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000000007

第7章 做人有道(2)

老子总是拿出一些常见的现象给我们讲,就是在平常的事物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位厨师手艺的高低不是看他们做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在最平常的菜上看出来。这是与老子说的话一个道理,最平常的现象也就最容易被人忽视,因此这些道理也就是更加珍贵。平时我们所说,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就是这个道理。圣人哲人们总是善于观察,他们在人们最不显眼的地方就看见了那些大道理难道不是高明么?老子所说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打败别人只不过是说明你比别人厉害而已,而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有人说,自己是最大的敌人。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自胜自强的故事,让我们深思。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就开始撰写著名的历史巨著《史记》。可是在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兵抗击匈奴,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拼杀之后,兵败投降。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那是因为寡不敌众,在没有救兵的情况之下,责任不全在李陵自己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着意在为李陵辩护,于是勃然大怒,将之投入监狱,打算处以死刑。

根据汉朝的法律,减免死刑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那钱来赎罪,第二种就是接受腐刑。司马迁从小就家境不好,父亲临死时也没有所说的万贯家资,自然是拿不出钱来赎买了。只有接受侮辱人的腐刑了。司马迁为此还想到了自杀,可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是要死的轰轰烈烈,死得有所值,毅然接受了腐刑。他立志要把《史记》完成,要"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三年后他被赦出狱,继续发奋写作《史记》。十几年如一日,在征和二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这部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鸿篇巨制。

司马迁那种隐忍自强的精神为人称道,每当人们读到《史记》就会想到司马迁故事。而当人们陶冶于钢琴曲中,也会想到另一个人,那就是自强不息的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嗜酒成性,他强迫贝多芬学习钢琴,打算让他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因此贝多芬稍有懈怠便会遭到毒打。贝多芬的童年就是在毒打声中度过的。可是,天资聪颖的贝多芬在勤学苦练之后,折服了众人。在12岁的时候就担当了宫廷的乐师,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他因为在宫廷中的表现日渐受到重视,可是胸怀远大的他不愿意在此碌碌无为。于是就毅然奔向维也纳投拜莫扎特。不幸的是,母亲病危,他只好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他大受打击。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再次奔赴维也纳,受教于海顿门下,还向申克等名师请教,在这里他学了十几年。

1795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一次音乐会,在这个音乐之都,贝多芬演奏了自己创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民众为之折服,他也开始崭露头角。紧接着,在当年他又推出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这也预示着他自己伟大时代的开端。就在随后的五年里,他创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1799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一交响曲",他发挥了卓越的想象力,接二连三的创作出震惊乐坛的作品。然而,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噩梦也随之而来,他患有耳疾。耳朵失聪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对贝多芬来说更是如此,他开始离群索居,过着孤僻的生活。

但是贝多芬并没有气馁,1802年,他迁到维亚纳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在那里继续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极度恶化的病情使他痛苦万分,为此他还一度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不幸遭遇并没有打倒贝多芬,他说"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他有回到了维也纳。他那泉涌般的乐思,伴随着他那雷霆万钧的"第三号交响曲"喷涌而出。他本来想把这首乐曲献给拿破仑,可是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之后,贝多芬生气的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为"英雄交响曲"。同年,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也应运而生,1940年,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也面世,隔年又有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以及歌剧"费黛里欧",这些都彰显着贝多芬的深厚音乐功力,令人如痴如醉。1806年他又创作出了"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两年后第五号交响曲与第六号交响曲相继面世,这些都是永垂不朽的名作。

贝多芬的一生是与命运斗争的一生,也是与疾病斗争的一生。1824年,他的第九交响乐首演,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甫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时日就度过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於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1826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1827年3月26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著震耳欲聋的春雷,贝多芬握紧右拳,在天空中挥出了最后的一个音符,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贝多芬的故事令我们深受感动,他那种战胜自我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时代今天仍旧振奋人心。

司马迁、贝多芬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在身处逆境的时候,能够实现老子所言的"自胜者强"的告诫。但是,还有一种更加困难的"自胜者强",那就是在身处顺境的时候,成功的喜悦、工作的顺利,也常常模糊人的眼睛,甚至麻痹人的神经,使人失去警惕。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克制自我,战胜自己心灵之中的各种负面念头。

1644年,闯王李自成挥师东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而死,明朝灭亡。为了这一天,李自成已经在刀光血海里奋斗了14年。胜利来的太快、太突然了,刚刚进城的起义军很快就失了约束,李自成本人也入住紫禁城。然而,胜利麻痹了胜利者的神经,李自成的部下迅速腐化,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据古书记载,他们"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结果,短短一个多月,李自成就被迫退出北京,一年以后死去。这是一个典型的"能够战胜敌人,不能战胜自己"的例子。

300年后,历史学家郭沫若把李自成总结李自成的经验教训,写出一篇《甲申300年祭》,被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列为整风学习的资料。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与时局》的报告中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移驻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嘛。"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能退回来。"毛泽东信心十足地上了汽车,他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事实证明,毛泽东是正确的。在战胜敌人之后,他领导中国共产党战胜了自己,创立了一个不断发展的新中国。

不要自以为是

【老子说】

企者不立,跨着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故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故不长。(第24章)

意译:踮着脚跟的人,站立不不会长久;跳跃着往前走的人,行不得远路;只看见自己的人,眼光不会明亮;自以为是的人,是非总是辨不清楚;自夸的人,事业不会有成就;自我满足的人,不能担任首领。

【解读】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常识,那就是踮起脚来很难站立站稳,跨步式的走路,也会很难用这种方式行走。很多人总是会喜欢自我表现,急于炫耀自己,未免糊涂不明白。老子熟知这个道理,他更是认为自以为是的人,总会固执己见,他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吹自擂的人也会很容易的被别人识破自己的面目,人若是骄傲自满自然得不到别人的尊敬。

古往今来,凡是能够成就大业的领导者,无不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倘若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做事情往往会失败,甚至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远。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者是不是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告诫全党不要骄傲自满,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不同场合也多次提到这一点。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面对党内高级干部,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对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也不无启发。

毛泽东说:"有这样的情况: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这是很错误的。哪有一个人说了就算数的道理呢?我这是指的大事,不是指有了决议之后的日常工作。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要想到事情的几种可能性,估计情况的几个方面,好的和坏的,顺利的和困难的,可能办到的和不可能办到的。尽可能地慎重一些,周到一些。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做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笑声)我为什么要讲得这样厉害呢?是想讲得挖苦一点,对一些同志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他们如果睡得着觉,我就不高兴,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戳痛。"

在谈笑风生之中,毛泽东同志用他丰富的历史知识,阐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毛泽东当然不是就史论史,他所讲的项羽失败教训,针对的是为了对那些缺乏民主作风、不"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的干部,"挖苦一点","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后来,他还特意把一本新版带注解的《项羽本纪》挑出来,推荐给给一些同志读,以引起注意。

在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更是不可枚举。许多成功者最后走向失败,就在于"自是"这样的观念作祟。东晋列国纷争之时,前秦苻坚的经历足以让我们借鉴。苻坚称帝之后,重用汉族谋士王猛。王猛文韬武略,竭尽所能,苻坚也对他的鸿才大略钦佩有加,仅仅十几年间,前秦北灭燕云,南胁东晋,国力蒸蒸日上,统一了北方,不可一世。可是几年后,王猛病危,苻坚伤心难过,还为其百般祈祷。病榻之前,王猛以孤焰之力,语重心长的对苻坚说:"自古至今善于做大事的人都要积极进取,能有好开端的人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古往今来的圣哲王侯都知道建功立业的困难,他们无不小心翼翼,如临深渊。但愿您能够像古代的圣贤王侯一样,那真是天下的幸事呀。"王猛又分析形势说:"晋朝虽然偏处江南,可是君臣一心。在我死后不要轻易攻打东晋。而应该将鲜卑、西羌等心腹大患渐渐除去,这样国家就会长治久安了。"

王猛说罢就撒手人寰,苻坚失声恸哭,三次亲临哭丧,优宠至极。可是,就在王猛死后七八年,苻坚一反常态,早就将王猛曾经说的话抛之脑后,以为可以自恃百万之众踏平东晋。他召集群臣,召开军事会议。左仆射权翼毅然劝阻说:"东晋虽然国力不强,但是它还不是心腹大患,何况他们有谢安等贤才,不能轻举妄动。"其他人也发表了相同的意见。苻坚却不以为然的说:"我们人多势众,将鞭子投在江里,就能截断水流,又何必害怕呢?"苻坚这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态度最终为自己埋下了恶果。

就在东晋大军压境之时,丞相谢安毅然决定奋起抵御。他还举荐自己的弟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侄子谢玄为先锋,率领精兵抗击秦军。前秦军队粮草不济,士气低落。苻坚看见对方草木皆兵,顿生惧意,随即下令军队后撤。没有想到,朱序在军中大喊"秦军败了。"秦军信以为真,一退千里,东晋军队趁机掩杀。就此前秦军队全线溃逃,哀鸿遍野。不久,苻坚本人也很快遭到了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

同样,我们都熟知《三国演义》,这本讲求智谋的古书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鲜活的例子。荆州之战后,关羽与义子关平被孙权杀害,蜀主刘备发誓要为关羽报仇。这时,诸葛亮与赵云劝说不能轻易动兵,但是刘备丝毫不为所动,毅然亲征。孙权几次求和都被拒绝了,最后只得派陆逊为都督前去阻挡。双方数次交锋,互有胜负,后来陆逊见蜀军远道而来就采用防守的战略,这样一来,刘备速战速决的计划就被打乱了。当时正值天气炎热,蜀军士气低落,刘备不听劝阻着意驻守在树林茂密之处,而且将营地连着驻守。陆逊趁机发动火攻,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刘备也是匆匆逃到白帝城,临终上演了一幕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还有三国时期的祢衡,恃才傲物,见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不理睬,因此人们都非常讨厌他。只有孔融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向曹操推荐,祢衡不肯见曹操,曹操也早就听说祢衡张狂自大,还经常随便臧否人物,并说许都这个地方没有人才。原来,祢衡到了许都之后,很多人就曾经问他许都哪些人不错?祢衡说孔融与杨修还行,其他人都是庸碌之辈。有的人就故意让他谈谈对曹操等人的看法,祢衡就说他们仪表堂堂,可以借他们的仪表去吊丧之类的话。

祢衡这些话早就传到曹操耳朵里了,可是祢衡是当今名士,曹操不愿意杀他,但也不愿这样受气,就打算羞辱一下他,就任命他做一个敲鼓的官吏。

曹操这样做还觉得不够,还想当众羞辱一下他,在一次朝会之后,他大宴宾客打算击鼓为乐。按照当时的礼仪,鼓吏应该更换新衣服,可是祢衡根本不理睬其他官吏的训斥。他当着曹操的面,一件件脱了个精光,然后才换上新衣服击起鼓来,面色从容,一点也没有羞愧的样子。曹操尴尬的说,本来想羞辱祢衡,却被祢衡羞辱了自己。向曹操推荐祢衡的孔融就私下里责备他,让他向曹操道歉。祢衡答应了。谁知祢衡没有见曹操,而是在寒冬穿着单衣,拿着手杖数落曹操。

曹操尽管生气,还是不愿杀他,就把他送给了刘表。临走的时候,还为他饯行。刘表也早就听纹祢衡的大名,他见祢衡被曹操押来,就知道了曹操的伎俩,曹操不愿意背负杀名士的罪名,就让他来背负。可是,刘表对祢衡十分热情,祢衡却屡次顶撞冒犯刘表。为此,刘表就把祢衡送给了心胸狭窄的江夏太守黄祖。

同类推荐
  • 心灵鸡汤精粹版7

    心灵鸡汤精粹版7

    简单快乐——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面对残酷的现实,快乐总是差一步。但是快乐建立在自己身上,你可以放下心中的包袱,去拥有属于你的快乐!
  • 能力提升篇(大学生成功求职系列)

    能力提升篇(大学生成功求职系列)

    从校园到职场就是这样成功飞越的!练好“内功”是大学四年的“必修课”,8堂课助你一臂之力,为你揭示成功求职者的练“功”心经!如果不想让自己“毕业即失业”,不想“成才不成反成宅”,不想在职场中被欺压凌辱,不想大学里的女朋友因为你没“钱途”而甩了你,不想让老爹老妈伤心,不想……你不想的事情太多了,是以,赶紧给自己下几副猛药吧!《能力提升篇》是“大学生成功求职系列”之一,经由大量调查,揭示出过来人在工作上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对症下药,逐一分析阐发,总结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的能力。本书通过大量调查,揭示出前辈们在工作上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对症下药,逐一分析阐发,总结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的能力。
  • 卓有成效地工作者

    卓有成效地工作者

    你还在背着蜗牛工作吗,还在为低效率心烦吗?本书提出卓有成效地工作分四大步骤:有始有终、把握重点、确立架、构积极行动,教你轻轻松松做高效人士。
  •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哈佛大学的一份调查研究显示:不论何种行业的企业,对员工和主管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远远高于对其他能力的要求。松下幸之助也曾说:“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这番话道出了工作的真谛。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就在于前者能够勇敢地解决问题,闯过难关,通向胜利,而后者只能像驼鸟一样,遇到问题,要么把头埋沙子,对问题视而不见,要么还没有努力就已经望而却步,持观望态度,甚至指望别人能够替自己解决问题。
  •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在现代生活中,女人们从服饰打扮、举止言谈、气质风度、文明礼貌等各个方面在做着尽善尽美的改变,因为这一切的细节都可能决定着她们的前程和命运。沿着古老的文明走到今天,女性已逐渐由幕后走到了台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生活需要女性参与、融人乃至主导,因此对女性的形象礼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女人们也用自身独特的形象礼仪为这个世界缔造着温暖和美丽。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必懂常见成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懂常见成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繁华彼年,此爱成殇

    繁华彼年,此爱成殇

    她是额间生有六瓣桃花的温婉女子,生来是公主的身份,却是复仇者的命运。因为遇见他,从娇宠的公主变为亡国者,一路的颠沛流离,葬身浮华。面对六哥的死去,爱人的背叛,她决然离去:“我是流离的命,注定一世飘摇,不得停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总裁的恋人

    总裁的恋人

    她以为他只是个美丽的过客,孰料第二天他竟是她要采访的对象。她说‘在我景以琼的人生里,没有爱情’于是她成了他名义上的女朋友没有爱情,并不代表心里就没有爱啊,只不过是没有遇到真正爱的人,何来爱情呢?他恶意警告她不准爱上他,他一次次的拒她于门外,却又一次次的纠缠不清。看着心爱的女人结了婚,他弃她如敝帚,而她的心破了个大洞。望着她在别人面前,笑魇如花,好象他们之间的事,不曾在她心里留下任何痕迹。望着她渐渐凸起的小腹,他的心,痛得窒息,她幸福的靠在男人的怀里,那粲然的笑颜,映在他的眼里,火辣辣的灼痛她要成为别人的新娘子,而他的身边也有了另一个女子……
  • 一朵桃花倾城开

    一朵桃花倾城开

    桑悠悠有一个极品老妈,天天拜桃花大神,逼着自己女儿相亲。于是不想相亲的桑悠悠把头发弄成鸟窝,化烟熏妆,穿着鸳鸯鞋,故意打扮地乱七八糟吓跑相亲对象,却不料遇到老妈临时查岗,情急之下,她只能胡乱拉个男人假扮相亲对象凑数,这一凑,才发现,帅哥皇甫昊也正被老妈逼婚,于是,互相假扮对方情侣。在鸡飞狗跳般的相处中,爱情的小火花,竟然慢慢地蹿了上来——奇葩的邂逅,诡异的契约,脱线花痴女囧囧更欢乐。最轻快,最浪漫,最温暖,最搞笑,最吸引人的爱情故事,献给我们纠缠不清的爱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越玩越成功

    越玩越成功

    人类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自己,才会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所以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认识自我是十分艰难的。如何才能破解心灵的密码,使自己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呢?心理测试其实就是一把打开心门的金钥匙,它可……
  • 李萍啊

    李萍啊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万古霸主

    万古霸主

    吾乃日曜煞体,战天、战地、战鬼、战神!望目天下之间,全是吾敌!帝?草芥尔!女人?吾不缺!吾只缺一战,斩天地,碎大道,破阴阳、除五行,重塑新天地!吾乃万古霸主!尔可敢与吾一战?哈哈哈哈!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