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000000006

第6章 走向共和:中国变革的新力量 新选择(1)

洋人不是好东西

中国社会不变是不行了。围绕着“变多变少”、“怎么变”的问题,中国的政治力量分化组合。载沣等人找不到路,立宪的道路也走不通,就只剩下革命一条路了。同盟会成立后,在海外华人中爆发了一场到底是要革命还是要改良的争论。这场思想争论蔓延到国内,对中国人起到了类似思想启蒙的作用。

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传统的社会力量都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最高统治者不愿意做深入变革,体制内的变革势力被斥退,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和农民大众不知道怎么变革——因为大家面临的问题是新旧交替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旧路不通,寻找新路的重任就落在了新的社会力量身上了……

1905年,在一艘欧洲邮轮上有两位新派的中国乘客。一个是在反清起义失败后逃亡欧洲的孙中山,另一个是在清朝驻法国公使馆当随员的张静江。张静江是朝廷命官,孙中山是朝廷钦犯。所以,孙中山躲着这个同胞,生怕张静江对自己不利。最后还是张静江主动拦住孙中山说,你就别躲了,我知道你是朝廷钦犯孙中山,你们造反肯定会遇到资金困难,我可以资助你们。这话说得孙中山惊喜万分,喜的是有人为革命雪中送炭,惊的是这人竟然是清朝官员。作为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式知识分子,孙中山希望中国走上西方的民主共和道路。张静江也属于中国新兴的社会力量。他是在近代发达起来的江浙巨商的子弟,花巨资买了一个道员当,不过他出洋当官的主要目的却是照顾张家在巴黎、伦敦、纽约等处公司的生意。和孙中山不同,张静江不愿意做职业革命家,却倾向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后来,孙中山在窘迫之时尝试着向张静江发电求援,革命同志们都将信将疑。不想,张静江马上汇来三万元钱,之后又陆续支援武装起义数以十万计,成为革命党人最大的幕后资助者之一。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中国新兴的各个阶层经历迷茫之后,最终选择了推翻朝廷、救国图存的道路。

洋人不是好东西

近代以后中国历史与古代历史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全球史”。中国的命运和世界的运动,和其他国家的力量盛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西方列强涌入中国,给清朝带来了近代经济、科技和制度等等,也创造了新的社会力量。清王朝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样关起门来独善其身了。然而遗憾的是,在近代对外交往中,中国是一个“受害者”。近代西方势力在中国的形象,就像那块挂在上海外滩公园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样,傲慢蛮横、欺压中国人、剥夺中国人的尊严,成了寻求变革的中国人要打倒的对象。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块牌子很能激发中国人对洋人的愤怒,也折射出洋人形象在中国的变迁。

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外滩公园不让中国人进入,同时期禁止中国人进入的外国人专用场所还有不少,包括著名的跑马场、英国总会、德国总会等娱乐场所,都禁止中国人入内,从来没接受过华人做会员。租界的电车也分头等、次等车厢,前者由洋人乘坐,后者专供中国人乘坐。为什么独独外滩公园的这一条规定,激起了中国人的怒火呢?

因为各国总会和跑马场是私人经营性场所,采取会员制,人家不吸收中国人入会,这是人家的权利,但是外滩公园是负责租界市政建设的工部局修建的,经费来自租界的税收。华人占公共租界纳税人的多数,也就是说公园修建的经费主要来自华人。同时,外滩公园的英文名称是Public Park,意思是公共花园。既然是“公共”的,它应属于整个租界的居民共有。用中国人的钱在中国人的土地上造的公园,而且还标明是“公共”的,为什么就不能让中国人进入呢?

1885年,工部局打算扩建外滩公园,遇到了中国人的第一次抗议。唐茂枝等八人联名给工部局写信:“中国人与外国人在使用公共花园方面遭受到不同的对待是令人不满的,希望工部局想些办法来消除这种招人怨恨的矛盾。”他们指出:“工部局拒绝华人入园,仅仅是从种族方面来区别,这不管以权宜之计或国际礼仪作为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唐茂枝等八人的身份很能说明问题。唐茂枝是怡和洋行的买办,其余七人或是海关总翻译,或是房地产富商,或是教堂牧师,总之都属于“上等华人”之列。在上海这座由小渔镇发展为远东大都会只花了半个世纪的爆发型城市中,唐茂枝等人是身份尴尬的一群人。他们不属于传统的“士农工商”中的任何一类,是传统社会分类以外的群体;他们的身份和财富来源于洋人的事业、依附于洋人,可又不被洋人所接纳和尊重。最让唐茂枝八人气恼的是,外滩公园向日本人和朝鲜人开放,却不允许他们这些喝咖啡吃黄油面包的新派中国人进入!总之,他们迫切希望能在变化的社会中得到认同,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唐茂枝等人在抗议的同时建议工部局给那些“高贵阶层的中国居民”发券,允许他们入园。

晚清时期,西方势力进入中国,培养了一批处境和唐茂枝类似的社会新力量。他们的抗议得到了新兴力量的声援。《申报》连篇累牍报道此事,上海的华商团体也为此联名上书工部局。最终,工部局在压力下同意外滩公园从1886年5月起有条件向中国人开放,让华人凭券入园。

华人进入公园后,因为素质欠高,做了许多违反公德的事,激起了外国游客的抗议。1890年,管理公园的“上海公共娱乐委员会”向工部局报告说,有中国人在游园券上弄虚作假,更改券面日期(游园券有效期只有一周)。华人入园后,“有挟妓以入者,此已犯西人之所忌,而妓又爱花成癖,往往一见鲜花,必欲折取”。“中国人入适园后,往往不顾公益,任意涕唾,任意坐卧,甚而到于大小便亦不择方向……”在租界的华人公园开放后,有华人游客“一人欲独坐一凳,不肯与人共坐……巡捕遂斥此人之非是,彼即骂詈不绝。又有游园诸华人见此人与捕忿争,亦不问事之是非,咸助此人,大有与捕为难之势”。工部局决定收紧入园券发放的范围,限制素质低下的华人入内。为了分流华人游客,工部局将苏州河边一片河滩改建为华人可以随便进出的“华人公园”。华人公园虽然设备简陋、环境卫生也差,但此后华人的抗议之声就基本平息了。

这就是整个上海外滩公园接纳中国人入园与否事件的来龙去脉。

那么,这一件被租界当局及时平息的“群体性事件”为什么在近代中国人语境中就成了外国人欺压侮辱中国人的典型案例了呢?

争论的焦点是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有许多人,包括近代名人,都言之凿凿地声称看到了类似内容的警示牌。同时也有许多人否认在公园看到过类似的牌子,后人也找到类似的实物或者当年的老照片、老报纸来佐证。租界当局是否出示过这块警示牌就成为争论的焦点。查1885年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章程》,其中的第24项第1条说“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第5条说“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入内”。有人就说可能后人将这第24项的其中两条规定合二为一,得出了洋人将狗和华人并列的结论。在民族主义情绪的刺激下,人们很容易从中品出辱华的味道,把繁琐的条文演变为简单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1928年,面对中国人汹涌的抗议浪潮,租界工部局宣布:外滩公园对所有中国人开放。但是为时已晚,“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恶劣印象已经无法从中国人脑海中抹去了。

必须承认,西方列强在中国还是客观上干了许多实事的。最明显的表征是协助中国兴起了近代经济。先是中国人简单模仿西方,建造星星点点的近代企业,进入20世纪后近代经济在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05年到1911年7年时间里,中国近代经济的投资总额就达到了以前30年的总和。投资的对象在国内市场的棉纱、造纸、面粉等行业中遥遥领先。从1895年到1913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趁着列强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1912年到1920年的发展速度为13.8%。近代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是让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群“新”人,他们抓住中外通商契机进行中外贸易、或兴办近代工商业、或给外国势力打工做中外沟通的中介,富裕起来。他们被称为民族资产阶级、近代工商业者、绅商或者买办阶层。

西方人还告诉晚清的人们,地球不是方的而是圆的、打雷不是雷公在发威而是一种叫做电的物质在碰撞、清朝只是世界上的一国而不是全部,等等。他们又告诉中国人,妇女是可以不缠足的、有的国家是没有皇帝的、国家和王朝是两码事、人生下来虽然物质上不平等但在精神上是绝对平等的,等等。闻所未闻的思想文化冲击着中国人的心灵,加上新式教育的推广,西方势力在中国培养了一批新式知识分子。这些读书人不再像祖父辈那样苦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文,自然也就不再以科举考试和做官为唯一的出路。他们有的参与新式事业,有的继续出国留学,有的成为买办或者官员的外交幕僚。因为中国新式教育的蓬勃发展是在新政之后,所以事实上,中国新式知识分子多数都还是学生——试想一下,短短的十年时间,刚好可以把一个懵懂的少年儿童教育成为独自思考的青年,却来不及让他们进行社会角色的分化。他们比新兴富裕阶层年轻,思想活跃,更容易接受变革。

新的富裕阶层和读书人的出现,表明一向高度官僚化的中国社会松动了,出现了传统体制囊括不了的新力量。他们的财富和知识不是依附朝廷得来的,这让朝廷非常担心。更担心的是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比如抗议外滩公园不向华人开放的那批“上等华人”头脑中就有“反抗不公”和“正当权益”的概念,进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对坚持绝对权力的清朝统治者来说是个噩耗。最终,这些富裕阶层和读书人,不能被传统体制所包容,自身权益又得不到伸张和保障,就都走到朝廷的对立面去了。我们会发现,改良也好,革命也好,新兴阶层都是运动的精英。

话说西方势力在中国客观上做了一些实事,催生了新兴的社会力量,传播了近代科学文化,带来了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新生活,应该能让中国人产生好感。的确有很多中国人对西方人和西方文化抱有好感。开风气之先的上海人在19世纪都以西化为时髦。洋人在上海举行的各种活动,虽然不对华人开放,依然有许多华人欢天喜地去观看。比如跑马场赛马,上海人倾巢出动,万人空巷,连附近的苏州、杭州、嘉兴等城市的人们也不顾劳顿,奔波赶来。由于观众实在太多,那些简易的看台常常发生倒塌伤人事故。租界的重大庆典,比如法国国庆、英女王登基等活动,上海人均踊跃参加,积极性比庆祝慈禧的生日要热烈得多。长三角地区许多人千方百计移居租界,投奔相对自由宽松和富裕的生活环境。1883年,上海《申报》刊登《论引见验看代以照相说》一文,主张把朝廷选拔官吏时不必再让候选者亲自到北京“验明正身”,改为查看候选者的照片即可,希望以此杜绝官场上的行贿受贿现象的发生。

然而,进入20世纪,情况大不相同,洋人的形象大幅下降。

这完全是西方人咎由自取。西方势力的进入,刺激中国社会进步只是“副产品”,他们是带着枪炮、抱着获利的目的来的。西方列强在对华问题上坚持两点:第一是坚持维持和扩大在华特权利益,包括广被中国仁人志士诟病的治外法权、租借地和耀武扬威的驻军权等等;第二是欧美始终不愿意一个强大、平等的中国的崛起,幻想中国永远被他们剥削、掠夺和“教导”。这就导致国内排外情绪在逐渐积累。有趣的是,依靠西方势力产生、之前还以西化为时髦的新兴阶层,如今走到了抨击洋人的队伍前列。

在畅销的政论小册子《猛回头》中,留学日本的新知识分子陈天华激愤地列举了列强的罪行:“海禁大开,风云益急,来了什么英吉利、法兰西、俄罗斯、德意志,到我们中国通商,不上五十年,弄得中国民穷财尽。这还罢了,他们又时时的兴兵动马,来犯我邦。他们连战连胜,我国屡战届败,日本占了台湾,俄国占了旅顺,英国占了威海卫,法国占了广州湾,德国占了胶州湾,把我们十八省都画在那各国的势力圈内,丝毫也不准我们自由。中国的官府好像他的奴隶一般,中国的百姓,好像他的牛马一样。又有那一班传教的教士,如狼似虎,一点儿待他不好,使办起教案来,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中国虽说未曾瓜分,也就比瓜分差不多了……可怜北京一带,被八国杀得尸体遍野,血流成河,足足杀了数百万。俄国乘势占了东三省,无故的把六千人赶入黑龙江。”面对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西方势力不仅不思考如何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平息中国人的愤怒,反而变本加厉地从中国窃取利益。租界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一批批的矿藏和宝物被装船运往海外,一队队中国人被捆绑着押上海外苦役的道路。

主管开平煤矿的张翼原本在醇亲王府饲马,是两代醇亲王奕譞、载沣信任的人。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北方局势动荡,开平煤矿不稳,张翼忧心忡忡。英国人利用张翼不懂洋务,采取坑蒙拐骗的手法,骗得张翼将矿产以极低的价格卖给英国人,“得以保全”。舆论大哗。朝廷也逼张翼去伦敦诉讼,要求赎回开平煤矿。载沣监国后,张翼仗着载沣的信任,颠倒黑白,吹嘘自己“中外合办”煤矿的功劳,还进一步将开平附近的唐山、西山、半壁店、马家沟、无水庄、赵各庄、林西等处地脉相接的矿产以及秦皇岛通商口岸附近土地,承平、建平等地金矿银矿,都交给英国公司经营。河北士绅联名反对,要求惩办卖国贼张翼。载沣念旧,加上老福晋在一旁说张翼的好话,他非但没有惩处张翼,还追认了张翼的卖国行为。清朝自办矿务以来,开平周边矿产获利最多,最后竟然被英国人侵吞,有识之士莫不扼腕叹息。

20世纪初的世界,是一个殖民的世界。西方列强争相瓜分殖民地,弱国坠入苦难的深渊。有识之士放眼望去,不能不对中国的前途忧虑万分——尤其是东亚邻国纷纷沦为列强殖民地后,也断不会对西方列强产生好感——谁能保证列强明日不会瓜分中国呢?随着欺辱凌掠日重,国家危机日深,洋人成了新的斗争对象。洋人乘坐洋车时用“文明棍”敲打被大车压弯身子的中国车夫的后脊梁骨、催逼加快脚步的镜头,成了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反面教材。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中国古代皇陵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显示自己无比的尊贵,不惜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天下之能工巧匠,多则四五十年,少则几年来营建自己的陵园。皇陵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其奢侈豪华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此,它成了吸引盗墓者的诱饵,成了历代盗墓者的最爱。
  •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968年5月,轰动海内外,后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满城也因此被誉为“金缕玉衣”的故乡。本书著者以翔实鲜闻的史录、冷峻精肃的推理和文采飞扬的笔触,规模宏大,不仅为读者讲述了充满神秘离奇色彩的发掘过程,却成就了中国考古电上一个石破天惊的事件。满城汉墓出土文物一万多件,驰名中外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和“朱雀衔环杯”等稀世珍宝曾远赴欧、亚、美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是西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处陵山上的天下第一崖墓满城汉墓,更对满城汉墓的墓室建造特点、出土文物价值及相关历史背景等内容,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亲临考证发掘而面世。举世罕见,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满城汉墓凿山而成,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与研究,被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在进行国防施工时偶然发现,从而引导读者走进无比奢华的地下宫殿,一次极其偶然的发现,去破解深藏岩层中长达21OO多年的历史迷团……
  •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几乎成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言语等,都将成为构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本书从现实生化出发,对商务礼、职场礼仪、社交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用餐礼仪、说话艺术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礼仪常识进行详尽地阐述,帮助读者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 宫闱贵女,得君独后!

    宫闱贵女,得君独后!

    【尔虞我诈,爱恨情仇的清宫古文】鸳鸯戏水,淹死。比翼双飞,摔死。青梅竹马为夺嫡,娶了太傅之女,她被众人唾弃。成亲当天,她本想搅弄这番婚事,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将她阻拦,将她绑架并骂她愚蠢。她气结,咬了他耳朵却被他夺了初吻,事后他说是惩罚。缅甸和亲,她被选定,他却百般设计阻拦并在远嫁前一夜强行占有了她,事后他称是意外。她看不懂他的心,读不懂他的情,殊不知他是背负着血海深仇,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嫁,他撕碎了她的嫁衣却并未碰她。二嫁,她怀了他的‘意外’逃之夭夭。当他们的‘意外’在她腹中时,他却...
热门推荐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老婆,领证去

    老婆,领证去

    她和他的梁子,始于一块钱。曾经,她是被有钱人家的独生女,他是全校成绩最好的穷苦学生;为了一场有钱人的游戏,她和别人打赌,看谁先追上他,和他销魂一吻,赌注只有一块钱。——结果,她赢了。多年后,她家道中落,需要与政界联姻才能挽回父亲的生意,在与联姻对象见面的那刻,她怎样也想不到,所谓的新任市长秘书,竟是他!定婚当晚,他带她见自己的朋友。男人们对她吹起了口哨,同时一枚闪亮亮的东西向他抛来,“程颢,你赢了。”那枚闪亮的东西在他的手中定格,原来,竟是一块钱。她觉得全身开始发冷。他说,“怕了吗,曾经你加在我身上的耻辱,现在,我要十倍百倍地讨回来!”他开始报复她,用她曾经追求他的手段,一点一滴地报复她。他脱下她的衣服,“当初,你就是这么做的,对你来说,不是难事,不是吗?”他强迫地吻上她的唇,“曾经,你都愿意,现在,你是我的妻,这点却做不到了吗?”她不知道他到底当年是抱着怎样的愤怒和恨意。他竟然对那大半年的追求,点点滴滴都了熟于心,这么多年,都铭记深刻。梁惜:以仇恨来浇灌爱情,这份爱,还能存活多久?白冰:梁惜,你好好想想,恨一个人,真的值得一个男人去牺牲一辈子的婚姻?程颢: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五年的执着是为什么,如今明白了,原来,只是等着让她再耍我一次。林厉:你们的结合,只是表面上的门当户对,骨子里,你们终不是属于一个阶层。
  • 俏公主追爱记

    俏公主追爱记

    有人说:十八岁之前没有谈过两次恋爱就等于白白的浪费了青春。俏皮可爱过着如公主般的生活的段梦决定在大学给自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敢爱敢恨的她,将会擒到什么样的爱情呢?闺蜜孙静雅是艾蒙斯特学院校长孙其冰的女儿暗恋翩翩少年叶俊驰却不敢去爱,闺蜜与艾蒙斯特学院的校长之间有什么恩怨呢?即将出道的大牌明星沙羽白又是怎样的玩弄孙静雅,和孙静雅积怨已久继母的女儿夏菡呢?还有艾蒙斯特学院八大校草不为人知背后的秘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树宗

    树宗

    考古发现的岩洞里,有十二幅巨大壁画。里面刻着一棵参天大树。青木意外的启动了这十二幅神秘壁画,重生成为了云南的一株小树苗。这是青木的进化史。这是众生万物的进化史。
  • 兼职老婆

    兼职老婆

    他用尽手段打造她,赐她荣华富贵,硬生生的把她宠成了现实版灰故娘。她知道他只是利用她来得到公司的撑控权,两年后,他霸业功成,她成了弃子。姣贵的名媛瞬间坠落,她只是坚强的微笑,不过做了一场梦而于,醒了,她还是原来的她。但是,她却再也无法潇洒的微笑了,总有抹健影霸占着她的脑海,挥之不去。曾经有人提醒她:“爱上他就万劫不覆!”当被他无情抛弃时,她只能凄苦的自嘲,明明警告自己不要动心,可却还是深陷了!他身边美女如云,她知道,但因为爱上了,她一忍再忍!两年后,他说要选最漂亮的女人做妻子,生下凌氏高贵的血脉,她轻扶着微隆的小腹,暗自离开,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不配生下他的种。两年后,她只身离开,他没有挽留她被抛弃的谣言,一如她姣宠时般,风头正劲,坚强的她被击跨了,原来,她再也不能从容。只是,谣言初起,便消声灭迹,原因是,他买下版权,对着别人的疑惑,他只嘲:“只是怜悯她!”看着她苍白的病颜,他的心竟然波动了,在酒吧里,从一堆男人中将她拽出来,却看见她失望受伤的眼睛。“松手,我和你没有关系了!”夏可发现,只有心死,才能仰视尊贵的他,这种感觉,竟然也不错。“你在陪酒?”他气急败坏。“与你无关!”她咬牙切齿,她的尊严,她的人生,被他一手毁了,他却来讥讽她,真是悲哀。“我不准你做这些愚蠢的事!”他冷冷的说,愤怒的嗓音中掩饰不了他失控的情绪。“因为你这句话,我忽然爱上这分职业了!”她挑衅的微笑。“你不就要钱吗?我给你!”他用一惯的讥讽刺激她。“我要钱,但不要你的!”她恨恨的甩开他,昂着脑袋转身,但却在下一秒被狠狠的扯入坚实的怀中,呼吸被夺。压仰的情感,残酷的现实,逃开的只是身体,心却依然囚困。推荐好友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邪魅首席的禁锢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