐琐奚足数?

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

己若无事功,忌人得成务。

己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

势位苟相敌,畏逼又相恶。

己无好闻望,忌人文名著。

己无贤子孙,忌人后嗣裕。

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鹜。

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

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

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

唉!这虽说是老生常谈,然而对于今天误解边沁学说的人,实在堪称当头一棒的话语。我们试着深夜自省,能够全部避免曾国藩的告诫吗?我们中国人这种嫉妒他人的不良品性,积淀了数千年,受着种性的遗传,受着社会习惯的传染,几乎深入每个人的脑中不能自拔。以这样的品性想组成群体,跟想把砖头磨成镜子、想把沙子蒸成米饭有啥区别。

宗旨如果不相同,那么可以在言论上批评;地位如果不相同,那么可以分工去尽己所能。如果宗旨相同,地位相同,那么戮力同心,以共大业,善莫大焉!所谓戮力同心,不是一定要强行将甲的事业合并给乙。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目的既然共指向一处,那么成功了,必然有彼此握手的一天。即便不是这样,或是甲失败了而乙成功了,或是乙失败了而甲成功了,然而目的终归是实现了。事情只要办成了就好,何必一定要是我办成的?仁人君子的用心,不应当这样吗?再说回来,就算觉悟没到这种地步,而只想着要争胜于一时,好自己专享美名,那么也应该光明磊落,用自己的聪明才力去竞争。如果自己果真优秀,即便千万个人跟我竞争,又何必担心不会取胜?如果自己果真实力不足,即便没有一个人跟我竞争,又靠着什么来保证不败?世界上可供人一展身手的事业多了,难道非要排挤掉所有人,而只保留自己一个席位?唉!想想吧,外有国难,内有民箝,同胞多半还在酣梦中,前途已经岌岌可危。我个人的力量能做到,就去拯救;我个人的力量做不到,就跟别人协力去拯救。我的力量不顶半点事,就希望他人拯救成功,怎么能够摧残拯救的萌芽而替一国的仇敌效死力呢?这是不能组成群体的第四个病因。

以上只说了个大概,如果详细论述,那么像傲慢、执拗、放荡、迂愚、嗜利、寡情,都堪称是组成群体的大障碍。只要有一个没有克服,群体就无从组成。孟德斯鸠说:“专制国家的元气在威力,立宪国家的元气在名誉,共和国家的元气在道德。”道德,不管干什么都离不开它。然而在以前的中国,一人为刚,万夫为柔,国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大的群体,是靠强制而不是靠公意,那么即便稍腐败,稍涣散,也还能够维持住架子一直到今天。当前的君子,已经知道这样下去难逃优胜劣败的规律,但要另寻出路改造它就非得有完全的道德不可,有别的办法吗?有别的办法吗?我听到那些顽固者说:“今天的中国,一定不可以提倡共和,一定不可以提倡议院,一定不可以提倡自治。因为提倡这些,只能使国内局势混杂纷扰,使国民相互倾轧残杀,最终毁灭我中华。不如继续几千年专制政治,还可以避免发生滔天之祸。”我鄙视这种观点!即便这样,我也为这种观点悲哀,我也为这种观点惭愧。唉!我们中国的有志之士还不自省?还不自戒?他们的观点不幸言中,还是小事,而因为我们的道德不达标,以致自由、平等、权利、独立、进取等最美善高尚的主义,将永远被天下万世诟病,天下万世谈虎色变说:“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所谓有新思想、新知识、新学术的人,那样那样。使中国灭亡的,正是他们!”唉!如果这样,我死一万次也不能赎罪啊!

同类推荐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晚近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以契约论的形式复兴就是一个明证)。书中主要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热门推荐
  •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女强文】月悉华倏然睁开双眼,沉静的眸中光华流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湛蓝的天空……穿越而来的妖孽女强人,历尽千辛万苦,让男人坐上了龙椅,却因为这个男人,不得不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阳光的心态

    阳光的心态

    本书教导学生要以阳光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惹草包傻妃

    别惹草包傻妃

    她赫赫有名的佣兵首领,竟然穿越到一个13岁的傻子皇妃身上,克死皇帝夫君之后,竟被赏赐给亡夫的白痴皇儿做正宫!没想到小夫君色胆包天,洞房花烛夜前夕,就要她侍寝!“小楚楚,我可是你名义上的娘亲!”她眸光一冷,杀意腾腾。“很快,你就会是我名副其实的妻子!”小夫君司马楚邪魅一笑,近得她身前,在她脖子上烙下属于他的印记……
  • 逆天逃妃斗邪皇

    逆天逃妃斗邪皇

    不是在逃跑的路上,就是在策划着怎么逃跑。混成这样,她还真是穿越界的耻辱啊……喂!东炽阳,谁要做你的妃子啊!什么?封妃大典?开什么玩笑,我可只是把那当成了一场生日宴会而已【抠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鬼子小说

    鬼子小说

    以这些作家思想的敏锐及对生活独到的感悟和思考,以其个性纷呈艺术老到的表现力,相信读者通过这次高雅文学的巡礼,本书收录了获得鲁迅文学奖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会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和极大的艺术享受。鬼子的写作充满了生命内在的灼痛感。这种灼痛来自民间,来自生活的本源,更来自鬼子自身对苦难记忆的反复咀嚼和不尽的体恤。它既游离于主流意识和公众价值形态,又游离于宏大叙事所辐射的历史厚度,但它更逼近生命的真实。本书所选的小说集折射着鬼子对生存苦难积极承担的姿态,折射着鬼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作家对良知、道义和尊严的呵护,对艺术自身纯洁性的捍卫
  •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是实力派中年作家邓一光的散文集。军旅题材的散文写人叙事独具一格,鲜活生动,细节真实,视角独到。
  • 怯爱

    怯爱

    她,一个精明的女强人,感情空白;他,一个帅气的男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做了别人的情人,他们相遇相知,奋不顾身的爱着。他,一个名门望族的混血男人,以一个强势的第三者入侵,他们三人的命运终将如何?一个女人的情感纠葛,让你体会其中的心酸无奈,感动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