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800000012

第12章 书香为伴(3)

对于济海先生,我是先闻其名,后识其人。数年前,我还在新华社做电视记者,应装甲兵指挥学院田永清将军之托,陪同国学大师张中行老先生到学院讲学,听军中学者介绍过张济海其人其书。或许,是由于他化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字响亮;或许,是因为他军旅书法家的头衔抢眼;更或许,是因其“新石家庄”等题字极负盛名,总之,颇有印象。而后,友人乔悦司令员来石开会,是晚,电话邀我去访济海先生,因久慕其名,欣然同往。走进张济海先生家中,古朴典雅的传统装修及中式家具、奇石根艺、名家字画所营造的悠悠古韵扑面而来,一身戎装的济海先生,沉稳干练中透着谦和儒雅,及至观其挥毫,听其论书,品其力作,始觉其学养、人品、书艺,深沉厚朴,功力不凡,早已远胜其名。

张济海先生祖籍山东,幼秉家学,七岁随父临帖习字,聪颖早慧,少有才名,十五岁,因长于书画音乐,被部队特招入伍。前辈有言:诗性宜孤,画性宜静,习书绘画,必先耐得寂寞。既然将书法奉为终生的艺术追求,就等于选择了艰辛与寂寞。此后数十年,他始终手不释笔,宗师法圣,融会诸家,从未有怠。作为崇尚功力的书法家,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他下苦功手摹心研,夯实基础,从唐楷入手,上溯魏晋碑帖,下及两宋行草,既有正书之功底,又兼得行草之堂奥。然而,拘泥法度,囿于规矩,食古不化,历来是书家大忌。清代刘熙载评曰: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人随代迁,艺与时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张济海先生以其军人特有的敏锐执著,在新旧文化多纬度的汇合交叉中,注重自身的文化积累和精神构建,以通旧为基础、出新为目标,在对古今书法的纵横统觉中,兼容博取,整合把握,法中求变,变中求化。他于正草篆隶行,诸体皆备,尤以魏碑、行草最为擅长。他将魏隶融入行草之中,大处可见苍劲,小处不失灵动;质朴中见潇洒,细腻中显豪放,劲而有韵,气格超拔。康有为赞南京枕琴室主肖娴的书法,是“其刚,如武士挥戈;其柔,若仙姝起舞”。先生书艺,恰合于此,其技艺法度,已达得心应手的圆熟境界。

举凡艺术,虽门类各异,然原理皆同。从诗词歌赋,到音乐舞蹈;从水墨丹青,到摄影书法,必气质脱俗,神韵飘逸,方能出神入化。宋四家之一的黄山谷认为,书法境界,像杜诗陶琴,“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胸有山川,笔挟风雷,有无之间,自在天然。诗书翰墨,贵在得自天然的禅机妙悟。苏东坡的“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其间物我两相忘、陶然共忘机的佛理禅趣,体现了心物冥合、天人合一的哲思。张济海先生认为,欲达这一境界,必经“手中有笔”、“心中有象”、“心手两忘”三个阶段的创作训练。这天然之妙,一定要以雄厚的积淀为前提,以“德、识、技”三点为支撑,无德则品不高,无识则韵不达,无技则为“野狐禅”。其实,不仅是书法,所有治学之要,都离不开才华学养的充实、见识胆识的垫底、精神品质的贯注、学识文化的支撑、智慧思想的冲突交汇与集成提升,否则,无论怎样刻苦,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成大器。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长达三十余载的军旅生涯中,张济海先生注重各种多元文化和交叉文化的学习,尤重传统经典,并贯之以始终。他将这种经典学习,喻之为“承接地气”。他取儒家的精华中庸平衡,提炼为丰于智慧、勤于任事的处世风格;取道家的相对论和无为无不为,成就其纵横洒脱的睿智从容;取佛家的慈悲博爱,涵养成善良宽厚、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他更注重信念意志的修炼陶冶,将自己的品格操守、学养风范,贯注于书法实践,用线条的抒发伸展,用笔墨的深浅浓淡,去统摄力、意、姿、势、趣,追求那种现代与传统哲学理念交融互化的文化范式,用以彰显生命价值的最佳形态。因而,其书法,就成为一种心灵的倾诉,一种酣畅的抒发,一种理性的解读,更是一种充满人文精神的诗意表达。这给他的作品赋予了一种复合多种元素的美学价值,使其内敛于深厚含蓄,外化为蓬勃与张力,超拔高蹈、大气雍和,有一种源于自然的激情涌动和冷静理性交融在一起时所产生出来的跌宕起伏的韵律之美,令人在雄浑刚劲而又灵动飘逸的氛围里,体验生命的质感与活力。

对于同一种事物,人们往往仁智互见,各执其词。有人认为,张济海先生正草隶篆行,五体皆备,且都功力深湛,造诣不凡,却难以找出他隶属何种风格。我以为,多样化是艺术的难达之境,甚至需要天之造化,何况张济海先生孜孜追求的即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雅俗共赏。他在创作时追求“触景生情,随情赋形”的状态,不框架外形结构,不厘定状态细则,不囿限一格,不拘泥一体,意到笔随,心笔相和,缘情幻化,随机应变,正是其难能之处。先生行草《早发白帝城》,将太白的恣肆汪洋、傲然天纵、逸兴遄飞的横溢才华和欢快率真,用细腻笔触表现俱足。观之,飞扬灵动之气扑面而来,竟有恍惚,觉得此书即应如此。而隶书《厚德载物》的规范严整,朴拙淳厚,金石味十足;行书《云龙》的张阖有致,苍劲奔放,无不端庄雅肃,疏密相宜,极尽喻象而妥帖合度。其题写的牌匾甚多,却无一雷同。“无人能识,即是大雅”,未尝不是一种欣赏理念,而宋玉《答登徒子好色赋》中东家之女的公认之美,也不失为美的圭臬。公认,意味着既有美其长眉秀目者,也有美其神态俊雅者。聪明难,糊涂难,聪明之后的糊涂更难,此糊涂已非彼糊涂,其境自有高下。深入浅出,与此同理。张济海先生的书法,其欣赏者的两极跨度,高者,能识其风韵之妙;低者,亦懂其姿态之美。其入能深,其出能浅的特点,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圆融的书法艺术修养,绝难企及。

书法艺术,常常被看做是属于前现代的,因其参与和欣赏都要假以时日,不符合商品社会快节奏的需要,也不符合投入产出的原则。尽管电脑可以代替人脑每分钟完成亿万次的计算,也能复制出蔚为大观的书法作品,但是,永远不能取代书法中的“艺术”。书法艺术的追求与实现,仍然需要终日临池、弃笔成冢之类的长期辛苦打磨,需要达摩面壁的精神奉献与智力劳作。如果,我们人虽然已经进入了后现代,但是,在人文领域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现代化的“宏大建构”之前,还是不要超前附庸为好。联想到梁思成先生于20世纪四十年代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曾疾呼“走出半个人时代”,对当前过于偏重科技而缺乏更多更有效的人文关注、文化教育的日益快餐化的现象,张济海先生不无忧虑,又不止于忧虑。对世事人生、对时代发展的冷静透视与观照,使他始终立于认知领域的高端,并以自己科研教育与书法艺术的双重优势,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地影响教育着他的部属、学生,使其避免“半个人”和精神侏儒的尴尬。这可能正是张济海先生作为书法家,给我们带来艺术美的享受之外,所附加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一切艺术,都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财富。我们曾痛心过“焚琴煮鹤”的希腊式黑色幽默。我愿意相信,这永远是历史。出版社斥资将当代书法名家作品结集出版,是一件颇有功德的善举。罗素曾说,活着的最高境界,是感应宇宙精微而浩大的存在。书法艺术,在咫尺方圆中,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极为精微而浩大的“存在”。愿我们用心灵的感应,结伴同路,去丈量和接近那种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

§§§1.当心村上春树

北京的冬天很冷,业余时间躲在有暖气的房子里阅读,很是惬意。

读完之后,来此微博。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作者:(美)马里林·约翰逊。

此书被誉为“世上最有趣的阅读”。

《艺术,是个动词》,作者:(美)埃里克·布斯。

和作者一起玩味艺术生活,丰富想象空间,是消解都市生活无聊乏味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三)

    解密中国大案(三)

    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只想记得这些好

    只想记得这些好

    张冬娇十年散文精选本《只想记得这些好》,唯美,清新,纯静。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岁月美好而温暖。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本书由著名作家严歌苓主编,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人物,汇集了张鸣、曹文轩、陈舜臣、韩美林、洪峰、王蒙等众多文学、文化、文艺界名家的最新作品,配以精致图片和摄影作品,图文交汇,着力探讨文学创作、文艺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心理、教育等话题,同时也是众多作者交流学术观点、畅谈人生社会的平台,为众多作家、学者打造不一样的形象,挖掘最有前途的新人作者。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美人权术

    美人权术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被迫隐匿于尚书府邸。还君明珠,当他们的命运有了交集......暗潮涌,本是永乐帝女,风云动,杳然无期。豪气凌霄汉,玉叶金枝。他,荆棘满怀天未明。原是方孝孺公十族血案遗孤,她,终生以刺杀朱棣为己任。,母妃惨死。因宫闱惊变,长风吹客愁
  • 古滇迷国

    古滇迷国

    在中国西南边陲曾诞生过一个被人们称做古滇国的文明古国,然而这个古国却在几千年前神秘地消失了。时至今日,这个谜题仍然没有被解开,直到一部女书的突然出现,引起了多方的争夺和一系列的探险,才让人们逐渐接近了谜题的答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杀人玩具

    杀人玩具

    有一天,玩具不再甘心受人们摆弄,悄无声息地向人类实行复仇,我们怎样才能察觉它的异常,及时对擂?
  •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1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1

    继《致青春》《小时代》之后,2014年文坛备受瞩目的影视青春小说。无数网友读者疯狂追捧的青春虐文神作!《致青春》制作班底重磅打造电影!9大影视公司争夺拍制,1000家媒体密切关注!16岁的少女雅望,应爸爸要求去照顾其战友之子、10岁的夏木。美丽的男孩夏木因为童年时期经历的了亲生母亲的死亡现场,而从此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无法与外界产生一丝的共鸣与沟通。雅望的出现渐渐融化了夏木的心;可是雅望青梅竹马的恋人唐小天高中毕业后去当兵后,认识了大学同学曲蔚然,最终引狼入室。从此雅望,夏木,唐小天,他们三个人的命运都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 逆天邪君:盛宠狂傲医妃

    逆天邪君:盛宠狂傲医妃

    前世,活得逍遥自在一身医术让鬼都发愁。睁眼醒来,被世人唾弃糟蹋。玄离霜冷眼相看,手中一针一剑红衣妖娆,她只求逆天改命,,让今日陷她于不仁不义之人万劫不复!他是冷夜君王战场杀神,冷绝对上霸道,风云变换,星象紊乱,她要的很简单,来去自如的世界,俯首称臣的众生,恩爱无双的男人。“女人,乖乖贴在我身边,包你一世无忧。”“男人,想泡我,先看看你的本事”“我的本事好的很,不信你来床上我给你证明!”某女微微一笑饿狼扑食。狂妄医妃对上逆天邪王,是凤鸣九天还是飞龙在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白银之轮

    白银之轮

    地狱与现实逐渐重叠,恶意侵蚀现世,干涸的世界之脉再次复苏。旧神苏醒,新神诞生,人类谋求力量,妖魔追求昔日辉煌,科技与魔法再次碰撞……原罪骑士团:魔导科技世界第一!长期出售各类单兵武装,有意者请联系……铜绿矿业:蒸汽机拯救世界!物美价廉,皮实耐用!黄金脉:人族最强,征服万物!死亡丧钟:钱!钱!钱!钱能通神!罪族:血统至上!宝瓶宫:粉碎吧,世界!议会:车翻协会!狩魔者协会:狩猎魔物,维护正义!天谴教会:末日将至,忏悔方能拯救一切……在血脉的诅咒下,西撒踏上了自己的复仇之路……以及控妹之旅……西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