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400000020

第20章 感悟篇(10)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心灵的淡定和与社会的和谐,那他就应该知道,任何事情都是“适可而止”的。爬过山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你一旦爬上了顶点,就开始走下坡路。爬山如同一个人在事业上的追求,有进取心是可贵的,但并不是无止境的升境,只要你找到最快乐的位置,找到你最乐意做的事情,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随之困惑也将不复存在了。

83.聪明与糊涂

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有着“扬州八怪”之称的郑板桥有一句至理名言:“难得糊涂。”仅仅四个字,道尽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也给后人留下了为人处世之道。他自己尽管一生坎坷,但始终有一个乐观的心态,靠糊涂去笑对人生。

与糊涂相悖的是聪明。我们知道,不论是一个事业有成的成人,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童,都喜欢听赞美的话。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自己和孩子聪明。可见,聪明是一个人天性中固有的向往和追求。它既包含着聪慧的意思,也包含着明理的成分。

“聪”这个字是左边一个“耳”,右边两“点”,一“口”和一“心”组成。如果把最上面的两点比做一个人的眼睛的话,整个“聪”字就如同一个人的五官。即一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巴和一颗心。

“明”字左边是一个“日”,右边是一个“月”。聪明二字结合到一起使用,或许就有了这样的意义:一个人想要聪明,就必须每日、每月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讲、用心记。所以说,聪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聪明二字本身就写在了人们的脸上。

既然人生来都想聪明,那么板桥先生为什么还要留下“难得糊涂”这句不朽名句呢?我之愚见,聪明和糊涂是每个人都应该经历的阶段。一个人聪明的成分多,那他糊涂的时候就少,聪明或许包含着糊涂;反之,聪明的时候少了,那他一定是糊涂的,糊涂中也隐藏着聪明。

既然聪明和糊涂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那么二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是太过聪明的人一定活得很累,有点糊涂的人内心一定充实。因为聪明的人往往是精明的人。精明人与人交往过于算计,总喜欢拨弄自己的小算盘,这些人好像天生就是通“经济”懂“财务”之人。他们想得几乎都是“红利”。这样的人经常处处担心,事事提防着别人过日子。

如果说,小心无大错,那这些人就是太敏感了,远远超过了“小心”。

比如别人随便说一句话,干一件事,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目的,但精明人很可能会敏感地“察觉”出什么。或许晚上回家也要琢磨一番,如果按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话,那还说得过去。但他们往往是那种种了别人的田,而荒了自己地的人。由此,他们的“累”就显而易见了。相反,稍有糊涂的人,往往是虚怀若谷的人,他们不知道斤斤计较,只知道与人为善,在他们眼里,或许全世界都是好人。不过,这部分人也是极易受到伤害的人,因为他们心中没有设防,也不知道如何设防。不过,善于糊涂的人反倒活得洒脱,活得自然,活得有意义。

二是太过聪明的人一定喜欢工于心计,有点糊涂的人一定懂得宽容有度。精明人工于心计,很可能出现如下结果,比精明人更精明的人很可能会反过来算计你,这就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精明人算来算去算自己;精明人遇到和自己精明程度相当的人,往往会出现精明人之间的相互“斗法”。如果他们善于运用“与人斗其乐无穷”这一理论的话,或许会斗得精彩,会斗出霸气;糊涂之人往往会一时被精明人算计,但糊涂的人也知道“吃一堑,长一智”,因而惹不起、躲得起,不跟精明人“玩”,一心过自己平淡的日子。

三是太过精明的人一定“福多”、“祸多”,有点糊涂的人“福少”也一定“祸少”。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聪明人看似占了便宜,殊不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道理。

韩信是汉朝第一功臣,但当他出兵陈仓、平定三秦、率军破魏、破赵、挫楚,最后在垓下灭项羽,可谓“功高盖主”。连司马迁也说,汉朝天下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就是这位忘记了当年胯下之辱的人,不仅居功自傲,而且太过算计,太过攀比。或许韩信不谦的成分远大于他算计的成分,连部下曹参、灌婴、张苍、傅宽封侯与自己平起平坐一事也心中不平,最后只能自行绝路。

再说说刘备。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真诚地接待了他。但刘备为防不测故意装傻,一度曾在后院种菜,而且亲自浇水。一次,曹刘二人煮酒论英雄,刘备点遍天下诸侯,均被曹操贬低,曹操所说的英雄是“天下英雄,唯汝与操耳”,刘被曹点破英雄后,竟吓得将匙箸掉落在地,其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从容捡起筷子,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于是,避过了一场劫数。

有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大观园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气数已尽,正所谓“月满则亏”。人们常常用“大智若愚”这个词来比喻一个人看似“糊涂”而实则“聪明”。“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更进一步为我们阐述了人生的一种境界,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

其实,人生又何言不是如此呢?有道是:水自漂流云自闲,花自零落树自眠。糊涂看似愚笨,实则聪明。

84.“位置”的思考

一个人如同世界万物,日月星辰一样,只有当他找到其合理的位置,他才能发挥其能量,才会创造出价值,才会有好的作为。

万物为何要“有位”?我们知道,日月星辰周而复始的运动是天体运行的自然规律,每一颗恒星或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否则就会发生星球之间的碰撞。

再有,把南方的某些植物移栽到北方,或者把北方的某些植物移栽到南方,这些被移栽的植物就不能生长或生长不好,这就好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俗语一样,万物都应有其合适的“位置”。

尽管说“一方水土”会养出一些性格相近或风俗相同的人,但是,人同万物一样,都有一个合理“定位”的问题。比如,一个人出生在一个家庭,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不论这个家庭是富有还是贫困,你只能在这个家庭中去生活,去长大成人。再比如,一个单位里编制的员额,编配几名正职,几名副职都是有数的,你几乎不可能去超配。

一般来讲,“定位”大多是趋于合理的。一个单位的编配员额也好,还是任何一场比赛的上场人数也好,都是一定的。当然,这个一定又都是人为的。如“员额”定位,是根据工作需要而确定的;如体育比赛,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芸芸众生。按照黑格尔的理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现实中,各行各业各类人等既然存在,也大多是合理的。但是,合理往往又是相对的。

比如李鼎铭先生曾提出的“精兵简政”伟大思想,延安时期毛泽东曾进行了运用,效果很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各条战线上都进行了“精兵简政”的实践,尽管很多时候“简政”没有达到“精兵”的效果,但这都是“定位”的运用。再比如足球比赛,主客场每队上场11人,也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的经验,现在看还是比较合理的人员配置。既有前场,也有后场,还有守门员。

“定位”是科学的,但位置又是变化的。有道是:“时也,位也。”

更多的时候,尽管编配上有位置,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位置又是不断变化的。这如同一个人的任职一样,今天你是一名科员,明天或许成了一名科长、局长,后天,你就因为年龄原因或其他原因,成了一名退休人员或下级人员。由此可见,一个人尽管一时拥有了一个“位置”,但这样的“位置”都是暂时的。

听过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丈夫阿尔伯特的一个故事:

一天,女王参加完社交活动回到寝宫,夜已经很深了。女王看到紧闭的房门,于是上前敲门。

“谁啊?”阿尔伯特明知故问。

“我是女王。”维多利亚回答。

门没有开,她再次敲门。

房内阿尔伯特又问:“谁呀?”

女王回答:“维多利亚。”

门还是没有开。女王徘徊了半晌,又上前敲门。

房内的阿尔伯特仍问:“谁啊?”

女王温柔地回答:“你的妻子。”

这时,门开了。丈夫阿尔伯特一开始就知道敲门人是自己的妻子,那么他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给她开门呢?原因很简单,作为女王,你只能是国家的女王,而阿尔伯特家里是没有女王的。

“在位”更要“有为”。一个人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或许你被分配到一个十分喜欢的位置,或许被分配到一个十分讨厌的位置,不论怎样,每个岗位都离不开有人干。所以,我们都要立足本职、甘于平凡,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更不能整日里抱怨别人,对工作挑肥拣瘦。或者一遇到困难,就想逃避,这也不想干,那也不满意,拈轻怕重。

美国证券业有一个叫苏珊的人。尽管她当年立志在音乐的天地里驰骋,但却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尽管她不喜欢这一专业,但还是十分认真地读完了经济管理博士学位,也有人曾问她:“你既然不喜欢这一专业,为何又做得如此优秀呢?”她平静地回答:“因为我在这个位置上。”

现实中,也有这样一些人,一心一意只想当老板,根本不愿当员工;有的只想当主官,根本不想当副职,只看到别人成功的瞬间,根本不知道别人奋斗的历程。这种只有梦想没有实干的人,说到底是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究竟在哪里的人。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位置角色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一次位置角色转换都应该恰得其位。处高的时候应自得其乐,处低的时候应自怡其心。

如此,人生就应该是简单的,更应该是快乐的。懂得位之人生的人,一定是一个懂生活的人,更是一个懂道理的人。

85.认不得“真”

孔子周游列国。一次,来到一个地方感到肚子饿了,便叫弟子颜回去讨点饭吃。颜回找到一个饭庄,主人说:“我写一个字,如你能认得,我就请你师父吃饭,若不认得,便自己滚开。”颜回在众弟子中是学习最刻苦的学生,又是学问最好的学生,颜回想,一个字有何难,于是手一扬说:“这有何难,不要说一个字,就是一本书,我也认得!”店主说:

“先别夸口。”说罢写了一个“真”字,颜回一看,哈哈大笑:“这是认真的‘真’字,你们也太没学问了,竟用这么简单的一个字来考我,太不拿我当人看了。”店主人大喝一声:“无耻之徒,竟敢冒充孔夫子门生,还不给我滚蛋!”颜回一脸委屈回去告诉老师,孔子说:“此字不念真,念‘直八’。”颜回百思不得其解,孔子拍拍这名好学生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凡事有时候是认不得‘真’的!”

认不得“真”,是告诉我们一个人有时候不能太认死理。

不认死理,说的是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一个过于死板的人,注定是一个迂腐的人。如此,我们在处理一些非原则的人际关系时,就应该学会大度,学会包容,学会谦让。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辩证思维告诉我们: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有了矛盾、分歧怎么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争吵、理论,非辩出个是非曲直。其实,这种做法很不明智,吵架既伤和气,更伤感情。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切不可认死理,必要时还是糊涂一点好。

古人曾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瑾瑜匿瑕,川泽纳污。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此言,可以为法。”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鱼不会生活在太过清澈的水中,而太过认真的人则不会有朋友。美玉中藏有瑕疵,江河中藏污纳垢。在苛政的境遇中,百姓会变得狡黠。老子这番话,可成为治国的法则。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一对在外人眼里,生活美满的夫妻,因为一方或双方的性格、脾气常常使另一方忍无可忍。隔三差五家庭矛盾不断“升级”,小则双方“口唇舌战”,大则“大打出手”,最后终于走上了“分道扬镳”的结局。

其实,就中国目前的婚姻来讲,尽管离婚率出现了“上升”趋势,但据婚姻学家讲,离婚的家庭中,有三分之二是没有原则问题的。那现实中,为什么他们过不到一块儿呢?说到底,就是夫妻双方或一方太过“认真”。

我们知道,生活中老婆、孩子之间哪能有什么原则、立场的重大是非问题,都是一家人,非要用传统的“冷战思维”或“阶级斗争”的眼光去看问题,非要分出个中对错,那又有什么用呢?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是爱情的港湾。既然是港湾,就应该是一个船舶靠岸的地方,就应该是一个小憩的地方,就应该是一个补充“供给”和“营养”的地方。一个人在这个宁静的港湾中,应多一些欢笑,少一些烦恼。

不过,要真正做到不较真,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这都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修养,需要有善解人意的方法,需要多从对方的角度去处理问题。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就容不下别人的半点毛病,反倒把自己的毛病当做“优点”加以宏大;再比如,有些人一旦小有得势,就会表现得忘乎所以,不知道起码的尊重别人,甚至常常忘记了过去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大一点说,这样的人是一些容易“忘本”的人,更是一些不讲感情的人。

当然,有些事情还必须认真。比如,遇到一些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时,不论是谁,都应该去“较真”。俗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说的是一个人的气节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一时,想起了伟人毛泽东的一句话: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二字。

同类推荐
  • 经典的散文

    经典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热门推荐
  • 独为仙

    独为仙

    一个山野少年无意中得到了一枚修真者的戒指,当他走出山村,迈向波澜壮阔的人生道路时,就给世界带来了无比的震憾!通天的手段!无敌的力量!神奇的法术!超阶的魔宠!武技与法术的对撞,修士与武者的交锋!别人不会的,他会;别人不懂,他精通!别人没有的,他有!绝对牛逼!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嫌疑人X的指纹

    嫌疑人X的指纹

    性感尤物,外号“金丝雀”的纽约交际花玛格丽特o欧黛儿,以美艳动人的脸蛋和曼妙趣迷人的歌喉,倾倒众生,成为城中最耀眼的明星,俨然是这个虚幻的、物欲横流的艳俗时代的代表人物。就在她人生炙手可热的巅峰时刻,一天深夜,被人勒死在自家公寓,香消玉殒。罪犯杀人手法残忍,手段高超,屋内被洗劫一空。案件中充满许多矛盾的、令人困惑的疑点,有着丰富办案经验的检察官和刑警们也感到束手无策。幸运的是,桌子上和衣橱内留下了嫌犯的指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这样写作最高效

    这样写作最高效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高考作文的训练书,旨在帮助中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高效地写出好作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要求,准确地把握考试内容;在形式上紧跟中、高考话题文的发展趋势,取材典型,重点突出,是中学生理想的作文训练教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亿万千金逆袭战

    亿万千金逆袭战

    简介:她年仅十四岁,来自近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失散多年的亲生父亲病逝,留下千亿遗产,她能否由一个一无所有的小村姑,摇身变成中国最富有的亿万千金,她能否在所谓“亲情”的围攻中顺利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