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700000011

第11章 楚汉之争扭战局 韩信井陉战陈馀

这一回说一说秦汉时期发生在石家庄的两大战役和三个人物。

第一大战役,是秦朝末年决定秦王朝命运的巨鹿之战,与之相关的两个人物是张耳、陈馀。

我们先从石家庄市区东北部的东垣古城说起。

东垣古城位于北二环以北、体育大街两侧,这里曾经是战国时期的东垣邑。在秦始皇设置恒山郡的时候,这里成为恒山郡的治所,即郡城。石家庄市给自己的城市定位“千年古郡,百年新城”。古郡,就要从这里说起。当时恒山郡的辖域,北达北岳恒山,就是现在的阜平县大茂山,南到高邑县的房子故城,西到太行山,东达衡水。

陈胜、吴广起义后,河南开封人张耳、陈馀与他们成为患难兄弟、刎颈之交。他们投奔起义军,请求陈胜让他们率兵进攻赵地。

结果,陈胜派别人为将军进攻赵国,他俩心怀不满,就到了邯郸。二人极力怂恿武臣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派出大将向西、向北开拓疆土。结果出去的将领们叛变了,其中一个大将李良还袭击邯郸,杀了赵王武臣及其官员家眷,占据恒山郡及其以南的赵国地盘,成为秦末首先控制今石家庄一带的割据势力。

张耳、陈馀连夜出逃,招收赵王原来的残部军队,招募数万人,讨伐叛逆。李良投降秦军,引秦军攻陈馀、张耳。张耳陈馀带着他们新拥立的赵王逃入平乡县城一带的巨鹿城。秦军大举进攻巨鹿,发起了著名的巨鹿之战。

重兵压境,是何人突围救困情比金坚?

危若累卵,刎颈之交又为何袖手旁观?

破釜沉舟,巨鹿城下谁又能力挽狂澜?

张耳他们面对秦军重兵围攻,急忙派出信使向各地反秦势力求援。陈馀冒死出城,引兵北上,占据了石家庄市长安区的恒山郡城东垣,发布檄文,招兵买马,从恒山郡汇集兵丁数万人,匆匆南下,驻扎在巨鹿城以北,准备策应巨鹿城。

但是,当他看到秦军阵营的时候,却倒吸了一口凉气,力量悬殊太大了。所以,面对强大的秦军阵营,他不敢出兵。

秦国两员名将对巨鹿城发起反复的猛烈攻击。巨鹿城形势危急,张耳多次派人请陈馀出兵,而陈馀却一直不敢出兵,于是张耳派遣两员大将夜间闯出围城,到陈馀营帐中指责陈馀:张丞相与您是刎颈之交,而如今赵王和丞相危在旦夕。您手握重兵,却不肯相救,何谈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啊?

陈馀被指责得面红耳赤、无言相对,只好答应让这两个将领率领恒山郡的五千人马与秦军交战。结果是全军覆没,两位将领惨死沙场。

当时秦末起义的领袖人物楚怀王得知张耳等人被围的消息,决定以楚军主力五万人北上救赵,另派刘邦率军西进武关,直捣咸阳,拉开了灭秦的战略格局。

受命北上援救张耳的楚将项羽亲自率领楚军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歼灭秦军主力,俘虏了秦国大将,坑杀秦军二十万,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自此,集结在赵地的各诸侯军队接受项羽统一指挥。

封王归田,刎颈之交境遇为何判若两家?

翻云覆雨,究竟是为利益还是反目仇杀?

足智多谋,刘邦如何将两冤家纳入麾下?

张耳因为在巨鹿之战中的作为,名声大振,又随项羽入关,被封恒山王,住在东垣城里,后来,以襄国(今邢台市)为都城,改为赵王,控制了赵国的大部地区。

那么,他的发小、与他是刎颈之交的陈馀结局如何呢?

巨鹿之战中,张耳指责陈馀“拥兵不发”,两位昔日好友关系恶化。战后,张耳始终对陈馀耿耿于怀,当面质问陈馀自己两位爱将的下落。陈馀无论怎么解释当时的形势,张耳根本不相信,始终怀疑陈馀杀了自己的两员大将。陈馀盛怒之下,解下印绶,推给张耳,独自与他麾下数百人到了河间一带的湖泽之中以渔猎为生,从此与张耳彻底决裂。

当项羽分封诸侯时,有人提醒他说,陈馀和张耳都有功于赵,所以项羽就以当时陈馀居住的南皮三县封陈馀为南皮侯。

陈馀被封为南皮侯,而张耳却被封为恒山王,荣归赵地。于是,陈馀就和山东的齐王联合,动用南皮三县所有兵力,与齐军合力围攻张耳的恒山国都城东垣。张耳大败,不敢继续固守恒山城,逃到关中投靠刘邦,被刘邦封为成信侯。

陈馀趁着张耳西逃之机,收复恒山国故地,到代地迎赵歇为赵王。赵王歇感谢陈馀,封他为代王,而陈馀实际上留住邢台,作为赵国相,辅佐赵王歇。

一年后,项羽政治野心膨胀,自立为帝。刘邦联合各路诸侯讨伐项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战。

刘邦为了赢得战胜项羽的筹码,积极联络各路诸侯,派人邀陈馀共击项羽。陈馀向刘邦提出条件,只要刘邦杀了张耳,他就和刘邦联合伐项羽。刘邦为了获得陈馀的支持,找了一个很像张耳的人,砍了人头,送给陈馀。陈馀遂加入了刘邦楚汉之争的军队。

在楚汉之争中,陈馀发现张耳竟然还活着,而且是刘邦的大将,于是背叛了刘邦,与赵王歇割据赵国故地,开始对抗汉王刘邦。刘邦采纳萧何的建议,以韩信为大将,出兵平定陈馀。

此回讲述的第二大战役,是著名的背水之战。战争双方分别是汉朝的大将韩信、张耳和赵国相陈馀。

韩信,西汉著名军事家。他小时候很穷,向河边洗衣服的大娘要饭吃。后来他忍受胯下之辱,立志习武,熟读兵书,成为西汉著名战将。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韩信、张耳等统兵数万,东下井陉。

占尽地利,陈馀能否采纳谋臣御敌妙计?

背水一战,市井之徒如何创造战争奇迹?

机关算尽,水河畔又是谁将人头落地?

赵王歇与赵相陈馀在井陉口聚兵二十万,阻击韩信。赵军的营垒设在鹿泉市土门关到井陉县白皮关一线。

赵国的谋士广武君李左车向赵国相陈馀献计说:“韩信东渡黄河,连战连胜,如今是乘胜攻赵,锐不可当。但是,我们面对的井陉口谷险路窄,‘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汉军在这条狭窄的井陉古道中,东行数百里,他们的粮草必定在其后。愿足下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绕到汉军的后面,截获他们的辎重粮草。而足下利用这里的深沟高垒,坚守营寨,不要出兵与之交战。使得韩信、张耳进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让他没吃没喝,不至十日,这两将的首级可致于麾下。”

这是一个非常符合当时天时、地利的作战方案,但刚愎自用的陈馀生搬兵书,以“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为用兵原则。他声称:“兵法上说,十倍于敌,就该围而歼之,一倍于敌就必战。如今韩信号称有兵数万,其实不过数千,他从千里之外进攻我们,早已兵困马乏。如果在这种形势下还要避而不击,日后有更强大的军队如何打仗?各路诸侯也要耻笑我们胆怯。”他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得知李左车为陈馀所献的计策没被采纳,大喜,遂向井陉进军,在现在井陉关的西口固关一带安置营寨。同时,韩信根据井陉盆地的地势和战场的形势开始按兵布阵,布阵的地点就是石家庄鹿泉市的名峰抱犊寨一带。

抱犊寨位于鹿泉市西边太行山中,山高崖陡,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上山的道路艰难,连耕牛都无法上山,所以只能先把牛犊抱到山上养大作为耕牛,因此名叫抱犊寨。

韩信先选派轻骑两千,每人各持一面红旗,在半夜抄小路赶到赵营背后,到抱犊寨附近隐蔽起来,同时交代明日两军交战时,赵军若看见汉军退败倾巢出动时,应迅速攻入赵军营寨,拔赵帜,竖起汉军的红旗。

第二天,韩信命令一万多名将士渡过绵蔓河,背水布阵。井陉县的绵蔓河(今绵河)是井陉盆地的重要河流,水流湍急。韩信竖起大将旗帜,战鼓擂动,号角齐鸣,直攻赵军营垒。

陈馀站在井陉县的白石岭上,俯瞰绵蔓河,见韩信背水布阵,讥讽韩信不懂兵法。

在陈馀看来,汉军背水作战,没有退路,而且与赵军的兵力悬殊,纯粹是布置了一个死阵。于是他下令赵军倾巢出动,对汉军进行包围,聚而歼之。

结果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赵军的进攻面前,汉军个个英勇拼杀,殊死力战。但正在双方酣战之时,韩信却命令士兵丢弃旗鼓,佯装败退。陈馀马上令所有赵军倾巢而出,甚至连守营的将士也想抢功,纷纷冲向韩信的汉军抢夺鼓旗。韩信张耳已经退守水边,将士们个个殊死拼杀。

就在此时,埋伏在赵营背后的两千骑兵按韩信命令,迅速从抱犊寨冲向赵营,攻入赵军营寨,拔掉赵旗,竖起两千面汉军红旗,并欢呼胜利。赵军久战不能胜,忽然间看到赵营遍插汉军红旗,自知赵军营垒已经被汉军攻占,纷纷逃散,陈馀连斩数人仍制止不住溃逃之众。

韩信令绵蔓河畔的汉军迅速反攻,两面夹击,追歼赵军。赵军大败,自相践踏,死者甚众。陈馀急率散骑十余人沿太行山东麓南逃。

韩信率骑兵穷追,在元氏、临城一带的水之畔力斩陈馀。

如今在河北省临城县还有一条汦水,历经千年仍然流淌,这里就是韩信背水之战最后的胜利之地。

53韩信久闻赵国谋士李左车有奇才,在追剿赵军过程中,严令军中不许杀李左车,能够生擒者奖励千金。结果,将校们活捉了李左车。韩信将李左车请入帅帐,给他松绑,请他上座。韩信像敬重师长一样尊重李左车,谦恭地向他请教治军之策。韩信作为杰出的军事战略家,能用人所长,表现出礼贤下士的大智慧。李左车深受感动,与韩信结为莫逆之交,从此帮助韩信出谋划策,收燕破齐。

韩信巧设背水阵,以少胜多,消灭赵军。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战争谋略呢?

战争之后,有人问韩信:“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右面和背后靠山,前面和左边临水。而今将军让我们背水设阵,还告诉我们,等破赵之后一起会餐。当时我们都不相信。结果果真很快取得了胜利,这是一种什么战术啊?”韩信答道:“这在兵法上就有,只是你们没看到。兵法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今我们这次战役,军卒大都是新募的市井之人,没经过严格训练,只有将其置之死地,方能拼命厮杀,死里求生。否则,在数倍强敌进击下,定会不战而逃。”众将听了韩信此言,都十分佩服,赞颂韩信用兵如神。

在中国古代史上,韩信的井陉背水之战,成为出其不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当时的井陉古塞、绵河两岸,正是韩信灭赵“背水之战”的古战场。在井陉县白石岭上,保存着后世修筑的白面将军陈馀祠及韩信庙。在鹿泉市抱犊寨山顶,后人修建淮阴侯祠,以纪念韩信背水之战的历史。

韩信乘势平定了燕、齐,为刘邦免除北顾之忧,加快了刘邦统一全国的进程,为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刘邦即位之后,在洛阳南宫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

这正是:

巨鹿之战扭战局,项羽出兵得胜利。

韩信张耳出井陉,背水一战灭陈馀。

同类推荐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 锦衣传奇

    锦衣传奇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历代的锦衣卫中,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一锦衣卫他就是:少年仗剑夺武第,脚踏烈火救上帝。百官战栗伏阶下,高举金瓜震廷议。手掌飞鱼慑不法,缇骑马蹄震天下,身兼三公又三孤,天朝唯我陆平湖一直绞尽脑汁沉默写书,朋友建议弄个群扩展思路,说对历史真实度审核有帮助,因此决定建个看看效果,群号:124199558。喜欢锦衣卫的朋友加进来一起交流。
  •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是一个充满了光荣与寂寥,童话般华丽的封建王朝,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这个伟大的帝国投下的背影与梦想仍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品位。“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 历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历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本书将带你走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史世界,对每一个事件进行详细的阐述。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一千多个条目,五十余万字的容量,带你重温历史的记忆。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历史,读史也充满了乐趣。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知识结晶

    知识结晶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凰诀天下

    凰诀天下

    “他在窗外,你还可选择……”帝王薄唇辗转,寒意呢喃;她无声浅笑,勾缠继续;灭九族,毁身心,魂飞魄散前,她变成另一女子,立毒誓,惑人心,算计离间,她成为祸国凤凰,谁又知道,狠绝如她,只为还他一世情缘,半壁江山……
  •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本书共10章,即10位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各自成章。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相信每一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中得到启发,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中国军事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中国军事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中国军事故事,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帮助青少年领悟生活真谛、人生哲理。精彩的故事,生动的文字,配上简洁大方的版式设计,让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学到生活哲理,汲取人生智慧,更好地认识社会、生活及人际关系的本质,从而踏上成功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