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000000029

第29章 民国肇建:革命党站稳脚跟,成立南京临时政府(2)

独立省份的数目在迅速增长,各地纷纷告诉湖北,援兵已经在路上了。汉阳的防守兵力将会大大增加。黄兴对军事形势盲目乐观,决定乘胜进攻汉阳,做出了错误判断。他对汉口失陷,耿耿于怀,得到湖南的援军后,黄兴产生了急于收复汉口的思想。革命军内部多数人反对反攻汉口。他们认为革命军新兵太多,缺乏训练,而且援兵和本地士兵磨合尚需时间,不宜马上反攻。提督萨镇冰感叹自己“屡历战争,从未一获胜”,如今又不愿意将炮口对准无辜百姓和革命同胞。黄兴坚持反攻汉口,先发制人来打乱清军的进攻计划。

11月16日下午5时,革命军工程营在汉江上架桥,革命军的反攻开始了。当晚10时,汉口革命军阵地正面及左翼的部分军官兵失去了勇气,主攻部队陆续渡河,抵达预定地点。清军猛烈射击,给反攻部队造成很大伤亡。渡河的部队无法有效展开,只能停止反攻。第二天早晨,革命军再次反攻。湖南援军两个协和武汉革命军第五协担任主攻部队,勇敢推进,清军不支而出现后撤。上午9时许,主攻部队在汉口江边收复了不小的地区。黄兴下令步兵第四协和第六协渡河,攻击清军左翼,以收夹击之效。但这两协在渡河时,遭到清军机关枪猛烈扫射,下令清军烧城。11月1日上午,抢渡未成。当时,他手头有清军约三万人。攻入汉口的主攻部队失去了有力支援。而清军的援兵源源不断涌来,在炮火及机枪火力掩护下猛烈反扑。主攻部队出现退却,牵动全线。黄兴严禁退却,但部队在巨大压力面前都不听命,不断地后涌。沿途在清军的强大火力下,革命官兵伤亡惨重。黄兴不得不率军返回汉阳。

汉口失陷后,军政府固守汉阳的力量不够,电请独立各省出兵增援,合攻清军。11月8日,都督黎元洪仿照西汉韩信登坛拜将的往事,拜黄兴为总司令。(革命党人在都督和总司令的上下级关系问题上颇费了一番周折,有人提议总司令位在都督之上,全权指挥湖北军事。他们对黎元洪不放心,急忙上街灭火。清军看到有人救火,企图借此掌握大权。但黎元洪和军政府中的其他人纷纷反对,最后采取了都督授命总司令的方法。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一直烧到长江岸边。)黄兴受命后,立即赶到汉阳,在昭忠祠组织司令部,积极布置守城事宜。汉阳原本的驻军逃往湖南了,黄兴掌握的军队只有退驻汉阳的不足5000人的革命军,加上武昌调来的步兵第六协,共约万余人。恰好,湖南独立后派来的援军王隆中、甘兴典两个步兵协在11月6日、9日先后抵达汉阳。黄兴掌握的兵力增至二万余人。

在反攻行动中,黄兴令标统杨选青由汉阳渡江到汉口龙王庙,作为反攻汉口的助攻。16日晚他竟然在家结婚,没有亲往前线指挥。战后,军政府将杨选青正法。杨选青是原29标的老革命党人,是10月10日当晚手持汽油桶火烧总督府衙门的敢死队员之一。军政府念他起义有功,再图恢复。再攻武昌。11月2日,安排上等棺木收殓。

黄兴所坚持的反攻汉口的行动,非但没有达到目的,还严重削弱了汉阳的防守力量和士气。返回汉阳后,黄兴部署防备清军的进攻。清军的部署是正面部队发动佯攻,另派出大批清军从孝感、新沟南下,迂回侧击汉阳,这支部队才是攻取汉阳的主力。黄兴对清军的部署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认为正面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对于侧击的大批清军认为是牵制部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他整顿革命军在正面迎战,只派少数部队防备清军主力。清军于11月20日向汉阳发起进攻。侧击的清军进展迅速,擅自撤退。下午,控制了汉阳周围的制高点。革命军反攻争夺这些制高点,反酿成更大的伤亡,最后竟至无力反攻。有经验的老兵、能战的敢死队,死伤殆尽。不过,协同作战的海军各舰中下级官兵倾向革命。26日,革命军防线最终被突破。这时,驻汉口的清军从正面渡过汉水,发起进攻。革命军腹背受敌,不听黄兴号令,纷纷撤退。增援的湖南部队,一协退往武昌,另一协自动撤回湖南。黄兴见败局已定,烧一段进一段,含泪下令撤退。

汉阳最大的战略目标是汉阳兵工厂。黄兴下令将兵工厂的武器弹药运往武昌。26日下午,汉阳兵工厂凡是能够拆掉的设备、要件,凡是能带走的图纸、工具,凡是能够离开的工人、技师,都撤向武昌。汉阳的归元寺是战时军用物资供应站,名为“总粮台”。部分僧人和浙江僧人管锷领导的“和尚军”还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其余僧人也支持革命。

如果说冯国璋只知道攻城略地,那么袁世凯则考虑得深远得多。26日归元寺接到命令:凡是寺内不能搬走的屋子,立即焚毁。僧人们大公无私,同意焚烧寺庙。一时间,归元寺火光冲天,照遍汉阳全城。

当革命军和汉阳百姓乘船向武昌撤退时,冯国璋着急了。战斗拖得越久,清军从龟山向江中开炮。当时《民生报》报道说:“武昌城外,由江中捞出之死尸陈列堤上,不计其数。内有未死而呻吟者,有妇人抱子,母死而子苏,啜泣索乳者,血溅江边,死者相枕藉。”惨状不忍目睹。部分革命军没能渡江,向鹦鹉洲方向退却,以后辗转到大冶一带,因为无人统帅又没有接济,一面调运枪械弹药及渡河器材。一列列火车源源不断地将援军运来。繁华的汉口市区顿时湮没在一片火海之中。冯国璋召开军事会议,自行离散。

27日,清军进据汉阳城。清军连战连捷,袁世凯为此积累了新的政治资源,在前线实际指挥的冯国璋获封二等男爵。

革命军渡江撤回武昌,溃兵空腹荷枪,编制也被打散了,踯躅街头。大街上满是焦头烂额的游兵散勇,老百姓惊恐不安。武汉三镇百姓悲痛异常,大街小巷一片寂静,人力车停止上街,商户关门歇业,一面巩固阵地,小贩呆滞路旁,迷茫和悲痛之情笼罩全城。军政府的张振武忍住悲痛,骑马举刀,在城内沿街呼号:“同胞们,汉阳失守是我军疑兵之计,千万不要听信谣言。”武昌的人心这才稍微安定下来。

武昌形势危急,清军已对革命军造成压顶之势。军政府紧急商议对策,黄兴主张放弃武昌,增援南京。当时南京还在清军手中,江浙联军正在浴血奋战。黎元洪对和谈很有兴趣,对君主立宪也可以接受,但革命党人拒绝效忠朝廷。黄兴觉得南京远比武昌重要,可惜军政府绝大多数人反对弃守,清军进展缓慢,认为武昌是首义之区,天下关注,如果武昌失守,必然动摇全局。张振武对黄兴放弃武昌的发言非常气愤,大声喝责。会议不欢而散。散会后,黄兴找到黎元洪,坚持要东下南京。他向军政府领了20万元现洋,27日晚脱离部队乘船东下。

湖北军政府整军坚守武昌。11月29日到12月1日,清军架在龟山上的大炮一连三天不停地向武昌城内射击。百姓伤亡和房屋损失不少。武昌凤凰山、蛇山、黄鹤楼上的炮兵也向汉阳方向还击。长江两岸炮声隆隆。武昌城内百姓,拖儿带女,争相出城逃避。火光冲天之际,就最好了。12月1日,清军不顾汉口居民的生命财产,清军集中炮火攻击都督府。下午1时都督府军服室中弹起火,黎元洪仓皇出城,逃往郊区的葛店。黎元洪潜走后,武昌危城全靠蒋翊武、吴兆麟支撑。

客观的说,清军如果一鼓作气猛攻武昌,胜算很大。冯国璋也这么想,他迫切要锦上添花,将二等男爵再往上提一下。可袁世凯不这么想。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武昌的革命党人就是飞鸟,袁世凯就类似良弓和走狗。袁世凯不希望武昌革命党人被铲除,汉口专职救火机构保安会和热心市民,他需要用革命党人的存在时刻提醒朝廷危险的存在,他需要热气蓬勃的革命形势来映衬他的重要性。革命军被压缩到武昌,袁世凯已经立功了,不必将革命军斩尽杀绝。那样无异于杀鸡取卵。于是,袁世凯通过英国领事联合各国领事,向军政府提议停战三天。他面对的湖北军政府是多方力量构成的混合体,立宪派的势力强大。停战对革命党人有利,蒋翊武、吴兆麟等人非常愿意。只要双方在停战条款上盖印,即可停战。然而,当时都督印信已被黎元洪带走了,要签署议和协议,黎元洪不在怎么办?没有印怎么行?于是,无法挽回败局,吴兆麟急中生智,编出黎元洪不在的理由,然后又拉英国领事“赴宴”。暗地里,他连夜通知孙武刻印,终于签署了协议。革命军得以喘息,湖北军政府扎下根来。

此后停战期限一再延期,实际上武汉再无战事。

湖北军政府拒绝了袁世凯的和谈试探。袁世凯诱和不成,放手让冯国璋积极备战,进攻汉阳。

孙先生来了!

革命爆发后,各地独立政权虽然都挂以“革命”或“民国”名义,也一起打仗,但各自为政,相互间并无隶属关系。独立之后,丧心病狂地开枪射击,各地就酝酿成立统一的政权。而对革命的认同,就成了大家统一政权的思想基础。

各地独立政权中的政治力量非常复杂。立宪派、旧官僚掌握着不少独立政权,他们希望染指新的中央政权。袁世凯开出的和谈条件是南北停战,清廷施行君主立宪,湖北方面效忠朝廷。而在革命阵营中,同盟会和光复会之间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上海都督陈其美就是排挤了光复会的李燮和才掌握上海政权的。然而,光复会在浙江光复、攻克南京等事上屡见战功,革命军中也有不少光复会军官。陈其美和李燮和之间明争暗斗不断,连带造成了光复会的章太炎和孙中山、黄兴之间的对立情绪。

此外,武昌和东南地区之间还争夺起中央政权的地位了。光复后的上海抢先呼吁组织各省都督府会议。江苏、浙江和上海三方都督先派代表,其他各省都督大多委派在上海的名流为代表。到11月15日为止已有10省代表报到,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湖北方面则坚持武昌是首义之地,更适合举办各省代表大会。各省都陷入了两难,火烧歆生路一带房屋,两边都不能得罪,只好两边都派代表。经历一番心理纠结后,萨镇冰率舰队在11月1日驶离战场东下。11月底,11省共23名代表先后抵达武汉。当时正值汉阳失守,清军隆隆炮击武昌之际。代表们临时选在汉口英国租界开会,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是组织中央政府;第二是选举领导人。湖北军政府对会议施加了巨大的影响,会议初步认定湖北军政府是中央政府,请黎元洪以大总统名义执行中央政务。当然了,这些都是暂时的。各省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们想的是要尽快和平地结束战争,建立新的中央政府,这样才能保住他们已经得到的权力和地位。他们看中的是袁世凯,认为他是能和平实现权力交接的最合适人选。袁世凯是汉人,汉口市区逐步为清军占领。黄兴见汉口革命军已被打散,符合“排满兴汉”的标准,而且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如果能反戈赞成共和,清廷就失去了武力支柱,马上会土崩瓦解。因此他们倾向说动袁世凯反正,快速、和平地实现政权更迭。12月2日,汉口的各省代表通过了“虚席以待袁世凯反正”的决议案。

清军攻占汉口后,遇到困难了,但革命党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

也就是在决议通过的12月2日,南京光复。南京在代表们心中的地位,可比武昌高多了。而此时湖北的军事形势每况愈下,武昌事实上已经成了一座危城,无力与南京争夺临时中央政府地位。湖北军政府的诸位,对他越不利。他咬咬牙,不再提武汉是“革命中心”这回事了,之后政治重心逐渐向南京转移。

12月4日,上海抢先采取行动,邀请各省留沪代表举行会议。会议暂定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并推举了大元帅和副元帅作为临时的革命首领。黄兴以16票当选为大元帅。章太炎站出来说:“黎先生究系首难的人物,不可辜负他。现在大元帅既选定,请设一位副元帅,并选取黎先生任之。”于是,各省代表再以15票选举黎元洪为副元帅。民主共和必须实现,皇帝必须废黜,革命党人是朝着这个目标进发的,而且抛头颅洒热血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怎么愿意自动放弃呢?是的,革命军现在是失利了,汉口完全失陷。这是陈其美、宋教仁等人预想的结果,他们不愿意同盟会领导权旁落。但黄兴遭到了湖北、浙江军界的反对,各方对上海另立各省代表大会选举首领也颇有微词。在这种气氛下,等待援军,黄兴不愿意就任大元帅,并推荐黎元洪为大元帅。无奈,各省代表移驾南京,再次开会推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

正当革命阵营内部在领袖问题上进退维谷的时候,传来了孙中山归国的消息。

孙中山是在美国丹佛正为革命前途忧郁的时候,从报纸上得知了武昌起义的消息。多年的流血牺牲,终于把清朝统治打开了一个豁口。孙中山预计这个豁口会越来越大,终将推倒整个清朝统治的大坝。由于对国内形势非常乐观,孙中山决心在回国前先给革命党人做一圈外交活动,“决先从外交方面致力,遂决定退守汉阳,俟此问题解决而后回国”。所谓的外交,主要是为即将诞生的民国政府争取西方列强的支持。孙中山通过美国人咸马里与四国银行团商谈停止对清朝政府的贷款,同时希望向新中国放贷。11月10日,袁世凯派亲信到武昌进行“和平”试探。四国银行团的答复是,这两件事情需要等新政府正式成立后和政府磋商,拒绝将孙中山作为谈判对象。在伦敦,孙中山委托维加炮厂经理向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交涉,提出英国政府停止对清朝政府的一切贷款、制止日本援助清政府、取消英国政府和英属殖民地对自己的放逐令以便回国等三项要求。对于孙中山的三项要求,英国政府采取了太极手法,既不答应,也没有反对。孙中山很快就感觉到了英国政府虚与委蛇的态度,感叹“个人所能尽义务已尽于此矣”,当场枪杀了不少百姓。在火魔面前,于是从伦敦取道巴黎归国。

出师不利的残酷现实并没有打击孙中山的乐观情绪。在伦敦,孙中山拜访吴敬恒未遇,留条说:“近日中国之事,真是泱泱大国民之风,从此列强必当刮目相见,凡吾同胞自当喜而不寐也。今后之策,只有各省同德同心,协力于建设,则吾党所持民权民生之目的,指日可达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王朝与职官(和谐教育丛书)

    王朝与职官(和谐教育丛书)

    俗传中国史朝代起讫年匡谬西汉起始年目前多采用公元前206年的说法。前206年是刘邦始建汉王国之年,当时的汉王国只是项羽主命所分封十八王国之一,西楚霸王项羽才是当时的天下最高统治者。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制,解开我们心中深藏已久的疑惑,赶快和我们一起来翻开此书,品味历史吧。
  • 大清王朝4

    大清王朝4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8件世界大事》这本书便是从多如牛毛的历史事件中精选出来的最重要的108件世界大事。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史的浓缩本。本书通过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重温事件发生的历史过程,知晓它发生后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获取有益于人生的经验。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热门推荐
  • 慧深还俗

    慧深还俗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不生病的生活习惯(全集)

    不生病的生活习惯(全集)

    人人可能生病,但不要因为无知而生病;人人希望健康,那就从不生病的生活习惯开始。研究发现,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都是出于习惯。什么最可怕?艾滋病?核武器?癌病?瘟疫?错,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最可怕!本书将告诉你什么是不生病的习惯,让你克服不良习惯的惰性,方便快捷地改善健康状况。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趣味百科(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趣味百科(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具有趣味性的百科知识,希望让读了这本的书青少年朋友都充满智慧,快来读读吧!
  • 与撒旦同行:替身王妃

    与撒旦同行:替身王妃

    简介:一个意外的穿越,她竟然遇到一个酷似她丈夫的男人拼命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却又被当成携宝的逃犯…在被审问的过程中,竟然又被误认为是厉王爷那莫名失踪的王妃如烟…被害受伤,太医诊治之下竟然已有3个月的身孕,结果又引来一场滔天误会…本书分三部:第一部:替身王妃第二部:真假王妃第三部:绝代王妃
  • 剑啸九天

    剑啸九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改变了一个平凡少年的一生。老实的外表,倔强的性格,从一个人人唾弃的雷宗笨蛋,到同门会武时身怀奇术,惊艳绝伦。一根黑魂杖,一颗邪灵珠,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一份有缘无分的感叹。天都峰上,昌合城中,鹰嘴崖下,天鬼宗外,谁人心动?心为谁动?他向往平淡无奇的生活,一生却杀伐不断。他只想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命运却拆散了他累世的情缘。
  • 从小爱吃的家常菜

    从小爱吃的家常菜

    从小爱吃的馋嘴肉食,妈妈常做的合口蔬菜,全家爱喝的醇美汤羹,充满回忆的喷香主食,让舌尖上的美味鲜活呈现!《美食天下(第1辑):从小爱吃的家常菜》分享最熟悉的美味佳肴,全书共分四部分,图文并茂。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说话与办事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深谙说话与办事之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说话与办事的能力。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习的,说话有说话的智慧,办事有办事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无论是说起话来,还是办起事业,都能拿捏准确、游刃有余。
  •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利用大量生动有趣且具有哲理的小故事将你带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 偷心狂后

    偷心狂后

    她醒来是第一眼看见的是他,他对自己呵护有加,并对她说一定要娶她。因为他,她莫名其妙被卷进云府的明争暗斗中,不仅差点被人下毒,还遇到了不明来历的杀手想要她的命。当她发现自己有些喜欢上他的时候,确发现他不仅有‘两个未婚妻’外,他身边还有好几个美女也对他青睐有加。她可得好好处理才行……他将昏迷不醒的她抱回府后,发现她这个‘样貌平凡女子’深深吸引了他。为佳人,斩断先前的情丝,可棘手的是他的好友和表弟竟也爱上她,而且又冒出了奶奶为他内定的未婚妻。但是这一切都阻止不了他的爱,他绝对不会对她放手……对白一:“我会负责。”“麻烦你说清楚一点,你想负责什么。”“娶你!”“……”“每一个你碰过的女人,你都会把她们娶进门?”“我还未娶妻。”对白二:“你为什么不肯嫁给我?”“我只是个普通的乡野村姑。”“我不在乎。”“为什么非要娶我?我的样貌并不出众。”“我一定要娶你。”情节一:他奶奶给他内定的未婚妻“梅姨娘,你这么说怕是不妥吧,云表哥可不止你的外孙女一个表妹,伦家世,你外孙女不过是云府庶出女儿和一个小小县令所生之女与云府少爷又岂有般配之说。”德瑞郡主阎湘琴岂会让梅姨娘将吴青烟和云翳晟拉在一起。“云府的事,你一个外人插什么嘴”楚梅听见阎湘琴这样说得自己的外孙女气急的回了一句。却不知自己的一时嘴快说错了话。一旁的老夫人阎袭月一记寒光扫向楚梅。“琴儿可不是外人,她将是云府未来的少夫人。”老夫人的一句话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情节二:他的第一个未婚妻居然是当今皇后娘娘“你来了啊,怎么没去陪你的未婚妻”雪儿只是抬眼看了一眼他心里有些不高兴。“她不是我的未婚妻,我从来没有想过娶她。那只是奶奶的想法”他连忙向雪儿解释。“恩,你以前的那个过去式的未婚妻又是谁”雪儿此时想知道那女人到底是谁。“我以前的未婚妻?你说的是她……”我见他的神色黯然下来。“你真的想知道?那是三年前的事了。”我在他眼中看到浓浓的悲伤。“我想知道。”看见他眼中的悲伤,雪儿知道他们为何分开。“她叫纳兰慧敏,就在三年前她一封书信与我退婚。”“那后来呢”雪儿追问到“没过几天,一道圣旨,她成了蜀炎国的皇后娘娘”“她不要你,以后我要你”雪儿第一次主动的上前去抱住云翳晟“雪儿……”云翳晟被雪儿突如其来的话和拥抱愣住了“怎么我要你,你还不乐意”雪儿抬头望这发愣的云翳晟